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构造及其地壳厚度最佳条件的探讨

山形构造及其地壳厚度最佳条件的探讨

一、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柏道远,李建清,周柯军,马铁球,王先辉[1](2008)在《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文中提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变形特征,对祁阳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传统山字型构造机制难以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诸多特征,且前人认为变形动力来源于东西向挤压应力场,也与印支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实为NWW向的构造背景不符,因此祁阳弧形构造并不属典型山字型构造。基于研究区构造活动的客观实际,提出祁阳弧形构造的可能形成机制:NW向基底隐伏断裂和NNE-NE向主干断裂分别于印支期和燕山期产生强烈左旋走滑活动,从而使区域NNE向构造线在中段产生左旋偏转成为NNW向,从而形成S形的祁阳弧形构造。这一机制可较好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若干特征,如关帝庙穹窿呈NWW走向、北反射弧构造形迹不显著、北弧弧顶脱位及内弧曲率大于外弧、南弧弧顶脱位、紫云-中田-高峰串珠状穹窿的形成等。上述认识对华南地区弧形构造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除山字型构造作用和砥柱作用外,还应注意断裂走滑等其他构造活动对弧形构造的制约,以及多次构造活动叠加对构造形迹可能造成的影响。

刘绍武[2](1977)在《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山字型构造,虽然是地质力学中的重要型式,但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工作还不多,就所见到的来说,都是结构而迹线图象的讨论。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山字型展布地区结构面迹线的图象,并注意到山字型形成的条件。同时还对前孤隆起带的产生作了说明和计算。并据此提出了在山字型形成时期地壳厚度的估算值。在边界条件的确定上,一方面

杨立鹏[3](2019)在《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白龙江引水工程自西南向东北主要包括陇南、陇中、陇东地区,途径区构造复杂,地震次数频繁,强震和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地质问题明显。而其区域地壳稳定性如何,尚无专门研究。本论文从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地表稳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白龙江引水工程途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梳理了影响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了定量化评价。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面,而断裂带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又是影响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的两个最重要指标。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强活动断层占比23.8%,较强活动断层占比33.3%,中等活动断层占比28.6%,弱活动断层占比14.3%,断裂带强、较强活动占优势。通过对研究区内、外地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多发,表现形式不一。在中部和南部以崩塌、滑坡为主,泥石流多具伴生性,表现为以陇南为代表的粘性泥石流区,以陇西、天水、庆阳为代表的黄土泥石流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优势展布方向与NEE向断裂线相吻合,在南北两个方向呈明显递减趋势。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38.9%,次不稳定区占27.4%,次稳定区占16.6%,稳定区占17.1%;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59.6%,次不稳定区占11.0%,次稳定区占12.3%,稳定区占17.1%;综合来看,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不稳定区占66.3%,次不稳定区占12.1%,次稳定区占4.5%,稳定占区17.1%。从总体上来看,评价结果表明引水区途径地壳不稳定占优,构造稳定性主导,地表稳定性与构造稳定性具有一致性。通过对研究区历史地震的统计和强震分析,对比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图与甘肃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发现评价图中大部分不稳定区及较不稳定区与地震危险性区划的预测范围具有吻合性,表明强震活动是影响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震危险区多为不稳定区。

周俊喜,张生源[4](1981)在《1932年昌马7.5级地震形变带及其构造背景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昌马1932年12月25日7.5级地震主要是昌马—俄博断裂带西段现今强烈活动的结果。该带的垂直差异运动西段此东段更为明显。第四纪以来,该带的活动通常是以北北西、北西西向两组扭裂面方式表现出来的。地震形变带就沿其展布,北北西向形变带显示顺时针扭动,北西西向形变带为反时针扭动,与发震断裂的两组扭裂面不仅方向吻合,而且扭动方向一致。平面上形成一系列的反“S”状构造,从而认为这种单体非反“S”状,而总体排列为反“S”状的构造是祁只系西翼挽近和现今活动的地质标志之一。根据地震形变带的分析,地震时震区的平均主压应力方向为北30~40°东,与土体应力解除所得平均主压应力方向北33°东相一致。运用地质类比法,认为民乐地区有同昌马地震相似的构造条件和岩性条件,所以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汪昌亮[5](2012)在《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整个隆升过程,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变形是挤出构造引起的一系列构造变形的产物。中下地壳韧性流壳层模式的提出,较合理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的隆升机制。但对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的深层次构造变形机制,深、浅部的协调机制、中下地壳韧性流壳层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变形(流变)过程、隆升过程中深、浅层地壳增厚机制以及区域块体协调变形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疑问。本文在充分利用和全面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解析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构造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和砂箱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样式与发育过程,提出了多层地壳加厚与高原协调隆升机制的模式本文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具有块体整体隆升、块体间差异隆升和边界断裂带以强烈变形进行协调的特点。(2)砂箱模拟实验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在隆升过程中沿东部边缘(龙门山构造带)受到扬子地块刚性基底强硬阻挡,地壳物质以扬子基底突出端为界线分别向南北两侧挤出,并造成早期形成的平直的断层逐渐弯曲,构成了逆冲加走滑的断层活动形式,表明浅层地壳褶皱增厚是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一个重要因素。(3)在砂箱构造物理模型中铺设相对软弱硅胶层来模拟韧性流壳层实验的结果表明,隆升先是沿上部地壳以逆冲作用方式沿边界发生,随后上部脆性地壳加厚趋于稳定,但中下地壳韧性流壳层快速加厚,并造成上部地壳向后倒退加厚。上述结果表明,脆性上地壳与中、下地壳韧性流壳层先后对高原的隆升作出贡献,并且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具有由东向西的倒退式隆升特点。(4)在野外构造解析与砂箱构造物理模拟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构造模式,并认为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区域内上部脆性地壳与中、下部韧性地壳分阶段加厚的结果。

卢苗安[6](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提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著,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著。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徐新,王煜,朱炳玉[7](2004)在《斜切中亚的深部滑移构造带地球物理证据及对表层构造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斜切中亚的帕米尔—阿尔泰滑移构造带向南延伸,可与恰曼转换断裂系统相接,影响其两侧表层断裂构造格局、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现今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地球卫星重力异常带在滑移构造带两侧表现出显著的不连续性和系统位移特征,其深部滑移幅度达600 km以上.从卫星资料反演计算出的地壳厚度图上可看出,新疆地区地壳厚度比中亚邻区厚4~8 km,岩石圈厚度比中亚邻区厚10~20 km.新疆及邻区地震波速层析成像结果提供了不同深度速度结构,在平行于中国西部国界处的10 km、30 km、50 km深处均有NE向速度结构不连续面的反映。

张云辉[8](2018)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地热资源作为可持续的绿色清洁能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隶属川西地热带,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康定-磨西段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形成了复杂的地热地质背景,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其瓶颈在于鲜水河断裂对地热资源出露规律的控制、地热系统要素(盖层、储存、通道和来源特征)等研究的多方位难度,因而亟需完善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以期为推动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近年来在康定-磨西一带的地热实践课题积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的支持下,采用区域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借助bootstrap和半变异函数方法剖析了构造裂隙空间特征,探讨了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地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研究了地热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补给来源、混合作用和赋存环境;进而综合分析了地热系统的盖层、热储、通道和来源特征,建立起成因模式概念模型;并从天然流量法和体积法计算地热水资源量、热水的水质、腐蚀性和碳酸钙结垢性等开发基本要素。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下,康定-磨西段地热资源的分布受到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的控制,集中分布于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两翼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不同地热区中,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空间连续性越高,温泉的出露规模越大。(2)老榆林地热区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老榆林地热区钻孔热水和拉分盆地中部温泉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HCO3-Cl,由中部向边缘过渡为Na-HCO3型。海螺沟和草科地热区的钻孔热水和温泉热水具有相似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Ca)-HCO3型。(3)研究区地热系统的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Cl-与微量元素关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以及氢氧、碳、锶同位素等信息表明,老榆林钻孔热水形成于幔源物质加入的深部花岗岩热储,补给高程为42484292 m,海螺沟钻孔热水、温泉热水则赋存于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中,补给高程为28353866 m,混入了约69%72%的浅部冷水。SiO2、阳离子和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进一步分析显示研究区深部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变质热储温度为232235℃和201205℃;浅部碳酸盐变质热储温度为143193℃。(4)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在川西地区优越的地热地质背景下,贡嘎山区的冰雪融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到燕山-喜山期贡嘎山花岗岩基的放射性元素(U、Th、K)生热、中-下地壳高温部分熔融体和鲜水河断裂走滑摩擦生热的共同作用,在老榆林地热区深约4.7 km的花岗岩热储形成Na-HCO3-Cl型深部热水,在海螺沟和草科地区深约3.8 k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形成Na-HCO3型深部热水。深部热水沿继续上升至深约50300 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与Ca-HCO3型浅部冷水混合,形成Na-Ca-HCO3型浅部热水,最终在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出露形成温泉,其盖层为构造裂隙被钙质胶结充填的花岗岩和片岩以及局部较厚的第四系沉积物。(5)基于天然流量法预测的研究区天然温泉热水的年开发潜力为1.225×1014J,基于体积法预测老榆林地热区的年开发潜力为5.3×1016 J,老榆林地热区可提供装机容量56 MW的发电量运行30年,具有较大的发电潜力。地热资源不能直接饮用,可作为医疗热矿水利用,腐蚀性轻微,不易结垢。地质、测氡和电法勘查结果显示,地热水在磨子沟地区开发潜力较好,已成功获得温度41℃和流量400 m3/d的地热水。

周荔青[9](2005)在《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系统开展苏北、渤海湾、伊兰—伊通、南襄等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认识到深大断裂控制了该区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分布,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①深大断裂作为深切入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壳深部的结构破损面,是深部构造—热活动的中心区。在区域伸展的背景下,深部地幔物质运动十分活跃,深大断裂诱发岩石圈地幔熔融和深部物质上侵,引发和促进深部成盆作用,因此,它是决定盆地形成的诱发点。同时,它也是盆地深部构造作用继续发展的控制点,它控制岩石圈地幔熔融向深大断裂周邻扩展,引起盆地伸展中心的迁移。深大断裂引起周边地区岩石圈及莫霍面隆起,发育热壳、热幔,火山活动规模大、期次多,具有高的地热流场;②在区域张扭性应力场下,深大断裂发生强烈的平移和斜向运动,引发成盆部位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因此,深大断裂周邻地区是走滑拉分成盆作用的始发区和中心区,其周邻凹陷具有较大的拉张量(率),发育大中型深断陷,继承性快速沉降,并控制盆地构造活动中心的扩展和迁移;③在深大断裂的走滑挤压构造作用下,其周邻凹陷发育继承性良好、规模较大的走滑挤压鼻状隆起构造;④深大断裂周邻发育比深值较高的深断陷,形成湖盆水体的垂向分带,有利于深湖区矿物质的保存。深大断裂引发深部富含矿物质的热流体输出异常,加之地表的较高热流场,使其周邻具有特殊的地面生态环境,特别有利于生物爆发性生长繁殖,往往发育富含碳酸盐岩、油页岩、生物灰岩及富脂藻类的咸化、半咸化湖沉积建造。同时,咸化湖环境也有利于使淡水湖相有机质腐泥化。而深大断裂周邻深断陷与隆起区构成陡峭地形,有利于发育继承性大中型沉积体系,形成有利生烃区与大中型储集体的有利配置;⑤深大断裂引起周邻地区较强的构造—热衰减沉降作用,使得即使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发生的阶段性左旋压扭性作用中,在靠近深大断裂的一侧也常形成残留断陷区,沉积间断时间短,使得深水湖相建造能获得及时封盖,既使烃源岩有效保存,又促进烃源岩持续热演化,从而使深大断裂周邻的凹陷含油气性大大提高。由于深大断裂周邻发育继承性深断陷,发育多套高效优质烃源岩,烃源岩整体热演化程度高,深大水体下形成的优质烃源岩与大中型储集体构成高效成藏组合,发育大中型构造圈闭,因此,深大断裂周邻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高,含油气层系多,油气田规模大,而远离深大断裂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远低于紧邻深大断裂的凹陷。 由不同组合类型深大断裂控制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具有不同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根据深大断裂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将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简单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复杂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岩石圈断裂带内走滑拉分盆地、双组深大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在简单与复杂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中,靠近岩石圈断裂的坳(凹)陷都具有油气资源丰度高、浅层次生油气丰富、油气层埋藏浅、含油气

二、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2 祁阳弧形构造特征
3 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
    (1) 动力来源与区域应力场问题
    (2) 北弧与南弧弧顶脱位的原因问题
    (3) 北弧内弧曲率大于外弧的原因问题
    (4) “祁阳山字型构造”的脊柱问题
4 断裂走滑作用对祁阳弧形构造的可能控制
    4.1 NW向断裂与NNE-NE向断裂的左旋走滑
    4.2 断裂走滑对祁阳弧形构造总体形状的控制作用
    4.3 断裂走滑活动与具体构造变形特征关系探讨
        (1) 关帝庙穹窿和鹿角塘穹窿的形成机制
        (2) 北反射弧构造形迹不显著的原因
        (3) 北弧弧顶脱位及内弧曲率大于外弧的原因
        (4) 南弧弧顶脱位的原因
        (5) 紫云-中田-高峰串珠状穹窿的形成机制
5 祁阳弧形构造对区域构造变形研究的启示
6 结 论

(3)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内涵
        1.2.2 分析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构造
        2.3.1 构造体系
        2.3.2 构造单元
        2.3.3 构造演化
    2.4 新构造运动特征
        2.4.1 夷平面及其变形
        2.4.2 断块隆起与拗陷
第三章 构造稳定性评价
    3.1 构造稳定性评价内容
        3.1.1 断裂及其活动性
        3.1.2 地震及其活动性
        3.1.3 构造应力应变
        3.1.4 地球物理场
    3.2 待评区划分
    3.3 评价指标与赋值
        3.3.1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3.3.2 评价因子及其赋值
    3.4 模糊数学计算
    3.5 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
第四章 地表稳定性评价
    4.1 地表稳定性评价内容
        4.1.1 地表岩土体类型及其分布
        4.1.2 外动力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
    4.2 评价指标与赋值
        4.2.1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4.2.2 评价因子及其赋值
    4.3 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
第五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5.1 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依据
    5.2 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青藏高原东缘地貌概况
    1.2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4 创新性研究成果
    1.5 论文研究实施过程及实物工作量
2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1 金沙江断裂带
        2.1.2 义敦岛弧带
        2.1.3 甘孜-理塘断裂带
        2.1.4 松潘-甘孜造山带
        2.1.5 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
        2.1.6 扬子地块
    2.2 地球物理概况
        2.2.1 区域重力特征
        2.2.2 青藏高原东缘航磁特征
        2.2.3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3 青藏高原东缘野外构造特征
    3.1 主要构造带与缝合带活动构造特征
        3.1.1 金沙江断裂带
        3.1.2 甘孜理塘断裂带
        3.1.3 龙门山逆冲构造带
    3.2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块体活动构造特征
        3.2.1 义敦岛弧带
        3.2.2 松潘-甘孜造山带
4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
    4.1 现今构造变形速度场与断裂现今滑动速率
    4.2 大地构造应力场研究
    4.3 ESR 断层末次活动年龄测试
    4.4 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
5 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原理
    5.1 基本原理
        5.1.1 构造物理模拟的基本原则
        5.1.2 构造物理模拟实施的步骤
        5.1.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相似条件
        5.1.4 实验材料的确定方法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简介
        5.2.1 初始阶段
        5.2.2 重要发展阶段
        5.2.3 快速发展阶段
    5.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砂箱构造模拟实验室实验平台
6 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砂箱模拟研究
    6.1 研究思路及模型设计方案
    6.2 实验模拟过程及结果
        6.2.1 模型 1(单侧挤压模型)
        6.2.2 模型 2(中部滑脱层模型)
        6.2.3 模型 3(双滑脱层模型)
        6.2.4 模型 4(下地壳流壳层模拟实验,硅胶层 1cm)
        6.2.5 模型 5(扬子基底的模拟)
        6.2.6 模型 6(下地壳流壳层模拟,硅胶层 2cm)
7 基于砂箱实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讨论
    7.1 逆冲走滑为主的边界断裂在隆升过程中的调整作用
    7.2 青藏高原东缘整体隆升及块体间差异隆升特征
    7.3 上下地壳分层分时加厚
8 结论
    8.1 取得的主要进展
    8.2 结论
    8.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作者简介
附录 2:已发表的论文

(6)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1.2.2 地质构造与地热的关系
        1.2.3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1.2.4 研究区地热系统研究现状
        1.2.5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单元
        2.1.1 松潘-甘孜地块
        2.1.2 义敦岛弧带
        2.1.3 华南地块
        2.1.4 鲜水河断裂
        2.1.5 安宁河断裂
        2.1.6 龙门山断裂
    2.2 新构造运动
    2.3 区域地热分布特征
        2.3.1 西藏地热带
        2.3.2 滇西地热带
        2.3.3 川西地热带
    2.4 区域地壳热结构特征
        2.4.1 重磁特征
        2.4.2 莫霍面
        2.4.3 居里面
        2.4.4 大地热流值
    2.5 研究区地质概况
        2.5.1 自然地理条件
        2.5.2 地层特征
        2.5.3 构造特征
        2.5.4 岩浆活动
        2.5.5 水文地质条件
        2.5.6 地热出露概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3.1 走滑断裂系统解析理论
        3.1.1 脆性构造变形模式
        3.1.2 走滑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
        3.1.3 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意义
    3.2 地热区构造几何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3.2.1 老榆林地热区-拉分盆地
        3.2.2 海螺沟地热区-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
        3.2.3 草科地热区-负花状构造
    3.3 构造裂隙空间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3.3.1 Woodcock空间分布特征
        3.3.2 空间特征的构造统计学方法
        3.3.3 地热区的构造裂隙空间特征
        3.3.4 构造裂隙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常量元素特征
        4.2.1 常量元素含量
        4.2.2 水化学类型划分
        4.2.3 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特征
        4.3.1 微量元素含量
        4.3.2 微量元素与Cl-相关性分析
    4.4 稀土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含量
        4.4.2 稀土元素络合物研究
        4.4.3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研究
    4.5 同位素特征
        4.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5.2 碳同位素及来源分析
        4.5.3 锶同位素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热系统热储特征研究
    5.1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
        5.1.1 SiO_2 溶解曲线法
        5.1.2 Na-K-Mg三线图判别法
        5.1.3 矿物饱和指数判别法
    5.2 热储温度研究
        5.2.1 SiO_2 地热温标
        5.2.2 阳离子地热温标
        5.2.3 地球化学热动力地热温标
        5.2.4 热储温度区间的确定
    5.3 热储深度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6.1 地热系统要素
        6.1.1 来源特征
        6.1.2 盖层特征
        6.1.3 热储特征
        6.1.4 通道特征
    6.2 成因模式概念模型
    6.3 与我国西南典型地热区的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7.1 地热资源量评价
        7.1.1 基于天然流量法的资源量评价
        7.1.2 基于体积法的资源量评价
    7.2 地热水质量评价
        7.2.1 医疗热矿水水质评价
        7.2.2 饮用水水质评价
        7.2.3 腐蚀性评价
        7.2.4 碳酸钙结垢评价
    7.3 地热勘查靶区的优选研究
        7.3.1 前人勘查工作基础
        7.3.2 基于成因模式理论的勘查研究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9)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一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基底构造特征
    第二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板块边缘构造动力学环境
    第三节 中国东部主要岩石圈断裂与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第二章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构造作用的控制
    第二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深部构造作用的控制
    第三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沉积作用的控制
    第四节 郯庐断裂与苏北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三章 深大断裂对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
    第二节 多条深大断裂同时对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起控制作用
    第三节 深大断裂与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四章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
    第二节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 郯庐断裂与伊通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五章 深大断裂对南襄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深大断裂对南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控制
    第二节 深大断裂与南襄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六章 与深大断裂相关的含油气盆地分类
    第一节 深大断裂与盆地分类
    第二节 分类术语及各类区别
    第三节 中国东部主要新生代盆地的类别特征
第七章 深大断裂与油气资源分布
    第一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性
    第二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特征
    第三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地热流场特征
    第四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沉积特征
    第五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含油气性
    第六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规律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四、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J]. 柏道远,李建清,周柯军,马铁球,王先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3)
  • [2]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J]. 刘绍武.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77(04)
  • [3]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 杨立鹏. 兰州大学, 2019(08)
  • [4]1932年昌马7.5级地震形变带及其构造背景的初步分析[J]. 周俊喜,张生源. 西北地震学报, 1981(01)
  • [5]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D]. 汪昌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6]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7]斜切中亚的深部滑移构造带地球物理证据及对表层构造的制约[J]. 徐新,王煜,朱炳玉. 新疆地质, 2004(02)
  • [8]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张云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9]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D]. 周荔青. 西北大学, 2005(02)

标签:;  ;  ;  

山形构造及其地壳厚度最佳条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