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Review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s Cities(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凡,柴康妮,卓云霞,冯长春[1](2021)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以房屋面积、设施条件、建筑年代和社区类型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质量,运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310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住房整体水平虽不及本地居民,但差距并不悬殊;(2)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高,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住房质量4个方面各有劣势;(3)按照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划分,中等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好,超大城市住房质量最差;(4)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高、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5)流动人口个体(内部特征)和流入地(外部特征)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6)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决定因素及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池芳春,田富强[2](2021)在《中日城乡宅-地模式比较及中国城乡融合宅-地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宅-地模式是住房空间形式与住宅用地特征的结合方式,关系到土地资源利用与居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人多地少的日本城镇居民可以拥有独立住宅,属于宅-地城乡趋同模式。中国目前实施宅-地城乡互补模式与宅-地城乡分隔模式。新时代在继续严控城市住宅用地供应条件下,人地关系相对缓和的中国为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解决乡村住宅用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构建宅-地城乡融合模式,通过占补平衡制度,复垦闲置的乡村住宅用地,同时在城市增加等量建设用地指标,确保耕地总量与质量平衡;鼓励城市居民参与高效利用乡村未得到高效利用且不能复垦的住宅用地。
刘霞辉[3](2021)在《中国式城市化》文中提出中国式城市化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从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城市化,即由市场起主导作用的工商业城市发展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等级城市发展共同推进;二是政府高负债的城市化;三是非均衡的城市化,即造城快于人的进城的城市化;四是城市现代服务业有待充分发育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服务业发展受约束,劳动生产率低。形成该特征基于三个逻辑:一是土地权力的集中使用,二是激励相容的房地产市场,三是城市集聚功能弱。为中国城市发展可持续计,未来城市化应立足于提升城市集聚能力,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政府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并使城市真正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园。
周骥腾[4](2021)在《住房产权差异与社区认同分化——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城市空间变迁的进程中,城市居民住房产权的差异化是一个典型特征。住房产权差异反映了城市居民对其居住空间不同的占有状况,由此形成了多样的住房群体,也导致了空间表象上的分化。在居住空间与空间表象的理论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17个城市数据,比较了商品房、租房、单位房、回迁房四类典型城市住房群体的社区认同感的结构差异,并探讨了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不同住房产权居民社区认同的生成机制遵循着不同的社会逻辑,因而呈现出认同分化的空间表象状况。商品房和租房居民的社区功能认同感较高,体现了基于市场选择的居住需求机制;而单位房和回迁房居民的社区情感认同感较高,反映出基于熟悉关系的社区嵌入机制。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5](2021)在《华夏奖字[2021]第1号 关于发布“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评审、公示工作已经结束。经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2020年度授奖项目共198项,其中一等奖29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09项,现予公告。附件: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各有关单位:二〇二一年一月八日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
陈宏[6](2021)在《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药凯[7](2021)在《单位社区日常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太原国营七八五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邢振鹏[8](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陈钰晓[9](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张文秀[10](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实现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是民生保障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研究。马克思认为,保障民生就是要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而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还要经过两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进行社会生产,为“现实人”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进行利益分配,它是民生保障的关键,决定了“现实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根据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本文从“现实人”的需要、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三个环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基于对住房发展历程的分析,本文有三个方面的发现:一是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间节点对应着不同的住房共享目标,从低水平的共享不断向高水平的共享发展;二是在住房生产与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的关系方面,既不能使“现实人”的住房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不能过度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陷入高福利陷阱,而是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在住房分配与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的关系方面,住房分配的方式包括两种,即市场分配和政府再分配。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单一的市场分配和单一政府再分配都不能实现住房分配的公平正义,因此住房共享在分配方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再分配和市场的关系。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住房发展中,市场应当遵循效率逻辑,而政府再分配应当遵循弱势优先原则,防止市场和政府再分配形成叠加关系,而是使两者形成互补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实现住房发展成果共享。
二、A Review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s Cit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Review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s Cities(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思路框架与数据方法 |
2.1 研究框架与变量选择 |
2.2 研究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3 中国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
3.1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空间差异 |
3.2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城市等级差异 |
3.3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空间集聚特征 |
4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择与回归分析 |
4.2 流入地流动人口属性的影响分析 |
4.3 流入地规模和市场的影响分析 |
4.4 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及其异质性 |
5 结论与讨论 |
(2)中日城乡宅-地模式比较及中国城乡融合宅-地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中日城乡宅-地模式的特点及土地供应制度 |
2.1 城乡宅-地模式及其特点 |
2.1.1 城乡宅-地模式概况 |
2.1.2 城乡宅-地模式特点 |
2.2 土地制度对中日城乡宅-地模式的影响 |
3 不同维度的中日城乡宅-地模式比较 |
3.1 城市居民福利维度的城乡宅-地模式比较 |
3.2 资源高效利用维度的城乡宅-地模式比较 |
3.2.1 单位面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角度的城乡宅-地模式 |
3.2.2 土地资源与资本耦合角度的城乡宅-地模式 |
3.3 基础设施建设维度的城乡宅-地模式比较 |
3.3.1 基础设施规划角度的城乡宅-地模式 |
3.3.2 基础设施外观角度的城乡宅-地模式 |
3.4 城市发展潜力维度的城乡宅-地模式 |
4 基于中日比较的中国城乡融合宅-地模式构建 |
4.1 城乡融合角度的日本宅-地城乡趋同模式 |
4.2 城乡融合角度的中国宅-地城乡分隔模式 |
4.3 中国宅-地城乡融合模式的用地供应制度 |
4.3.1 不同类型的中国乡村住宅用地分类 |
4.3.2 灰色住宅用地利用效率提升计划 |
4.4 城乡融合下的中国宅-地城乡融合模式构建 |
4.4.1 中国城乡融合宅-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
4.4.2 中国城乡融合的宅-地模式构建动力 |
4.4.3 城乡融合模式为中国城市居民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条件 |
4.4.4 中国宅-地城乡融合模式构建的路径 |
5 结论与对策 |
(3)中国式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城市化 |
二 中国式城市化的特征 |
(一)从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城市化 |
(二)政府高负债的城市化 |
(三)城市现代服务业有待充分发育的城市化 |
(四)非均衡的城市化 |
三 中国式城市化的逻辑 |
(一)土地使用的集中化 |
(二)激励相容的房地产市场 |
(三)城市集聚功能弱 |
四 展 望 |
(4)住房产权差异与社区认同分化——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社区认同的含义及其影响机制 |
(二)住房产权差异与社区认同分化 |
三、数据、变量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及操作化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发现 |
(一)不同住房产权居民社区认同的比较分析 |
(二)住房产权对居民社区认同的影响 |
(三)住房产权差异影响社区功能认同的机制分析 |
(四)住房产权差异影响社区情感认同的机制分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8)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
1.1.3 义县古城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
2.1 辽西要塞 |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
2.2.1 地形 |
2.2.2 水文 |
2.2.3 气候 |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
2.3.1 农耕文化 |
2.3.2 商业贸易 |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
2.4.1 佛教 |
2.4.2 道教 |
2.4.3 伊斯兰教 |
2.4.4 基督教 |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
2.8 小结 |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
3.3.1 道路结构 |
3.3.2 比例尺度 |
3.3.3 肌理分析 |
3.3.4 公共空间 |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
3.4.1 道路密度计算 |
3.4.2 道路密度图表 |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
5.1.2 门楼与门洞 |
5.1.3 墀头样式 |
5.1.4 山墙图案 |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
5.5 小结 |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
6.6 小结 |
结论 |
研究成果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片目录 |
附录 B 表格目录 |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房地产市场 |
1.3.2 人口年龄结构 |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1.2 人口转变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代际转移理论 |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
2.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2 世代交叠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
3.1 房价变动情况 |
3.1.1 房价变动趋势 |
3.1.2 房价变动特征 |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对共享的多重解读 |
1.2.2 住房发展成果共享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共享的市场模式研究 |
1.3.2 共享的再分配模式研究 |
1.3.3 共享的混合模式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分析框架及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意义 |
第2章 计划经济时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49-1978 年) |
2.1 从市场模式走向再分配模式 |
2.1.1 房荒危机:住房短缺严重 |
2.1.2 危机加剧:住房市场混乱 |
2.1.3 危机化解:住房的公有化 |
2.2 住房再分配模式的实践 |
2.2.1 福利房的供应方式 |
2.2.2 福利房的分配方式 |
2.2.3 全民普遍“蜗居”状态 |
2.3 住房再分配模式存在的问题 |
2.3.1 住房供应不足 |
2.3.2 住房分配不平等 |
2.3.3 忽视住房需要层次 |
第3章 市场转型早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79-1998 年) |
3.1 福利房分配制度改革 |
3.1.1 公有住房出售 |
3.1.2 租金制度改革 |
3.2 住房供应体系改革 |
3.2.1 房地产市场的建立 |
3.2.2 单位继续介入市场 |
3.3 市场转型早期住房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
3.3.1 成就:告别“蜗居”状态 |
3.3.2 问题:旧分配制度未根本改变 |
第4章 住房货币化改革时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98-2012 年) |
4.1 福利房分配“末班车” |
4.2 住房供给过度市场化 |
4.3 住房保障引起重视 |
4.4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
4.4.1 成就:住房短缺缓解 |
4.4.2 问题:住房差距扩大 |
第5章 十八大以来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2012 年至今) |
5.1 提倡“住房不炒” |
5.2 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
5.3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5.4 十八大以来住房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
5.4.1 成就:从“有居”到“优居” |
5.4.2 问题:住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第6章 中国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的展望 |
6.1 住房发展成果共享的基本规律 |
6.1.1 “现实人”需要的特点 |
6.1.2 社会生产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
6.1.3 利益分配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
6.2 政策启示 |
6.2.1 完善保障房准入和退出机制 |
6.2.2 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A Review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s Citie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J]. 王宇凡,柴康妮,卓云霞,冯长春. 地理学报, 2021
- [2]中日城乡宅-地模式比较及中国城乡融合宅-地模式构建[J]. 池芳春,田富强. 农业展望, 2021(09)
- [3]中国式城市化[J]. 刘霞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4]住房产权差异与社区认同分化——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数据的分析[J]. 周骥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5]华夏奖字[2021]第1号 关于发布“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J].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建设科技, 2021(13)
- [6]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宏. 浙江大学, 2021
- [7]单位社区日常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太原国营七八五厂为例[D]. 药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D]. 张文秀.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