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袁文俊,陈宜张[1](1983)在《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文中提出用电脉冲刺激戊巴比妥钠麻醉和三碘季铵酚麻痹的31只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HVM),记录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AEP)。HVM 刺激点46个,旁中央中脑区引导点1046个,其中阳性反应点103个,快波反应151个,大多数为“峰电位式”快波。用逐渐增强的电脉冲刺激 HVM 可得等级式和“全或无”式两类反应。用不同频率的双刺激(PST)测试了111个 AEP 的反应性,其中有38个能跟随500Hz 以上的 PST,27个能跟随200—499Hz 的PST,46个仅能跟随199Hz 以下的 PST。给予短串刺激时,得到跟随500Hz 以上及500Hz以下的两类反应。这些结果提示 HVM 与旁中央中脑区之间既有经突触的投射又有直接的纤维连接。据计算,这些直接纤维的传导速度约为0.29—4.1m/s,相当于细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类纤维。另外还描述了可能属于中枢轴突的某些传导特性。反映直接纤维连接的 HVM 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的位置关系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具有背腹侧方向的对应关系。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2](1983)在《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文中研究指明电刺激23只猫下丘脑背内侧核(HDM)或下丘脑后核(HP)或外侧核(HL)区同时记录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AEP),并用双刺激(PST)方法检查AEP的反应特点。猫中脑AEP有“锋电位”式及“慢波”式两种。按其对逐渐增强的电刺激的反应,AEP有“等级”式及“全或无”式两种。刺激HDM区引起的75个AEP中有24个能跟随500Hz以上的PST,有31个能跟随200~499Hz的PST,20个能跟随199Hz以下的PST。中脑反应点主要分布于中央灰质及其邻近的腹侧被盖,而很少在顶盖出现。根据能跟随500Hz的PST的反应的潜伏期及传导距离计算,这些反应在此通路的传导速度约为0.65—8.18m/秒,相当于无髓鞘及薄有髓鞘纤维的两种传导速度。刺激HP、HL也有类似的结果,但刺激HL—MFB时,还可获得一种时程较长的AEP。上述结果支持以往在大鼠上所获得的材料,同时也显示了属于猫脑反应的某些特点,如传导速度谱较广、中脑反应的分布范围较局限以及反应点主要分布于中央灰质及腹侧被盖区等。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3](1983)在《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用电脉冲刺激戊巴比妥麻醉或三碘季铵酚麻醉的31只猫的HVM,记录了旁中央中脑区的AEP。HVM刺激点46个,旁中央中脑区引导点1046个,得阳性反应点103个,锋电位式反应151个。用逐渐增强的电脉刺激HVM可得“等级”式和“全或无”式两类反应。对111个反应用不同频率的双刺激测试其反应性,其中有38个能跟随500Hz以上的PST;27个能跟随200~499Hz的PST;46个只能跟随199Hz以下的PST。给予短串刺激时,得到跟随500Hz以上和500Hz以下的两类反应。这些结果提示HVM与旁中央中脑区既有经突触的投射,又有直接的纤维连接。据计算,这些直接纤维的传导速度约为0.29~4.1m/秒,相当于细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类纤维。描述了可能属于中枢轴突的某些传导特性。反映直接纤维连接的HVM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的位置关系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具有背腹方向的对应关系。讨论了双刺激与短串刺激方法结合应用对于评价所研究神经组织反应特性的某些优点。
袁文俊,陈宜张[4](1984)在《电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区、后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内侧下丘脑不仅参与调节腺垂体的分泌,而且还与摄食、情绪及某些自主性功能的整合有关。近年许多作者报道下丘脑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上述各项功能的实现都与中脑的活动密切相关。 形态学资料表明,猫和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区与中脑有交互的直接神经连接。陈宜张
郝琳[5](2005)在《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犁鼻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甘肃鼢鼠是一种独居、具有领域性和攻击性的地下鼠。它生活在独立的洞道中,除了繁殖季节外,几乎不与其他个体接触。甘肃鼢鼠在行为和生理方面都表现出对地下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营地下生活的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与地面生活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犁鼻器、副嗅球的组织结构及甘肃鼢鼠犁鼻系统投射区中c-Fos蛋白表达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地下鼠与地面鼠犁鼻系统的差异以及甘肃鼢鼠嗅觉的功能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1.甘肃鼢鼠与根田鼠犁鼻器、副嗅球的结构相似。两种鼠的犁鼻器均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呈管状结构。犁鼻管内侧壁为犁鼻上皮,外侧壁略向囊腔中央突起,为假复层纤毛上皮,底端为一个三角形的骨髓腔。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犁鼻上皮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位置由侧面逐渐转到底部。假复层纤毛上皮由犁鼻管侧面逐渐转到犁鼻管顶部。犁鼻管末端最终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甘肃鼢鼠和根田鼠副嗅球的显微结构由肾丝球层、外网织层、僧帽细胞层、内网织层和颗粒细胞层五种结构组成。 2.甘肃鼢鼠犁鼻器、副嗅球的结构存在性二型分化。成年雄性甘肃鼢鼠的犁鼻上皮厚度、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与僧帽细胞带宽雄性显着大于雌性(P<0.05),而犁鼻黏膜长度、犁鼻上皮神经元细胞密度、神经元细胞核直径、副嗅球颗粒细胞带长与僧帽细胞带长等在雌雄间差异不显着(P>0.05)。甘肃鼢鼠犁鼻器、副嗅球的性二型分化比根田鼠更为显着。 3.根田鼠犁鼻器、副嗅球结构亦存在性二型现象。成年雄性个体的犁鼻上皮厚度和副嗅球颗粒细胞带长大于雌性个体(P<0.05),雄性个体的犁鼻上皮神经元细胞密度、副嗅球僧帽细胞带长宽、副嗅球僧帽细胞密度、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雌性个体无显着差异(P>0.05)。 4.甘肃鼢鼠犁鼻上皮厚度和副嗅球颗粒细胞和僧帽细胞带宽比根田鼠发达(P<0.05)。说明地下鼠犁鼻器、副嗅球比地面鼠发达,在求偶交配中的作用大于地面鼠。 5.甘肃鼢鼠与根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甘肃鼢鼠犁鼻上皮、副嗅球厚而短;根田鼠犁鼻上皮、副嗅球薄而长。两种鼠均存在这种对应关系,可能与犁鼻器和副嗅球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
方继良[6](2013)在《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耳甲部治疗组60例、电针上耳舟部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总评分、抑郁自评(SDS)总分、焦虑自评(SAS)总分、14项汉密尔顿焦虑(14HAMA)总评分及中医证候总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于4周时,比较治疗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痊愈、显着进步、进步率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2、SDS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3、SAS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9)。4、24HAMD抑郁量表总分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5、14项汉密尔顿焦虑(HAMA)总分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5、中医症候总评分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能有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目的:本研究采用fMRI技术,在电针刺激(tVNS)正常人及抑郁症病人右侧耳甲部时,观察包括脑干的全脑血流动力学即时及延后效应,结合新近发展的脑功能网络技术,分析脑功能激活区及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提出迷走神经刺激技术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假说,探讨耳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脑通路,为tVNS治疗病人的疗效机理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录用16名健康志愿者,9男7女,平均年龄23.8岁(18-27岁);另外录用了22名抑郁症病人,6男16女,平均年龄37.3岁(18-58岁)。试验通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前每位受试者均填写知情同意书。试验内容:1)正常人组、病人组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正常人组对照部刺激的电针感觉对比。2)正常人组、病人组耳甲部迷走刺激fMRI组块任务态扫描。3)正常人组上耳舟部刺激的fMRI组块任务扫描。4)组块刺激前后脑静息态扫描。5)正常人耳部连续刺激6minfMRI扫描。刺激部位及仪器:选取正常人及抑郁症病人右侧耳甲部作为迷走神经刺激组,正常人上耳舟部作为对照组。采用华佗牌耳迷走神经刺激仪(TENS-2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联合研制),频率为20HZ,波宽0.2ms,强度为不致产生疼痛的较大电流。图像数据处理:(1)通用线性分析(GLM)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M8图像分析软件。第一级分析对迷走及对照刺激组块任务fMRI数据进行个体分析。第二级分析包括组分析及组间比较,正常人与病人耳迷走神经刺激组比较,正常人迷走刺激与对照刺激组比较。(2)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联系分析:利用SPM8预处理功能数据时,分别以脑干孤束核、三叉神经核为种子,以2mm为直径的球形点为中心,行全脑功能网络的相关分析。重点分析感兴趣脑区部位,如脑干部孤束核,三叉神经核,边缘叶系统。边缘叶系统包括杏仁核(Amyg)、海马回(Hpc)、旁海马回(Phpc);额叶内侧皮层(BA10/11medial),扣带回前部(ACC)、下部皮层(BA24/32. BA25);顶叶内侧回(Precuneus, BA7medial),扣带回后部皮层(BA31)。另外还观察体感Ⅰ区、Ⅱ区、岛叶、丘脑、扣带回中部、脑干蓝斑核、黑质、网状结构、小脑蚓部等。结果:1.行为学数据-针刺穴位电流量及针感比较1.1耳针最大可忍受电流的组间比较15例正常受试者中,平均年龄(23.9±3.5岁),迷走及对照刺激电流量为:6.47±0.54mA,6.87±0.41mA,(t=-0.685,p=0.505)。16例抑郁症病人中,平均年龄(36.9±14.0岁);病人组迷走刺激的电流量为:5.93±0.36mA,电流量与正常人迷走刺激比较t=0.824,P=0.417。1.2单个针感频率在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比较同一组内单个针感发生频率不一致,但在正常人不同耳部两组间显示相似分布,麻刺、麻木、胀满、压感、热感、沉重、酸痛、钝痛、凉感,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1.3单个针感强度在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比较在正常人两组中,依次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麻刺、麻木、酸痛、胀满、热感、压感、沉重、钝痛,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正常人与病人的耳甲部刺激中,由高到低为麻刺、麻木、胀满、酸痛、热感、沉重、压感,组间比较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2.脑血流动力学变化2.1正常人电针耳甲、对照部位的脑激活、负激活区域分布及差异(1)耳甲部迷走区电针刺激时脑功能变化:负激活区:广泛而较强的负激活脑区。重要的发现是,延髓部可见负激活区,相当于左侧孤束核位置。大脑部主要分布于顶上回BA7,前中央回BA4。边缘叶系统:后扣带回BA31、23、29、30,双侧颞极BA38及下颞回BA20,双侧下丘脑、旁海马回为主,海马和杏仁核,左侧腹内侧前额叶BA10也见较弱负激活。另外可见负激活于前辅助运动皮层BA6内侧部,小脑。激活区:主要位于左侧体感Ⅱ区,双侧顶叶下回BA40,右颞上回,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外侧回BA44、BA47,额极。(2)对照上耳舟部电针刺激时脑功能变化:负激活区:重要的发现为,中脑右侧可见明显负激活,为三叉神经核的位置,右脑桥核团。右顶楔叶,双侧颞极,颞下叶,重要的边缘叶区域:前、中、后扣带回BA24,32,23区。左枕叶BA18区,右前额叶及额上叶,左小脑。激活区:较广泛的激活区。可见于左侧SII,双侧顶下回BA40区,额下回BA46区;右侧额下回BA44区,颞上回BA42区;左侧额中回内侧部BA8,前中央回BA6区外侧部,缘上回BA40。(3)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间脑功能fMRI信号差别可见激活区,无负激活脑区。迷走刺激产生了更强的激活信号,主要位于右岛叶,右中脑核临近锥体束及黑质部位,右枕叶视区,左颞极,右上额叶BA6,小脑。2.2抑郁症病人耳甲部迷走区电针刺激下脑功能变化及与正常人的比较(1)抑郁症病人的迷走区刺激时脑激活、负激活区的分布激活区:广泛而较强的激活区,主要位于右小脑及枕叶,右中央前回及辅助运动皮层,左角回及枕叶,左额中下回,右颞上回,双侧体感Ⅱ区,右额上中回,丘脑,以体感区及额叶背外侧皮层为主。负激活区:主要位于边缘叶系统,双侧眶回及前扣带回(右眶回明显),右前楔回内侧部,左前扣带回内下侧部及伏核,右旁海马及梭回,下丘脑,右中额上回。(2)抑郁症病人与正常人的tVNS脑激活、负激活比较激活区:明显的激活区位于右小脑,双侧旁海马,颞中下回,下丘脑,左侧三叉神经核,初级视皮层。负激活区(均低于20个体素):右额极,右中央前回,右顶下回。2.3正常人组脑功能网络分析(1)以孤束核为种子(NTS seeding)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分析静息态网络增强区:从脑干到小脑及额顶叶为主的区域,十分广泛。孤束核区周围的脑干网状结构,三叉神经核,小脑,小脑蚓部8区。双侧颞下回,右额极,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右岛叶,双侧基底节区,左丘脑内侧部,右舌回,左侧运动区及前辅助运动区,左前中央回,左下顶叶。(2)以三叉神经核为种子(TN seeding)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分析静息态网络增强区:右三叉神经核,左侧蓝斑核,黑质三叉神经中脑核,左杏仁核,海马,左丘脑,右侧前中后扣带回,小脑蚓部3区,双侧枕叶楔回,舌回。结论:本研究采用fMRI技术,在电针刺激正常人和抑郁症病人耳部时扫描,发现了脑功能激活及功能连接的变化,证实了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VNS)产生了与既往植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本文简称为invasive VNS, iVAS)研究相似的脑效应,产生了广泛的边缘叶-旁边缘叶系统调制作用。更重要的是,直接观察到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对脑干多个核团包括迷走神经核、三叉神经核及蓝斑核、网状结构、黑质等的效应。为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中枢通路提供了新的可视性依据,为tVNS的疗效机理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人脑的前额叶腹内下侧皮层及眶回、前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杏仁核及海马旁海马回及颞叶皮层,脑干部的迷走神经核、蓝斑核、黑质这些脑内的主要结构在情绪、记忆、认知调节、内环境稳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迷走神经刺激通过脑干孤束核对这些脑区产生了明显的激活及脑功能网络调制效应。因此我们推论,迷走神经刺激技术临床显示对难治性抑郁症及癫痫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效应可能需通过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所参与介导。
李云庆[7](1989)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共用SD成年大鼠179只,包括下列四个部分: 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及14种活性物质的分布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 PAG腹外侧区的胞体多为中型梭形,核呈椭圆形,常见核膜内陷,核仁清晰。胞浆内可见各种细胞器,有部分高尔基氏体呈环状或半环状。轴-体突触占此区突触总数的5%,以对称型为主(82%);轴-树突触占93%,其中对称型(66%)多于非对称型(34%),此类突触也包括了轴-(?)突触、平行突触和树突中心型突触团伞等特殊类型的轴-树突触;轴-轴突触数量较少(2%),以对称型为主,另外,常可见两轴突终末互相接近,但不形成活性接触。上述三种突触的前成份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个别者以扁平形小泡为主,但多数为其中混杂有扁平形小泡、椭圆形小泡和颗粒囊泡。与中脑其它区域相比,PAG有髓纤维的数量较少。 关于PAG的亚微结构,以往文献多是以猫为实验动物,大鼠PAG则无详细的报道。 2.PAG内14种活性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分布 (1).5-HT:5-HT样阳性胞体见于PAG全长,但主要分布于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胞体多为梭形中等大小,多极和三角形细胞较少。阳性纤维和终末在PAG各区均较密集,而尤以尾段腹外侧区和吻段背侧区为着。 (2).ChAT:ChAT样阳性胞体主要见于背外侧被盖核的周围、内侧区的腹侧部和背侧区内,多为中型梭形和多极形,大型多极形和小梭形胞体较少。阳性纤维仅稀疏地见于尾段的腹外侧区。 (3).SP:SP样阳性胞体可见于PAG全长,分布于腹外侧区、内侧区腹侧部、背外侧区和背侧区,主要为中、小型梭形和多极形细胞。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尾段的腹外侧区、中段的内侧区和吻段的背侧区。 (4).VIP:VIP样阳性胞体主要见于中、吻段的内侧区,此区腹侧部的阳性胞体多
王俊英[8](2008)在《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下丘脑、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针刺治疗疾病具有累积效应现在已是众多研究者所公认的事实。但是目前关于针刺累积效应的具体机理尚不明确,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报道。已有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反复针刺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与神经系统的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信息的储存、编码等活动密切相关;下丘脑、海马等边缘系统、中枢胆碱能系统参与针刺镇痛的过程。我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证明大鼠下丘脑、海马囊泡乙酰转移酶(VAChT)、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等参与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去卵巢(OVX)引起的记忆功损伤减弱了针刺的效应。为了从不同的环节进一步确认下丘脑、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在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及OVX大鼠记忆损害的动物模型上,从乙酰胆碱降解酶胆碱酯酶(AChE)和细胞内蛋白激酶PKA的活性的改变、以及毒蕈碱M1受体m 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针刺累积效应的机制。研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10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慢性压迫损伤(CCI)组(n=15),CCI+EA2天(D)组(n=15),CCI+EA2周(W)组(n=15),去卵巢(OVX)+CCI(n=13),OVX+CCI+EA2D(n=15),OVX+CCI+EA2W(n=15)组。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查OVX+D-半乳糖皮下注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Hz,1-2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在麻醉状态下,一部分(每组8-10例)动物常规灌流取脑,冰冻切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下丘脑弓状核(ARC)区、视上核(SON)区和室旁核(PVN)区,及海马CA1区AChE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PKA活性。另一部分动物(每组5例)取脑组织匀浆后,用RT-PCR的方法来检测M1受体m 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电针对CCI大鼠痛阈变化的影响CCI术18天后,与正常组(0.22±0.68)比较,各组HS的绝对值都明显升高(P<0.05)。在单纯CCI动物上,与CCI对照组(-4.22±0.33)比,CCI术后第18天CCI+EA2D(-2.76±0.32)、CCI+EA2W组(-0.42±0.68)HS的绝对值显着减小(P<0.05);CCI+EA2W组(-0.42±0.68)HS绝对值明显低于CCI+EA2D组(-2.76±0.32,P<0.05)。在OVX动物上,OVX+CCI+EA2W组(-2.37±0.29)和CCI+EA2D组(-3.11±0.32)HS绝对值明显低于OVX+CCI组(-4.66±0.45,P<0.05);OVX+CCI+EA2W组HS绝对值(-2.37±0.29)明显低于CCI+EA2D组(-3.11±0.32,P<0.05)。提示电针可以改善CCI动物的痛敏状态,并具有累加性。CCI+EA2W组HS的绝对值(-0.42±0.68)显着低于OVX+CCI+EA2W组(-2.37±0.29,P<0.05),说明记忆损伤动物的电针累积效应明显降低。2)电针对CCI大鼠下丘脑三核团、海马组织胆碱能神经纤维AChE的活性变化的影响:坐骨神经结扎后,CCI组ARC(144.43±4.68)、SON(135.14±6.95)AChE的表达显着少于正常对照组ARC(126.27±4.35)、SON(122.2±7.5)(P<0.05,灰度值越小,表达量越大)。电针2天后,CCI+EA2D组AChE的表达在ARC(133.32±8.03)、SON(111.24±6.01)显着增多(P<0.05)。CCI+EA2W组下丘脑AChE的表达PVN(100.11±12.71)、ARC(117.25±4.12)和SON区(95.27±7.23)显着多于CCI对照组和CCI+EA2D组(P<0.05)。复合模型组中的表达趋势与单纯CCI模型组相同,电针后AChE的表达累积性上调。OVX+CCI+EA2W组AChE的表达ARC(133.23±11.48)、和SON区(113.92±7.11)均显着少于CCI+EA2W组同一脑区(P<0.05)。海马CA1区各组AChE的表达与下丘脑区各组的表达趋势一致。结果说明:CCI后,下丘脑和海马组织AChE的活性有所抑制,电针可使AChE的活性增强,并有累积性上调;去除卵巢,动物记忆能力受到损害后,仍有累积效应存在,但明显减弱。3)电针对CCI大鼠下丘脑、海马组织毒蕈碱M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CCI后,下丘脑组织M1受体mRNA的表达量(0.39±0.25)与正常对照组(0.83±0.40)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CCI+EA2W组M1受体mRNA表达量(0.88±0.16)显着高于CCI对照组(0.39±0.25)和CCI+EA2D组(0.59±0.21,P<0.05)。记忆损伤动物中,OVX+CCI组下丘脑M1受体mRNA的表达量(0.29±0.11)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0.83±0.40,P<0.05);OVX+CCI+EA2W组M1受体mRNA的表达量(0.76±0.35)显着高于OVX+CCI(0.29±0.11)和OVX+CCI+EA2D组(0.41±0.22,P<0.05)。这说明电针可以累积性上调M1受体mRNA的表达。海马区M1受体mRNA的表达趋势与下丘脑区的表达变化趋势类似:OVX+CCI+EA2W组(1.00±0.20)M1受体mRNA的表达显着少于CCI+EA2W(1.37±0.37),提示电针上调M1受体mRNA表达的累积作用记忆损伤后减弱。4)电针对CCI大鼠下丘脑三核团、海马CA1区神经元PKA的表达变化的影响CCI+EA2W组下丘脑PVN(99.28±19.33)、ARC(100.18±14.52)和SON(103.26±17.12)区PK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VN(133.54±6.31),ARC(127.84±18.91),SON(133.53±21.34)(P<0.05;灰度值越小,表达量越大),也显着高于CCI+EA2D组PVN(124.35±6.3),ARC(121.77±14.66),SON(118.61±9.64,P<0.05)。OVX+CCI+EA2W组PVN(107.48±12.39)、ARC(117.11±19.87)和SON(129.12±16.96)区PKA表达亦均明显高于OVX+CCI组PVN(145.96±8.02),ARC(134.24±18.43),SON(148.42±10.7(P<0.05),说明EA2W可使PKA的表达显着上调,且有累积性作用。OVX+CCI+EA2W组ARC和SON区PKA的表达均显着低于CCI+EA2W组(P<0.05),提示EA上调PKA表达的累积效应在记忆功能减退的动物上明显减弱。海马PKA的表达与SON等下丘脑核团PKA的表达趋势类似。结论1)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可明显减轻CCI后出现的痛反应,且有累积效应;记忆损伤后减弱电针的效应;2)电针可显着减轻CCI引起的下丘脑、海马AChE、毒蕈碱M1受体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累积性上调AChE、PKA及M1受体mRNA的表达;记忆损伤后电针的上述效应降低。因此,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减轻慢性痛的累积效应与其上调下丘脑和海马组织中AChE、M1受体mRNA、PKA的表达作用、与动物神经记忆功能有密切联系。本研究结果为反复针刺治疗产生的累积效应提供了系统而详实的实验依据。
曾洪武[9](2007)在《电针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粘膜保护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灸的临床价值已逐渐被国际公认,然而针灸效应的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尚不清楚,这严重阻碍了针灸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针灸的治疗机理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介导调控神经、内分泌、体液网络,继而影响靶器官。但是迄今为止,尚缺乏可靠的直接证据。本研究选择临床最常用的足三里穴为切入点,针刺足三里脑功能成像同时监测外周血胃肠激素和胃粘膜功能相关肽的变化,探索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机理和中枢调控机制。目的1.观察电针针刺健康人足三里后外周血中的胃肠激素(GAS)和胃粘膜功能相关肽(ET、CGRP、PGE2)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三里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粘膜保护的关系2.采用BOLD-fMRI方法,获得电针针刺足三里脑功能激活图,分析针刺足三里后脑功能变化与胃粘膜保护的关系,探讨电针针刺足三里对胃粘膜保护的脑功能机制。3.联合分析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胃肠激素和胃粘膜功能相关肽的变化和脑功能变化,探索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机理和中枢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病机理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健康成人志愿者31名,真穴位组16名,假穴位组15名,其中19名(真穴位组16名,假穴位组3名)进行fMRI及外周血胃粘膜功能相关指标检测。2.fMRI部分:采集真假穴位电针针刺的脑功能数据,刺激模式为单个Block设计,真穴位组电针右侧足三里,假穴位组电针右侧足三里内旁开2-3cm,被试者进针后及完成MRI扫描后,填写针感量化表描述进针时和电针针刺时的感觉。3.胃粘膜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电针针刺前、后在特定的时间点采集外周血,用放射免疫法(RIA)等方法测定血浆的ET、CGRP及血清的GAS、PGE2。4.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13.0分析外周血生化数据、STAI问卷及针感量化表,采用SPM2分析fMRI数据。5.联合分析外周胃粘膜功能相关指标数据和脑功能激活区。结果1.针刺行为学结果:针感量化表统计分析显示,真穴位组进针时及电针过程得分均为有效,与假穴位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胃粘膜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中CGRP、PGE2较电针前明显升高,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后25min升高达到峰值。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中ET、GAS较电针前明显降低,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后25min达到最低值。3.胃粘膜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中CGRP含量的变化ET含量变化呈显着负相关(r=-0.907,p<0.05)。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中PGE2含量的变化GAS含量变化呈显着负相关(r=-0.915,p<0.05)。4.电针针刺右侧足三里后脑功能激活区:对侧中央前/后回、下丘脑、海马、海马旁回、颞中/上回、颞上中回、额中下回,同侧扣带回后部、豆状核、杏仁核、双侧岛叶、枕叶、小脑等区域激活。其中与胃粘膜保护相关的激活区有:下丘脑、丘脑、豆状核、杏仁核、海马、海马旁回和扣带回后部、岛叶等植物神经中枢。结论1.电针针刺足三里,能引起外周血的胃粘膜保护因子CGRP、PGE2升高,胃粘膜损伤因子ET、GAS降低,提示上述因子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发挥胃粘膜的保护作用。2.针刺正常人足三里穴可以引起部分脑区BOLD信号变化,主要的脑功能激活区包括:下丘脑、丘脑、豆状核、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后部、岛叶等植物神经系统相关脑区。3.联合分析针刺足三里后外周血胃肠激素和胃粘膜功能相关肽的变化和脑功能变化,提示电针针刺足三里对胃粘膜保护可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外周体液因子来实现。
翁瑛霞,陈宜张[10](1986)在《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和不定带引起的脊髓平均诱发电位》文中提出形态学已证实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本实验试对这一投射的电刺激反应作一些探讨。在刺激下丘脑时可在脊髓记录到一些尖锋样平均诱发电位(AEPs)。这些AEPs可以跟随200Hz 以上的高频双刺激,对窒息的耐受性较强。有效刺激点主要分布在下丘脑中部穹窿周围以及不定带。我们认为这些 AEPs可能代表沿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通路传导的兴奋。对不定带-脊髓投射所作同样的实验,结果与前者相似。
二、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结果 |
一、HVM单刺激 |
二、HVM双刺激 |
三、HVM短串刺激 |
四、短串刺激与双刺激所得结果比较 |
五、HVM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六、间脑和中脑交界脑区逐点损毁对中脑AEP的影响 |
讨论 |
(5)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犁鼻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啮齿动物犁鼻系统研究 |
1.啮齿动物社会识别行为的研究进展 |
1.1 动物社会识别与个体识别 |
1.2 嗅觉与动物社会识别的关系 |
2.啮齿动物犁鼻系统的研究 |
2.1 犁鼻器、副嗅球的结构研究 |
2.2 犁鼻系统的神经通路研究 |
2.3 犁鼻系统的功能研究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1.甘肃鼢鼠、根田鼠犁鼻器与副嗅球结构研究 |
2.嗅刺激诱导c-Fos蛋白在甘肃鼢鼠脑内的表达 |
图版说明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图版Ⅵ |
图版Ⅶ |
图版Ⅷ |
图版Ⅸ |
图版Ⅹ |
图版Ⅺ |
图版Ⅻ |
图版ⅩⅢ |
图版ⅩⅣ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简介及针剌研究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穴位脑效应fMRI国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迷走神经电剌激脑效应功能成像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1.4 临床数据处理和分析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2. 试验结果 |
2.1 基线情况 |
2.2 疗效比较 |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VNS治疗抑郁症研究 |
3.2 电针及耳针治疗抑郁症研究 |
3.3 tVNS治疗抑郁症疗效分析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fMRI脑功能影像tVNS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行为学数据—针刺穴位电流量及针感比较 |
2.2 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
3. 讨论 |
3.1 耳电针针感分析 |
3.2 耳针与tVNS联系的神经解剖基础研究 |
3.3 VNS的神经化学基础 |
3.4 fMRI在针灸研究的应用 |
3.5 iVNS脑效应的功能成像研究 |
3.6 tVNS的fMRI任务态研究 |
3.7 tVNS后的即时后效应脑功能网络的fMRI研究 |
3.8 右侧迷走神经刺激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意义 |
3.9 局限性 |
4. 结论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 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7)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文献综述 |
四、第一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及几种活性物质的分布 |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 |
2.14种神经活性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的分布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5-HT和SP共存神经元的观察 |
4.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5-HT样、SP样和L-ENK样免疫反应阳性亚微结构的观察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五、第二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投射 |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小脑皮层的投射 |
2.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的5-HT能投射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大中缝核的投射 |
4.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和大中缝核的分支投射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六、第三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大中缝核-脊髓间接通路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图版说明和图 |
5.参考文献 |
七、第四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的5-HT能投射及伏核内5-HT能和M-ENK能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观察 |
1.伏核的细胞构筑 |
2.伏核的亚微结构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的5-HT能投射 |
4.伏核内5-HT样和M-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观察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8)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下丘脑、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针刺累积的效应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 |
2 下丘脑-海马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 |
3 乙酰胆碱神经系统与记忆、针刺镇痛关系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镇痛累积效应的观察及记忆损伤后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
2.2 热辐射痛阈 |
3 讨论 |
3.1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时参数的选择 |
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3 实验结果的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与下丘脑、海马胆碱能神经系统关系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电针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的影响 |
2.2 电针对下丘脑、海马组织毒蕈碱M_1受体mRNA的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针刺镇痛累积效应与下丘脑、海马的PKA活性变化的关系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电针对下丘脑三核团PKA的表达的影响 |
2.2 电针对海马CA1区PK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PKA信号转导系统 |
3.2 蛋白激酶A与记忆、疼痛的关系研究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9)电针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粘膜保护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一.针刺研究历史及研究方法 |
1.针刺研究回顾 |
2.脑功能成像技术与针刺中枢机制的研究 |
3、针刺中枢机制研究的切入点——足三里 |
二.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实验研究回顾 |
1.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临床研究 |
2.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基础研究 |
三.针刺足三里的脑功能研究与胃的相关性。 |
1.针刺足三里的脑功能研究 |
2.足三里穴位及与胃的中枢通路的关系 |
第2章 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健康人外周血胃肠激素及胃粘膜功能相关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
方法 |
实验结果 |
1.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结果 |
2.针感量化表得分及针刺强度量化 |
3.电针针刺足三里对CGRP、ET、PGE_2及Gas的影响 |
讨论 |
1.电针针刺对外周血CGRP、ET、PGE2和GAS影响及意义 |
2.本实验方法、技术的关键点 |
3.本实验特点及难点 |
小结 |
第3章 电针针刺足三里保护胃粘膜的中枢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
方法 |
实验结果 |
1、电针针感得分 |
2、电针针刺足三里fMRI结果 |
讨论 |
1.fMRI的信号变化与神经元兴奋性 |
2.本实验脑功能激活区的意义 |
3.电针针刺足三里调控胃肠激素的中枢机制 |
4.本实验的特点及难点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J]. 袁文俊,陈宜张. 生理学报, 1983(04)
- [2]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J].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3]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J].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4]电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区、后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J]. 袁文俊,陈宜张. 科学通报, 1984(22)
- [5]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犁鼻系统研究[D]. 郝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 [6]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 方继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7]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D]. 李云庆. 第四军医大学, 1989(02)
- [8]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下丘脑、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D]. 王俊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9]电针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粘膜保护的中枢机制研究[D]. 曾洪武. 同济大学, 2007(06)
- [10]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和不定带引起的脊髓平均诱发电位[J]. 翁瑛霞,陈宜张. 生理学报, 19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