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宋伟[1](2019)在《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力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STEM教育是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领域的跨学科式综合型教育,倡导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探索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科学技术盛行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型综合人才短缺的现象日趋明显,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促进STEM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措施,加速推进STEM教育的发展。STEM教育在我国虽然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在STEM理念与学科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上还比较欠缺。本文针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有效建构科学知识、掌握物理实验核心素养的现状,在对STEM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后,设计构建了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模式,希望能解决物理实验教学脱离真实问题情境的问题,对我国STEM理念与学科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早日建立系统的STEM课程资源,形成统一、完善的STEM教育体系。本研究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STEM理念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研究情况和STEM理念下学科课程的实践研究情况,学习、借鉴别人的研究经验和优秀研究方法与成果;深入解析STEM教育的内涵、相关特征和核心素养,调查分析STEM理念融入高中物理课程的现状,掌握STEM理念和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本质,结合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对STEM教育的认知水平现状,提出开展STEM教育实践的促成条件;然后运用教学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构建了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模式;遵循该模式设计了教学设计案例,对案例开展教学实施,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研究过程的记录、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态度和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勇于探究、勤于思考,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自主构建效果显着,这说明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模式是可行有效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STEM综合素养。
廖永容[2](2019)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在国内教学领域的应用仍然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各学科教学中。本论文提出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希望发掘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学生实验课教学的价值,从学生必做实验的方向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第一、二章基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平行教育理论等,探讨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翻转课堂的定义、概念和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了翻转课堂的本质和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三章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经典模式和优质案例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阐述了翻转课堂与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结合,对于解决应试教育实验教学本身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偏验证型,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学生实验应付了事等问题的可行性。分析了适合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课的类型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原则。第四章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式,然后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探究弹簧弹力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同时,总结了微视频选用或制作的原则,以及学生实验课导学案设计需要遵循的五条原则和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探究“七要素”、翻转课堂模式和实验课本身的特点探讨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一些优势。第五章针对教学对象作了具体的分析,设计了实施方案,并将第四章设计好的三个实验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不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合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和研究结论,以及对翻转课堂在未来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罗业[3](2019)在《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的教育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物理实验课堂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能否构建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实验课堂成为了关键。对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诊断教师构建的实验课堂是否以培育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还能够反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激励教师改进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以二维视角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以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方法及内容,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明了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结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初构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意见咨询,综合专家们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及修改意见,对初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第三部分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并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两个量表都有良好的结构及内部一致性。第四部分使用编制的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进入课堂实测,选择了天津市N中学高一的一节物理实验课,采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阶段一体的课堂观察模式,对测评中教师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五部分是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
高振伟[4](2019)在《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1年至今,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中,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最近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不断地细化。“物理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分支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明确了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极大地培养使用者的模型建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与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在本研究中,针对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弄清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当前国内外对于思维导图以及核心素养研究现状,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在本研究中,还涉及到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思维导图等相关概念以及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概念以及理论的指导,可以使研究更加准确。为了了解当前高中学生对于思维导图以及核心素养了解情况,笔者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前线,了解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交流,分析问卷,得出在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所了解到的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此外,笔者将选取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典型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在概念课、实验课、复习课等课型中加以体现,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进一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研究的最后,笔者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完善论文的研究工作。
于金铃[5](2019)在《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提出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对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仍有很多不足,如实验环节的理论化讲授、实验仪器配备不足、不操作演示实验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日渐紧密,教学的授课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逐渐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其中虚拟实验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被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如何将虚拟实验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融合,一直困惑着忙于升学任务的一线高中物理教师们。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将虚拟实验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总结了虚拟实验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概况,发现虚拟实验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欢迎,而且被逐渐普及应用。文中对虚拟实验的概念、特点作了介绍,对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了解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虚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都有很高的评价与期待,并且被调查的大部分学校都基本具备了使用虚拟实验辅助教学的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善于使用虚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主要是因为教师掌握不好虚拟实验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的“分寸”。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总结出了适合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和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流程和应用建议;依托NOBOOK虚拟实验软件,本文设计了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虚拟实验辅助“演示实验”教学的应用案例。最后对此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将虚拟实验更好地融于实验教学中,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高烁[6](2020)在《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与发展,教师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尤为关键。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近些年,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突破创新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它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首选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首先界定了虚拟仿真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对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涵盖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杜威“从做中学”、人本主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分析。接着探讨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包括“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可以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四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总结出虚拟仿真技术更适用于新课教学、习题课复习以及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阶段。最后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践,对九年级人教版《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这一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辅助学生模拟实验。同时,为了了解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课题对学生使用过后的反馈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分析后结果表明,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和赞成,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节约了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本次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侯好[7](2018)在《发展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21世纪对国家和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由此应运而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为提高国家竞争力,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就要将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中,将核心素养渗透入基础课程改革。在我国,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细化与升华,不同学科根据其学科本质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将其划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方面。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将我国学生培育成21世纪所需的新人才。为培养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我国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就需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值得进行探索。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核心素养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论证了在高中生中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可行性。第二部分在具体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明确核心素养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和内涵,阐述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了解学生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扬州市直几所高中师生进行了一番前期调研,调查分析得出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现状,并分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不完善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在调查问卷分析、课堂观察实践、与师生沟通交流和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规律课、概念课、实验课以及习题课中的不足,设计出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案例。第五部分对本课题研究的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吕平[8](2020)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高中电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概念和定律得出都依靠物理实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创新探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界提倡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收获了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科学思想,还能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实验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研究探究式教学研究现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类型;探究式教学的不同类型与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笔者任教地区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一线教师对于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研究了解探究式教学的流程和实施办法,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不同类型实验适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四个电学实验进行案例分析。设计探究式实验教学案例,其中包括探究式、测量式、仪器使用式,观察描绘式电学实验的教学设计。实验形式主要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分析和高中的电学实验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到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有几点收获:第一、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和教学要求设计适合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案,这样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探究式电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第二、由于课堂教学时长限制,合理的将传统课堂探究实验过程与课后虚拟仿真实验探究过程结合,应用于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将虚拟仿真实验探究过程作为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的延伸。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也能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第三、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探究实验中掌握程度不一样,教师在学生探究式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探究过程进行重新演示,对学生实验结论进行验证,并在演示实验中对学生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通过该过程加深学生印象,也能为学生做出正确示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
孙超[9](2020)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物理实验课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海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不重视物理,课时不够,实验课时间被压缩等问题变成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教师为课堂主体,“一言堂”、“虚假探究”的现象依旧存在。另外,为了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其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成为新趋势。因此本研究关注如何遵循物理概念规律的习得机制,利用翻转课堂进行物理实验课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针对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分析,先定下教学内容,然后依据实验归纳途径规划教学的框架,最后分析每一子环节的主要结论以及学生必经的逻辑思考过程,形成教案中的问题链。2.基于教学任务分析开发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重点放于如何设计实验和如何处理数据,本文呈现的是《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外力的关系》这节课的案例。3.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选择高一提高班进行对比实验,在教学后利用spss分析高一学生实验成绩,并对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教学实践研究法、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前后对比,大部分学生是喜欢翻转课堂的形式,还表示其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有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2.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实验成绩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显着相关性,通过分层进行成绩分析可知该教学模式更适合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该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参与度高;而学困生自主性较差,因此成效也较差,实验班和对比班成绩相仿,无显着差异。
钟勇[10](2020)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1月,《新课程标准》发布,明确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了物理学科的培养目标,即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改提出了要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是教学设计,目前绝大多数教学设计还是基于三维目标设计的。新课改重视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和激发学习兴趣。而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与激发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当前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地位不断地受到削弱,使我们的物理课越来越像习题课或数学课。因此,设计出高质量的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不仅是重振实验教学雄风的需要,更是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从理论基础、设计策略、设计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总结与反思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笔者制定出了具体课题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并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三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建立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模式,编制了几种典型课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检验。真正实现了从“三维目标”的培养过渡到“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同时,也为广大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和参考案例。
二、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力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STEM的内涵与政策体系研究 |
1.3.2 STEM与学科课程融合的研究 |
1.3.3 STEM理念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与教育策略研究 |
1.3.4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STEM教育 |
2.1.2 教学设计 |
2.1.3 项目式学习 |
2.2 相关理论及启示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课程融入STEM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问卷设计 |
3.2 样本选取 |
3.3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4 数据分析 |
3.4.1 教师对STEM教育的认识 |
3.4.2 学生对STEM教育的认知 |
3.4.3 开展STEM教育的促成条件 |
第4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
4.1 高中物理实验中的STEM |
4.1.1 科学(S)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体现 |
4.1.2 技术(T)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体现 |
4.1.3 工程(E)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体现 |
4.1.4 数学(M)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体现 |
4.2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原理 |
4.2.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2 STEM教育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
4.3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方法 |
4.3.1 教学系统方法 |
4.3.2 系统分析方法 |
4.3.3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方法 |
4.3.4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学习方式 |
4.4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融入STEM的整合方式 |
4.4.1 制定融入STEM的学科课程标准 |
4.4.2 构建体现STEM能力的物理实验核心素养 |
4.5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模式 |
4.5.1 教学设计一般模式 |
4.5.2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
4.5.3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与STEM理念下教学设计模式对比分析 |
4.6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4.6.1 案例一: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4.6.2 案例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4.6.3 案例三: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
第5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实施 |
5.1 实施对象分析 |
5.1.1 一般特征分析 |
5.1.2 初始能力分析 |
5.1.3 学习风格分析 |
5.2 实施方法与过程 |
5.3 实施效果分析 |
5.3.1 问卷设计 |
5.3.2 样本选取 |
5.3.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4 数据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与翻转课堂 |
3.1 优质物理翻转课堂分析 |
3.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
3.3 适合应用翻转课堂的实验类型 |
3.4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
4.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
4.2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4.3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4.4 “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效果分析 |
5.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 |
5.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3.2 教学学术理论 |
3.3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
4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及思路 |
4.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改评价指标 |
5 编制同行评价量表 |
5.1 确定同行评价量表的权重 |
5.2 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同行评价量表 |
5.3 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
6 编制学生评价量表 |
6.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 权重的确定 |
6.3 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学生评价量表 |
7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7.1 课前会议 |
7.2 课中观察 |
7.3 课后会议 |
8 结论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
1.1.2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
1.1.3 教育实践中的发现 |
1.1.4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启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思维导图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思维导图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
1.2.4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
1.2.5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2.6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宄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理论方面 |
1.4.2 实践方面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 |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
2.2 思维导图概念的界定与绘制 |
2.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
2.2.2 思维导图的绘制 |
2.3 理论基础 |
2.3.1 脑科学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信息加工理论 |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和内容 |
3.2 学生问卷调查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2 学生调查问卷的信度检测 |
3.2.3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3.2.4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2.5 调查结果与思考 |
3.3 教师访谈 |
3.3.1 访谈提纲 |
3.3.2 访谈内容整理 |
3.3.3 访谈总结 |
四、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
4.1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
4.1.1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
4.1.2 思维导图在概念教学中的优势 |
4.1.3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概念课教学策略 |
4.2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规律教学 |
4.2.1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 |
4.2.2 思维导图在规律教学中的优势 |
4.2.3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规律教学策略 |
4.3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
4.3.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
4.3.2 思维导图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
4.3.3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
4.4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策略 |
4.4.1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
4.4.2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复习中的优势 |
4.4.3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复习课教学策略 |
五、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
5.1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 |
5.1.1 教学任务分析 |
5.1.2 教学设计 |
5.1.3 设计总结 |
5.2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案例 |
5.2.1 教学任务分析 |
5.2.2 教学设计 |
5.2.3 设计总结 |
5.3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 |
5.3.1 教学任务分析 |
5.3.2 教学设计 |
5.3.3 设计总结 |
六、总结与反思 |
6.1 对研究的总结 |
6.2 对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内在要求 |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影响 |
1.2 研究概况 |
1.2.1 虚拟实验在国外教育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2 虚拟实验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课题的理论综述 |
2.1 虚拟实验的概述 |
2.1.1 虚拟实验的概念 |
2.1.2 虚拟实验的特点 |
2.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
2.2.1 高中物理实验的作用 |
2.2.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及分析 |
2.2.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特点及分析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经验之塔”理论 |
3 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实施 |
3.1.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3.1.2 调查对象和具体实施 |
3.2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3.3 调查小结 |
4 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
4.1 虚拟实验可辅助的高中物理实验 |
4.2 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 |
4.3 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流程 |
4.3.1 虚拟实验辅助“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流程 |
4.3.2 虚拟实验辅助“演示实验”的教学流程 |
4.4 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建议 |
5 基于NOBOOK虚拟实验软件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 |
5.1 NOBOOK虚拟实验软件介绍 |
5.2 基于NOBOOK虚拟实验软件辅助“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设计案例 |
5.3 基于NOBOOK虚拟实验软件辅助“演示实验”的教学应用案例 |
5.3.1 “电场线”教学应用案例 |
5.3.2 “测量导体中电流和电压”教学应用案例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物理实验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 B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
1.5.1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 |
1.5.2 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2.2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三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 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 |
3.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与原则 |
4.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特点 |
4.1.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
4.1.2 初中学生特点 |
4.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 |
4.2.1 虚拟仿真技术可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 |
4.2.2 虚拟仿真技术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4.2.3 虚拟仿真技术可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 |
4.2.4 虚拟仿真技术可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 |
4.3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设计 |
5.1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新课教学 |
5.1.1 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
5.1.2 应用于知识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
5.1.3 应用于演示实验,弥补教学硬件上的不足 |
5.2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习题课 |
5.3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后巩固和自主学习 |
5.3.1 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后自主复习阶段应用的教学案例 |
第六章 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用的教育实践 |
6.1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案例 |
6.1.1 教材分析 |
6.1.2 学情分析 |
6.1.3 教学设计 |
6.1.4 本章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6.2 实证研究 |
6.2.1 调查问卷设计 |
6.2.2 调查对象选取 |
6.2.3 调查实施过程 |
6.2.4 数据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虚拟实验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发展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1.3.2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1.3.3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后的新要求 |
1.3.4 物理教学问题亟待解决的需求 |
1.3.5 人的综合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认知学习理论 |
2.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2.3 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
2.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2.5 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3 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3.1 学生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3.2 教师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4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
第四章 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4.1 规律课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4.1.1 物理规律课的不足之处 |
4.1.2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规律教学策略 |
4.1.3 规律课教学设计案例 |
4.2 概念课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4.2.1 物理概念课的不足之处 |
4.2.2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策略 |
4.2.3 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 |
4.3 实验课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4.3.1 物理实验课的不足之处 |
4.3.2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策略 |
4.3.3 实验课教学设计案例 |
4.4 习题课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4.4.1 物理习题课的不足之处 |
4.4.2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习题教学策略 |
4.4.3 习题课教学设计案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8)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高中电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理论分析 |
2.1 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及电学实验范围界定 |
2.2 探究式教学的分类 |
2.2.1 发现式探究教学 |
2.2.2 接受式探究教学 |
2.2.3 建构式探究教学 |
2.3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2.4 建构主义理论 |
2.5 探究式教学“七环节教学模式” |
2.6 虚拟仿真实验 |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目的 |
3.3 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访谈题目的设计 |
3.4 调查问卷与访谈的结果分析与结论 |
3.4.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3.4.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3.5.1 教师层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总结 |
3.5.2 学生层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总结 |
3.5.3 调查结果总结 |
4.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电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 |
4.1 教学实践对象基本情况 |
4.2 探究式教学在电学实验中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
4.2.1 观察描绘实验教学应用案例——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4.2.2 探究性实验教学应用案例——测量金属的电阻率 |
4.2.3 测量性实验教学应用案例——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4.2.4 仪器使用实验教学应用案例——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4.3 学生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课后复习 |
4.4 探究式电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分析 |
4.4.1 雅安中学高2018级理科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
4.4.2 雅安中学学生实验能力的调查分析 |
5.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教育部门层面 |
5.2.2 教师层面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物理实验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路线 |
2 概念界定和学习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
2.1.2 物理实验课 |
2.2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的对比 |
2.2.1 翻转学生和教师的角色 |
2.2.2 翻转教学模式 |
2.2.3 课程时间分配 |
2.3 学习理论 |
2.3.1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2.3.2 掌握式学习理论 |
2.3.3 合作学习理论 |
2.3.4 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机制 |
3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3.1 物理实验教学问卷及访谈情况分析 |
3.1.1 实验对象选择 |
3.1.2 实验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
3.1.3 访谈结果汇总 |
3.2 对实验课问题分析 |
4 翻转课堂模式下实验教学实践 |
4.1 翻转课堂模式下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4.2 翻转课堂模式下实验教学基本环节 |
4.2.1 课前准备 |
4.2.2 活动案设计 |
4.2.3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
4.2.4 课后环节设计 |
4.2.5 教学实施流程 |
4.3 翻转课堂模式下实验教学案例 |
5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结果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材料 |
5.4 研究过程步骤 |
5.5 实验测试成绩 |
5.7 态度量表问卷 |
6 总结和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和展望 |
7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
1.1.2 国内教育改革新思路 |
1.1.3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
1.2.2 当前实验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行动研究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有利于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
1.4.2 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
1.4.3 有利于实验教学设计的改革和创新 |
1.4.4 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核心素养 |
1.5.2 物理核心素养 |
1.5.3 物理实验 |
1.5.4 教学设计 |
1.5.5 实验教学设计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关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
3.1 学习理论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 传播理论 |
3.2.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
3.2.2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 |
3.2.3 格伯纳传播模式 |
3.3 教学理论 |
3.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1 物理概念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1.1 创设感性有趣的学习情境 |
4.1.2 引导思维加工,建立物理概念 |
4.1.3 理解、深化,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4.1.4 加强实验教学,克服前概念的消极影响 |
4.2 物理规律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2.1 创设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 |
4.2.2 带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或手段探索物理规律 |
4.2.3 组织学生探讨和辨析物理规律 |
4.2.4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4.3 物理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3.1 预测-观察-解释演示实验策略 |
4.3.2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分组实验策略 |
4.3.3 随堂实验策略 |
4.3.4 课外实验策略 |
4.3.5 其他实验教学策略 |
4.4 物理探究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4.1 探究主体性策略 |
4.4.2 探究启发性策略 |
4.4.3 探究方向性策略 |
4.4.4 探究协作性策略 |
4.4.5 探究适度性策略 |
4.5 物理复习课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4.5.1 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
4.5.2 精选习题,变式训练 |
4.5.3 拓展提升,发展能力 |
4.5.4 把握本质,学会迁移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
5.1 物理概念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2 物理规律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3 物理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4 物理探究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绍兴市高中物理品质课堂教学评估表 |
附录2 :绍兴市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估表 |
附录3 :实验班与参照班期末调测实验试题及成绩分析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力学实验”为例[D]. 宋伟.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2]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 廖永容. 宁夏大学, 2019(02)
- [3]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D]. 罗业.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 高振伟. 扬州大学, 2019(02)
- [5]虚拟实验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 于金铃.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 高烁.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发展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D]. 侯好. 扬州大学, 2018(01)
- [8]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高中电学实验为例[D]. 吕平.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物理实验课设计研究[D]. 孙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10]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研究[D]. 钟勇.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