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园经济引发的法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棉[1](2021)在《圣俗之间: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中的收入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影响力极大,但学界对四大名山寺院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五台山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其地位之重、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要保障寺院的建设、寺院僧尼的正常生活和寺院佛事活动的正常运转都必须有强力的经济后盾和充足的寺院收入做保障。本选题以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为视角,系统研究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收入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通过对明代五台山寺院香火收入、寺田收入和寺院经济相关的物产收入等问题的深入分析,进而明晰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明代五台山寺院所处的历史场景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同时,研究五台山寺院经济收入,对当前我国如何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和发挥佛教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具有可咨借鉴的价值。明代帝王大都信仰和护持五台山佛教,五台山寺院经济得以赓续发展。香火收入是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的主要源泉。就香火收入来源而言,它与香客的空间流动相一致,僧人的空间流动对五台山寺院香火收入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游方高僧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在筹资化缘和施建寺院方面倾力而为;皇室成员与高级官员是香火捐献的重要贡献者,所谓“宫中素多茹素事佛者”;各级官员热衷于朝山进香,“倾囊营建道场”;“四方檀信靡靡向风”,民间香会组织则构成了五台山寺院香火收入的社会基础。就香火收入的类型而言,五台山香火主要有实物和服务两大类。实物香火包括货币、粮食、田土、佛事用品等。就香火收入的支出而言,五台山香火一是添置宗教活动用品,二是置买田地,三是用于寺院的兴修。其中,寺院的兴建和修缮是香火收入固化的重要形式。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明代五台山寺院修建耗资巨大,具有建设周期长、重建寺院多、参与者身份多样化的特点。寺田收入是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田地来源来看,五台山寺院田地的获得有三种主要渠道:即围寺赐田、周边垦荒与社会布施。就土地构成情况来看,寺院土地包括总院寺属土地、下院土地、僧人私有土地、僧人转租寺地、佃农租借寺地等等。在明代,由于来自中央的赐田总量偏少,所以,找出寺基或寺院遗址的历史凭证是建设寺院也是获得合法产权的重要途径。明代五台山寺田,按照土地质量划分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产量比较高的“堪种地”,第二类是产量较低的“不堪地”,第三类是挂靠在军队名下的寺田。作为寺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寺田成为各方社会力量争夺的对象,寺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因寺田清丈与官方展开博弈,因寺田纳粮与军队进行对垒,因寺田保护与豪强展开较量。有明一代,寺院与地方官府、卫所军队以及地方豪强之间的利益之争从未间断。源于五台山物产的林业、畜牧业、矿业和商业也是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的组成部分,是各方社会力量争夺的对象。在林业、矿业开发和畜牧业发展方面,都面临宗教资源和商业资源的两难选择。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五台山地方矿业发展速度迅猛,僧人亦参与其中,矿徒集团这一新型矿业组织方式的出现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矿徒暴动,而“僧商合党”和寺院中的官方贸易是当时主要的商业经营模式。以上对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后认为,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经历了由低迷发展到逐渐恢复的过程。明初一系列宗教改革整顿政策,以“清其事而成其宗”,造成五台山寺院经济在明初陷于低迷;至永乐起,“后宫国戚俱膜拜”,五台山寺院经济开始好转;万历以降,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入,社会风尚随着经济繁荣而日趋奢靡,五台山寺院经济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推动了寺院经济的复兴。首先,“分寺清宗”改革,直接导致了寺院分工专业化、僧人团队规模化、佛事服务社会化,开启了明代佛教世俗化发展的趋势,而僧人队伍的规模化重组,小寺合并成大寺,则直接影响着寺院的总体收入。但以五台山为代表的山林寺院在收入水平、生活条件、业务交流等多方面与北京等城市寺院尚无法相比。其次,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五台山寺院经济呈现市场化特色,一方面制定佛教政策助推僧人自食其力,另一方面法事的有偿服务也为山林寺院自身收入提供新的渠道。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出世的寺院不仅与世俗相通,而且也为世俗服务。寺院既是从事佛事的场所,同时也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和为民众提供服务之所,寺院在接收到各种香火收入时会将其中的一部分以社会救济的形式返还给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佛教的经济伦理与世俗利益互济的特色。虽然缘于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造成了以两京为代表的城市寺院与以五台山为代表的山林寺院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但是,五台山圣山认同既利于国家治理,也利于社会治理;既解决了僧人的精神皈依问题,也为寺院开辟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收入源泉。圣山认同与圣山书写,使得根植于深厚历史文化中的五台山寺院依然轶群绝类,进而推动了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发展。
林国荣[2](2020)在《从蒙森到塞姆:罗马帝国叙事的变迁》文中提出蒙森对于罗马帝国之变迁和发育的叙事,是19世纪历史学在这个论题上的集大成之作,塞姆《罗马革命》一书就同一论题提供的解释是20世纪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前者以理想主义为标志和特征,后者则显然是以现实主义为标志和特征。历史解释的这场转变毫无疑问是巨大且根本性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恐怕不单单是因为历史批评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旨在探讨这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
李海燕[3](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丁胜红,伍中信[4](2021)在《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从人类起源探析古代审计与会计哲学基础同源,梳理中西方审计史料,揭示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封建宗法等级思想、秦朝法家思想和汉武帝之后新儒家思想的中国古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反对科学主义中国化的费尔巴哈等人本主义思想和倡导科学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中国近现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神本主义思想和西塞罗人文主义思想的西方古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以美英为主基督教文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十八世纪德国人文主义思想、歌德等"人格"人文主义思想的西方近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以美英为主基督教文明的反科学主义费尔巴哈等人本主义思想和倡导科学主义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西方现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通过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哲学观点验证物本经济阶段雇佣审计思想产生规律,借此规律探析出雇佣审计思想→合作审计思想→共享审计思想的人类审计思想一般演进规律。
王力康[5](2021)在《近代西欧绝对主义的兴起与历史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近代西欧绝对主义国家的产生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跨时代的显着性政治标识。绝对主义的产生在历史上标志着欧洲黑暗中世纪的结束;在政治上标志着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构建;在经济上标志着封建农奴制的衰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在精神上标志着封建宗教枷锁的解除。可以说,绝对主义作为近代欧洲政治秩序生成的基础,向前摆脱了中世纪封建等级政制的无序与分裂,为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生成打下了基础;向后作为迈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政体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兴起铺平了发展之路。
卫丛姗[6](2021)在《万绳楠史学成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佳辰[7](2021)在《生于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的孤独书写》文中认为
巩雪琴[8](2021)在《佩珀生态正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杨瑜[9](2021)在《基于历史情境的初中历史教学过渡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瑞琴[10](2021)在《秦汉妇女社会活动研究》文中提出
二、庄园经济引发的法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庄园经济引发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圣俗之间: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中的收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史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明代之前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北朝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兴起 |
一、“弥复五百余里”与文殊菩萨道场 |
二、“僧尼大众二百万”与“僧只户”和“佛图户” |
第二节 隋唐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繁荣 |
一、“起废兴残”的隋朝寺院经济 |
二、“大寺三百六”的唐代寺院经济 |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消长 |
一、五代与北宋:从以僧为相到废寺汰僧 |
二、金代:从态度暧昧到平稳赓续 |
三、元代:从佛为帝师建立到发军建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五台山寺院的香火收入 |
第一节 香火来源:不同俗世群体 |
一、皇室成员:宫中素多茹素事佛者 |
二、各级官员:倾囊营建道场 |
三、普通信众:四方檀信靡靡向风 |
第二节 空间流动:香客与僧人 |
一、香客的地理分布与进香路线 |
二、游方高僧对五台山寺院香火收入的重要影响 |
三、其他僧人对五台山寺院香火收入的贡献 |
第三节 香火固化:寺院设施建设 |
一、香火收入的类型与使用 |
二、香火固化下的寺院背景 |
三、香火固化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五台山寺田收入及其控制权的斗争 |
第一节 寺田的主要来源 |
一、依托围寺赐田政策来获得田地 |
二、从寺院周边垦荒获得田地 |
三、从社会力量的布施获得田地 |
第二节 寺田的经营方式及其赋税问题 |
一、寺田的经营方式 |
二、寺田的赋税问题 |
第三节 围绕寺田收入控制权的斗争 |
一、与官方的博弈 |
二、与军队的对垒 |
三、与豪强的较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牧业、矿业、商业与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 |
第一节 林业、畜牧业与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 |
一、宗教资源和商业资源:林业开发的两个层面 |
二、佛事与边防:五台山畜牧业发展的两个方向 |
第二节 矿业与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 |
一、张与弛:五台山矿业的发展 |
二、官与私:对地方矿徒的弹压 |
第三节 商业与明代五台山寺院收入 |
一、僧商合党:寺院商业经营的模式 |
二、利益切割:寺院商业运营中的官方“派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发展阶段 |
一、洪武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低迷:清其事而成其宗 |
二、永乐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好转:后宫国戚俱膜拜 |
三、万历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复兴:“九莲菩萨”转世 |
第二节 “分寺清宗”背景下五台山寺院的规模化重组 |
一、僧职分工 |
二、寺院重组 |
第三节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五台山寺院经济收入 |
一、从“敕谕”加持到“鬻牒度僧” |
二、从“钦赐田地”到“凿翠开室” |
三、从“职受僧录”到“山场自治” |
四、从“市材募匠”到“窝聚矿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明代五台山修建寺院列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源的审计思想与会计思想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
二、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一)中国古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1.中国古代审计思想最初哲学基础: |
2.中国古代审计思想哲学基础: |
3.中国古代审计思想哲学基础: |
(二)西方古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1.西方古代审计思想最初哲学基础: |
2.西方古代审计思想哲学基础: |
(三)西方近现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1.西方近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2.西方现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四)中国近现代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 |
1.民国时期审计思想哲学基础: |
2.新中国时期审计思想哲学基础: |
三、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 |
(一)物本经济阶段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 |
(二)人本经济阶段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 |
四、本文小结 |
(5)近代西欧绝对主义的兴起与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绝对主义概念界定 |
二、近代西欧绝对主义的兴起 |
(一)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向近代绝对主义转变的背景与原因 |
(二)西欧绝对主义确立之历史进程 |
(三)近代西欧绝对主义产生的罗马法蕴涵 |
1.打开了中世纪日耳曼习惯法对王权的掣肘 |
2.罗马法复兴对资产阶级、王室贵族利益的维护 |
(四)博丹——绝对主义理论的建筑者 |
三、近代西欧绝对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 |
(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
(二)绝对主义产生的历史进步性 |
四、绝对主义的矛盾与限度 |
四、庄园经济引发的法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圣俗之间:明代五台山寺院经济中的收入问题[D]. 王国棉. 山西大学, 2021
- [2]从蒙森到塞姆:罗马帝国叙事的变迁[J]. 林国荣. 师大法学, 2020(01)
- [3]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4]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J]. 丁胜红,伍中信. 会计研究, 2021(07)
- [5]近代西欧绝对主义的兴起与历史意义[J]. 王力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07)
- [6]万绳楠史学成就研究[D]. 卫丛姗. 鲁东大学, 2021
- [7]生于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的孤独书写[D]. 刘佳辰. 西北大学, 2021
- [8]佩珀生态正义思想研究[D]. 巩雪琴.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9]基于历史情境的初中历史教学过渡语应用研究[D]. 杨瑜. 鲁东大学, 2021
- [10]秦汉妇女社会活动研究[D]. 高瑞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