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薛忠民,王占东,尹证[1](2021)在《中国工业复合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工业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原材料和行业组织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我国复合材料在典型工业领域上的应用,并对未来国内工业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军杰[2](2021)在《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零件的表面加工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表面加工这门学科的体系逐渐成型。表面加工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中涉及到了机械、化学、材料学和热学等学科的知识。抛光加工是表面加工技术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利用固结、游离磨粒或其它新型手段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非织造基涂附磨具作为一种抛光磨具,具有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和生产工艺流程短等特点,但随着其应用的拓展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诸如产品档次较低、寿命短、不适合精密仪器的加工等。因此如何提高非织造涂附磨具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抛光效率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气流成网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非织造成网方式,得到的纤网纵横强力差异小,制得的磨具具有较高的回弹性,可以保证磨具在工作过程中压力平衡。因此,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在磨具产品的生产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应用在磨具材料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关于气流成网非织造布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和压缩性能等还有待更完善的研究。本文制备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详细介绍了基材从纤维选配、开松、除杂、成网到加固的工艺流程。将制得的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用于磨具材料的制备之中。通过改变基材克重、黏合剂含量、磨粒目数和磨料配比,来探究制得的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抛光性能的改变。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重点描述了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工艺流程,从纤维的选配、开松、铺网到加固为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研究了各个工艺流程中机构对纤维的传送与工作过程。分析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和影响纤网均匀度的因素,以及生产中可调节的工艺参数。并对制备出的四种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进行了基本的性能测试。(2)基材克重对磨具抛光性能的影响及表征目前,关于非织造涂附磨具性能的表征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从磨具的压缩性能和抛光性能两个方面进行表征,其中磨具抛光性能的测试使用公司自制的摩擦仪完成。同时利用接触力学分析了加工工件的去除原理和磨具的损耗原理。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拟合求导后发现,初始模量大的磨具在第一次抛光试验时损耗最大。在相同的浸轧和喷砂条件下,用基材克重为900±40 g/m2制得的磨具初始模量小,柔韧性较好,对铝板总磨削量高达15.4±0.1 g/100 min,磨具损耗量低,仅为1.1±0.2 g/100 min。(3)磨料配比对磨具抛光性能的影响为了探究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在生产中树脂和磨粒对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基材浸轧时酚醛树脂的含量和磨粒目数制备不同的非织造基磨具。实验结果表明磨粒的目数影响着磨具材料对铝板的磨削量,且磨粒目数越大对铝板的磨削量越低,仅为4.9±0.6 g/100 min。测试四种基材酚醛树脂含量不同的磨具的抛光性能。结果表明不经过酚醛树脂浸轧加固制得的磨具对铝板磨削量较低低,并且磨具损耗量较高。在第三次抛光实验结束后,磨具的表面出现了断裂卷缩的现象,致使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而在基材加固过程中,酚醛树脂与水的比例为8:3时,磨具对铝板的磨削量最高,达到13.5±0.2 g/100 min,且磨具损耗量最低,为0.7±0.2 g/100 min。改变原磨具NE-8968的磨料配比,分别测试其磨具性能。发现由正交方案A2B1C1制得的磨具对铝板的磨削量为14.7±0.1 g/100 min,高于磨具NE-8968的铝板磨削量14.0±0.1 g/100 min,自身损耗量为0.7±0.2 g/100 min,低于磨具NE-8968的损耗量0.8±0.2 g/100 min。因此当磨具NE-8968的磨料配比为:酚醛树脂与水质量比为65:36,240目棕刚玉为117 g,甲醇含量为1.5 g时,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得到优化。
隋光辉[3](2019)在《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生物质来源广种类多,而且能够替代化石资源从而缓解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物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糠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也是生物燃料的前驱体,因此开发糠醛生产的绿色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糠醛传统“一步法”生产工艺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问题,推进糠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创新性“两步法”工艺技术,即半纤维水解、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气相中和技术研究糠醛的连续生产工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合成了苯酚-糠醛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开发了糠醛的应用领域(第五章)。生物质原料水解后的残渣(这里指稻壳水解残渣)经过炭化、硅炭分离后,炭和硅分别制成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达到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的目的(第六章)。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生物质的半纤维素水解。根据玉米芯、玉米秸秆和稻壳中半纤维素含量不同,玉米芯采用一次水解法,玉米秸秆和稻壳采用三次水解法,通过优化水解条件获得:(1)玉米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酸浓度9.0 wt%、固液比1: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00℃,获得的木糖浓度9.5 wt%;(2)玉米秸秆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5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3)稻壳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0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此外,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的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玉米芯半纤维素活化能为27.90 kJ/mol,木糖降解的活化能为5.19 kJ/mol。2、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采用固定床酸催化法研究了木糖脱水环化转化为糠醛的过程。主要研究了催化剂酸浓度、反应温度、木糖浓度、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糠醛收率的影响,其中助催化剂种类对糠醛收率的影响从小到大的顺序为:Na2SO4<MgSO4<无助催化剂<FeCl3·6H2O<ZnCl2<MgCl2·6H2O<NaCl,糠醛收率可达到74.1%。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反应体系中,高浓度的H+抑制了路易斯酸(强酸弱碱盐)的水解作用,所以对提高糠醛的收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木糖脱水制备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2.5 mol/L,反应温度170℃,木糖浓度10.0 wt%,氯化钠70.0 g。分别以木糖液、玉米芯水解液、玉米秸秆水解液及稻壳水解液为原料,糠醛收率分别为74.3%、73.7%、73.1%、73.1%。N2分离糠醛的研究表明:N2有助于糠醛蒸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3、醛汽气相中和。本工艺解决了糠醛蒸汽的酸度问题,研究了中和剂种类、浓度、中和温度对糠醛的收率和酸度的影响,同时也对酸进行回收再利用。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阳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的收率影响不大;不同阴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收率和糠醛酸度的影响顺序为:SO42->Cl->CO32->OH-。考虑到成本及回收再利用问题,本文采用硫酸钠为中和剂,吸收了酸的硫酸钠溶液经调整酸度和氯化钠含量,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转化为糠醛的工艺中,糠醛的收率可以达到72.6%。4、糠醛的应用。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研究了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应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苯酚-糠醛树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酚醛摩尔比1:1,碱用量为苯酚的28 wt%,碱浓度20 wt%,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采用葡萄糖、木糖替代糠醛合成了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树脂形成的一种可能的机理。树脂用作木材胶黏剂时,当葡萄糖替代率为50%时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胶黏剂具有最大的胶合强度为0.85 MPa。5、木糖渣的高效利用。以稻壳水解后的残渣(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和SiO2)为原料,经过炭化、硅炭分离、活化等工艺制备电容炭,对电容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 mL 8.0 wt%NaOH溶液活化制得的电容炭C2具有最大的比电容为77.3 F/g,经过5000次循环恒流充放电后电容保留率在99.0%以上,比表面积为950 m2/g,孔容为0.72 cm3/g。分离的硅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钙晶须,结果表明:硅酸钙晶须为扫帚状的针钠钙石晶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综上,本论文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创新性技术,如“三次水解法”、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醛汽气相中和法等技术制备糠醛,将木糖渣综合利用制备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这为糠醛的洁净生产工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是一条技术性、环保性、经济性都可行的新型工艺路线。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4](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王敬贤[5](2014)在《杨木强化处理材VOC释放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林杨木作为缓解木材市场供应需求矛盾的主要材种,由于其具有密度低、材质差、易腐朽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室内的应用。因此通过对人工林杨木进行功能性改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防腐性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化学改性剂的引入必然加剧室内甲醛和VOC污染。本文以脲醛树脂浸渍人工林杨木得到的强化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杨木强化材VOC释放的主要因子;在保证强度性能、节约生产成本和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其环保性能得出最优生产工艺;在最优生产工艺参数条件下,向脲醛树脂溶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和尿素,并结合超声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处理脲醛树脂,以降低材料在使用过程中VOC和甲醛的释放量,并揭示VOC和甲醛控制技术机理,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醛类化合物和烷烃化合物是脲醛树脂处理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同时也检测到少量的萜烯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且化合物种类不随着工艺参数和WPG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工艺参数显着影响杨木强化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这种影响作用与树脂浸渍木材的效果密切相关。随着WPG的增加,TVOC、醛类化合物、烷烃化合物和甲醛释放量显着增加,但当WPG继续增加达到一定值时,其释放量反而下降。影响VOC和甲醛释放量的WPG拐点在37.64%-44.41%范围内。(3)按照BBD实验设计,利用软件design expert分别建立杨木强化材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质量增重率、甲醛释放量和第28天TVOC释放量的模型,得到MOE和质量增重率的线性拟合方程以及甲醛释放量和第28天TVOC释放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方程的显着性和拟合度较好,工艺参数对以上4个响应值的显着性为树脂浓度>加压时间>加压压力。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生产成本和环保性能,确定杨木强化材最优生产工艺参数为树脂浓度32%、加压时间2.5 h、加压压力0.89 MPa,并验证BBD优化杨木强化处理材工艺参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4)分别将纳米TiO2、纳米SiO2和尿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与脲醛树脂共混,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作杨木强化材,并测试其VOC和甲醛释放量以及力学性能。TiO2和SiO2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降低处理材VOC和甲醛的释放、提高力学强度,添加量显着地影响强化材VOC和甲醛的去除率及力学性能。随着用量的增加,VOC和甲醛的浓度随之降低、力学性能升高,但当添加量达到一定值时,以上性能有所降低。当TiO2和SiO2添加量为0.5%时,对杨木处理材的TVOC、醛类化合物、烷烃化合物和甲醛去除效果最佳,且力学强度最佳。与未添加改性剂的脲醛树脂强化材相比,添加0.5%的TiO2后第28天的VOC和甲醛去除率分别为48.58%和52.98%;添加0.5%的SiO2后的去除率分别为21.42%和48.37%。尿素的添加可以显着地减小强化材释放初期的甲醛释放量,但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因尿素与甲醛重新反应过程不稳定而使甲醛游离出来,导致释放后期甲醛浓度升高,几乎与未处理的脲醛树脂强化材甲醛释放量一致。(5)通过红外测试分析TiO2和SiO2添加量影响处理材环保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显示:TiO2有效地浸渍到木材当中,且在超声波和TiO2表面高活性不饱和残键的作用下,脲醛树脂的羟甲基脲(—NH-CH2OH)上的羟基更易于木材表面的官能团或羟甲基脲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基,因此TiO2的添加有利于提高UF树脂的内聚力和UF树脂与木材的胶合强度;添加SiO2后,纤维素上的羟基数量减少,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6)采用电镜/能谱仪分析TiO2和SiO2添加量影响处理材环保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显示:与素材图像相比,UF处理材图像中部分纹孔被树脂堵塞,且树脂均匀分散在导管内壁,说明导管内壁有树脂填充,可以提高木材强度,但在实验所得的增重率下,导管填充未满,可以节省生产成本;TiO2和SiO2的添加不影响脲醛树脂向木材浸渍的渗透性,低含量的纳米TiO2和SiO2分别与脲醛树脂在超声波分散作用下均匀混合,并有效的浸渍到木材中;随着TiO2和SiO2添加量的升高,能谱扫描到的Ti和Si元素百分含量也随之升高,但当TiO2和SiO2添加量分别达到0.8%和1.0%时,从电镜扫描图上可明显观察到纳米颗粒与树脂聚集形成的团状颗粒。
杜孟成,李剑波,马松,王维民,马德龙[6](2011)在《国内外橡胶助剂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指明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发现硫磺可作为硫化剂使橡胶交联,从而使橡胶具有了使用价值,现代橡胶助剂从此诞生。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橡胶助剂现已形成硫化、防护及加工三大体系,品种近百个,门类齐全,基本满足了橡胶加工业的需要。
马俊杰[7](2006)在《多聚甲醛/苯酚树脂合成及泡沫体的制备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多聚甲醛和苯酚为原料合成了可发性酚醛树脂,并以此树脂制备了酚醛泡沫保温材料。 首先,通过FTIR分析羟甲基指数和热台法分析凝胶化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多聚甲醛与苯酚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种类等合成反应条件对树脂结构、活性的影响。用旋转粘度计分析了树脂粘度及固含量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增加,酚醛树脂中CH2OH指数逐渐增加,凝胶化时间逐渐变短,树脂的粘度、固含量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加;反应温度升高,羟甲基指数降低,凝胶化时间依次降低;随着多聚甲醛与苯酚比例增加(从1.8升高到2.6),酚醛树脂的羟甲基指数不断增大(1.5~3.1),凝胶化时间逐渐降低,树脂粘度和固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增加;用KOH合成树脂的凝胶化时间比用NaOH的长,催化剂种类对生成物结构、树脂粘度和固含量影响较小。 其次,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固化反应活化能,即多聚甲醛/苯酚摩尔比为1.8,NaOH(20%水溶液)与苯酚摩尔比为0.04时,固化反应的活化能73.846kJ/mol。 然后,将合成的树脂制备成酚醛泡沫,研究了树脂结构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为:反应时间延长,酚醛泡沫固化时间先减小后增加;
鲍文斌,陈东辉[8](2002)在《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改进酚醛树脂生产现有工艺 ,降低酚醛树脂上层清液中的游离酚、醛的含量 ,降低生产成本 ,结果令人满意
郑保山,龚小芬[9](1997)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谷倩倩[10](2021)在《改性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电池作为重要的电能储存装置,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在所有二次电池中脱颖而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其中隔膜在电池中不参与任何反应,只提供Li+传输的通道。隔膜的性能直接决定着电池的界面结构及电阻,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和安全性能。目前锂电池多采用化学稳定好的聚烯烃隔膜,但由于聚烯烃隔膜存在熔点低、与电解液极性相差大和孔尺寸不均匀等缺点,使得聚烯烃隔膜具有热稳定性差、电解液浸润性低及Li+流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聚烯烃隔膜在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电池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电池隔膜的耐热性、电解液浸润性和过滤Li+流的能力,本论文发展了一系列具有高耐热性以及高离子导通量的聚乙烯基锂离子电池(LIBs)复合隔膜制备方法,具体包括酚醛树脂(AF)改性、AF/二氧化硅(SiO2)复合粒子改性以及三氧化钼修饰碳材料改性聚乙烯(PE)隔膜。具体如下:1.为改善商用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和电解液相容性,采用含有氨基的3-氨基苯酚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浸渍原位反应过程制备了 AF修饰PE复合隔膜。所获得的PE@AF复合隔膜与PE隔膜相比具有更低的热收缩率和更高的电解质润湿性。通过简单地改变反应液浓度可以有效地调节修饰层的厚度。制得的PE@AF隔膜在145℃热处理30 min时的收缩率仅为6%,远小于商用纯PE隔膜的77%。此外,PE@AF隔膜的离子电导率由PE隔膜的0.206 mS cm-1提高到0.604 mS cm-1。经过450次循环后,组装有PE@AF复合隔膜的电池显示出更高的库仑效率和容量保留率(分别为96.7%和86.0%),远高于PE基膜的67.4%和 72.7%。2.涂层修饰的方法往往导致PE基膜的孔隙率降低,为了减少修饰层的引入对隔膜孔隙率的影响,本章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一锅式”原位反应方法,将AF/SiO2复合纳米颗粒(NPs)接枝于PE隔膜表面。可通过简单调节反应液浓度得到不同NPs粒径和接枝密度的复合隔膜。NPs能够在隔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自支撑连通孔道的修饰层,因此对基膜孔隙率几乎不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修饰层中含有大量极性官能团,PE@AF/SiO2隔膜比PE基膜具有更好的电解液润湿性和相容性,PE@AF/SiO2隔膜的锂离子转移数和离子电导率由PE基膜的0.42 和 0.212 mS cm-1 分别提高到 0.62 和 0.722 mS cm-1。在 140℃热处理 30 min后,PE@AF/SiO2隔膜的热收缩率为12.43%,低于纯PE隔膜的20.13%。PE和PE@AF/SiO2隔膜的孔结构在150℃时均能实现完全封闭,但由于AF/SiO2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PE基膜热封闭孔隙时造成的热收缩。与商用PE基膜相比,PE@AF/SiO2隔膜组装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循环倍率、放电容量、容量保留率及库仑效率。3.商用聚烯烃隔膜通过单向或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其孔隙分布不均匀,导致Li+穿梭分布不均匀。为此本章将经过三氧化钼(MoO3)修饰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改性涂覆于PE隔膜表面。由于碳纳米粒子的堆叠能够形成有序孔结构和窄的孔隙分布,同时随机排列的MoO3纳米带层具有足够的多孔网络,两者相互作用使得复合隔膜成为有效的离子过滤器,起到稳定离子流的作用。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由PE隔膜的0.167 mS cm-1提高到1.013 mS cm-1。组装有复合隔膜的电池表现出了更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循环后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
二、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业复合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综述 |
2 原材料发展情况 |
2.1 增强材料 |
2.1.1 玻璃纤维 |
2.1.2 碳纤维 |
2.1.3 其他纤维 |
2.2 基体材料 |
2.2.1 不饱和聚酯树脂 |
2.2.2 环氧树脂 |
2.2.3 酚醛树脂 |
2.2.4 其他树脂 |
3 工业领域主要应用情况 |
3.1 风电领域 |
3.2 汽车领域 |
3.3 建筑与结构领域 |
3.4 工业设备领域 |
3.5 电子电器领域 |
3.6 环保领域 |
4 行业组织发展情况 |
5 发展展望 |
5.1 航空领域 |
5.2 交通领域 |
5.3 海洋领域 |
5.4 防灾减灾领域 |
6 结 语 |
(2)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磨具的种类及发展概述 |
1.2.1 涂附磨具 |
1.2.2 固结磨具 |
1.3 非织造涂附磨具的应用与研究 |
1.3.1 非织造磨具基体 |
1.3.2 非织造磨具材料黏合剂的选择 |
1.3.3 磨粒 |
1.4 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研究及表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纤维原料 |
2.2.2 化学试剂 |
2.2.3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3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 |
2.3.1 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 |
2.3.2 开松 |
2.3.3 气流成网 |
2.3.4 加固 |
2.3.5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生产工艺参数设置 |
2.4 影响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均匀度的因素 |
2.5 基材基本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材特性对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影响 |
3.1 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特性 |
3.1.1 抛光工件的去除原理 |
3.1.2 磨具的磨损 |
3.2 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表征 |
3.2.1 基本性能测试 |
3.2.2 压缩性能测试 |
3.2.3 抛光性能测试 |
3.3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化学试剂 |
3.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浸轧 |
3.4.2 磨料的复配 |
3.5 基材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5.1 纤维表面状态 |
3.5.2 压缩特性 |
3.5.3 抛光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磨料配比对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影响 |
4.1 实验设计 |
4.1.1 磨粒目数实验设计 |
4.1.2 基材黏合剂含量实验设计 |
4.1.3 磨料配比实验设计 |
4.2 磨粒目数实验结果 |
4.2.1 磨粒目数改变对压缩性能影响 |
4.2.2 磨粒目数改变对抛光性能性能影响 |
4.3 基材黏合剂含量改变实验结果 |
4.3.1 基材黏合剂含量对磨具材料压缩性能影响 |
4.3.2 基材黏合剂含量对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影响 |
4.4 磨料配比正交实验结果 |
4.4.1 正交实验结果 |
4.4.2 各因素对磨具损耗量的影响 |
4.4.3 各因素对铝板磨削量的影响 |
4.4.4 各因素对铝板磨削量保持率的影响 |
4.4.5 最佳工艺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质概述 |
1.1.1 生物质组成 |
1.1.2 生物质的应用技术 |
1.2 糠醛 |
1.2.1 糠醛的物理性质 |
1.2.2 糠醛的化学性质 |
1.2.3 糠醛的主要用途 |
1.3 糠醛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糠醛的工业发展历程 |
1.3.2 糠醛的研究进展 |
1.3.3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 |
1.4 糠醛形成机理及动力学 |
1.4.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
1.4.2 糠醛形成的反应机理 |
1.4.3 糠醛形成过程中的副反应 |
1.5 糠醛在树脂中的应用 |
1.5.1 酚醛树脂 |
1.5.2 苯酚-糠醛树脂 |
1.6 多孔活性炭简介 |
1.6.1 活性炭制备方法 |
1.6.2 炭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质水解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药品及仪器 |
2.2.1 药品及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玉米芯的一次水解法 |
2.3.2 玉米秸秆、稻壳的三次水解法 |
2.4 分析测式 |
2.4.1 生物质组成分析 |
2.4.2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
2.5 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
2.5.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
2.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玉米芯的水解研究 |
2.6.2 玉米秸秆的三次水解研究 |
2.6.3 稻壳的三次水解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生产糠醛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糠醛的制备 |
3.3.2 氮气汽提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
3.4.2 糠醛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催化剂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3 木糖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4 助催化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5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6 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
3.5.7 氮气汽提工艺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醛汽气相中和与酸回收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醛汽气相中和 |
4.3.2 酸的再利用 |
4.4 测试方法 |
4.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
4.4.2 糠醛酸度检测 |
4.5 醛汽气相中和机理 |
4.5.1 气液传质双膜理论 |
4.5.2 中和剂的选择 |
4.5.3 反应机理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金属阳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2 阴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3 中和剂浓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4 中和温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5 混合中和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4.6.6 酸的再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物质基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苯酚-糠醛树脂(PFu resin)的合成 |
5.3.2 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PFuG resin)的合成 |
5.3.3 苯酚-木糖树脂(PX resin)的合成 |
5.4 测试方法 |
5.4.1 固体含量测定 |
5.4.2 游离苯酚含量测定 |
5.4.3 胶合强度 |
5.4.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5.4.5 红外测试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各因素对苯酚糠醛树脂性能的影响 |
5.5.2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3 苯酚-糠醛-醛糖树脂性能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稻壳基电容炭联产硅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2.1 药品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电容炭的制备 |
6.3.2 硅酸钙晶须的制备 |
6.3.3 电极的制备方法 |
6.4 测试方法 |
6.4.1 循环伏安法 |
6.4.2 恒流充放电 |
6.4.3 物理性能表征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1 电化学分析 |
6.5.2 N2吸附-脱附分析 |
6.5.3 硅酸钙晶须的表征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5)杨木强化处理材VOC释放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工艺参数对杨木强化材WPG和VOC释放影响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杨木强化材制作 |
2.2.3 VOC采样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加压浸渍压力 |
2.3.2 加压浸渍时间 |
2.3.3 树脂浓度 |
2.4 本章小结 |
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杨木强化材工艺参数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优化试验设计 |
3.2.2 杨木强化材制作 |
3.2.3 VOC采样与测试 |
3.2.4 甲醛采样与测试 |
3.2.5 力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OC释放特性 |
3.3.2 甲醛释放 |
3.3.3 力学性能 |
3.3.4 响应面优化 |
3.3.5 验证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TiO_2对杨木强化材VOC和甲醛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TiO_2的添加 |
4.2.2 杨木强化材制作 |
4.2.3 VOC采样与测试 |
4.2.4 甲醛采样与测试 |
4.2.5 力学测试 |
4.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4.2.7 电镜扫描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VOC与甲醛释放 |
4.3.2 力学性能 |
4.3.3 FTIR分析 |
4.3.4 SEM/ED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纳米SiO_2和尿素对杨木强化材VOC和甲醛释放影响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SiO_2和氨水溶液的添加 |
5.2.2 杨木强化材制作 |
5.2.3 VOC和甲醛采样与测试 |
5.2.4 力学测试 |
5.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5.2.6 电镜扫描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VOC与甲醛释放 |
5.3.2 力学性能 |
5.3.3 FTIR分析 |
5.3.4 SEM/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国内外橡胶助剂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橡胶助剂行业发展最新动态 |
1. 优势资源并购重组加剧, 橡胶助剂生产更加集中 |
2. 因市场变化及法规限制而纷纷向海外转移业务 |
二、国内橡胶助剂行业发展动态 |
1. 技术创新和改良体系增强, 成果丰硕 |
2. 产品多样化和高档化 |
3. 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已见成效 |
4. 环保意识增强, 绿色化工进程加快 |
三、国内橡胶助剂工业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
四、橡胶助剂行业发展趋势 |
1. 防老剂的现状与趋势 |
2. 促进剂的现状与趋势 |
3. 新型加工助剂的现状与趋势 |
五、结论 |
(7)多聚甲醛/苯酚树脂合成及泡沫体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酚醛泡沫及其发展 |
1.1.2 酚醛泡沫的改性研究 |
1.2 酚醛泡沫的原料 |
1.2.1 制备酚醛树脂的原材料 |
1.2.2 表面活性剂 |
1.2.3 发泡剂 |
1.2.4 催化剂 |
1.3 酚醛树脂合成反应机理 |
1.3.1 热塑性酚醛树脂 |
1.3.2 热固性酚醛树脂 |
1.4 反应条件对可发性酚醛树脂的影响 |
1.4.1 单体活性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1.4.2 苯酚和甲醛初始比例影响苯酚邻位取代比例 |
1.4.3 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1.4.4 反应温度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1.4.5 聚合度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1.5 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 |
1.5.1 清洁生产定义 |
1.5.2 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来源、规格和性质 |
2.2 可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 |
2.3 酚醛树脂的分析测试 |
2.3.1 可发性酚醛树脂凝胶化时间的测定 |
2.3.2 FTIR光谱分析 |
2.3.3 酚醛树脂CH_2OH指数的测定 |
2.3.4 酚醛树脂粘度的测定 |
2.3.5 酚醛树脂固含量的测定 |
2.3.6 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
2.4 泡沫的制备 |
2.4.1 酚醛泡沫所用原料 |
2.4.2 配方实例 |
2.4.3 发泡工艺 |
2.4.4 泡沫性能的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酚醛树脂的合成 |
3.1.1 化学反应历程 |
3.1.2 反应时间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3.1.3 反应温度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3.1.4 多聚甲醛/苯酚比例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3.1.5 催化剂种类对酚醛树脂的影响 |
3.1.6 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 |
3.2 酚醛泡沫 |
3.2.1 树脂反应时间对泡沫的影响 |
3.2.2 多聚甲醛/苯酚比例对泡沫的影响 |
3.2.3 酚醛树脂结构与酚醛泡沫制备的关系 |
3.2.4 催化剂种类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2.5 酚醛泡沫的压缩强度 |
3.2.6 酚醛泡沫的氧指数 |
第四章 结论 |
4.1 酚醛树脂的合成 |
4.2 酚醛泡沫的制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8)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工艺 |
2 检测方法 |
2.1 游离苯酚的测定 |
2.2 游离甲醛的测定 |
2.3 酚醛树脂聚合速率测定方法 |
2.4 酚醛树脂粘度的测定 |
2.5 酚醛树脂固含量的测定 |
3 降低游离成分的工艺探讨 |
3.1 改变酚/醛的摩尔比 |
3.2 不同的甲醛加入方式 |
4 酚醛树脂清洁生产 |
(10)改性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过程 |
1.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1.1.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 |
1.2.1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 |
1.2.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造方式 |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1.5 测试方法原理及评估指标 |
第2章 酚醛树脂改性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PE@AF复合隔膜制备 |
2.2.3 PE@AF复合隔膜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AF复合隔膜的结构及形貌 |
2.3.2 PE@AF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 |
2.3.3 PE@AF复合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孔隙率及离子电导率 |
2.3.4 PE@AF复合隔膜的界面相容性 |
2.3.5 PE@AF复合隔膜的自放电保留率和循环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酚醛树脂/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接枝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PE@AF/SiO_2隔膜制备 |
3.2.3 PE@AF/SiO_2隔膜性能表征 |
3.2.4 PE@AF/SiO_2隔膜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形貌及结构 |
3.3.2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孔隙率及孔隙结构 |
3.3.3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及离子电导率 |
3.3.4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Li~+迁移数及界面相容性 |
3.3.5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循环性能 |
3.3.6 PE@AF/SiO_2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氧化钼修饰碳材料改性聚乙烯复合隔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MoO_3修饰碳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3 MoO_3修饰纳米粒子改性的复合隔膜的制备 |
4.2.4 MoO_3修饰纳米粒子和复合隔膜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O、MWCNTs、GO/MoO_3及MWCNTs/MoO_3粒子微观形貌表征 |
4.3.2 GO、MWCNTs、GO/MoO_3及MWCNTs/MoO_3粒子改性PE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相容性 |
4.3.3 GO、MWCNTs、GO/MoO_3及MWCNTs/MoO_3粒子改性PE隔膜的循环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芳纶纳米纤维复合隔膜的制备 |
A.1 引言 |
A.2 实验部分 |
A.2.1 实验原料 |
A.2.2 PGS@PVP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
A.2.3 ANFs纳米纤维的制备 |
A.2.4 ANFs/PGS和ANFs/PGS@PDA纳米纤维复合隔膜的制备 |
A.2.5 测试及表征 |
A.3 结果与讨论 |
A.3.1 PGS及PGS@PVP纳米粒子形貌及结构表征 |
A.3.2 不同去质子时间的ANFs形貌表征 |
A.3.3 ANFs、ANFs/PGS和ANFs/PGS@PDA复合隔膜形貌表征 |
A.3.4 ANFs、ANFs/PGS和ANFs/PGS@PDA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
A.3.5 ANFs、ANFs/PGS和ANFs/PGS@PDA复合隔膜的循环稳定性 |
A.4 小结 |
A.5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业复合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J]. 薛忠民,王占东,尹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06)
- [2]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军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3]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D]. 隋光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5]杨木强化处理材VOC释放控制技术研究[D]. 王敬贤.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5)
- [6]国内外橡胶助剂发展现状及趋势[J]. 杜孟成,李剑波,马松,王维民,马德龙. 中国橡胶, 2011(15)
- [7]多聚甲醛/苯酚树脂合成及泡沫体的制备研究[D]. 马俊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06(11)
- [8]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探讨[J]. 鲍文斌,陈东辉. 化学世界, 2002(S1)
- [9]《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12)
- [10]改性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谷倩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