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之可能性的展现与敞亮——论昆德拉的小说观(论文文献综述)
钟羽佳[1](2021)在《《月亮的女人》复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赫·哈尔西((?))是近年来阿曼文坛乃至阿拉伯文坛的一位后起之秀,于2019年凭借小说《月亮的女人》((?))成为首位荣获“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月亮的女人》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体的家族小说、历史小说,融古典与现代、抒情与叙事、现实与魔幻于一炉,其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与风格引起了国际上学者与读者的广泛兴趣。许多阿拉伯文学评论家都指出了作品具有鲜明的复调特性,而这一特点也为作者本人所承认,她认为“复调”既是建构作品的一种形式,也有助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复调手法,朱赫巧妙地将不同的故事和人物有机结合起来,使小说中的各种对话、人物形象、内容结构、题材内涵都呈现出“多声部”的特点。复调手法也反映出朱赫尊重自由、尊重生命的创作理念以及对主体性的人的悲悯。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东西方复合背景的知识分子,朱赫拥有开放的思想和开阔的视野,她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博采众长,对不同人物、不同观念都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也是《月亮的女人》复调性的来源之一。但既往的研究者往往更为重视小说的形式上的复调特征,如其叙事技巧、艺术手法等,而对其复调内核如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基于此,笔者将立足于文本细读,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切入点,从主体性、对位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四个不同侧面分析小说的复调性,并揭示小说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多元价值观及其深刻的文化、文学意义。除绪论外,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在绪论中,笔者将对本文研究对象——《月亮的女人》以及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一章“主体性的高扬”致力于从作者的放权与主人公自身的反客体化这两个层次来探讨小说人物外在和内在的主体性。一方面,朱赫从“平等”视角赋予了主人公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而另一方面,作者的主体性思想投射在主人公身上,使其自我意识、自我思想得到充分表达,能为自己辩驳发声而非机械地充当他人的提线木偶,形成主体意识的众声鸣唱。第二章“对位结构的运用”从情节线索、人物形象、地志空间以及大历史和小历史的对位这四个方面,论证小说结构布局上的对位性。主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交流与互动使对位成为可能,而作品形式上的对位统一与内涵上的多元对话是一致的。第三章“文本内外多元主体的对话”着重探讨《月亮的女人》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复调对话。它既体现在作品宏观层面的大型对话——如不同主体意识之间的交锋、小说与阿曼社会、历史的对话以及与阿拉伯古典文学的互文对话等,也体现在人物内部的微型对话、本我与超我的对话……通过对话,作者展示出极具包容性的价值立场,也说明了事物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前进、发展。第四章“未完成的小说”主要分析作品内涵及形式上的开放性、流动态和不可完成性,主要体现在小说情节的未完成、人物建构的未完成和超文本的未完成。此外,笔者在论述过程中将进一步引入历史、文学语境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把握《月亮的女人》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意义,探索小说复调书写的魅力所在。朱赫的复调书写所呈现的多元化思维模式和平等对话精神,给予了众多被忽视的边缘人“众声鸣唱”的机会,客观上起到了消解中心主义和一元性历史结论的作用,而这正是其思想高度的体现,同时也是她成为首位问鼎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的原因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其代表作《月亮的女人》复调书写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尉倩[2](2020)在《作为哲学的小说 ——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观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作家的米兰·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有深邃的思考,他的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等表达了独特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一种以哲学为参照的小说理论观。这些充满诗性的理论文本论述了作为哲学的小说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探讨了作为哲学的小说在构成方式与构成要素方面的独特之处。这些论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理论的新视野。通过对昆德拉这些随笔文本的分析,可以理清昆德拉小说理论的内在逻辑,探究其理论价值。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梳理昆德拉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题的学理价值。第二部分探究昆德拉对小说中“文本世界”与“知”“意”世界之间距离问题的论述,具体阐述现实世界、历史世界、文化世界、“存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以结构和人物为核心探讨昆德拉对小说文本构成方式的理解,聚焦于昆德拉对小说结构与人物行为在哲理表达方面的功能的阐述。第四部分讨论昆德拉对小说组成要素的独特认知。分别探讨幽默精神、离题描写、符号建构、刻奇现象等昆德拉特别看重的要素在小说文本“哲理”基调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结语论述了昆德拉小说理论对当代小说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伍丹[3](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郭城[4](2019)在《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同为着名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二人的小说观念既是对创作实践的引领,也是对创作经验的总结。他们的小说观一方面是个人主观倾向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了小说艺术发展实际的现代性小说观。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小说观在三方面存在可以沟通之处:1对存在的认识;2对于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的认识;3对于幽默的认识。在对存在的认识上,他们都认为小说要表达存在的主题。他们的存在观建立在相对性的立场上,反对单一、绝对,要求小说探索存在的无限可能。不同于昆德拉怀疑一切标准的确定性,王小波认为真理具有确定性,小说艺术的评判具有客观标准。他们认为小说对存在的可能性的探索是建立在对可能性的自我的探索的基础之上。可能性的自我在小说中表现为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昆德拉与王小波关于“自我”的认识具有分歧,昆德拉认为“自我”指的是小说人物自身的“自我”,作者应当从小说中隐去。王小波则认为“自我”是作者本人在小说人物上的投射。在小说表达以“存在”为代表的真理的问题上,昆德拉将小说与哲学相联系,表示小说可以像哲学一样表达对真理的认识,小说对真理的诗意表达是哲学无法完成的。王小波认为在表达真理的问题上小说应向科学学习,同时小说在表达真理时有其独到之处。在对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认识上,二人认为小说既要重视虚构,又要表现真实。他们反对传统的将虚实对立的小说观,认为在小说中真实与虚构不应当有明确界限,而是要相互越界与融合。昆德拉强调虚构是出于他对以塞万提斯、拉伯雷等人为代表的游戏的、非严肃的小说精神的认同,他认为小说可以通过梦幻叙事突破真实性的束缚。王小波对于虚构的推崇源自他对现实中的丑恶愚蠢现象的厌恶,他希望以想象构建一个远离现实的诗意世界。王小波重视童心在想象中的作用,这使得他的小说中的想象较之昆德拉“以想象辅助哲学思考”的小说更为轻灵。昆德拉要求作品表现真实,是要发现生活中琐碎的、被人遗忘的美。王小波强调的真实则是现实世界表面运行逻辑之下的真实逻辑,是本质的真实,他认为应当通过与“现时”的现实隔开一段时空距离以达到对现实更清醒的认识。出于对现实进行理性认识的需要,昆德拉和王小波都强调小说中对抒情的节制,反对自我迷恋,只是昆德拉比王小波态度更为极端。昆德拉和王小波都认为在现代小说中,真实与虚构没有明显界限,它们相互越界与融合。昆德拉认为在小说中融合真实与虚构的办法是通过小说对位法将代表虚构的梦幻放置于和代表现实的哲学论述、事件记录等相同的地位。王小波对真实与虚构互相越界的看法体现在:1他有意进行文本实验,在实验中真实与虚构难分彼此,虚构可以创造现实;2他的“真实——虚构观”受到他后期越来越为现实所压抑的影响,想象越发沉重,在他构建的想象中充满了现实压抑的影像。在对幽默的认识上,幽默是昆德拉和王小波的人生态度和作品风格的核心,个人性格、人生经历和文学接受三方面原因促成了他们幽默观的形成。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幽默观共同反对的是道德审判。在道德审判的领域中,昆德拉意图用幽默消解宗教的神圣,王小波希望以幽默刺破儒学道德律令的虚伪面具。在表现幽默的具体方式上,他们都主张“寓重于轻”。“重”为主题之沉重、严肃,“轻”为形式之轻松、可笑。昆德拉认为喜剧性比悲剧性更残酷,他揭示出存在的无意义本质,戳破人类以“崇高”进行自我安慰的幻梦。由此,他的“寓重于轻”思想中的重就是指喜剧性代表的沉重。他要求以“轻”表现“重”是出于小说审美特性的需要,使小说在表达沉重主题时不至于过于枯燥晦涩。昆德拉的“寓重于轻”幽默观受到欧洲幽默演变史、捷克文学传统以及现实境况的共同影响。王小波的“寓重于轻”的观点体现在他要求作品要同时做到有趣和严肃。有趣是形式层面的“轻”,严肃是他在杂文等文章中的理性思考的诗性表达。他的这种幽默观受到卡尔维诺影响。王小波的“寓重于轻”幽默观在当时的中国文坛较为独特,他认为现实就是在可笑的外表下蕴含深沉的悲哀,他的小说中的幽默只是对现实的如实呈现。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小说观总体而言都是一种对传统小说观念进行反拨的现代小说观,是关注现代人的存在境况的小说观。对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视是昆德拉与王小波展开论述的出发点。他们从自身的个体立场出发,对小说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的深层目的在于扞卫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姜腾飞[5](2018)在《“笑”与“烦” ——米兰·昆德拉小说辩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米兰·昆德拉是一位把小说当作存在探测器的法籍捷克裔小说家,在他的随笔评论集和小说作品中都包含着其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关于小说是什么的想法,它们构成了昆德拉独具特色的小说思想。昆德拉认为小说就是把实验性的自我作为小说人物,以此来审视一切有关存在命题的诗意散文,这与从日常对话的问答置换中发现事情本身的辩证法相类似,二者都关注最初思想的本来面目,即在相对真理的追问中趋向原初存在,这便是作为小说家的昆德拉对小说辩证思想的理论设想。尤为重要的是,当我们重新回到昆德拉的小说文本之时,这样一种小说辩证的设想又具化成辩证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人物的自嘲是一种捉弄与防御外在决定性力量的循环状态,滑稽是一种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模仿行为,幽默是一种混合着可笑与可怕的个体幻想,它们都是相对化言说的“笑”;小说人物的羞耻变成了一种恶性的匮乏状态,厌恶成为了一种深度的忧郁变体,焦虑演变成一种白色的期待样式。它们都具有无意义的原初本质特征,是原质性体验的“烦”。很显然,“笑”与“烦”的概念内涵恰恰对应于昆德拉小说辩证的理论设想,它们成为小说辩证的两个实践基点。二者分别在图像和话语两个层面上形成了不对称性的对立关系,又借助隐喻和关键词的中介作用来构成非延续性的转化关系。这样一种对立转化关系的结构图式是以谜面与谜底的非同一性内容作为永恒的起点,在彻底否定的生产中达到开放又活跃的辩证的实践状态。当我们继续勘探昆德拉式的“笑”与“烦”背后的深层意蕴时,便会发现这样一种小说辩证又包含着不同的实践类型。小说人物的需求与其被满足的需要之间的差额成分,是一种无法被满足的剩余快感。它在某个极其平凡又琐碎的日常时刻里被包装成欲望的形式,是引发“笑”与“烦”的原因,代表着有无相合的欲望辩证;昆德拉式“笑”与“烦”的目的就是为了指认出媚俗化的未来毫无真实意义,同时促使个体牢牢抓住现在时刻里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小说人物围绕现在时刻里的具体内容或身旁之物,既在过去的消失中留存,又在未来的遮蔽中去蔽的过程,是一种个人的历史辩证;“笑”与“烦”的结果是在发现例外状态之后,已经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生活在自我的身体世界里,是在人际世界之中为我们呈示出人类价值被贬损的可能性所引发的终极悖论,是把周围世界里的二律背反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以直观的方式理解它。这样一种既否定绝对客观世界又肯定相对主观世界的方式,是一种总体的辩证。从昆德拉小说辩证的理论设想到具体实践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一思想既在继承西方小说传统、抗拒僵化的小说模式和维护小说的现代性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又在维持故事与主题的平衡、挽救永恒正义的悲剧精神、处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稍显不足。
陈艳玉[6](2018)在《试析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流亡于法国的捷克作家。其作品自被译介到中国后,就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广泛瞩目。80年代末期掀起的“米兰·昆德拉”热至今负有盛名,其在中国影响之深只有博尔赫斯、福克纳、马尔克斯和川端康成等少数几位作家可与其比肩。昆德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刚进入中国时,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抵牾。但随着意识形态的逐渐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昆德拉与中国文学和文化语境的契合愈来愈密切。这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昆德拉现有的全部重要作品在中国都有相应的译本;二、90年代以来昆德拉的新作总能及时在中国被译介;三、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盗印、盗版现象严重。昆德拉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欢迎,与其经历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相关,这也是最容易引起中国读者情感共鸣的所在。同时,其小说中凸显的对存在意识的拷问正好与当时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呼应。另一方面,昆德拉认为对存在的勘探与对形式的改变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又积极探索小说的可能性限度。这正好为80年代末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在叙述技巧和话语层面要求的形式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因此本论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方法和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试图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方面的整体性影响。本论文主体部分共设置三章进行专门论述。第一章以陈召荣对流亡模式的分类为起点,从精神流亡和对存在的勘探两个角度出发,论述昆德拉与先锋作家在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三方面的相似性。确立昆德拉对中国先锋作家影响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论述昆德拉对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昆德拉致力于以小说特有的方式和逻辑,发现存在的不同方面。笔者在这一章中以细读法为基础,运用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创作原则、形式结构和书写策略三方面分析昆德拉对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他们在小说表现出对意义丧失的恐慌和思考。第三章论述昆德拉在中国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其小说观、小说形式和语言风格三方面总结他对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明确昆德拉小说学价值的特殊贡献在于他不断探索新的小说样式供许多作家学习和借鉴,拓展了小说的可能性限度。
王潇[7](2017)在《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逃离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逃离,是一个诗意与哲思并存的主题,是人的本性中对安于现状与逃离两种矛盾交织形成的一股张力,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中从未停息。无论是地理空间上的逃离亦或是精神上短暂的出神,逃离反映出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知的无限渴望。逃离伴随着米兰·昆德拉的一生,他的自身经历不仅是使他对逃离主题有着多层思考的原因之一,也对他的写作内容及叙述手法产生了深刻影响。昆德拉的小说具有实验性,通过逃离不同的境遇,来探索存在的可能性;在最高审判官缺席的时代,人们对真理产生怀疑、对自我和世界无法认清,人们试图逃离原位探寻自我的身份之谜;现代世界空间的一体性加剧,私人领域与公众领域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这使得无论从外在世界还是内在世界,逃离皆陷入了一个逃无可逃的困境。本论文除前言、结语、参考文献之外,主要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引用相关理论和文学作品阐述存在与逃离的概念,研究昆德拉存在哲思的内在构架。结合文本对自我与他者、偶然性与可能性、非严肃性与荒诞性来分析逃离主题与存在的关系,通过逃离固有的、有限的来寻求自我存在的一个增大,探寻不同境遇存在的可能性,把握存在的自我。第二章:身份概念的阐述。结合相关理论对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及其境遇进行分析,将昆德拉作品中的身份问题归为两大类:流亡者的身份认同与身份关系中界限的模糊。重点分析在身份问题中,身份缺失与多重身份转换的迷失,探讨身份逃离界限的模糊性,流亡产生的身份的缺失、错位和悬置。通过不断的逃离来寻求身份的认同,从而表现出身份与逃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真理与道德的悬置,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社会的改变,对自我的冲击。本章将从昆德拉对于现代社会与十八世纪文化文明的对比进行研究: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逃离及从现代文明到往昔文明的逃离,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来表现逃离的合理性。
刘霞云[8](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王俊峰[9](2016)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圣经原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它问世一年之后便被传入中国,先后有韩少功和许钧的译本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并引发热议。昆德拉以哲理的角度来勘探小说人物的人生轨迹及心路历程,并将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和故事模式等诸多元素运用到小说的人物刻画和情节结构中,从宗教神话原型的角度赋予了小说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化了小说复杂的哲理意义。本文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角度来探析小说的圣经原型,挖掘小说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方面与《圣经》文本之间的传承和发展的联系,揭示圣经原型的运用赋予小说的宗教哲理意义及对当下人类命运和信仰构建的启示作用。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理论意义。第一章: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这一章是本文的理论来源与学理支撑,分别分析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两大支撑——神话和原型,简要地阐述了它们在西方的产生及发展,同时对神话-原型批评这一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归纳和总结。第二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人物的圣经原型。本章以托马斯、弗兰茨、特蕾莎及萨比娜这四个主要人物与《圣经》中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这两个人物原型的关系入手,从个性特点到人生道路选择等方面进行挖掘和对比分析,找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原型形象之间的内在传承与联系。第三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结构的圣经原型。本章着重对比分析小说与《圣经》在叙事结构方面的相似之处。分别从出走——流浪——回归这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中人物各自的人生轨迹和命运抉择进行横向对比,揭示出不同的人生信仰可以通过各自身体力行的磨砺,到达安放灵魂栖息的彼岸。第四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神话-原型模式创作的动因和意义。本章主要阐述小说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缘何与《圣经》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揭示《圣经》这一宗教经典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对当下人类命运抉择及信仰构建的启示意义。结论对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进一步归纳论点,强化论证。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故事结构进行原型化处理,揭示《圣经》对文本主题的升华意义及其跨越时代的经典价值和启示作用。
彭秀鹏[10](2015)在《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背叛主题》文中指出米兰·昆德拉以发现被人遗忘的存在为写作小说的宗旨,关注背叛主题则是他呈现存在的独特视角,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人物在主动或不得已的背叛中直面现实、救赎自我。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存在着许多的背叛者: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特蕾莎和萨比娜,《告别圆舞曲》中的雅库布、露辛娜,《生活在别处》中的雅罗米尔,以及《玩笑》中的路德维克、泽马内克、考茨卡等等,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一种或多种存在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境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被某种力量胁迫,背叛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对亲情、对爱情、对信仰、对身份等。昆德拉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背叛现象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昆德拉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背叛的强烈感受,他早期就一直处在背叛与被背叛的境况中;其次是捷克社会和历史的影响,社会和历史中的背叛苦痛让他更深入地思考背叛的意义;最后则是因为背叛主题本身就与昆德拉的小说理念相契合,背叛往往向人们敞开被遗忘的存在之门。背叛一直以来作为一种违背道德仁义的行为而不被人所接受,而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它已经超越了词语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被呈现出来,不仅彰显了昆德拉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还从自我追寻的角度表达了昆德拉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怀。
二、存在之可能性的展现与敞亮——论昆德拉的小说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之可能性的展现与敞亮——论昆德拉的小说观(论文提纲范文)
(1)《月亮的女人》复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主体性的高扬 |
第一节 作者的隐退与作者评判的让步 |
一、叙事视角的转换 |
二、作者权利的让渡 |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众声鸣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对位结构的运用 |
第一节 情节线索的对位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对位 |
第三节 地志空间的对位 |
第四节 大历史和小历史的对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本内外多元主体的对话 |
第一节 大型对话 |
一、追寻自由的不同方式 |
二、关于亲情与自我建构的不同选择 |
三、个体话语与公共伦理的冲突 |
四、多声杂糅——语言的内部对话 |
五、与阿拉伯古典文学的互文对话 |
第二节 微型对话 |
一、米尔万: 纯洁者与偷窃癖 |
二、法官优素福、阿赞恩: 苦行禁欲与炽热爱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完成的小说 |
第一节 开放式结局与未完成的故事情节 |
第二节 永不停息的对话与“未完成的人” |
第三节 精神成长的留白与超文本的未完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作为哲学的小说 ——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小说本体:文本与世界 |
一、文本世界与“知”世界的距离 |
(一)、“文本房屋”与“生活房屋” |
(二)、“文本房屋”与“历史房屋” |
二、文本与“意”世界的距离 |
(一)、已知的文化世界 |
(二)、未知的存在世界 |
第二章 小说的构成方式:哲理意蕴的建构 |
一、结构 |
(一)、结构:小说文本的身份标记 |
(二)、结构对情感的建构 |
(三)、复调:小说结构的再突破 |
二、人物 |
(一)、构造人物的存在密码 |
(二)、发掘人物的性格转变 |
(三)、人物行动的哲理内涵 |
第三章 小说的构成要素:哲理的形成基础 |
一、幽默精神:小说创作的始发点 |
二、离题书写:出神状态的文本印记 |
三、符号系统:哲理的潜藏方式 |
四、反“刻奇”:小说精神的新旨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
一、中和之美 |
二、回归“真实” |
三、理性忧思 |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
一、焦虑与沉沦 |
二、苍凉与迷惘 |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 |
0.1.1 米兰·昆德拉小说观研究 |
0.1.2 王小波小说观研究 |
0.1.3 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观比较研究 |
0.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昆德拉与王小波对小说"本体"的认识:小说是对存在的探询 |
1.1 相对性立场与可能性领域 |
1.2 可能性的“自我”:对小说人物的塑造 |
1.2.1 表现自我:探询存在的可能性的方式 |
1.2.2 实验性的“自我”与经验性的“自我” |
1.3 探询存在的独特方式:小说与“哲学”“科学”的联系 |
2 昆德拉与王小波关于真实与虚构的“悖论”之思 |
2.1 虚构:梦幻力量与梦游精神 |
2.1.1 虚构:对现实的超越 |
2.1.2 梦幻叙事与虚构之美 |
2.2 在抒情的废墟上诞生的真实 |
2.2.1 发现与批判:对日常生活的两种态度 |
2.2.2 小说的“诗性”与对情感的节制 |
2.3 模糊的界限:真实与虚构的相互越界 |
2.3.1 虚实的越界:一种现代小说观 |
2.3.2 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小说虚实观” |
3 昆德拉与王小波对幽默的认识 |
3.1 幽默:人生的态度与风格的核心 |
3.2 幽默:在道德悬置的区域 |
3.2.1 幽默:以“相对”反抗“绝对” |
3.2.2 宗教与儒学:反抗的具体领域 |
3.3 寓重于轻:幽默的呈现方式 |
4 发现作为“个体”的人: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观的现实旨归 |
4.1 被流放者与被驱逐者:昆德拉与王小波的“个体”立场 |
4.2 昆德拉与王小波的小说观的意义与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笑”与“烦” ——米兰·昆德拉小说辩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笑”与“烦”的概念分析 |
二、该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及其创新价值 |
第一章 辩证法与小说的交集:思之本来面目 |
第一节 辩证法:从日常对话的置放中发现事情本身 |
第二节 小说:实验性自我的存在之思 |
第三节 小说辩证的设想:在相对真理的追问中趋向原初存在 |
第二章 辩证的基点——“笑”与“烦”的涵义呈示 |
第一节 “笑”——相对化的言说方式 |
一、自嘲:捉弄与防御外在决定性力量 |
二、滑稽:在抒情装置中的颠倒型模仿 |
三、幽默:作为悬置道德判断的个体幻想 |
第二节 “烦”——原质性的直观体验 |
一、羞耻:僭越归属关系的匮乏状态 |
二、厌恶:飞离他人在场的忧郁变体 |
三、焦虑:消解家园景观的期待样式 |
第三章 辩证的状态——“笑”与“烦”的关系结构 |
第一节 不对称性的对立 |
一、图像:圆形的“笑”与垂直的“烦” |
二、话语:“笑”之加法与“烦”之减法 |
第二节 非延续性的转化 |
一、从“笑”到“烦”——处于隐喻变奏中的重复 |
二、由“烦”入“笑”——在关键词分析上的离题 |
第三节 生产:“笑”与“烦”的谜之结构 |
第四章 辩证的类型——“笑”与“烦”的哲理意蕴 |
第一节 “笑”与“烦”的原因:源于剩余快感的欲望辩证 |
第二节 “笑”与“烦”的目的:追寻现在时刻的历史辩证 |
一、过去——兴趣、学习和记忆 |
二、未来——怀疑、讽刺和沉默 |
第三节 “笑”与“烦”的结果:照亮生活世界的总体辩证 |
一、自我世界与例外状态 |
二、人际世界与终极悖论 |
三、周围世界与二律背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试析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先锋作家与昆德拉“精神漫游”之探索 |
一 米兰·昆德拉与先锋作家的精神流亡:怀疑与否定 |
二 米兰·昆德拉与先锋作家的存在之思:反叛与超越 |
第二章 先锋小说与昆德拉叙事艺术之交融 |
一 虚构与抽象的创作原则:自我指涉的叙事革命 |
二 复调与变奏的形式结构:多声部式的文体形式 |
三 反复与游戏的书写策略:时空视角的穿插倒置 |
第三章 昆德拉对先锋小说叙事变革之影响 |
一 小说观念之转变 |
二 形式变革之省思 |
三 语言风格之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7)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逃离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自我的存在与逃离 |
第一节 自我毁灭者的逃离 |
第二节 放荡者的逃离 |
第二章 身份与逃离 |
第一节 大地上的异乡人——流亡者的逃离 |
第二节 身份的迷失——逃离与身份边界的模糊 |
第三章 现代性与逃离 |
第一节 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逃离 |
第二节 从现代文明向往昔文明的逃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圣经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内容与理论意义 |
第一章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
第一节 神话与原型 |
第二节 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人物的圣经原型 |
第一节 追求身心自由的亚当——托马斯 |
第二节 找寻真实自我的亚当——弗兰茨 |
第三节 追求“灵肉合一”的夏娃——特蕾莎 |
第四节 反媚俗的夏娃——萨比娜 |
第三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结构的圣经原型 |
第一节 为了找寻的出走 |
第二节 身心的异乡流浪 |
第三节 灵魂和信仰的回归 |
第四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神话‐原型模式创作的动因和意义 |
第一节 神话-原型模式创作的动因 |
第二节 神话-原型模式运用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背叛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背叛主题的表现 |
1.1 对情感的背叛 |
1.2 对信仰的背叛 |
1.3 对身份的背叛 |
第2章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背叛主题产生的原因 |
2.1 捷克社会与历史中发生的背叛苦痛 |
2.2 昆德拉个人生活对背叛的强烈感受 |
2.3 昆德拉小说理念与背叛主题的契合 |
第3章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背叛主题的价值 |
3.1 彰显其存在主义哲学观 |
3.2 悬置对背叛的道德审判 |
3.3 追寻自我拯救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存在之可能性的展现与敞亮——论昆德拉的小说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月亮的女人》复调性研究[D]. 钟羽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作为哲学的小说 ——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观研究[D]. 尉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3]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观比较研究[D]. 郭城. 辽宁大学, 2019(01)
- [5]“笑”与“烦” ——米兰·昆德拉小说辩证思想研究[D]. 姜腾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试析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D]. 陈艳玉.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逃离主题研究[D]. 王潇.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11)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圣经原型研究[D]. 王俊峰.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10]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背叛主题[D]. 彭秀鹏. 湘潭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