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研究西藏问题的力作——《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安成日,汲禹涵[1](2021)在《透过表象看本质:美国媒体与政府是联动还是各自独立?——读程早霞《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早霞《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通过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美国传统主流媒体涉藏报道的系统分析,考察和剖析了辛亥革命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西藏和平解放前后、达赖叛逃前后以及冷战结束前后等重要历史时期,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和政府在"西藏问题"上态度和政策的变化,并借此阐明了美国媒体并不是独立于美国政府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而是美国政府制造国内外舆论的代言工具。
谭秋阳[2](2021)在《“达赖喇嘛集团”在境外社交平台的传播能力研究 ——以Facebook及Twitter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付豪[3](2021)在《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朱鸿亮[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朱彬彬[5](2021)在《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12-2019)》文中研究表明
廖珍珍[6](2021)在《20世纪三十年代罗元鲲的历史教科书编撰活动》文中认为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与史学新旧转型的要求下,编撰新式历史教科书以培养新式国民成为时代急务。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经历了一个从翻译域外教科书到改编再到独立编写的过程,逐步实现近代化和本土化。罗元鲲在20世纪三十年代编纂出版了三部历史教科书,涉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与中国通史诸领域。《史学概要》是一部史学通论性质的授课讲稿,既对中西、新旧史学有所介绍与区分,又论述了史学理论与方法,而后者是主要的。《中国近百年史》编撰起自乾隆朝晚期至1933年《塘沽协定》的签订止,尽量清晰完整地展现了近代社会事变的历程。《高中本国史》出版于1934年,将远古到20世纪三十年代“新生活运动”时期的历史叙述详明。三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体例都是章节体,并对史学史与历史发展进程进行阶段性划分,脉络清晰。罗元鲲的教科书,以民族史、政治史与外交史为叙事重点。他通过勾勒我国多源民族经过长期的同化、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来建构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史方面,罗氏尤重历代治乱兴衰与政治改革的得失,以为其时社会改革之资鉴。他还着力梳理我国古代的中西交通与近代的外交失败过程,加深国民对世界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了解。虽然侧重不同,但都以进化史观为指导思想,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经世致用,体现了“君史”与“民史”的调和。罗元鲲还广泛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事物的异同,凸显其本质。在论述过程中,秉持“切戒偏激”的史论原则,反映了他对于史德的理解。罗元鲲的三部历史教科书涉及范围广、包含的内容庞大,对其教科书的编纂活动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对近代史学史的认识。
黄钰[7](2021)在《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马耀东[8](2021)在《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历史教学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历史解释素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2019年起,辽宁等省(市)第一批执行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使用统编的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模块成为全体高中生的共同基础课,同时新高考改革也不断推进,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的条件下,加强对于历史解释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历史解释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发现,历史解释素养综合了历史学科诸素养,以理解为基础,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要求。当前,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多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可以结合历史学科能力层级结构与SOLO分类理论,从思维复杂程度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方案,更好地推动可测量的素养体系建立。中外历史纲要模块的教学和统编教科书的使用给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解释素养培养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科书基本表示认同,但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情况并不如学生自评的乐观,教师的备课任务也大大增加,教科书纲要式的表述方式、庞大的知识体量与核心素养落实的矛盾不断突出。当前,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要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统合学科诸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并进行合理的内容整合。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梳理教科书,理解基本史实,对历史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因果关系为核心进行问题引领,创设有利于历史理解的情境,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突破核心概念,逐步使学生达到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及以上的要求。在课后教师可以开展名词解释训练和历史论证练习,开展相关历史学科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师也应当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专业素养,开展史学阅读,提高讲述能力。基于以上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为例进行了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本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教学时间紧张与课程内容容量过大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落实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崔华杰[9](2021)在《近代西方人西藏研究的国家竞争与学术流变》文中研究表明受殖民利益驱使,西方人在近代深入西藏地区开展各类调查工作,间接开启了对西藏的文化研究活动。经游历家、传教士等个体和皇家地理学会等专业组织的努力,英国逐渐将西藏研究从地理情报搜寻转向为学术综合考察。俄国出于地缘政治利益需要,在西藏研究上与英国形成学术竞争,在此期间西方人的成果呈现史学化的特点。美国站在地方、国家和洲际的观察视角,最终将西方人西藏研究由地理游记纳入区域研究的学术体系。
叶柏川,于白昆[10](2021)在《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俄关系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实中两国间的很多问题,都要从清朝追根溯源,尤其是两国领土边界奠定于清朝时期。受时代背景影响,包括领土边界在内的政治外交问题历来是清代中俄关系史研究的重点。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俄致力于建设新型的国家关系,中俄关系史研究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俄划界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的研究成果,有关政治外交的专题讨论更加深入。
二、一部研究西藏问题的力作——《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研究西藏问题的力作——《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透过表象看本质:美国媒体与政府是联动还是各自独立?——读程早霞《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辛亥革命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四)美国主流媒体对“马克南入藏事件”的报道 |
(五)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六)达赖叛逃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七)冷战结束前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 |
二 |
(一)美国传统主流媒体有关中国西藏的报道是美国西藏政策的风向标 |
(二)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兼具新闻报道的特征与政治导向性 |
(三)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偏重对中国“西藏问题”的负面报道,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四)加强中美之间多层次文化交流有助于美国媒体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 |
三 |
(一)研究资料有新的突破 |
(二)研究样本有新的突破 |
(三)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 |
四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6)20世纪三十年代罗元鲲的历史教科书编撰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三部历史教科书的编撰缘起与概貌 |
2.1 三部历史教科书的成书背景 |
2.2 三部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与出版 |
2.2.1 《史学概要》 |
2.2.2 《中国近百年史》 |
2.2.3 《高中本国史》 |
2.3 编纂方法 |
2.3.1 史书体例的选择——章节体 |
2.3.2 分期意识 |
2.3.3 重视图表 |
3 民族史、政治史与外交史:教科书的三个叙事重点 |
3.1 重视民族史:梳理民族发展脉络以构建民族认同 |
3.2 凸显政治史:取鉴历史经验以救亡图存 |
3.3 瞩目外交史:注重中外史事联络以审视世界大势 |
4 见诸行事:教科书对新旧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实践 |
4.1“君史”与“民史”的调和 |
4.2 比较研究的广泛应用 |
4.3“切戒偏激”的史论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1.选题的缘起 |
2.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问题 |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理解 |
1.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 |
2.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
(二)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 |
1.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 |
2.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的优化 |
(三)历史解释素养与其他素养关系 |
1.诸素养的差异性与统一性 |
2.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
(四)中外历史纲要的特点与历史解释素养要求 |
1.中外历史纲要模块特点 |
2.《中外历史纲要》统编教科书的特点 |
3.中外历史纲要的历史解释素养要求 |
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现状 |
(一)学生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
1.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 |
2.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
1.教师调查的基本情况 |
2.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
1.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进行目标设计 |
2.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进行整合设计 |
(二)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
1.基于历史解释的教材梳理 |
2.基于历史解释的问题引领 |
3.基于历史解释的情境创设 |
4.基于历史解释的史料教学 |
5.基于历史解释的概念理解 |
(三)开展多种形式练习 |
1.名词解释训练 |
2.历史论证练习 |
3.历史学科活动 |
4.课外拓展阅读 |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1.提高史学素养 |
2.提高教学能力 |
四、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教学背景分析 |
(二)教学过程分析 |
(三)教学课后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课程标准中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 |
附录B 课程标准中历史解释素养学业质量水平划分 |
附录C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课程体例及课时表 |
附录D 课程标准与统编教科书对应关系中国史部分 |
附录E 课程标准与统编教科书对应关系世界史部分 |
附录F 中国史部分指向核心素养水平2 的要求 |
附录G 世界史部分指向核心素养水平2的要求 |
致谢 |
(9)近代西方人西藏研究的国家竞争与学术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印度:殖民时代下的地理勘察和情报搜集 |
二、走向合作化:专业学会引领下的研究分流 |
三、“大角逐”:英俄学术竞争与研究的史学化 |
四、地方、国家和洲际:美国西藏研究的区域视角 |
五、余论 |
(10)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俄东段边界及相关问题研究 |
1.清后期东北地区东段中俄边界研究。 |
2.中俄逃人问题。 |
二、中俄西段边界、边疆及相关问题研究 |
1.唐努乌梁海问题。 |
2.中俄科塔谈判及《科塔界约》。 |
3.卡伦问题。 |
4.准噶尔蒙古与俄国关系。 |
5.伊犁交涉问题。 |
6.俄国与西藏问题。 |
7.帕米尔问题。 |
8.俄国探险家问题。 |
三、中俄遣使及礼仪之争 |
1.中俄遣使。 |
2.俄国驻北京传教团与中俄外交。 |
3.礼仪之争。 |
四、晚清时期中俄外交政策 |
四、一部研究西藏问题的力作——《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透过表象看本质:美国媒体与政府是联动还是各自独立?——读程早霞《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J]. 安成日,汲禹涵.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10)
- [2]“达赖喇嘛集团”在境外社交平台的传播能力研究 ——以Facebook及Twitter为例[D]. 谭秋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研究[D]. 付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12-2019)[D]. 朱彬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20世纪三十年代罗元鲲的历史教科书编撰活动[D]. 廖珍珍.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D]. 黄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D]. 马耀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近代西方人西藏研究的国家竞争与学术流变[J]. 崔华杰. 清史研究, 2021(03)
- [10]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J]. 叶柏川,于白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炎黄文化; 政治文化; 教学理论; 美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