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现代冰川小数据

祁连山现代冰川小数据

一、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曹泊[1](2013)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和存储器,也与气候变化、水资源、海平面上升和冰川灾害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冰川变化信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导致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大面积退缩,直接影响到冰川补给河流径流的变化。冰川变化的研究也从传统单一的直接观测向多数据源、多种间接观测的方向发展。3S技术的发展为冰川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取冰川变化信息,从而揭示冰川变化规律。本论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的现代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GPS测量、实地野外考察、布设花杆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冰川的面积、长度、厚度和冰储量的变化以及冰川的运动和消融等,并结合气象资料进一步探讨冰川变化的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1972年,冷龙岭地区共发育有现代冰川244条(其中220条<1km2),面积101.6km2,冰储量3.299km3;而2012年冰川面积减少至66.7km2,面积退缩率为34.4%(0.86%/a)。1972~2012年,西冷龙岭地区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27.5km2,占1972年冰川面积的31.9%,平均减少速率为0.68km2/a(0.80%/a);但不同时段的面积退缩速率却不尽相同,其中1995~1999年的退缩速率最大(1.28%/a),1999~2002年次之(1.15%/a),而1972~1995年最小(0.79%/a);南坡退缩速率(1.06%/a)要高于北坡(0.69%/a);按规模统计,小冰川的面积退缩速率明显要高于大冰川。2)1972-2010年,宁缠河和水管河河源的9条冰川的末端都在持续退缩(均值为4.7±1.5m/a),并伴随着2~81m的末端的升高(均值为39.3m),但末端的退缩速率有逐渐减缓的趋势;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1.2km2(10%),冰川厚度平均减薄率为-0.64±0.29m/a,冰储量至少减少142.6±79.3×10-3km3。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整个冷龙岭地区1972~2012年的冰储量减少了42%。3)近50年来,冷龙岭地区冰川的持续退缩主要是由温度的升高引起,即使某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其所带来的冰川积累量也不能弥补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冰川退缩量。此外,该区域冰川的退缩是受气温、降水、冰川规模、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气温上升幅度大和冰川自身规模较小是导致该区冰川强烈退缩的主要原因。西冷龙岭南坡的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比北坡大,而冰川规模却比北坡小,致使南坡的面积退缩速率要高于北坡。4)2010~2012年,宁缠河1号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为-1260mm,ELA约位于4660m,超过了该冰川的最大高度。SG04号冰川的消融区的年物质平衡量为-808mm,整个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在-808~294mm,ELA约位于4680m,较之1972升高了约180m。5)2010~2011年,NC01号冰川的平均运动速度(2.8m/a)要低于SG04号冰川(5.2m/a);此外,近期冰川的运动速度较之早期的观测数据显示其在减缓,指示持续的冰川消融引起的冰川规模的变化对冰川运动速度有着要重要的影响。6)根据冰川消融与海拔的线性关系,通过度日模型,估算出西营河流域的冰川(占区域总面积的0.8%)2012年6月28日~2012年9月8日的融水总量为0.0083km3,占同时段流域总径流量的3.9%。若气温升高1℃,该流域冰川融水量将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8%。

姚盼[2](2020)在《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河流与冰川在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山地中相继占据主导地位,但两种外动力的侵蚀方式和能力都存在差异,可能对地形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了解冰川和河流侵蚀对地形造成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差异性是系统理解高海拔山地地貌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冰川侵蚀以何种方式造就其作用区独特的地形演化、冰川侵蚀与河流侵蚀孰强孰弱、以及冰川侵蚀过程怎样影响地形的问题,尚存较大争议。冰川侵蚀直接作用于地表,不同区域冰川发育的条件又复杂而多样,可能会造成侵蚀的差异性,进而影响其地貌的演化过程。因此,确定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深入认识冰川侵蚀的物理机制和理解冰川作用区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探讨气候、地形、冰川侵蚀间相互关系的根本。青藏高原作为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最为发育的区域,其气候与构造条件等多样,造就了各山地间冰川性质以及所经历冰期历史的差异性,因而成为探讨上述科学问题最为理想的区域。首先,为了探究青藏高原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冰川发育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的冷龙岭(亚大陆型冰川)和邛崃山(海洋型冰川)作为研究区,运用一维数值模型重建出冰川流域未经冰川侵蚀时的纵剖面,再通过与实际冰川纵剖面的对比,获得冰川与河流相对下切速率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每个山地相同流域面积下冰川和河流地形的对比分析,获取冰川侵蚀与河流侵蚀对地形起伏造成影响的差异性。其次,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单个山地以及整个高原冰川侵蚀可能的主控因素,本文选取了气候、岩性、冰川性质、冰川作用时间存在差异的9个山地,通过对各山地大量冰川槽谷横剖面的幂函数拟合(y=axb,其中指数b可反映冰川侵蚀的程度,b值越大冰川侵蚀程度越强),获得单个山地冰川侵蚀的定量数据,再基于其可能影响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获取其中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9个山地冰川作用区冰川侵蚀纵向分布规律的分析,获得其变化的重要分界;进而再与地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中低纬度不同性质的冰川在其山地中是否能发挥限制山顶高度的效应(冰川锯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过程。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1)冰川和河流相对下切速率在冷龙岭和邛崃山完全相反,冷龙岭地区冰川下切小于河流下切,而邛崃山地区冰川下切则大于河流下切,这可能是由冰川性质对冰川下切的控制作用以及构造对河流下切的控制作用所导致。此外,冰川与河流流域地形对比的结果在两个山地也存在差异,冷龙岭的冰川侵蚀造成谷地变宽、坡度变陡、地形起伏增加,这种对地形的影响可能是由该区域冰川以侧蚀为主的侵蚀方式以及第四纪期间山脊上发育的冷底冰川保护了山脊以免受较大的剥蚀所致;而邛崃山地区,冰川与河流在地形上未呈现显著的差异,可能是该区域地形已经达到了临界坡度,进而限制了坡度和地形高差的增加所致。因此,作者认为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大小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构造抬升速率和冰川性质组合的不同而改变;而相较于河流侵蚀,冰川侵蚀并不一定造成地形起伏的增加,因该过程可能还会受到临界坡度的限制。(2)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各山地中,除了尼洋河流域与年保玉则的冰川侵蚀受温度控制,其他山地冰川侵蚀大都受冰川规模(或冰量)的控制,呈现出不同于中高纬度地区冰川侵蚀受控于温度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温度较低,多发育冷底冰川,温度的增加能导致底部热力状况和滑动速度较大的改变;而在中低纬度地区,气温整体较高,冰川底部融水能保证足够的冰川底部滑动,温度的增加只能造成冰川的消融,而对底部滑动速度的影响不大。尽管高原上少数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与中高纬度一致,但是温度在冰川侵蚀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存在差异的(在中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分别呈现出与冰川侵蚀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可能分别体现了温度对冰川底部热力机制和冰川规模(或冰量)施加影响的过程。此外,本文还发现坡度在高原上不同山地间也呈现出了对冰川侵蚀不同的作用,坡度与冰川侵蚀可呈正相关,也可呈负相关,可能指示了坡度影响冰川侵蚀的两种机制—正相关指示了坡度对剪切应力和底部滑动速度的影响,负相关则指示了坡度对冰川规模(或冰量)的影响。(3)青藏高原各山体的冰川侵蚀在纵向沿程上的分布规律总体体现出,ELA处最强,自ELA位置向上游和向下游减小的趋势。可能正是由于冰川侵蚀这一分布规律,导致各山地面积–高程分布的极大值与山地的平均高程位于ELA之下,且平均坡度从ELA之上向ELA附近显著变缓,以及山顶高程和ELA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进而限制了山体的平均高程和顶点高程。因此,即使在冰川性质差异较大的山地,冰川侵蚀均发挥了冰川锯效应,其可能的作用过程为ELA处最强的侵蚀使ELA之上的地形向ELA附近及之下汇聚,将平均坡度限制在了ELA之下;此外,ELA处与其上位置冰川侵蚀的差异会导致山顶与ELA之间地形高差和坡度的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坡面过程发挥作用,开始限制山顶的高程。

王宗太[3](1988)在《中国的区域冰川编目》文中研究表明 为了增进对局部的、区域的及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认识,为了把冰川作为实际应用的基础资料,为了给研究气候过程及监测气候变化积累资料,有关的国际科学组织倡议,进行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冰川目录编篡(简称冰川编目),并得到有关方面的广泛支持,发展成国际间的共同活动。

任炳辉[4](1981)在《兰州地区附近山地第四纪冰川与冰缘问题》文中认为 兰州地区处于我国内蒙高原,陕甘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三大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是冰川、黄土与戈壁沙漠三大自然现象的交汇区,第四纪研究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第四纪冰川就是其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然而迄今未被深入探讨,过去有些野

尚洪磊,韩永伟,蔡譞,吕凤春,王世曦,孟晓杰,计伟[5](2021)在《高寒内流河源头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以青海省祁连山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青海省祁连山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山、水、草、田(天然牧草地)、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布哈河、疏勒河、大通河三河河源区、疏勒河河源—出境段及哈拉湖东岸等重点区域,以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湿地保护、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退化草场改良、草地生态系统破碎化治理、草原鼠害防控、人口聚集区环境综合整治及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等为重点工程,提出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修复破碎生境和提升生态环境功能三大重点任务探索推进高寒内流河源头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屏障功能,切实保障西北内陆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

费金深[6](1979)在《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文中认为 祁连山地跨甘肃青海两省,由一系列西北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山脉总长800余公里。西段主要高山有大雪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和柴达木山,中段有走廊南山、托来山、托来南山、疏勒南山和哈尔科山,东段有冷龙岭。许多山峰高出雪线,发育了众多的山岳冰川,成为十二条较大河流的源头。其中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和党河,属河西走廊内陆水系;哈尔腾河、鱼卡河、塔塔棱河和巴音郭勒河,属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哈拉湖为一独立的内陆湖泊水系;布哈河属青海湖内陆水系;大通河注入黄河支流湟水,是祁连山区除庄浪河以外唯一的外流水系。充分利用祁连山高山冰雪资源,必将对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汤永涛,张宇,周秉正,王国杰,简生龙,李柯懋,赵凯[7](2021)在《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状况,为今后的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9月,对该地区42个样点开展80次的实地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标本2 116尾,隶属于2目3科8属18种及1亚种.高原鳅属鱼类为最大的类群,有10种,占总种数的52.63%.文献有记载但本次未采集到的土著鱼类有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刺鮈(Acanthogobio guentheri)和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us),未采集到的入侵物种有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北方花鳅(Cobitis sibiric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鱼类个体趋于减小,数量趋于减少.【结论】该地区的鱼类资源组成变化主要受到各种类型人类活动影响,并就此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陈若晖[8](2016)在《燃情时代的科学文艺 ——“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及其中的科学小品、科幻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以一个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十七年时期”的《科学画报》,以“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中的科学小品和科幻小说为载体和落脚点,在对此进行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跨学科的角度来对《科学画报》进行全面的审视。“十七年时期”的《科学画报》作为从旧中国延续而来的科普期刊,尽管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把普通科学智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的宗旨,并且在新的国情、新的社会中逐步转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风格适应新的环境,为和平时期的科普教育所作出应有的贡献。而其科普教育的贡献主要以科学小品及科幻小说等形式为载体展开。新中国的科学小品由于受当时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展现了一系列科学随政治起舞的图景。本文在分析“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上的科学小品时,主要以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大跃进运动的跟进、原子能报道的展现等几方面展开。从另一方面看,科学小品自其诞生起,就与科学普及密切相关,因而在教育启蒙领域也有着重要实践。“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一直以“工农兵方向”为目标,在调整启蒙对象的过程中逐步转型与进步,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培养社会主义科学新人的道路。而新中国的科幻小说同样由于受当时社会的整体风气与意识形态影响,着重表现的是一幅现代化气息十足的美好灿烂的社会主义未来蓝图。而受技术乌托邦思想的影响,这种对未来的想象主要围绕未来的科学技术如何改变生活展开,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相对地,过于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又使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不可避免地带有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永远指向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未来,只见赞颂不见反思。而唯一一部对技术乌托邦进行反叛、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小说《“苏埃玛”——一个机械人的故事》,也因其流露出的对于“机器胜于人”、“机器将统治人”这些思想的警惕而在“文革”初期受到了强烈的批判。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中所展现的科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二者的融合纠缠所反映出的科学与政治、科学与启蒙、未来乌托邦建构等问题。

魏伊宁[9](2021)在《基于标准径流指数的黄河上游1969-2015年径流演变特征分析与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水资源储量有所减少。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水区,其水文变化对全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黄河上游径流变化加剧且变化的非线性程度加强,该变化特征使得黄河流域中长期水文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降低。在非线性变化程度加强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有效揭示径流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兰州以上黄河流域7个典型水文站1969–2015年的水文数据及同期的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标准径流指数(Standard Runoff Index,SRI)定量划分径流的丰枯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改进的希尔伯特–黄算法(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分析黄河上游径流SRI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然后采用交叉互相关、小波相干以及奇异值分解法(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探讨水文要素对气候要素的时空响应机制;最后基于人工鱼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Artificial Fish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AF_LS_SVM)对黄河上游径流SRI进行模拟。研究成果对揭示区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和保障区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中长期水文模拟打下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时间尺度下黄河上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枯水,以轻微枯水为主。年径流存在多年偏丰或偏枯的情形,径流SRI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季和月径流丰枯转化更复杂,径流SRI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春季、冬季以及1月的径流SRI的变化趋势不相同,空间差异性较其他季节和月份更大;而夏季、秋季和7月大多数水文站的径流SRI的变化以下降趋势为主,较春季、冬季和1月的枯水态势更为严峻。(2)黄河上游不同时间尺度径流SRI的变化周期有所差异,年径流SRI有3年、8.2年和16.8年左右的重要变化周期;季径流SRI有3.5季、8季、15.5季和26季左右的重要变化周期;月径流SRI有3月、8月、20月和53月左右的重要变化周期。径流SRI指数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之间存在协同变化周期,尤其是年尺度上4年、8年和16年,季节尺度上4–8季以及月尺度上4–16月内的共振周期对应较好,说明这些径流SRI重要周期的形成主要受气候要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人工鱼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改进模型参数,在年尺度上能有效提高模拟精度。此方法在黄河上游径流SRI的模拟中适用性较好,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运用。(3)黄河上游径流SRI的空间分布模态主要分为2种,即全区一致性空间分布模态和东北–西南差异性空间分布模态。一致性空间分布模态的形成主要受气候要素的影响,东北–西南差异性空间分布模态可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影响黄河上游径流SRI空间分布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降水,其次是气温和积雪。降水对黄河上游径流SRI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气温和积雪对于径流SRI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影响较大。年尺度气候要素的主要影响区位于黄河上游西南部(降水)、东北部(气温)和玛曲等地(积雪);季节尺度的气候要素的主要影响区均有扩大的趋势;月尺度的气候要素的主要影响区与年尺度类似,仅积雪的主要影响区扩大趋势较为明显,表现为由玛曲扩展到黄河上游南部。

李奇[10](2015)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居延泽地区次地表特征探测及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蕴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深居欧亚大陆腹地的居延泽,曾与嘎顺淖尔、苏古淖尔连为一体,是西北地区蓄水量颇为丰富的内陆湖之一。自明代干涸后,研究区饱受风沙侵蚀,遂成为极干燥的中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环境变迁及湖盆演变反映了干旱区湖泊演化的一般规律,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古湖盆生态重建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居延泽古湖盆区自湖岸至湖心方向的水盐变化规律为切入点,通过区域地表粗糙度量化及地表温度的反演,基于实测数据,建立了含水含盐土壤介电模型,并对研究区采样点水分、盐分和粒径分布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完成了对居延泽古湖盆区介质介电特性的揭示;结合光学遥感技术与雷达遥感技术,基于雷达电磁波传播机理及后向散射系数的分析,以介质介电常数对研究区雷达穿透深度进行了估算,定量刻画了研究区的雷达穿透现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根据SRTM DEM数据以及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OSL)数据,完成了对居延泽古湖盆区的定量化重建。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居延泽古湖盆区地表及次地表含水量及含盐量自湖岸至湖心方向在水平层面上呈现递增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跃性,垂直方向上前者变化不甚明显,但后者变化较为显著,这与研究区降雨量少而蒸散量强烈的气候特点有直接关系;粗糙度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属较粗糙地表,均方根高度变化范围为0.1913cm3.8101cm,相关长度变化范围为2.7708cm29.6745cm;粒度分析(介质机械组成)表明该区域沉积环境较为复杂,且受风沙剥蚀较为严重,故地表粗糙度不宜作为探讨其环境成因的根本性指标。(2)为较准确地获取研究区地表及次地表介质介电常数,本论文将Dobson半经验模型和Stogryn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介质介电模型,从理论、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等角度对含水含盐介质介电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含盐量对介电常数实部影响较小,且与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含水量与含盐量对介电常数虚部均有影响,且含盐量更为敏感。(3)从信号能量传播基础理论出发,基于实际样点参数值监测,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区域展开了普适性定量穿透深度模型的拓展应用。结果表明,C波段的Radarsat-2雷达信号可以穿透地表到达次地表界面,最大垂直穿透深度55.1cm。通过与后向散射系数及含水量的对比,发现穿透深度与HV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及含水量的关系均呈弱负相关性,由此说明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散射能量中有源于次地表介质的贡献。(4)综合对比各湖岸堤的高程测定数据与OSL测年数据,基于90米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将居延泽古湖盆区环境演变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中更新世(400ka)曾有高湖面(940m)形成,仅居延泽水域面积就有3933km2;晚更新世(35ka BP)有覆盖居延泽、苏古淖尔与嘎顺淖尔的统一大湖形成(926m),面积可达6475.4789km2;早全新世时,湖泊干旱,未发现该时期湖岸堤;中全新世(4.592.73ka BP)居延泽、苏古淖尔与嘎顺淖尔相互独立,湖泊水量减少,湖面降低至917m左右;至晚全新世(2.711.50ka),统一大湖再次形成,面积为6689.1204 km2,可见当时气候湿润,湖泊环境良好。(5)明代时期,居延泽已趋于干涸,且湖心处有盐碱析出,荒漠化较为严重,至现代(1961年秋),噶顺淖尔已完全干涸,研究区内较大湖泊仅留有苏古淖尔和天鹅湖,自然环境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这是地形沉积、构造抬升、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实地科学调查,预测未来的居延泽或被流动沙丘逐渐覆盖。

二、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冰川面积变化的研究
        1.2.2 冰川运动速度的研究
        1.2.3 冰川体积变化的研究
    1.3 冰川变化的监测历史与现状
        1.3.1 国际近、现代冰川监测历史与冰川变化现状
        1.3.2 中国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4 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标、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冰川概况
第三章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1 数据源
        3.1.1 地形图及遥感数据
        3.1.2 气象资料
        3.1.3 花杆资料
    3.2 数据处理流程
    3.3 数据质量控制
        3.3.1 水平误差
        3.3.2 垂直误差
第四章 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
    4.1 1972年冷龙岭地区的冰川分布及规模
    4.2 冰川面积变化
    4.3 冷龙岭区冰储量的变化
        4.3.1 典型冰川长度与面积变化
        4.3.2 典型冰川厚度与冰储量变化
        4.3.3 利用经验公式对冷龙岭区冰储量变化的估算
    4.4 冰川变化的原因
        4.4.1 中国西部近60年来气候变化
        4.4.2 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4.4.3 祁连山东、中和西段冰川面积变化的对比
        4.4.4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对比
        4.4.5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长度变化的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冰川运动与消融
    5.1 典型冰川物质平衡的直接观测
        5.1.1 宁缠河1号冰川的消融观测
        5.1.2 水管河4号冰川消融观测
        5.1.3 两条冰川物质平衡的估算
        5.1.4 两条冰川ELA的估算
    5.2 冰川消融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5.2.1 度日模型
        5.2.2 度日模型计算NC01冰川消融季的消融量
        5.2.3 西营河流域消融季冰川消融量占河流径流量比重
        5.2.4 冰川消融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5.3 典型冰川的运动
        5.3.1 NC01和SG04号冰川运送速度观测
        5.3.2 冷龙岭典型冰川运动速度与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川侵蚀的过程、机制与主要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
        1.1.1 冰川侵蚀的过程与机制
        1.1.2 冰斗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特征的指示意义
        1.1.3 冰川槽谷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方向
    1.2 冰川侵蚀速率计算的方法及其局限性
        1.2.1 Hkr方法
        1.2.2 基于沉积物通量和冰川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
        1.2.3 基于10Be的计算方法
        1.2.4 基于低温热年代学的计算方法
        1.2.5 基于冰川槽谷横剖面定量描述的方法
    1.3 冰川槽谷横剖面研究进展
        1.3.1 冰川槽谷横剖面研究历程
        1.3.2 冰川槽谷横剖面定量化描述的应用
    1.4 冰川与河流的相对有效性研究进展
    1.5 冰川侵蚀(槽谷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5.1 冰川作用时间的影响
        1.5.2 基岩抗侵蚀能力、分布以及裂隙的影响
        1.5.3 冰量的影响
        1.5.4 气候的影响
        1.5.5 构造的影响
        1.5.6 冰川性质的影响
    1.6 冰川侵蚀对山体高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选题依据、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7.1 选题依据
        1.7.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3 研究内容
        1.7.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祁连山-土尔根达坂和冷龙岭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1.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2 东昆仑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2.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3 冈底斯山
        2.3.1 地形地貌特征
        2.3.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3.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4 年保玉则
        2.4.1 地形地貌特征
        2.4.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4.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5 邛崃山
        2.5.1 地形地貌特征
        2.5.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5.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6 沙鲁里山
        2.6.1 地形地貌特征
        2.6.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6.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7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尼洋河流域
        2.7.1 地形地貌特征
        2.7.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7.3 岩性和构造背景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
    3.1 数据来源
    3.2 幂函数方法及数据获取
        3.2.1 幂函数方法
        3.2.2 b值的获取步骤
    3.3 b-FR值和谷地形态对比方法以及数据获取
        3.3.1 b-FR值和谷地形态对比方法
        3.3.2 数据获取步骤
    3.4 冰川流域内虚拟河流纵剖面的重建方法及数据获取
        3.4.1 冰川流域内虚拟河流纵剖面的重建
        3.4.2 数据获取步骤
    3.5 地形分析方法及数据获取
        3.5.1 面积–高程与坡度–高程方法
        3.5.2 顶点高程与ELA间的相关性分析
        3.5.3 数据获取步骤
    3.6 其他参数的选取及计算过程
第四章 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有效性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4.1 邛崃山东坡与冷龙岭北坡冰川及河流流域的分布
    4.2 冰川与河流地形的形态特征对比
    4.3 冰川与河流的相对下切速率
    4.4 讨论
        4.4.1 纵剖面重建以及冰川与河流下切速率的可靠性分析
        4.4.2 冰川和河流下切速率控制因素分析
        4.4.3 冰川侵蚀对山区地形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5.1 各山地LGM时期古冰川的范围
    5.2 各山地冰川侵蚀的分布规律及槽谷的发育模式
        5.2.1 各山地冰川侵蚀纵向沿程的分布规律
        5.2.2 各山地冰川槽谷的发育模式
    5.3 各个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
    5.4 整个青藏高原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
        5.4.1 定性因素对冰川侵蚀的影响
        5.4.2 定量因素对冰川侵蚀程度的影响
    5.5 冰川侵蚀对青藏高原山体高度造成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目录
附录2 表目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的区域冰川编目(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冰川编目状况
二、中国冰川编目的历史回顾
三、1977年中国新的冰川编目
    1.《中国冰川目录》的质量评价
    2.《中国冰川目录》的应用价值与学术意义
    3. 冰川目录统计揭示的冰川分布特征
        (1)中国冰川分布在发育条件复杂的宽广的区域内,具有多方面代表性
        (2)环绕于西北干旱荒漠和集中于诸大江河的源头。
        (3)形成几个巨大的冰川中心,具有相当大的集中度。
        (4)雪线分布等值线,西北地区呈纬向延伸,而青藏高原则为同心圆形。
四、中国冰川编目存在的问题

(4)兰州地区附近山地第四纪冰川与冰缘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雅雪山的冰川现象
    (一)关于现代冰川发育问题
    (二)雪蚀地形
    (三)古冰川遗迹
        1. 冰槽谷与谷肩:
        2. 古冰斗系列:
        3. 冰川堆积:
    (四)冰期之初步划分
二、马啣山的冰缘现象
    (一)冰缘地貌
    (二)冰缘期的初步划分

(7)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海祁连山区鱼类物种组成
    2.2 不同水系物种分布情况
    2.3 鱼类损失指数
3 讨论
    3.1 物种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
    3.2 珍稀濒危物种状况评估
4 保护与恢复建议

(8)燃情时代的科学文艺 ——“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科学画报》研究
        1.2.2 有关科学文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2 “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概览
    2.1 建国后的风雨十七年
        2.1.1 摸索时期:科普面向工农兵(建国后-1952年)
        2.1.2 建设时期: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年-1957年)
        2.1.3 跃进时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1960年)
        2.1.4 “文革”将至:暴风雨前的平静(1961年-1966年5月)
        2.1.5 “文革”爆发:山雨欲来风满楼(1966年6月-7 月)
    2.2 “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的特征
        2.2.1 学科涵盖广泛
        2.2.2 小专栏类型众多,主题鲜明
        2.2.3 图片众多,具有时代特色
3 科学小品: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政治与启蒙
    3.1 在曲折中发展的中国科学小品
        3.1.1 诞生与发展
        3.1.2 影响与价值
    3.2 激情澎湃的政治与科学
        3.2.1 科学的阶级属性
        3.2.2 科学随政治起舞的图景
        3.2.3 在杂文与小品之间
    3.3 科学与启蒙主义
        3.3.1 启蒙主义的传统及其转型
        3.3.2 社会主义科学新人
4 科幻小说:未来与乌托邦的建构
    4.1 中国科幻小说的复兴
    4.2 科技想象中的未来中华
        4.2.1 理想主义激情:科学技术的颂歌
        4.2.2 社会主义的未来蓝图
    4.3 技术乌托邦及其阴影
        4.3.1 大行其道的技术乌托邦
        4.3.2 反乌托邦的可能及其挫折——以《“苏埃玛”——一个机械人的故事》为例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标准径流指数的黄河上游1969-2015年径流演变特征分析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径流丰枯程度
        1.2.2 径流丰枯的时间演变特征
        1.2.3 径流丰枯的空间分布格局
        1.2.4 中长期水文模拟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概况
        2.1.3 气候概况
        2.1.4 水文概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上游径流SRI指数的计算及枯水程度统计
    3.1 径流SRI指数的计算
    3.2 基于SRI指数的枯水程度统计
        3.2.1 年尺度
        3.2.2 季节尺度
        3.2.3 月尺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4.1 改进的HHT算法
    4.2 基于CEEMDAN的径流SRI变化趋势
        4.2.1 年尺度
        4.2.2 季节尺度
        4.2.3 月尺度
    4.3 基于Hilbert谱的径流SRI变化周期
        4.3.1 年尺度
        4.3.2 季节尺度
        4.3.3 月尺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5.1 EOF计算方法
    5.2 径流SRI的空间分布格局
        5.2.1 年尺度
        5.2.2 季节尺度
        5.2.3 月尺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机制探讨
    6.1 径流SRI与气候SPEI的时域关联
        6.1.1 交叉互相关和小波相干计算方法
        6.1.2 径流SRI和气候SPEI的响应时间
        6.1.3 径流SRI和气候SPEI的共振周期
        6.1.4 水文要素对气候要素在时域上的响应机制
    6.2 气候要素空间变化的水文响应
        6.2.1 SVD计算方法
        6.2.2 年尺度
        6.2.3 季节尺度
        6.2.4 月尺度
        6.2.5 水文要素对气候要素在空间上的响应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AF_LS_SVM的径流SRI模拟
    7.1 AF_LS_SVM计算方法
    7.2 径流SRI模拟
        7.2.1 年尺度
        7.2.2 季节尺度
        7.2.3 月尺度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遥感技术的居延泽地区次地表特征探测及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区湖泊古环境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湖泊古环境研究现状
        1.2.3 研究模型的发展与建立
        1.2.4 全极化测量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科学调查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气候
        2.1.2 水资源
        2.1.3 研究区的地质地貌
        2.1.4 区域土壤
    2.2 研究区科学调查
        2.2.1 野外科学调查
        2.2.2 实验室测量项目
        2.2.3 基本物理参数分析
    2.3 特征参数提取
        2.3.1 地表反射率提取
        2.3.2 后向散射系数提取
第三章 介质介电模型的建立
    3.1 基础知识与模型发展
        3.1.1 基础知识
        3.1.2 模型发展
    3.2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3.2.1 模型对比
        3.2.2 模型的修正与建立
    3.3 研究区介电性质分析
        3.3.1 与含水量的关系
        3.3.2 与含盐量的关系
第四章 定量穿透深度模型的建立
    4.1 基础理论知识
    4.2 模型的建立
    4.3 研究区雷达穿透深度分析
第五章 居延泽古湖盆重建
    5.1 历史文化的演变
    5.2 古湖岸堤及其剖面的解译与调研
        5.2.1 研究依据
        5.2.2 居延泽区域的湖岸堤与剖面
    5.3 DEM数据处理
        5.3.1 湖域面积的计算
        5.3.2 DEM填洼
        5.3.3 湖水体积的计算
    5.4 居延泽地区湖泊古环境重建与环境演变研究
        5.4.1 中更新世时期
        5.4.2 晚更新世时期
        5.4.3 早全新世时期
        5.4.4 中全新世时期
        5.4.5 晚全新世时期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曹泊. 兰州大学, 2013(10)
  • [2]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姚盼. 兰州大学, 2020(01)
  • [3]中国的区域冰川编目[J]. 王宗太. 冰川冻土, 1988(03)
  • [4]兰州地区附近山地第四纪冰川与冰缘问题[J]. 任炳辉. 冰川冻土, 1981(01)
  • [5]高寒内流河源头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以青海省祁连山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为例[J]. 尚洪磊,韩永伟,蔡譞,吕凤春,王世曦,孟晓杰,计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1(02)
  • [6]祁连山现代冰川小资料[J]. 费金深. 冰川冻土, 1979(02)
  • [7]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J]. 汤永涛,张宇,周秉正,王国杰,简生龙,李柯懋,赵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01)
  • [8]燃情时代的科学文艺 ——“十七年时期”《科学画报》研究[D]. 陈若晖. 重庆大学, 2016(03)
  • [9]基于标准径流指数的黄河上游1969-2015年径流演变特征分析与模拟[D]. 魏伊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10]基于遥感技术的居延泽地区次地表特征探测及环境演化研究[D]. 李奇. 长安大学, 2015(02)

标签:;  ;  ;  ;  

祁连山现代冰川小数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