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封慧,朱欣轶,王长松,王志鹏,严晶,缪志伟[1](2019)在《窦国祥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慢性肾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窦国祥教授擅长治疗各种慢性肾炎,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及膜性肾病等。文章总结了窦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特色,认为脾气下陷、肾关不固为慢性肾炎蛋白尿发病的关键病机;立足脾肾、分期论治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主要治则;统筹兼顾、因人而治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重要方法。此外,窦教授不拘泥于古人名方、经方,善从民间发掘验方,如常用蚕豆衣制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在临床上亦取得较好的疗效。
郭晓亮[2](2013)在《鸡瘟毒清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结合现代免疫学理论与中兽医传统理论,使用本实验室自配中草药制剂鸡瘟毒清(由双花、黄芩、黄芪、黄连、丹皮等10余味草药组成),探索中药对人工感染NDV(F48N9强毒)雏鸡的抗病毒机理。试验检测了血液中特异性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分子IgG、IgA、IgM与白细胞介素IL-2、IL-6、IL-8)、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补体C3、C4与干扰素γ)、抗氧化指标(SOD、CAT、T-AOC、GSH-PX、MDA),描述了NDV易损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了体外抑毒实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鸡瘟毒清能够提高治疗组与预防组人工感染NDV雏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的含量,同时能够提高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6和IL-8)的水平,表明鸡瘟毒清可以有效的增强雏鸡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2.鸡瘟毒清能够提高治疗组与预防组人工感染NDV雏鸡血液中补体(C3和C4)含量,并且有效地使血液中干扰素γ升高,表明鸡瘟毒清可以有效的增强雏鸡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3.鸡瘟毒清能够提高治疗组与预防组人工感染NDV雏鸡血清中SOD、CAT、T-AOC、GSH-PX的活力,并且使血清中MDA含量显着下降,表明鸡瘟毒清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提高雏鸡的抗氧化能力。4.鸡瘟毒清能够很好地保护治疗组与预防组人工感染NDV雏鸡的易损组织与器官(脑、心,肝、脾、肺、肾、腺胃、十二指肠、盲肠、直肠),减轻其临床症状,并且能减少病毒在机体内的存在时间。5.鸡瘟毒清可以很好的提高人工感染NDV鸡胚的存活率。
孙琛,高昂,巩江,贾旭,陈烨丹,侯晓艺,崔延堂,吴帆,倪士峰[3](2011)在《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文中认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后要加强该属植物的药理研究。
吴桂艳[4](2007)在《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TNF-α和I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正常Wister大鼠(50天龄)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益肾饮组和合用组。模型组与药物干预三组分别制备慢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药物干预三组于造模第5周起,分别开始灌服雷公藤多甙、益肾饮、雷公藤多甙与益肾饮合用进行干预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给予自来水灌胃,大鼠自由进食、饮水。分别于实验前、12周末分别留取并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周末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并测定血生化;留取肾脏组织,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NF-α、OL-6的蛋白表达。结果(1)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大小结构无异常,无炎症细胞的浸润;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与基质弥漫增生,系膜内可有少数炎症细胞浸润;雷公藤多甙组、益肾饮组部分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基质轻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益肾饮和雷公藤多甙合用组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基质增生不明显,系膜内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2)正常对照组TNF-α蛋白仅表达于肾近曲小管,IL-6蛋白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组织;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6蛋白高表达(P<0.05);雷公藤多甙组、益肾饮组肾组织TNF-α和IL-6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而合用组与模型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1)。(3)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血浆白蛋白下降(P<0.05),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P<0.05),血尿素氮肌酐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三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相比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水平下降(P<0.05),血尿素氮与肌酐正常(P>0.05),其中合用组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益肾饮和雷公藤多甙能够减少慢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肾组织TNF-α和IL-6蛋白表达;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基质的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二者合用后上述治疗效果更明显。
房广英,窦国祥,张建民,韩月明[5](1999)在《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文中提出 临床应用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雷公藤多甙片以及茶叶中的提取物茶多酚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有待研究。本实验旨在观察这些药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分泌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1 材料人肾组织来自肾肿瘤切除术后标本中未受肿瘤累及的正常肾皮质。红茶(云南);绿茶(江苏);乌龙茶(福建);茶多酚(中国药科大学赠送);蚕豆衣制剂(江苏);雷公藤多甙片(江苏泰州制药厂);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IL-6和 IL-8酶联免疫试剂盒(由上海森雄
二、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窦国祥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脾气下陷、肾关不固为慢性肾炎蛋白尿发病的关键病机 |
立足脾肾、分期论治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主要治则 |
统筹兼顾、因人而治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重要方法 |
善用验方,蚕豆衣制剂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用药特色 |
病案举例 |
小结 |
(2)鸡瘟毒清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新城疫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1 新城疫的概述 |
1.1.2 新城疫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1.3 新城疫的分子研究进展 |
1.2 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
1.2.1 中药抗病毒的理论基础 |
1.2.2 复方中药抗病毒 |
1.2.3 单味中药抗病毒 |
1.3 中药抗 NDV |
1.3.1 复方中药抗 NDV 研究进展 |
1.3.2 单味中药抗 NDV 研究进展 |
1.4 中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1.4.1 中药对禽免疫器官的作用 |
1.4.2 中药对禽免疫细胞的作用 |
1.4.3 中药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
1.4.4 中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1.4.5 中药对粒细胞的作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病毒 |
2.1.2 实验中草药 |
2.1.3 实验动物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新城疫病毒 ELD50的测定 |
2.2.2 鸡瘟毒清的制备 |
2.2.3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与分组 |
2.2.4 人工感染 NDV |
2.2.5 采集样品 |
2.2.6 检验方法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新城疫强毒 F48E9 的 ELD50测定结果 |
3.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2.1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影响 |
3.2.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的影响 |
3.3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特非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1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补体(C3、C4)的影响 |
3.3.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 |
3.4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1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 |
3.4.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丙二醛(MDA)的影响 |
3.4.3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4.4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3.4.5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3.5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的剖检变化 |
3.6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的病理学变化 |
3.6.1 心脏 |
3.6.2 肝脏 |
3.6.3 脾脏 |
3.6.4 肺 |
3.6.5 肾脏 |
3.6.6 脑 |
3.6.7 腺胃 |
3.6.8 十二指肠 |
3.6.9 盲肠 |
3.6.10 直肠 |
3.7 鸡瘟毒清的毒性试验结果 |
3.8 鸡瘟毒清的体外抑毒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鸡瘟毒清的组方筛选 |
4.2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4.2.1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影响 |
4.2.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的影响 |
4.3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4.3.1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补体(C3、C4)的影响 |
4.3.2 鸡瘟毒清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 |
4.4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1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 |
4.4.2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丙二醛(MDA)的影响 |
4.4.3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4.4.4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4.4.5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4.5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解剖变化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
4.6 鸡瘟毒清对感染 NDV 雏鸡体外抑毒实验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临床应用 |
4 小结 |
(4)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TNF-α和IL-6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24小时尿蛋白变化 |
2.3 肾功能及血脂、血白蛋白变化 |
2.4 肾脏组织病理改变 |
2.5 肾脏组织中TNF-α和IL-6蛋白表达 |
第三章 讨论 |
3.1 本实验所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意义 |
3.2 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 |
3.3 益肾饮方药分析 |
3.4 TNF-α和IL-6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和益肾饮对其产生的影响 |
3.5 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血脂和血白蛋白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窦国祥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J]. 封慧,朱欣轶,王长松,王志鹏,严晶,缪志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2)
- [2]鸡瘟毒清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D]. 郭晓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1)
- [3]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J]. 孙琛,高昂,巩江,贾旭,陈烨丹,侯晓艺,崔延堂,吴帆,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 [4]益肾饮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TNF-α和IL-6蛋白表达的影响[D]. 吴桂艳. 青岛大学, 2007(02)
- [5]茶叶煎剂、蚕豆衣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J]. 房广英,窦国祥,张建民,韩月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