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开发建设周边土地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涛[1](2018)在《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可以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基于雨洪管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减轻城市雨洪、改善水环境、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营造视觉美感等多个目标。建设海绵高校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未来生态校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针对高校校园的雨洪管理问题,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探索在高校校园景观中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具体策略和途径。论文从梳理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开始,探索了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为我国海绵高校建设提供发展思路。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论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多所高校雨洪管理相关文件的内容,为我国高校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分析了雨洪管理措施的适宜性问题,并对具体的设计目标、策略和过程以及模型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雨洪管理措施实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水系等)也进行了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对50所美国高校总体规划文件的分析表明,不同高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地位和内容有较大差异,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具体目标涉及对校园水系的修复、流域保护和可持续场地构建等方面,雨洪管理的内容则包括现状环境、具体策略和建议、项目建设和评价、合作与外联等。总结了规划文件编制具有基础资料丰富、弹性规划、规划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2)对24所美国高校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分析表明,其雨洪管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执行总结、现状分析、规划控制和建议、规划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每部分内容结合具体高校的情况而有所差异。我国的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编制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在政策规范、设计导则、基础数据库构建、雨水模型评价与分析、可衡量的目标与评价、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成果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并积极与校园总体规划、景观规划进行衔接,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园雨洪管理规划模式与方法。(3)高校校园雨洪管理问题的存在成因比较复杂,地形地势、降雨量、管道尺寸大小、绿地情况等都可能会造成校园内涝问题的产生。因此,其解决策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等共同应对雨洪问题。(4)高校校园绿地雨洪管理应注重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组织、管理、制度等)的联合使用。同时,对校园绿地土壤、水系、管网等的调查和监测,对于绿地雨洪管理的决策起着基础支撑作用。(5)不同高校校园绿地应结合场地特点在校园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层面进行雨洪管理规划。校园尺度侧重于总体的雨洪管理策略和途径,场地尺度则侧重于具体最佳管理实践设施(BMP设施)的布局和整合。高校绿地在对校园地面雨水径流的量和质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融入艺术化雨水设计理论(ARD)提出的其他设计目标进行多目标设计。(6)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统计方法提取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的视觉感知要素,认为其视觉感知主要集中在色彩、植物搭配和组合、水体的形态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BMP设施而言,其具体的视觉感知要素也有差异。在高校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应该结合具体的BMP设施特点,优先对显着影响师生视觉感知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7)成都高校校园的海绵型绿地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成都多所高校的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存在不达标的情况,这也成为其利用绿地和水系进行雨水下渗和滞留的障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对51处高校校园绿地的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不同功能区和类型绿地其具体的土壤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类型的绿地其具体指标也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促进各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和促进雨水下渗,其应该结合各绿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如对于土壤压实度过高和含水量过低的绿地,应该进行松土和灌溉;对于土壤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过低的或板结的绿地,则应该及时施肥,或者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对于土壤pH不符合植被生长情况的,则应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来改善土壤pH。对34处高校校园景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有16处水体为劣Ⅴ类,占到调研水体的47.06%,这些水体类型涉及水池、河道、景观湖等。而造成这些景观水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是BOD、COD、TN和NH3-N等的超标,同时劣Ⅴ类水体其浊度和色度也往往难以满足标准,对其视觉美感造成一定的影响。(8)以成都代表性高校为例,展示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的方法,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验证了方案在降雨径流量的削减和径流水质净化方面的效果。同时还尝试构建了成都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为成都其他高校绿地的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袁晓辉[2](2014)在《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城作为承载创新活动集中产生的载体,是引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也将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本文旨在融合创新理论与城市理论,探索从空间规划角度支撑科技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论文系统梳理了创新理论和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国内外科技城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发展演化框架。通过对北京未来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深入调查与国内外其他科技城的综合分析,论文研究了科技城在产业布局、社会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机制和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面向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框架,并在规划实例进行了应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六个方面。1)科技城实现创新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五个演化机理:知识创新源、人力资本、嵌入性、创新环境和全球-地方联结;科技城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科技城发展环境需要产业氛围、人才氛围和空间氛围的互动。2)科技城产业布局要点为:加强创新源带动作用、集中布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关联布局相关技术基础企业、弹性布局研究开发生产综合体、分散布局主体间互动交流平台、预留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空间。3)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为:年龄结构年轻化、教育水平两极化、职业构成多样化和收入水平两极化。人才氛围营造需要满足知识型工作者和服务型工作者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同时促进阶层间的互动与交流。4)科技城空间结构在经济、社会、信息和规划机制的影响下,呈现出以创新源、知识共享和科技服务功能为核心,专业化创新生产单元和多样化生活服务单元环绕,相关功能组团为外围的空间结构,区别于传统新城和开发区。5)科技城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影响各类用地的规模与组合模式,呈现出专业化、混合化和弹性化的新特征。6)科技城总体规划在参与主体、服务重点、基本思路、操作方法和成果特征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新城规划;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包括科技产业体系的模块化组织,M型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空间匹配,促进集聚空间效应发挥的技术植入和镶嵌体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混合土地利用模式,集成优化的智慧基础设施和弹性可操作的规划实施引导。
张程亮[3](2011)在《多元利益平衡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方向与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城城中村是依靠大学城高校发展的城中村,是我国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大学城城中村现状是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这些利益主体包括村集体、村民、政府、租户等。目前,大学城城中村对周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如何发挥大学城城中村带来的积极影响、避免和消除消极影响,使大学城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成为了政府和高校的困扰。针对大学城城中村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改造主导者及规划者应该权衡政府、村民、村集体、开发商、大学城、租户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采取适宜的更新改造方式及策略,建设大学城社区,实现共赢:村中居民赢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政府赢得优美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商赢得合理的利润;大学城赢得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促进大学城健康发展;租住在村中的蚁族及外来务工人员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及发展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城城中村的概念界定、特点总结、现状调研,分析其与高校的关系,并通过建立利益博弈模型,得出利益均衡状态下的五种城中村改造模式,提出相应的改造规划策略以引导大学城城中村与大学城协调发展。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及内涵、论文框架等。第二章为论文的基础理论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大学城城中村现状及更新改造的相关研究。第三章首先分析了现状条件下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总结了多元利益冲突下的大学城城中村现状问题及特点,并分析了更新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有关改造的关键问题。第四章在充分分析改造状态下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理论下的规划更新机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效用,得出多元利益平衡下的五种更新改造模式。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五种更新改造模式的运作方式、改造规划策略、优劣势及适用条件,并辅以相关案例支撑。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语,概括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并对大学城城中村改造的后续研究做出展望,指出开发商和高校合作主导型模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韩宇雷[4](2019)在《广州天河地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青年长租公寓市场因人口结构转变及相关政策支持等因素发展迅速。长租公寓在快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房地产高回报模式的影响、市场化经营带来的居住分异、自身发展链条各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深入探究长租公寓的选址规划,有助于优化对长租公寓选址布局的科学合理决策,促进长租公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探究青年长租公寓的选址规划为目的,首先对长租公寓从概念定义、与传统租赁住房的关系、当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青年行为特征及租住需求进行了研究与调查,从样本出发分析青年在基本特征、行为特征及租住需求各方面的情况。随后从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长租公寓规划选址的影响因子,搭建选址影响因子框架。并且以广州天河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为例,以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选址影响因子框架的权重影响,并以层次分析法及GIS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青年长租公寓规划选址模型。通过提取天河区各类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POI数据,然后结合青年对不同设施的使用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子不同权重缓冲距离,最终把各因子的影响情况叠合在一起得到青年长租公寓选址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图,并对青年长租公寓的选址优化提出建议和策略。本文的成果主要包括:其一是对我国青年长租公寓的产生、特点、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其二是依据基础理论及现状问题总结了青年长租公寓规划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搭建了选址影响因子框架;其三是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层次分析法及GIS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广州天河区青年长租公寓规划选址模型,得出用地适宜性评价图,并对优化选址规划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刘骁[5](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徐莹[6](2018)在《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史,作为国内特有的城市新区类型,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发展重点将逐步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因而对高速扩张时期形成的巨量城市开发,有必要予以持续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学城的建设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反思,以利于大学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大学城建设是否留有再开发余地,以及如何及时调整其发展路线,如何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如何优化物质空间环境。为了让研究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出发,基于实践案例,进行大学城物质空间环境的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国内32个大学城作为研究案例样本,在对案例样本的建成率、土地使用效率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空间结构、功能配比、建筑肌理等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学城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论文认为虽然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多数大学城仍然存在建设密度低、用地闲置、建成区分散破碎等问题;在城市形态方面也总体呈现规划单元封闭、功能独立、街区与道路尺度过大、日常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其次,文章探讨了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从高效利用土地、建设城市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出发,借鉴国外大学城及边缘城市等发展的经验,提出集约利用土地、引入丰富功能、重塑街区界面、小尺度功能复合、丰富日常公共空间等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从疯狂生长到理性繁荣,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热潮之后,更需要合理评价并持续关注空间建成状况,进一步精细化城市空间塑造,建设适度、宜人的、具有活力并保持传统地方文脉的日常城市空间。这对中国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王成芳[7](2013)在《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转变的指导思想初现端倪,沿线站点地区联合开发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备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的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现有开通运营的110个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探索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周边用地优化调控提供相关建议,也为国内其他大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实证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与交通互动反馈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相关建设实践或实证研究进行解析,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借鉴、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的框架,此外还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解析城市轨道站区优化的趋势与挑战,为后文实证研究及优化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摸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站点地区空间要素,并基于GIS空间分层的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GIS平台及各种空间统计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尺度和站点街区尺度)展开多维度实证研究------从社会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关系,从经济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基准地价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时期典型站点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针对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用地优化对策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基于轨道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建议打造与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耦合的轨道网络体系,构建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体系将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融为一体,提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触媒通过站区场所营造从多个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区优化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并结合广州市既有轨道沿线站点土地利用进行反思或提出优化建议。
郑小梅[8](2019)在《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张,校园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机动交通量迅速上升,校园静态交通问题愈加突出,成为影响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校园规划及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外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高校在应对校园静态交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比我国成熟,对解决我国高校当前的静态交通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涉及到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一些研究多为对单个校园静态交通或个别要点的总结和介绍,并未对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对美国、日本、新加坡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全面研究与分析,系统地归纳分析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设计的总体特征及规律,并针对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现状提出适用性借鉴。本文针对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研究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及阐述、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二至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篇章,分3个层面阐述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其中:第1层面(第二章)为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基础研究,首先,基于对近代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理念的梳理,归纳总结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历史进程四个阶段的理论与方法;其次,总结分析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设计的八大影响要素。第2层面(第三章)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案例研究,对美国、日本、新加坡的9个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从纵向上解读校园各时期规划更新文件,具象呈现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的发展脉络,从横向上分析校园静态交通需求管理、规划设计及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系统呈现其设计逻辑与方法。第3层面(第四章)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总体特征及规律,首先,总结归纳其科学系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其次,总结归纳静态交通需求管理、静态交通规划设计、静态交通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的设计要点及大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分析国外高校静态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五章)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现状及弊端,提出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几点借鉴。
唐昕[9](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任俊宇[10](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二、高校开发建设周边土地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开发建设周边土地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灾害的严峻性 |
1.1.2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 |
1.1.3 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
1.1.4 新时期海绵校园建设的契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概况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雨洪管理 |
1.4.2 高校绿地景观 |
1.4.3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 |
1.4.4 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措施 |
1.4.5 BMP设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合 |
1.5.2 案例分析 |
1.5.3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1.5.4 交叉学科研究 |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历史探索与当代实践 |
2.1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1.1 雨洪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
2.1.2 雨洪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
2.1.3 雨洪管理的技术体系 |
2.1.4 雨洪管理的具体应用 |
2.2 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2.1 防洪与排水 |
2.2.2 雨水收集利用 |
2.3 国外高校雨洪管理的当代实践 |
2.3.1 对高校快速发展建设的反思 |
2.3.2 高校已建排水系统的不足 |
2.3.3 国外高校建设与现代雨洪管理的发展 |
2.3.4 美国典型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相关文件介绍与分析 |
2.4 我国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参照 |
2.4.1 基于美国雨洪管理进程的分析 |
2.4.2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分析—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例 |
2.4.3 社会技术理论下我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发展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雨洪管理与高校校园绿地的关系 |
3.1 高校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常用措施及其应用方法 |
3.1.1 高校常见的雨洪管理措施及其应用分析 |
3.1.2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方法 |
3.2 高校校园景观要素与水文过程 |
3.3 结合雨洪管理规范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要求分析 |
3.3.1 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分析 |
3.3.2 地方层面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流程 |
4.1 明确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现状分析 |
4.2.1 气象水文分析 |
4.2.2 场地条件分析 |
4.3 方案阶段 |
4.3.1 雨洪管理措施设计与布局 |
4.3.2 雨洪管理措施与校园绿地系统要素的整合 |
4.3.3 雨洪管理技术设施规模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RD理论下高校校园绿地的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
5.1 ARD理论概述 |
5.1.1 理论背景 |
5.1.2 主要内容 |
5.2 美学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5.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
5.4 其他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1 教育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2 娱乐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3 安全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4 公共关系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现状及评价研究 |
6.1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现状调查 |
6.1.1 调研方法和内容 |
6.1.2 样点选择 |
6.1.3 校园雨洪管理设施现状 |
6.2 高校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质量调查分析 |
6.2.1 土壤质量调查 |
6.2.2 水系质量调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实践研究 |
7.1 现状分析 |
7.1.1 区域现状分析 |
7.1.2 场地现状分析 |
7.2 校园绿地雨洪管理方案设计 |
7.2.1 总体规划方案 |
7.2.2 局部设计方案 |
7.3 方案评估 |
7.3.1 SWMM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7.3.2 结果与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附件 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成都地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美国50所大学总体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2 美国24所大学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3 高校校园BMP设施景观美景度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校绿地雨水利用景观视觉评价要素SD法评价体系表 |
附录5 高校土壤调查样点图 |
附录6 高校景观水体调查样点图 |
作者简介 |
(2)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加剧 |
1.1.2 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1.3 科技城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 |
1.1.4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转型需要示范 |
1.1.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明确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意义 |
1.2.2 尝试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理论框架 |
1.2.3 揭示科技城规划区别于一般新城规划和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内涵 |
1.3 研究界定 |
1.3.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1.3.2 科技城规划 |
1.3.3 四大未来科技城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 |
1.5.2 案例研究 |
1.5.3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5.5 理论实践互动反馈 |
第2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研究进展 |
2.1 科技城发展过程与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2.1.1 世界科技城总体发展过程研究 |
2.1.2 科技城向创新驱动的演进 |
2.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2.2.1 产业链与创新集群视角 |
2.2.2 产业模块与创新网络视角 |
2.2.3 产业支撑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 |
2.2.4 产业类型与创新知识基础视角 |
2.2.5 已建科技城的产业布局模式 |
2.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社会结构研究 |
2.3.1 社会阶层构成特征研究 |
2.3.2 创意阶层特征和需求研究 |
2.3.3 社会阶层分异研究 |
2.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2.4.1 知识和创新视角 |
2.4.2 社会空间视角 |
2.4.3 生态格局视角 |
2.4.4 已建科技城的空间结构 |
2.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2.5.1 科研生产视角 |
2.5.2 人才需求视角 |
2.5.3 创新环境视角 |
2.6 研究进展总结 |
第3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与发展环境 |
3.1 科技城创新的激发因子 |
3.1.1 企业 |
3.1.2 大学和研究机构 |
3.1.3 人才 |
3.1.4 政府 |
3.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 |
3.2.1 演化机理 1:知识创新源(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source) |
3.2.2 演化机理 2: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
3.2.3 演化机理 3:嵌入性( embeddedness) |
3.2.4 演化机理 4:创新环境( innovation milieu) |
3.2.5 演化机理 5:全球—地方联结( global-local nexus) |
3.2.6 五个演化机理的相互作用 |
3.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阶段 |
3.3.1 起步期:政策驱动下的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 |
3.3.2 发展期:投资驱动下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 |
3.3.3 成熟期:创新驱动下的多样化系统性的自组织发展 |
3.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环境 |
3.4.1 产业氛围 |
3.4.2 人才氛围 |
3.4.3 空间氛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企业访谈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4.1 央企主导的科技城产业布局:北京未来科技城 |
4.1.1 主要产业构成 |
4.1.2 产业集聚机制 |
4.1.3 产业组织模式 |
4.1.4 产业创新机制 |
4.1.5 产业布局模式 |
4.2 多类型企业共生的科技城产业布局:武汉未来科技城 |
4.2.1 主要产业构成 |
4.2.2 产业集聚机制 |
4.2.3 产业组织模式 |
4.2.4 产业创新机制 |
4.2.5 产业布局模式 |
4.3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 |
4.3.1 科技城的主要产业类型 |
4.3.2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科技城社会结构分析 |
5.1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理论及假设 |
5.1.1 高技术社会结构特征理论 |
5.1.2 创意阶层特征及空间需求研究 |
5.1.3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假设 |
5.2 两个未来科技城的企业人才调查 |
5.2.1 调查概况 |
5.2.2 受调查者基本构成特征分析 |
5.2.3 受调查者居住通勤情况分析 |
5.2.4 受调查者对当前空间的评价 |
5.2.5 受调查者理想工作生活空间 |
5.2.6 调查结果分析与局限性 |
5.3 关于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的讨论 |
5.3.1 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
5.3.2 中国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讨 |
5.4 理想的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 |
5.4.1 科技城的人才氛围 |
5.4.2 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案例分析和理论演绎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6.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
6.1.1 经济 -空间机制 |
6.1.2 社会 -空间机制 |
6.1.3 信息 -空间机制 |
6.1.4 规划 -空间机制 |
6.1.5 几种机制整合 |
6.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模式 |
6.2.1 空间接触需求及匹配 |
6.2.2 中央研发休闲区CR2D |
6.2.3 企业生产创新单元 |
6.2.4 居民生活服务单元 |
6.2.5 外围功能组团 |
6.2.6 与其他类型城区空间结构的比较 |
6.3 四大未来科技城空间结构特征与评价 |
6.3.1 区域空间结构 |
6.3.2 内部空间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7.1 土地利用混合 |
7.1.1 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 |
7.1.2 生活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3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4 混合用地:第四类空间 |
7.1.5 用地功能混合和邻近情况评估 |
7.2 各类用地特征 |
7.2.1 高技术制造业用地 |
7.2.2 生产者服务业用地 |
7.2.3 消费者服务业用地 |
7.2.4 单一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5 混合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6 交通设施用地 |
7.2.7 绿地与广场用地 |
7.2.8 用地构成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考与建议 |
8.1 科技城规划理论核心 |
8.1.1 科技城规划的概念回顾 |
8.1.2 科技城规划的基本问题 |
8.1.3 科技城规划的作用机制 |
8.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框架探讨 |
8.2.1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8.2.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系统提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核心机制 |
9.2.2 揭示科技城当前发展的现实特征与理想模式 |
9.2.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内容创新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科技城演化发展框架的实践验证 |
9.3.2 国内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特征研究 |
9.3.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指标体系研究 |
9.3.4 科技城发展的其他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未来科技城产业组织及配套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未来科技城企业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多元利益平衡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方向与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利益相关者与多元利益平衡 |
1.4.2 大学城 |
1.4.3 大学城城中村 |
1.4.4 复合型大学社区 |
1.4.5 城中村更新 |
1.5 大学城城中村概念延伸 |
1.5.1 大学城城中村产生原因 |
1.5.2 大学城城中村特点 |
1.5.3 大学城城中村演变历程 |
1.5.4 大学城城中村类型划分 |
1.6 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2.1.3 相关研究评析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区发展相关理论 |
2.2.2 土地资产管理相关理论 |
2.2.3 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理论基础研究评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多元主体博弈状态的大学城城中村现状及更新关键问题 |
3.1 现状条件下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及博弈分析 |
3.1.1 现状条件下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 |
3.1.2 现状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3.2 多元利益冲突下的大学城城中村现状问题及特点 |
3.2.1 经济特点 |
3.2.2 社会特点 |
3.2.3 空间特点 |
3.2.4 现状总结 |
3.3 多元利益冲突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改造必要性及目的 |
3.4 多元利益平衡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改造的关键问题 |
3.4.1 改造资金问题 |
3.4.2 租户及村民对于更新适应性的问题 |
3.4.3 大学城社区建设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元利益平衡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博弈模型分析 |
4.1 改造更新状态下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及相互利益冲突 |
4.1.1 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
4.1.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4.2 博弈状态下的城市规划更新改造机制 |
4.3 博弈模型下的更新改造方向分析 |
4.3.1 博弈模型的假设 |
4.3.2 博弈中各参与者的战略 |
4.3.3 博弈主体的效用函数分析 |
4.3.4 博弈结果:五种不同利益主体主导的改造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元利益平衡下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方向及更新规划对策 |
5.1 博弈论下更新改造原则与利益保障总体策略 |
5.1.1 更新改造原则 |
5.1.2 改造利益保障总体策略 |
5.2 五种不同主体主导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分析 |
5.2.1 政府主导型 |
5.2.2 村集体主导型 |
5.2.3 开发商主导型 |
5.2.4 开发商与高校合作主导型 |
5.2.5 大学城主导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及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村民调查问卷 |
C:租户调查问卷 |
D:广州大学城城中村村民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E:广州大学城城中村村民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4)广州天河地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与住房租赁市场的兴起 |
1.1.2 多元化群体产生个性化的住房需求 |
1.1.3 长租公寓的健康发展与选址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长租公寓相关研究 |
1.3.2 青年群体相关研究 |
1.3.3 设施选址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租公寓概述 |
2.1 长租公寓的内涵 |
2.1.1 对象定义 |
2.1.2 与传统租赁住房的关系 |
2.2 国内发展现状 |
2.2.1 长租公寓发展动因 |
2.2.2 发展相关政策 |
2.2.3 长租公寓市场发展现状 |
2.3 长租公寓面临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年行为特征与租住需求研究与调查 |
3.1 调研说明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与对象选取 |
3.1.3 调研内容 |
3.2 青年基本特征分析 |
3.3 青年行为特征分析 |
3.4 青年租住需求分析 |
3.5 青年行为特征与租住需求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年长租公寓选址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马克思土地级差地租理论 |
4.1.2 W.Alonso城市互换理论 |
4.1.3 Lancaster消费者偏好理论 |
4.1.4 Burgess住宅过滤理论 |
4.2 选址目标与原则 |
4.2.1 选址目标 |
4.2.2 选址原则 |
4.3 选址影响因素考虑 |
4.3.1 相关研究总结 |
4.3.2 主要影响因素选取 |
4.4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城市发展分析 |
4.4.2 公共交通分析 |
4.4.3 基础设施分析 |
4.4.4 建设用地分析 |
4.4.5 其他因素分析 |
4.5 选址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4.5.1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型建立 |
4.5.2 城市级青年长租公寓选址影响因子模型 |
4.5.3 片区级青年长租公寓选址影响因子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天河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研究实证分析 |
5.1 广州市青年长租公寓市场发展现状 |
5.2 研究范围及数据获取 |
5.2.1 研究范围选取 |
5.2.2 数据获取方式 |
5.3 选址模拟 |
5.3.1 模型选取与递阶层次模型构建 |
5.3.2 权重计算 |
5.3.3 数据计算 |
5.3.4 选址适宜性模拟 |
5.4 选址适宜性修正 |
5.4.1 基于租金影响因素的选址适宜性修正 |
5.4.2 基于未建成规划因素的选址适宜性修正 |
5.5 天河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策略与建议 |
5.5.1 天河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适宜结果 |
5.5.2 可推广的青年长租公寓选址策略 |
5.5.3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引导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文章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主线 |
1.4 案例资料的汇集与处理 |
1.4.1 案例的选择与初步处理 |
1.4.2 大学城建成区范围的界定与统计 |
1.4.3 统计误差的测算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大学城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对于大学城建设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对于大学城建设的相关研究 |
2.1.3 研究前景与展望 |
2.2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指标选择 |
2.2.1 土地利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2.2.2 本文研究要素与测度指标选择 |
2.3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要素选择 |
2.3.1 城市形态分析的研究方法 |
2.3.2 本文研究要素与研究方法选择 |
2.4 本文的研究定位与创新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城发展历程回顾 |
3.1 1990年代的试探阶段——解决高校扩招的燃眉之急 |
3.2 2000年代的发展阶段——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建设 |
3.2.1 发展阶段 |
3.2.2 发展动力 |
3.3 2010年代的优化阶段——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发展 |
3.3.1 发展阶段 |
3.3.2 发展动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城的土地利用状况 |
4.1 大学城土地利用发展现状分析 |
4.1.1 用地规模 |
4.1.2 建成比例 |
4.1.3 建设密度 |
4.1.4 景观连续性 |
4.1.5 发展跳跃性 |
4.1.6 用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 用地建成的影响因素 |
4.2.1 建设时间长度的影响 |
4.2.2 规划面积大小的影响 |
4.2.3 规划设计因素的影响 |
4.3 基于实践的用地发展机制 |
4.3.1 现实过程:政府与高校的互动 |
4.3.2 深层机制:政府主导的土地供应与开发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城的城市形态状况 |
5.1 大学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
5.1.1 地理区位 |
5.1.2 空间结构 |
5.1.3 道路结构 |
5.1.4 街区地块 |
5.1.5 建筑肌理 |
5.2 大学城空间形态的问题描述 |
5.2.1 封闭单元集聚 |
5.2.2 过分强调功能分区 |
5.2.3 街区尺度超常 |
5.2.4 街道缺失 |
5.2.5 城市公共空间破碎 |
5.3 “城中城”的形成机制 |
5.3.1 体制因素影响下封闭校园的形成 |
5.3.2 经济因素影响下封闭社区的形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城建设发展方向与优化策略 |
6.1 历史借鉴:西方大学城城市形态的演进与与启示 |
6.1.1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城 |
6.1.2 19世纪后的美国大学城 |
6.1.3 现代主义的科学城 |
6.1.4 对国内大学城的启示 |
6.2 理论借鉴:边缘城市与填充式开发的经验借鉴 |
6.2.1 边缘城市 |
6.2.2 填充式开发 |
6.2.3 边缘城市的填充式开发 |
6.2.4 对国内大学城的启示 |
6.3 发展方向:从大学集聚区到“大学城” |
6.3.1 背景回顾:知识经济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驱动 |
6.3.2 发展模式:大学集聚的新城发展模式 |
6.3.3 发展现状:大学城各元素的集聚与拼贴 |
6.3.4 发展方向:从大学集聚区回归“大学城” |
6.4 优化策略: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 |
6.4.1 集约化土地利用 |
6.4.2 建设友好的城市公共界面 |
6.4.3 楔入小尺度的复合街区 |
6.4.4 创造具有活力的中心区空间 |
6.5 案例研究 |
6.5.1 乔治王子县大学城中心区的改造 |
6.5.2 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大学城)的概念设计 |
6.5.3 南阳大学城的规划中期调整与二次开发 |
6.5.4 贵阳花溪大学城的二期开发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轨道交通 |
1.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
1.2.3 用地优化的内涵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
2.2.1 轨道公交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 |
2.2.2 TOD发展溯源及在中国的引介历程 |
2.2.3 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实证量化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 理论基础: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理论理念 |
3.1.1 建筑学科相关领域 |
3.1.2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
3.1.3 相关理论的启示 |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启示 |
3.2.1 深入民心的“指状规划”——丹麦哥本哈根 |
3.2.2 高度融合城市公共中心的轨网体系——日本东京 |
3.2.3 有机联系的TOD走廊——美国阿灵顿R-B段 |
3.2.4 凸显城市公共效应的轨道站点——新加坡 |
3.2.5 以步行和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空间一体化——中国香港 |
3.2.6 典型城市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 研究视角:“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框架 |
3.3.1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解析与梳理 |
3.3.2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读站区空间要素 |
3.3.3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综合数据库框架 |
3.3.4 基于“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思路 |
3.4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轨道站区综合数据库 |
3.4.1 面向城市设计的GIS技术及相关研究 |
3.4.2 主要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4.3 基于“空间分层”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趋势与挑战 |
4.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
4.1.1 现状概况与发展历程 |
4.1.2 现状总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比较 |
4.2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宏观背景与需求 |
4.2.1 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
4.2.2 轨道交通引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转变初现端倪 |
4.2.3 广州规划策略对站区用地优化提出刚性需求 |
4.3 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必然趋势 |
4.3.1 促进联合开发提升站区经济效益 |
4.3.2 倡导站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
4.3.3 重视轨道站区的社会文化效益 |
4.4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
4.4.1 广州轨道交通线路网络体系尚待完善 |
4.4.2 轨道站区用地开发缺乏有效分类指导 |
4.4.3 站区用地开发与城市更新亟待统筹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5.1 社会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 |
5.1.1 相关概念厘定及数据来源 |
5.1.2 广州城市公共中心现状概述 |
5.1.3 城市公共中心与现状站点网络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4 不同线路站区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5 轨道站区用地公共性分析-----以新旧市级公共中心为例 |
5.1.6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2 经济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解析 |
5.2.1 基准地价定义及数据来源 |
5.2.2 现状站点网络与商业基准地价关系 |
5.2.3 现状站点网络与住宅基准地价关系 |
5.2.4 轨道交通对基准地价的影响分析----以海珠区为例 |
5.2.5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基于街区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6.1 空间维度(一):不同类型轨道站区用地空间布局解析 |
6.1.1 不同线路轨道站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解析 |
6.1.2 基于混合度指数的站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 15 个站点为例 |
6.1.3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6.2 空间维度(二):不同时期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
6.2.1 长寿路站:轨道站点引导老城“针灸式”更新 |
6.2.2 客村站:轨道站点催化单位社区的逐步瓦解 |
6.2.3 体育西站:受制于产权约束的另类TOD开发 |
6.2.4 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策略思考与建议 |
7.1 宏观层面:打造与公共中心紧密耦合的TOD走廊 |
7.1.1 建构轨道站区与公共中心的耦合评价体系 |
7.1.2 强化轨道交通走廊沿线用地开发控制 |
7.1.3 对广州地铁 4 号线沿线用地的重新审视与优化建议 |
7.2 中观层面: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轨道站点分类 |
7.2.1 对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的梳理与思考 |
7.2.2 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建议 |
7.3 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触媒的街区场所营造 |
7.3.1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区场所营造 |
7.3.2 运用“城市针灸”激发站区活力 |
7.3.3 构建空间一体化站点街区 |
7.3.4 探索疏密有致的站区空间收放 |
7.3.5 挖掘站点地区文化底蕴和个性 |
7.3.6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的效能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主要数据分类及相关来源 |
附录2 基准地价数据库建立步骤 |
附录3 案例站点用地现状及三维GIS模拟 |
附录4 相关设计实践*-----南海新交通 1 号线六站点上盖(周边)建筑概念性方案 |
1 规划背景 |
2 规划重心解读:基于节点与场所特性对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控 |
3 与城市公共中心耦合的“金玉文化走廊” |
4 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站区用地布局优化 |
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用地空间形态调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校园静态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
1.1.2 国内规范与需求严重脱节,需要借鉴国外经验 |
1.1.3 校园停车需求的激增给绿色校园建设带来挑战 |
1.1.4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日臻成熟 |
1.1.5 设计实践的启发 |
1.2 相关概念及阐述 |
1.2.1 高校的概念 |
1.2.2 静态交通的概念 |
1.2.3 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概念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研究国家的界定 |
1.3.2 高校案例的选取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基础研究 |
2.1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设计方法的演变 |
2.1.1 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理论概述 |
2.1.2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方法的演变 |
2.2 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影响要素 |
2.2.1 城市发展背景 |
2.2.2 校园与城市区位关系 |
2.2.3 学校发展战略 |
2.2.4 校园规模 |
2.2.5 校园功能分区模式 |
2.2.6 交通路网组织模式 |
2.2.7 校园交通体系的组成 |
2.2.8 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1 美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
3.1.1 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
3.1.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
3.1.3 肯塔基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
3.2 日本典型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2.1 九州大学伊藤校区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2.2 广岛大学东广岛校区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2.3 东京工业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3 新加坡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 |
3.3.1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3.2 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3.3 共和理工学院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案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总体特征及规律 |
4.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科学系统地研究静态交通 |
4.1.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 |
4.1.2 系统地研究静态交通 |
4.1.3 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法 |
4.2 运用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有效平衡静态交通需求与供给 |
4.2.1 提供有竞争力的替代交通方式 |
4.2.2 优化校园土地利用 |
4.3 合理的静态交通规划设计 |
4.3.1 静态交通规划模式 |
4.3.2 机动车停车方式的选择 |
4.3.3 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计策略 |
4.4 完善的静态交通管理策略 |
4.4.1 专门的管理机构 |
4.4.2 严格的停车管理条例 |
4.4.3 灵活的停车收费制度 |
4.4.4 高效的分区域/分极权停车管理模式 |
4.4.5 先进的智能停车管理与引导技术 |
4.5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的发展趋势 |
4.5.1 静态交通规划理念可持续化 |
4.5.2 静态交通规划与管理模式城市化 |
4.5.3 静态交通规划设计集约化、立体化 |
4.5.4 静态交通管理智能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对我国的借鉴 |
5.1 我国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1 国内高校对静态交通规划重视不够 |
5.1.2 缺乏静态交通需求管理,停车供需不平衡 |
5.1.3 静态交通规划设计不合理 |
5.1.4 静态交通管理不完善 |
5.2 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对我国的借鉴 |
5.2.1 重视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探索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 |
5.2.2 引入适应性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平衡停车供需 |
5.2.3 构建系统的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策略 |
5.2.4 逐步完善静态交通管理机制及策略 |
5.2.5 借鉴国外经验的注意要点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研究总结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4.2 苏州工业园 |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高校开发建设周边土地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D]. 姜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2]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D]. 袁晓辉. 清华大学, 2014(05)
- [3]多元利益平衡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更新方向与规划对策研究[D]. 张程亮. 重庆大学, 2011(01)
- [4]广州天河地区青年长租公寓选址规划研究[D]. 韩宇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D]. 徐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 王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国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体系研究[D]. 郑小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