一、马尾松毛虫幼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杨苗苗[1](2012)在《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文中提出松毛虫类害虫是我国重大森林害虫之一。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目前防治该害虫以化学农药为主。杆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专化性,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病原微生物杀虫剂。世界上已有50多种商品化生产的杆状病毒杀虫剂用于农林害虫的控制。因此,寻找致病力强的杆状病毒来防治该害虫显得非常必要。目前,作者在云南思茅松毛虫重灾区采集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kiNPV)形态学和毒力研究发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定名为DekiNPV。多角体呈不规则型,直径大小0.792.31μm(n=100),平均直径1.64±0.1μm,其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大量的长条形、圆形孔洞,长条形居多,大小(173.00254.00)×(55.10116.00) nm;一个多角体中有多个杆状病毒粒子,杆状病毒粒子长约(252.22359.38)×(70.18200.00)nm,两端钝圆或平截,其内含有19个核衣壳,大小(24.0028.60)×(242.00340.00)nm,平均大小25.80±0.86×265.00±12.66nm (n=50),为多粒包埋型。用浓度2.2×1042.2×108PIB/mL5个浓度的DekiNPV接种于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发现,DekiNPV对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有很强的毒力;LT50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长,分别为6.89、7.18、8.16、10.31和11.13d,LC50为1.72×105PIB/mL;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感染DekiNPV后第7d幼虫开始大量死亡,死亡高峰期为感染病毒后的第710d。对在实验室连续传四代后的DekiNPV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传代后的DekiNPV形态结构与原代一致,具有稳定性。2. DekiNPV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分析了DekiNPV全基因组序列,DekiNPV基因组大小为141,454bp, C+G含量为48.04%。预测DekiNPV含有14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大小在150个核苷酸以上,并与其它ORF有最小的重叠。其中有133个DekiNPV的ORF与报道已测序的杆状病毒具有同源性,13个ORF为该病毒特有,占全基因组的12.4%。基于DekiNPV的29个杆状病毒核心基因构建了该病毒的进化树,进化分析发现DekiNPV属于鳞翅目杆状病毒Group Ⅰ组,与MaviMNPV、BomaNPV、BmNPV、PlxyMNPV、RoMNPV和AcMNPV亲缘关系近。DekiNPV基因组中含有16个保守的结构基因,DekiNPV基因组缺失P6.9和odv-e56。该基因含有抗凋亡基因iap-1,iap-2和iap-3。DekiNPV基因组含中有12个bro基因。DekiNPV分别与AcMNPV、BmNPV、ChchNPV、LdMNPV、MacoNPV-B、SeMNPV和XecnGV进行了基因对等比较分析,发现该病毒与AcMNPV和BmNPV表现出了最好的线性关系。同源区分析发现,DekiNPV中共有11个hr。3. DekiNPV的PCR检测方法根据DekiNPV特有阅读框ORF146设计两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用DekiNP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了426bp和655bp片段,PCR产物经测序结果与引物选取片段大小一致。分别以两对引物对DekiNPV的基因组DNA、多角体进行检测,最小量检测均达到了0.8fg/mL DNA和5PIB/mL,在感病虫体内检测到了DekiNPV的存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检测等特点,可以用于DekiNPV寄主域、替代寄主和病毒在种群中动态变化等领域的研究。4. DekiNPV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用11种鳞翅目昆虫(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马尾松毛Dendrolimus punctatus、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两株昆虫细胞系[sf-9细胞和杨扇舟蛾细胞(CAF-clan II)]研究了DekiNPV的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研究发现DekiNPV具有很强的专化性,但DekiNPV可以诱发美国白蛾、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文山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体内潜伏性感染病毒。
曾凡勇[2](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承锐[3](2020)在《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开发新型的生物杀虫剂,我们从自然死亡的春尺蠖幼虫分离到新病毒株。通过电镜观察,初步确认该新病毒株是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食料给毒法测定其对春尺蠖3龄幼虫和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并研究新病毒株与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之间的增效作用。结果如下:(1)新毒株病毒的包涵体为多角体,一个多角体内包埋多个粒病毒粒子。在形态上与其他CPV无明显差别,确定其为质型多角体病毒。命名为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ocheima cinerarius cypovirus,ApciCPV)。(2)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1.42×104 OBs/mL。当Apc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时,相比Apc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10.9 d、最终致死率提高6.7%~43.3%。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Apc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3)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6.62×105 OBs/mL。当Dek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时,相比Dek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20 d、最终致死率提高2.8%~66.2%。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Dek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4)高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存在增效作用,且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当复配剂中NPV浓度的增加时,增效作用会逐渐减弱最后表现为相加作用;低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则更多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
洪靖君,段家龙,赵淑玲,彭辉银[4](2003)在《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虫体克隆技术 ,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DpCPV HN)进行了分离纯化 ,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 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 代及自交的F2 代 4或 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 代幼虫的毒力测定为对照。结果表明 :家蚕品种春蕾×镇珠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敏感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能引起其感染发病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品种春蕾×镇珠F1 代幼虫和F2 代幼虫 2 8天后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885个和 18个CPB (质多角体 ) ,前者为后者的 4 9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后的家蚕 ,其结茧率、化蛹率、羽化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单蛾产卵数均有所下降 ,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与病毒感染剂量之间无显着关联。
乔鲁芹[5](2007)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感病寄主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多方面研究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内容包括:HcNPV形态特征、美国白蛾幼虫的感染HcNPV的病理过程、美国白蛾幼虫对病毒的敏感性、病毒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影响、建立了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析技术检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并对病毒在幼虫体内增殖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具有多种形态:有的为三角形、四角形、也有五角型、六角型的,直径大小为0.8~2μm;为多粒子包埋型,囊膜大小为0.4~0.6μm×0.57~1.11μm;囊膜内病毒粒子的数目一般4-12个。2、测定了美国白蛾2~5龄幼虫对HcNPV的敏感性。2龄幼虫对HcNPV敏感性最高,5龄幼虫对病毒敏感性最低。幼虫感染病毒后,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大;3龄、4龄和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是2龄幼虫的14倍、105倍和3500倍。以每毫克幼虫体重半数致死中浓度(毫克体重的LC50值)作为衡量幼虫对病毒敏感程度的指标,则2龄幼虫对病毒的敏感性分别是3龄、4龄和5龄幼虫的3.3倍、4.5倍和59.7倍。在相同龄期内,幼虫感染病毒后半数死亡时间随感染剂量的下降而升高。2龄幼虫在感染剂量为5.3×105 PIBs/mL、5.3×104 PIBs/mL、5.3×103 PIBs/mL时,LT50值分别为4.6天、6天、8.8天;5龄幼虫在感染剂量为5.3×108 PIBs/mL、5.3×107 PIBs/mL时,LT50值分别为12天、14.2天;而在相同剂量下,半数死亡时间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在感染剂量为5.3×105 PIBs/mL时,2龄、3龄、4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4.6天、11.1天、14.7天,5龄幼虫在此剂量下,死亡率只有15%。结论为:美国白蛾幼虫对其HcNPV的敏感性不仅与幼虫体重相关,而且与龄期相关。3、美国白蛾幼虫在接毒后,不同组织细胞随时间推延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在感染病毒后48h,观察到中肠细胞核内产生浅色的环状带;在感染后120h,体壁真皮细胞发生异常分裂增生,出现双层细胞结构;在168h真皮细胞层出现3~4层细胞结构,这是HcNPV感染的特有症状;感染后216h,体内大部分组织解体,成熟的多角体充满体腔,幼虫濒于死亡。4、根据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yhedrin的保守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Beacon Designer 5.0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构建了标准曲线y=-3.450x+36.154,检测灵敏度为101~102copies/μL。建立了快速检测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5、通过已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H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lyhedrin的方法,对感病幼虫的中肠、血淋巴及整个虫体进行了检测。发现中肠细胞在感病后12~108h内,每毫克肠重的Polyhedrin基因拷贝数在104~105copies范围内波动,在此范围内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增高或降低的趋势;血淋巴样本Polyhedrin拷贝数在3~108h内呈现增长趋势,但范围保持在104 copies/μL之内。幼虫样本每毫克体重Polyhedrin拷贝数对数值与感染时间(h)对数值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式为:y=3.901x±1.094(R=0.966,P<0.01)。6、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样品中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方法,确定兔抗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最佳抗血清蛋白的含量为53.65μg/mL,美国白蛾病毒液抗原最佳浓度为107PIBs/mL,最佳封闭条件为0.5%BSA+2%蔗糖封闭37℃水浴2h、4℃24h。美国白蛾病毒抗原的最小检出量为0.304μg/mL,即1.77×104PIBs/mL。7、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在3.12×105~1.0×107PIBs/mL范围内其对数值与吸光度OD490呈线性关系;在死亡前两天幼虫体内多角体达到平台期。8、选取了包括HcNPV在内的目前我国利用药剂防治美国白蛾中有代表性的几种,模拟林间施药方式,研究了它们对美国白蛾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成蜂安全性。同时研究了HcNPV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农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蜂的寿命有显着影响;仿生农药和生物杀虫剂对成蜂寿命没有显着影响;而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小蜂繁殖没有显着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白蛾幼虫期使用HcNPV病毒、蛹期放蜂的综合治理美国白蛾的技术是科学而可行的。
王晓丽[6](2015)在《外源JA诱导青杨抗性及酚酸对舞毒蛾及LdNPV致病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一种分布广、寄主种类多、危害大的食叶性害虫,给林业经济和生态建设造成极大损失。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ria dispar nucleopolyhedrosivirus,Ld NPV)是舞毒蛾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影响其种群数量动态。LdNPV的发生与寄主昆虫中肠环境有关,中肠环境受到幼虫食入植物及其成分的影响,从而影响病毒的致病力。通过外源茉莉酸诱导青杨(Populus cathayana)抗性及4种酚酸,研究它们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Ld NPV致病力的影响,中肠切片分析酚酸和病毒对中肠的病理变化,分析抗性物质酚酸本身及其对Ld NPV侵染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JA诱导抗性对舞毒蛾LdNPV致病力的影响取食0.001mmol/L浓度茉莉酸诱导5d、10d青杨的2龄幼虫病毒死亡率与取食正常青杨差异显着,分别比正常青杨的死亡率高13.3%和20.1%(P<0.05);诱导青杨接毒的2龄幼虫死亡率显着高于正常青杨接毒的。正常青杨与诱导1d、5d、10d青杨饲养的幼虫死亡率显着高于人工食料饲养的,前者比后者分别高了25.8、14.3、29.6和33.8%。诱导青杨饲养的2龄幼虫发育历期比正常青杨显着(P<0.05)。取食0.1mmol/L浓度茉莉酸诱导1d、5d、10d青杨的2龄幼虫病毒死亡率分别比正常青杨饲养的幼虫死亡率高25.9、28.1和28.9%(P<0.05);用诱导5d青杨叶片接毒的幼虫死亡率比正常青杨叶片接毒的死亡率显着高19.0%。正常青杨与诱导1d、5d、10d青杨饲养的幼虫死亡率显着高于人工食料饲养的,前者分别比后者高25.8、40.9、34.9和41.4%。诱导青杨饲养的2龄幼虫发育历期比正常青杨延长。2.外源JA诱导抗性及LdNPV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外源JA诱导青杨及核型多角体病毒均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有明显影响。感染病毒并取食诱导青杨的幼虫体重显着低于对照,发育历期延长,在诱导1d、5d、10d的节点上分别比对照延长了1.0d、1.2d和1.7d;对诱导5d后青杨的取食量显着减少,比对照减少了21.6%,比单独感染病毒的减少了24.2%,但对诱导1d和10d青杨的取食量没有显着变化;相对生长率显着低于对照,同时也低于单独感染病毒的相对生长率。感染病毒且取食诱导1d、5d、10d青杨的消化率(AD)分别比对照低4.3、7.5和7.4%;食物利用率(ECI)降低了17.4、22.0和25.1%,食物转化率(ECD)分别降低了18.0、23.0和27.1%,降低的程度随茉莉酸诱导时间虽有增长趋势,但未达到统计检验的显着性。说明外源茉莉酸诱导青杨抗性,增强了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舞毒蛾幼虫食物利用的抑制作用。3.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单独酚酸的影响:单宁酸、绿原酸对幼虫幼龄阶段影响较大,其中单宁酸处理第12d幼虫死亡率达到22.2%,显着高于对照3.3%(P<0.01),2种酚酸使幼虫虫体瘦小,发育历期显着延长,不能正常蜕皮,到4龄期时全部死亡。丁香酸、水杨酸可使幼虫幸存至蛹和成虫,雌性蛹重较对照显着增加,但产卵量和卵受精率均显着降低。其中,取食含丁香酸饲料的成虫产卵量和卵受精率分别比CK减少近90粒和降低约35%,雌性成虫比例下降。酚酸及LdNPV的影响:感染病毒且取食丁香酸、单宁酸和绿原酸的幼虫,在取食412d死亡率增加明显,其中,取食丁香酸的幼虫死亡率在第12d急剧达到57.8%,显着高于CK 3.3%(P<0.01),也显着高于接毒对照(CK+V)16.7%(P<0.05)。取食单宁酸和绿原酸的幼虫病毒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最终达到100%,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虫体瘦小,脱皮时头壳不易脱落,到4龄期全部死亡。水杨酸、丁香酸使感染病毒的舞毒蛾羽化率、产卵量和受精率显着低于单独感病(CK+V)的,且与CK达到极显着差异,其中,丁香酸处理的产卵量和卵受精率比CK减少近400粒和降低约43%,雌性成虫的比例显着下降。4.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幼虫中肠组织细胞的病理分析单独取食绿原酸、单宁酸的幼虫中肠细胞在12h时细胞排列不整齐,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开始变形,24h时微绒毛开始脱落稀少,48h时杯腔膨大,72h时顶膜微绒毛大量脱落,96h时细胞模糊不清,开始消融。单独感染病毒的幼虫12h时中肠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变形,24h时细胞间隙增大,48h时柱状细胞细胞核增大,72h时细胞模糊不清,96h时细胞内可见病毒粒子。感病且取食酚酸的幼虫中肠细胞发生病变的时间较单独酚酸和单独病毒要早,即病变发生的速度变快,程度严重,尤其是取食绿原酸和单宁酸的幼虫中肠细胞,最终在消融细胞内可见大量病毒粒子。
殷灿[7](2014)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紫外辐射、pH值、日光照射和保存时间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稳定性的影响,HcNPV的稳定性主要由感染美国白蛾幼虫的死亡率及致死中时间的变化来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水浴55℃处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灭活时间—死亡率的回归方程为:y=83.44-0.31x(p<0.01),相应的,处理的HcNPV感染美国白蛾的LT50也由12.18d到15.81d逐渐增长。处理90min,HcNPV活性仍有50%以上。HcNPV干粉比HcNPV水剂对温度的耐受性更强,处理时间同为15min,水浴处理的病毒水剂的温度—死亡率回归方程为:=104.16—0.93x(p<0.01),100℃处理后,病毒水剂的致病率仅为17.41%;烘箱处理的病毒干粉的温度—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01.31—0.46x(p<0.01),120℃处理后,干粉病毒的致病率仍有53.91%。水浴55℃处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150min和水浴80℃处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15min,HcNPV活性仍然保有30%左右,因此,说明HcNPV水剂对一定时间的亚高温(40℃~60℃)和短时的高温(80℃以上)有一定的耐受性。2、30W(波长为200nm~300m,最强处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灯在强度为213μw/cm2处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紫外线辐射,辐射时间—死亡率的回归方程为:y=102.46-0.41x(p<0.01);在不同强度下,辐射30min,辐射强度-死亡率的回归方程为:y=110.70-0.06x(p<0.01).强度为213μw/cm2的紫外线辐射120min和强度为765μW/cm2的紫外线辐射30min,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美国白蛾幼虫的死亡率仍然在55%以上,说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以耐受较长时间的低强度紫外线和短时的高强度紫外线辐射。无论是紫外辐射时间不同还是紫外强度不同,紫外辐射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宿主整个过程的前期(3-6d)没有显着影响,对感染后期(7-12d)的影响较为显着,尤其是感染9d后的影响尤为显着。3、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pH7的环境中,活性最强。升高或降低pH值,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美国白蛾幼虫的死亡率都会下降,但在pH6和pH8-12的条件下,其感病幼虫的死亡率没有显着性差异。随着pH的升高,HcNPV感染美国白蛾幼虫的LT50逐渐缩短。由于pHH10和pHH12的溶液体系非缓冲体系,溶液体系最终的pH都降低到7-8之间,而其他各溶液体系的pH变化不大。4、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野外环境条件中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自然暴露10d,其活性仍然有63.35%。晴朗高温的天气状况不利于HcNPV维持其稳定性。整体上,晴朗高温天气时的相对灭活率高于阴雨天气的,但在第一天的晴朗高温天气状况下暴露,HcNPV的相对灭活率最低。5、不同方法储存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其稳定性不同。保存7年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冷冻储存的比冷藏的活性高;冷冻保存7年的、冷冻保存3年的和冷藏保存1年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性与当年新复制提存的没有显着差异,因此,对于长期保存,冷冻保存相对于冷藏保存是能保持HcNPV活性的储存方法。保存5年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他各保存年限的HcNPV相比,LT50显着增长,对宿主的致病率显着降低,是由于保存过程中,曾提纯过部分该病毒,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反复冻融,因此,反复冻融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性的保持有一定影响。
王俊平[8](2005)在《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其非结构蛋白NS1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2002年,本实验室在河南省新县林场发现一些罹病死亡的马尾松毛虫幼虫,并从中分离到一种直径约为22nm的非包涵体病毒粒子,我们称之为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denso virus,DpDNV)。该病毒基因组为单链DNA,长约5.0k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DpDNV有四种衣壳蛋白(VP1,VP2,VP3和VP4),大小分别为79kDa、65kDa、55kDa和51kDa,其中VP2和VP4的含量多。 浓核病毒是依据基因组结构与组成来进行分类的。为了进一步确定DpDNV在病毒分类中的地位,采用直接酶切基因组和类似于5’RACE的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系列末端重叠的克隆,完成DpDN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DpDNV基因组全长5039nt(GeneBank No.AY665654),其中A和T碱基含量丰富,占62.43%。这与其它浓核病毒基因组富含A和T碱基相似。DpDNV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相同病毒属的油棕刺蛾浓核病毒(CeDNV)和家蚕浓核病毒(BmDNV)之间的同源性非常高,序列同源性均高达60%。 DpDNV基因组的两端存在200个核苷酸的倒置重复序列(ITR),并且最末端的131个核苷酸的回文序列可以折叠成J-型的发卡结构。基因组的正链包含3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负链上无明显的ORF。正链上的三个ORF,其中两个位于5’侧端,另一个位于3’侧端。位于5’侧端的left-ORF和mid-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S),且mid-ORF完全位于lefi-ORF内:位于3’侧端的ORF编码结构蛋白(VP)。NS1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别包含复制启始蛋白结构域和依赖DNA的ATP酶/解旋酶结构域。VP1蛋白的N端包含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结构域,保守基序为YXGXG和HDXXY(X)12D。DpDNV的VP1仅与相同病毒属BmDNV和CeDNV的VP1有序列同源性,并且分别高达72%和76%。DpDNV基因组功能性启动子位于map unit(m.u.)7和m.u.54处;Ploy(A)位点位于m.u.54和m.u.95。说明在启动子P7和P54的控制下,DpDNV基因组将以正链为模板,分别起始NS和VP转录本的合成。在编码NS1和结构蛋白的ORF之间存在一个18个核苷酸的正向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依据基因组序列同源性、结构蛋白同源性以及基因组结构与组成,DpDNV
柴希民[9](1995)在《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研究》文中提出编着论述了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等3种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决定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雌性比、产卵量和死亡率3个因子,指出马尾松毛虫雌性比有其遗传因素,其性别早在胚胎发育的卵期已经形成,食料的丰歉与质量、食料树种的不同、不同农药化学防治处理、气温的变化都将影响雌雄虫的比例,产卵量与蛹重有密切关系,蛹重主要受食料数量和质量的影响。1979—1984年在浙江省余杭长乐林场调查,发现1~2龄幼虫的死亡率对1个世代的种群趋势起重要作用,1—2龄幼虫主要死亡原因是受天敌昆虫蜘蛛、蚂蚁捕食以及捕食引起的惊扰、失踪所致。通过分析与18个年份66个世代的统计资料,发现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后,主要卵寄生蜂的总寄生率平均数反而降低了1.71%,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量释放赤眼蜂后,削弱了松毛虫黑卵蜂的作用,而赤眼蜂的寄生率又不稳定,其次是松林的强度整枝、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松林生态环境变坏。根据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发生动态研究,提出了成虫数与4龄幼虫(越冬代属5龄幼虫)的回归方程:第1代马尾松毛虫log成虫=1.241log4龄幼虫-3.01,第2代马尾松毛虫log成虫=1.057log4龄幼虫-1.75,第3代马尾松毛虫1og成虫=1.3?
萧刚柔[10](1992)在《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昆虫分类区系、生物学、生态学、预测预报和害虫防治方法研究五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研究的进展。
二、马尾松毛虫幼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尾松毛虫幼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松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
1.1.1 松毛虫病毒种类 |
1.1.2 国内外松毛虫病毒的应用 |
1.1.3 松毛虫病毒的交叉感染研究 |
1.1.4 松毛虫病毒基因组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1.1.5 问题及展望 |
1.2 杆状病毒的分类学和生物学 |
1.2.1 分类 |
1.2.2 杆状病毒的感染周期 |
1.2.3 杆状病毒基因组结构 |
1.2.4 杆状病毒的重复基因 |
1.2.5 涉及杆状病毒宿主域的病毒基因 |
1.2.6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 |
1.3 杆状病毒杀虫剂 |
1.3.1 体内生产 |
1.3.2 体外生产 |
1.3.3 病毒的利用 |
1.3.4 杆状病毒在害虫防治中的限制因素 |
1.3.5 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利用前景和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及毒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2.3 方法 |
2.3.1 病毒的初步鉴定 |
2.3.2 病毒的分离纯化 |
2.3.3 病毒的染色鉴定 |
2.3.4 病毒超微结构观察 |
2.3.5 毒力测定 |
2.3.6 传代病毒超微结构的观察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思茅松毛虫室内饲养 |
2.4.2 病毒鉴定 |
2.4.3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 |
2.4.4 不同感染浓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DekiNPV 来源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3.2.4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3.2.5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6 DNA 测序 |
3.2.7 DNA 序列分析 |
3.2.8 系统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 |
3.2.9 核酸序列号 |
3.3 结果 |
3.3.1 DekiNPV 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2 DekiNPV 基因组结构 |
3.3.3 DekiNPV 与其它杆状病毒的 ORF 的比较 |
3.3.4 结构基因 |
3.3.5 DNA 复制和晚期基因的表达 |
3.3.6 抗凋亡基因 |
3.3.7 辅助功能基因 |
3.3.8 重复基因(bro genes) |
3.3.9 DekiNPV 特有 ORF |
3.3.10 基因对等图分析 |
3.3.11 同源区(homologous regions/hr) |
3.3.12 进化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 PCR 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病毒株和多角体纯化 |
4.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4.2.3 主要仪器 |
4.2.4 病毒 DNA 的提取 |
4.2.5 病虫总 DNA 的提取 |
4.2.6 健康虫总 DNA 的提取 |
4.2.7 DekiNPV 的 PCR 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与特异性检测结果 |
4.3.2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6 个浓度的 PCR 检测结果 |
4.3.3 不同底物目标片段的检测结果 |
4.3.4 DekiNPV 寄主域的 PCR 检测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虫来源 |
5.2.2 细胞来源 |
5.2.3 主要试剂 |
5.2.4 主要仪器 |
5.2.5 病毒纯化 |
5.2.6 接种物 DekiNPV 纯度的检查 |
5.2.7 病毒粒子的制备 |
5.2.8 基于 11 种鳞翅目昆虫对 DekiNPV 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 |
5.2.9 两种处理后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 |
5.2.10 两株昆虫细胞系在 DekiNPV 寄主域上的研究 |
5.2.11 两种处理后死亡的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多角体的分离和鉴定 |
5.2.12 病毒 DNA 的提取 |
5.2.13 酶切分析 |
5.2.14 幼虫总 DNA 的提取 |
5.2.15 美国白蛾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
5.2.16 四种松毛虫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
5.2.17 两种处理后 4 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分离到的多角体是否含有DekiNPV 的 PCR 检测 |
5.2.1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接种物的纯度检测 |
5.3.2 DekiNPV 对 11 种鳞翅目昆虫的致死率 |
5.3.3 两种处理后 5 种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结果 |
5.3.4 DekiNPV 对 2 株昆虫细胞系的感染研究 |
5.3.5 两种处理后死亡虫体内病毒的超微结构观察 |
5.3.6 两种处理后美国白蛾幼虫中分离到的病毒身份的鉴定 |
5.3.7 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的潜伏性病毒的确认 |
5.3.8 DekiNPV 诱发潜伏感染的能力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质型多角体病毒 |
1.1.1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类 |
1.1.2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结构及生化特性 |
1.1.3 质型多角体的寄主域/交叉感染 |
1.1.4 质型多角体的侵染与发生 |
1.1.5 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昆虫的影响 |
1.1.6 质型多角体病毒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
1.1.7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用 |
1.2 春尺蠖及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
1.3 思茅松毛虫及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病毒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ciCPV)新病毒株鉴定 |
2.2.2 ApciCPV对春尺蠖的毒力测定 |
2.2.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
2.2.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
2.2.5 复配剂(Dek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
3.1.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2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
3.2 ApciCPV对春尺蠖的生物活性 |
3.2.1 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
3.2.2 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3 ApciCPV与Apc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
3.3.1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 |
3.3.2 复配剂(ApciNPV+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3.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
3.3.4 ApciCPV与ApciN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
3.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生物活性 |
3.4.1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
3.4.2 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5 ApciCPV与Dek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
3.5.1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毒力 |
3.5.2 复配剂(DekiNPV+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5.3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
3.5.4 ApciCPV与DekiN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ApciCPV的寄主域 |
4.2.2 ApciCPV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与病毒 |
1.2 在马尾松毛虫体内克隆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
1.3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sRNA的抽提及其电泳 |
1.4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杂种F1代幼虫 |
1.5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F2代幼虫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原毒株及经虫体克隆后的病毒基因组电泳分析 |
2.2 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的敏感性 |
2.2.1 感染时间对数值-幼虫累计死亡率机率值回归分析: |
2.2.2 感染剂量对数值-幼虫累计死亡率机率值回归分析: |
2.3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幼虫对其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5)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感病寄主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昆虫病毒学研究回顾 |
1.2 昆虫病毒研究现状 |
1.2.1 昆虫病毒的种类 |
1.2.2 杆状病毒研究概况 |
1.3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概况 |
1.3.1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流行学研究 |
1.3.2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超微形态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HcNPV 的多角体外部形态 |
2.2.2 HcNPV 核型多角体剖面特征 |
2.2.3 HcNPV 囊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美国白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病理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外部症状 |
3.2.2 潜育期 |
3.2.3 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不同组织细胞病变的过程 |
3.3 讨论 |
第四章 美国白蛾幼虫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敏感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不同龄期幼虫感染 HcNPV 剂量与死亡率的关系 |
4.2.2 不同龄期的美国白蛾幼虫感染剂量与致死时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五章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病毒基因组 DNA 电泳结果 |
5.2.2 PCR 产物扩增结果 |
5.2.3 多角体蛋白基因标准品 PCR 鉴定电泳结果 |
5.2.4 质粒电泳图、序列及纯度检测及结果计算 |
5.2.5 PCR 产物的扩增、熔解曲线、标准曲线 |
5.3 讨论 |
第六章 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美国白蛾幼虫体内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动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不同时间点单位质量中肠病毒拷贝数变化 |
6.2.2 不同时间点单位体积血淋巴病毒拷贝数变化 |
6.2.3 不同时间点单位质量幼虫病毒拷贝数变化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兔抗美国白蛾病毒抗血清的制备及其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7.1 材料及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 |
7.2.1 兔抗美国白蛾病毒抗血清的制备 |
7.2.2 兔抗美国白蛾病毒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7.3 讨论 |
第八章 间接 ELISA 检测核型多角体病毒 HCNPV 在美国白蛾幼虫体内的增殖动态 |
8.1 材料及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2 结果 |
8.2.1 间接 ELISA 测定美国白蛾病毒抗原标准曲线的制备 |
8.2.2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虫体中增殖不同时间的 OD_(490) 值 |
8.3 讨论 |
第九章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它药剂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安全性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药剂、器具及试虫来源 |
9.1.2 试验方法 |
9.2 结果 |
9.2.1 不同药剂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
9.2.2 HcNPV 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子代的影响 |
9.3 讨论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外源JA诱导青杨抗性及酚酸对舞毒蛾及LdNPV致病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昆虫杆状病毒的研究 |
1.1.1 杆状病毒与宿主的关系 |
1.1.2 杆状病毒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1.1.3 杆状病毒增效因子的研究 |
1.1.4 杆状病毒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1.5 舞毒蛾及其核型多角体病毒 |
1.2 植物抗虫性研究 |
1.2.1 植物次生物质与抗虫性关系 |
1.2.2 植物次生物质的主要抗虫机理 |
1.2.3 影响植物次生物质抗虫性的因素 |
1.2.4 杨树单宁与酚酸类化合物的抗虫性研究 |
1.3 外源茉莉酸对植物的诱导防御反应 |
1.3.1 外源JA诱导植物产生有毒的次生性化合物 |
1.3.2 外源JA诱导植物产生抑制昆虫的酶类 |
1.3.3 外源JA诱导植物产生防御蛋白 |
1.3.4 外源JA诱导行为干扰物质 |
1.3.5 外源JA诱导植物引诱寄生性天敌 |
1.4 昆虫中肠及病理的研究 |
1.4.1 昆虫中肠 |
1.4.2 昆虫中肠病理 |
1.5 植物抗虫生化物质与昆虫中肠及其病原微生物关系的研究与展望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外源茉莉酸诱导青杨抗性对LdNPV致病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生物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JA诱导青杨抗性对幼虫病毒死亡的影响 |
2.2.2 JA诱导青杨抗性对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JA诱导青杨抗性及LdNPV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生物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JA诱导抗性及LdNPV对2龄幼虫生长的影响 |
3.2.2 JA诱导抗性及LdNPV对2龄幼虫食物利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生物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独酚酸对舞毒蛾的影响 |
4.2.2 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单独酚酸对舞毒蛾影响的分析 |
4.3.2 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影响的分析 |
4.4 小结 |
5 酚酸及LdNPV对舞毒蛾幼虫中肠细胞组织的病理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单独酚酸对舞毒蛾幼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5.2.2 酚酸及LdNPV舞毒蛾幼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附图表 |
6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总讨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我国进入田间试验或应用的昆虫病毒种类 |
附图1 青杨苗木培育及茉莉酸喷施 |
附图2 取食单宁酸、绿原酸的幼虫 |
附图3 取食酚酸的感病幼虫 |
附图4 取食水杨酸、丁香酸的畸形蛹 |
附图5 畸形蛹羽化出的雄虫 |
附图6 畸形蛹羽化出的雌虫 |
作者简介 |
(7)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杆状病毒的综述 |
1.1.1 杆状病毒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
1.1.2 杆状病毒感染宿主的病理特征 |
1.1.3 杆状病毒的生态学特性 |
1.1.3.1 杆状病毒在宿主体外环境中的稳定性 |
1.1.3.2 杆状病毒的流行传播 |
1.1.4 昆虫病毒应用于生物防治的现状 |
1.1.4.1 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特点 |
1.1.4.2 昆虫病毒杀虫剂的发展现状 |
1.1.4.3 昆虫病毒杀虫剂未来的前景及展望 |
1.2 美国白蛾简介 |
1.2.1 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
1.2.2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
1.3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介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及溶液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试虫与病毒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毒 |
2.2.1.1 病毒的复制 |
2.2.1.2 病毒分离提纯 |
2.2.1.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2.2.1.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
2.2.2 温度试验 |
2.2.2.1 多角体水剂水浴处理 |
2.2.2.2 多角体干粉烘箱处理 |
2.2.3 紫外辐射试验 |
2.2.4 pH值试验 |
2.2.5 野外试验 |
2.2.6 保存时间试验 |
2.2.6.1 相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方法试验 |
2.2.6.2 不同保存时间试验 |
2.2.7 生物测定 |
2.2.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学 |
3.1.1 HcNPV扫描电镜 |
3.1.2 HcNPV透射电镜 |
3.2 温度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影响 |
3.2.1 55℃水浴处理水剂HcNPV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3.2.2 温度对不同状态病毒的影响 |
3.3 紫外辐射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影响 |
3.3.1 不同紫外辐射时间对HcNPV稳定性的影响 |
3.3.2 不同紫外辐射强度对HcNPV稳定性的影响 |
3.4 PH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影响 |
3.5 野外暴露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影响 |
3.6 储存时间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的影响 |
3.6.1 2006年不同保存方法对HcNPV的影响 |
3.6.2 不同保存时间对HcNPV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学特征 |
4.2 温度对杆状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4.3 紫外辐射对杆状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4.4 PH对杆状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4.5 野外暴露对杆状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4.6 储存时间对杆状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其非结构蛋白NS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昆虫病毒 |
1.1.1 昆虫病毒的分类 |
1.1.2 昆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1.3 昆虫病毒研究的意义 |
1.2 细小病毒的分类现状 |
1.3 细小病毒的特征性状 |
1.4 脊椎动物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组成 |
1.4.1 基因组末端结构 |
1.4.2 非结构蛋白 |
1.4.3 结构蛋白 |
1.5 细小病毒的复制过程 |
1.5.1 病毒吸附 |
1.5.2 侵入细胞 |
1.5.3 基因表达 |
1.5.4 基因组复制 |
1.5.5 病毒粒子的组装和释放 |
1.6 细小病毒宿主域 |
1.7 浓核病毒研究进展 |
1.7.1 浓核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分类 |
1.7.2 转录和翻译 |
1.7.3 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的结构域与功能 |
1.7.4 浓核病毒的宿主域 |
1.7.5 浓核病毒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的发现及分离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病毒的分离纯化 |
2.2.3 病毒粒子的电镜检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的发现 |
2.3.2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的纯化及电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理化特性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工具酶 |
3.2.3 主要化学药品、试剂及溶液 |
3.2.4 DNA分子量参照物 |
3.2.5 病毒核酸的提取 |
3.2.6 核酸性质的鉴定 |
3.2.7 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电泳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的核酸性质 |
3.3.2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的结构蛋白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因组酶切片段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4.3.2 侧翼序列的克隆和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4.3.3 DpDN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
4.4 讨论 |
第五章 DpDNV基因组结构和组成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DpDN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末端结构分析 |
5.3.2 DpDNV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 |
5.3.3 正向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
5.3.4 转录和翻译的起始与终止 |
5.3.5 DpDNV基因组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分析 |
5.3.6 DpDNV的核苷酸序列与其它细小病毒的同源性比较 |
5.3.7 DpDNV与其它细小病毒的亲缘关系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DpDNV NS1蛋白功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DpDNV NS1基因的PCR扩增 |
6.3.2 重组质粒的鉴定 |
6.3.3 NS1蛋白对感染缺失P35 AcMNPV的Sf-9细胞的影响 |
6.4 讨论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马尾松毛虫幼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D]. 杨苗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2]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3]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承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J]. 洪靖君,段家龙,赵淑玲,彭辉银. 昆虫学报, 2003(04)
- [5]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感病寄主检测方法的研究[D]. 乔鲁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2)
- [6]外源JA诱导青杨抗性及酚酸对舞毒蛾及LdNPV致病力的影响[D]. 王晓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01)
- [7]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稳定性研究[D]. 殷灿.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8]马尾松毛虫浓核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其非结构蛋白NS1功能研究[D]. 王俊平. 武汉大学, 2005(05)
- [9]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研究[J]. 柴希民. 浙江林业科技, 1995(01)
- [10]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研究进展[J]. 萧刚柔. 森林病虫通讯, 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