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论文文献综述)
托马斯·弗莱明,张兵一[1](1990)在《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文中研究表明 提起安纳波利斯,历史学家想到的是美国马里兰州那个古老的烟草港口,然而,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安纳波利斯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良港,而且是美国海军学院的象征。自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安纳波利斯这个名字就渐渐成为美国海军学院的别名,并且随着海军学院的发展而遐迩闻名。宽阔的塞文河与切萨皮克海湾在数百码外相汇;浩瀚的大西洋就在几英里之外;跨过乔治王子街,就可进入安纳波利斯港。港内帆船点点、游艇来往。这里简直就是水的世界,是培养美国海军将领的最理想的摇篮。在海军学院校园内,有不少纪念碑和以人名命名的建筑物和操场,它们记录着美国崛起的历史。在安纳波利斯培养出的众多杰出弟
徐立特[2](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提出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吴纯光[3](1998)在《耕云犁浪人——巡天蹈海的优秀飞行员舰长柏耀平》文中指出听说柏耀平是飞行员出身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而且是被誉为“勇敢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优秀舰长”,一些善于塑造“英雄”的“笔杆子”们对年仅36岁的柏舰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当面对柏耀平那似乎称不上事迹的事迹材料,有的“笔杆子”困惑了:这里没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不顾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没有只身斗歹徒的徐洪刚拖着被刺破肚皮而流出的肠子继续追击的那种无畏和勇猛,更不是好事做了一箩筐而不留姓名的“活雷锋”,同时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科学发明和让人感动而落泪的人生磨难或日记、书信……柏耀平所做的仅仅是一个普通军人严格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来适应日益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进而实现军人对国家和民族应尽的义务。这样的人(在人民军队中乃至12亿人民中还有许多许多)是不是时代的英雄,笔者自己也不敢妄加断言,因为英雄的丰碑不仅应当建立在被认为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心中,而且还要经受历史长河的冲刷。为了让本文的读者能够全面、冷静、逻辑地了解这位年轻的飞行员舰长及他所献身的人民海军现代化事业,现将自己在采访中记录的柏耀平的领导、战友、同学和老师提供的这位年轻的舰长学习、工作中的那些很平常的片段,不作任何修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提供给读者。为了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能更准确地了解和评判柏耀平和他所献身的事业,只是在必要的地方作一些历史背景和逻辑的分析。
谢东培[4](1994)在《布尔达——“水兵部长”》文中提出 凯尔索不堪重压布尔达脱颖而出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凯尔索应该什么时候退休?答案是今年6月底。可凯上将却早在2月15日正式宣布:他要在4月30日前卸职,提前退休。这在美海军中是罕见的。
杨震[5](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表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史春林[6](2006)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海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海权与海权论为切入点,以中国共产党收回、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的历史过程为基本线索,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对比分析、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宏观探索与微观探索、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海权问题的初步认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反对日本和美国对中国海上侵略和海权侵夺、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关近代丧失海权的收回以及建国以来维护和巩固国家海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重要问题为基本内容,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目前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从而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在收回近代中国丧失的海权以及维护、巩固和发展新中国海权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中国构建和谐海洋和向现代化海洋强国进军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本文由引言和一到六章以及结论共八个部分组成。引言:论述了海权的定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与海权的关系,并概括了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一章:论述了世界各国争夺海权的斗争历史,并概括了国内外对海权问题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和基本内容。第二章:论述了近代中国海权的丧失以及近代国人为收回海权所做的努力,着重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海权问题的初步认识。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反对日本和美国侵夺中国海权的斗争。第四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收回了近代丧失的海权,一方面终结了西方在华炮舰政策,另一方面掌握了沿海与内河航行权、引航权、海关主权等,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章:论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维护和巩固国家海权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但与西方敌对势力和前苏联霸权主义对新中国的海上封锁和控制进行了斗争,而且还与美蒋对大陆沿海的窜犯和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权益的觊觎进行了斗争,同时新中国海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确立了关于中国海洋主权和管辖权的基本制度。第六章:论述了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以及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应注意的问题。结论: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赵志航[7](2003)在《北约主要成员国军校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冷战时代的北约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解体,反而逐步演变为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我国未来长期面对的战争威胁将主要来自这一集团。 以往我国对外军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了前苏联,随着苏联的解体,对我国未来主要战略对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 近年来,国内对美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总体来看,对于在整个军事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的军校教育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未来的战争尽管是高科技的竞争,但人的因素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为培养指挥员的军校教育决定着未来军队的命运,因此,把握住外军军校教育的特点,也就把握住了其未来军队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北约主要成员国的英、德等国在世界军事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往由于地缘的关系,国内对英、德两国的军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国内研究需要加以弥补的。 我军自红军时代起便十分重视军校教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校教育之路,但是,由于建国以后受苏军的影响,以及“文革”中的人为破坏,目前我国的军校教育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吸收和借鉴外军的成功经验。 本文从我国军校教育中急需改进,而北约主要成员国又有较为成功经验的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北约主要成员国——美、英、德三国军校教育的特点。 从教育管理体制上,三国都形成了高级、中级、初级院校配套齐全,各军兵种院校布局合理,指挥院校与专门院校分工明确的军校管理体制。院校在办学上自主权大,连续性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名校。注重开放办学,加强与外军的交流,充分利用地方大学的资源为军队培养人才。 从课程设置上,三国不同级别的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初级指挥院校十分重视对学员基本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课所占比例很高,为学员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级指挥院校注重军事理论的教学,不断开拓学员的视野,培养既有丰富指挥经验,又有较高军事理论素养的战略家;高级指挥院校特别强调参观见学,让学员随时把握全球政治、军事动态。 在教员的选拔和学员的管理方面,三国特别重视教员队伍人员构成的多样性,选拔途径的科学性,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使教员始终得到培养和提高。对学员的招生有严格的标准,确保生源质量,强调学员的自主管理和能力培养,以高淘汰率确保走上指挥岗位的军官的质量。 心理训练长期以来被我军忽视,实践证明,心理训练对一名指挥员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国在心理训练方面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政治思想工作一直是我军的优势,二战以来,美、英、德等国对政治、精神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已渗透到了军队教育的方方面面,其很多做法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总之,北约主要成员国的军校教育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对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军校教育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李朝辉[8](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提出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王华[9](2005)在《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文中认为萨摩亚争端是近代晚期太平洋国际关系中的焦点事件,在19世纪末英、德、美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大国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的角度论述1871-1900年的萨摩亚问题。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过渡,造成美、德、英对海外市场的强烈追求,三国在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展开殖民争夺,形成了长达30年的萨摩亚国际争端。该争端历经三个主要阶段:① 1871-1879年为萨摩亚争端的形成期,三国各自明确在群岛的殖民利益,并相继以条约形式固定化。② 1880-1889年为争端的发展期,列强逐渐由殖民合作转向争夺和对抗。三国间在萨摩亚问题上发生激烈的外交冲突,一度导致战争危机。柏林会议和《柏林总协定》使该危机暂时消弥。③ 1890-1900年为争端的高潮和解决期。根据《柏林总协定》建立起来的“共管”体制存在诸多致命缺陷,导致萨摩亚在1898年再次陷入政治混乱。而此时期列强外交政策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殖民利益的尖锐冲突导致三国在群岛再次陷入外交危机。1899年12月,萨摩亚被德、美瓜分,争端结束。萨摩亚问题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帝国主义形成时期三个主要列强在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上的演变和国际政治形势的总体发展态势。萨摩亚问题中存在双重外交,除三大国间的平等外交之外,萨摩亚王国与列强间也同时存在不平等的殖民外交关系。所以萨摩亚争端的发展过程,也同时见证了萨摩亚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对殖民文化和反殖民主义的重视,也是本论文贯穿始终的一个特点。殖民文化不仅是列强对萨摩亚所抱有的心理和文化优越感,同时也已经渐渐渗透入萨摩亚人的精神和生活,这也是造成萨摩亚被顺利殖民地化的重要原因。文章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除介绍本题目的学术史和论文的学术构想外,还重点谈及作者对殖民扩张问题的一点理论思考。第一章是对1879年之前萨摩亚国际争端形成过程的概括。第二章论述1880-1884年列强在萨摩亚的外交协调和本地自治的最后时光。第三章详述1884-1889年列强为吞并群岛而爆发的外交争端和第一次萨摩亚危机。第四章涉及“共管”体制的运作与评价,以及大国政策在90年代的大调整。第二次萨摩亚危机和争端的最终解决,是第五章叙述的中心。结语是对萨摩亚争端中大国政策、大国关系和论文观点的总结概括。
纪德明[10](2014)在《艾尔弗雷德·马汉史学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海军战略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着名的海权论。马汉的海权理论和海军战略与其历史研究紧密相连,他的海权三部曲是经典的历史着作。马汉的海权论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回响,其传入中国之际,正值晚清海权沦丧之时,对马汉海权论的研究有助于批判中国传统的海防观念,助益中国海权问题的研究,在新的时代,促进中国新海权观念的形成。学界对马汉的海权理论和海军战略思想进行大量地研究是很正常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他的史学思想却关注不足,无意中淡化了马汉的历史学家身份。马汉的学术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海洋帝国称雄的时代,美国的国际利益与海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益的驱动促成了美国国内对海权问题的研究风潮,海军历史的研究与此夹杂在一起。马汉是这一风潮的集大成者,他对历史的强烈兴趣和对英帝国的推崇,促使他去研究欧洲的海军历史。在学术渊源上,马汉主要继承了西方近代军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治史传统,将这种传统带入到历史研究中,同时受到蒙森《罗马史》的启发,因而将海军史与世界史联系起来,探索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马汉的史学观以海权中心论为主,并为其注入了天定命运的色彩。在他看来,海权在17、18、19世纪的欧洲历史上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英国的崛起,法国、西班牙等陆上强国的衰落,拥有海权的国家天生注定将成就伟业。同时他还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西方的基督文明,要比其他文明更为优越,征服和同化其他文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海权在这场进化中是一剂促进发展的良药。马汉的历史研究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功利主义史学观。他把历史研究做为其军事理论研究的工具,在研究中做到了史论结合,用军事理论指导历史研究,把海权理论做为一种历史理论,将地缘政治学的思想引入到历史研究中。马汉的史料征引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大量地引用二手史料,对史料的考证也不甚仔细。马汉治史的功利性太强,侧重于军事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通过筛选过的历史来验证理论,片面地强调海权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轻视其他因素的影响。马汉的功利主义历史观造成了他的治史工作缺乏严谨性,降低了其海军史的史学借鉴价值。
二、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4.1 论文结构 |
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
1.2.1 海权论的提出 |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
3.1.1 旧海军”的遗产 |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
4.1.1 战争的缘起 |
4.1.2 马尼拉湾海战 |
4.1.3 圣地亚哥海战 |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
4.2.1 潜艇破交战 |
4.2.2 全面护航行动 |
4.2.3 对德反潜战 |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
4.3.1 太平洋战场 |
4.3.2 大西洋战场 |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海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海权与海权论 |
一、对海权争夺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
(一) 海权争夺的时空背景 |
(二) 海权争夺的过程与内容 |
(三) 对海权争夺历史的反思 |
二、国外关于海权问题的代表性观点 |
(一) 马汉的海权论 |
(二) 戈尔什科夫的海权论 |
(三) 莱曼的海权论 |
(四) 布思的海权论 |
三、中国关于海权问题的研究 |
(一) 中国近代对海权问题的检视 |
(二) 中国目前对海权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海权问题的初步认识 |
一、近代中国海权的丧失 |
(一)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疆的侵犯与侵占 |
(二) 中国近代海权的丧失 |
二、近代国人为收回海权所做的努力 |
(一) 近代中国军民保卫海疆的斗争 |
(二) 中国近代海洋事业和海上力量的初步发展 |
(三) 中国近代的领海制度及其管理 |
三、中国共产党对海权问题的初步认识 |
(一) 关于中国海港主权问题 |
(二) 关于中国引航权问题 |
(三) 关于中国海洋与内河航行权问题 |
(四) 关于中国高级航海人才任用权问题 |
(五) 关于中国海关管理自主权问题 |
(六) 关于西方在华炮舰政策问题 |
(七) 关于西方争夺太平洋霸权及对中国海权影响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反对日美侵夺中国海权的斗争 |
一、抗战时期反对日本对中国海权的侵夺 |
(一) 日本对中国沿海侵略与对海权的侵夺 |
(二) 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海上入侵对策与抵抗斗争 |
二、解放战争时期反对美国对中国海权的侵夺 |
(一) 美国对中国海权侵夺的表现及危害 |
(二) 中国共产党对美国侵夺中国海权的揭露和批判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基本收回近代丧失的海权 |
一、西方在华炮舰政策的终结 |
(一) “紫石英”号事件与中国共产党对策 |
(二) 中国共产党要求西方撤走在华舰队 |
二、基本收回中国近代丧失的海权 |
(一) 沿海与内河航行权的收回 |
(二) 引航权的收回 |
(三) 海关主权和管理权的收回 |
三、旅顺海军基地与大连商港的收回 |
(一) 旅顺海军基地与大连商港问题的由来 |
(二) 旅顺海军基地与大连商港问题的解决 |
四、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 |
(一) 关于香港问题 |
(二) 关于澳门问题 |
第五章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维护国家海权所做的贡献 |
一、中国海疆主权基本恢复与打击美蒋对大陆沿海窜犯 |
(一) 中国海疆主权基本恢复 |
(二) 打击美蒋对大陆沿海窜犯 |
二、冲破西方对新中国的海上封锁与禁运 |
(一) 西方对新中国的海上封锁与禁运 |
(二) 新中国打破西方海上封锁与禁运的策略 |
三、反对前苏联对新中国的海上控制 |
(一) 关于建立海上长波电台的问题 |
(二) 关于建立海上联合舰队的问题 |
四、维护中国海岛领土主权的斗争 |
(一)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
(二) 维护钓鱼岛列屿主权的斗争 |
(三) 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斗争 |
五、新中国海洋综合实力全面增强 |
(一) 新中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
(二) 新中国海洋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六、新中国关于海洋主权和管辖权基本制度的确立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
第六章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一、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
(二) 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 |
(三) 中国海上通道的安全受到各种因素干扰 |
(四) 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
二、解决目前中国海权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
(一) 中国关于海洋划界的基本主张与具体方法 |
(二) 正确理解和运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 |
(三) 全面增强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的实力与能力 |
三、维护与发展中国海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关于海权与陆权、空权的关系 |
(二) 关于海权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 |
(三) 关于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
(四) 关于海权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北约主要成员国军校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北约的由来 |
三、 主要成员国军校教育的特点 |
1 层次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 |
(1) 美军军事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 |
(2) 英军军事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 |
(3) 德军军事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 |
2 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课程设置 |
(1) 美军主要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 |
(2) 英军主要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 |
(3) 德军主要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 |
3 严格的教员选拔和学员管理制度 |
(1) 教员的选拔和培养 |
(2) 学员的管理 |
4 注重实战需要的心理训练 |
(1) 心理训练的种类、方法和任务 |
(2) 心理训练在实战中的应用 |
5 无处不在的政治、精神教育 |
(1) 政治、精神教育的主要特点 |
(2) 机构设置及人员 |
(3) 任务和主要做法 |
四、 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
(8)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精英分析法 |
(四) 利益分析法 |
(五) 层次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 研究创新 |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
一、边疆的含义 |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
一、“国家发展”概念 |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积极的作用 |
二、带来的问题 |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学术史与论文的学术构想 |
二、关于殖民扩张问题研究的一点理论思考 |
1. 近代殖民扩张的必然性与萨摩亚争端 |
2. 近代殖民扩张中的双重外交 |
3. 殖民文化与萨摩亚 |
第一章 “动乱的天堂”:1879年之前 |
第一节 殖民者的到来(1830-1870) |
一、欧洲人“发现”萨摩亚 |
二、伦敦传教协会与英国殖民的开端 |
三、汉堡戈德弗罗伊公司与德国利益的产生 |
四、捕鲸者、海军与美国利益的产生 |
第二节 各国殖民利益具体化与政府行为力的扩张(1871-1876) |
一、英属新西兰殖民地与萨摩亚 |
二、美国在萨摩亚战略利益的明确化 |
三、帝国利益的形成:萨摩亚面对新德国 |
第三节 碰撞与竞约(1876-1879) |
一、王位、土地和领事:动乱之源 |
二、竞相订约 |
第四节 《1879年自治市公约》:白人优越地位的确立 |
一、列强合作思想的出现 |
二、《1879年阿皮亚自治市公约》 |
三、国中之国:白人优势地位的确立 |
小结:最后的净土--新老殖民势力在萨摩亚相遇 |
第二章 虚假的“自治”与殖民协调:1880-1884年 |
第一节 尴尬的“自治”:萨摩亚政府的生存危机 |
一、塔拉沃乌政府与白人辅政的尝试 |
二、“莱卡瓦纳和平”:“自治”的最后时光 |
第二节 大国间的殖民协调 |
一、各国的政策立场 |
二、大国的外交协调与领事合作 |
第三节 新西兰的吞并叫嚣与德国的反应 |
一、新西兰的吞并图谋 |
二、德国态度的转变 |
第四节 《德国-萨摩亚协定》与和平“自治”的终结 |
一、《德国-萨摩亚协定》:“自治”的终结 |
二、“莱卡瓦纳和平”的结束 |
小结:自治的结束与殖民地时代的到来 |
第三章 帝国激情的碰撞:1884-1889年 |
第一节 俾斯麦与萨摩亚 |
一、俾斯麦转变殖民态度 |
二、俾斯麦的萨摩亚政策 |
第二节 贝亚德和萨摩亚 |
一、贝亚德接手萨摩亚事务和他的基本政策立场 |
二、贝亚德与萨摩亚(华盛顿会议之前) |
第三节 英德秘密谈判与华盛顿会议 |
一、英德秘密谈判 |
二、1887年华盛顿会议 |
第四节 大动乱 |
一、布兰岱斯、贝克尔与塔马塞斯政府 |
二、美国:单独的对抗 |
三、玛塔阿法的反抗 |
第五节 台风:阻止了战争? |
一、战争危机 |
二、台风 |
三、柏林会议 |
小结:“大陆政策”、“门罗主义”与萨摩亚问题 |
第四章 貌合神离的“共管”合作:1890-1898年 |
第一节 《柏林总协定》与“共管”体制的建立 |
一、《柏林总协定》 |
二、“共管”体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共管”体制的运作与评价 |
一、“共管”体制的主要成就 |
二、“共管”体制的主要缺陷 |
第三节 调整中的大国政策 |
一、德国与早期“世界政策” |
二、“大政策”:美国走出美洲 |
三、难以为继的“均势”:“光辉孤立”的困境 |
小结:萨摩亚与变化中的大国关系 |
第五章 必然的决裂:1898-1900年 |
第一节 萨摩亚内战与联合特使团 |
一、王位争夺与萨摩亚内战的爆发 |
二、三国特使团的工作 |
第二节 英德谈判 |
一、瓜分建议的提出 |
二、1899年英德谈判 |
第三节 萨摩亚的瓜分 |
一、三国索赔仲裁协定的签订 |
二、最后瓜分条约的签订 |
三、瓜分之后 |
小结:“麻烦”的终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艾尔弗雷德·马汉史学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立论依据与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马汉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背景 |
第一节 马汉的学术渊源 |
一.西方古典海权观和古典政治军事史的开拓之功 |
二.近代西方军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治史传统的薪火相传 |
三.近代史学的启迪之功 |
第二节 社会背景 |
一.英国的榜样 |
二.美国的需求 |
第三节 一个海军历史学家的养成 |
一.学究气质和历史爱好的形成 |
二.从海军军官到历史学家 |
三.从专门史研究到通史研究 |
第三章 马汉的历史观 |
第一节 海权决定论 |
第二节 天定命运观 |
第三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 |
一.历史的发展源于竞争 |
二.基督文明优越论 |
三.海权是文明竞争的不竭动力 |
第四章 功利主义史学观 |
第一节“科学的原理” |
一.历史中固定不变的法则 |
二.史论结合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史料观 |
第三节 类举法 |
第五章 马汉的史学贡献 |
一.对国外海军史研究的影响 |
二.对国内海军史研究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论文参考文献)
- [1]安纳波利斯——水兵的摇篮[J]. 托马斯·弗莱明,张兵一. 世界博览, 1990(12)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3]耕云犁浪人——巡天蹈海的优秀飞行员舰长柏耀平[J]. 吴纯光. 清明, 1998(05)
- [4]布尔达——“水兵部长”[J]. 谢东培. 水兵, 1994(04)
-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6]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海权问题研究[D]. 史春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7]北约主要成员国军校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D]. 赵志航. 河北师范大学, 2003(04)
- [8]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9]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 王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4)
- [10]艾尔弗雷德·马汉史学思想初探[D]. 纪德明. 淮北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