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原则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卓,姜辉,白永秀,赖德胜,刘友金[1](2021)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提出的"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全面阐释、深入解读以上会议精神,本刊策划、编发本期笔谈,邀请五位知名学者,从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共同富裕、党的经济思想体系构建、理论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撰文,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为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门洪华,俞钦文[2](2022)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文中提出本文梳理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脉络,剖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实践,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总体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创新和实践布局。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开启了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探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对国际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运行逻辑。本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早期探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创新与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指出习近平是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统一战线思维进一步纳入党的对外工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理想和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路径,秉持合作共赢的战略思路,落实正确义利观的新时代价值理念,实现了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杜敏[3](2021)在《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战略思维,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战略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也善于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出发,运用战略思维作出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战略方针,抓住战略重点,赢得战略主动。在运用战略思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立场,保持战略定力,勇于开拓创新。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将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坚持原则与体现灵活、抓住机遇与迎接挑战、增强定力与注重创新相统一,全面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蒋永穆,王瑞[4](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产物。国内学术界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研究阐释,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整体上具有注重研究的时效性、全面性、代表性等特点。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特征,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可以从理论的整体性、历史的整体性和实践的整体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杨富[5](2021)在《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西藏的解放、建设、改革和稳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治藏稳藏兴藏的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关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研究方兴未艾,文献综述全面回顾和梳理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展望研究趋势,深化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研究。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一脉相承、守正创新,又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西藏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
杨伯江[6](2021)在《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现实理论依据与创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战略,一般是指国家、政党在客观分析国际形势和正确估量自身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外关系领域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总体谋划和总指导,体现的是执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对国际大局的宏观把握,是一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国际战略服务于国内战略任务,是国家战略的对外扩展和延伸。
侯琨[7](2021)在《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及其重要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自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人便高度重视战略思想的阐释与运用,并一脉相承。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显示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勇于自我革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时代性与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统一。深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对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意义。
周蓓[8](2021)在《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近些年,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受到学者的关注且研究成果丰硕。评析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概念、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学界研究存在的局限等既有成果,应从内容、视域、方法三个层面对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展开深化研究,以更好探索其时代价值。
张申,程霖[9](2021)在《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演进:逻辑体系与理论创新》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取得了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现代化思想。该思想的逻辑体系体现在前提、目标、战略和动力四个层面,并在发展变迁中,主要实现了三大理论创新:一是针对后发外生型农业大国的经济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与历史阶段特征,首创性地做出了系统探索;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主张,并以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和深化;三是提出了一系列对世界经济现代化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要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开拓理论新境界。
金光旭[10](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原则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原则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中国道路和人类文明发展新境界 |
一、 科技自立自强集中体现了中国道路百年历程的实践和历史逻辑 |
二、 围绕新征程强国目标,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和制度体系 |
三、 中国道路将在不断创造先进文明新形态中为人类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 |
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一、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中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 从“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 |
三、 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中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中构建党的经济思想体系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中党的经济思想创新发展要点 |
1.“第一次飞跃”中党的经济思想的创新发展 |
2.“第二次飞跃”中党的经济思想的创新发展 |
3.“第三次飞跃”中党的经济思想的创新发展 |
二、 基于“三次飞跃”的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 |
1.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体系的主线 |
2.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阶段划分 |
3.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
在回答时代之问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一、 新的时代之问 |
二、 新的理论创新 |
三、 新的经济发展 |
区域协调发展: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 |
一、 区域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 |
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解题方案 |
三、 党领导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逻辑 |
(一)共同利益是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二)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
(三)整合力量、大合作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路径 |
二、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早期探索 |
(一)争取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探索合作时期的政治共识 |
(二)斗争解决内部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挫折时期挽救革命事业的关键 |
三、毛泽东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融合是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的基础 |
2.团结大多数与求同存异相结合是毛泽东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
3.“以斗争求团结”是毛泽东整合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路径 |
(二)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国共合作,联苏联美,争取国际支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坚持“求同存异”,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亚非拉国家,构建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
3.争取“中间地带”,强调“三个世界”,构筑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
四、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利益是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2.坚持“一国两制”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
3.“东西南北”战略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巩固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手段 |
(二)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争取国家统一,改善南北关系,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
2.促进南南合作,立足第三世界构建国际发展统一战线 |
五、江泽民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新安全观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融合的基础条件 |
2.“多样性共存”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遵循的基本原则 |
3.建立伙伴关系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路径 |
(二)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以安全利益为核心,塑造国际安全新机制,建设国际反恐统一战线 |
2.以伙伴关系战略为依托,共建面向21世纪的国际合作统一战线 |
六、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创新 |
(一)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深化互利共赢、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2.凝聚共识、共克时艰,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指导原则 |
3.构建和谐世界,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目标诉求 |
(二)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坚持互利共赢,构建南北国家共同合作的国际发展统一战线 |
2.塑造以“和谐世界”理念为目标追求、应对国际治理危机的统一战线 |
七、习近平构建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理想目标 |
2.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整合力量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3.秉持正确义利观是协调统一战线共同利益的重要原则 |
4.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纽带 |
5.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实现路径 |
(二)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巩固以爱国主义力量为核心的国家统一战线 |
2.打造以“亚洲安全观”与“一带一路”倡议为内容的地区统一战线 |
3.构建以正确义利观与合作共赢为指向的全球发展统一战线 |
4.构建以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的世界和平统一战线 |
八、结 语 |
(3)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战略思维 |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提倡战略思想 |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战略问题是整个国家的问题 |
(三)新世纪新阶段明确将战略思维写进党的文件 |
(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战略思想,强调战略定力 |
二、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战略思维 |
(一)中国共产党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指明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战略判断 |
(二)中国共产党善于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制定战略目标,谋划科学的发展战略 |
(三)中国共产党善于从根本性出发,抓住战略重点,赢得战略主动 |
三、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战略思维的经验总结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立场 |
四、领导干部要全面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
(一)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相统一 |
(二)将坚持原则与体现灵活相统一 |
(三)将抓住机遇与迎接挑战相统一 |
(四)将增强定力与注重创新相统一 |
(4)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关于经济发展目的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发展动力的研究 |
(三)关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四)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研究 |
二、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二)国内学术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论述的研究 |
(三)国内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经济发展论述的研究 |
三、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 |
(一)关于经济发展目的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研究 |
(三)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 |
四、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特点与展望 |
(一)研究特点 |
(二)研究展望 |
(5)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治藏方略研究 |
二、邓小平治藏方略研究 |
三、江泽民治藏方略研究 |
四、胡锦涛治藏方略研究 |
五、习近平治藏方略研究 |
(7)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及其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渊源 |
(一)毛泽东:精准把握发展走向,聚焦革命与建设全局 |
(二)邓小平:洞察时代发展方向,聚焦国家发展大局 |
(三)江泽民:把握时代特点,聚焦国家时代课题 |
(四)胡锦涛: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国家健康发展 |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 |
(一)“谋篇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战略 |
(二)铸就“中国梦”:实行战略举措 |
(三)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重要意义 |
(8)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概念的研究评析 |
二、关于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内容的研究评析 |
(一)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内容的专题研究 |
1.毛泽东国家军事安全战略研究 |
2.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
3.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 |
(二)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内容的整体研究 |
1.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研究 |
2.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历程研究 |
3.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对比研究 |
三、关于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评价及当代价值研究 |
(一)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评价 |
(二)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当代价值 |
四、关于推进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深入研究的思考 |
(一)深化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概念及内容研究 |
(二)深化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视域研究 |
(三)深化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的方法研究 |
(9)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演进:逻辑体系与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经济现代化的前提确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资源整合的思想 |
第一,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前提的思想。 |
第二,以整合经济社会资源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前提的思想。 |
二、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演进: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 |
(一)工业化思想 |
(二)四个现代化思想 |
(三)小康社会思想 |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思想 |
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推进: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再到“两个阶段安排”的思想 |
四、经济现代化的动力更新:改革与创新的思想 |
(一)以改革推动经济现代化的思想 |
(二)以创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思想 |
五、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创新 |
(一)针对后发外生型农业大国,立足中国国情与历史阶段特征,首创性地形成了系统的、且发展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体系 |
(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主张,并且在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
(三)提出了一系列对世界经济现代化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要素,构成了对已有经济理论的突破和挑战 |
结 语 |
(10)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2.1.1 共同富裕 |
2.1.2 现代化 |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
7.3.4 文化体制改革 |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原则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J]. 张玉卓,姜辉,白永秀,赖德胜,刘友金. 经济管理, 2021(12)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J]. 门洪华,俞钦文. 国际观察, 2022
- [3]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J]. 杜敏.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4]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J]. 蒋永穆,王瑞. 社会科学辑刊, 2021(06)
- [5]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研究综述[J]. 杨富.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6]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现实理论依据与创新发展[J]. 杨伯江. 日本学刊, 2021(05)
- [7]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维及其重要意义[J]. 侯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09)
- [8]毛泽东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评析[J]. 周蓓.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05)
- [9]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演进:逻辑体系与理论创新[J]. 张申,程霖. 中国经济问题, 2021(05)
- [10]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