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水泥厂开发的低碱水泥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彭文斌[1](2021)在《大坝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研究 ——以云南省华宁县龙潭箐泥石流沟治理项目为例》文中认为碱—集料反应被称作混凝土的“癌症”,严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研究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工程治理项目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华宁县龙潭箐泥石流沟治理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条件下碱—集料反应抑制试验,应用MATLAB软件对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趋势面分析,为该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具体结论如下:(1)粉煤灰掺量和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呈高度的非线性负相关,粉煤灰掺量越高,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越低;养护龄期和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呈高度的非线性正相关,养护龄期越长,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越高;粉煤灰掺量<20%时,水泥碱含量对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的影响较小。粉煤灰掺量≥20%时,水泥碱含量和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呈正相关,碱含量越高,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越高;(2)利用回归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不同碱含量下的粉煤灰掺量和混凝土试件膨胀率、养护龄期和混凝土试件膨胀率的回归方程:z=F()=(6·((7)+(8;得到不同碱含量下的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和混凝土试件膨胀率的回归方程:z=F(x,y)=p00+p10+p01y+p202+p11+p022+p303+p212+p12y2+p03y3+p313y+p222y2+p13y3+p04y4。(3)从经济、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提出两项抑制碱—集料反应的工程措施:降低混凝土碱含量、高掺35%的I级F类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陈雪梅[2](2021)在《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硬化和微结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2019年我国磷石膏年排放量接近8000万吨,利用率约为40%。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由于含有磷、氟、有机物和残酸等,使其利用难度增加,综合利用率低。磷石膏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如何加快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进程是目前石膏行业关注的热点。磷石膏煅烧后具有水化活性,使其具备成为资源的潜力,但磷建筑石膏因杂质的影响,应用受限。石灰中和是磷石膏主要的预处理方式,但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硬化少有研究。掌握磷建筑石膏的理化特性,开发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利用技术,可提升磷石膏的防霉性、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降低腐蚀性,对实现磷石膏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掌握磷建筑石膏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是实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磷建筑石膏为研究对象,对碱性环境中的应用问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了磷建筑石膏、脱硫建筑石膏和天然建筑石膏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β-半水硫酸钙,颗粒形貌为疏松多孔的层板状,内含纳米级的狭缝孔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标准稠度用水量。磷建筑石膏颗粒粒度分布广,存在多个粒度区间,含有的杂质包括:有机物、共晶磷、石英、黏土类矿物以及残酸。粉磨不能改变磷建筑石膏的粒度分布特征,水洗可降低P、F含量,提高pH。与脱硫建筑石膏相比,磷建筑石膏对缓凝剂具有选择性,蛋白和氨基酸类缓凝剂效果较好;其次与减水剂的适应性优于脱硫建筑石膏,其杂质会降低减水剂的作用效果,而增加细度可提高减水率;优化磷建筑石膏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可显着提升其力学性能。(2)采用ESEM原位观察技术观察了磷建筑石膏的水化过程,证实其水化机理为溶解沉淀并首次提出了颗粒的水化溶解模型,同时对酸性环境中水化过程的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研究揭示磷建筑石膏颗粒由表面吸附杂质的半水石膏单晶体或聚晶组成,其溶解为表面溶蚀且非均匀溶解的过程,缺陷、杂质、晶界所在的位置优先溶解。溶解过程中,不规则颗粒边界趋于弧形,形成内含孔洞的絮状物中间体,进一步溶解伴随颗粒的碎裂,表现为小颗粒先于大颗粒溶解消失,但颗粒粒度呈整体降低趋势。半水石膏能够自发生成二水石膏,其水化过程包括溶解阶段、溶解-析晶阶段和平衡阶段,在水化平衡期不释放水化热,但小晶体溶解,大晶体继续生长,强度持续发展。磷建筑石膏杂质和细度的增加会促进溶解但会改变二水石膏的晶体形貌,减小水化空间能够促使晶体连生形成晶块从而降低晶体形貌对硬化体性能的影响。(3)调节溶液pH,研究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硬化规律,发现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水化时:半水石膏颗粒溶解受阻,晶核析出和晶体生长减缓,水化放热速率降低,宏观表现为缓凝和强度劣化。当与缓凝剂叠加作用,现象更显着,形成超缓凝。研究还发现添加无机盐和不同种类的碱可促进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的水化,缩短凝结时间,但只有Ca(OH)2可显着改善硬化体强度。分析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过程和晶体形貌的演变,并与脱硫建筑石膏进行对比,提出碱性环境下的影响机制:磷建筑石膏中的共晶磷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a3(PO4)2沉淀,原位包裹半水石膏颗粒并选择吸附在二水石膏晶面上,阻碍半水石膏颗粒溶解、晶核析出以及晶体在C轴方向的生长,形成酥松的结晶网络,而过量的Ca(OH)2颗粒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优先吸附Ca3(PO4)2,使二水石膏晶体C轴恢复生长,促进晶体网络结构的发展。(4)结合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机制,分析了磷建筑石膏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进程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可以改善磷建筑石膏短期耐水性能,但其碱性环境会影响磷建筑石膏的水化并改变二水石膏的晶体形貌,而且水化生成的Ca(OH)2不能优先吸附Ca3(PO4)2,因此复合体系需要更多的水泥水化产物包裹二水石膏晶体,形成新的网络骨架。但过硫体系中,高的硅酸盐水泥掺量易导致产品在潮湿环境和干湿循环下生成延迟钙矾石而引起开裂。
丁锐[3](2019)在《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矿产,目前主要用于燃烧发电和页岩油提取等能源领域,可以部分缓解由于石油及煤炭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压力。但随着油页岩利用率的扩大,巨大的固体废弃物-油页岩灰渣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这些废弃物中大量毒性或潜在毒性物质经过雨水淋溶或扩散后严重污染周围的水源、土地及生物,对环境造成危害。针对国内外现有油页岩废渣综合处理能力差的现状,寻求一种高效、环保、资源化利用率较高的新方法,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油页岩废渣(OSR)的化学特性,利用其氧化钠、氧化钾含量高的特点,将其与矿渣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通过对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早期水化特性的研究,揭示了早龄期净浆体系的水化产物结构演化规律,以此为理论基础,对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及混凝土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了探究。针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料来源广泛,难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后期易出现强度倒缩、泛碱等问题,本文结合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用于碱激发胶凝材料的R/Al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调节胶凝材料中网络形成剂及网络调整剂的数量,可以有效的提高硬化体系的强度及耐久性能。本研究一方面有望解决当前油页岩废渣的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R/Al质量控制方法对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生产及质量保证提供理论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有:1.研究了常温下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特性。结果表明,激发剂掺量是影响净浆体系凝结时间的主要因素,激发剂掺量为7.5wt%时,大幅度降低净浆体系的凝结时间,OSR掺量及水玻璃模数对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浆体的水化放热特性的探究,将碱激发油页岩渣水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快速反应期(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稳定期。2.通过XRD、FTIR、DSC、TEM、EDS的测试结果可知,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净浆的水化产物主要由沸石类的硅酸铝钠水合物(Na4Al2Si6O17.2H2O)、无定型凝胶(Na2O-Al2O3-SiO2-H2O)、C-S-H凝胶所构成。激发剂掺量相同时,在水化初始阶段(3h)浆体内部逐渐形成空间网络状凝胶体,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水化产物不断团聚,填充浆体孔隙,使OSR-Slag浆体结构逐步致密化。原料化学成分对浆体的水化过具有一定的影响,OSR掺量为60wt%时,浆体在相同龄期的水化程度最高,水化产物数量最多,浆体体系更加密实。3.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激发剂掺量及胶凝组分的化学组成。激发剂掺量越大,相同配比的硬化砂浆体系强度越高,但增长幅度不明显,结合工程实际的需求,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胶凝材料的最优配比为:激发剂掺量5wt%,油页岩渣掺量为30wt%。4.本文从碱激发胶凝材料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其比例关系出发,根据它们影响碱激发复合砂浆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试验结果,探讨了胶凝材料组分对原料解聚程度、重组聚合速度及聚合产物结构稳定性的作用规律。提出了不同原料组成的碱激发胶凝材料R/Al化学成分的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1)当碱激发胶凝材料胶凝组分中的Ca、Mg、Si、Al含量变化较大时,R/Al的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和理论控制范围都是不同的。当(Ca+Mg)/(Si-Al)<0.8时,应控制(Na+K)/Al≤1;当(Ca+Mg)/(Si-Al)≥0.8时,应控制(Ca+Mg)/(Si-Na-K)≤1.5。R/Al计算结果越接近理论控制值,证明水化产物中可溶性碱数量越少,硅铝链聚合程度和数量越高;反之,其结构稳定性逐渐变差,会出现长期强度倒缩的现象。(2)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微区水化产物的R/Al指标同样会影响产物的结构稳定性。EDS分析表明,碱激发复合砂浆的界面及微区水化产物的R/Al计算结果超出理论控制范围时,水化产物结构中存在可溶性碱,随着龄期的延长会对硬化的产物体系造成侵蚀现象,降低硬化浆体与集料的粘接强度,导致长期强度的倒缩。因此,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局部水化产物成分也应满足R/Al控制指标的要求。5.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最优配比为:激发剂掺量5wt%,胶凝组分450kg/m3(30wt%OSR+70wt%Slag)、砂642 kg/m3、石子1320 kg/m3、水固比=0.45。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88Mpa。通过抗碳化及抗化学侵蚀测试,表明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黄丽萍[4](2019)在《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与孔隙液化学组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碱矿渣胶凝材料具有能耗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它的制备不仅解决矿渣综合利用问题,又保护生态环境,有望成为21世纪应用于各项工程的新型胶凝材料。已有研究表明从固相化学组成的角度能较好地分析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由于胶凝材料孔隙液中的自由离子与水化产物固相组分之间存在动态溶解-沉淀平衡,因此从孔隙液化学组成的角度推测分析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具有一定可行性。而从孔隙液化学组成的角度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TG-DSC)等技术手段研究了碱浓度及模数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测定水化产物固相组分,计算分析出固相组分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固相化学组成角度研究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pH酸度计测定出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研究碱浓度和模数对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影响及pH对各离子浓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孔隙液各离子浓度与水化产物固相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从孔隙液化学组成角度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进行推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碱矿渣胶凝材料中水化产物主要以低Ca/Si的C-S-H凝胶和C-A-S-H凝胶为主,另有少量水滑石类物相存在;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对碱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碱浓度和模数是影响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C-S-H(I)凝胶生成量和结晶度的重要因素。(2)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中pH值在11.2211.81范围内,低于硅酸盐水泥熟料;孔隙液中的离子以钠离子为主。碱浓度和模数对胶凝材料孔隙液钠、钙、镁、铝离子浓度影响较大,其余离子浓度影响较小。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中钠离子浓度是决定其pH值的主要因素。随着pH值的增加,硅、硫离子浓度增大,钾、钙、镁、铝浓度则基本恒定不变。(3)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各离子浓度比例关系与水化产物固相元素比例关系相关性良好,证实了利用孔隙液化学组成分析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的可能性,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
陆邦柱[5](2018)在《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商洛市位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区域集群源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选择新兴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化为实施载体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明确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得到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给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案例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扎根理论,将深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融入一起来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论文按照发展循环集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设计了水资源保护区循环集群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概念进行定义,介绍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分析方法,并构建了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最后,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区域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商洛市区位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及法律法规是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在“基础—诱因—推动”理论框架下分析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商洛市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是以企业自组织方式、链条牵引式和网络集成式三种方式形成的;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得知,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外在驱动因素、内在激励因素和内部结构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三,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群从业人员的总数、交通便利度、人均财政专项补贴额度、矿产资源生产与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人均集群产业总产值、集群低碳研发经费、集群申请低碳专利数、集群科研人数、人均环境治理投资支出、外商投资额度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第四,按照循环集群发展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商洛市设计了三个层次上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企业为核心的小循环模式、以生态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级循环模式和在社会范围的大循环模式。第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逐年对比分析。最后,文章阐述了对具体的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前面有关的研究结论提出要从政府调控、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和宣传要素五个方面构建对策支撑体系。
高宇[6](2018)在《奠基 传承 逐梦——记硫(铁)铝酸盐水泥系列的研究开拓之路》文中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梦想。一个暖冬的下午,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种工程材料研发中心,我与齐冬有聊起他在硫(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技术服务工作中20多年的攀爬之路……齐冬有,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特种工程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种水泥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秘书长和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齐冬有为人谦和低调,有一种专注而安静的神情。他娓娓道出我听着非常熟悉的几句话:"人生就是追求与
高宇,张国庆[7](2018)在《回顾与逐梦——记齐冬有拓展硫(铁)铝酸盐水泥应用之路》文中认为0引言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暖冬的下午,笔者与齐冬有在CCPA特种工程材料研发中心聊起他二十几年在硫(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技术服务工作摸爬滚打的荣耀与艰辛之路……齐冬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特种工程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种水泥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秘书长和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团体职务。他为人谦和低
曾鑫[8](2017)在《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国家经济发展,建筑住宅需求上升,墙体材料用量随之增加,但传统墙体材料已不符合节能、低耗的新材料发展趋势。因此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可减少建筑能耗,发挥其节能环保作用。但其也存在防火性能及耐久性能差的缺点,如果发生火灾,不仅造成建筑结构受损,更严重将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研制出一种改进型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原材料来源范围广泛,其中的粉煤灰和页岩陶粒具有利废、价格低廉、储存量大等特点,在混凝土砌块中添加粉煤灰和陶粒不仅绿色环保、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能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物中的隔离墙体,与传统墙体材料相比,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防火及耐久性能良好。在本文中对通过采用页岩陶粒、普通硅酸盐水泥、聚丙烯纤维、粉煤灰、双氧水、膨胀珍珠岩为主要成分制作的轻质微孔节能混凝土砌块进行研究。(1)对制作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的配合比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配合比:水胶比0.35,40.0%水泥,25%页岩陶粒,35%粉煤灰代替水泥掺量,8.0%双氧水,3%膨胀珍珠岩,0.04%减水剂,在此基础上探讨页岩陶粒、粉煤灰及双氧水量的改变对轻质微孔节能混凝土砌块强度、抗冻等性能的作用效果。(2)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对混凝土砌块各方面性能探讨研究,涉及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和吸水率、水胶比和双氧水分别与导热系数及表观密度关系、抗冻性、混凝土砌块强度等方面。(3)探讨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强度形成机理及微孔结构形成机理,对轻质微孔节能混凝土砌块水化产物及其形貌利用扫描电镜SEM图像观察,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并优化混凝土砌块,使其能满足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规程,在工程应用中得以推广。
赵旭东[9](2017)在《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文中认为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加入石膏磨成水泥后具有快凝快硬、早强高强、微膨胀、低干缩、抗冻、抗渗、抗腐蚀等诸多优点。通过研究该熟料的烧成机理和熟料微观结构可以为水泥工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数据参考和指导,对于水泥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XRD、TG-DSC、SEM、MIP等方法研究了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最佳煅烧制度以及游离氧化钙对水泥熟料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水泥熟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对水泥熟料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温度范围为1250℃-1350℃,最佳的煅烧制度为1300℃下煅烧0.5h。在熟料的烧成过程中,C4A3S?主要在1181℃-1198℃大量生成;在1200℃-1250℃,随着4CaO·2SiO2·Ca SO4的分解,C2S和Ca SO4大量出现。(2)HBCSA水泥熟料中矿物分布更均匀,晶粒细小,基本在5μm以下,与CSA熟料相近,小于OPC熟料矿物的尺寸;熟料中存在的不规则形状C2S,且部分CaSO4、C4A3(?)与C2S互相包裹在一起,水化时可以快速参加反应。HBCSA水泥熟料中除了具有10μm左右的大孔,还有大量的0.1-1.0μm的小孔,粉磨后会增加熟料的比表面积,可以加速熟料水化。(3)适量的f-CaO可显着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但对于后期强度影响较小。过量的f-CaO会造成水泥石膨胀开裂。在本文中,HBCSA水泥熟料中f-CaO的含量在0.8左右较好。适量的游离氧化钙使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加快,主放热峰提前,过多的f-CaO使HBCSA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降低,主放热峰延后。随着f-CaO的增加,水泥的放热总量增加。
黄红旗[10](2017)在《防辐射水泥的制备及其水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辐射材料是人体健康、自然界及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核技术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重点功能材料之一。针对目前防辐射混凝土因容重大存在着易离析、开裂等问题以及钡、锶、硼水泥存在着防辐射效果单一化、稳定性及胶凝性差、煅烧温度高等问题,开发新型防辐射水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工业级水泥生料里掺入一定量屏蔽性能良好的含硼化合物,经高温煅烧使其形成多元体系熟料,制备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水泥。结合XRD、SEM(EDS)、水化热测定仪,252Cf中子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对防辐射水泥矿物组成及形貌、用水量、凝结时间、水化热、胶砂强度等性能和水化产物构成及形貌进行研究,探讨防辐射水泥矿物相组成、形貌、结构与辐射性能的关系,确定屏蔽辐射适宜的化合物及掺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400℃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熟料与化合物的种类和掺量有关。随着Y1、Y3化合物掺量的增加,防辐射矿物X含量逐步增加;Y2化合物随掺量的变化不明显。化合物的掺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熟料中C3S和C2S矿物的相对含量。能谱取点分析表明:熟料中含有部分屏蔽元素形成的矿物相X。防辐射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安定性与化合物种类和掺量密切相关。就标准稠度用水量而言,掺入Y1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用水量随掺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当掺量3%时,达到最小值,为24.9%;掺入Y2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用水量随掺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掺入Y3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用水量先下降后逐步上升,保持在26%以上。不论掺入何种化合物,均会明显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就初凝时间来看,掺入Y2制备的水泥延长时间较掺入Y1和Y3的短,掺入Y1和Y3的初凝时间相差较小。掺入Y1、Y2、Y3制备的水泥终凝时间随化合物掺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随掺量增加而增加。掺入Y2的终凝时间较Y1、Y3的短。这可能是Y2的掺入对C3A、C3S的形成有较小的影响。不论掺入何种化合物所制备的防辐射水泥安定性均合格。掺入化合物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的强度均比空白样R的低,但程度各不相同。随着掺量的增加,掺入Y1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的3d、7d、28d抗压、抗折强度呈降低趋势,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增幅较大;掺入Y2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的3d、7d、28d抗压强度较低,抗折强度变化不明显;掺入Y3制备的防辐射水泥的3d、7d、28d抗压、抗折强度趋于平稳,早期强度较高,后期增幅较小。掺入不同化合物制备的防辐射水泥水化放热总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但是放热总量有所不同。同为2%掺量的防辐射水泥,掺入Y2的7d放热总量与空白样R比较接近,掺入Y1和Y3的7d放热总量差别较大。水化速率最大值,都集中在0.5d以内。防辐射水泥水化产物主要有C-S-H、CH、AFt、水化铝酸盐和含硼化合物。随着龄期的延长,铝酸盐水化矿物衍射峰缓慢减弱,C-S-H衍射峰变化不明显,CH、AFt、水化硼酸盐衍射峰逐渐增强,可能与晶体逐步发育完好和晶粒尺寸增大有关。在SEM观察下,纤维状的AFt、六角板状的CH轮廓明显清晰,C3BH12呈片状,CBH5呈纤维状。防辐射水泥的中子屏蔽性能随化合物的种类和掺量而不同。掺入Y1和Y3形成的防辐射水泥中子屏蔽性能较好,在掺量为3%时,屏蔽率分别为88.4%、93.3%。这可能与具有较大吸收截面的含硼化合物有关。
二、天津水泥厂开发的低碱水泥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水泥厂开发的低碱水泥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大坝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研究 ——以云南省华宁县龙潭箐泥石流沟治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及植被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
2.4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设计方案 |
第三章 碱—集料反应的破坏机理 |
3.1 碱—集料反应的分类 |
3.2 碱—集料反应发生的条件 |
3.3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破坏机理 |
第四章 原材料的选择与试验方法 |
4.1 原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第五章 粉煤灰对碱—集料反应的抑制作用分析 |
5.1 粉煤灰的特点 |
5.2 粉煤灰对碱—集料反应抑制效果试验 |
5.3 粉煤灰对碱—集料反应的抑制机理分析 |
第六章 大坝混凝土的特殊性及设计方案 |
6.1 大坝混凝土的特殊性 |
6.2 设计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2)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硬化和微结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磷石膏的材料特性及预处理 |
1.2.2 磷石膏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1.3 建筑石膏研究现状 |
1.3.1 建筑石膏性能特点 |
1.3.2 水化机理 |
1.3.3 水化硬化性能 |
1.3.4 石膏晶体学特性及强度的产生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出发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建筑石膏粉 |
2.1.2 辅助胶凝材料 |
2.1.3 外加剂 |
2.2 试验方法和仪器 |
2.2.1 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2.2.2 水化过程表征 |
2.2.3 微观性能测试 |
2.2.4 耐久性测试 |
第三章 磷建筑石膏的理化特性及应用分析 |
3.1 磷建筑石膏粉颗粒特性 |
3.1.1 外观及形貌 |
3.1.2 孔结构 |
3.1.3 预处理与粉磨 |
3.1.4 放射性 |
3.2 磷建筑石膏粉的组成 |
3.2.1 化学成分 |
3.2.2 物相组成 |
3.2.3 杂质分析 |
3.3 建筑石膏粉的物理力学性能 |
3.3.1 净浆物理性能 |
3.3.2 净浆力学性能 |
3.4 磷建筑石膏的应用 |
3.4.1 磷建筑石膏的推广 |
3.4.2 磷建筑石膏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
3.4.3 建筑石膏基材料的耐水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研究 |
4.1 水化过程研究 |
4.1.1 原位水化观察 |
4.1.2 水化热力学分析 |
4.1.3 水化特征分析 |
4.2 水化动力学分析 |
4.2.1 结晶原理 |
4.2.2 水化表征 |
4.3 硬化体显微结构 |
4.3.1 物相分析 |
4.3.2 晶体形貌 |
4.3.3 孔结构 |
4.4 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的水化硬化 |
5.1 pH对磷建筑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1 pH对磷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及强度的影响 |
5.1.2 缓凝剂作用下pH对磷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及强度的影响 |
5.2 pH对磷建筑石膏水化进程的影响 |
5.2.1 水化温度 |
5.2.2 水化热 |
5.2.3 电阻率 |
5.3 pH对硬化体微结构的影响 |
5.3.1 水化程度及物相分析 |
5.3.2 晶体形貌 |
5.3.3 孔结构 |
5.4 机理分析 |
5.4.1 离子浓度 |
5.4.2 物相变化 |
5.4.3 pH演变 |
5.4.4 颗粒粒度演变 |
5.4.5 颗粒形貌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的水化硬化调控 |
6.1 无机盐对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6.1.1 无机盐对磷建筑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2 无机盐对磷建筑石膏水化进程的影响 |
6.1.3 无机盐对硬化体微结构的影响 |
6.2 晶种对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6.2.1 晶种对磷建筑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2 晶种对磷建筑石膏水化进程的影响 |
6.2.3 晶种对硬化体微结构的影响 |
6.3 无机盐及晶种作用机理分析 |
6.4 碱对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6.4.1 碱对磷建筑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2 碱对磷建筑石膏水化进程的影响 |
6.4.3 碱对硬化体微结构的影响 |
6.4.4 机理分析 |
6.4.5 Ca(OH)_2的普适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磷建筑石膏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性能 |
7.1 水泥对磷建筑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7.1.1 标稠需水量及经时损失 |
7.1.2 凝结时间 |
7.1.3 强度 |
7.2 水泥对磷建筑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7.2.1 水化热 |
7.2.2 物相组成 |
7.2.3 微观形貌 |
7.3 水泥-磷建筑石膏复合材料的体积稳定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国际课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3)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传统水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
1.3.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定义 |
1.3.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分类 |
1.3.3 碱激发胶凝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术语 |
1.4 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的结构与性能 |
1.4.1 高炉矿渣的产生 |
1.4.2 矿渣的化学组成 |
1.4.3 矿渣玻璃体结构理论 |
1.4.4 矿渣水硬活性的测量 |
1.5 粉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材料-粉煤灰的结构与特性 |
1.5.1 粉煤灰的特点及矿物组成 |
1.5.2 粉煤灰的火山灰特性和胶凝性能 |
1.6 碱激发胶凝材料原材料-油页岩渣的结构与特性 |
1.6.1 油页岩的物理化学性质 |
1.6.2 油页岩渣的产生 |
1.6.3 油页岩渣的危害 |
1.6.4 油页岩渣研究利用的现状与水平 |
1.7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水化产物 |
1.8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展望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
1.9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10 本文研究方案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胶凝组分 |
2.1.2 碱激发剂 |
2.1.3 调凝剂 |
2.1.4 集料 |
2.1.5 水 |
2.2 实验设备 |
2.3 表征手段 |
第3章 原材料特性及胶凝组分粉磨工艺 |
3.1 原材料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 |
3.2 原料粉磨工艺 |
3.3 原料S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激发OSR-Slag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征及性能分析 |
4.1 试验配比及正交设计 |
4.1.1 试验配比 |
4.1.2 正交设计 |
4.2 凝结时间测试 |
4.3 水化热及累计放热量 |
4.4 水化产物分析 |
4.4.1 XRD分析 |
4.4.2 DSC分析 |
4.4.3 FTIR分析 |
4.5 微观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4.5.1 SEM分析 |
4.5.2 微区成分分析 |
4.5.3 TEM分析 |
4.6 碱激发OSR-Slag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及水化产物演化规律 |
4.6.1 碱激发OSR-Slag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 |
4.6.2 碱激发OSR-Slag胶凝材料水化产物演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碱激发OSR-Slag砂浆性能研究 |
5.1 配合比设计 |
5.2 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力学性能分析 |
5.3 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微观结构及微区成分分析 |
5.4 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水化产物XRD分析 |
5.5 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砂浆水化产物FTIR分析 |
5.6 碱激发OSR-Slag砂浆强度发展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碱激发胶凝材料R/Al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
6.1 碱激发胶凝材料R/Al质量控制方法理论推导过程 |
6.1.1 碱激发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结构稳定性分析 |
6.1.2 碱激发胶凝材料R/Al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
6.2 碱激发胶凝材料R/Al质量控制方法的试验验证 |
6.2.1 原材料及试验配比 |
6.2.2 碱激发复合砂浆力学强度及R/Al计算结果分析 |
6.2.3 碱激发复合砂浆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分析 |
6.2.4 碱激发复合砂浆可溶性碱含量的测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性能研究 |
7.1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7.2 新拌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工作性 |
7.3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7.4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界面及微区化学成分 |
7.5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的耐久性 |
7.5.1 碱激发OSR-Slag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
7.5.2 碱激发OSR-Slag抗化学侵蚀性能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与孔隙液化学组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碱矿渣胶凝材料研究背景 |
1.2.1 碱矿渣胶凝材料国内外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1.2.2 矿渣的形成、组成及结构 |
1.2.3 碱性激发剂的种类 |
1.2.4 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与水化机理 |
1.2.5 碱矿渣胶凝材料性能 |
1.3 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 |
1.3.1 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及其特性 |
1.3.2 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特性 |
1.3.3 碱矿渣胶凝材料与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比较 |
1.4 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 |
1.4.1 硅酸盐水泥孔隙液化学组成 |
1.4.2 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 |
1.4.3 碱矿渣胶凝材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孔隙液化学组成的比较 |
1.5 课题的研究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1.1 矿渣 |
2.1.2 水泥熟料 |
2.1.3 碱激发剂 |
2.1.4 水 |
2.2 实验配合比 |
2.3 试件制备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净浆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2.4.2 碱矿渣水泥孔隙液提取方法 |
2.4.3 碱矿渣水泥孔隙液化学组成和pH测定方法 |
2.4.4 物相组分及微观形貌的观测 |
第三章 碱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水化产物及其特性 |
3.1 碱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 |
3.2 水玻璃碱浓度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 水玻璃模数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 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 |
3.4.1 XRD |
3.4.2 TG-DSC |
3.4.3 SEM-EDS |
3.5 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特性 |
3.5.1 C-S-H凝胶 |
3.5.2 C-A-S-H凝胶与水滑石 |
3.5.3 C-S-H凝胶对Na的吸附特性 |
3.6 水玻璃碱浓度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影响 |
3.6.1 XRD |
3.6.2 TG-DSC |
3.6.3 SEM |
3.7 水玻璃模数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影响 |
3.7.1 XRD |
3.7.2 TG-DSC |
3.7.3 SEM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及其与水化产物关系 |
4.1 碱矿渣胶凝材料孔隙液化学组成 |
4.1.1 化学组成 |
4.1.2 水玻璃碱浓度/模数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
4.1.3 水玻璃碱浓度/模数对pH值的影响 |
4.1.4 pH值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
4.2 碱矿渣孔隙液化学组成与水化产物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5)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循环经济 |
2.1.3 循环产业集群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3.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3.1.1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客观基础 |
3.1.2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现实要求 |
3.1.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推动 |
3.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3.2.1 形成机制系统动力框架构建 |
3.2.2 形成系统动力理论框架的分析 |
3.2.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分析方法 |
3.2.4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因果关系结构图 |
3.2.5 循环产业集群因果关系关键反馈回路 |
3.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3.3.1 企业层面自组织形成方式 |
3.3.2 链条牵引式形成方式 |
3.3.3 网络集成式形成方式 |
4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4.1 研究方法 |
4.2 访谈过程介绍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过程 |
4.3 访谈资料编码分析 |
4.3.1 资料分析准备工作 |
4.3.2 开放性编码 |
4.3.3 关联性编码 |
4.3.4 理论编码 |
4.4 质性研究信度与效度 |
4.4.1 质性研究信度 |
4.4.2 质性研究效度 |
4.5 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获取 |
5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 基于企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1 资源型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2 农业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3 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 |
5.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5.2.2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5.2.3 打造龙头企业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3 基于社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4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6.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概念 |
6.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6.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
6.2.2 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6.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 |
6.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1 投入指标的确定 |
6.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
7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
7.1 商洛市背景现状 |
7.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 |
7.2.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7.2.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7.3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7.3.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7.3.2 驱动因素及指标设计 |
7.3.3 数据的获取及计算过程 |
7.3.4 实证结果分析 |
7.4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4.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7.4.2 企业层面发展模式 |
7.4.3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
7.4.4 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
7.5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7.5.1 数据来源 |
7.5.2 商洛市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 |
8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8.1 发挥政府的调控保障作用 |
8.1.1 加快政府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保证 |
8.1.2 改进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管理 |
8.1.3 动态调整产业集群范围 |
8.2 积极培育循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8.2.1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8.2.2 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 |
8.3 强化循环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8.3.1 重视科技人才 |
8.3.2 强化人才的引进工作 |
8.4 政策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4.1 经济政策 |
8.4.2 技术政策 |
8.4.3 产业政策 |
8.5 宣传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5.1 注重区域品牌宣传管理 |
8.5.2 提升区域企业品牌形象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性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6)奠基 传承 逐梦——记硫(铁)铝酸盐水泥系列的研究开拓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前辈奠基 |
传承责任 |
追随梦想 |
(7)回顾与逐梦——记齐冬有拓展硫(铁)铝酸盐水泥应用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前辈的奠基 |
2 继承的责任 |
3 逐梦的夙愿 |
(8)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及概况 |
1.3.1 国外的研究及应用 |
1.3.2 国内的研究及应用 |
1.4 混凝土小型砌块概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2 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
1.6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普通硅酸盐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陶粒 |
2.1.4 减水剂 |
2.1.5 其他材料 |
2.2 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 |
2.2.1 试件制作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外观特征 |
2.3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2.3.1 试验仪器 |
2.3.2 强度测试方法 |
2.3.3 表观密度测试方法 |
2.3.4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2.3.5 SEM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原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
3.1 确定配合比准则及方法 |
3.1.1 混凝土试配强度 |
3.1.2 水胶比 |
3.1.3 粗细骨料掺量 |
3.1.4 发泡剂掺量 |
3.1.5 胶凝材料的种类 |
3.2 陶粒掺量与混凝土砌块强度关系 |
3.2.1 改变陶粒掺量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粉煤灰掺量与混凝土砌块强度关系 |
3.3.1 改变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正交试验确定原材料配合比 |
3.4.1 正交试验设计 |
3.4.2 原材料配合比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试验研究及分析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砌块吸水率与强度关系 |
4.3 水胶比、双氧水对导热系数及表观密度影响研究 |
4.3.1 水胶比、双氧水对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4.3.2 水胶比、双氧水对表观密度影响研究 |
4.4 水胶比、粉煤灰对龄期强度影响研究 |
4.5 混凝土砌块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4.5.1 冻融循环前砌块抗压强度 |
4.5.2 混凝土砌块冻融循环试验与分析 |
4.5.3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砌块质量及强度损失率 |
4.5.4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砌块质量及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分析 |
4.5.5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测试试验结果分析 |
4.6 中试情况 |
4.6.1 中试流程及设备 |
4.6.2 中试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微观机理研究 |
5.1 概述 |
5.2 混凝土砌块微孔结构形成机理 |
5.3 混凝土砌块强度机理 |
5.4 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水化产物成份与形貌分析 |
5.4.1 混凝土砌块冻融循环前后水化产物SEM分析 |
5.4.2 改变混凝土砌块发泡剂添加量后水化产物SEM分析 |
5.4.3 改变混凝土砌块陶粒添加量后水化产物SEM分析 |
5.4.4 改变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添加量后水化产物SEM分析 |
5.4.5 不同养护方式的混凝土砌块水化产物SEM分析 |
5.4.6 改变混凝土砌块水胶比后水化产物SE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贝利特水泥 |
1.2.2 硫铝酸盐水泥 |
1.2.3 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
1.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水泥熟料制备 |
2.3.1 水泥生料制备 |
2.3.2 水泥熟料煅烧 |
2.3.3 水泥成品制备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比表面积测定 |
2.4.2 水泥密度测定 |
2.4.3 游离氧化钙测定 |
2.4.4 物相组成分析测定 |
2.4.5 红外光谱分析测定 |
2.4.6 微观形貌分析测定 |
2.4.7 孔结构分析测定 |
2.4.8 烧成过程分析测定 |
2.4.9 水泥水化放热分析测定 |
2.4.10 水泥胶砂强度分析测定 |
第3章 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形成过程 |
3.1 熟料矿物组成设计 |
3.2 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
3.2.1 不同温度下HBCSA水泥熟料的外观形貌分析 |
3.2.2 不同温度下HBCSA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分析 |
3.2.3 熟料烧成过程中各矿物相的含量变化 |
3.2.4 不同温度下熟料中的f-CaO含量变化 |
3.2.5 水泥熟料烧成过程的TG-DSC热分析 |
3.2.6 不同温度下熟料中硫含量的变化 |
3.3 HBCSA水泥熟料煅烧制度 |
3.3.1 HBCSA水泥熟料煅烧温度的确定 |
3.3.2 HBCSA水泥熟料保温时间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结构与性能 |
4.1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 |
4.2 水泥水化热量分析 |
4.3 快凝快硬HBCSA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分析 |
4.4 快凝快硬HBCSA水泥熟料红外光谱分析 |
4.5 快凝快硬HBCSA水泥熟料微观结构形貌分析 |
4.5.1 水泥熟料二次电子图像分析 |
4.5.2 水泥熟料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 |
4.6 水泥熟料孔结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对熟料性能的影响 |
5.1 水泥熟料矿物组成设计及水泥生料化学成分 |
5.2 不同f-CaO含量的HBCSA水泥熟料的物相组成 |
5.3 不同f-CaO含量的HBCSA水泥胶砂抗压强度 |
5.4 不同f-CaO含量的HBCSA水泥水化放热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防辐射水泥的制备及其水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能发展的必然性 |
1.2 防辐射材料的必要性 |
1.3 防辐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防辐射混凝土 |
1.3.2 防辐射水泥 |
1.4 防辐射水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防辐射水泥的应用前景 |
1.6 防辐射水泥课题研究概述 |
1.6.1 选题的依据 |
1.6.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4 技术路线 |
1.6.5 课题来源及项目简介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及其性质 |
2.1.1 水泥原料 |
2.1.2 其他化学试剂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矿物组成测试 |
2.3.2 微观形貌测试 |
2.3.3 水泥用水量测试 |
2.3.4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 |
2.3.5 体积稳定性测试 |
2.3.6 水化热测试 |
2.3.7 水泥强度测试 |
第3章 防辐射水泥的制备 |
3.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3.2 辐射屏蔽机理 |
3.3 防辐射水泥熟料矿物相的组分设计 |
3.3.1 硅酸三钙概述 |
3.3.2 硅酸二钙概述 |
3.3.3 铝酸钙相概述 |
3.3.4 铁铝酸盐相概述 |
3.3.5 防辐射水泥新矿物相设计 |
3.4 防辐射水泥熟料的制备 |
3.4.1 配料方案 |
3.4.2 生料料饼的制备 |
3.4.3 煅烧制度 |
3.5 防辐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表征 |
3.5.1 防辐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分析 |
3.5.2 防辐射水泥熟料矿物微观形貌分析 |
3.6 防辐射水泥的制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辐射水泥水化性能表征 |
4.1 防辐射水泥物理性能表征 |
4.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研究 |
4.1.2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研究 |
4.1.3 水泥体积稳定性 |
4.1.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研究 |
4.2 防辐射水泥水化性能表征 |
4.2.1 水化热测定 |
4.2.2 水泥水化产物研究 |
4.3 防辐射水泥水化产物微观结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辐射水泥的屏蔽性能表征 |
5.1 辐射源种类 |
5.2 中子屏蔽性能测试 |
5.3 中子屏蔽性能分析 |
5.4 防辐射水泥屏蔽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天津水泥厂开发的低碱水泥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坝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研究 ——以云南省华宁县龙潭箐泥石流沟治理项目为例[D]. 彭文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磷建筑石膏在碱性环境中的水化硬化和微结构调控研究[D]. 陈雪梅. 东南大学, 2021
- [3]碱激发油页岩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丁锐. 吉林大学, 2019(11)
- [4]碱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其与孔隙液化学组成关系研究[D]. 黄丽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陆邦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6]奠基 传承 逐梦——记硫(铁)铝酸盐水泥系列的研究开拓之路[J]. 高宇. 混凝土世界, 2018(04)
- [7]回顾与逐梦——记齐冬有拓展硫(铁)铝酸盐水泥应用之路[J]. 高宇,张国庆.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8)
- [8]轻质微孔节能环保混凝土砌块制备及性能研究[D]. 曾鑫.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9]快凝快硬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D]. 赵旭东.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10]防辐射水泥的制备及其水化性能研究[D]. 黄红旗. 湖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