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课教学必须大大加强(论文文献综述)
易春秋[1](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袁园[2](2014)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即对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取决于该课程教学过程诸环节的相互协调和适应性,取决于教学过程与教育情境正向的相互作用。为了使研究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上海市闸北区若干中学为调研和分析对象。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的艰巨使命。对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不仅能丰富中等教育有效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为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本研究对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不仅对任课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切实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从理论上揭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应然要求与课程实然境遇间的现实张力;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寻求研究的学术前提;探求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多个教学有效性理论的梳理,建构“要素有效-过程有效-结果有效”的理论框架,形成关于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要求和有效性实现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通过进行归因分析寻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即主客体要素——教师与学生,过程要素——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载体要素——教育情境。形成本文基本分析框架。第四、五章分别以上述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为依据,对近年来上海市课程改革和闸北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调研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与分析。描述了一段时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教学过程诸要素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探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属本文的实证研究。第六章为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论证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专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确立契合当今时代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建设符合信息时代发展所需的课程网络支持平台;形成着眼师生共同成长的综合评估反馈调整机制。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邓玉皎[3](2014)在《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模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网络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教学情况,而教学实效性是最能反映教学情况的因素。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实效性是其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生命线,没有实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对高中生进行正确价值引导和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发现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网络环境下,这五大因素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如网络环境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但也对教师的能力和权威提出了挑战;网络环境下学生主体性增强,但网络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能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但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教学手段在网络环境下沿现代化方向发展,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网络环境促进了教学环境合力效应的发挥,但也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环境日趋复杂。面对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机遇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利用机遇,迎接挑战,提出促进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的可行性对策。合理借鉴国外相关教学经验,坚持整体性、主体性、教与学和谐互动、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从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五大因素进行对策思考,才能真正提升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主体素质。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观、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等现代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全方位提高自身主体素质,如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和信息素质等。第二,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这一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点,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意志力等方面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自觉主动性。第三,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要按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不断得到优化。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可以把甄别过的网络信息巧妙地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可以把网络道德和网络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第四,从教学手段出发提升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借助网络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如明确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目的、精心制作课件并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参与;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创建双向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第五,要发挥教学环境的合力效应净化网络环境。从教学外部环境来看,社会要加强监管、社区要加强宣传、家庭要引起重视;从教学内部环境来看,学校要加强引导,同时加强与教学外部环境的联系,促进合力效应的发挥。
吴灏远[4](2019)在《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经邓小平同志倡导与批准,利用卫星技术进行远程教学的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我国的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开始发展。随着“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能发生改变。2012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开放大学揭牌成立,国家和地方各级开放大学相继改革转型。真正的转型并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教学手段等都需要重新定义。思想政治课是开放大学里每一个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对于怀着“功利性”目的重回学校的成人在职学生来说,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通常不受重视。开放大学正在探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本文首先解释了“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几个重要概念,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其次,笔者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课课堂中“学生学”与“教师教”所面临的困境,引出了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适合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再次,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上的实施现状。最后分别从线上、线下的层面,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分析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路径。开放大学的教师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需求理论、注意力曲线等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借鉴MOOC和SPOC的教学方式,在线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实施教学;在线下采用问题式教学实现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教学相互配合达到混合式教学的状态。
和星[5](2019)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提问是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方式,能否有效开展课堂提问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偏理论,概念较为抽象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政治课教师对课堂提问加以灵活运用。本文针对政治课课堂提问进行研究,找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策略以促进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开展,实现其应有功能。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内涵、功能和要求。第二部分肯定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在重视程度、问题数量、类型以及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第三部分析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部分问题设计的认知理解错位、部分问题实施的组织引导不准、部分问题反思的自主认识模糊。第四部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找寻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在学校层面,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课堂提问的开展。具体包括:加强对政治课的重视,保证合理课时;定期举行提问技能培训,建立政治教师共同体;完善提问激励评价体系,落实管理监督制度。在教师层面,教师主动钻研,强化课堂提问技能。具体包括:精心准备,问题设计精准化;立足生本,课堂调控灵活化;勤于总结,反思成果实践化。学生层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具体包括: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提问;合作探究,带学生解决疑问。
王战钰[6](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问题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亲和力”也是不应该回避的重要议题之一,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亲和力也应该在未来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之列。课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亲和力多是宏观上的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即整体亲和力或者说是一种合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是,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理解还要从要素中去把握,课程实施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各要素亲和力的提升是增强课程亲和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在众多要素中,主体即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增强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发挥着对其他要素亲和力的整合和协调作用。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根本视域,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增强问题,以期作为课程亲和力增强的重要准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总结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有利于增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第三部分:以实习学校为例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说服力未能充分彰显、教学吸引力不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不足、人格影响力未能充分显现等。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对亲和力的认识不足、教师对学生释疑不够及时、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教师的人文情怀相对欠缺等。第四部分:根据对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对策:首先,教师要转变理念,树立亲和力增强的观念前提;其次,教师要做好释疑解惑,提升理论说服力;然后,教师要回应学生期待,增进教学吸引力;最后,教师要展现人文情怀,增强情感感染力。
薛倩[7](2020)在《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战略机遇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政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时政教育不仅彰显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与理念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制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其良好的时政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具有良好信度效度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整理分析数据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社会对时政教育存在认知偏颇;第二,学校对开展高中时政教育的保障性措施较为缺乏;第三,教师对时政教育教学研究不足;第四,学生对时政教育缺乏学习兴趣。本论文通过进行大量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在综合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高中时政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本论文最后一章,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教师、学生和时政教育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展开,对新时代加强高中时政教育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分析与提出,为当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杨柳[8](2019)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学习兴趣作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趋向于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倾向,在高中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学习将取得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拔人才的需要,新一轮招生制度改革在招生计划分配、入学考试制度、招生录取机制方面做出了调整。思想政治课不仅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更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高考为背景,分析新高考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带来的影响,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为了更好的研究本课题,本文分五个章节分别进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第一章前言,总写选题的背景、重难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新高考改革概述,论述新高考改革及其特征,通过分析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进行新高考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关联性分析;第三章为新高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新高考改革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四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进行新高考下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通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增强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陈小蓉[9](2019)在《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课作为中职职业教育中的灵魂工程,承担着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作用。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中职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重视,教育部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专学校、技校、五年制大中专连读学校等三所职业学校共367名同学,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并就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中职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些原因包括重视不够、教学机制和载体匮乏、思政学科边缘化普遍、校企衔接不到位等。据此,本文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包括科学规划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多渠道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衔接等五个方面的教学改革策略。
李萍[10](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好思想政治课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至关重要。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年龄不同,身心发展各异,思想政治课教学呈现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其中初中和高中阶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两个阶段又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因此,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顺畅衔接,使初中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实现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论文立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际,从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调查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分析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详细介绍目前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积极成果和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该文除导论外一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相关理论概述,阐述了教学衔接的基本内涵、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在教学衔接方面已经获取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产生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不足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当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和措施。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观察积极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来展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顺利衔接。
二、政治课教学必须大大加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课教学必须大大加强(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
一、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实境遇 |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分析 |
一、 教学有效性研究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有效”“无效”“低效”“负效” |
二、 教学有效性与教学效能、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
三、 “有效教师”和“教师效能” |
第二节 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
一、 中外教学有效性思想溯源 |
二、 当代教学有效性理论 |
三、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
第三章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有效性的主体要素——教师 |
一、 主体意识 |
二、 主体素质 |
第二节 教学有效性的客体要素——教育对象 |
一、 主客体统一性 |
二、 接受主体意识 |
三、 知识准备与接受力 |
第三节 教学有效性的载体要素——教育情境 |
一、 相关性 |
二、 涵容性 |
第四节 有效教学的过程要素——目的、内容、方法 |
一、 教育目的 |
二、 教育内容 |
三、 教育方法 |
第四章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研背景 |
一、 上海中小学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特点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特点 |
第二节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 |
一、 学科教学调研状况 |
二、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调研 |
第三节 课改后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主体要素 |
二、 客体要素 |
三、 载体要素 |
四、 过程要素 |
五、 课程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五章 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主体性功能缺失 |
一、 缺乏对课程价值的切实认同 |
二、 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不足 |
第二节 教育对象课程诉求多元 |
一、 初中生接受主体意识较强 |
二、 高中生自我发展需求呈高水平态势 |
第三节 教育情境缺乏实效性 |
一、 社会环境影响日盛 |
二、 课程管理滞后 |
三、 评价有待完善 |
第四节 过程要素整合度有待提升 |
一、 教育目的 |
二、 教育内容 |
三、 教育方法 |
第六章 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
第一节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
一、 专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提高专职教师教育素养 |
第二节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契合学生发展需求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
二、 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 |
三、 选择有利内化感悟的教育方法 |
第三节 建设信息时代符合发展需求的网络平台 |
一、 网络在思想政治观念形成中的作用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网络平台建设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反馈调整机制 |
一、 建立机制的必要性 |
二、 评估的导向和原则 |
三、 评估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3)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5.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概述 |
2.1 网络环境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1 网络的概念 |
2.1.2 网络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相关概念探析 |
2.2.1 实效与实效性的内涵 |
2.2.2 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及特征 |
2.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
2.3 研究理论依据 |
2.3.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关理论 |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
2.4.1 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
2.4.2 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2.4.3 对高中生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需要 |
2.4.4 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1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教师是主导影响因素 |
3.1.2 学生是内在影响因素 |
3.1.3 教学内容是客体影响因素 |
3.1.4 教学手段是媒介影响因素 |
3.1.5 教学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 |
3.2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新机遇 |
3.2.1 网络环境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3.2.2 网络环境为高中生主体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
3.2.3 网络环境丰富和拓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
3.2.4 网络环境推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 |
3.2.5 网络环境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合力效应的优化和增强 |
3.3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严峻挑战 |
3.3.1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能力和权威受到挑战 |
3.3.2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负面影响 |
3.3.3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受到一定冲击 |
3.3.4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出现新的问题 |
3.3.5 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环境日趋复杂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
4.1 合理借鉴国外相关教学经验 |
4.1.1 国外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简述 |
4.1.2 国外相关网络道德教育经验简述 |
4.1.3 国外相关教学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2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
4.2.1 坚持整体性原则 |
4.2.2 坚持主体性原则 |
4.2.3 坚持教与学和谐互动的原则 |
4.2.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4.3 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
4.3.1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全方位提升主体素质 |
4.3.2 注重增强高中生的心理素质 |
4.3.3 教学内容要按社会和高中生的发展需求不断得到优化 |
4.3.4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借助网络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
4.3.5 发挥教学环境的合力效应净化网络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开放大学及远程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
(三)关于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
三、创新特色及研究方法 |
(一)创新特色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开放大学 |
(二)思想政治课 |
(三)混合式教学 |
二、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
(一)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学习存在难处 |
(二)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教学面临困难 |
三、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 |
(一)混合式教学有利于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相互配合 |
(二)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三)混合式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
(四)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
四、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 |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
(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
(三)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支持 |
(四)众多教学平台的支持 |
(五)学校场地的保障 |
(六)学习者的支持 |
第三章 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现状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工具及内容 |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二、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良好表现 |
(一)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开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二)师生喜欢在思想政治课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
三、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中基层开放大学教师自主性较低 |
(二)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中平台及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
(三)思想政治课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与线下分工不明确 |
第四章 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大限制中把握小自由,变被动为主动 |
(一)师生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
(二)教师重视学生学习需求 |
(三)教师积极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环节中的自由 |
二、选择合适教学平台,利用高质量课程资源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平台的选择 |
(二)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思想政治课线上与线下教学相互配合,明确分工 |
(一)线上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 |
(二)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分配 |
(三)混合式教学之线上教学的具体实施 |
(四)混合式教学之线下教学的具体实施 |
四、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
(一)学生线上学习的评价 |
(二)学生线下学习的评价 |
(三)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综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一、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内涵、功能及要求 |
(一) 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内涵 |
(二) 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功能 |
1. 组织功能 |
2. 定域功能 |
3. 激发功能 |
4. 反馈功能 |
(三) 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要求 |
1. 目的明确,凸显政治性和思想性 |
2. 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
3. 把握分寸,具有递进性和指导性 |
4. 选准时机,注重开放性和对话性 |
5. 面向全体,体现人文性和实践性 |
二、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已取得成绩 |
(一) 教师重视课堂提问 |
(二) 问题数量得到保证 |
(三) 问题类型丰富多样 |
(四) 问题质量相对提高 |
三、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
(一) 部分问题设计的认知理解错位 |
1. 问题封闭程度强,忽视政治学科的思想性 |
2. 问题梯度不明显,打破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
3. 问题启发性较弱,忽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
(二) 部分问题实施的组织引导不准 |
1. 提问语言笼统,发问时机不当 |
2. 等待时间较短,参与对象集中 |
3. 理答缺乏深度,评价反馈失效 |
(三) 部分问题反思的自主认识模糊 |
1. 反思迷失方向,操作困而难解 |
2. 执行力度不强,反思止于纸上 |
四、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提问准备工作不充分 |
1. 教材剖析不够深刻 |
2. 了解学生不够全面 |
3. 课前预设不够灵活 |
(二) 学校环境制约政治课堂提问的开展 |
1. 学校压缩政治课课时 |
2. 提问技能培训缺失 |
3. 提问的量化评价模糊 |
(三) 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存在障碍 |
1. 重视程度不足 |
2. 参与能力欠佳 |
3. 回答勇气缺乏 |
五、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 |
(一)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课堂提问的开展 |
1. 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保证合理课时 |
2. 举行提问技能培训,建立政治教师合作共同体 |
3. 完善提问激励评价体系,落实管理监督制度 |
(二) 教师主动钻研,强化课堂提问技能 |
1. 精心准备,问题设计精准化 |
2. 立足生本,课堂调控灵活化 |
3. 勤于总结,反思成果实践化 |
(三)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
1.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
2. 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提问 |
3. 合作探究,带学生解决疑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现状调查(教师版) |
附录B 中学政治教师课堂提问访谈提纲 |
致谢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一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及其增强的意义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亲和力 |
2. 教师亲和力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特点 |
1. 引领性 |
2. 深刻性 |
3. 复杂性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1. 理论说服力 |
2. 教学吸引力 |
3. 情感感染力 |
4. 人格影响力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的意义 |
1.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2. 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
3. 有利于增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取得的成效 |
1. 教师意识到增强自身亲和力的必要性 |
2. 教师的亲和力得到学生初步认可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存在的问题 |
1. 理论说服力未能充分彰显 |
2. 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
3. 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感染力不足 |
4. 人格影响力未能充分显现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教师对亲和力认识不足 |
2. 教师对学生释疑不够及时 |
3. 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 |
4. 教师的人文情怀相对欠缺 |
三、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对策 |
(一) 转变理念,树立亲和力增强的观念前提 |
1. 充分认识亲和力 |
2. 全面把握课程观 |
3. 勇于改变师生观 |
(二) 做好释疑解惑,提升理论说服力 |
1. 强化学科素养,凸显专业魅力 |
2. 及时澄清误区,增强思政信度 |
(三) 回应学生期待,增进教学吸引力 |
1. 关照学生需要,活化思政内容 |
2. 师生共同参与,用好思政方法 |
3. 顺应时代潮流,讲好思政话语 |
(四) 展现人文情怀,增强情感感染力 |
1. 坚定学科自信,增加信仰穿透力 |
2. 发扬仁爱之心,提高情感触动力 |
3. 加强道德修养,发挥人格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难点 |
1.4.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
2.1 高中时政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时政教育概念界定 |
2.1.2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概念界定 |
2.2 时政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关系 |
2.2.1 时政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联系 |
2.2.2 时政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区别 |
2.3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特点 |
2.3.1 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与综合性 |
2.3.2 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与实践性 |
2.3.3 教育过程的创造性与艺术性 |
2.3.4 教育对象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
2.4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理论依据 |
2.4.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4.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理念及重要性 |
3.1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理念 |
3.1.1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时政教育 |
3.1.2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时政教育 |
3.2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必要性 |
3.2.1 学科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 |
3.2.2 内在要求: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基础 |
3.2.3 外在要求: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
3.3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
3.3.1 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强化思想政治德育功能 |
3.3.2 有利于增进课堂教学实效,丰富教材与教学资源 |
3.3.3 有利于提高教师能力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3.3.4 有利于拓展学生时政视野,增强学生全面发展 |
4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
4.1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 |
4.1.1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总体基本情况 |
4.1.2 学生对高中时政教育的认识及接受情况 |
4.1.3 教师对高中时政教育的态度及实施情况 |
4.1.4 家庭对高中时政教育的看法及重视情况 |
4.2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社会对时政教育存在认知偏颇 |
4.2.2 学校对时政教育开展缺乏保障 |
4.2.3 教师对时政教育教学研究不足 |
4.2.4 学生对时政教育缺乏学习兴趣 |
4.3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的社会性根源 |
4.3.2 学校对时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4.3.3 教师开展时政教育专业素养不足 |
4.3.4 学生对时政知识存在认知的误区 |
5 新时代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时政教育对策 |
5.1 转变时政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
5.1.1 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完善时政教育评价机制 |
5.1.2 优化时政教育环境,促进时政教育蓬勃发展 |
5.1.3 构建有益家庭环境,凝聚时政教育合作力量 |
5.2 学校完善管理,优化健全时政教育体系 |
5.2.1 规范时政教学计划,保障时政教育时间 |
5.2.2 丰富时政教育形式,建立时政信息资源库 |
5.2.3 加强政治教师培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
5.3 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时政专业素养 |
5.3.1 提高政治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时政教学能力 |
5.3.2 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 |
5.3.3 探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时政教学方法 |
5.4 学生增强时政认知,转变观念主动探究 |
5.4.1 端正时政学习态度,提高时政重视度 |
5.4.2 激发时政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识 |
5.4.3 转变时政学习方式,培育学科素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所选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高考改革概述 |
一、新高考改革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
(一) 新高考改革的内涵 |
(二)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
二、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的意义 |
第三章 新高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
一、新高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 调查问卷的实施 |
二、新高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积极影响 |
(一) 高校录取与选考科目关联使学生关注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 |
(二) 必、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差使学生关注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 |
(三) “两依据,一参考”标准使学生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 |
(四) “教师固定,学生流动”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三、新高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消极影响 |
(一) “走班制”模式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目标的制定 |
(二) 单层制志愿填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的激发 |
(三) “随学即考”形式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需求的满足 |
(四)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呈现 |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影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教师维度 |
(一) 教育理念落后,师生互动性交往不足 |
(二) 教学方式陈旧,学生主动性发挥受限 |
(三) 教学内容略显枯燥,部分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
(四)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思想政治课堂氛围有待提升 |
二、影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学生维度 |
(一) 学习动力来源于考试压力 |
(二) 学生对政治学科认知存在偏差 |
(三) 学生对政治教材内容缺乏兴趣 |
三、影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家庭维度 |
(一) 学生家长对思想政治课认同感低 |
(二) 学生家长缺乏合理的选科引导 |
(三) 学生家长缺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
四、影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学校维度 |
(一) 新高考方案解读不充分 |
(二) 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缺失 |
(三) 政治学科地位重视度低 |
(四) 政治教师队伍培养不够 |
五、影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社会维度 |
(一)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弱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 |
(二) 网络舆论监管缺失,误导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 |
(三) 多元思想文化碰撞,冲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
第五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路径分析 |
一、强化政治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一)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 |
(二) 变革教学方式,提升政治课学习的主动性 |
(三) 优化教学内容,顺应新高考改革的新要求 |
(四)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一) 制定学习目标,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目的 |
(二) 重视学习过程,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 |
(三) 优化学习结果,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成就感 |
三、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
(一) 提高家长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程度 |
(二) 加强家长对选考科目的正确引导 |
(三) 增强学生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
四、探究新高考改革要求,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一) 开展主题活动,正确解读新高考方案 |
(二) 创建生涯规划课程,科学引导学生选科 |
(三) 调整学科课程设置,正视政治学科地位 |
(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际师资共享 |
五、坚定新高考改革理念,创建积极的社会环境 |
(一) 贯彻新高考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二)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力度,引导学生自主选科 |
(三)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综述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原因 |
一、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教学缺乏周密安排 |
(二)施教主体趋向单一 |
(三)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
(四)课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
(五)校企定位标准不一 |
二、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思想认识重视不够 |
(二)教学机制不健全 |
(三)思政学科边缘化 |
(四)校企双方衔接不到位 |
第三章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
一、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一)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利于实现实践育人 |
(二)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教育有效性 |
(四)校企资源互助共补,实现双赢格局 |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正确职业观 |
(一)职业性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三)工学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形成正确职业观 |
第四章 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 |
(一)全方位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 |
(二)科学设置实践课程 |
(三)将“学分银行”应用于实践教学 |
二、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渗透企业文化教育 |
(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实训紧密结合 |
(四)实行“双导师”制度 |
三、以工学结合模式为导向,多渠道开展课堂内实践教学 |
(一)运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开展教学 |
(二)多渠道开展职业文化素养教育 |
(三)利用新媒体对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管理 |
四、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工学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
(一)社团活动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 |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社团活动的成功案例 |
五、加强校企衔接,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作用 |
(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企业请进学校 |
(二)加强校企衔接,形成资源互助共补 |
(三)在订单班中介入思政教育,解决学生思想困惑 |
(四)用好“实训云”,解决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实习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相关理论概述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基本内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重要性 |
1.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2.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持续发展 |
3.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全面深化改革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的可能性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上的系统性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的层次性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评价上的连贯性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积极成果 |
1.党和国家对教学衔接问题高度重视 |
2.教育部门及学校注重开展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教研活动 |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
1.初高中课程目标跨度大 |
2.初高中教材内容设置梯度大 |
3.忽视已学知识与当前知识的衔接 |
4.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跨度不合理 |
5.不同学段教师和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沟通机制不健全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对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认识不到位 |
2.初高中政治课时设置不合理 |
3.教师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了解不透彻 |
4.初高中教学分离,缺乏交流 |
5.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教学衔接的整体性认识 |
三、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的途径 |
(一)科学规划教学目标,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方向 |
1.宏观把握初高中课程标准和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
2.统筹安排初高中阶段性教学目标,推进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依托 |
1.统一科学规划初高中教材体系,促使教学内容一体化 |
2.研发初中校本教材或选修教材,减少教学内容的跨度 |
(三)创新改进教学方式,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载体 |
1.结合初高中教材梯度,循序渐进开展阶梯式教学 |
2.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切实开展探究式教学 |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 |
4.善于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
(四)整合共享教学资源,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条件 |
1.建立健全不同学段教育者及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沟通机制 |
2.利用超星等信息化搭建不同学段师生互动平台 |
3.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思政小课堂和大课堂的衔接 |
4.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
(五)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
1.建立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 |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
3.完善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连贯性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
(一)上好高中政治第一课,转变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 |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例,增强教学衔接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政治课教学必须大大加强(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2]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D]. 袁园. 上海大学, 2014(02)
- [3]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 邓玉皎. 江南大学, 2014(01)
- [4]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D]. 吴灏远. 广州大学, 2019(01)
- [5]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和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对策研究[D]. 王战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薛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 杨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D]. 陈小蓉.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李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