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一、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俭涛[1](2016)在《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市场正在步入个性化消费的时代,能够彰显自我独特个性的定制型产品逐渐获得消费者的喜爱。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特殊化和自我品味化,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制造业研究与应用的热门。目前相关研究大部分是从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实施运作等角度来说明定制生产和定制化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面向消费者的定制方式和方法研究最近几年才出现,消费者对定制产品的认知特点、参与定制能力、定制方法适应、以及定制操作过程的愉悦交互体验等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适于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用以实现直观、便捷、易操作的、具备良好设计交互体验的产品形态定制过程。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研究目标。参考中国古文论中“象”的概念内涵,以及现代形态学的相关思想,本文提出“象元”概念,用以表征复杂物体形态具有的多种形态特征。利用象元思想完成形态特征的分类与变化程度界定。同时参考消费者对各种形态变化需求的特点,本文提出并建立象元的三种关系运算:替换运算、合并运算和插值运算,并规定各自运算法则。象元分类构成与象元运算是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法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依据象元分类与构成,以象元作为调节因子,利用三种运算法则实现象元变换,借助一定CAID技术平台完成象元控制的相应三维形态调整,通过一定交互平台实现直观、便捷的在线形态设计过程,称为象元形态设计法。象元形态设计法跳出以点、线、面、体来调控三维虚拟仿真形态的传统CAID造型思路,降低三维形态设计的学习难度和操作复杂度。以汽车轮毂产品为例,论文阐述了轮毂产品的象元提取方法,轮毂象元分类构成以及轮毂象元三种具体运算法则。借助多种CAID工具平台,本文提出象元形态设计法的实现路径和过程。基于曲面建模软件RHINO和参数化建模插件GRASSHOPPER,进行软件二次开发,将象元运算转化为点阵控制因子,以点阵图形控制形态整体变型进而实现形态设计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轮毂局部形态变型可以在CREO软件中直接建模平台实现,而轮毂组合搭配变型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平台VRP实现定包括色彩定制、图案定制,以及配车效果模拟显示等需求。最后,本文将象元形态设计法应用于个性化轮毂形态定制系统的开发。构建了基于象元的个性化轮毂定制流程与技术框架,重点针对整体形态变型定制、局部微量变型定制和组合搭配需求定制进行了定制方式的设计。设计并实验了轮毂个性化定制手机APP用户端的界面、使用和操作过程。用户通过直观、简单的操作,快速获得不同轮毂变型方案结果,从而快捷、高质量地实现轮毂产品的线上个人定制。APP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象元形态设计法的易用性和好用性。这种灵活、方便、快速的易学易用型轮毂形态定制系统打通了制造企业与用户端之间的沟通盲区,构建了二者之间体验与交互式的交流平台。

孙晋博[2](2016)在《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工作是解决“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四个维度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问题。在产品设计中,作为构建“人”与“物”桥梁的用户需求,其模糊性和多样性使产品设计与用户设计意图产生一定的偏差。而用户语义作为用户设计意图与产品设计的深层次联系,是制造业中沟通“人”和“物”的重要桥梁和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智能设计中迭代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促进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的发展。产品形态原型是产品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整体现用户对产品形态需求的最初的阶段性成果。合理运用产品形态原型,可便捷、有效地推动设计迭代,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设计的可用性。本文系统研究了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围绕产品设计中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过程与特征,提出了一种以用户语义驱动的、形态元为基础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模型,并且研究了在产品形态原型设计过程中基于形态元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及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的获取与语义识别、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构成、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用户语义驱动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为降低用户需求的模糊性与多样性对产品形态设计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构建用户语义作为联系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的方法。本文根据需求理论与产品设计理论的最新发展,针对产品形态原型的设计需求构建了一种多层次用户需求模型框架。由于产品形态原型设计过程中用户需求信息分布分散、内容多样的特点,综合采用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等多种方法,从用户需求数据中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并加以描述。在用户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需求定义了用户语义,由用户需求和产品实例的关系描述用户语义的属性。构建了用户需求本体,用以描述面向产品形态设计中用户需求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关系,采用本体建模的方法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框架,实现用户需求知识的统一与共享,通过实例验证了用户语义的获取与用户需求本体的构建。针对产品形态设计过程中形态要素可复用性需求,本文从产品形态设计方法、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设计知识流的角度分析了产品形态构成,定义了构成产品要素的设计元和构成产品形态的形态元。分析了产品形态原型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形态元的产品形态逻辑模型。在研究了生成形态元的技术路线后,通过分析产品形态结构和形态元逻辑关系,结合产品形态设计过程中用户语义与相关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描述产品形态构成的信息模型,完成了形态元的用户语义与信息整合。而后通过形态识别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形态元的数字化模型,通过相似度判断后与信息模型进行整合存储,通过案例验证了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元的生成方法。与其他可复用模型相比,形态元模型强调用户与产品形态的关系,提升产品形态设计中知识重用效果,支持产品形态设计中形态要素的复用和创新。本文分析了产品设计流程中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过程与特点,结合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知识流动的特点,确定了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原则与作用。本文在现有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形态原型的特点及形态元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元的产品形态原型模型。通过描述产品形态原型设计中的概念、属性、关系集等,构建了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本体,实现了对模型的描述和相关产品设计知识的描述与共享。在用户需求的获取与语义识别、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构成、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对产品形态原型的配置方法、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优化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本体,在用户语义、设计约束和概念关系驱动下完成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方案推理,实现了产品形态原型在用户语义驱动下的智能配置。使用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改进鱼群算法,根据用户语义约束实现对智能配置方案进行设计优化,实现了用户语义从产品形态原型基本配置到方案优化的全过程驱动。通过全地形车的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与传统人工原型设计相比,可有效的拓展设计思路和提高设计效率,促进产品形态设计迭代和创新。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在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项目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丁军妹[3](2015)在《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逐步形成,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个性化需求不断多样化、产品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含量不断增大,制造企业仅依靠自身内部的信息集成和设备柔性化等措施已经很难有效改善企业整体敏捷性,迫切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强强合作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实现多赢。云制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云制造是企业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而实施的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制造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构建面向企业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突破空间地域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的约束,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新的制造模式下,传统的技术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要。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是指通过Internet和Web技术,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知识和信息,它是在产品和客户分散化、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企业实现对客户服务的一种新模式。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是为了适应企业制造的分散化以及客户和设备供应商的国际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思路,它主要是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借助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建立的用于支持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知识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云制造技术与技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的体系结构、面向云制造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面向云制造的制造信息采集与融合方法、网络化技术服务的知识融合与重用、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任务指派与列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型系统开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云制造的内涵与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技术服务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2)分析了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建立了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了基于Multi-agent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3)建立了面向云制造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合作伙伴进行精选,运用遗传算法对合作伙伴进行优化组合并对所建立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实例分析。(4)研究了RFID与条码技术相结合的制造数据采集方法,建立了一种分布式管理集中存储的信息采集模型,提出了在感知层和数据层设置感知代理的思路,从理论上对智能采集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5)为了提高系统的智能化,进而提高技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研究了基于本体论的技术服务知识融合与重用,构建了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的体系结构,研究了技术服务领域知识本体库构建方法。(6)研究了云制造模式下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任务指派流程、分类与分配方法,建立了基于匈牙利算法的技术服务列队排序模型与任务指派的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算。(7)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某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面向云制造的协同技术服务原型系统开发,并对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与使用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系统的试运行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与技术的可行性。

党倩[4](2014)在《基于ASP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业上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提供商模式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网络化制造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的系统由四个工具集构成,每个工具都是利用可重用组件技术进行开发,动态加载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台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工具集中的形态布局、色彩方案、人机设计等技术,开发出的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应用服务。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设计能力,对网络化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张军[5](2013)在《基于知识的复杂产品工业设计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现代设计的重心已由传统的基于经验的设计转变为基于知识的设计,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复杂产品的造型设计为工业设计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向复杂产品的工业设计创新话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知识的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概念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以初步实现。论文研究的目标是面向数控机床这个典型复杂产品,开发基于知识的支持数控机床产品造型设计的辅助设计系统,以解决数控机床造型设计问题、满足装备产品行业信息化设计能力的提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复杂产品工业设计知识的获取和在系统层面的表达和实现技术,以及基于知识的辅助工业设计系统平台的构建。论文研究在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提出并完善了基于案例的工业设计知识表达和基于情境的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建立了基于任务情境的数控机床造型复合信息模型,基于Client/Server架构建立了面向机床行业用户的造型设计支持软件平台。论文的研究过程从机床造型设计人员的需求和行为出发,对数控机床的设计过程、设计特征、设计心理模型等进行分析,结合设计调研、任务实验和意象认知实验等一系列实证方法,获取数控机床产品造型设计的领域本体知识。通过案例情境的知识表达新方式,对造型设计过程和经验进行封转和表达,实现了基于任务情境的复合信息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300个造型案例,2000个造型方案的案例库系统。最后在反复验证与多个原型系统开发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案例的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设计系统——KB-ICAID,使得该系统具有与实际设计过程十分相似的项目管理、案例检索和再设计等实用功能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开发工作中。通过在在国内几个大型机床主机厂进行示范应用,完成了若干款数控机床产品造型设计工作,验证了整个知识研究和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工业设计问题求解过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决定了现有的关于良性结构问题的知识获取、表达技术不能直接使用在工业设计领域中,需要专门的、针对性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技术。论文研究借鉴了人工智能、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思想,提出了一套以心理学实验和调研为基础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设计知识获取、表达和建模方法,实现了对造型设计这种非良性结构的求解问题中的内隐性、经验性和形象化知识进行挖掘和提取,并将其作为研究产品造型设计过程和领域本体知识的获取和表达形式,最终提出了造型设计知识研究和情境案例表达的理论和复合信息模型。在以案例情境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表达技术研究基础上,论文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思想先后构建了不同层次的基于知识的产品造型设计系统——ICAID、CBID和KB-ICAID等,实现了造型知识的案例化表达和任务情境构建,从而有效辅助机床设计人员进行数控机床的产品造型设计工作。系统经过评估验证后已经在多家机床企业进行了应用,协助企业开发了多款新产品并投产。

饶俊[6](2011)在《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化制造(Networked Manufacturing,NM)技术是将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所有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总称,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必然产物。通过网络化制造平台,可以提供一个支持企业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的大环境,以支持企业开展网络化制造的应用。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并构建了适合网络化制造、基于产品数据交换标准(the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STEP)的产品模型体系。根据三维产品网络模型的特点,本文结合STEP标准构建了一个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产品模型体系,从产品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实际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该体系的各种子模型,研究了基于STEP标准的网络化模型构建方法。2.研究了三维可视化模型的网络传输方法。考虑到网络化协同设计实时共享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流式传输(Stream Transmission)的增量传输(Incremental Transmission)方法。在运用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对比新旧模型文件,只传输修改过的文件块。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数据冗余,并提高传输效率。3.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最大团(Maximal Cliques, MC)的三维模型特征检索与匹配方法。为了能对三维产品模型进行快速准确的检索,该方法综合运用图论算法和组合优化技术,将较为复杂的属性邻接图简化为合并图,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出不同机械零件的相似度。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也具备了更好的工程实用性。4.研究了在分布式协同制造环境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决策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对专家经验或历史案例的分析,提取产品生命周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候选伙伴的各项能力及综合能力权重表。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候选伙伴的优势进行高效率的分布式协同制造。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昆山数控科技园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配套交易及会展网络交易平台项目为开发背景,以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孙卫红[7](2010)在《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正成为主制造企业利用外部制造资源、提高快速响应制造能力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机床制造企业的需要,在分析龙门铣床的结构和工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形成的制造资源管理技术、任务分解、制造资源配置技术和制造工艺协同技术,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工艺信息建模原理、方法和平台架构;基于知识本体的制造资源建模及信息表达;基于知识可拓网络化制造工艺资源匹配优化;基于知识挖掘的网络化工艺设计流程重组等,并结合企业具体应用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实际机床设计制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综述了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基于知识的设计、网络化制造资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在分析现有的工艺设计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二章针对网络化制造工艺对知识设计的需求,在分析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化制造工艺知识的来源、层次、分类和特点,给出网络协同工艺元(NPU)、面向网络化制造的零件工艺规划(NPP)、面向网络化制造与资源相联系的零件工艺规划(NSPP)、网络化制造最终工艺规划(FNPP)的定义。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的工艺知识平台框架。第三章在分析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产品零件、制造工艺、制造资源本体建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的p-p-R的产品-工艺-制造资源的形式化表达模型,通过龙门铣床产品表达了典型零件分类和龙门铣床的制造中的典型工艺及可拓工艺信息描述。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复杂零件加工特征、加工工艺、设备资源的P-P-R模型。第四章在P-P-R模型基础上构建P-P-R映射关系,通过可拓理论实现随时添加新的零件特征和零件的工艺特征来完成制造任务-资源的匹配,并实现了基于AHP的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用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实现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给出了网络化制造工艺可重用知识获取、可拓理论铣床零件工艺和制造资源匹配和优化的实例。第五章为解决企业制造工艺流程灵活性不足及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制造工艺审批模型和工作流挖掘算法,描述了一种基于过程挖掘的网络化工艺流程重组方案,通过分析日志记录,用虚拟节点代替工作流中的循环结构,用节点间的前驱关系判定工作流中的选择结构,从而重构出改进后的网络化制造工艺审批流程,并通过产品工艺审批实例证明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第六章主要结合机床企业在生产情况下对工艺信息系统的需要,针对机床制造企业的工艺特点,构建了网络化制造工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分析了网络化工艺系统的工作流程,开发了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原型系统,实现了机床网络化产品零件信息本体建模、P-P-R管理模块、制造资源匹配优化模块、网络化工艺流程重组模块等工具集的开发,并给出了实例的应用效果。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周桂贤[8](2010)在《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网络化制造的制造资源及产品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特征表现为结构上的快速重组、性能上的快速响应、过程中的并行性与制造资源的分布性。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异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之间系统难以实现互联,这已成为实现基于制造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制造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2006AA04Z130)的支持下,针对中国企业制造资源整合需求开展了以下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异构系统集成的研究背景、应用现状,并对异构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形成网络化制造三种基本模式的市场背景,指出了企业异构系统集成的必要性;随后对异构系统集成的相关实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支持开放标准的企业集成技术,支持异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实现。通过对E-HUB标准体系和SOA集成结构的研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E-HUB模式主体结构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框架基本的工作原理。本文以实现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企业之间制造资源管理的可用服务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支持开放标准(RosettaNet, XML, SOAP, WSDL, UDDI, SAML, EDI等)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从而支持异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本文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面向协同的制造资源管理业务建模技术、异构系统接口技术及实现框架、共享制造资源的建模方法、共享制造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算法等。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一套基于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的原型系统。研究成果将为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业务互动提供有效支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述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及商务模式研究中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2)文献探讨了基于开放式电子商务标准和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平台建设,分析了RosettaNet标准以及E-HUB模式的集成策略。有效的重用和共享各分布异构系统的现有制造资源。(3)设计并实现了E-HUB系统模型,对基于E-HUB模式的共享资源模型、基于质量的制造资源服务选择、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选择优化进行了研究。证明E-HUB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4)设计并探讨了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环境下企业数据交换安全技术和网络入侵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5)研究了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模糊评估方法,在对制造资源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E-HUB模式供应链管理的数学模型、并改进了制造资源评价及优化算法。(6)将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设计研究结果应用于部分中小企业,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多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提供更全面的参考。通过以上研究和开发,改进了传统制造资源优化算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E-HUB系统结构模型,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业务互动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相关领域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姚丹[9](2009)在《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发展的圆截面卷铁芯节能变压器,其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还需不断的开发和完善,本研究是上海科委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节能型三相输配电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之后,提出了基于SOA架构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异地合作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首先,本文基于新型节能变压器的生产工艺对其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生产流程建模,提出了区域性的适合异地订购和生产的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对其必要性和功能需求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其次,依据各种网络化制造平台技术并结合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采用最新的软件架构理论: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XML,Web服务,服务总线(ESB),以及业务流程管理引擎(BPM)等相关使能技术,提出了一个面向互联网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分布、异构、松耦合的特点。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和开发了符合SOA架构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四层框架结构:资源层,集成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在资源层进行生产资源的封装,发布为Web服务;在集成层创建整合服务模块来实现分散子系统功能的集成;在业务层使用业务流程引擎对整合后的服务进行编排与编制,为系统制定业务流程;在应用层,开发了针对不同参与者的系统应用,并将这些应用集成在单一的访问站点中。同时也设计开发了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及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车间与企业双层管理,通过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将生产现场的信息提取到企业生产管理平台上。本文研究开发设计的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创新了圆截面卷铁芯节能变压器的生产管理技术。

王正成[10](2009)在《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企业间制造资源的有效集成和优化配置,从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成广域优势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对于制造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家863课题对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式、资源建模与封装技术、资源检索与匹配技术、资源评价与服务链构建技术和集成平台系统开发等。在第一章,回顾了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发展,阐明了网络化制造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结构。为更加深入分析和描述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的本质特征。第二章首先对网络化制造资源特点和集成平台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J2EE/WebService的平台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型。在运行方法方面提出了基于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平台运作模式与机制,在安全方面提出了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平台访问控制模型。为了解决网络化制造资源无歧义统一描述和即插即用问题,第三章首先对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分类、资源逻辑层次和形式化定义等角度对制造资源进行完整全面的描述。在资源对象层提出了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总体模型;在资源对象语义层提出了基于OW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语义模型;在资源对象数据层提出了基于X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数据模型。针对集成平台对资源服务即插即用性要求,研究了资源封装技术,提出了基于WSFR的资源封装方案。为了解决快速有效地检索出满足制造任务的QoS约束和需求的资源服务问题,第四章首先对制造任务模型、约束定义和制造任务的分解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语义的候选资源服务检索与匹配算法,该算法综合了类型匹配、语义匹配、输入输出参数匹配和QoS约束匹配等信息,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基于语义的资源服务检索目标。为解决多目标约束的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评价和服务链的构建问题,第五章提出了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评价指标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算法,研究了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的选择与实现过程,提出了基于网络拍卖的制造任务分配流程与机制。研究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的构建算法,并分别给出了基于时间、成本和时间成本综合的资源服务链构建算例。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开发了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系统。该系统初步实现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资源发现、资源评价、资源链构建、平台管理、商务中心和站点导航等子系统,从而验证了论文中所构建理论的有效性。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个性化定制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个性化定制研究综述
        1.2.2 我国个性化定制服务行业发展热点分析
        1.2.3 我国汽车轮毂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形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状况
        1.3.1 形态设计与创新理论总体结构
        1.3.2 产品形态设计发展过程与新需求分析
        1.3.3 产品形态定制平台开发可行性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
    2.1 引言
    2.2 形态的传统设计方法
        2.2.1 语言描述法
        2.2.2 描摹设计法
        2.2.3 符号抽象设计法
    2.3 形态的现代设计方法
        2.3.1 CAD视图设计法
        2.3.2 数字成像设计法
        2.3.3 快速成型设计法
    2.4 现有形态设计方法与产品可定制化要求的不适性
    2.5 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
        2.5.1 象的概念
        2.5.2 象元定义与象元类型
        2.5.3 象元运算
        2.5.4 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与步骤
        2.5.5 象元形态设计法的意义与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轮毂象元提取与构成
    3.1 引言
    3.2 轮毂象元的提取方法
    3.3 轮毂象元构成
        3.3.1 轮毂骨象元与面象元
        3.3.2 动象元与静象元
        3.3.3 量象元与势象元
        3.3.4 共象元与个象元
        3.3.5 本体象元与喻体象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轮毂象元运算与运算法则
    4.1 引言
    4.2 象元替换运算与替换运算法则
    4.3 象元合并运算与合并运算法则
        4.3.1 象元合并运算
        4.3.2 本体象元合并运算
    4.4 象元插值运算与运算法则
        4.4.1 同类象元插值运算与运算法则
        4.4.2 异类象元插值运算与运算法则
    4.5 混合运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轮毂象元形态设计法的实现方式与实现路径
    5.1 引言
    5.2 产品虚拟仿真CAID技术平台介绍
        5.2.1 参数化建模
        5.2.2 直接建模技术
        5.2.3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5.3 轮毂象元形态设计法的实现路径
        5.3.1 GRASSHOPPER软件工具简介
        5.3.2 基于象元替换运算的象元形态设计法实现路径与过程
        5.3.3 基于象元合并运算的象元形态设计法实现路径与过程
        5.3.4 基于象元插值运算的象元形态设计法实现路径与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象元形态设计法在轮毂定制系统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个性化轮毂定制流程与技术框架
    6.3 个性化轮毂形态定制设计
        6.3.1 整体形态变型定制设计
        6.3.2 局部微量变型定制设计
        6.3.3 组合搭配需求定制设计
    6.4 轮毂个性化形态定制APP开发
        6.4.1 商用APP客户端界面设计
        6.4.2 个性化形态定制操作过程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背景
        1.3.1 产品设计发展的三阶段模型
        1.3.2 产品设计主要理论与方法
        1.3.3 用户需求理论研究
    1.4 研究现状
        1.4.1 用户需求理论
        1.4.2 产品原型设计与产品形态原型
        1.4.3 智能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
        1.4.4 产品造型设计与创新设计
        1.4.5 语义驱动的产品设计理论
        1.4.6 小结
    1.5 论文的研究基础和主要工作
2 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框架
    2.1 创新脉络
        2.1.1 整合创新指导下的综合集成思想
        2.1.2 创新的脉络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用户语义
        2.2.2 本体
        2.2.3 描述逻辑
        2.2.4 产品设计的过程模型
        2.2.5 产品原型设计
    2.3 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框架
        2.3.1 产品原型设计的一般思路
        2.3.2 用户语义驱动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与语义
    3.1 产品设计中的用户需求模型
        3.1.1 用户需求
        3.1.2 用户需求的分类和特点
        3.1.3 用户需求建模思路和表示方法
        3.1.4 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模型框架
    3.2 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信息
        3.2.1 驱动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
        3.2.2 用户需求获取中的难点
        3.2.3 用户需求信息的获取
        3.2.4 用户需求中文本资源的获取
        3.2.5 用户需求信息中非文本资源的获取
        3.2.6 用户需求信息描述
    3.3 用户语义
        3.3.1 用户语义与分类
        3.3.2 用户语义的特点
        3.3.3 用户语义的属性
    3.4 面向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需求本体
        3.4.1 用户需求本体
        3.4.2 用户需求本体建模
        3.4.3 CRO的描述
    3.5 用户语义获取的实例验证
        3.5.1 原型系统框架
        3.5.2 本体构建工具
        3.5.3 用户需求的本体构建
        3.5.4 用户需求获取
        3.5.5 用户语义生成
        3.5.6 用户语义存储
    3.6 本章小结
4 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构成
    4.1 设计元的定义
    4.2 形态元
        4.2.1 产品的形态
        4.2.2 形态元的定义
        4.2.3 DEs的构成
        4.2.4 DEs的逻辑关系
    4.3 用户语义驱动的DEs生成关键技术
        4.3.1 DEs生成的技术路线
        4.3.2 语义信息整合
        4.3.3 DEs形态建模
        4.3.4 DEs相似度的判断
        4.3.5 DEs的存储
    4.4 DEs生成实例
        4.4.1 产品形态分析与提取
        4.4.2 DEs识别和信息聚合
        4.4.3 DEs的存储与表达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形态元的产品形态原型
    5.1 产品原型设计概述
        5.1.1 产品原型设计
        5.1.2 产品原型的分类
        5.1.3 产品原型设计原则
        5.1.4 产品原型设计的作用
    5.2 产品形态原型
        5.2.1 产品形态原型及特点
        5.2.2 基于DEs的产品形态原型
    5.3 基于DEs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本体
        5.3.1 PPSO的概念和属性
        5.3.2 PPSO的本体框架
        5.3.3 PPSO概念关系集RP
        5.3.4 PPSO公理集FP
        5.3.5 产品形态原型结构的嵌套复合含义
    5.4 PPSO构建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关键技术
    6.1 技术路线
    6.2 基于本体推理的产品形态原型配置方法
        6.2.1 产品形态原型本体配置
        6.2.2 用户语义驱动的PPSO推理方法
        6.2.3 基于SWRL-PPSO的产品形态原型推理过程
        6.2.4 PPS推理规则
    6.3 基于改进鱼群算法的产品形态优化算法
        6.3.1 产品形态优化概述
        6.3.2 产品形态原型优化的原则
        6.3.3 鱼群行为构建
        6.3.4 产品形态设计优化的鱼群算法算法过程
    6.4 用户语义驱动的产品形态原型设计实例
        6.4.1 设计信息输入
        6.4.2 配置约束的输入
        6.4.3 用户语义分析
        6.4.4 用户语义驱动配置集推理
        6.4.5 用户语义驱动产品形态原型优化计算
        6.4.6 产品形态原型评价及方案深入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CRO的概念定义表
附录B PPSO的概念及属性
附录C DE的概念及相关属性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3)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云制造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2.1 云制造提出的背景
        1.2.2 云制造的特征
        1.2.3 云制造的关键技术
        1.2.4 云制造的优势
        1.2.5 云制造的应用
        1.2.6 云制造的研究现状
    1.3 技术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技术服务的定义与内涵
        1.3.2 技术服务的主要类型
        1.3.3 技术服务的国外研究情况
        1.3.4 技术服务的国内研究情况
        1.3.5 目前技术服务研究的不足
    1.4 课题的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来源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2章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分析
        2.2.1 传统技术服务模式及其特征
        2.2.2 网络化系统技术服务及其特征
        2.2.3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的主要功能
    2.3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体系构建
        2.3.1 云制造的层次化体系结构
        2.3.2 云制造的运行原理
        2.3.3 云制造环境下技术服务请求运行模式
        2.3.4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系统的基本要求
        2.3.5 基于SOA的服务系统构建技术
        2.3.6 系统的体系结构
        2.3.7 云制造网络管理模型设计
        2.3.8 网络管理模型的工作流程
    2.4 小结
第3章 面向云制造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
    3.1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云制造虚拟企业的特征
        3.1.2 云制造合作伙伴选择的目标分析与分解
        3.1.3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3.1.4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2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过程模型
        3.2.1 过滤初选
        3.2.2 常用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方法分析比较
        3.2.3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精选方法
        3.2.4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组合
    3.3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实例分析
        3.3.1 项目介绍及项目分解
        3.3.2 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
        3.3.3 优化组合及算法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云制造的制造信息采集与融合
    4.1 云制造下制造信息的分类
    4.2 云制造下的信息采集
        4.2.1 RFID和条码技术融合的采集技术
        4.2.2 信息采集模型的管理框架
        4.2.3 分布式管理集中存储的信息采集模型
        4.2.4 智能信息采集模型的性能分析
    4.3 云制造下的信息融合
        4.3.1 云制造下信息融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3.2 信息融合的处理结构
        4.3.3 对融合系统中信息分布模型的处理
        4.3.4 基于μ检验法的信息融合处理
        4.3.5 基于形态-小波阈值的数据融合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的知识融合与重用
    5.1 面向云制造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的知识分类与表示
        5.1.1 技术服务中知识的特点与分类
        5.1.2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表示
    5.2.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融合
        5.2.1 知识融合概述
        5.2.2 网络化技术服务中知识融合的体系结构
        5.2.3 本体库的构建与管理
        5.2.4 技术服务领域本体
    5.3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重用
        5.3.1 技术服务知识的重用过程
        5.3.2 基于知识重用的知识库基本检索方法
        5.3.3 技术服务系统的知识库组成
        5.3.4 基于CBR和RBR的技术服务知识推理
    5.4 小结
第6章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任务指派与列队
    6.1 技术服务系统的任务列队与指派流程
    6.2 技术服务任务的分类与分配
        6.2.1 技术服务任务的分类原则
        6.2.2 技术服务任务的分类
        6.2.3 技术服务任务的分配
    6.3 技术服务任务的列队
        6.3.1 技术服务任务的排序模型
        6.3.2 技术服务任务的排序权重计算方法
        6.3.3 层次分析法(AHP)存在的问题
        6.3.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3.5 模糊一致矩阵表示因素两两重要性比较
        6.3.6 任务排序模型的建立
        6.3.7 技术服务任务排序计算
    6.4 技术服务任务的指派
        6.4.1 技术服务任务的指派模型
        6.4.2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
        6.4.3 匈牙利算法的解题步骤
        6.4.4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原型系统
    7.1 应用背景分析
    7.2 系统的架构
    7.3 系统的网络环境
    7.4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
    7.5 应用实例分析
        7.5.1 系统登录
        7.5.2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
        7.5.3 产品设计服务
        7.5.4 工艺服务
        7.5.5 质量服务
        7.5.6 设备回收再利用
        7.5.7 售后服务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作者简介

(4)基于ASP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应用模式
2 基于ASP的CAIDS系统的体系结构
    2.1 CAIDS四层架构
    2.2 功能模型
    2.3 软件实现描述
3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开发与实施
    3.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关键开发技术
    3.2 系统实施
4 结束语

(5)基于知识的复杂产品工业设计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1.2.1 基于知识的设计研究
        1.2.2 CAID 的研究与知识化
    1.3 项目背景与课题来源
        1.3.1 项目背景
        1.3.2 课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的组织和研究框架
第2章 复杂产品工业设计知识的研究
    2.1 工业设计问题求解及其知识研究
        2.1.1 工业设计问题求解和设计思维
        2.1.2 工业设计知识的定性认识与描述
    2.2 复杂产品工业设计知识研究——以数控机床为例
        2.2.1 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的属性特征
        2.2.2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领域知识分析
    2.3 KB-ICAID 系统的知识研究框架
        2.3.1 KB-ICAID 系统属性与目标定义
        2.3.2 系统的知识研究基础
        2.3.3 系统知识获取机制
第3章 基于认知实验的 KB-ICAID 系统知识获取研究
    3.1 KB-ICAID 系统的知识获取研究框架
        3.1.1 KB-ICAID 系统知识获取的内容
        3.1.2 KB-ICAID 系统知识获取的实证研究
    3.2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调研与任务实验
        3.2.1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调研与过程研究
        3.2.2 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任务与情境分析
    3.3 数控机床造型意象认知实验
        3.3.1 意象、语义差异法与意象认知实验
        3.3.2 数控机床造型意象认知实验
        3.3.3 实验结论
    3.4 知识获取认知研究的总结
第4章 KB-ICAID 系统的知识表达与案例库研究
    4.1 基于案例的情境知识表达研究
        4.1.1 情境知识及其特点
        4.1.2 情境知识的结构
    4.2 设计主体的知识推理与表达
        4.2.1 不同设计主体求解模式的对比
        4.2.2 基于案例求解模式的设计实例研究
        4.2.3 基于案例求解模式的情境知识框架
    4.3 KB-ICAID 系统设计对象的知识表达
        4.3.1 数控机床造型特征知识的表达
        4.3.2 数控机床人机知识的表达
        4.3.3 数控机床色彩设计知识的表达
    4.4 基于任务情境的复合信息表达模型
        4.4.1 任务情境概念框架
        4.4.2 设计对象知识表达模型
        4.4.3 工程师设计过程研究
        4.4.4 工程师机床设计任务情境框架研究
    4.5 数控机床造型案例库构建研究
        4.5.1 案例库层次结构及模型研究
        4.5.2 造型设计方案案例库
        4.5.3 基于 METADATA 表的造型案例数据库实现
第5章 KB-ICAID 系统构建和应用评估
    5.1 KB-ICAID 系统的功能框架
        5.1.1 系统的设计过程定位
        5.1.2 系统的功能属性定位
    5.2 KB-ICAID 系统的逻辑框架
        5.2.1 结构框架
        5.2.2 系统总体框架
        5.2.3 系统技术实现
    5.3 KB-ICAID 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实现
        5.3.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5.4 KB-ICAID 系统的可用性评估
        5.4.1 可用性评估的基础
        5.4.2 可用性评估研究的框架
        5.4.3 可用性评估实验
    5.5 KB-ICAID 系统的应用与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6)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模式
        1.3.1 网络化制造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管理
        1.3.3 面向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1.3.4 网络化制造平台及关键技术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6 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模型构建研究
    2.1 引言
    2.2 产品建模概述
        2.2.1 产品信息模型
        2.2.2 产品信息分类
        2.2.3 产品建模原理
    2.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模型特点
        2.3.1 格式标准化
        2.3.2 三维可视化
        2.3.3 网络传输
    2.4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2.4.1 相关应用协议
        2.4.2 中性文件几何信息元素描述
        2.4.3 中性文件拓扑信息描述
    2.5 网络化模型构建方法与应用
        2.5.1 基于STEP 标准的网络化模型体系
        2.5.2 模型构建
        2.5.3 数据转存
        2.5.4 应用实例
    2.6 三维可视化模型的网络传输
        2.6.1 流式传输概述
        2.6.2 传输协议与过程
        2.6.3 增量传输
        2.6.4 应用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模型检索与匹配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三维模型检索与匹配概述
        3.2.1 三维模型检索
        3.2.2 特征提取
        3.2.3 相似性匹配
    3.3 属性邻接图
        3.3.1 扩展边界表示法
        3.3.2 属性邻接图的提取
    3.4 基于最大团的特征匹配方法
        3.4.1 合并图的构造
        3.4.2 模拟退火(SA)算法
    3.5 应用实例
        3.5.1 构造属性邻接图
        3.5.2 基于SA 算法的合并图求解过程
        3.5.3 匹配结果及分析
        3.5.4 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分布式协同制造的决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协同设计与制造
        4.2.1 理论基础
        4.2.2 协同设计
        4.2.3 协同制造技术
        4.2.4 协作伙伴选择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协同制造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一致性检验
        4.3.3 组合权重计算
    4.4 应用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开发平台与关键技术
        5.2.1 系统简介
        5.2.2 系统运行环境与开发环境
        5.2.3 关键技术
    5.3 原型系统架构
        5.3.1 平台总体架构
        5.3.2 系统层次结构
        5.3.3 系统部署结构
    5.4 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
        5.4.1 产品网络模型管理模块
        5.4.2 协同制造辅助决策模块
        5.4.3 网络营销支持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1 基于知识的设计
        1.2.2 网络化制造资源
        1.2.3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
        1.2.4 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平台构建
    2.1 引言
    2.2 网络化制造工艺中对知识设计的需求
        2.2.1 网络化制造工艺知识表达的需求
        2.2.2 网络化制造工艺知识查找获取的需求
        2.2.3 网络化制造工艺知识重用的需求
        2.2.4 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工艺系统的需求
    2.3 网络化制造工艺特征
        2.3.1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工艺设计
        2.3.2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网络化制造工艺知识共享环境
        2.3.3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信息处理
    2.4 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平台框架
        2.4.1 系统目标
        2.4.2 网络化制造工艺模型框架
        2.4.3 平台结构和功能模块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知识本体的产品工艺制造资源(P-P-R)信息建模
    3.1 引言
    3.2 产品零件信息本体模型
        3.2.1 本体论概述
        3.2.2 零件特征的分类
        3.2.3 产品零件信息本体模型
    3.3 网络化工艺设计信息本体建模
        3.3.1 工艺设计及管理领域本体论应用研究
        3.3.2 支持知识发现的零件工艺信息模型
        3.3.3 CAD/CAPP系统的工艺信息交换
    3.4 网络化制造资源本体建模
        3.4.1 网络化制造任务建模
        3.4.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
        3.4.3 基于P-P-R的制造资源建模
    3.5 基于P-P-R的产品-工艺-制造资源形式化表达
        3.5.1 复杂零件形式化描述
        3.5.2 网络化制造工艺的描述
        3.5.3 基于P-P-R模型制造资源的描述
    3.6 实例分析
        3.6.1 龙门铣床产品实例结构
        3.6.2 龙门铣床制造典型工艺实例
        3.6.3 铣床网络化制造工艺任务/资源需求实例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知识可拓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资源匹配优化
    4.1 引言
    4.2 网络化制造的产品工艺设计重用
        4.2.1 网络化制造工艺数据处理机制
        4.2.2 网络化制造工艺获取工艺知识的重用
    4.3 基于可拓理论的协同制造资源发现
        4.3.1 制造任务-资源语义匹配
        4.3.2 复杂零件/工艺与制造资源的P-P-R映射关系
        4.3.3 基于可拓理论的P-P-R匹配
    4.4 基于AHP和蚁群算法的网络化工艺路线优化
        4.4.1 AHP法的制造资源选择
        4.4.2 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制造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4.5 实例分析
        4.5.1 网络化制造工艺可重用知识获取
        4.5.2 基于可拓理论铣床零件工艺和制造资源的匹配
        4.5.3 铣床关键零件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知识挖掘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流程重组
    5.1 引言
    5.2 可挖掘网络化制造工作流分析
        5.2.1 网络化制造工艺信息管理过程
        5.2.2 Web服务工作流技术
        5.2.3 网络化制造工艺工作流模型
    5.3 支持知识挖掘的网络化制造工艺审批模型
        5.3.1 网络化制造工艺审批节点
        5.3.2 网络化制造工艺审批流转模型
    5.4 基于知识挖掘的工艺工作流A算法改进
        5.4.1 网络化制造工艺工作流过程挖掘
        5.4.2 网络化制造工艺工作流挖掘的路由关系
        5.4.3 改进的α算法工作流过程挖掘算法
    5.5 基于知识挖掘的工艺审批流程实例
    5.6 本章小结
6 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应用系统实现
    6.1 引言
    6.2 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工艺系统体系结构
        6.2.1 机床工艺设计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6.2.2 机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功能体系
    6.3 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应用系统典型界面
        6.3.1 机床产品零件信息本体建模模块
        6.3.2 机床网络化制造P-P-R管理模块
        6.3.3 机床网络化制造资源信息表达模块
        6.3.4 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匹配优化模块
        6.3.5 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流程重组模块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E-HUB模式及效益体系
    2.1 网络化制造系统发展模式的演变
        2.1.1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模式
        2.1.2 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发展过程
    2.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发展策略
    2.3 企业商业模式的演变
        2.3.1 商业模式的概念
        2.3.2 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
    2.4 E-HUB模式的应用效益分析
        2.4.1 企业E-HUB应用效益
        2.4.2 E-HUB模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2.5 企业总体应用集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E-HUB模式的应用标准及集成策略分析
    3.1 E-HUB应用实施的标准体系
        3.1.1 新一代WEB标准化发展趋势
        3.1.2 系统接口方式
        3.1.3 UDDI服务实施的体系架构
    3.2 RosettaNet标准
    3.3 E-HUB模式的集成策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E-HUB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4.1 E-HUB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研究
    4.2 基于E-HUB平台的共享资源模型
    4.3 E-HUB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选择优化研究
    4.5 应用实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HUB系统安全策略
    5.1 E-HUB平台安全策略体系
    5.2 面向E-HUB平台的数字签名算法
    5.3 E-HUB模式的数字签名安全建模
    5.4 E-HUB平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E-HUB模式资源评价及优化算法
    6.1 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模糊评估方法
        6.1.1 评价流程
        6.1.2 制造资源各因素权重计算方法
        6.1.3 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指标模糊方法
    6.2 基于制造资源约束的供应链优化算法
        6.2.1 供应链管理的数学模型
    6.3 E-HUB平台自动协商技术
        6.3.1 协商业务模型设计
        6.3.2 协商模式设计
        6.3.3 模糊推理策略
        6.3.4 自动协商技术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E-HUB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7.1.基于E-HUB模式的网络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
    7.2 E-HUB平台系统架构及功能
        7.2.1 webMethods Fabric
        7.2.2 应用服务选择
        7.2.3 平台的系统架构
        7.2.4 实现的功能
    7.3 E-HUB平台开发环境
    7.4 E-HUB平台网络系统设计
        7.4.1 数据库设计
        7.4.2 基于中间件的数据源映射设计
        7.4.3 面向服务的E-HUB模式Web服务集成
    7.5 系统实现
        7.5.1 系统的部分界面
        7.5.2 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
        7.5.3 基于Web服务接口的集成实现
    7.6 E-HUB服务平台的应用效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节能变压器的生产现状与发展
        1.1.2 网络化生产管理研究背景
        1.1.3 SOA技术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内容
        1.2.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2.1 引言
    2.2 新型节能变压器及其生产
        2.2.1 新型节能变压器物理构造
        2.2.2 新型节能变压器的特点
        2.2.3 节能变压器生产工艺流程
    2.3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
        2.3.1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的定义
        2.3.2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2.3.3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需求分析
        2.3.4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
    2.4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生产流程建模
        2.4.1 网络化生产链的基本概念
        2.4.2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链的数学模型
    2.5 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OA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相关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平台架构分析
        3.2.1 软件体系架构的概念
        3.2.2 各种网络化制造平台的技术
        3.2.3 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3.2.4 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3.3 SOA架构特性与可行性
        3.3.1 SOA的系统特性
        3.3.2 SOA架构可行性分析
        3.3.3 基于SOA的集成架构——SCIA
    3.4 SOA架构中关键技术分析
        3.4.1 Web Services技术
        3.4.2 服务总线技术
        3.4.3 BPM技术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SOA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3 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
        4.3.1 资源层
        4.3.2 集成层
        4.3.3 业务层
        4.3.4 应用层
    4.4 支持网络化生产管理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4.5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4.5.1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4.5.2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结构
    4.6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设计
        4.6.1 网络化生产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
        4.6.2 裁剪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4.6.3 绕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4.6.4 数据采集的数据结构的设计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引言
    5.2 开发环境介绍
    5.3 系统资源的Web服务开发
        5.3.1 系统资源服务开发
        5.3.2 生产管理的Web服务开发
    5.4 系统服务模块集成的开发
        5.4.1 系统软件的启动
        5.4.2 系统资源服务的配置与集成
        5.4.3 生产管理资源的配置与集成
    5.5 系统业务层的流程开发
        5.5.1 订单驱动的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开发
        5.5.2 订单管理子流程开发
        5.5.3 生产管理业务子流程开发
    5.6 系统应用层的开发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10)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网络化制造总体研究现状
        1.3.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研究现状
        1.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检索技术研究现状
        1.3.4 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评价研究现状
        1.3.5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1.4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关键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式
    2.1 网络化制造资源特点分析
    2.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特性分析
    2.3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的构建
        2.3.1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2.3.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应用功能模型
        2.3.3 制造资源功能单元可重构注册设计
    2.4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运行方法
        2.4.1 平台运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2.4.2 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平台访问控制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研究
    3.1 概述
    3.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需求分析
    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描述
        3.3.1 网络化制造资源分类描述
        3.3.2 网络化制造资源逻辑层次描述
        3.3.3 网络化制造资源形式化描述
    3.4 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
        3.4.1 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总体模型
        3.4.2 基于OW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语义模型
        3.4.3 基于X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数据模型
        3.4.4 几种资源描述模型间的关系
    3.5 基于WSFR的网络化制造资源封装
        3.5.1 WSRF概述
        3.5.2 封装实例
    3.6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制造资源检索与匹配技术研究
    4.1 概述
    4.2 网络化制造任务模型与分解策略
        4.2.1 网络化制造任务模型
        4.2.1.1 制造任务模型
        4.2.1.2 制造任务约束定义
        4.2.2 网络化制造任务分解策略
    4.3 基于语义的候选资源服务检索与匹配
        4.3.1 类型匹配
        4.3.2 文本语义匹配
        4.3.3 输入输出参数匹配
        4.3.4 QoS约束匹配
    4.4 本章小结
5 网络化制造资源评价与服务链构建技术
    5.1 引言
    5.2 网络化制造链构建过程
        5.2.1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过程模型
        5.2.2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实现过程
        5.2.2.1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评价指标
        5.2.2.2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评价算法
        5.2.2.3 基于拍卖的制造任务分配模型与流程
    5.3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1 概述
        5.3.2 目标函数
        5.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算法
        5.3.3.1 基本蚁群算法
        5.3.3.2 基本蚁群算法的改进
        5.3.4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算例
        5.3.5 算例实现
        5.3.5.1 基于时间最短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5.2 基于成本最低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5.3 时间成本综合最优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4 本章小结
6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实现
    6.1 引言
    6.2 集成平台网络拓扑结构
    6.3 集成平台访问权限设计
        6.3.1 基于任务角色驱动用户动态访问权限生成策略
        6.3.2 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访问权限控制策略
    6.4 集成平台运行实例
        6.4.1 制造资源管理
        6.4.1.1 制造资源分类管理
        6.4.1.2 资源对象管理
        6.4.2 制造任务定义
        6.4.3 制造资源检索
        6.4.3.1 分类检索
        6.4.3.2 语义检索
        6.4.3.3 关键字检索
        6.3.4 制造资源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攻博期间发表(已录用)学术论文
    2. 攻博期间主持(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俭涛. 燕山大学, 2016(12)
  • [2]产品形态原型设计的用户语义驱动方法研究[D]. 孙晋博.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4)
  • [3]面向云制造的网络化协同技术服务研究[D]. 丁军妹. 东北大学, 2015(06)
  • [4]基于ASP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党倩.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4(07)
  • [5]基于知识的复杂产品工业设计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张军. 湖南大学, 2013(09)
  • [6]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D]. 饶俊. 天津大学, 2011(05)
  • [7]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D]. 孙卫红. 浙江大学, 2010(08)
  • [8]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D]. 周桂贤.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9)
  • [9]基于SOA的节能变压器网络化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姚丹. 东华大学, 2009(S1)
  • [10]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正成. 浙江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CAID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