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快速扫描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态和结晶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薛巧男[1](2021)在《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是最常用的通用聚烯烃材料,由于成本低,适用性广,处理简单方便等许多原因而被广泛使用。在21世纪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影响下,对PP和PE等聚烯烃材料高性能的研究颇为流行。其中对于同步辐射研究方法是比较高效、准确的。虽然PP、PE的碳骨架结构相似,相容性却很差,所以通过改性使其性能变得更好,更具经济效益。本实验使PE-PP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PP基弹性体)共混改性提高PP和PE相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同步辐射广角度X射线衍射(WAXD)和同步辐射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共混物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结晶过程以及共混物相容性的问题。对不同组分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原位动态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对热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组分为INTUNE/VERSIFY(3:7)共混物相容性最好。通过对广角和小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进一步证明此结论。为改善高分子薄膜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塑料添加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化合物。其中一些高分子薄膜功能性添加剂会对薄膜的光学、力学性能造成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本工作通过光学轮廓仪研究相同工艺制造的添加含氟助剂(PPA)及芥酸酰胺的聚乙烯薄膜的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PPA有助于降低薄膜表面起伏,从而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和取向,改善光学性能。芥酸酰胺增大薄膜表面起伏,但由于降低了薄膜表面折光指数,因此并不会降低光学性能。尺寸小的芥酸酰胺颗粒使薄膜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也有助于均匀分布于制品表面,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有助于降低分子链间摩擦力,从而减弱制品的取向,使薄膜性能更均匀。
耿晓叶[2](2021)在《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主要问题,热能储存被认为是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由于成本低,在等温条件下储存容量大等优势,相变材料(PCMs)被作为热能储存材料用以解决能源危机。有机热致变色材料由着色剂(热致变色染料),显色剂和助溶剂三种物质组成,不仅能够实现潜热储存-释放,而且能够对其能量的饱和-消耗状态提供实时显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胶囊化技术对有机热致变色材料进行封装,能够实现材料的储存、运输、减少其与环境的反应,防止被污染腐蚀,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针对目前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从原位聚合法进行微胶囊化的合成工艺,显色机理、温度诱导结晶及颜色变化、性能优化以及在储热调温中的应用研究等问题,展开以下系统研究:(1)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RT-MPCMs),详细探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分子量、熔盐种类及添加量、体系p H值、乳化速率、芯壁投料比、预聚物加入方式等封装条件对微胶囊的性能影响。RT-MPCMs具有光滑的球形表面以及清晰的核壳结构(平均壁厚:50~60 nm)、平均粒径为440 nm,较高的储热能力(△Hm=165.9 J/g,△Hc=165.3 J/g)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100次热循环测试表明RT-MPCMs具有良好的循环耐久性和热可靠性能。设计并制备含RT-MPCMs的热防护服,以期能够在火灾环境中提供足够的热防护。(2)选择甲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物(MMF)和三聚氰胺甲醛预聚物(MF)作为壳材,详细讨论了壳层材料对微胶囊的热致变色性能影响。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Ag NPs)并对微胶囊表面进行改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负载Ag NPs的RT-MPCMs(B)(Ag-RT-MPCMs,Ag NPs:0.25 wt%)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液和大肠杆菌细菌液的Abs值分别为1.049和0.740。Ag NPs可作为非均相成核剂能够影响RT-MPCMs的传热方式以及热致变色现象的灵敏性,结果表明Ag-RT-MPCMs的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分别增加至170.2 J/g和168.9 J/g,变色温度由38℃降低至33℃。(3)RT-MPCMs的微观结构和壳层组成对其性能至关重要。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异氰酸酯与羟甲基氨基树脂的活性氢之间的高反应活性获得具有疏水性的氨基树脂壳。以预先制备的热致变色微胶囊作为模板,引用异氰酸酯基对表面改性来制备一种新型的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热致变色微胶囊,改性后的RT-MPCMs粉末的水接触角由0°增加到148.5°。(4)通过壳层改性来提高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机械性能和抗渗透性能,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保持完整的结构。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作改性剂,详细探究PVA/MF的投料比、PVA改性方式以及PVA的种类对于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性能的影响。PVA能够与体系中的羟甲基发生反应,提高树脂的交联度。当PVA2699/MF的投料比在0.04~0.25范围内时,RT-MPCMs的机械性能和抗渗透性能均得到有效改善。(5)选用ODB-2作为热致变色染料、双酚A作为显色剂、硬脂酸甲酯作为助溶剂获得热致变色材料作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进行微胶囊化获得的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具有稳定的光热转换能力(η=86.9%),良好的潜热储存-释放性能(△Hm=171.9 J/g,△Hc=171.4 J/g)以及储热能力(C%=99.6%)并能够通过色彩变化监测潜热储存和释放状态。通过显微镜、广角/小角X射线散射结构分析和原位X-射线衍射仪详细探究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温度诱导性。通过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窄分散复合大胶囊,并以无纺布为基底获得可穿戴智能袖套,探究其在智能调温和热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万俊峰,杨小波,陈许龙,杜景灵,董伟兵,王刚[3](2021)在《不同成核效果成核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成核调节剂按其对成核的影响分为成核促进剂和成核抑制剂,介绍了这两类成核剂的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对结晶过程及晶体产品质量的影响,且对溶液结晶中的成核剂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旨在使研究者对成核调节剂及成核作用机理有更深的理解,为晶体成核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王崧合[4](2020)在《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聚烯烃,主要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二大类通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消费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全球年消费量达2亿吨,占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总消费量的5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18年消费量近6000万吨,占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60%以上。但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聚烯烃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过剩趋势,我国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问题,即通用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产品大量进口。高性能化不仅是聚烯烃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我国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必由之路。接枝改性是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与极性单体的接枝改性则是聚烯烃接枝改性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聚烯烃是疏水及化学惰性的,未经接枝改性的聚烯烃通常在粘合、涂漆、着色、共混和增强改性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聚烯烃的接枝改性研究一直是聚烯烃高性能化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聚合物接枝方法主要有熔融接枝法,溶液接枝法,固相接枝法。最常用的是熔融接枝法,该方法需要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接枝引发剂,造成聚合物交联或降解。并且,过氧化物残留与未接枝的单体共同造成接枝产物有色有味。固相接枝法可以部分克服熔融接枝法的不足,残留的过氧化物和未接枝的单体可以在接枝反应后被去除,但接枝反应必须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接枝效率很低。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在寻求一种高效的固相接枝方法。本论文对聚合物固相接枝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固相接枝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高于聚合物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的固相接枝反应。采用该方法,本论文成功对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品进行了接枝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选择性加热接枝法。以聚丙烯粉料为接枝聚合物,马来酸酐、乙烯基硅烷和乙烯基硅油为接枝单体,通过微波辐照制备出高性能功能化聚丙烯树脂。研究了接枝机理,探讨了接枝单体添加量,微波辐照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聚丙烯树脂在接枝前后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加热接枝法,是一种不需要引发剂,接枝温度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采用该方法首先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熔体强度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由于接枝反应发生在聚丙烯粉料表面及空隙中,未发生接枝反应的残余马来酸酐可以在接枝反应完成后通过水洗全部去除。新方法制备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含有大量β晶体,该接枝聚丙烯还具有韧性高的特点。因此,马来酸接枝聚丙烯是一种高性能极性聚丙烯树脂,具有无异味、刚韧性能和耐热性优异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马来酸酐中加入微量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微波下可以提高接枝反应温度并使马来酸酐的接枝率提高,性能得到改善。得到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可以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的马来酸钠影响了聚丙烯结晶行为,使聚丙烯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进一步提高,得到的高熔体强度极性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无色无味,并且具有与成核剂NA11改性聚丙烯类似的力学和热性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少量氯化钠还可使不容易吸收微波的不饱和硅烷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表明这种新接枝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2.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以新接枝方法制备得到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树脂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诱导树脂自组装,制备了一面超亲水、一面疏水的可用于集水及减少水蒸发的Janus薄膜。研究了薄膜具有超亲水性能的原因,发现了薄膜在集水和阻止水蒸发方面的优异性能,探讨了薄膜在水库和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3.超润湿聚丙烯表面的设计及制备。以表面有微孔的聚丙烯薄片为原材料,利用新固相接枝法制备了超亲水、超亲油、超双亲的聚丙烯表面。研究了接枝改性对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及聚丙烯表面微纳结构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分析了超浸润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的性质、微孔表面的毛细作用和毛细管内的微纳米结构共同赋予聚丙烯表面超润湿性能。通过将亲水单体(马来酸钠)或亲油单体(不饱和硅油)接枝到具有微孔表面的聚丙烯薄片上,不仅可以得到具有超亲水性能和超亲油性能的聚丙烯表面,还可通过同时接枝亲水亲油单体,制备具有超双亲性能的聚丙烯表面。实验还得到令人吃惊的结果,制备的超亲水聚丙烯表面可以用水性粘合剂(聚乙烯醇水溶液)粘合,粘接强度达到8Kpa。表明这种制备超浸润表面的新方法可能在涂料、印刷和粘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4.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及制备。以聚丙烯平板膜及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原料,制备了在常压下就有超高水/油通量的平板超滤膜,以及在压力测试条件下具有超高水通量的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改性超滤膜的稳定性,膜内微孔结构对膜浸润性的影响,以及接枝单体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水/油通量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聚丙烯平板超滤膜上接枝亲水性单体(马来酸钠)、亲油性单体(不饱和硅油)、同时接枝上述两种单体,可分别得到具有超高水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超高油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和超高水油通量的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这三种超滤膜能显着提高水或者花生油、白油和三氯甲烷的通量。采用新接枝方法将马来酸钠接枝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上可使膜的水通量提高12倍。这是一种简单、高效制备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新方法。
陈政[5](2020)在《pH对莲子淀粉理化和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莲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淀粉是莲子中主要的成分之一,在淀粉类食品加工过程中,淀粉主要发生糊化和老化的现象。在加工的过程中,淀粉受到自身及加工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食品体系具有不同的酸碱度(也称pH),而pH值对淀粉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的影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莲子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约占40%,是一种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特异性淀粉,易回生,前期研究还发现在4℃下条件下有利于莲子淀粉的回生,贮藏时间对莲子淀粉的回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淀粉糊的理化特性能够一定程度的反应淀粉的回生进程,且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特性有关系密切。因此,本课题以莲子淀粉为原料,研究pH对莲子淀粉糊化特性、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建立不同pH条件下莲子淀粉的不等温动力学和回生动力学,阐明pH与莲子淀粉糊化特性相关性,及冷藏后莲子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pH对莲子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莲子淀粉糊黏度随着pH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强酸性条件热稳定性较差,碱性条件下,热稳定性较强。不同pH体系条件下的淀粉糊均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pH不会改变淀粉糊的流体类型。通过Power law方程对其流变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各样本均为剪切稀化现象,所形成凝胶为弱凝胶,体系以黏性为主。在pH=5时,莲子淀粉糊具有较明显的触变性。莲子淀粉的热焓值、峰值温度、终止温度、糊化温度随着pH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强酸条件下,淀粉发生酸化,糊化进程及回生进程变缓;由不等温动力学得出:pH=5为莲子淀粉糊化最佳酸碱度。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pH5和pH7条件下淀粉具有较强的回生能力。(2)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由分子量结果可知,pH5和pH7条件下冷藏的莲子淀粉的分子量显着高于其他pH条件下的莲子淀粉的分子量,这可能与淀粉的回生有关。在pH5和pH7条件下的莲子淀粉呈现紧密的结构,其他pH条件下的莲子淀粉的结构较为松散。XRD和固体核磁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冷藏不同时间的莲子淀粉的晶型均为C-型,pH5与pH7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结晶度要显着高于其他水平。红外结果表明,在pH5与pH7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有序度显着高于其它pH条件下冷藏的莲子淀粉。水分分布结果表明在pH5与pH7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主要为游离水。Avrami动力学方程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pH3条件下,成核指数小于0,说明莲子淀粉在强酸条件下被酸解,不易发生老化。其他pH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回生均为一次成核,在不同pH条件下冷藏的莲子淀粉的成核及生长速率顺序如下:kpH5>kpH7>kpH11>kpH9。(3)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由RVA结果可知,强酸强碱性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较其他pH条件下更难发生二次糊化,pH5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回生值显着低于其它pH条件下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回生值。流变结果表明,莲子淀粉在pH3时表观黏度最小,这可能是强酸条件下淀粉被改性,pH9和pH11条件下的莲子淀粉不易回生,这与结构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DSC研究结果表明,pH5条件下冷藏的莲子淀粉回生焓值显着高于其它pH条件下冷藏的莲子淀粉的回生焓值。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pH不同冷藏时间下,莲子淀粉结构特性与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短期回生与长期回生莲子淀粉理化性质与结构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不一致,短期回生莲子淀粉的粘度多与其分散系数有关,长期回生莲子淀粉的粘度与其结晶度和有序结构有关。
胡晗[6](2020)在《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文中指出使用可降解高分子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领域逐步扩大,人们希望它能具有接近或超过现有通用塑料的物理性能。然而现有的可降解高分子多由脂肪族单元构成,缺乏刚性的芳香环单元,因此力学、气体阻隔、耐热性能等相对较差。对此,本课题利用生物基芳香单体2,5-呋喃二甲酸(FDCA)的刚性大、具有极性等特征,共聚引入多种脂肪族降解单元,以制备兼具优异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弹性、快速可控降解性等的高性能可降解材料。具体地,在实现乙醇酸、乳酸单体的高效熔融共聚并拓宽可降解聚酯的单体来源,利用FDCA和短链脂肪族单元制备高阻隔高力学可降解材料,利用FDCA和长链单体制备可降解弹性体,提高共聚酯降解行为的可控性等方面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α-羟基脂肪酸单体(如乙醇酸、乳酸)的热稳定性较差,将其与芳香族单体合成高分子量共聚酯十分困难。发展了将羟基脂肪酸预聚物在低温高真空条件下熔融缩聚的方法,有效提升预聚物之间的酯交换效率,能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得到高分子量的无规共聚酯。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在FDCA基聚酯中引入乙醇酸和乳酸单元。短链的羟基脂肪酸能够保留FDCA基聚酯的链段刚性,具有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和强韧兼备的力学性能,引入含量超过30%即能显着提高降解速率。高效的聚合方法为调控链段结构,制备高性能的生物降解共聚酯提供技术基础。长链二元酸往往被用作降解单元,我们分别制备了FDCA和己二酸、丁二酸、二甘醇酸的共聚酯,讨论二元酸的含量、链段长度、醚键这三种因素与共聚酯性能的关系。然而长链二元酸在提升降解能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的下降。如何在保持可降解的前提下,提高这两个性能是一大挑战。通过引入新戊二醇单体,利用其侧链的甲基填充高分子链内和链间的空隙,保持较小的链段自由体积,实现在引入超过40%的丁二酸单元后仍保持很高的模量强度和气体阻隔能力。又利用CO2来源的碳酸二甲酯单体,保持链段刚性并通过碳酸酯单元促进材料降解。这两种结构设计均实现了可降解前提下共聚酯的高性能化,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人造皮肤、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对可降解弹性体有较大的需求。但大部分材料不能兼具弹性体和可降解性的特征。在FDCA聚酯中引入柔性的己内酯单元,通过结构调控和原位拉伸过程的结构演变观察,获得了生物相容性良好,回复性能优异的可降解弹性体PBFCL。它们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50MPa)和断裂伸长率(>720%),PBFCL40和PBFCL50具有很好的拉伸回复性。结晶对这两种弹性体的回复作用十分重要。用原位WAXS和SAXS观察拉伸过程中的结晶演变。片晶结构经历初期稳定,屈服后快速熔融,应力硬化阶段熔融和再结晶并存的特性。原始的晶体和新产生的纤维晶体共同组成了材料弹性回复的物理交联点。材料的实际降解过程和标准堆肥环境的降解速率仍有较大的差距,实现可控降解是可降解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利用PEG链段带来的稳定又容易调节的水解速率,实现了可控的水解降解行为。将不同分子量的PEG链段,改变其质量分数,制备一系列PBF-PEG嵌段聚醚酯。适量的PEG链段能保持PBF链段的结晶能力,各组分的熔融温度均高于10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通过控制PEG链段的分子量和质量分数、降解液的p H值和降解时间,实现PBF-PEG聚醚酯水解速度的控制与调节。
张磊[7](2019)在《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资源的加速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让整个社会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节能减排问题。对于以消耗石油和白色污染为代价的聚合物材加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由于长链分子的高构象熵、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效应和分子间的拓扑缠结,聚合物材料的成形成性过程存在工艺窗口窄、流动行为复杂和产品缺陷多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使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技术进一步降能降耗、节省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廉价、生物兼容和可调性强的流体,将二氧化碳引入到聚合物加工工艺中,可以实现对聚合物微观凝聚态演变的干预和介观结构形成的调控,从而提升聚合物产品力学性能和服役性能。这种优势引起传统聚合物加工行业的高度重视,开发了包括聚合物发泡注塑工艺在内的多种二氧化碳辅助的聚合物成形工艺。此外,这种优势还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开展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在组织工程、药物输运、电磁屏蔽、超级隔热、吸声、吸油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目前,人们围绕聚合物/二氧化碳的二元体系,在聚合物流场中气体相的形态演变和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凝聚态演变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然而,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气泡在聚合物注塑流场中形态演变的全过程尚未探明,聚合物发泡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其消除方法尚不明确,工艺参数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影响规律缺乏理论解释;加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尚未探明,如何通过改变二氧化碳压力实现对聚合物晶体形貌的控制缺乏理论指导。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关于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不可压缩、非等温、非稳态三维多相流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具型腔排气边界条件设置方法,将聚合物熔体的人为损耗降低到1 ‰以内。采用能量方程/PIMPLE耦合算法,解决了大黏度比两相界面温度求解发散问题;采用基于场量的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提高了宏观尺度流场中微小气泡界面追踪的精度。基于该模型,本文研究了在注塑流场厚度截面上温度场和速度场对气泡形态演变过程的影响规律,预测了在剪切和泉涌流场中不同初始大小和位置的球形气泡的变形、破裂和溃灭过程;结合聚合物发泡注塑(Polymer Foaming Injection Molding,PFIM)短射实验,揭示了发泡注塑制件表面泡坑、银纹、塌陷形貌的形成机理。(2)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非等温非稳态的多相-VOF模型,提出一种采用隐式区域耦合算法同步求解模具和型腔区域温度场的方法,并进行快速热循环(Rapid Heat Cycle Molding,RHCM)辅助的PFIM工艺实验研究。基于模拟和实验结果,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物熔体、空气在模具型腔内的瞬态流动行为,研究了模具温度对气泡在泉涌流场中的变形、破裂和塌陷的影响,揭示了 RHCM/PFIM工艺所成形的塑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3)基于两相流模型开发了一种非等温流固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隐式耦合传热算法考虑注塑模具与聚合物熔体之间的耦合传热。模型精确预测了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析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热响应特征,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获得的泡孔结构,揭示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塑件内部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4)开发了一种原位高压显微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温度和压力可以闭环控制的样品池。在不同样品厚度、分子量、温度、二氧化碳压力条件下,本文采用该系统研究了 PLLA样品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晶体生长过程。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参数,本文研究了雪花晶体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结合原子力显微镜,阐明了雪花状PLLA晶体的生长模式。(5)建立了一种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该系统由光学、偏振光学和小焦激光散射三部分组成,可以研究0.1 μm-1 cm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凝聚态演变过程。本研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在二氧化碳中的晶体尺寸和晶体数量密度的统计数据。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树枝状晶体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行为,发现了一种通过节奏式生长形成的竹节状树枝晶。(6)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引入到PLLA样品的熔融等温结晶中,制备了一种可以排除链分子和晶间缠结的螺旋梯田状晶体。根据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的表征结果,确定了晶间相分子的链构象,研究了无定形链的构象状态对多层片晶形貌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关于晶片外翻起源的理论解释。(7)利用自建的原位高压显微系统,实现了一种可以在线升压的结晶实验。通过这种单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压力对PLLA晶体长大的影响规律,基于两步形核模式提出一种用于计算在二氧化碳中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速率的新模型。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中结晶自由能、扩散活化能、混合能、吸附能、平动能的定量计算,本文给出了高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的影响机理。
胡冰[8](2019)在《A-、B-、V-型晶种的制备、晶态解析及其干预淀粉回生研究》文中提出脂肪酸类、酶类、糖类、糊精类等外源组分干预淀粉回生过程中主要形成A-、B-、V-型三类晶核。这三类晶核是淀粉回生研究的共性因子,是回生调控理论创新与突破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淀粉回生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传统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外源组分干预回生研究集中在外源组分干预回生的作用表征与单一机制的解析方面,外源组分干预回生的共性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述。基于此,本课题通过构建A-、B-、V-型三类晶种,以此为切入点,简化复杂的回生研究体系,建立并运用淀粉晶态分析新手段,明确三类晶种诱导大米淀粉回生重结晶晶态结构转化规律,揭示外源组分干预回生的共性机制。首先制备得到A-、B-、V-型三类晶种并表征其晶态特征。动态光散射扫描分析结果表明:A-、B-、V-型晶种平均有效粒径分别为177.68、136.76和318.05 nm。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结果表明:A-、B-、V-型晶种的片层结构厚度分别为7.99、8.07和9.09 nm。X-射线衍射以及Jade 6.5晶体计算与分析模块分析结果推测,A-型晶种基本是单斜晶系的A-型淀粉晶粒,B-型晶种存在六方晶系的B-型淀粉晶粒,V-型晶种晶粒基本是正交晶系的V-型淀粉晶粒,晶粒晶胞形态较A-型和B-型更为细长,A-、B-、V-型晶种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87.45、30.43和71.21 nm。以三类晶种为切入点,研究其干预淀粉重结晶的成核模式转变过程以及晶粒堆砌的发展规律。利用Avrami模型研究淀粉重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A-、B-、V-型晶种使成核指数从0.724分别降低至0.701、0.689和0.675,推测三类晶种促进晶核形成,使重结晶成核模式更趋于瞬间成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A-、B-型晶种使回生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参数分别从0.74增加至0.78、0.77,V-型晶种使短程有序结构参数从0.74降低至0.66,推测A-、B-型晶种促进淀粉双螺旋结构形成,V-型晶种诱导淀粉分子链形成单螺旋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A-、B-、V-型晶种分别使回生淀粉相对结晶率提高2.45%、8.00%和9.87%,表明三类晶种诱导淀粉晶粒总量增加;V-型晶种使淀粉晶体在17.1°附近的X-射线衍射峰消失,推测其抑制B-型晶粒的形成。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显示,A-型晶种使回生淀粉中V-型晶粒焓值降低0.47 J/g,推测其抑制V-型晶粒生长;B-型晶种使B-型晶粒焓值增加0.12 J/g,热转变峰范围降低0.8°C,推测其促进回生淀粉中B-型晶粒的形成与完善;V-型晶种使B-型晶粒热流峰消失,V-型晶粒焓值增加1.31 J/g,推测其抑制B-型晶粒形成和促进V-型晶粒生长。研究三类晶种干预淀粉重结晶的片晶特征与晶胞参数转化规律。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回生淀粉片层结构厚度,结果表明A-、V-型晶种使回生淀粉片层厚度从11.02nm分别降低至10.45、10.36 nm,B-型晶种使片层厚度增加至12.34 nm。采用X-射线衍射和Jade 6.5晶体分析与计算模块研究晶胞参数转化规律,结果表明:A-型晶种使回生淀粉晶体a、b、c晶轴分别从12.13、12.13和12.96?增长至13.71、13.71和14.64?,晶胞体积从1.65 nm3增加至2.38 nm3,晶胞结构更疏松;B-型晶种使a,b晶轴分别缩短至11.47、11.47?,c轴增长至13.97?,晶胞体积为1.59 nm3,晶胞结构更致密;V-型晶种使a、b晶轴分别缩短至4.48、10.48?,c轴增长至24.36?,γ角由120°缩小到90°,晶体晶系为正交晶系,晶胞体积减小至1.14 nm3,晶胞形态趋近于V-型晶种晶胞。综上,A-、B-、V-型晶核通过调控淀粉重结晶成核模式、晶粒堆砌发展规律、片晶特征与晶胞参数转化规律,从而干预淀粉回生重结晶进程。
赵申仁[9](2019)在《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两种类型的液晶聚氨酯(LCPU)。两种LCPU由于结构上的特点使其与对应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和尼龙6(PA6)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利用LCPU加工过程易于取向的流变学特点,将LCPU与工程塑料通过熔融热共混,制备分子复合材料。PC型LCPU体系:探讨了双酚A基和二苯基甲烷基共同构成刚性致晶基元体系时,PC型二元醇(PCDL)与1,4-丁二醇(BDO)的并用比对PU液晶性及热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DL与BDO的并用比为0.54:1时,产物液晶性呈现最好,为向列型热致性液晶,熔点为134.4℃,清亮点为220.3℃,其液晶态温度区间达85.9℃,在250℃之前不发生降解,可以作为PC型LCPU与PC进行分子复合。PA型LCPU体系:由酯交换反应所得的含有亚苯基致晶基元的二元醇在缩聚反应中,TDI与MDI的并用比为2:1时,产物PU液晶性呈现良好,为向列型热致性液晶,其熔点为160.9℃,清亮点为210.2℃,其液晶态温度区间温宽为49.3℃,在250℃之前不发生降解,可以作为PA型LCPU与PA进行分子复合。分子复合体系中,LCPU液晶微纤直径200nm?300nm,微纤长径比长,分布均匀,拉伸强度LCPU/PC由PC的60.4MPa提升至67.47MPa,提升了11.6%;LCPU/PA由PA的48.87Mpa提升至73.64MPa,提升了50.69%。流变学方面,LCPU的加入显着改善了PC和PA的加工性能,固定剪切速率,复合材料的剪切黏度、剪切应力和入口压力降均随LCPU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也随之升高。剪切黏度的降低使复合材料可以通过FDM成型技术进行3D打印,成型过程将变得相对容易,耗材的低黏特性将更加有利于保证3D打印制品表面外观的细腻度,另外,复合材料中LCPU微纤的增强是连续的,使材料力学性能大幅提升,这一突破将有望克服当前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过程中,点式增材过程对材料力学强度造成的不良影响。
常家瑞[10](2019)在《典型弹性体材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结构演化与力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在较宽的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内都拥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弹性体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例如,在探空气球、大飞机轮胎、聚合物炸药粘结剂中,都能找到弹性体材料的身影。深入了解弹性体材料在低温、高速、大应变等苛刻条件下服役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可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然而,受限于实验技术的发展,目前关于弹性体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近平衡条件。高速加载具有典型的非平衡特性,导致了其对应的结构转变过程无法简单地从平衡热力学角度进行解释。远离平衡条件下材料在不同尺度重新分配能量而形成新的结构和形态,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此外,弹性体的结构本身就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多尺度。空间尺度上,热固性弹性体中通常不仅包含橡胶基体,还包含不同种类的填料,而热塑性弹性体则常常具有微相分离结构,这些都给弹性体带来了多尺度特性。相应地,时间尺度上,每种结构在不同温度和应力外场下具有不同的松弛动力学,也表现出多尺度特性。而弹性体的宏观力学行为实质上是其结构和松弛动力学与外场激发效应的耦合结果。正是由于多尺度空间-时间的交互耦合,让理解弹性体结构与性能关系成为学术和工业界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本论文工作尝试揭示典型弹性体材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结构演化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期指导弹性体材料更广泛的应用。基于课题组自制的快速拉伸装置,结合超快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热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技术,本论文工作研究了典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氟橡胶F2314和典型热固性弹性材料天然橡胶(包含或不包含炭黑填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结构演化规律,推动了远离平衡条件下对弹性体材料变形过程的理解。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改进课题组自制的快速拉伸装置,通过增大拉伸辊的半径、改变样品夹持方式、增加样品长度等方法将其极限应变速率提升至269 s-1,为弹性体材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加载提供了硬件基础;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技术,成功搭建起一套快速结构检测系统,将小角和宽角X射线散射信号同步采集模式的时间分辨率提升至2 ms,单独采集模式的时间分辨率提升至0.5 ms。至此完成了实验技术的革新。(2)采用自制的快速拉伸装置和原位小角、宽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氟橡胶F2314在宽应变速率范围(0.1至150 s-1)内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根据材料的力学行为和结构演化,定义了三个应变速率区域(Ⅰ、Ⅱ和Ⅲ)。微相分离结构对F2314的力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域Ⅰ中,软段区域的变形是屈服前的主要过程,同时伴随着硬段区域片晶的破坏。在应力平台区,硬段区域的变形被认为是能量耗散的主要机制。当无定形相的取向参数达到临界值时,触发应变硬化。此时也可观察到重结晶现象的发生。在区域Ⅱ中,由于硬段区域中的分子链活动性与应力作用时间不匹配,重结晶现象消失,硬段区域的大变形也越来越难发生。在区域Ⅲ中,由于几乎所有的分子链都没有时间调整或松弛以适应应力场,试样呈现脆性断裂。(3)结合自制的快速拉伸装置和原位超快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天然橡胶在宽应变速率范围(0.1至233 s-1)内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应变诱导结晶行为。在所研究的应变速率范围内,拉伸过程中均观察到应变诱导结晶现象,且天然橡胶的结晶起始应变几乎与应变速率无关。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链取向在天然橡胶的应变诱导结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定形的取向参数达到临界值(约为0.24至0.27)是发生应变诱导结晶的必要条件。而应变速率的效应主要体现于晶体网络的构建:应变速率较小时(0.1至1 s-1),拉伸过程中体系内晶体网络形成,增大了样品的断裂强度和应变;而当应变速率较大(5至233 s-1),拉伸过程中体系内无法形成晶体网络。(4)结合自制的快速拉伸装置和原位超快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四种不同炭黑填料含量的天然橡胶(NR0、NR10、NR30和NR50)在宽应变速率范围(0.1至233 s-1)内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结构演化,深入讨论了炭黑填料对天然橡胶力学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影响。力学行为方面,添加炭黑填料可以明显增大样品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减小了断裂应变,即,增强的同时发生了减韧。结构演化方面,炭黑填料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天然橡胶的结晶起始应变、结晶度和晶体取向,但并未改变天然橡胶应变诱导结晶的应变速率无关性。
二、用快速扫描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态和结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快速扫描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态和结晶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 |
1.1.1 聚烯烃介绍 |
1.1.2 聚乙烯与聚丙烯介绍 |
1.2 烯烃嵌段共聚物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
1.2.1 烯烃嵌段共聚物 |
1.2.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
1.3 同步辐射X射线 |
1.3.1 同步辐射介绍 |
1.3.2 X射线介绍 |
1.3.3 X射线原理 |
1.3.4 X射线发展史 |
1.3.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1.3.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1.4 聚乙烯(PE)及其薄膜介绍 |
1.4.1 PE薄膜加工方法 |
1.4.2 PE薄膜种类及其应用 |
1.4.3 PE吹膜 |
1.5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介绍 |
1.5.1 高分子薄膜含氟加工助剂 |
1.5.2 高分子薄膜爽滑剂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PP-PE无规共聚物混合物的热分析和时间分辨同步X射线研究 |
2.2 引言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料 |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表征与测试 |
2.4.1 热分析 |
2.4.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2.4.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
2.5.2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WAXD研究 |
2.5.3 INTUNE/VERSIFY共混体系的静态和时间分辨SAXS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分子薄膜添加剂对薄膜表面形态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 引言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3 薄膜试样的制备 |
3.4 实验表征与测试 |
3.4.1 薄膜表面形貌测试 |
3.4.2 雾度和透光率测试 |
3.4.3 摩擦系数测试 |
3.4.4 机械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轮廓仪测试表面形貌 |
3.5.2 雾度仪测定光学性能 |
3.5.3 摩擦仪测定摩擦系数 |
3.5.4 拉伸测定伸长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热能储存技术 |
1.3 相变材料 |
1.3.1 相变材料 |
1.3.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4 热致变色材料 |
1.4.1 热致变色材料 |
1.4.2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
1.5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胶囊化 |
1.5.1 胶囊化技术 |
1.5.2 微胶囊化方法 |
1.6 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应用 |
1.6.1 调温织物 |
1.6.2 节能建筑 |
1.6.3 温度传感 |
1.6.4 防伪印刷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RT-MPCM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十四醇-MicroPCMs的制备 |
2.2.4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 |
2.2.5 RT-MPCMs的制备 |
2.2.6 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逆热致变色乳液的变色机制 |
2.3.2 RT-MPCMs的热性能 |
2.3.3 乳化剂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4 乳化条件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5 芯壁比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6 MMF壁材的耐酸性 |
2.3.7 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 |
2.3.8 RT-MPCMs在热防护服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MMF壁-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 |
3.2.4 MF壁-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 |
3.2.5 AgNPs的制备 |
3.2.6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制备 |
3.2.7 细菌培养 |
3.2.8 实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壁材对RT-MPCMs的性能的影响 |
3.3.2 封装条件对RT-MPCMs性能的影响 |
3.3.3 AgNPs的表征 |
3.3.4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性能 |
3.3.5 RT-MPCMs(B)和Ag-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4.2.4 具有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制备 |
4.2.5 实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的成色机理 |
4.3.2 RT-MPCMs的性能 |
4.3.3 疏水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性能 |
4.3.4 疏水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乙烯醇改性壁材对RT-MPCMs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PVA改性MF预聚体的合成 |
5.2.4 PVA改性MF微胶囊的制备 |
5.2.5 实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A用量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2 PVA改性方法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3 不同类型PVA对 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4 改性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及可逆热致变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制备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 |
6.2.4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制备 |
6.2.5 实验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乳化剂及其溶解盐对RT-MPCMs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
6.3.2 封装条件对RT-MPCMs的性能的影响 |
6.3.3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性能 |
6.3.4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 |
6.3.5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温度诱导性能探究 |
6.3.6 RT-MPCMs的光热转换性能 |
6.3.7 基于RT-MPCMs的智能调温袖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3)不同成核效果成核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核促进剂 |
1.1 无机成核促进剂 |
1.2 有机成核促进剂 |
2 成核抑制剂 |
2.1 无机成核抑制剂 |
2.2 有机成核抑制剂 |
3 成核研究方法 |
4 成核调节机理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4)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烯烃简介 |
1.1.1 聚乙烯树脂 |
1.1.2 聚丙烯树脂 |
1.2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 |
1.2.1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 |
1.2.2 接枝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1.3 聚合物接枝方法研究进展 |
1.3.1 熔融接枝法 |
1.3.2 溶液接枝法 |
1.3.3 固相接枝法 |
1.3.4 悬浮接枝法 |
1.3.5 辐射接枝法 |
1.4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化学改性 |
1.4.2 物理改性 |
1.5 聚合物表面的超润湿和Janus膜材料 |
1.5.1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
1.5.2 超亲水材料研究进展 |
1.5.3 Janus膜材料研究进展 |
1.6 聚合物超滤膜研究进展 |
1.6.1 聚合物/聚合物超滤膜 |
1.6.2 聚合物/无机复合超滤膜 |
1.7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1.7.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制备功能聚丙烯树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接枝机理 |
2.3.2 选择性加热接枝法制备马来酸接枝聚丙烯(PP-g-MA) |
2.3.3 PP-g-MA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 |
2.3.4 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其结晶动力学 |
2.3.5 不饱和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Janus PP-g-NaMA薄膜形成过程 |
3.3.2 Janus PP-g-NaMA薄膜的超亲水机理研究 |
3.3.3 PP-g-NaMA薄膜在集水和减少水蒸发方面的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润湿可粘接聚丙烯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润湿表面的设计和制备及其润湿机理 |
4.3.2 超亲油及超双亲表面的设计和制备 |
4.3.3 超润湿表面在粘接方面的应用及其先进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高水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2 超高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3 同时具有超高水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4 超滤膜稳定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pH对莲子淀粉理化和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淀粉概述 |
1.1.1 淀粉的基本组成 |
1.1.2 淀粉的分类 |
1.1.3 淀粉的性质 |
1.2 影响淀粉性质的因素 |
1.2.1 淀粉组成的影响 |
1.2.2 食品成分的影响 |
1.2.3 加工条件的影响 |
1.3 pH对淀粉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pH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1.3.2 pH对淀粉回生特性的影响 |
1.4 莲子淀粉性质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pH对莲子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H对莲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2.2 pH对莲子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
2.2.3 莲子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分析 |
2.2.4 莲子淀粉不等温动力学分析 |
2.2.5 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分子量分析 |
3.2.2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颗粒形态分析 |
3.2.3 冷藏后的莲子淀粉的XRD分析 |
3.2.4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13C CP/MAS NMR图谱分析 |
3.2.5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FT-IR光谱分析 |
3.2.6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水分分布分析 |
3.2.7 冷藏后莲子淀粉的Avrami动力学方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2.2 pH对冷藏后莲子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
4.2.3 冷藏后莲子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分析 |
4.2.4 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的分类 |
1.3 可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发展现状 |
1.3.1 脂肪族可生物降解聚酯 |
1.3.2 脂肪-芳香族可生物降解聚酯 |
1.3.3 高分子薄膜的气体阻隔过程 |
1.3.4 生物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5 可降解聚酯的结晶及动态演变 |
1.4 基于2,5-呋喃二甲酸(FDCA)的聚酯 |
1.4.1 FDCA的合成 |
1.4.2 FDCA基聚酯及其优势 |
1.4.3 基于FDCA的芳香聚酯及其降解行为 |
1.4.4 基于FDCA的脂肪芳香共聚酯及其降解行为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α-羟基脂肪酸改性FDCA聚酯的合成技术突破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聚呋喃二甲酸/乙醇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过程 |
2.2.3 表征测试方法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聚呋喃二甲酸/乳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 |
2.3.1 实验过程 |
2.3.2 表征测试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脂肪族二元酸结构对FDCA基共聚酯的性能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过程 |
3.2.3 表征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BXF聚酯的合成与结构 |
3.3.2 PBXF聚酯的热性能 |
3.3.3 PBXF聚酯的力学性能 |
3.3.4 PBXF聚酯的气体阻隔性能 |
3.3.5 PBXF聚酯的生物降解和海洋降解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阻隔高力学性能的PNSF共聚酯的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过程 |
4.2.3 表征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NSF共聚酯的结构和组成 |
4.3.2 PNSF共聚酯的热性能 |
4.3.3 PNSF共聚酯的结晶结构 |
4.3.4 PNSF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4.3.5 PNSF共聚酯的气体阻隔性能 |
4.3.6 PNSF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DCA的聚酯(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与脂肪环类似物的对比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过程 |
5.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5.2.4 结果与讨论 |
5.3 PBCF共聚酯和1,4-环己烷二甲酸基共聚酯(PBCCE)的性能对比 |
5.3.1 前言 |
5.3.2 典型制备过程与表征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FDCA基可降解弹性体的制备、性能与回复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过程 |
6.2.3 表征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BFCL聚酯的合成与结构 |
6.3.2 PBFCL共聚酯的热性能 |
6.3.3 PBFCL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6.3.4 PBFCL共聚酯链段相容性分析 |
6.3.5 PBFCL共聚酯在拉伸过程的结晶演变 |
6.3.6 PBFCL共聚酯的结晶度对弹性回复能力的影响 |
6.3.7 PBFCL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FDCA基亲水性聚醚酯的制备及水解行为调控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过程 |
7.2.3 表征测试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BF-PEG共聚酯的结构与组成 |
7.3.2 PBF-PEG共聚酯的热性能 |
7.3.3 PBF-PEG共聚酯的亲水性 |
7.3.4 PBF-PEG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7.3.5 PBF-PEG共聚酯的水解性能 |
7.4 PEG链段分子量对PBF-PEG共聚酯性能的影响 |
7.4.1 PBF50-PEG系列共聚酯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方法 |
7.4.2 PBF50-PEG共聚酯的分子结构 |
7.4.3 PBF50-PEG共聚酯的热性能 |
7.4.4 PBF50-PEG共聚酯的相分离情况 |
7.4.5 PBF50-PEG共聚酯的亲水性和吸水性能 |
7.4.6 PBF50-PEG共聚酯吸水前后的力学性能 |
7.4.7 PBF50-PEG共聚酯降解性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的动态演变 |
1.2.1 聚合物流场中气泡形态演变 |
1.2.2 注塑充填流场的数值模拟 |
1.2.3 聚合物/二氧化碳两相流数值模拟 |
1.2.4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形态演变的数值模拟 |
1.3 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行为 |
1.3.1 二氧化碳辅助聚合物成形技术的应用 |
1.3.2 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 |
1.3.3 原位高压显微光学研究方法 |
1.4 该课题方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注塑流场中超临界流体气泡的形态演变规律 |
2.1 引言 |
2.2 数学建模 |
2.2.1 控制方程 |
2.2.2 界面追踪 |
2.2.3 界面张力 |
2.2.4 黏度模型 |
2.2.5 边界条件 |
2.2.6 计算方法 |
2.3 模型验证 |
2.4 聚合物发泡注塑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2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3 偏离注塑流场中性面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4 非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数学建模 |
3.2.1 控制方程 |
3.2.2 界面追踪 |
3.2.3 黏度模型 |
3.2.4 界面张力 |
3.2.5 边界条件 |
3.2.6 计算方法 |
3.3 模型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RHCM/PFIM工艺中的气泡演变 |
3.4.2 非对称模具温度所引起的气泡的偏心分布 |
3.4.3 模温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4.4 RHCM/PFIM中熔接痕附近的表面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内部泡孔结构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数学建模 |
4.2.1 控制方程 |
4.2.2 界面追踪 |
4.2.3 黏度模型 |
4.2.4 边界条件 |
4.2.5 计算方法 |
4.3 模型验证 |
4.4 实验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HCM/PFIM热相应分析 |
4.5.2 实心层的厚度变化 |
4.5.3 芯层的泡孔结构 |
4.5.4 小气泡带的位置 |
4.5.5 小气泡带的形成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雪花状左旋聚乳酸晶体在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过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材料 |
5.2.2 样品制备 |
5.2.3 二氧化碳处理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经加压二氧化碳处理的PLLA薄膜的形貌 |
5.3.2 雪花晶的结构分析 |
5.3.3 雪花晶的生长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加压二氧化碳对左旋聚乳酸晶体形核长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材料 |
6.2.2 样品制备 |
6.2.3 测试 |
6.2.4 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 |
6.2.5 二氧化碳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LLA在低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2 PLLA在高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3 PLLA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动力学 |
6.3.4 PLLA晶体在形核限制效应中的节奏式生长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二氧化碳中聚乳酸晶体的分子构象和晶片结构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材料 |
7.2.2 薄膜制备 |
7.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 |
7.2.4 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LLA提纯 |
7.3.2 二氧化碳中的薄膜结晶 |
7.3.3 螺旋梯田晶体 |
7.3.4 分子形态 |
7.3.5 松弛折叠的形成 |
7.3.6 多层片晶中的晶片外翻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聚乳酸在二氧化碳中晶体生长的分子机理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2.1 二氧化碳处理 |
8.2.2 实验结果 |
8.3 理论模型 |
8.3.1 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状态方程 |
8.3.2 分子形核模型 |
8.3.3 二氧化碳诱发的附加能变 |
8.3.4 模型参数 |
8.3.5 计算方法 |
8.4 计算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8.6 附录 |
8.6.1 S-L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2 分子形核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3 扩散活化能和临界形核自由能 |
8.6.4 二氧化碳引起的形核过程中的额外自由能 |
8.7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A-、B-、V-型晶种的制备、晶态解析及其干预淀粉回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淀粉精细结构 |
1.1.1 淀粉分子结构 |
1.1.2 天然淀粉晶体结构 |
1.2 淀粉回生 |
1.2.1 淀粉回生现象与本质 |
1.2.2 淀粉回生相变过程 |
1.2.3 淀粉重结晶晶核形成与晶种干预 |
1.2.4 回生淀粉晶体结构 |
1.3 淀粉回生调控 |
1.3.1 外源组分调控淀粉回生 |
1.3.2 外源组分调控淀粉回生共性行为 |
1.4 课题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米淀粉基本组分测定 |
2.2.2 A-型晶种制备 |
2.2.3 B-型晶种制备 |
2.2.4 V-型晶种制备 |
2.2.5 淀粉水解率测定 |
2.2.6 A-、B-、V-型晶种干预淀粉回生 |
2.2.7 红外光谱测试 |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2.9 动态光散射扫描仪测试 |
2.2.10 X-射线衍射仪测试 |
2.2.11 小角X-射线散射仪测试 |
2.2.12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2.2.13 激光粒度仪测试 |
2.2.1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晶种制备分析 |
3.1.1 大米淀粉基本组成分析 |
3.1.2 A-型和B-型晶种制备分析 |
3.1.3 V-型晶种制备分析 |
3.2 晶种晶态结构分析 |
3.2.1 晶种粒度分布分析 |
3.2.2 晶种颗粒形貌分析 |
3.2.3 晶种短程有序结构分析 |
3.2.4 晶种片层结构分析 |
3.2.5 晶种晶胞参数分析 |
3.2.6 晶种晶粒性质分析 |
3.3 晶种干预淀粉重结晶成核模式与晶粒堆砌规律分析 |
3.3.1 晶种添加量对回生淀粉相对结晶率的影响 |
3.3.2 晶种对淀粉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
3.3.3 晶种对回生淀粉晶粒生长的影响 |
3.3.4 晶种对回生淀粉晶粒性质的影响 |
3.4 晶种干预淀粉重结晶片晶特征与晶胞参数转化规律分析 |
3.4.1 晶种对回生淀粉片晶结构的影响 |
3.4.2 晶种对回生淀粉晶胞参数的影响 |
3.5 晶种诱导作用位点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晶高分子 |
1.1.1 液晶的起源 |
1.1.2 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历程 |
1.1.3 液晶高分子简介 |
1.1.4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
1.1.4.1 按分子结构 |
1.1.4.2 按液晶内部有序程度 |
1.1.4.3 按液晶的形成条件 |
1.1.5 热致性液晶的性能 |
1.1.5.1 自增强性 |
1.1.5.2 尺寸稳定性 |
1.1.5.3 流变学特性 |
1.1.5.4 耐热性和阻燃性 |
1.1.5.5 其他性能 |
1.1.6 液晶聚氨酯的应用 |
1.2 工程塑料 |
1.2.1 工程塑料简介 |
1.2.2 聚酰胺 |
1.2.2.1 聚酰胺简介 |
1.2.2.2 聚酰胺性能 |
1.2.2.3 聚酰胺应用 |
1.2.3 聚碳酸酯 |
1.2.3.1 聚碳酸酯简介 |
1.2.3.2 聚碳酸酯的性能 |
1.2.3.3 聚碳酸酯的应用 |
1.2.4 PC与 PA在 FDM打印方式下的研究 |
1.3 复合材料 |
1.3.1 复合材料简介 |
1.3.2 分子复合材料 |
1.3.3 分子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 |
1.4 3D打印 |
1.4.1 3D打印简介 |
1.4.2 3D打印材料 |
1.4.2.1 金属材料 |
1.4.2.2 光敏树脂 |
1.4.2.3 热塑性材料 |
1.4.2.4 无机陶瓷材料 |
1.4.2.5 其他3D打印材料 |
1.4.3 3D打印的几种主流成型方式 |
1.4.3.1 光敏树脂的选择性固化(SLA) |
1.4.3.2 丝状线材的选择性熔覆(FDM) |
1.4.3.3 粉末材料的选择性烧结(SLS) |
1.4.3.4 箔材叠层的实体制作(LOM) |
1.4.4 3D打印的前景及展望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PC型 LCPU的结构构筑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检测设备 |
2.3.4 PC型PU的合成过程 |
2.4 不同PU产物的表征 |
2.4.1 不同PU产物的FT-IR分析 |
2.4.2 不同PU产物的DSC分析 |
2.4.3 不同PU产物的POM分析 |
2.4.4 产物PU的XRD分析 |
2.4.5 产物PU的TG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PA型LCPU的结构构筑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检测设备 |
3.3.4 PA型PU的合成过程 |
3.4 不同PU产物的表征 |
3.4.1 不同PU产物的FT-IR分析 |
3.4.2 不同PU产物的DSC分析 |
3.4.3 不同PU产物的POM分析 |
3.4.4 产物PU的XRD分析 |
3.4.5 产物PU的TG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LCPU/PC及LCPU/PA6的制备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检测设备 |
4.2.4 LCPU的表面处理 |
4.2.5 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LCPU质量分数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4.3.2 不同LCPU质量分数下复合材料的流变学学性能表征 |
4.3.3 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4.3.4 复合材料的DSC表征 |
4.3.5 复合材料的TG表征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典型弹性体材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结构演化与力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典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形态 |
1.3 高分子形变机理 |
1.4 流动场诱导高分子结晶 |
1.5 高速加载装置与快速检测手段 |
1.5.1 高速加载装置研究进展 |
1.5.2 快速检测手段及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原位快速拉伸装置及检测系统 |
2.1 引言 |
2.2 原位快速拉伸装置 |
2.2.1 避免系统加速时间的影响 |
2.2.2 温度跳变的实现 |
2.3 快速检测系统 |
2.3.1 超高时间分辨率探测器的应用 |
2.3.2 高速CCD相机的应用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氟橡胶F2314力学响应的应变速率依赖性的结构来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样品准备 |
3.2.2 热力学分析 |
3.2.3 单轴拉伸测试 |
3.2.4 原位X射线散射实验 |
3.2.5 F2314的结构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力学响应的应变速率依赖性的结构起源 |
3.4.2 应变速率对E_i和σ_y的影响 |
3.4.3 应力平台区中硬段区域的塑性变形 |
3.4.4 应变硬化的结构起源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宽应变速率范围内天然橡胶的应变诱导结晶现象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配方及样品制备 |
4.2.2 单轴拉伸实验 |
4.2.3 原位X射线散射实验 |
4.2.4 X射线散射数据处理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宽应变速率范围内天然橡胶的力学响应 |
4.3.2 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4.1 天然橡胶应变诱导结晶应变速率无关性的结构起源 |
4.4.2 天然橡胶应变诱导结晶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模型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炭黑填料对天然橡胶力学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配方及样品制备 |
5.2.2 单轴拉伸实验 |
5.2.3 原位X射线散射实验 |
5.2.4 X射线散射数据处理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四种天然橡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力学响应 |
5.3.2 四种天然橡胶分别的结构演化规律 |
5.4 讨论 |
5.4.1 炭黑填料含量对成孔的影响 |
5.4.2 应变速率对成孔的影响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用快速扫描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态和结晶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1]PP-PE嵌段共聚物与PP基弹性体相容性的研究及加工助剂对薄膜表面结构的影响[D]. 薛巧男.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2]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 耿晓叶.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3]不同成核效果成核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万俊峰,杨小波,陈许龙,杜景灵,董伟兵,王刚.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1(04)
- [4]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D]. 王崧合.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pH对莲子淀粉理化和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D]. 陈政.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D]. 胡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
- [7]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19(02)
- [8]A-、B-、V-型晶种的制备、晶态解析及其干预淀粉回生研究[D]. 胡冰. 江南大学, 2019(12)
- [9]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D]. 赵申仁.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10]典型弹性体材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结构演化与力学行为[D]. 常家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