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的演变》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宝江[1](2021)在《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文中认为作为国家课程内容载体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与政府"立德树人"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对未成年人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重要载体,是基层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强化教材文本自身的规范性和示范引领特质。本文结合"统编本"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的相关实例,就文本规范建设的几个方面提出个人见解,为编者、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孙聪[2](2021)在《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胶辽官话比较句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胶辽官话被分为三大片:登连片、青莱片和盖桓片,从地域来看,胶辽官话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和辽宁省的辽东半岛。本文以语序类型学理论、语法化理论为依据,刘丹青翻译并补充后出版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为参考,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支撑下描写胶辽官话的语法系统之一——比较句。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胶辽官话的地理概况,包括人文地理、历史变革以及方言系属;其次概述了比较句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把握比较句研究的趋势,总结胶辽官话在比较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探索的方向;最后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胶辽官话比较句作出界定,并对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理论方法进行说明。第一章,从共时角度对胶辽官话差比句的语序类型和比较标记类型进行描写与解释;其次对胶辽官话差比句地域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最后对差比句分布差异进行总结和说明,并揭示胶辽官话差比句内部存在差异是由于东北官话、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的影响。第二章,从共时角度对胶辽官话平比句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平比句的语序类型和比较标记类型进行阐释;然后对平比句的地域分布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说明。第三章,从共时角度对胶辽官话极比句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胶辽官话极比句的语序和比较标记进行分类,归纳胶辽官话极比句的特殊形式;其次对胶辽官话极比句地域分布特征进行阐释;最后对胶辽官话极比句式地域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对胶辽官话比较句进行描写与比较。首先对明清时期的差比句、平比句和极比句进行分类描写,对不同类型的比较句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与解释;其次将明清时期比较句与现今胶辽官话比较句加以比较,从而总结胶辽官话比较句从明清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规律。结语部分对胶辽官话比较句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秦伟[3](2021)在《近现代汉语舌面声母(?)、(?)、(?)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现代汉语舌面声母(?)、(?)、(?)的演变,是汉语语音史和方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前修时彦论及舌面声母(?)、(?)、(?)时,大多从尖团音角度切入,侧重于描写某方言区分尖团的读音类型及成因,多数属于从方言学视角进行的个案研究,不能展现汉语舌面声母(?)、(?)、(?)演变的整体面貌,并藉此全面探究(?)、(?)、(?)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演化机制。有鉴于此,本文以现代汉语舌面声母(?)、(?)、(?)的演变为研究对象,囊括见晓组、精组(知庄章组)声母发生腭化演变的汉语方言,即官话方言、晋语、湘语、吴语、赣语、徽语、平话和客家话。以考察舌面声母音类分合为出发点,以讨论舌面前音音值为切入点,梳理舌面声母在各个方言中的分布状况,追溯其来源,判定其类型,探讨其演变途径,剖析其演变规律,总结其演变模式,勾勒其演变轨迹,阐述其演化机制,藉此来揭示一般意义上的“尖团合流”的音学本质。论文共分八章,凡八万余言。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概况。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考察官话方言和非官话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现状,结合历史文献和前修时彦研究成果勾勒其演变轨迹。第四章是专题研究,考察见晓组、精组声母的一等字和蟹止宕通等韵摄的合口三四等字腭化为(?)、(?)、(?)的现象。第五章亦属专题研究,考察汉语方言知庄章组声母读为舌面音(?)、(?)、(?)的现象。第六章是汉语舌面声母(?)、(?)、(?)演变规律的探讨,主要揭示现代汉语舌面声母(?)、(?)、(?)的演变模式以及“尖团合流”的生成机制和本质,并且对方言中见晓组、精组声母的特殊腭化现象加以平议,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第七章进一步阐述了与近代汉语声母腭化演变有关的介音问题和音位特征问题。第八章是结语。论文创新之处有三:1.首次对整个汉语舌面声母(?)、(?)、(?)做综合考察;2.勾勒出官话方言、非官话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演变的轨迹;3.系统阐述了汉语舌面声母(?)、(?)、(?)的演变模式和生成机制。
郭梦琦[4](2021)在《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感受史事发展进程和演变的基础。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要素,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任务之一。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更是占有重要的分量和地位。本文对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历史试题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探寻高考命题的特点,并进一步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提出建议。本文首先结合新版《课程标准》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时空观念素养的六个考查指标,分别为“历史时空坐标的定位”“历史时空内涵的理解”“历史时空脉络的梳理”“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历史时空的纵横对比”以及“历史时空的综合论述”。再结合2017至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每一类指标具体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大历史观”以及呈现多样化情境这四个特点。此外,从2020年首次实行新高考的山东卷中,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新变化在于更加注重对时空工具的使用,并且加大了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难度,这种变化也代表了今后高考历史命题新动向。最后,笔者基于试题特点和考查新动向的分析,从试题反观教学,进一步提出了培养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教学和备考有所帮助。
杨轲[5](2021)在《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形态研究》文中提出道孚语是一种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隶属于羌语支的北组,与嘉绒语、绰斯甲语等语言有着较近的亲属关系。孔色乡位于道孚县西北部,处于道孚语分布区的西北角,受周边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以实际田野调查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出发,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形态及利用动词形态来辨义的一些句子。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知识。其中第一节介绍了道孚县的概况与语言情况;第二节介绍了孔色乡的概况;第三节介绍了道孚语的概况;第四节介绍了道孚语地区的历史与口传历史;第五节介绍了前人对道孚语的描写和研究并介绍了道孚语的命名问题;第六节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第二章介绍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音系,其中第一节简述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语音特点,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详细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声母、韵母与声调,第五节简单介绍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藏语借词与汉语借词,并介绍了几条通过早期藏语借词能够得出的历史音变。本文第三章详细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动词的各种范畴。其中第三章第一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时,随后描写了数个标记体的词缀(完整体、非完整体、持续体)并对这些词缀进行了辨析;第三章第二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态(使动态、被动态、互动态)与使役结构;第三章第三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趋向前缀(共计7个趋向前缀);第三章第四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人称;第三章第五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不同的式(直陈式、命令式、疑问式、否定式),第三章第六节描写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传信范畴。本文第四章深入讨论了前文在描写时发现的几个问题。其中第四章第一节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判断动词、判断句与持续体的关系;第二节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使动态标记反身态现象的来源并认为这一现象是历史上的使役结构在演化过程中高频句发生语法结构滞后的表现;第三节我们辨析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被动态与被动句的结构;第四节描述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利用不同语法标记来标识具备细微感情色彩差异祈使句的现象。本文第五章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变位与周边其他语言/方言相比较。其中第五章第一节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绝对时标记残余,并进而通过道孚语孔色方言与其他道孚语方言的体并不能完整对应这一观测事实,认为这一绝对时标记是失去能产性的一个北部羌语支共享的语法层次;第五章第二节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的被动态与周边语言的横向比较,并认为这是西部嘉绒语内部创新的一个词缀;第五章第三节讨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与其他羌语支语言的趋向词缀比较问题,并认为这些趋向前缀的对应关系体现了羌语支的趋向前缀是由位置副词语法化产生的后起现象。本文第六章为小结,并陈述了本文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附有三个附录。附录一详细解释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藏语借词与藏语的语音对应关系,并指出了道孚语孔色方言中存在不止一层藏语借词,进而通过同一藏语音位在不同层次借词中实现的不同指出道孚语中不同藏语借词实质上是不同时间进入道孚语的,并藉此提出了数条道孚语孔色方言历史上的音变。附录二记录了本次调查时搜集到的词表。附录三记录了本次调查时搜集到的语料。
张万霖(CHONG WOAN LING)[6](2020)在《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在世界发展愈发重要,汉语教学界也开始关注起语言、文化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或说文化教学部分更是汉语教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在全球进入“汉语热”的今天,课堂中除了教师与学生,教材更是能直接影响教与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以马来西亚小学阶段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教学的代表一—华文小学与国民小学,两者的华语教材《华文》与《国小华语》为重点研究对象,从教材内部的文化角度出发,主要通过两者教材中的华人文化因素研究与内容比较,最后结合华人小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及文化学习需要调查,以问卷所得数据辅以本文的研究核心——究竟《华文》与《国小华语》何者在华人文化的学习会更符合马来西亚的华人小学生?本文内容分成四部分,第一章节的绪论将简述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及大马华文教育中的两种发展方向:汉语作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教学的社会情况,也会解释在内、外多种原因的交叉作用下,大马华人的华人文化学习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在第一章节的最后,亦有相关研究综述与本文的研究分析方法。第二章节将解释本文所使用、两者的教材由来与版本,并说明两者课文中的华人文化内容将会依据何种理论,如何细化成各种文化因素。同时为方便展示,也会对相关的文化因素以数据化与图表化方式呈现。在第二章节的最后部分会从两者在文化因素数据、文化内容主题划分的研究中作出客观地判断与结果。第三章节将会针对华人小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学习需要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主要辅助本文对华语课本与汉语课本的研究分析结果,同时进一步验证何者的华人文化内容会更符合华人小学生的文化学习需要。第三章对于华人小学生调查所得的数据反馈,也会为本文最后的结论部分提供参考方向,对现有华语教材提出改革建议。
张万霖[7](2020)在《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在世界发展愈发重要,汉语教学界也开始关注起语言、文化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或说文化教学部分更是汉语教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在全球进入“汉语热”的今天,课堂中除了教师与学生,教材更是能直接影响教与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以马来西亚小学阶段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教学的代表——华文小学与国民小学,两者的华语教材《华文》与《国小华语》为重点研究对象,从教材内部的文化角度出发,主要通过两者教材中的华人文化因素研究与内容比较,最后结合华人小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及文化学习需要调查,以问卷所得数据辅以本文的研究核心——究竟《华文》与《国小华语》何者在华人文化的学习会更符合马来西亚的华人小学生?本文内容分成四部分,第一章节的绪论将简述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及大马华文教育中的两种发展方向:汉语作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教学的社会情况,也会解释在内、外多种原因的交叉作用下,大马华人的华人文化学习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在第一章节的最后,亦有相关研究综述与本文的研究分析方法。第二章节将解释本文所使用、两者的教材由来与版本,并说明两者课文中的华人文化内容将会依据何种理论,如何细化成各种文化因素。同时为方便展示,也会对相关的文化因素以数据化与图表化方式呈现。在第二章节的最后部分会从两者在文化因素数据、文化内容主题划分的研究中作出客观地判断与结果。第三章节将会针对华人小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学习需要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主要辅助本文对华语课本与汉语课本的研究分析结果,同时进一步验证何者的华人文化内容会更符合华人小学生的文化学习需要。第三章对于华人小学生调查所得的数据反馈,也会为本文最后的结论部分提供参考方向,对现有华语教材提出改革建议。
谢丽[8](2020)在《“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培养 ——以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立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规定试题命制要以考查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历史解释”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和考试中均有所体现,而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制定的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标准都对历史解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教学和考试更注重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和考查。本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I-III卷文综·历史试卷中的试题、历史解释素养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对典型试题进行详细分析。基于对试题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关于培养历史解释的启示和一些方法策略,最终以新授课和复习课两个阶段的同一主题进行了案例设计。首先,对研究的缘由和意义进行阐释,通过研读和综合多种观点,对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策略、教学实践和高考试题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其次,结合相关成果和高考试题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情况,提出了历史解释素养水平能力划分,对辨析历史叙述、历史理解、描述与阐释、自主探究等四类考查类型的划分标准和能力要求作了阐述。再按照这个水平划分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了真题分析和统计,从中得出了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历史知识和史料的重要性,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描述和评判,还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再次,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和提高相关能力提出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行史料教学、采取“示范—训练”教学模式、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等培养策略。最后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中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课中的“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为主题,分别进行了新授课阶段和二轮复习中的教学设计,力求落实基于分析高考试题所提出的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
陈炜[9](2019)在《印度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传播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源自印度的帕拉瓦文字于公元5-7世纪传入东南亚海岛和半岛地区,后来演变为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内各民族的书写文字,对这些国家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印度文化与泰国文化互动的鲜活例证,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传播与演变历程无疑值得关注,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帕拉瓦文字的原型——婆罗米文字诞生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是辅音—音素文字元音化的产物。印度人在辅音—音素文字基础上,参照“曼荼罗”结构重新设计,形成了附标型音节文字。公元3-4世纪,婆罗米文字的南北分化越来越明显,并最终形成了“北方系”与“南方系”两大不同种类的文字。帕拉瓦文字诞生于公元5世纪左右,属于婆罗米文字的“南方系”后裔。帕拉瓦文字在继承婆罗米文字附标型音节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辅音符号概念。辅音符号使帕拉瓦文字不需要大量合体符号便可以表示复杂的复辅音,在表示韵尾辅音时辅音符号也更加灵活,它使帕拉瓦文字的符号数量减少。随着南印度与东南亚交流的不断深化,帕拉瓦文字在5-7世纪逐步传入东南亚并在8-9世纪间产生“后帕拉瓦文字”。后帕拉瓦文字保留了附标型音节结构,字形与帕拉瓦文字略有不同。孟高棉人熟练掌握帕拉瓦文字与后帕拉瓦文字的写法后,主要用于书写梵语和巴利语,有时也书写少量的高棉语和孟语。10-13世纪,孟高棉人在继承帕拉瓦文字附标型音节结构的基础上创制了古孟文字和古高棉文字,并大规模地用于书写本民族语言。泰人来到中南半岛后,以古高棉文字为原型,参考古孟文字部分特征,创制了泰文字。不同于孟高棉文字,泰文字不再是附标型音节文字,它只保留了附标型文字的外形特征,文字类型更倾向于元音—音素文字。13世纪后,泰文字、古孟文字与古高棉文字演变为帕拉瓦文字在泰国境内的三大支系。泰文字传播到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产生了豆荚泰文、尼贴泰文和小泰文;古高棉文字在泰国境内演变为泰国高棉文字,成为中部地区的经书文字;古孟文字传播到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产生了兰纳泰文与多坦文,分别成为当地的经书文字。19世纪后,伴随中部地区曼谷王朝的兴盛,泰文字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一方面泰文字实现了文字规范化,另一方面泰文字在中央政府的扶持下,强制推广到其他文字使用地区和领域,以国语字的身份在泰国社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作为帕拉瓦文字变体的泰文字完成了对泰国境内各种文字的“再统一”。泰文字的形成是印度帕拉瓦文字历多种途径、多条线路、多个“中转站”之后,再经本地文化的吸纳融合与“再创造”才最终实现的,在源自印度的文字符号上刻有深深的泰国印记。
方兴[10](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语言的演变》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的演变》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点符号 |
二、用词准确规范 |
三、所字结构 |
四、语病 |
五、补充内容 |
六、版式体例 |
(2)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胶辽官话比较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胶辽官话概况 |
1.地理概况 |
2.历史变革 |
3.方言系属 |
(二)研究现状 |
1.共时平面研究 |
2.历时平面研究 |
3.胶辽官话比较句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
(三)研究目的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意义 |
(四)理论方法 |
1.研究理论 |
2.研究方法 |
3.语料来源 |
一、胶辽官话差比句的共时平面研究 |
(一)胶辽官话差比句的语序类型及比较标记类型 |
1.Ⅰ型:“赶”字句 |
2.Ⅱ型:“起”字句 |
3.Ⅲ型:“伴”字句 |
4.Ⅳ型:“比”字句 |
5.Ⅴ型:无标记差比句 |
6.Ⅵ型:递比句 |
(二)胶辽官话差比句的地域分布 |
1.Ⅰ型:“赶”字句 |
2.Ⅱ型:“起”字句 |
3.Ⅲ型:“伴”字句 |
4.Ⅳ型:“比”字句 |
5.Ⅴ型:无标记差比句 |
6.Ⅵ型:递比句 |
7.六类差比句在胶辽官话中的分布小结 |
(三)差比句地域分布差异原因 |
1.辽宁东北官话与胶辽官话差比句关系 |
2.山东冀鲁官话与胶辽官话之间的关系 |
3.辽宁内部及山东内部胶辽官话差比句分布差异的趋势 |
二、胶辽官话平比句的共时研究 |
(一)平比句的语序类型及比较标记类型 |
1.Ⅰ型“一样”字句 |
2.Ⅱ型:“似的”句 |
3.Ⅲ型:“有”字句 |
4.Ⅳ型:“赶”字句 |
(二)平比句的地域分布 |
1.Ⅰ型:“一样”句 |
2.Ⅱ型:“似的”句 |
3.Ⅲ型:“有”字句 |
4.Ⅳ型:“赶”字句 |
5.四类平比句在胶辽官话中的分布小结 |
(三)平比句地域分布差异原因 |
1.辽宁东北官话与胶辽官话平比句的关系 |
2.山东冀鲁官话与胶辽官话平比句的关系 |
3.辽宁内部及山东内部胶辽官话平比句分布差异的趋势 |
三、胶辽官话极比句的共时研究 |
(一)极比句的语序类型及比较标记类型 |
1.Ⅰ型:“没有”句 |
2.Ⅱ型:“最”字句 |
3.Ⅲ型:“比”字句 |
(二)极比句的地域分布 |
1.Ⅰ型:“没有”字句 |
2.Ⅱ型:“最”字句 |
3.Ⅲ型:“比”字句 |
4.三类极比句类型在胶辽官话中的分布小结 |
(三)极比句地域分布差异原因 |
1.辽宁东北官话与胶辽官话极比句的关系 |
2.山东冀鲁官话与胶辽官话极比句的关系 |
3.辽宁内部及山东内部胶辽官话极比句分布差异的趋势 |
四、明清时期胶辽官话比较句研究 |
(一)明清时期胶辽官话差比句研究 |
1.Ⅰ型:“赶”字句 |
2.Ⅱ型:“比”字句 |
3.Ⅲ型:“起”字句 |
4.Ⅳ型:“似”字句 |
5.Ⅴ型:递比句 |
6.《金》和《醒》中差比句的差异 |
(二)明清时期胶辽官话平比句研究 |
1.Ⅰ型:SJ+比较动词+ST+比较助词 |
2.Ⅱ型:SJ+比较动词+ST+比较助词+A |
3.Ⅲ型:SJ+A+比较动词+ST |
4.Ⅳ型:SJ+ST+比较助词+A |
(三)明清时期胶辽官话极比句研究 |
1.“不如”句 |
2.“最”字句 |
(四)明清到现代胶辽官话比较句差异研究 |
1.明清与现代胶辽官话差比句差异研究 |
2.明清与现代胶辽官话平比句差异研究 |
3.明清与现代胶辽官话极比句差异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近现代汉语舌面声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5 研究概况 |
1.5.1 官话方言舌面声母(?)、(?)、(?)的研究概况 |
1.5.2 非官话方言舌面声母(?)、(?)、(?)的研究概况 |
1.5.3 现有研究可持续性拓展之处 |
第2章 官话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2.1 北京、东北、兰银官话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2.2 中原、西南、江淮官话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2.3 冀鲁、胶辽官话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第3章 非官话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3.1 湘语、赣语、客家话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3.2 徽语、吴语、平话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3.3 晋语见晓组精组声母腭化的音读与演变 |
第4章 汉语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特殊腭化现象 |
4.1 见晓组精组一等字腭化现象 |
4.2 见晓组精组合口三四等字腭化现象 |
第5章 汉语方言知庄章组声母读为(?)、(?)、(?)的现象 |
5.1 知庄章组声母读为(?)、(?)、(?)的现状 |
5.2 知庄章组声母读为(?)、(?)、(?)的层次 |
5.3 知庄章组声母演变模式探讨 |
第6章 舌面声母(?)、(?)、(?)演变问题阐述 |
6.1 舌面声母(?)、(?)、(?)的演变模式 |
6.2 舌面声母(?)、(?)、(?)的演变对“尖团合流”本质的揭示 |
6.3 方言中见晓组精组声母特殊腭化现象平议 |
第7章 近代汉语声母腭化演变余论 |
7.1 腭化演变受介音的影响 |
7.2 “尖团合流”导致的舌面声母(?)、(?)、(?)的音位特征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尖团音直接相关研究成果汇总 |
附录二:非官话方言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 |
图1:湘语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图 |
图2:赣语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图 |
图3:吴语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图 |
图4:晋语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图 |
图5:客家话见晓组精组声母三四等字腭化情况分布图 |
(4)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和考查维度 |
第一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 |
一 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 |
二 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
第二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维度 |
一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点” |
二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线” |
三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面” |
第二章 2017至2020 年全国卷(历史)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 |
第一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整体概况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比重 |
第二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分析 |
一 考查指标统计 |
二 试题分析 |
第三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特点及考查新变化 |
第一节 考查特点 |
一 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 |
二 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体现“大历史观” |
四 呈现多样化情境 |
第二节 新高考历史卷的新变化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形式 |
三 考查难度 |
第四章 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研读课标和教材,重视历史时空观念 |
一 依据《课程标准》,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
二 合理利用教科书,切实做到“用教材教”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手段,善用历史时空工具 |
一 历史地图 |
二 历史年表 |
三 时间轴 |
第三节 依托课堂教学,建构历史时空思维 |
一 创设时空情境,重现历史现场 |
二 设计与时空观念结合的问题链 |
第四节 注重时空观念与其他素养的内在联系 |
一 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 |
二 史料实证与时空观念 |
三 历史解释与时空观念 |
四 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道孚县概况 |
第二节 孔色乡概况 |
第三节 道孚语概况 |
第四节 道孚语地区的历史与口传历史 |
第五节 道孚语的定名与研究历史 |
第六节 本文的写作背景 |
第二章 道孚语孔色方言的语音特点 |
第一节 一般特点 |
第二节 声母 |
第三节 韵母 |
第四节 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声调 |
第五节 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藏语借词与汉语借词 |
1) 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藏语借词 |
2) 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汉语借词 |
第三章 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范畴 |
第一节 时与体的标记 |
1) 时标记 |
2) 体标记 |
第二节 态 |
1) 使动态 |
2) 被动态 |
3) 互动态 |
第三节 趋向前缀 |
第四节 人称 |
第五节 式 |
1) 命令式 |
2) 疑问式 |
3) 否定式 |
第六节 传信范畴 |
1) 后缀-v? |
2) 后缀-mo |
3) 前缀 p?- |
第四章 孔色方言中几种动词形态相关句法简析 |
第一节 判断动词、判断句与持续体 |
第二节 使动态、使役结构与 zv?类句 |
第三节 被动态与被动句 |
第四节 几种祈使句的表示方法与其语气强弱差异 |
第五章 孔色方言动词形态和周边语言的比较 |
第一节 时与体上的差异与共性 |
第二节 被动态 |
第三节 趋向词缀 |
第六章 小结 |
附录 A 道孚语孔色方言中的藏语借词 |
一、道孚语中藏语借词的确定与层次 |
二、道孚语孔色方言中藏语借词声母的语音标准 |
三、道孚语孔色方言中藏语借词的韵母的语音标准 |
四、从道孚语中的藏语借词来看道孚语历史上发生过的音变 |
1.从清擦音的送气化看甲乙两层借词的实质 |
2.从藏语借词中的韵母来看道孚语历史上发生过的元音链移: |
五、小结 |
附录 B 词表 |
附录 C 语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马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情况与华小简述 |
1.1.2 大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情况与国小简述 |
1.1.3 大马华人对华人文化需要的危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大马华人的华语与文化学习更新现况 |
1.2.2 对大马华人的华人身份认同提供新视角 |
1.2.3 对马来西亚小学华语教材的编写提供指导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文化教学的研究 |
1.3.2 有关大马华小与国小的教材文化因素研究 |
1.3.3 有关大马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汉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
2.1 华语教材与理论依据 |
2.1.1 华语教材 |
2.1.2 理论依据 |
2.2 华小《华文》的课文 |
2.2.1 华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分类 |
2.2.2 华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表现 |
2.3 国小《国小华语》的课文 |
2.3.1 汉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分类 |
2.3.2 汉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表现 |
2.4 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中的华人文化研究 |
2.4.1 华人文化因素分类数据比较 |
2.4.2 华人文化因素表现数据比较 |
2.4.3 华人文化内容的主题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人小学生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学习需要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文化身份认同调查 |
3.2.2 满意程度与文化需求调查 |
3.3 小学生对文化身份认同调查情况 |
3.3.1 华人族群探索与认同面向 |
3.3.2 华人文化探索与认同面向 |
3.4 对教材中华人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情况 |
3.4.1 对华人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满意、倾向与需求 |
3.4.2 对教材中华人文化内容或呈现形式的额外需求调查情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总结 |
4.2 建议 |
4.3 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马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情况与华小简述 |
1.1.2 大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情况与国小简述 |
1.1.3 大马华人对华人文化需要的危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大马华人的华语与文化学习更新现况 |
1.2.2 对大马华人的华人身份认同提供新视角 |
1.2.3 对马来西亚小学华语教材的编写提供指导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文化教学的研究 |
1.3.2 有关大马华小与国小的教材文化因素研究 |
1.3.3 有关大马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汉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
2.1 华语教材与理论依据 |
2.1.1 华语教材 |
2.1.2 理论依据 |
2.2 华小《华文》的课文 |
2.2.1 华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分类 |
2.2.2 华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表现 |
2.3 国小《国小华语》的课文 |
2.3.1 汉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分类 |
2.3.2 汉语课文的华人文化因素表现 |
2.4 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中的华人文化研究 |
2.4.1 华人文化因素分类数据比较 |
2.4.2 华人文化因素表现数据比较 |
2.4.3 华人文化内容的主题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人小学生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学习需要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文化身份认同调查 |
3.2.2 满意程度与文化需求调查 |
3.3 小学生对文化身份认同调查情况 |
3.3.1 华人族群探索与认同面向 |
3.3.2 华人文化探索与认同面向 |
3.4 对教材中华人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情况 |
3.4.1 对华人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满意、倾向与需求 |
3.4.2 对教材中华人文化内容或呈现形式的额外需求调查情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总结 |
4.2 建议 |
4.3 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培养 ——以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试题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 |
第一节 历史解释素养水平能力划分 |
第二节 历史解释素养试题分析 |
一、辨析历史叙述类 |
二、历史理解类 |
三、描述与阐释类 |
四、自主探究类 |
第三节 高考对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启示 |
一、夯实历史知识 |
二、分析与解读史料 |
三、分析、描述和评判历史 |
四、与现实问题相联系 |
第二章 基于高考历史解释素养考查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第二节 实行史料教学 |
一、选取史料,设计教学 |
二、巧用史料,进行解释 |
第三节 采取“示范—训练”教学模式 |
一、教师示范,掌握方法 |
二、开展活动,加强训练 |
第四节 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
第三章 基于高考试题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案例 |
第一节 高考试题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考查 |
第二节 新授课阶段“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的教学案例 |
第三节 复习课阶段“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的教学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印度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传播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解释 |
一、帕拉瓦文字 |
二、婆罗米文字 |
三、“泰国”的概念与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帕拉瓦文字的起源 |
第一节 印度河文明的文字 |
第二节 印度的婆罗米文字 |
一、婆罗米文字的起源 |
二、婆罗米文字的特征与类型 |
三、婆罗米文字的分化 |
第三节 帕拉瓦文字的诞生 |
一、帕拉瓦文字的出现 |
二、帕拉瓦文字的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帕拉瓦文字传入东南亚 |
第一节 帕拉瓦文字传入前东南亚的印度文字 |
一、公元初年东南亚的文字状况 |
二、2-3世纪婆罗米文字传入东南亚 |
三、4-5世纪“南方系”伽檀婆文字与“北方系”笈多文字传入缅甸 |
第二节 帕拉瓦文字传入东南亚及其初步发展 |
一、5-7世纪帕拉瓦文字传入东南亚 |
二、8-10世纪后帕拉瓦文字的产生 |
第三节 古孟文字与古高棉文字的产生 |
一、古高棉文字的产生 |
二、古孟文字的产生 |
小结 |
第三章 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分化 |
第一节 中部地区的泰文字 |
一、泰文字的起源 |
二、兰甘亨国王时期泰文字 |
三、立泰王时期泰文字 |
四、阿瑜陀耶时期泰文字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的高棉文字 |
第三节 北部地区的兰纳泰文、豆荚泰文与尼贴泰文 |
一、兰纳泰文 |
二、豆荚泰文 |
三、尼贴泰文 |
第四节 东北部地区的小泰文与多坦文 |
一、多坦文 |
二、小泰文 |
小结 |
第四章 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再统一” |
第一节 19世纪后泰文字的发展 |
一、近现代工具的产生与泰文字的变化 |
二、近代泰文字两次文字改革 |
三、泰文字的规范化 |
第二节 19世纪后以泰文字为主体的文字整合 |
一、泰文字对中部地区高棉文字的整合 |
二、泰文字对北部地区文字的整合 |
三、泰文字对东北部地区文字的整合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
1.5 研究对象 |
1.5.1 地域范围 |
1.5.2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
2.3 其他思想文化 |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
4.2.1 山间寺观 |
4.2.2 崖壁洞窟寺观 |
4.2.3 水畔寺观 |
4.2.4 小山岗寺观 |
4.2.5 平原平地寺观 |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
5.2 前导空间 |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
5.3 建筑空间 |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
5.4 园林空间 |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
5.5 空间格局对比 |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
6.4.1 用诗境说禅境 |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
7.1.3 保护策略思考 |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语言的演变》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J]. 韩宝江. 中学语文, 2021(34)
- [2]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胶辽官话比较句研究[D]. 孙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近现代汉语舌面声母(?)、(?)、(?)演变研究[D]. 秦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D]. 郭梦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道孚语孔色方言的动词形态研究[D]. 杨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D]. 张万霖(CHONG WOAN LING).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马来西亚华小与国小华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 ——辅以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分析[D]. 张万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培养 ——以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D]. 谢丽.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印度帕拉瓦文字在泰国的传播与演变[D]. 陈炜.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10]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