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胡佳新[1](2021)在《数智化多输出径向柱塞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目前国内和国外关于数字液压元件的研究成果来看,若想实现液压系统流量的数字化输出,则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采用数字泵直接利用数字化控制输出不同的流量,一个是采用数字阀控制回路中的流量。而对数字泵变量的数字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步进电机控制、基于变量活塞控制以及基于高速的开关阀控制。而以数字阀控制回路实现液压系统流量的数字化控制,常采用步进电机控制的数字节流阀,数字节流阀相比于普通节流阀具有精度高、反应快、控制方便等优点。本论文所研究的新型多输出径向柱塞泵与以往的液压泵产品相比具有可实现多输出、结构简单紧凑、节能、自带数字溢流阀等特点,其中新泵自带的数字溢流阀可对液压系统进行数字定压。同时该泵既可以通过在每个输出口都装上高速开关阀,使之变为一个多输出的数字泵,也可以在每个输出口对应的回路中都加上数字节流阀,使之变为一个多输出的数字系统泵。新泵的排量与单个柱塞排量、柱塞数以及输出的组合方式有关,当把所有输出油口组合后可实现最大排量的输出。本文通过对新型多输出泵结构的详细介绍,阐述了新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新颖的配流方式,并列举了常用的柱塞数。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绘制了泵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泵内部流道的模型,并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泵的压油流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优化了泵的流道。本文还利用Amesim软件分析了泵在不同输出方式下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同时还通过对新泵在多压回路和同步回路中的应用,验证了新泵的节能性,并对新泵的主要泄露和自冷却原理进行了分析。
乔子石[2](2021)在《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成为油气资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面临着油气资源短缺的问题,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的开采对缓解油气供需矛盾意义重大。页岩气是一种开采难度较大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页岩气储量全球第一,但产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作为进行页岩气开采的核心设备,压裂车对于页岩气的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液压压裂车是近年国内研发的一种新型压裂设备,相比传统的机械式压裂车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和互换性,对于加快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满足油气资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压裂工况多变,液压压裂车进行压裂作业时常常出现因油温过高导致的停机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压裂车的作业效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本文以某型号液压压裂车为研究对象,对其液压系统进行热平衡研究,探索影响液压系统热平衡油温的主要因素与规律,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系统热平衡油温,为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压裂泵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采用AMESim与AMDAS联合仿真方法,得到全工况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的负载特性(MAP图);在此基础上,明析了液压系统主要产热源、散热源,并建立了液压系统的热平衡机理模型,为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特性仿真模型,结合热平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压裂工况液压系统的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全工况的产热、散热的功率分布和占比情况。(3)基于液压压裂车热特性仿真模型,研究了环境温度、油箱参数、补油流量、泄漏油油路变化等因素对液压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针对性提出了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有效的降温措施。(4)针对散热器布局影响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的散热能力问题,设计了垂直、水平两种泄漏油散热器布局方式,并基于STAR-CCM+软件平台,对两种布局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最终明确了泄漏散热器最佳的布局位置。
葛俊亮[3](2021)在《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境问题。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内燃机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的中间产品,使该问题的改善成为可能。液压混合动力凭借蓄能器在能量充放效率、功率密度和比功率等方面相比蓄电池所具有的显着优势,以及二次元件四象限工作特点,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甚广。本文在分析了液压混合动力四种典型构型特点和实验台设备情况后,选择了后置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构型作为全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了传统液压技术的不足、阐述了数字液压技术原理和独特优势;介绍了常用能量控制策略的内涵和分类;分析了整车控制器开发的难点,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根据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方法的原理,结合人工鱼群算法全局寻优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将二次元件做功的大小等效为相应的燃油消耗量,以瞬时总燃油消耗量表达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人工鱼群算法对该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求取其最小值(瞬时等效最小油耗量)以及对应的控制量如发动机、二次元件输出转矩,最终实现双动力源转矩的分配。根据后置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构型、基本工作模式和ECE制动法规要求,确定了各模式下能量传递路线。根据有关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开发难点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动机ECU与整车控制器VCU之间介入式控制方式,设计了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汽车介入式控制方案,制定了介入式控制策略。在分析了传统液压技术的不足和数字液压技术的优势后,提出了使用数字泵/马达代替传统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实现变排量要求的方案,并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对关键元件参数特性进行分析。最后,为了评价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性及意义,在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上开展研究。根据实验台设备情况,在工控机上开发了基于上位机Lab VIEW的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程序。通过模拟实验,对基本运行模式、测功机模拟机械摩擦制动的原理、数字液压泵/马达排量和转矩特性、介入式控制方式中的发动机转矩特性等进行分析。
庚金晓[4](2021)在《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基建的需求和投入量也大大增加。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液压挖掘机更是大大的供不应求。大型,尤其是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具有机动性能优良、环境适应性强、挖掘和装载范围广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基建和矿山开采中,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目前,超大型挖掘机市场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也仅太重、徐工和三一等企业在近几年开发了相关产品,严重制约我国大型工程建设的自主性。为满足工作需求,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广泛采用高强度、重型机械臂作为工作装置,在往复工作循环中,重型机械臂的动势能往往以节流形式损失掉,甚至超过20%以上的发动机输出能量,浪费严重,是制约超大型装备的高能效、低碳、绿色运行的国际性难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提出了基于新型三腔液压缸驱动的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动臂和斗杆势能高效回收再利用方法。所提系统中,创新的将传统液压缸的活塞杆掏空作为一个独立容腔,并新增一个活塞与其匹配,构成活塞副,将其与液压蓄能器相连,在往复升降过程中,工作装置的重力势能经新增设的活塞副与液压能相互转换,存储到液压蓄能器或经液压蓄能器释放,从而实现工作装置势能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本文以260 t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为具体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原有双腔液压缸系统和所提三腔液压缸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三腔液压缸和蓄能器的工作需求对其参数进行设计与选型,在Simulation X软件中建立由主泵、主阀、三腔液压缸、蓄能器等元件构成的所提能量回收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将在Pro/E软件中建立的大型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三维模型导入Simulation X中,联合液压系统模型,构建液压挖掘机整机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分析双腔液压缸系统和三腔液压缸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2.基于所构建的联合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对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和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可知,在空载工况,相同的运行条件下,三腔液压缸系统中动臂运行更加平稳,可降低主泵的能耗约85.11%;在铲斗满载工况,相同的运行条件下,所提三腔液压缸系统可降低主泵能耗约62.22%。3.在铲斗满载工况中,对双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和三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的下降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仿真可知,斗杆通过比例流量再生阀下降时会受到动臂液压缸初始行程的影响,并且当动臂液压缸伸出同样的位移时,相同的仿真条件下,三腔液压缸系统节能效果更佳。4.进一步对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在四泵供油满载举升—空载下降和三泵供油空载举升—空载下降的两种工况下,对动臂和斗杆进行单动作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杨友胜,战凯[5](2020)在《微型液压技术发展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材料科学及制造技术的进步,液压技术趋向于微小型化、轻量化、高压化、高功率密度化、环境友好化.在海洋机电、仿生机器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结合应用需求,介绍了国内外微型液压元件、性能及其应用,详细阐述了液压技术发展趋势,为微型液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刘长誉[6](2020)在《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液压元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政策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大力扶持,数字化、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液压元件制造业迅速向智能化生产转型。现阶段,液压元件的生产管理模式主要依靠人工,存在生产效率低、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设计与开发,对提高生产效率、平衡资源分配、提高液压元件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了液压元件MES总体方案。根据液压元件制造车间柔性化特点,提出了制造车间对液压元件MES的需求,设计了 MES总体方案,对主要子模块(包括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工装管理、工艺管理以及装配管理等)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总体数据流程业务以及各主要子模块业务的数据流程。进行了生产调度算法研究。首先,基于对车间生产调度实际,设计了液压元件生产调度总流程,将其作为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了车间调度问题数学模型。其次,分析比较多种车间调度算法,根据液压元件制造工艺特点,确定选用NSGA-Ⅱ算法作为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生产调度模型的优化算法,分析该算法运行原理,设计了算法的编码解码过程以及交叉、选择、变异遗传算子。最后,根据实际生产数据,运用NSGA-Ⅱ算法对车间生产调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NSGA-Ⅱ算法对生产调度优化后,能够有效实现最大完成加工时间短、设备负荷率低、生产成本低的目标。研究了数据采集与生产跟踪技术。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采用C/S架构作为MES基础架构,设计了 MES数据库管理模型。其次,分析数据采集需求,确定所需采集的数据为开机时间、设备当前状态等,数据采集方案为分散式采集、集中式管理;重点分析了FANUC数控加工中心和普通机床的数据采集技术和传输方式。最后,根据企业制造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了生产跟踪体系框架,分析了生产跟踪中的工单跟踪、物料跟踪、质量检测等主要模块。进行了液压元件MES的运行研究。阐述了 MES运行环境以及主要模块(包括登录界面、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生产计划管理模块以及生产过程跟踪模块等)的功能,以MS18阀体加工为例,将其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在MES中进行了实例运行,结果表明,利用MES对该液压阀体加工过程进行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平衡资源分配等具有积极作用。
邓明锐[7](2020)在《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最近这些年,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取得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塑料制品的工业应用涉及范畴逐渐扩充,与此同时,对塑料加工生产较多的设备—注塑机的性能和工艺要求逐渐增高。而目前注塑机的快速发展使其精度越来越高,注射成型速率更快,成型过程周期更短,对这些新的研究课题更多,效果也明显。但在我们追求高速和高效的产品同时它所面临的其实是由于注塑机械的噪声逐渐不断增大的复杂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声级计权器在现场检测了泰瑞机器股份公司制造的D415肘杆式注塑机、D265纯电动注塑机以及D180纯电动注塑机连续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测量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但不时出现尖锐的刺耳声,通过分析确定噪声主要发生在开合模的位置,通过分析确定产生刺耳噪声的主要原因是液压冲击、流量脉动以及气蚀。为此,建立了肘杆式注塑机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利用液压模拟软件AMESim分析了开合模过程中液压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压力曲线,这些曲线证实了合模过程中确实存在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间接证明了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是产生噪声的原因。在降低液压冲击的措施上,论文利用AMESim分析了蓄能器的体积、直径以及充气压力等参数,以及换向阀的切换和自身固有频率对液压冲击的影响;对于气穴,本文主要探究了易产生气穴的节流阀直径与流量系数各自及二者组组合的参数对其影响,同时,对造成液压系统气穴影响较大的液压油的空气含量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对开合模动作的液压回路进行分析优化,实现降低注塑机噪声的目的。
徐学文[8](2020)在《机电液耦合器液压动力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动机和液压泵组合系统等集成装置应用广泛,但是上述动力集成装置均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弊端:功能单一性问题,转化功能弱;结构松散、使用要求高、匹配不合理;无法同时提供多种动力,不能灵活的满足各种工况需求。目前不存在任何一种动力装备能同时实现机电液三种能量的相互转化,也无法实现在工作过程中灵活调节排量来满足各种工况下的需求。为了克服现有液压动力装置的弊端,本文形成一种结构高度集成,可实现机械能、电能、液压能三种能量相互耦合转化且排量可调的机电液动力集成装置:交流同步变量式机电液耦合器。本文阐述了机电液耦合器系统结构特点和能量转换原理以及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柱塞运动单元模型进行液压系统柱塞组件动力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验证柱塞运动数值的准确性。分析缸体的受力平衡并探究倾覆力矩的平衡条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不同工作参数下液压系统的液压特性和动力特性。根据机电液耦合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YST400W液压试验台进行实验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动特性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当工作压力由2MPa升高至6 MPa时,容积效率由93.03%降低至90.11%,仿真与实验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在实验中系统容积效率降低趋势较大。在AMESim平台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并进行电机特性分析,建立机电液耦合器系统模型,实现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匹配研究并进行模型验证,探究电机参数和液压参数对系统特性和系统效率的影响性分析,仿真发现:选择合理的电机参数和液压参数,可以使系统的整体效率保持在90%以上。
程浩[9](2020)在《大型液压挖掘机热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领域中一种典型的施工机械,具有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周期长、工作强度高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对挖掘机热平衡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考验,热平衡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散热系统的参数。目前国产挖掘机厂商均在中小型液压挖掘机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望提高挖掘机热平衡性能,而在具有斗容大、装机功率大、整机质量大(100吨以上)等特点的大型液压挖掘机上,厂家一般选择增大散热器尺寸、提高风扇转速等依靠经验的传统方法解决热平衡问题,这样不但会进一步增加挖掘机的成本和功耗,还会使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变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关于挖掘机热平衡的研究较少,而且基本都集中在中小机型上,针对大型液压挖掘机热平衡的有关研究寥寥无几。本论文以国内首台260 t大型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热平衡研究,具体的工作如下:首先根据热力学基本理论对挖掘机液压系统进行产热和散热分析,根据挖掘机基本工作循环,明确挖掘机作业过程中液压系统的主要产热工况和产热元件,进一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挖掘机热平衡数学模型。对260t挖掘机的整机组成和电液控制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260t挖掘机动臂举升和下降时分别采用泵-阀协同流量匹配原理和流量再生回路,因此根据260 t挖掘机整机仿真模型,对动臂举升和下降过程中泵的压力和动臂液压缸两腔压力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泵-阀协同流量匹配原理的应用可以减少节流损失;流量再生回路的应用使动臂仅通过自身重量,无需液压泵供油就可下降到最低位置,而且下降时间也得以减少。为了验证仿真的可靠性,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进一步证实了260 t挖掘机整机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而且得出了流量再生回路的应用可以提高挖掘机热平衡性能的结论。最后,本文基于SimulationX软件建立了260t挖掘机散热系统的热交换模型,为了模拟真实作业时挖掘机液压系统的热交换过程,因此基于挖掘机基本工作循环对260 t整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然后采集出热负载数据与散热系统热交换模型进行耦合。根据建立好的散热系统热交换模型分析了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产热机理和散热特性,进一步研究了换热器流体不同流动方式、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温对挖掘机热平衡性能的影响。
孔祥东,朱琦歆,姚静,尚耀星,祝毅[10](2020)在《高端移动装备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发展综述》文中指出航空航天、机器人和工程机械等高端移动装备代表着国家工业技术水平,是大国重器的重要象征。为提升高端移动装备续航能力、机动性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减轻移动装备重量是主要解决途径之一。液压系统是高端移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非常大的功率和重量,轻量化后可使整机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评述了国内外高端移动装备的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诸多单位及学者在液压动力单元、液压驱动单元及电静液作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特点,提出轻量化设计新理论、非金属材料新应用、增材制造新工艺和一体化集成新技术将是我国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发展方向。
二、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数智化多输出径向柱塞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液压泵概述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数字液压元件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2 数字式液压泵国内外发展概况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2章 新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
2.1 联合配流方式的由来 |
2.2 新泵概述 |
2.2.1 新型多输出数字泵的特点 |
2.2.2 新型多输出泵工作原理 |
2.2.3 新型多输出泵的三维建模 |
2.2.4 新型多输出泵柱塞数的选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多输出泵的输出特性分析 |
3.1 新型多输出泵的性能分析 |
3.1.1 新泵的排量推导 |
3.1.2 新泵的运动学分析 |
3.1.3 新泵的流量计算 |
3.2 基于Amesim新泵输出特性分析 |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2 新型多输出泵单柱塞仿真模型建立 |
3.2.3 新型多输出泵单输出仿真模型建立 |
3.2.4 新泵双输出仿真模型建立 |
3.2.5 新型多输出泵四输出仿真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多输出泵内部流道的数值模拟 |
4.1 柱塞受力分析 |
4.2 配流轴受力分析 |
4.3 新型多输出泵壳体强度仿真 |
4.4 新型多输出泵内部流道数值模拟分析 |
4.4.1 新泵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
4.4.2 数值仿真建模及边界条件计算 |
4.4.3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多输出泵节能分析 |
5.1 新泵节能特性分析 |
5.1.1 单泵双压回路功率损耗分析 |
5.1.2 新泵双输出双压回路减耗及特性分析 |
5.1.3 新泵多输出多压回路减耗及特性分析 |
5.2 泄漏分析 |
5.2.1 柱塞副泄漏的分析 |
5.2.2 配流轴处的泄漏 |
5.3 同步回路和自冷却简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多输出泵原理实验分析 |
6.1 新型多输出泵的实验原理 |
6.2 实验内容 |
6.2.1 新型多输出泵空载性能实验 |
6.2.2 新型多输出泵容积效率实验 |
6.2.3 新型多输出泵的实验条件 |
6.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6.3.1 空载排量实验数据 |
6.3.2 新泵容积效率测定数据 |
6.3.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压裂车发展现状 |
1.2.1 压裂车的分类 |
1.2.2 压裂车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压裂车国内发展现状 |
1.2.4 液压压裂车概述 |
1.3 国内外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现状 |
1.3.3 CFD在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压压裂车负载特性与液压系统热平衡功率分析 |
2.1 引言 |
2.2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负载分析 |
2.2.1 压裂泵的工作原理 |
2.2.2 压裂泵的工况参数 |
2.2.3 压裂泵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 |
2.2.4 液压系统AMESim与ADAMS联合仿真分析 |
2.3 液压压裂车产热与散热功率流分析 |
2.3.1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产热分析 |
2.3.2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散热分析 |
2.4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原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压裂车系统热特性仿真建模 |
3.1 引言 |
3.2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1 液压泵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2 节流元件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3 管路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4 马达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5 油箱热特性仿真建模 |
3.2.6 压裂车液压系统负载仿真建模 |
3.2.7 压裂车液压系统热特性仿真建模 |
3.3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试验与仿真验证 |
3.3.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3.2 试验原理与测试设备简介 |
3.3.3 测试数据分析 |
3.3.4 热特性仿真模型验证 |
3.4 液压压裂车全工况产热和散热仿真分析 |
3.4.1 液压压裂车全工况总产热仿真分析 |
3.4.2 液压压裂车产热和散热占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分析 |
4.1 引言 |
4.2 环境温度对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 |
4.3 油箱自然散热能力对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 |
4.4 补油流量对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 |
4.5 泄漏油引入散热器对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 |
4.6 泄漏油引入散热器与补油流量对系统热平衡油温的影响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泄漏油散热器布局方式散热特性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液压压裂车散热系统介绍 |
5.3 液压压裂车现有散热器结构与参数 |
5.4 泄漏油散热器两种布局方式 |
5.5 泄漏油散热器两种布局仿真对比分析 |
5.5.1 仿真模型简化 |
5.5.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5.5.3 仿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 |
1.1.2 数字液压技术综述 |
1.1.3 能量控制策略综述 |
1.2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混合动力车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混合动力车整车控制器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1 引言 |
2.2 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构型和基本工作模式 |
2.2.1 驱动工况下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能量传递路线 |
2.2.2 制动力分配原则 |
2.2.3 制动工况下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车能量传递路线 |
2.3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3.1 控制原理 |
2.3.2 瞬时优化能量控制策略 |
2.3.3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瞬时最优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汽车介入式控制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介入式控制方案设计 |
3.2.1 介入式控制方案的定义 |
3.2.2 介入式控制控制方案结构原理 |
3.2.3 介入式控制方案部分元件原理图 |
3.3 介入式方案控制策略 |
3.3.1 加速踏板百分比与发动机输出转矩的函数关系 |
3.3.2 制动踏板百分比与车辆制动需求转矩的函数关系 |
3.3.3 介入式方案控制流程图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 |
4.1 引言 |
4.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
4.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
4.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排量控制方式 |
4.3 数字泵/马达技术 |
4.3.1 数字泵/马达工作原理 |
4.3.2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方式及流程图设计 |
4.3.3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逻辑 |
4.3.4 数字泵/马达排量控制特性 |
4.3.5 数字泵/马达替换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可行性分析 |
4.4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蓄能器压力与飞轮转速变化曲线 |
4.5.2 变速箱速比曲线 |
4.5.3 目标二次元件排量与实际二次元件排量变化曲线 |
4.5.4 各施加转矩变化曲线 |
4.5.5 燃油消耗量对比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模拟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并联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模拟实验平台 |
5.2.1 模拟实验台工作原理 |
5.2.2 实验台设备主要参数及关键元件选型 |
5.2.3 测功机系统和整车控制器 |
5.2.4 介入式控制方案工控机Lab VIEW程序设计 |
5.3 模拟实验 |
5.3.1 实验流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现状 |
1.3 大型液压挖掘机势能回收利用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机械式 |
1.3.2 电气式 |
1.3.3 液压式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及数学建模 |
2.1 系统工作原理 |
2.1.1 双腔液压缸系统原理 |
2.1.2 三腔液压缸系统原理 |
2.2 关键元件数学建模及参数匹配 |
2.2.1 三腔液压缸模型 |
2.2.2 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 |
2.2.3 主泵数学模型 |
2.2.4 主阀数学模型 |
2.2.5 整机模型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动臂运行特性及能效特性 |
3.1 空载运行特性 |
3.1.1 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
3.1.2 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
3.2 空载能效特性对比 |
3.3 铲斗满载运行特性 |
3.3.1 满载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
3.3.2 满载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
3.4 满载能耗特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斗杆运行特性及能效特性 |
4.1 双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 |
4.1.1 系统运行特性 |
4.1.2 系统能效特性 |
4.2 三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 |
4.2.1 系统运行特性 |
4.2.2 系统能效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试验研究 |
5.1 试验机型与仪器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方法及过程 |
5.4 双腔液压缸系统动臂单动作试验研究 |
5.4.1 动臂上升试验研究 |
5.4.2 动臂下降试验研究 |
5.5 双腔液压缸系统斗杆单动作试验研究 |
5.5.1 斗杆上升试验研究 |
5.5.2 斗杆下降试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微型液压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型液压元件 |
1.1 国外 |
1.1.1 Fluid-O-Tech公司 |
1.1.2 Micropump公司 |
1.1.3 LEE公司 |
1.1.4 Moog公司 |
1.1.5 Takako公司 |
1.1.6 JUNG-FLUID公司 |
1.1.7 LEDUC公司 |
1.1.8 BIERI公司 |
1.2 国内 |
1.2.1 清华大学 |
1.2.2 中国海洋大学 |
1.2.3 海之力公司 |
1.2.4 欧瑞克公司 |
1.2.5 索富公司 |
1.2.6 博泰公司 |
1.3 国内外液压泵对比 |
2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 |
3 应用展望 |
3.1 仿生机器人关节液压驱动 |
3.2 海洋机电 |
3.3 石油装备 |
3.4 医药器械 |
4 结论 |
(6)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液压元件制造业现状及对MES的需求研究 |
2.3 液压元件MES总体方案设计 |
2.4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业务流程分析设计 |
2.5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管理数据流程分析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生产调度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生产调度的总体流程设计 |
3.3 对于液压元件制造车间多目标调度问题分析 |
3.4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调度算法的选择与原理研究 |
3.5 基于NSGA-Ⅱ算法的液压元件车间生产调度优化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数据采集与生产跟踪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的实现分析 |
4.3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4.4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生产跟踪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运行研究 |
5.1 引言 |
5.2 MES运行环境 |
5.3 MES功能模块 |
5.4 MES在液压阀体加工中运行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液压系统噪声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注塑机液压系统及噪声分析 |
2.1 注塑机液压系统 |
2.1.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2.1.2 液压系统特点 |
2.2 噪声测量与产生原因分析 |
2.2.1 噪声位置确认 |
2.2.2 噪声产生分析及危害 |
2.3 仿真软件的选择 |
2.3.1 仿真软件选择 |
2.3.2 AMESim介绍 |
2.3.3 AMESim仿真步骤 |
第三章 系统元件建模 |
3.1 系统元件建模 |
3.1.1 非基本元件的建模方法 |
3.1.2 HCD搭建模型的精准性 |
3.1.3 插装阀建模 |
3.1.4 液压缸建模 |
3.2 负载曲线的确定 |
3.3 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搭建 |
3.4 参数处理及设置 |
3.5 仿真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降噪仿真 |
4.1 降低压力冲击 |
4.1.1 蓄能器介绍 |
4.1.2 探究蓄能器体积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3 探究蓄能器充气压力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4 探究蓄能器直径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
4.1.5 模拟换向阀切换对液压冲击的影响 |
4.2 减少气穴 |
4.2.1 探究节流阀直径对减少气穴的影响 |
4.2.2 探究节流阀的流量系数的对气穴的影响 |
4.2.3 直径和流量系数对减少气穴的联合探究 |
4.2.4 液压油对气穴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机电液耦合器液压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液压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液压系统概述 |
1.2.3 电机动力系统概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电液耦合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
2.1 机电液耦合器结构特点 |
2.1.1 支撑系统结构 |
2.1.2 变量系统结构 |
2.1.3 机械能转化系统结构 |
2.1.4 液压系统结构 |
2.1.5 电机动力系统结构 |
2.2 机电液耦合器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电液耦合器液压系统液压动力仿真及实验分析 |
3.1 机电液耦合器液压系统 |
3.1.1 工作原理 |
3.1.2 工作参数 |
3.2 液压系统柱塞组件动力分析 |
3.2.1 柱塞运动学分析 |
3.2.2 柱塞受力分析 |
3.2.3 柱塞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
3.3 液压系统缸体受力分析 |
3.3.1 缸体的轴向压紧力及其力矩 |
3.3.2 配流盘对缸体的液压支承力及其力矩 |
3.3.3 缸体受力平衡分析 |
3.4 机电液耦合器液压系统液压动力仿真 |
3.4.1 液压仿真平台AMESim |
3.4.2 轴向柱塞泵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3 参数设置及运算求解 |
3.4.4 液压系统液压仿真分析 |
3.4.5 液压系统动力仿真分析 |
3.5 液压系统实验及分析 |
3.5.1 YST400W型液压综合试验台 |
3.5.2 液压实验装置 |
3.5.3 实验数据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电液耦合器液压动力系统匹配研究 |
4.1 机电液耦合器动力系统动力学建模 |
4.1.1 动力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2 永磁同步电机本体动力学建模 |
4.1.3 逆变器建模 |
4.1.4 控制算法原理与设计 |
4.1.5 动力系统模型验证 |
4.2 机电液耦合器系统建模与验证分析 |
4.2.1 机电液耦合器系统模型建模 |
4.2.2 功率效率计算模块 |
4.2.3 机电液耦合器系统模型验证分析 |
4.3 机电液耦合器系统耦合特性的动力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扭矩系数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3.2 提前角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3.3 转子惯量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3.4 传动比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4 机电液耦合器系统耦合特性的液压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节流孔直径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4.2 斜盘倾角对耦合特性的敏感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型液压挖掘机热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动态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压挖掘机热平衡理论分析 |
2.1 挖掘机液压系统产散热分析 |
2.1.1 挖掘机液压系统产热分析 |
2.1.2 挖掘机液压系统散热分析 |
2.2 挖掘机液压系统热平衡计算 |
2.2.1 挖掘机基本工作循环 |
2.2.2 挖掘机液压系统产热计算 |
2.2.3 挖掘机液压系统散热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60t挖掘机整机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及试验 |
3.1 260t挖掘机整机组成及液压回路原理 |
3.2 整机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 |
3.2.1 机械结构模型 |
3.2.2 液压系统模型 |
3.2.3 理论分析 |
3.2.4 整机仿真模型 |
3.3 仿真研究 |
3.3.1 动臂举升 |
3.3.2 动臂下降 |
3.4 试验验证 |
3.4.1 试验测试系统 |
3.4.2 试验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60t挖掘机热平衡仿真研究及分析 |
4.1 260t挖掘机产热特性 |
4.1.1 工作装置产热功率 |
4.1.2 泵马达产热功率 |
4.1.3 阀产热功率 |
4.1.4 管路产热功率 |
4.1.5 液压系统总产热功率 |
4.2 260t挖掘机产热机理分析 |
4.2.1 准备阶段 |
4.2.2 挖掘阶段 |
4.2.3 举升阶段 |
4.2.4 卸料阶段 |
4.2.5 返回阶段 |
4.2.6 整个48s循环工况 |
4.3 260t挖掘机散热系统热-液压耦合仿真模型 |
4.3.1 液压油箱模型 |
4.3.2 换热器模型 |
4.3.3 管路模型 |
4.3.4 整机散热系统热交换模型 |
4.4 260t挖掘机散热特性 |
4.5 影响挖掘机散热系统性能的因素分析 |
4.5.1 换热器结构对热平衡性能的影响 |
4.5.2 外界环境对热平衡的影响 |
4.5.3 流经散热器流量对热平衡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端移动装备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液压动力单元及元件轻量化现状 |
1.1 液压动力单元轻量化现状 |
1.2 液压油箱轻量化现状 |
1.3 液压集成元件轻量化现状 |
2 液压驱动单元及元件轻量化现状 |
2.1 液压驱动单元轻量化现状 |
2.2 液压缸轻量化现状 |
3 电静液作动系统轻量化现状 |
4 我国液压轻量化发展方向 |
5 总结 |
四、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智化多输出径向柱塞泵的研究[D]. 胡佳新. 燕山大学, 2021(01)
- [2]液压压裂车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D]. 乔子石. 燕山大学, 2021(01)
- [3]基于介入控制的数字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 葛俊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D]. 庚金晓.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微型液压技术发展概况[J]. 杨友胜,战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09)
- [6]液压元件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刘长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D]. 邓明锐.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机电液耦合器液压动力特性分析[D]. 徐学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9]大型液压挖掘机热平衡研究[D]. 程浩.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高端移动装备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发展综述[J]. 孔祥东,朱琦歆,姚静,尚耀星,祝毅. 燕山大学学报,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