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论文文献综述)
天明[1](1995)在《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根据年检工作要求,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加强对注册审计师的培训,于去年9月20日至24日举办了“中国注册审计师执业规则”讲座。讲座特邀人民大学王德升、闫金锷教授、北京经济学院刘大贤教授、北京商学院张以宽教授、审计署杨树滋教授...
徐军[2](2014)在《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专门研究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的博士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及附件。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是明晰了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辨析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职业者、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内在构成要素及与“参政议政”的关系,确定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在非公有制领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政治参与是指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和行为施加影响,及实际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与行为;另对相关理论——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政治参与理论作了介绍。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包括其产生、发展历程、时代背景、主要构成、特点、属性及作用。在历程部分,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自由职业者状况作了回顾,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历程分为孕育、产生、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时期。在构成部分,分别介绍了五个主要群体——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中介行业的专业人员、自雇知识分子、民办社会组织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群体界定、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特性部分,归纳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十个主要特点,并分别从与阶级、阶层、中间阶层、精英群体、利益集团角度进一步认证了其属性,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地位和作用。正文第二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包括历程及动因、途径及内容、成效与不足、对策与趋势及相关比较研究、评价体系。在历程及动因部分,回顾政治参与历程,认为应分孕育、启动和发展三个时期,分析了其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归纳了四个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客观原因是:国家治理的需要、统战工作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途径与内容部分,从制度、政党、政府、团体、行业、媒体及其他七个途径论述了其政治参与的方式与内容。在成效与不足部分,从个人及单位、行业与群体、地方与社会、国家与政党四个层面总结了成效;从主体、途径、内容、标准四个方面,指出了不足。在对策与趋势部分,提出了加强主体建设、完善参与途径、提升参与质量、明确评价标准的对策,认为会出现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加强的发展趋势;在比较部分,分别进行了群体比较与历史比较,群体比较是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比较,历史比较是与历史上自由职业者进行了比较,每个比较都包括了参与主体、背景、途径、作用四个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从政治参与途径入手,以具体参与方式为载体,按照政治参与的广度(反映参与广泛程度)、强度(反映参与深入程度)、效度(反映参与实际效果)三个纬度,先把每个参与途径下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提练出来,然后汇总三个纬度的指标项目,形成总体评价体系。本文还包括了两个附件:一是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二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陈静[3](2007)在《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大转型时期,面对国际竞争,中国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西方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积极发展知识服务产业,这一方面向我们预示了知识服务产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发展知识服务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服务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及各地政府开始认识到知识服务产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知识服务产业。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探讨促进中国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共分八章,围绕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创新点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主要针对社会资本理论、知识服务产业内涵及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三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主要探讨了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主体及社会资本载体等概念。虽然前人对社会资本和知识服务产业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定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的行业才可以列入知识服务产业的范围:(1)知识为主导要素,行业的产生、发展、运作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即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相关技术能力,因而专业领域的培训成为入职的必要前提;(2)人员、知识、关系、经验和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超过有形资产;(3)提供基于知识的无形产品和服务为主,有形产品仅为载体;(4)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成本占企业运作总成本比重最大;(5)行业经营具有营利性,产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的调节而不是政府的控制。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可以包括知识服务企业、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政府、客户、社会公众等等,根据社会资本主体的主动性,社会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主动主体和被动主体。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知识服务企业构成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三大主动主体,并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它们之间的社会资本是以亲缘网络、地缘网络、文缘网络、商缘网络和神缘网络等“五缘网络”为载体的,“五缘网络”在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建立和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功能分析,作者认为,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从积极方面来看,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知识服务产业知识共享;能够增强凝聚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能够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资源;能够影响制度选择,促进制度完善;能够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产业发展动力。从消极方面来看,社会资本可能会阻碍变革和创新;容易形成封闭,妨碍流动;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还可能破坏公平竞争关系。第五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制度变迁分析,作者认为,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对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首先,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了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其次,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再次,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润滑剂和稳定剂。同时,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离不开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知识服务企业三者之间的通力合作,只有三方不断调整社会资本,充分沟通,提升相互配合能力,才能顺利有效地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进而促进产业发展。第六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律师业为例,本文选取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作为社会资本微观主体的研究对象,以上海律师业为中观研究对象,通过上海律师业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于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变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七章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中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战略,本文立足于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提出了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知识服务企业为合力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可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第八展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基于上述研究,作者认为,本研究有以下创新点:1、本文进行了转型背景下知识服务产业中观和微观层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将产业层面的发展研究落实到企业层面比较优势的提升,比较好地实现了微观企业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2、本文在中国东方文化背景下引进西方理论,尝试了东方“五缘网络”理论与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有机结合。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入手研究新兴的知识服务产业,指出其载体为苏东水教授提出的五缘网络,使二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服务产业的认识。3、本文以知识服务产业为例,具体探讨了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制度变迁问题。作者比较详细的论述了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三方合力模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紧扣中国现实的社会环境,将东方管理学的思想运用于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中,为知识服务企业、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合作发展知识服务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1)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知识服务产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了知识服务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2)尝试着进行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对中国的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3)围绕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在该产业的管理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特性进行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和研究,是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也是产业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一个有益尝试;(4)首次将东方管理理论的“五缘网络”与西方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运用于知识服务产业的分析探讨,属于将东方管理理论运用于中观产业分析的实证研究,对于推进东方管理理论的纵深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助益。从现实意义来看,本研究:(1)在中国全面转型,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出发,研究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并立足于社会资本提出相关的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对于打造“和谐产业”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分析探讨了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指出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助于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各主体明确自身定位;(3)提出了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三方合力模型,并立足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些较有可行性的发展措施,为知识服务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共同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4)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得了大量关于上海律师业社会资本问题的原始资料,通过综合整理后反映于实证研究部分,为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宋华忠[4](2013)在《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持续发展壮大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成长阶段,新的社会阶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一群体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要的促发展、促和谐功能;同时,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也具有多元多样的特点。新社会阶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阶级重要而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外,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凸显新的社会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的生力军作用,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能量,就必须加强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来源于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权,但要实现对新社会阶层的有效领导,必须构建团结联系的体制机制,在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中,引导新社会阶层认同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实现,取决于构建团结引导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团结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对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导,需要在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同时,着力在三个方面付出努力:首先,发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包容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将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纳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框架。积极稳妥地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民主党派成员,使参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组织依托;同时要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积极稳妥地调整政协界别政策,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代表人士吸纳进人民政协,加强界别建设,在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中实现党对新阶层的领导。其次,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资源优势,依托党的组织网络,把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中,要注重发挥模范堡垒作用,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给予这一社会群体特别关注,创新思路载体,建立健全机制,以真情服务为先导,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机遇,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重要阵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再次,把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作为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基础阵地。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公民社会初露雏形的条件下,社会组织是境外势力、异己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点领域,社区也成为有关社会力量争相施加影响的空间和舞台。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守社会组织和社区这一基础阵地,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领,潜移默化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工作,增加新阶层人士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他们的“同意”和“意见一致”基础之上实现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为此,在社会组织层面,要构建党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机制,依托枢纽型社会组织和枢纽式管理联系机制,加强对众多社会组织的联系,使社会组织在助推新社会阶层事业发展的同时,成为党团结联系新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在社区层面,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纳入群众工作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做好工作。
尹晨[5](2003)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文中提出证券信息从最初的信息源出发,经过信息披露、信息传递和信息运用等环节后,最终将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信息传递总过程中的各种非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证券信息往往不能在证券价格上得到有效反映,证券市场有效性降低。相对于市场机制,证券信息监管是克服或缓解信息不对称及市场无效性的较优选择。由于机构和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及其背后的经济制度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政策性因素等诱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信息传递和信息运用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假陈述、盈利操作、购买审计、审计舞弊、虚假或不实信息传递、内幕交易等利用不对称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违法违规行为,证券市场有效性大大降低,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开始动摇。加强信息监管势在必行。虽然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信息传递和信息运用等领域的信息监管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初成体系,监管执法力度也日趋加强,但仍有许多地方亟待改进和完善,离投资者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加强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可以从立法改进和执法改进两方面着手,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私法与公法并进、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执法必严、切实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合作以及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等。
闵明辉[6](2015)在《徐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地铁作为一种快速的客运交通设施,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扩大城市规模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招投标管理是选择合适、优质企业的最基本保障,一旦该环节出现问题,引入施工质量差、管理不严格的企业作为主要施工单位,将对工程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完善并深入研究地铁项目建设中的招投标管理将对我国地铁项目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关于工程招投标研究也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但地铁建设方面的招投标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地铁项目招投标的研究,以期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缺,达到对我国地铁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起到一定指导性作用的目的。首先,对地铁招标的特点、地铁土建工程招标、地铁高架结构工程招标等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对地铁的招投标流程、子项目、要求及方法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其次,从招投标管理的法律制度、招投标管理的运作方式、招投标管理的资格审查制度、招投标的评标管理以及招投标监管体系五个方面论述当前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目前地铁项目建设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包括:招标方、投标方、资格预审阶段、政府监督管理、开评定标阶段以及合同阶段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再次,通过分析得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权谋私、招标法制不完善、业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力度严重不足、招标管理、监督体制没有明确和招标市场不够健全、规范几个方面。提出了健全法制建设,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实施有效监督;严格审查;建立专家库;完善设计;准确界定招标范围、科学划分标段;投标文件用词严谨、内容完整;采用科学的评标方法;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建立、完善工程的风险管理机制等应对措施。最后,以徐州市地铁一号线建设项目土建招标为例,详细剖析论文提出的理论在其土建工程部分招投标的整个运用过程。从实例分析来看,论文提出的地铁项目建设招标管理的方法、措施是可行的,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能够对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招标管理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王宏[7](2008)在《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在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的伟大征程中,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经济竞争中,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为民执政能力建设进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实践证明不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奠基石”、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接受公众检阅的“试金石”,而且是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研究、借鉴、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与国际通行做法趋同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法律制度、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公众利益、推动我国企业在内控框架基本趋同的有利条件下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保护我国企业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影响。本文的题目确定为《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钻研国际做法,是笔者思考命题的专业基础;坚持科学发展,是笔者形成论点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控制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国际比较,并通过总结、分析其经验教训,结合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着力推进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基础和主线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应当包括标准体系与实施体系;其中,标准体系根据企业、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和特征分步推进,在现阶段重点建立健全以大中型企业为蓝本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逐步引导中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健全内控机制;实施体系应以评价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保证,在探索首先对大型上市公司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协调监管部门评价、管理层评估与中介机构审计的同时,切实抓好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并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条件下实施内部控制和深化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健康蓬勃发展,树立中国内部控制的品牌,展示中国内部控制的魅力。笔者感到,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通过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关于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的观点,在当前我国内控研究领域是较为独到和居前的。围绕本文的基本命题,笔者分六章进行了论述,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历程与启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学术界、实务界、国外权威组织与经典文献,以及我国有关方面对内部控制目标、要素和责任主体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正逐步趋于一致,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内控框架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经过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当前内部控制正处于在单位内部管理需求与外部监管要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双轨制运行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内部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相伴相随的,“伴生性”与“服务性”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本职属性;内部控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在于其适应性;内部控制首先具有内在服务性;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所具有的公众性,决定了其内部控制同时具有公共性的一面;如何协调内部控制的内在服务性与公众监督权,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内部控制基本理念和方法技术的发展具有国际趋同性,但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机制具有本土化性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等越来越融合交织,使得现代内部控制越发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审计行业与内部控制具有紧密联系性,但在复杂多维的新形势下,会计审计行业既要保持对推进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要保持适度的谨慎性;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处于社会宏观环境的制约之下。第二章: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重要探索性、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以及十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构建中国内控框架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当前,应当本着立足国情、促进发展的原则,借鉴国际、基本趋同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统筹协调、合力实施的原则,重在引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托财会、稳步推进的原则,原则导向、详略得当的原则,兼容并包、开放互动的原则,着力构建企业、行政机关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相结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与政府监督检查相结合,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人工控制与信息技术控制相结合,贯彻实施与国际趋同相结合,控制标准基本健全、科学合理,实施机制跟进到位、执行有力,方法技术较为先进、相互补充,国际趋同不断深化、影响扩大,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内部控制国际发展潮流,具有中国特色与魅力、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良好影响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第三章: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部分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取得较好成效;部分优秀骨干企业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内控建设,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等以预算管理、财务控制为纽带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其他相当一部分企业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任重道远。结合“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状况提出的意见,以及国外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不宜估计过高。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应当合理借鉴美国科索理论框架,应当树立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和主线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以基本规范为纲、以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引为目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并重点关注董事会建设、内部审计建设等问题。同时,对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务实措施。第四章:关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有关问题。美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资源调配的适当性是美国政府内部控制的核心关注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是推进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在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应当与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框架结构保持协调;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组成项目和内容,应当体现有利于降低行政风险的中心工作;应当逐步探索将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情况作为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法定责任;应当逐步引入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预算执行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制度;应当逐步引导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由重财务审计向财务与内控并重转变。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问题,笔者认为在抓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应以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重点环节和突破口逐步推进。第五章: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是内部控制的灵魂。笔者认为,应当抓紧构建以评价体系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没有异议,并且日益倾向于管理层应当报告和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但在引入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估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同时,即使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内控审计报告的国家,也将审计范围界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而不是全面的风险控制。我国一直在探索上市公司内控评估问题,鉴于国外的经验教训,我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内控审计范围的规定应当十分慎重,各有关部门应特别重视沟通协调问题。关于配套实施体系,笔者认为美国有七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同时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汲取的教训,包括应当努力寻求监管目的与手段、强化监管的良好愿望与上市公司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避免政策实施出现大的波动和起伏;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大监管政策的出台,应当在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充分沟通和协商;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与审计内部控制的知识与经验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应当未雨绸缪,周全考虑不同主体实施内控评估的执行时间表问题;应当加强对全社会内控理念、知识等的宣传引导等。第六章:加快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信息技术支撑与国际趋同观念,是贯穿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过程的两大影响因素。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表现出来的新特点,要求我们树立手段与对象并重的观念、财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互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内控审计服从并服务于财务报告内控审计的观念,正确认识人“机”关系、以人为本的观念。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一样,经济规则领域内的国际趋同趋势也在深化。思路对头、决策民主、机制科学、人才济济,成就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与等效事业,也要求我们在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中继续加以重视和坚持,主要包括:秉持会计国际趋同指导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进一步做实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协调和国际趋同桥梁作用;全方位加强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联系机制;加快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夯实国际趋同人才基础。
梁佩瑜[8](2003)在《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文中认为经济业务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和专门化,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负担日益增加,所要兼顾的范围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执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涉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有着令人咋舌的上升趋势。这些案件带给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信誉诚信和生存发展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是中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审计失败的后果入手,分析审计风险的肇因,提出如何防范审计风险的建议。 本论文共分四章来探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 第一章:列举案例说明审计失败的后果,藉此带出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引致审计风险的肇因,以便寻找出审计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第三章:研究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从而将审计风险的程度降至最低,以保护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 第四章:概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皮晶妮[9](2006)在《独立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独立审计作用的发挥。我们知道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是影响审计质量高低的两个主要因素。专业胜任能力不够,想提高审计质量那也只能是有心而无力。而职业道德不高,专业胜任能力再高,也不能提高审计质量,反而可能会加剧地降低审计质量且不易被察觉。我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道德,对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非常少见,这与我国审计市场先前的发展阶段有关。但在当前开放的审计市场环境中,专业胜任能力问题已成为我国审计职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保持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专业胜任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叙述了本文的选题动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使读者对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提出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介绍了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专业胜任能力与审计质量及相关审计概念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专业胜任能力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专业胜任能力与审计环境、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行业发展的关系的阐述,也说明了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专业胜任能力内涵的介绍,接着具体分析了基于胜任能力法下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职业品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的构成了独立审计师应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来说的,即由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对审计职业的影响,从而间接的对独立审计师个人产生影响。主要有科学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及法律因素等;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微观层面来说的,即从独立审计师的个人角度来说,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独立审计师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实践经验。第四部分介绍了独立审计师应如何来获得并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教育和实践被认为是获得专业胜任能力的两种主要途径。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与提高主要是通过职业后续教育来实现的。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有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知识狭窄、技能不足、经验不足、职业后续教育不足等问题。第六部分提出了提高我国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对策及建议。本文主要是从资格前教育、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刘刚[10](2014)在《纳税服务民营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当前,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构成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税务部门正进行着全面而深入的税收征管改革,其主要内容之一即更加重视为纳税人服务,全方位提高纳税服务效率和水平。但“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思路仍然体现在税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传统的纳税服务供给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民营化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在国外内诸多公共服务领域的成功实践,为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提供了思路。本文从民营化理论出发,在全面分析纳税服务的内涵、特征、分类及供给机制的基础上,总结社会化纳税服务的实践经验,提出纳税服务民营化的系统方法和路径,对成功实施民营化所需要的制度建设、政府规制等问题进行探讨。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在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结构、内容、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二章介绍课题相关的理论着述。以E·S萨瓦斯的研究成果为主体,对民营化的概念、范围、方式、规制等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在对纳税服务内容和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纳税服务民营化的对象、方法、参与主体等。第三章从目前税务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引入民营化解决纳税服务问题的具体思路,结合国内的若干实践进行分析。第四章将以上海市为例,分析总结目前税务部门纳税服务民营化的主要做法、成效,对民营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西方国家在纳税服务民营化方面的成功经验。第五章是纳税服务民营化的对策研究,在对纳税服务具体项目的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一就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和权益保护的民营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并就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措施进行探讨。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论文把民营化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在纳税服务性质界定、民营化现状研究以及纳税服务民营化政策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建构了纳税服务的民营化路径方案。当然,由于笔者水平及精力有限,论文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对纳税服务供给现状的研究中,偏重于文献研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较少;研究的范围较窄,主要是纳税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而不包括纳税评估和稽查等环节的服务措施;在提出民营化对策时,更多的是从方法入手,而对具体的程序较少涉及。这些不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二、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0.2 相关范畴的界定 |
0.2.1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0.3.1 研究概况 |
0.3.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
0.3.3 存在的问题 |
0.3.4 下一步研究建议 |
0.4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0.4.1 相关理论 |
0.4.2 研究方法 |
0.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
1.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
1.1.1 建国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1.2 建国后至1978年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1 经济背景 |
1.2.2 政治背景 |
1.2.3 文化背景 |
1.2.4 社会背景 |
1.2.5 国际背景 |
1.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孕育期 |
1.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期 |
1.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初步发展期 |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期 |
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群体 |
2.1 外企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 |
2.1.1 群体界定 |
2.1.2 现实状况 |
2.1.3 发展趁势 |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 |
2.2.1 群体界定 |
2.2.2 现实状况 |
2.2.3 发展趋势 |
2.3 民营中介行业中的专业人员 |
2.3.1 群体界定 |
2.3.2 现实状况 |
2.3.3 发展趋势 |
2.4 自雇知识分子 |
2.4.1 群体界定 |
2.4.2 现实状况 |
2.4.3 发展趋势 |
2.5 民办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专业人员 |
2.5.1 群体界定 |
2.5.2 现实状况 |
2.5.3 发展趋势 |
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属性及作用 |
3.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
3.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属性 |
3.2.1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 |
3.2.2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吗? |
3.2.3 它属于中间阶层吗? |
3.2.4 它是精英群体吗? |
3.2.5 它形成了利益集团吗? |
3.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
3.3.1 经济:投资、就业、消费的重要促进者、科研的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
3.3.2 政治:政治参与新的主体、政党党员新的来源 |
3.3.3 社会:建设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
3.3.4 文化: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贡献者 |
3.3.5 生态: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间环保的生力军 |
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及原因考察 |
4.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 |
4.1.1 孕育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
4.1.2 启动期(2000-2006年) |
4.1.3 发展期(2006年以后) |
4.2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
4.3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 |
4.3.1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 |
4.3.2 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 |
4.3.3 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
4.3.4 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 |
4.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 |
4.4.1 国家治理的需要 |
4.4.2 统战工作的需要 |
4.4.3 社会建设的需要 |
4.4.4 行业发展的需要 |
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内容 |
5.1 人大政协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1.1 参加人大选举 |
5.1.2 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5.1.3 在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及活动上建言 |
5.1.4 提出议提案并监督办理情况 |
5.1.5 反映社情民意 |
5.1.6 参与立法或执法监督工作 |
5.2 政党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2.1 加入政党并担任一定职务 |
5.2.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
5.2.3 通过党的会议、活动来反映利益诉求 |
5.2.4 运用党际协商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
5.3 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3.1 在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
5.3.2 在一府两院一些监督性、咨询性、荣誉性机构任职 |
5.3.3 与一府两院的对口联系 |
5.3.4 一府两院召开的听证会、专题座谈会 |
5.3.5 参与政府信访接待 |
5.4 团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4.1 成为社会团体的成员,争取担任一定职务 |
5.4.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青妇等组织 |
5.4.3 在工青妇等组织中积极建言、发挥作用 |
5.5 行业途径及相关方式 |
5.5.1 参加和参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 |
5.5.2 通过行业协会反映利益诉求 |
5.5.3 谋求在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和控制力 |
5.6 媒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6.1 在媒体上开辟专栏 |
5.6.2 与媒体联合成立公益服务机构 |
5.6.3 不时在媒体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出声音 |
5.6.4 借助媒体开展公益、评选活动 |
5.7 其他途径 |
5.7.1 参与“同心”主题实践活动(综合途径) |
5.7.2 个人接触(个人途径) |
5.7.3 基层途径 |
6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与不足 |
6.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 |
6.1.1 个人及单位层面 |
6.1.2 行业与群体层面 |
6.1.3 地方与社会层面 |
6.1.4 国家与政党层面 |
6.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不足 |
6.2.1 主体方面的不足 |
6.2.2 途径方面的不足 |
6.2.3 内容方面的不足 |
6.2.4 标准方面的不足 |
7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对策与趋势 |
7.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 |
7.2 扩大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
7.2.1 加强主体建设 |
7.2.2 完善参与途径 |
7.2.3 提升参与质量 |
7.2.4 明确评价标准 |
7.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
7.3.1 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 |
7.3.2 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
7.3.3 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显着 |
8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 |
8.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群体比较 |
8.1.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1.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1.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1.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8.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历史比较 |
8.2.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2.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2.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2.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9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评价体系 |
9.1 参与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 |
9.1.1 人大政协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2 政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3 政府(一府两院)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4 团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5 行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6 媒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7 其他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2 三个纬度下的指标项目归纳和权重设定 |
9.2.1 政治参与广度指标 |
9.2.2 政治参与强度指标 |
9.2.3 政治参与效度指标 |
9.3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及标准设定 |
附件1: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 |
附件2: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撰写的着作 |
后记 |
(3)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四、全文结构 |
第二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 |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
二、社会资本的有关理论 |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研究 |
一、知识服务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知识服务产业的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
三、知识服务产业的其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评述 |
一、社会资本理论评述 |
二、知识服务产业研究评 |
三、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 |
一、本文对知识服务产业的界定 |
二、本文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分析 |
一、主动主体和被动主体 |
二、知识服务企业 |
三、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 |
四、政府 |
第三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载体分析 |
一、亲缘网络 |
二、地缘网络 |
三、文缘网络 |
四、商缘网络 |
五、神缘网络 |
第四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对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积极功能分析 |
一、促进知识服务产业知识共享 |
二、增强凝聚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
三、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
四、影响制度选择,促进制度完善 |
五、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产业发展动力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的消极功能分析 |
一、阻碍变革和创新 |
二、容易形成封闭,妨碍流动 |
三、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
四、破坏公平竞争关系 |
第五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
一、社会资本构成非正式制度的一部分 |
二、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
三、非正式制度转变为正式制度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 |
第二节 社会资本作为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一、社会资本变化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
二、转型时期所有制观念的变迁 |
三、转型时期外生性思想观念的引入 |
四、转型时期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观念的交互影响 |
五、转型时期政府决策者个体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三节 社会资本作为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 |
一、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润滑剂 |
二、社会资本是维持知识服务产业制度的稳定剂 |
第四节 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三方合力模型 |
第六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律师业为例 |
第一节 上海律师事务所社会资本案例研究分析: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一、背景资料 |
二、亲缘网络 |
三、地缘网络 |
四、文缘网络 |
五、商缘网络 |
六、神缘网络 |
七、结论与启示 |
第二节 上海律师业社会资本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分析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二、实地调研访谈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视野中的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分析 |
一、上海社会资本变化构成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
二、社会资本作为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三、社会资本作为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 |
第七章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中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战略 |
第一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企业的对策分析 |
一、知识服务企业的行为准则 |
二、知识服务企业可采取的具体发展措施 |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的对策分析 |
一、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的行为准则 |
二、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对策分析 |
一、政府的行为准则 |
二、政府部门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上海律师业发展对策分析 |
一、文化建所,增强律师事务所内部凝聚力 |
二、合作共赢,提高律师业同业社会资本水平 |
三、诚信执业,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
四、依法管理,促进律师参政议政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录: 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一手文献资料情况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社会阶层 |
(二) 党的领导权 |
第一章 应运而生:新社会阶层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状况 |
一、 新社会阶层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转型 |
(二) 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推进 |
二、 新社会阶层的萌动、产生与成长 |
(一) 缓慢起步阶段(1978—1992) |
(二) 快速成长阶段(1992—2002) |
(三) 稳定发展阶段(2002—2012) |
三、 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一) 上海新社会阶层六类群体的数量与行业分布 |
(二) 上海新社会阶层的行为与思想特征分析 |
(三) 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党对新阶层的领导权:理论渊源、基本条件与实现路径 |
一、 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基本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二) 列宁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三) 毛泽东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二、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启示 |
三、 党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基本条件和主要路径 |
(一) 党实现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基本条件 |
(二) 党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实现路径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党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制度保证 |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
二、 参政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组织依托 |
(一) 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嬗变 |
(二) 依托参政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 人民政协界别:党领导与整合新社会阶层的战略路径 |
(一) 社会结构变化要求人民政协界别设置相应调整 |
(二) 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政协界别政策 |
(三) 积极稳妥调整人民政协界别政策 |
四、 余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团结引领新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作用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模范堡垒 |
一、 基层党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
(一) 基本概念与功能定位 |
(二)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工作 |
二、 基层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方式与路径 |
(一) 以真情服务为先导 |
(二) 以社会资源为依托 |
(三)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
(四) 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机遇 |
(五) 以典型示范来引领 |
(六) 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主要阵地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组织: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桥梁纽带 |
一、 社会组织:概念、概况与功能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发展概况 |
(三) 基本功能 |
二、 社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组织依托 |
(一) 从“社会人”到“组织人” |
(二) 依托枢纽式社会组织联系机制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 |
(三) 现实困境与努力方向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社区:党团结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基础阵地 |
一、 城市社区的前世今生:上海实践 |
二、 依托社区团结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 |
(二) 各类社区人在不断成长 |
(三) 社区民间组织快速发展 |
(四) 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 |
(五) 社区党建取得积极成效 |
三、 依托社区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实践路径 |
(一) 在社区党组织功能重塑中团结新阶层 |
(二) 在凸显社区的服务功能中团结新阶层 |
(三) 在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精英的成长中团结新阶层 |
(四) 在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中团结新阶层 |
(五) 在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团结新阶层 |
四、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证券信息监管概论 |
第一节、 证券信息 |
第二节、 证券信息监管 |
第二章、 证券信息监管的经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和有效市场 |
第二节、 市场解决理论 |
第三节、 监管解决理论 |
第四节、 信息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章、 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的现实研究(上)-上市公司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二节、 虚假陈述和盈利操纵的动机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四章、 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的现实研究(下)-市场中介机构 |
第一节、 市场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中的职责及现状 |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披露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购买审计和审计舞弊的动机和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五章、 信息传递及其监管的现实研究 |
第一节、 媒体证券信息传递及其监管 |
第二节、 网络证券信息传递及其监管 |
第三节、 证券信息中介及其监管 |
第六章、 信息私用及其监管的现实研究 |
第一节、 内幕交易与信息私用 |
第二节、 我国内幕交易的现状及起因 |
第三节、 我国内幕交易的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七章、 信息运用及投资者教育的现实研究 |
第一节、 个人投资者证券信息运用的偏差 |
第二节、 投资者教育的必要性和必要途径 |
第三节、 我国投资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八章、 关于信息监管立法改进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二节、 私法与公法并进 |
第三节、 完善相关制度环境 |
第九章、 关于信息监管执法改进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执法必严 |
第二节、 切实提高执法能力 |
第三节、 加强执法合作 |
第四节、 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徐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招标在国际上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招标在国内的发展和现状 |
1.2.3 招投标管理的新发展 |
1.3 地铁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铁项目建设招标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 |
2.1 地铁招标的主要内容 |
2.2 地铁招标的特点 |
2.2.1 招标涉及范围广 |
2.2.2 招标安排的系统性 |
2.2.3 招标模式的选择性 |
2.2.4 评标标准和方法的严密性 |
2.2.5 授标前澄清的灵活性 |
2.3 地铁土建工程招标 |
2.3.1 土建工程发包方式 |
2.3.2 土建工程资格预审 |
2.3.3 技术标评标方法 |
2.4 地铁高架结构工程招标 |
2.4.1 高架结构工程建设 |
2.4.2 高架结构工程招标 |
2.4.3 高架结构工程评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项目建设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3.1 地铁项目建设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招标方方面的问题 |
3.1.2 投标方方面的问题 |
3.1.3 资格预审阶段问题 |
3.1.4 政府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 |
3.1.5 开、评、定标阶段问题 |
3.1.6 合同问题 |
3.2 地铁项目建设招标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2.1 法制意识诚信观念淡薄 |
3.2.2 招标中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 |
3.2.3 招标法律及管理制度严重滞后 |
3.2.4 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招标市场发展步伐 |
3.2.5 监管和审计流于形式走过场 |
3.2.6 绩效考核未能发挥应有效用 |
3.2.7 违法违规成本低处罚偏轻 |
3.3 加强地铁项目建设招标管理的措施 |
3.3.1 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 |
3.3.2 大力推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 |
3.3.3 建立健全招标法律及各项管理制度 |
3.3.4 提升招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
3.3.5 进一步加强检查和监管力度 |
3.3.6 完善优化招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3.3.7 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 |
3.3.8 对招标合同各个环节规范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徐州市地铁一号线土建项目招标管理 |
4.1 项目工程概况 |
4.1.1 项目招标范围 |
4.1.2 招标方式 |
4.2 招标因素分析 |
4.2.1 评标程序的制定 |
4.2.2 评标方式 |
4.2.3 防止评委个人行为对技术标评定的影响 |
4.3 综合打分评标 |
4.3.1 资格预审 |
4.3.2 评标委员会组成 |
4.3.3 评标管理办法 |
4.3.4 开评标程序 |
4.3.5 定标原则及方法 |
4.3.6 技术标评标方式 |
4.3.7 商务标评标方式 |
4.3.8 招标最终结果 |
4.4 层次分析法评标 |
4.4.1 层次分析法定义 |
4.4.2 层次分析法结构模型 |
4.4.3 建立层次分析判断矩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徐州地铁土建项目招标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用 |
5.1 徐州地铁土建项目招标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
5.1.1 招标组织机构的建立 |
5.1.2 资格预审 |
5.1.3 招标文件编制规范化 |
5.1.4 招标工作流程规范化 |
5.1.5 投标管理 |
5.1.6 开标评标和定标程序规范化 |
5.1.7 评标方法 |
5.2 徐州地铁土建项目技术管理体系运用 |
5.2.1 领导重视宣传先行 |
5.2.2 开展各种劳动竞赛 |
5.2.3 以创新推动招投标管理工作 |
5.2.4 项目实施顺利以保证招投标工作成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写作动因与研究意义 |
0.2 探索与创新 |
0.3 文献综述 |
0.4 理论基础 |
0.5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历程与启示 |
1.1 内部控制概念国际比较及简要辨析 |
1.1.1 学术界的观点 |
1.1.2 实务界的观点 |
1.1.3 国外权威组织与经典文献的观点 |
1.1.4 我国有关方面的观点 |
1.1.5 简要分析 |
1.2 国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1.2.1 内部牵制阶段 |
1.2.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
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
1.2.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
1.2.5 内部控制在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与外部监管要求之间的双轨制运行阶段 |
2. 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
2.1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
2.1.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
2.1.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
2.2 对当前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
2.2.1 研究制定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基本原则 |
2.2.2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3.1 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国外经验教训的启示 |
3.1.1 对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判断和总体评价 |
3.1.2 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的认识和分析 |
3.1.3 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评价 |
3.1.4 国外企业在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
3.2 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思考 |
3.2.1 需在基本规范中明确和强调的若干问题 |
3.2.2 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引的主要构成项目问题 |
3.2.3 对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考虑 |
4. 关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有关问题 |
4.1 美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与启示 |
4.1.1 美国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大致脉络回顾 |
4.1.2 美国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实践 |
4.1.3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对政府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 |
4.1.4 几点启示 |
4.2 对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初步设想 |
4.2.1 当前加强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意义 |
4.2.2 我国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
4.2.3 对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
5. 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体系的构建 |
5.1 内部控制评价国际比较及当前我国内控评价制度建设 |
5.1.1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模式 |
5.1.2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
5.1.3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 |
5.1.4 政府监管部门内部控制评估 |
5.1.5 建立我国企业内控评估制度的基本政策性问题 |
5.2 美国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经验教训及对推进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实施机制建设的启示 |
5.2.1 值得借鉴的经验及其启示 |
5.2.2 值得汲取的教训及其启示 |
6. 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 |
6.1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国际研究现状及对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内部控制 |
6.1.1 有关国家、地区和职业组织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 |
6.1.2 对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内部控制的初步思考 |
6.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国际趋同 |
6.2.1 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6.2.2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成果与影响为内部控制国际趋同提供了有益启示 |
6.2.3 对我国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事业的初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审计失败的后果 |
1.1 审计失败给社会各界的后遗症 |
1.1.1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
(1) 批评、谴责和处罚 |
(2) 民事诉讼 |
(3) 专业信誉产生危机 |
(4) 执业风险的增加,导致破产 |
(5) 损失客户 |
1.1.2 注册会计师方面 |
(1) 丧失专业资格,前途尽毁 |
(2) 专业形象受损 |
1.1.3 国家政府方面 |
1.1.4 被审计单位方面 |
(1) 企业形象受损,接受调查和处罚 |
(2) 上市公司股价下跌,被迫停牌,甚至破产清盘 |
(3) 经营战略被误导 |
(4) 融资困难,经营成本增加 |
1.1.5 被审计单位员工方面 |
(1) 裁员成风 |
(2) 破坏工作气氛,打击员工士气 |
1.1.6 金融界及债权人方面 |
1.1.7 证券界和投资者方面 |
1.2 本部份小结 |
第二章 审计风险的肇因 |
2.1 内因 |
2.1.1 业界发展未见成效 |
2.1.2 业界的内部管理问题 |
2.1.3 独立性的缺乏 |
2.1.4 同业竞争激烈 |
2.1.5 审计方法的落后 |
2.1.6 专业人才的缺乏 |
(1) 缺乏专业人才 |
(2) 缺乏职业关注 |
(3) 缺乏专业知识 |
(4) 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
2.2 外因 |
2.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
(1) 经济环境 |
(2) 法律环境 |
2.2.2 审计报告的用途和用家多元化 |
(1) 用家多元化 |
(2) 用家期望过高 |
(3) 用途涉及面广 |
2.2.3 客户的存心舞弊 |
2.2.4 会计准则和制度未能防止舞弊 |
(1) 不同的会计准则有不同的盈利状况 |
(2) 不确定事项评估困难 |
(3) 漠视和不遵守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存在灰色地带 |
(4) 会计制度的滞后性 |
2.2.5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存在 |
2.3 本部份小结 |
第三章 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
3.1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
3.1.1 审计前注意事项 |
(1) 发挥业务约定书作用(Engagement Letters) |
(2) 谨慎选择客户 |
(3) 与前任审计人员沟通 |
(4) 自身能力评估 |
3.1.2 审计中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法定审计程序 |
(2) 改革审计方法 |
(3) 正确认识及善加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
(4) 熟悉客户业务性质 |
(5) 借助专家的工作 |
(6) 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 |
(7) 规范审计工作底稿 |
3.1.3 审计后注意事项 |
(1) 客户声明书(Representation Letters) |
(2) 管理建议书(Management Letters) |
(3) 审计报告(Audit Report) |
3.1.4 保持中介行业的独立性 |
3.1.5 加强行业自律监管 |
3.1.6 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
3.1.7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 |
3.1.8 强制性购买职业保险和提取职业风险基金 |
(1) 购买职业保险 |
(2) 提取职业风险基金 |
3.1.9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体制 |
3.2 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方面 |
3.2.1 正面的职业道德 |
3.2.2 全面的专业知识 |
3.2.3 丰富的实际经验 |
3.3 注册会计师协会方面 |
3.3.1 不断完善审计准则 |
3.3.2 实施审计质量监督 |
3.3.3 实施职业道德监督 |
3.3.4 提供专业服务 |
3.3.5 提供专业指导 |
3.3.6 提供协调作用 |
3.4 国家政府方面 |
3.4.1 法定配合义务 |
3.4.2 保持接触沟通 |
3.4.3 加强刑罚,严格依法制裁 |
3.4.4 完善法律体系 |
3.5 被审计单位方面 |
3.5.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 |
3.5.2 优秀的会计系统 |
3.5.3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责任 |
(1) 职务分离 |
(2) 授权批准 |
(3) 岗位轮换 |
3.6 外界监管机构方面 |
3.7 社会舆论和传播媒体方面 |
3.8 社会公众方面 |
3.8.1 对审计报告的正确了解 |
3.8.2 对审计工作的正确了解 |
3.8.3 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
3.8.4 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 |
3.9 本部份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4.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独立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动机 |
二、文献的回顾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思路 |
第一部分 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 从审计质量上来看 |
(二) 从与相关审计概念的关系上来看 |
二、现实意义 |
(一) 专业胜任能力与审计环境的关系 |
(二) 专业胜任能力与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的关系 |
(三) 专业胜任能力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第二部分 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一、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
(一) 独立审计师 |
(二) 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
二、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一) 功能分析法下独立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
(二) 结合投入法对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补充 |
第三部分 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专业胜任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一) 科学技术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法律因素 |
二、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 |
(一) 先天因素 |
(二) 后天因素 |
第四部分 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及保持与提高 |
一、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 |
(一) 教育 |
(二) 实践 |
二、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与提高 |
第五部分 我国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年龄结构不合理 |
二、学历偏低 |
三、知识狭窄 |
四、技能不足 |
五、经验不足 |
六、职业后续教育不足 |
第六部分 提高我国独立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
一、资格前教育 |
(一) 改革会计教育的目标 |
(二) 改革会计教育的课程 |
(三) 变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 |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 |
(一) 学历要求 |
(二) 职业资格考试 |
(三) 实务经验 |
三、职业后续教育 |
(一) 建立后续教育培训体系,明确中注协、地方协会、事务所的各自职责 |
(二) 进一步提高后续教育的针对性 |
(三) 改革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 |
(四) 加大后续教育审核的力度及惩罚力度 |
(五)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 |
(六) 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开发力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纳税服务民营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我国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
二、民营化理论及经验为改进纳税服务提供了思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营化理论研究综述 |
二、纳税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
三、纳税服务社会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纳税服务民营化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民营化理论 |
一、民营化的兴起与发展 |
二、民营化的概念 |
三、民营化的边界 |
四、民营化的方式 |
五、规制与监管 |
第二节 纳税服务及其民营化 |
一、纳税服务概念 |
二、纳税服务的内容 |
三、纳税服务民营化 |
第三章 征管改革背景下的纳税服务困境 |
第一节 征管改革背景下的纳税服务新问题 |
一、缺位和越位现象严重 |
二、供需矛盾突出 |
三、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 |
四、绩效考核能力薄弱 |
第二节 解决纳税服务问题的民营化思路 |
一、增强纳税服务供给能力 |
二、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
三、提高纳税服务的回应性 |
四、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力量 |
第三节 国外纳税服务民营化经验 |
一、政府间协议的实践 |
二、政府淡出的实践 |
三、志愿服务的实践 |
第四章 上海市纳税服务民营化现状 |
第一节 民营化现状及成效 |
一、信息系统运维 |
二、税法宣传 |
三、办税服务 |
四、民营化成效 |
第二节 民营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民营化认识不清 |
二、民营化范围狭窄 |
三、民营化方式单一 |
四、民营化规制和监管薄弱 |
第五章 纳税服务民营化研究 |
第一节 纳税服务性质的考察 |
一、纳税服务项目的考察 |
二、纳税服务性质研究 |
第二节 纳税服务供给方式的选择 |
一、税法宣传 |
二、纳税咨询 |
三、办税服务和权益保护 |
第三节 纳税服务民营化的路径 |
一、税法宣传民营化 |
二、纳税咨询民营化 |
三、办税服务民营化 |
四、权益保护民营化 |
第四节 民营化的规制和监管 |
一、建立民营化法律法规体系 |
二、建立税务部门、私营部门和纳税人三方沟通机制 |
三、加强民营化实施过程的监管 |
四、建立税务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信用体系 |
五、营造有利于促进竞争的民营化氛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注册审计师协会举办讲座[J]. 天明.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5(01)
- [2]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徐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3]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静. 复旦大学, 2007(07)
- [4]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D]. 宋华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5]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 尹晨. 复旦大学, 2003(02)
- [6]徐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研究[D]. 闵明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7]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 王宏.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8]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D]. 梁佩瑜. 暨南大学, 2003(03)
- [9]独立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研究[D]. 皮晶妮.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5)
- [10]纳税服务民营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刘刚. 复旦大学, 2014(01)
标签:社会资本; 内部控制; 政治参与; 注册审计师;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