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芝注射液对顺铂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爽,沈影,韩凤娟[1](2021)在《中医药对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卵巢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和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中医中药的有机结合,使作为祖国医学瑰宝的中医中药在治疗卵巢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对中医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抗肿瘤、缓解化疗后的不适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骨髓抑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发现: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可以提高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有效抑制卵巢癌血管的生成、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复方能够降低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卵巢癌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邢婷玉[2](2020)在《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紫杉醇是从紫杉属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具有抗微管解聚作用的细胞毒类天然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中药由于具有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作用,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消癌平注射液(现已更名为通关藤注射液)是一种由通关藤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功效,用于治疗卵巢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等,并可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目前,临床上消癌平注射液经常与紫杉醇联合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它们联用存在增效减毒作用,但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同时测定大鼠肝、心、脾、肺、大脑、肾、卵巢等组织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阐明消癌平注射液作用下的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组织分布情况,为紫杉醇和消癌平注射液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和验证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的LC-MS/MS分析方法,多西紫杉醇作为内标。液相方法中,流动相分别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Rapid Resolution 4.6×50mm,3.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 L/min,运行时间为5.5min。质谱方法采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及其内标进行检测。对分析方法的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准确度、精密度、样品稳定性和稀释可靠性进行验证。为考察消癌平注射液对大鼠体内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大鼠分为对照组、消癌平注射液低剂量组(10 m L/kg)、消癌平注射液高剂量组(20 m L/kg),连续给药10天后,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各组织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结果: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检测快速、可靠、简便、重现性好,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的定量下限均为0.5ng/m L;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均为0.5-300ng/m L;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稀释可靠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指导原则的要求。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在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6.7±3.2%、97.5±4.0%、96.1±1.8%和94.3±7.6%、97.1±4.3%、95.3±2.4%。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在连续注射10m L/kg消癌平注射液10天后,紫杉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显着增加为12572.3±2173.4μg/L*h,血浆清除率下降至0.8±0.1L/h/kg,p-3’-羟基紫杉醇的AUC0-∞显着增加至18.2±10.2μg/L*h。20 m L/kg消癌平注射液组p-3’-羟基紫杉醇AUC0-∞显着增加至9.9±2.1μg/L*h。大鼠用消癌平注射液预处理10天后,增加了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在大鼠肝、心、脾、肺、肾脏组织中的暴露量。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的LC-MS/MS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便捷,化合物的峰形良好,且分离度高,可操作性强。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联合给药,可增加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暴露,及在肝、心、脾、肺、肾脏组织的分布。大鼠体内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该结果为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的临床联合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谢学恒[3](2020)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肺癌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大多已为中晚期,预后极差。目前肺癌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但肺癌早期的手术治疗和肺癌晚期的化疗仍然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强、抗癌谱广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肝毒性、耳毒性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故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由苦参和白土苓两味中药加工制成,用于癌症治疗效果显着、无明显不良反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但两药联合抗肿瘤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明。此外,关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顺铂导致的肝肾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对复方苦参注射液和顺铂联合用药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初步探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顺铂导致的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复方苦参注射液组(CKI)、顺铂组(DDP)及联合组(CKI+DDP),每组10只。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通过肿瘤重量、抑瘤率等指标检验联合用药的抑瘤效果。(2)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的水平,以探究CKI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采用TUNEL染色检测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4)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匀浆中糖酵解途径限速酶乳酸脱氢酶(LDH)及己糖激酶(HK)活性、能量代谢最终产物三磷酸腺苷(ATP)及糖酵解作用最终产物乳酸(Lactate)含量,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糖酵解相关蛋白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的表达。(5)采用HE染色法观测小鼠肝、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探究CKI对DDP导致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发现:(1)小鼠一般情况: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7天后,右腋皮下可触及实体瘤块。小鼠进食情况、精神状态、反应灵敏度均不及接种前,皮毛出现光泽欠佳、脱落等现象。伴随小鼠生长,上述情况进一步变差;Control组小鼠情况最为严重,CKI组小鼠状态最佳,DDP组及CKI+DDP组小鼠状态相当,且介于CKI组与Control组之间。(2)对小鼠体重及有效体重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CKI组处死时小鼠体重及有效体重无显着性变化(P>0.05);DDP、CKI+DDP组小鼠处死时体重及有效体重均显着下降(P<0.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处死时小鼠体重及有效体重无显着性变化(P>0.05)。(3)对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CKI、DDP及CKI+DDP组的平均瘤重分别是(5.93±1.43)g、(3.55±0.68)g、(1.92±0.67)g,且均显着低于Control组瘤重(P<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瘤重显着降低(P<0.05)。此外,CKI、DDP及CKI+DDP组抑瘤率分别为26.05%、55.68%、76.05%,据金氏公式计算得q值约为1.13,提示两药合用具有相加效应。(4)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CKI、DDP及CKI+DDP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对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Control、CKI、DDP及CKI+DDP组凋亡指数分别为24.43%、38.83%、53.73%、68.33%,CKI、DDP及CKI+DDP均可显着提升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P<0.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凋亡指数显着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CKI、DDP单用对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CKI+DDP却可以显着上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01)。(7)对糖酵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CKI组HK、LDH活性无显着性变化(P>0.05);DDP及CKI+DDP组HK、LDH活性显着降低(P<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HK、LDH活性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8)对糖酵解相关产物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CKI、DDP及CKI+DDP组均可以显着下调小鼠肿瘤组织中ATP含量(P<0.001);与DDP组比,CKI+DDP对肿瘤组织中ATP含量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Control组相比,各给药组乳酸含量均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与DDP组相比,CKI+DDP组ATP含量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9)对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CKI、DDP、CKI+DDP组PKM2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PKM2蛋白表达量无显着性变化(P>0.05))。与Control组相比,CKI、DDP、CKI+DDP组PFKFB3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DDP组相比,CKI+DDP组PFKFB3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与Control组比,DDP组小鼠肝小叶内肝细胞有大量变性,出现大量坏死灶及嗜酸性小体,肝索排列非常不整齐,肝小叶内有大量炎症,重度坏死;CKI+DDP组肝细胞数量、肝索排列相对CKI组差,可见少量脂肪滴,小叶内肝细胞可见变性和点灶状坏死,有少量嗜酸性小体形成,肝周围部分可见少量炎性细胞。但CKI+DDP组整体病理损伤程度优于DDP组。(11)对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与Control组比,DDP组肾小球体积大小不一,小管上皮细胞排列不整齐,肾小管及肾小管-间质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较多颗粒、空泡样变性,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较多脱落,可见较多管型。而CKI+DDP肾小球体积大致正常,大小相对一致,小球内细胞较Control组增多,细胞外基质Control组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大致完整,小管上皮细胞排列大致整齐,肾小管及肾小管-间质间结构尚可,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颗粒、空泡样变性,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轻度脱落。管型少见。CKI+DDP组整体病理损伤情况优于DDP组。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1)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显着增强顺铂的抗肿瘤作用,两药联用具有相加效应;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对顺铂导致的肝、肾损伤有保护作用。两药联用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2)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及两药联合均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PKM2、PFKFB3蛋白的表达,HK、LDH活性及ATP含量进而抑制肿瘤的糖酵解作用;但两药联用与两药单用相比,在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作用上无增效作用。(3)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及两药联合均可显着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且两药联用与两药单用比具有增效作用。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单用对肿瘤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无影响,但两药联用可显着上调肿瘤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可以显着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升高有关;两药联用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上具有增效作用。
马凡滋,肖丽,张丹[4](2020)在《中药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肿瘤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多糖是由多个单糖组成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各种中药中广泛存在,大量的药理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生物活性广泛,双向调节、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小的特点。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着确切的疗效,但其引起的毒性反应及副作用不容忽视。概述在近几年抗肿瘤研究中,化疗药物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外周神经的损害作用,中药多糖联合化疗药物使用,能够通过保护脏器、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增效减毒作用。参考文献52篇。
赵华叶[5](2016)在《艾迪注射液对顺铂的药代动力学及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迪注射液是由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减毒、消瘀散结的功效,是一味祛邪与扶正兼具的抗肿瘤中药注射液。临床上将其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时,常与化疗药顺铂联用,可以增强其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顺铂是治疗癌症的常用化疗药之一,具有抗癌谱广、疗效确切等特点,为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药物。虽然顺铂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因其易造成不良反应如肝肾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鉴于此,如何降低和预防由顺铂所致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肝肾毒性),是保证肿瘤化疗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抗放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鉴于临床联用艾迪注射液和顺铂的广泛性,本文探讨了艾迪注射液对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由于顺铂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其血药浓度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本文对联用艾迪注射液情况下顺铂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从体内药物代谢和毒理的角度出发,对艾迪注射液对顺铂的药代动力学及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文建立了大鼠血浆中顺铂的HPLC分析方法,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满足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顺铂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回收率均大于80%;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顺铂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2、联合艾迪注射液对顺铂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顺铂组(尾静脉注射顺铂3 mg/kg)、同时联用组(尾静脉注射顺铂3 mg/kg后,立即腹腔注射艾迪注射液10 ml/kg)、隔30 min联用组(腹腔注射艾迪注射液10 ml/kg,30 min后尾静脉注射顺铂3 mg/kg)。各组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自眼底静脉取血,采用已建立的HPLC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顺铂的浓度,Kinetica 5.1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比较数据间的差异。各组大鼠药动学参数比较:①与顺铂单独给药组相比,同时联用组顺铂的T1/2明显延长(P<0.05),Vd极显着增加(P<0.01),Cmax、Tmax、AUC、CL、MRT等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隔30 min联用组顺铂的T1/2、MRT均明显延长(P<0.05),Cmax极显着增加(P<0.01),Vd、Tmax、AUC及C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此外相比同时联用组而言,先用艾迪注射液30 min后再用顺铂可极显着增加Cmax和AUC (P<0.01),明显降低CL(P<0.05),其它药动学参数T1/2、Tmax、Vd、 MRT等均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联用艾迪注射液能增加顺铂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增加最大血药浓度,延长顺铂的半衰期,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为艾迪注射液增强顺铂疗效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其中,间隔30 min给药组对顺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影响较同时联用组大,尤其是在增加血药浓度上,这指示临床在联用艾迪注射液时,间隔必要的给药时间有利于提高顺铂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也应注意加强二者联用时对顺铂血药浓度的监测,防止毒副作用的发生。3、艾迪注射液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顺铂组,艾迪低、中、高剂量组(5、10、15 ml/kg)。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于第3天单次腹腔注射顺铂10mg/kg,艾迪各剂量组分别给予艾迪注射液5、10、15 ml/kg连续7天;对照组和顺铂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第8天测定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检测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切片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大鼠血清Scr、BUN和MDA含量明显上升(P<0.01),SOD和GSH-Px含量显着下降(P<0.05),病理损伤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并出现炎症;艾迪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艾迪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显着下降(P<0.01),SOD和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5);艾迪中剂量组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艾迪高剂量组可增强GSH-Px活性(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艾迪低、中剂量组对顺铂所致的大鼠肾毒性均有保护作用,但低剂量比中剂量作用更显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4、艾迪注射液对顺铂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顺铂组,艾迪低、中、高剂量组(5、0、15 ml/kg)。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于第3天单次腹腔注射顺铂10 mg/kg,艾迪各剂量组分别给予艾迪注射液5、10、15 ml/kg连续7天;对照组和顺铂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第8天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检测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极显着降低(P<0.01),而MDA含量显着增加(P<0.05)。肝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艾迪注射液能改善顺铂所致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中、高剂量艾迪注射液能显着抑制顺铂引起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减少MDA的形成(P<0.05),增加SOD和GSH-Px活性(P<0.05)。结果提示中、高剂量艾迪注射液可拮抗顺铂造成的大鼠肝损伤,但中剂量比高剂量作用更显着,艾迪注射液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综上,本文基于临床实际用药问题,探讨了艾迪注射液对顺铂药代动力学和其所致的肝肾毒性的影响,为今后合理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和顺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海霞[6](2016)在《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多见,约占肺癌所有病例的80%-85%。近二十年,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11%左右的速度递增,以此预计,我国肺癌的患者将在2025年达到世界“第一”。由于肺癌具有很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所以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致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预后极差。在临床上,早期的手术治疗和晚期的化疗始终是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顺铂(DDP)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常用铂类化疗药物,能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抗肿瘤效应。但由于不同个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尤其是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包括抑制骨髓的造血系统,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耳毒性、肝毒性以及多药耐药性(MDR)等特点,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应用。如果能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进行全身性的调理,则可以降低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这样即可降低化疗药物的给药剂量,又能减轻化疗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延缓MDR的产生,并可增强抗肿瘤疗效。近年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具有通过整体调节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以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或诱导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等过程。甘肃道地药材黄芪是传统的扶正固本中药,归肺经,是补气药之一。黄芪多糖(APS)是其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活性成分,是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补益肺气、抗炎、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抗肿瘤等多方面作用。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医扶正治疗的原则,初步探讨APS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对顺铂的增效减毒机制。本课题分体外(细胞)、体内(动物)实验两部分进行研究。(1)体外实验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了不同浓度的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生长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检测不同浓度的APS对LLC细胞骨架、线粒体膜电位(MMP)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2)动物实验部分主要通过LLC荷瘤小鼠模型,以低、中、高剂量APS及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后对其进行干预,在计算抑瘤率的基础上,计算荷瘤小鼠的瘤质量、体质量、有效体质量等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组织化学(SP)、蛋白免疫印迹(WB)等方法研究其对瘤组织细胞生长、细胞因子及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肿瘤组织Caspase-9、Bcl-2、Bax、Fas L等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血清Ⅳ型胶原蛋白(Col4)和透明质酸(HA)含量等表达的影响。1.MTT显示:终浓度为50μg/ml400μg/ml的APS各时间点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鼠LLC的增殖(P<0.05),以APS 200μg/ml作用最显着。2.LSCM显示:(1)APS各剂量组中LLC的微管、微丝排列早期出现分布变化,晚期数量减少,断裂、塌陷,荧光着色变浅(P<0.05)。(2)APS各剂量组在24、48、72h的时间点上,均可以明显降低小鼠LLC的MMP、升高细胞内Ca2+浓度(P<0.05),两者均在24 h内变化最明显,即早期作用显着。这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3.中、高剂量APS及联合用药各组对Lewis肺癌小鼠均有显着的抑瘤作用(P<0.05),并可明显改善Lewis肺癌小鼠的体质量、有效体质量、瘤质量(P<0.05),以联合用药组作用更为显着。q值在0.851.15之间,提示APS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疗效具有相加效应。4.APS及联合用药各组可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P<0.05);提高实验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说明APS能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Q-PCR和WB显示:(1)APS中、高剂量组肺癌移植瘤组织NF-κBp65、P5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对p38MAP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不明显。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降低NF-κBp65、P53及P38表达的作用弱于DDP组(P<0.05或P<0.01),但高剂量组作用与DDP组接近(P>0.05)。(2)APS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各组中,肺癌移植瘤组织Bcl-2、Fas L明显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对Bcl-2/Bax、Fas L的影响不及DDP组(P<0.05),而联合用药高剂量组与DD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APS可能通过下调肿瘤组织中NF-κB、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Fas L等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上调Bax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比例降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APS发挥抑瘤、抗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6.SP提示:APS中、高剂量组肺癌移植瘤组织Caspases-9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的作用弱于DDP组(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作用接近DDP组(P>0.05)。提示APS可能通过提高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s-9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7.APS各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ol4和HA含量,联合用药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提示APS可能通过阻止肺癌移植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减少基底膜降解,从而抑制小鼠肺癌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8.上述作用在APS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时,可增强DDP化疗效果,从而降低DDP毒性,对DDP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张培,吕蒙莹,刘劝,白瑞珍,张尊建,许风国[7](2013)在《中药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铂配合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该类药物也存在肾毒性、胃肠道毒性、耳毒性、造血系统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等严重毒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大大受限。近来研究表明,中药在防治化疗毒副作用和提高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综述了中药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席加喜[8](2012)在《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的体内、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血栓通(xueshuantong,XST)对大鼠顺铂肾损害(Cisplatin-induced Nephroxicity)保护作用和血栓通对顺铂损伤的HK-2细胞株增殖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血栓通治疗顺铂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为防治顺铂肾损伤寻找新的途径。方法:1.体外实验体外培养HK-2细胞株,接种于96孔培养板:(1)培养7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DDP,血栓通各剂量组在DDP作用12h后加入不同浓度XST,再培养48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建立DDP损伤HK-2细胞模型,12h后加入定量的XST。48h后测定细胞生长的存活率,检测细胞酶以及生化指标(SOD、GSH-PX活性和NO、MDA含量)。观察XST对损伤的HK-2细胞的保护作用。2.体内试验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安磷汀阳性药物组、血栓通低剂量组(XSTL)、血栓通中剂量组(XSTM)、血栓通高剂量组(XSTH)。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顺铂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制造顺铂肾毒性模型。分别给药处理10天后处死。(1)取尿液、全血和肾组织,检测大鼠尿液中尿β-N-乙酰胺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蛋白量,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及肾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性和NO、MDA的含量(2)取肾脏,沿中线分开,取半边肾脏加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做光镜观察(HE染色),从另半边肾脏取约1mm3肾皮质加3%戊二醛固定,电镜观察肾脏细胞超微结构。(3)免疫组化分析Col-I、CTGF、TGF-β1、PAI-1、TIMP-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Col-I、CTGF、TGF-β1、PAI-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1.体外实验:(1)XST能升高HK-2细胞对DDP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2)与对照组比较,DDP组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DP组比较,XST各剂量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形态规则,SOD、GSH-Px酶活性升高,MDA、NO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体内试验(1)血栓通对大鼠顺铂肾损伤的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模型组.大鼠体重和肾脏系数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r明显升高,BUN、24h尿蛋白及尿NAG酶的排泌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XST各治疗组及阳性组Scr明显升高,BUN、24h尿蛋白及尿NAG酶分泌减少(p<0.05或p<0.01)。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吞噬泡及溶酶体增多。XST治疗组及阳性组有所减轻,对照组大鼠无明显病变。(2)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NO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匀浆中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增高,MDA、NO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3)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RT-PCR法检法未能得到有效的实验结果,所得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分析法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ol-I、CTGF、TGF-β1、 TIMP-1和PAI-1在肾小管间质的IOD值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及XST治疗组Col-I、CTGF、TGF-β1、TIMP-1和PAI-1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结论:1、血栓通能促进HK-2细胞和DDP损伤HK-2细胞的增殖,改善DDP损伤HK-2细胞的生化指标和酶水平,对DDP损伤的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血栓通能有效改善顺铂肾损伤大鼠肾功能,降低肾组织抗氧化系统功能,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下调Col-I、CTGF、TGF-β1、 TIMP-1和PAI-1蛋白表达量,对大鼠顺铂肾损伤性有保护作用。3、其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和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有关。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9](2011)在《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特别对注射用原料药和注射用制剂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尚未收载该品种。我们对3批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1药品与试剂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01、20100601、2010080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0601-21016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
张林[10](2011)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对化疗药物所造成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2方法2.1制备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按20ml/kg/d的剂量尾静脉注射参芪扶正浓缩液,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5次。空白血清组给予生理盐水代替参芪扶正浓缩液,余相同。两组大鼠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后自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0.22u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20℃冰箱保存备用。2.2处理细胞研究设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分别用5-氟尿嘧啶(5-Fu)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含药血清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对照组用空白血清作用于RAW264.7细胞。2.3检测结果利用酶标仪对作用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检测,观察5-Fu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3结果3.1 5-Fu、顺铂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2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可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3.3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对5-Fu、顺铂注射液有减毒作用。4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体外环境下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改善化疗药物所造成的免疫抑制,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减毒趋势相同而减毒强度不同。
二、灵芝注射液对顺铂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芝注射液对顺铂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对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基础 |
1.1 中医对卵巢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卵巢癌的中医药治疗特点 |
2 中医药对卵巢癌的治疗作用 |
2.1 抗肿瘤作用 |
2.2 缓解化疗后的不适症状 |
2.3 提高机体免疫力 |
2.4 改善骨髓抑制 |
3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
3.1 单味药 |
3.1.1 灵芝 |
3.1.2 淫羊藿苷 |
3.1.3 莪术油 |
3.1.4 鸦胆子油乳 |
3.1.5 半枝莲 |
3.2 中药复方注射剂 |
3.3 中药复方汤剂 |
4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4.1 中药复方注射剂 |
4.2 中药复方汤剂 |
5 不足和展望 |
(2)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背景 |
2 紫杉醇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3 消癌平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4 紫杉醇与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使用研究进展 |
5 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6 本课题组前期相关基础工作及后续试验计划 |
第二章 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对照品 |
2.4 储备液的配制 |
2.5 溶液的配制 |
2.6 样品处理方法 |
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液相方法 |
3.2 质谱方法 |
4 分析方法的验证 |
4.1 选择性和灵敏性 |
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4.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4.5 稀释可靠性 |
4.6 稳定性 |
5 结果 |
5.1 选择性和灵敏性 |
5.2 标准曲线 |
5.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5.4 提取回收率 |
5.5 基质效应 |
5.6 稀释可靠性 |
5.7 稳定性 |
6 讨论 |
6.1 关于色谱条件的优化 |
6.2 关于质谱条件的优化 |
6.3 内标物的确定 |
6.4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
7 结论 |
第三章 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药品 |
2.5 实验方法 |
2.6 样品制备 |
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章 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药品 |
3 实验方法 |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组织样品处理 |
3.3 组织样品采集 |
3.4 组织样品预处理 |
4 数据处理 |
5 组织分布结果及评价 |
6 讨论 |
7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2.1 诱导细胞凋亡 |
1.2.2 调控细胞自噬 |
1.2.3 阻滞细胞周期 |
1.2.4 调节ROS水平 |
1.2.5 调节免疫功能 |
1.2.6 调节能量代谢 |
1.2.7 抑制DNA修复 |
1.2.8 抑制肿瘤干细胞 |
1.2.9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1.2.10 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
1.3 顺铂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3.1 诱导细胞凋亡 |
1.3.2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1.3.3 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
1.3.4 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作用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2.3.2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体重、有效体重及其变化的影响 |
2.3.3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 |
2.3.4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病理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3.5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CKI+DDP对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2 CKI+DDP对肿瘤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糖酵解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匀浆中糖酵解相关产物含量的影响 |
4.3.2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匀浆中糖酵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3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中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肝肾损伤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5.3.2 CKI+DDP对lewis肺癌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药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肿瘤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1.1 消化道不良反应 |
1.2 免疫系统的损伤 |
1.3 外周神经损伤 |
2 中药多糖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
2.1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2.2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3 免疫调节作用 |
3.1 5-氟尿嘧啶与多糖的联合使用 |
3.2 阿霉素与多糖联合使用 |
3.3 CTX与多糖联合使用 |
4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
5 其他 |
6 展望 |
(5)艾迪注射液对顺铂的药代动力学及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药联用对药动学和药效学影响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 艾迪注射液及其联合化疗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三 中药对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顺铂的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仪器 |
2.1.3 药品与试剂 |
2.1.4 液相色谱条件 |
2.1.5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2.1.6 标准溶液配制(对照品溶液、内标液、血浆样品) |
2.2 方法学验证 |
2.2.1 专属性 |
2.2.2 残留效应 |
2.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4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2.5 日内、日间精密度 |
2.2.6 回收率 |
2.2.7 稳定性 |
2.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2.3.1 专属性 |
2.3.2 残留效应 |
2.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4 检测限及定量限 |
2.3.5 日内、日间精密度 |
2.3.6 回收率 |
2.3.7 稳定性 |
2.4 讨论 |
第三章 艾迪注射液对顺铂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仪器 |
3.1.3 药品与试剂 |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1 液相色谱条件 |
3.2.2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
3.2.5 样品采集及血浆样品处理 |
3.2.6 数据处理 |
3.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 |
3.3.1 各组血浆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3.3.2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3.3.3 各给药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
3.4 讨论 |
第四章 艾迪注射液对顺铂所致的大鼠急性肾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
4.1 材料 |
4.1.1 主要试剂及药品 |
4.1.2 实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顺铂溶液的制备 |
4.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4.2.3 样本采集与测定 |
4.2.4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一般情况及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4.3.2 各组大鼠肾脏系数、血清中Scr和BUN含量比较 |
4.3.3 各组大鼠肾脏SOD和GSH-Px活性、MDA活性的比较 |
4.3.4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艾迪注射液对顺铂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试剂及药品 |
5.1.2 实验动物 |
5.2 方法 |
5.2.1 顺铂溶液的制备 |
5.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3 样本采集与测定 |
5.2.4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一般情况及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5.3.2 各组大鼠肝脏系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比较 |
5.3.3 各组大鼠肝脏SOD和GSH-Px活性、MDA活性的比较 |
5.3.4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肺癌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理 |
2.1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2.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2.3 降低血液粘滞度 |
2.4 改变肿瘤细胞的连接 |
2.5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
2.6 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运动 |
2.7 阻断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 |
2.8 调控肿瘤微环境 |
3 中药抗肿瘤的增效增敏减毒作用 |
4 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APS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
2 APS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2.1 APS保护免疫器官作用 |
2.2 APS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
2.3 APS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2.4 APS对粘膜免疫的影响 |
3 APS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3.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
3.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3.3 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线粒体膜电位和Ca~(2+)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
1 线粒体膜电位 |
1.1 线粒体膜电位的形成 |
1.2 MMP的检测 |
2 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2.2 MM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
3 Ca~(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4.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骨架研究中的应用 |
4.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3.2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PS对小鼠LLC的细胞骨架、MMP和 [Ca~(2+)]i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LSCM下观察APS对小鼠LLC细胞骨架的影响 |
3.2 APS对小鼠LLC 24h~72h MMP的影响 |
3.3 APS对小鼠LLC 24h~72h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APS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因子及DDP所致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3.2 APS对Lewis肺癌小鼠体质量和有效体质量的影响 |
3.3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3.4 APS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APS对Lewis肺癌小鼠DDP所致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APS联合DDP对Lewis肺癌组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NF-κBp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3.2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3.3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38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APS联合DDP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细胞凋亡和侵袭力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APS对Lewis肺癌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Fas L的影响 |
3.2 APS对Lewis肺癌移植瘤组织Caspase-9 表达的影响 |
3.3 APS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Col4和H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中药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能预防和对抗铂类药物肾毒性的中药 |
1.1灯盏花素 |
1.2保元排毒丸 |
1.3灵芝多糖 |
1.4黄芪 |
1.5其他 |
2 能减轻铂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药 |
2.1吴茱萸汤加味 |
2.2旋复汤 |
2.3生化固本汤 |
2.4其他 |
3 能减轻铂类药物所致血液系统毒性的中药 |
3.1参附注射液 |
3.2艾迪注射液 |
4能减轻铂类药物神经毒性的中药 |
4.1黄芪桂枝五物汤 |
4.2黄芪注射液 |
4.3 Goshajinkigan |
5抗铂类药物耳毒性的中药 |
5.1黄芪 |
5.2川芎嗪 |
5.3其他 |
6中药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增效作用 |
7结语 |
(8)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的体内、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体外实验:血栓通对顺铂损害HK-2细胞株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一)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体内实验(二)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体内实验(三)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保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
2.2 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
2.3 样品的干扰实验 |
2.4 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查 |
3 讨论 |
(10)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益气扶正法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 |
1.1 "正虚"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
1.2 "正虚"贯穿恶性肿瘤病情发展的始终 |
2 益气扶正法的内涵和作用 |
2.1 益气扶正法的内涵及延伸 |
2.2 益气扶正法的作用 |
3 益气扶正法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
3.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3.1.1 抑制DNA复制相关基因的表达 |
3.1.2 干扰阻滞细胞周期 |
3.1.3 提高肿瘤细胞内[Ca~(2+)]浓度 |
3.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3.3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3.4 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 |
3.4.1 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 |
3.4.2 抑制肿瘤细胞的血道转移 |
3.4.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3.5 对抗肿瘤药物耐用性的影响 |
3.5.1 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2 抑制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 |
3.6 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
3.6.1 促进T细胞亚群增殖 |
3.6.2 抑制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 |
3.6.3 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
3.6.4 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免疫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
1.1 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1.2 对T淋巴细胞Ag-NORs的影响 |
2 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 |
2.1 对恶性肿瘤患者B细胞的影响 |
2.2 对心肺疾病患者B细胞的影响 |
2.3 对其他疾病患者B细胞的影响 |
3 对NK细胞的影响 |
3.1 对化疗后NK细胞的影响 |
3.2 对放疗后NK细胞的影响 |
4 对树突细胞的影响 |
5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5.1 对化疗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
5.2 对放疗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 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6 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物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1.5 细胞 |
2.2 方法 |
2.2.1 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的制备 |
2.2.2 细胞培养 |
2.2.3 6种浓度的5-Fu、顺铂药液的制备 |
2.2.4 MTT法检测5-Fu、顺铂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 |
2.2.5 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5-Fu、顺铂注射液的减毒作用 |
2.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5-Fu、顺铂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 |
3.1.1 5-Fu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特点 |
3.1.2 顺铂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特点 |
3.2 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对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 |
3.2.1 参芪扶正注射液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 |
3.2.2 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对5-Fu、顺铂注射液的减毒作用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灵芝注射液对顺铂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对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研究进展[J]. 杨爽,沈影,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2021
- [2]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D]. 邢婷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3]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作用研究[D]. 谢学恒.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
- [4]中药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肿瘤进展研究[J]. 马凡滋,肖丽,张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5]艾迪注射液对顺铂的药代动力学及顺铂所致肝肾毒性的影响研究[D]. 赵华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明海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中药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J]. 张培,吕蒙莹,刘劝,白瑞珍,张尊建,许风国. 药学进展, 2013(05)
- [8]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的体内、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席加喜.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9]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J].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2)
- [10]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减毒作用[D]. 张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