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踢的神奇用途

单词踢的神奇用途

一、kick一词的妙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思明[1](2009)在《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在认知功能背景下,借助对比、定量和定性分析手段,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以独立小句和完整语篇中英汉动结式为对象,分八章讨论三个问题: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语义制约及其异同;英汉动结式的句法结构、联接及其异同;英汉动结式的语篇特征及其异同,并寻求认知功能解释,旨在从动静结合分析中揭示英汉动结式的本质属性,同时兼顾其他语言材料,追求研究结论的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意义。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动结式是因果致使事件结构的一种句法化体现,遵循“一因一果”的认知倾向和“直接可见关联”的识解原则;按其语义结构与事件结构的象似性,英汉动结式家族可分四类,构成一个原型等级:典型动结式>准典型动结式>假典型动结式>非典型动结式。第二,动结式是语言内外要素互动制约整合的产物,其可接受性关键取决于自身的高、低层次语义关系、理想的认知模式和交际功能之间的相互协商。第三,动结式的致事本质上是事件性的,是使因事件成分在认知凸显和“转喻剪切”作用下按优先原则做出的选择,形式依赖程度的类型差异使汉语比英语享有更大的致事选择灵活性;进入英汉动结式V的动词排斥如下语义特征:[-谓词性]、[+状态性]、[+静态性]、[+结果]、[-影响性],但存在差异性;经历者不一定遵守DOR原则;英汉动结式的补语存在范畴类别和整合能力差异,前者可为RAP/PP/ADP/NP ,后者可为RAP/VP/NP,其中RAP最强,各类整合具有不对称性和类型倾向性。第四,事件单一界化限制和补语的功能差异共同制约了R的准入条件:语言界化事件的词库或句法手段差异决定了英汉动结式的不对称性;动结式中只有界化事件的R具有互补分布特征,但类比偶尔会生成标记性R。第五,英汉动结式都拥有SVOR,SVRO和SVR语序,都遵循普遍联接规则和受制于多种制约;但存在句式数量、地位和语序类型差异,英语三类语序中SVOR和SVR是非标记性的,SVRO是标记性的,汉语八类语序中SVRO、SVR和“把”字句动结式是非标记性的,SOVR、SVOR、SV1OV2R、SVRO1O2和SV1O1V2RO2是标记性的;英汉动结式分别偏爱间断语序和连续语序,主要受制于语法化程度和语言类型差异。第六,英汉动结式的语篇特征存在异同。不同点是:汉语动结式分布频率高于英语动结式;英汉动结式的语篇分布频率存在语序差异:汉语最高的是SVRO,英语最高的是SVOR。相同点是:不同语类的语篇在动结式的分布上存在差异,语篇的正式程度与动结式频率成反比;在散文语篇中动结式倾向于肯定极性、主动语态和陈述语气、采用小句形式;动结式在语篇和孤立小句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些都可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获得认知功能解释。

张慧琴[2](2009)在《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以史为鉴,以人为本。”20世纪是翻译的世纪。20世纪百年翻译史是人类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翻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翻译活动、文学翻译的特殊本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文学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学者在全面梳理了我国翻译研究现状之后,认为目前的翻译研究显示出不平衡的特征,如文学翻译少,部分研究还比较零散,特别是在翻译家研究中。正如穆雷教授所言:“我国对翻译家的研究往往只有研究对象去世之后才能总结其翻译经验,回顾其翻译历程”。如《翻译家周作人论》、《翻译家鲁迅》、《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和《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等,都是后人对前人的一种探测性的研究,因翻译家的逝世,其研究无法得到被研究者的回音与确认。殊不知翻译家的研究绝非仅仅是整理他们的译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成熟过程和翻译观念的转化过程,以及他们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某种翻译理论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只有通过与翻译家面对面的交流,亲耳聆听并记录一些他们没有写出来的感受,才能使研究更加真实、生动、可靠、全面。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的全国资深翻译家高健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梳理,探寻其翻译轨迹,彰显其翻译协调理论。全文从高健翻译协调理论写作的缘起入手,剖析我国文学翻译研究现状,探索翻译协调理论的创立背景、协调理论产生的客观需要和理论依据、协调理论的科学定义与实施策略,筛选文学翻译中十对主要矛盾的协调处理进行理论阐述,结合高健等名家译文进行实例论证与赏析,进一步阐述协调理论是高健翻译四论(相对理论、复式语言理论、语言个性理论以及停顿理论)之核心。同时,挑选典型实例论证协调理论的发展方向与完善途径,并以高健访谈录的形式,探索高健成功翻译之历程,有力论证了协调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全文分为六大部分:一、绪论简述二十世纪文学翻译之研究成果,从翻译家研究之缺憾入手,阐述翻译家高健研究之缘起,介绍其丰硕的翻译成果,阐述其翻译思想研究之意义。二、翻译协调理论概述阐述协调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需要,探究协调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西方语言学、心理学研究之契合,从共时矛盾与历时矛盾两方面对协调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论证协调理论是文学翻译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的始终。并对高健协调理论的定义、协调的对象与协调的实施策略(协调的前提与条件、协调的标准与要求、协调的幅度与范围、协调的效果与目的、协调的方面与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证,帮助读者在全面了解协调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应用协调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三、翻译中诸关系与矛盾之协调从文学翻译中五组对立关系(译出原文的词还是译出原文的意,译文应像原文还是像译文,译文应反映原文的风格还是译者自己的风格,译文应保持原文的时代性还是选用译文同时代作品的词汇,译文应对原文完全照搬还是适度增减)、八组对话关系(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与译者、读者与译者,原文风格与译者、文化语境与译者、译文风格与译者以及社会与译者)的协调统一入手,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中十对主要矛盾之协调统一。即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协调统一、内容与形式之协调统一、整体与细节之协调统一,语言的自然性与民族性之协调统一,英汉民族思维之协调统一、形合与意合之协调统一、异化与归化之协调统一、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之协调统一、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协调统一、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之协调统一。该部分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例证。四、翻译协调之例证通过选取高健翻译的经典散文和《盖兹堡献仪演说》的四个不同译本进行对照赏析,凸显高健协调翻译之高妙,并以夏济安先生和高健翻译的《英国乡村》的诸多片段进行对比,启发读者思考,祈望读者尝试运用协调理论对译文进行客观分析,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后选取高健译作《记得我们当年分手》、《圣塞西莉亚之歌》为典型译例,结合散文翻译协调理论与诗歌鉴赏之六角度、五标准、三美论与两认识的协调理论,论证高健协调翻译之广泛性与实用性。同时,本章还选取着名翻译家朱虹的汉译英作品和诸多翻译大家对嵌字特例所作的不同翻译给予逐一剖析,多角度论证协调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指导作用。最后补充以协调理论指导的自我实践,多角度论证协调理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五、协调理论之发展与完善论述协调理论与高健其他四论(相对理论、复式语言理论、语言个性理论、停顿理论)之互补性,结合高健翻译实例,论证协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六、高健访谈录以访谈的形式回顾全文,围绕高健协调理论的起源、发展、完善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证,真实、全面、客观地再现高健协调翻译实践与协调理论形成之历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突破翻译人物个案研究中面面俱到之传统模式,将研究聚焦于高健协调翻译理论,结合大量实例分析论证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该研究方法重点突出,人物个性鲜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便于读者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把握翻译协调理论,为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2)通过作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既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依据,也为后人对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3)尝试将翻译协调理论以规范、凝练的语言科学定义,追溯“调和”到“协调”的转变,阐释协调理论之内涵。(4)强调以追求“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为翻译的最高理想,取各家所长,将“协调为手段,和谐为目标”贯穿于翻译全过程。(5)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以和谐的态度、协调的手段,共同查找被研究者翻译实践中的缺憾,探索翻译协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这在翻译研究史上并不多见。(6)对研究者访谈录的整理,既真实再现了该文的写作心路,也为后人对翻译家的研究开启了思路,使其研究的鲜活性与可靠性得到最大程度提升。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论阐释为基础,以实例分析为手段,沿着高健协调理论之主线,探索其翻译实践,挖掘协调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之契合点,论证协调理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本研究在问题切入点、研究方法和素材的收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但同时在研究范围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可拓展空间。总之,高健翻译理论与实践为翻译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待于学者进一步发掘,以便为高健的翻译研究乃至整个翻译家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引发更深的思考。

顾雯雯[3](2019)在《伦理学着作《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重微·重积、经权、力命)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一书是由中国哲学大家张锡勤先生所着,本书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条目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梳理,整理并总结了伦理道德条目从产生至今的含义。译者选取其中三章内容,即《重微·重积》、《经权》和《力命》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通过对这三章内容的英译,译者从语义补偿、无主句英译和文言文特殊句式英译三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有关文言文的英译方法,并总结出了文言文等相关阐释性文本在英译时应该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希望本文本的英译方法和技巧能为其他译者在英译此类文本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方澜[4](2009)在《《瓦尔登湖》的词汇特征初探》文中指出《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按照英国文体学家肖特提出的文体学分析方法步骤,即语言描述→文本阐释→价值评价,分析《瓦尔登湖》词法特征:口语词、强调词和翻新词,并阐释这些特征在《瓦尔登湖》主旨表现以及作者意图传达方面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掘《瓦尔登湖》潜在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及其思想价值。

牛跃辉,孙淼[5](2007)在《奇妙的英语双关语》文中认为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在各种文体中均可见到。其特点是含蓄委婉,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幽默滑稽。了解和掌握“双关”这一修辞手法,既可以使人感悟英语语言的表达魅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石洛祥[6](2013)在《英语惯用语块的临时变体及句法转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惯用语由于结构的凝固性和语义的晦涩性一直被认为没有转换潜力。根据转换生成语法,惯用语的凝固性只是个程度问题。本文以语块理论为出发点,以转换生成语法、模因论和隐喻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惯用语的临时变体和句法转换两个方面探讨了其转换生成潜力。临时变体主要表现为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语义变异三方面;在句法层面上对惯用语转换不会影响惯用语的喻义。惯用语的临时变体和句法转换可以增加表达的灵活性,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徐曦[7](2017)在《商务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技巧》文中研究说明广告语要做到简洁凝练、风趣幽默并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双关语用其特殊的创造言外之意的效果,留给消费者想象空间,成为广告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双关语在广告中的几种表现形式以及双关语的翻译技巧。

冷冰冰[8](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指出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利冬冬[9](2019)在《钦州白话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钦州白话主要分布在钦州市周边地区及钦州市城区,以钦州城区的白话为代表。本文在全面调查钦州白话词汇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钦州白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纵向探讨钦州白话词汇的词形、词义、构词、词汇来源等方面,以期分析钦州白话词汇系统的面貌及特点。本文主要分为8个部分:1.绪论:主要对钦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口及方言概况等进行介绍、对钦州白话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对田野调查情况做说明。同时还对钦州白话语音系统进行描写。2.钦州白话音系:列出钦州白话的声韵调系统以及音系特点。3.钦州白话分类词表:对钦州白话词汇进行系统地描写,调查、记录了天文、地理、时令等31类词语,并以分类词表的形式呈现出来。4.钦州白话词形和词义特点:从词形、词义角度,通过对比普通话词汇来描写钦州白话词汇特点。5.钦州白话构词特点:主要从构词方式、构词理据角度描写钦州白话词汇特点。6.钦州白话词汇的来源:主要从古汉语词的沿用、邻近汉语方言、民族语词汇的吸收、外来词的影响、钦州白话的本土词4个方面对钦州白话词汇来源进行分析。7.钦州白话词汇与周边邻近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钦州白话与廉州话、北海白话之间的关系,以及钦州白话与南宁白话、广州话之间的源流情况。通过钦州白话与廉州话、南宁白话的比较看钦州白话的归属问题。8.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李信厚[10](2018)在《太极散手技理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极散手,追究其历史溯源,其本质是一种高端搏击术。由于其技击理论、观念和技法为现代人所误解,这种格斗术看起来有点“脱离实际”。基于此,反思传统,改变思维,重新审视,建立新的太极搏击观则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介入研究法、历史方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太极散手技击原理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研究结论如下:1.太极散手的概念界定为:两人互为对手,各自运用太极拳的技击原理和各种攻防的技战术,彼此粘连黏随,通过肌肤的触觉和视觉,判断对方的劲别、攻防方法及意图,综合运用踢、打、摔、拿、推等技术,在得机得势时,施以最有效的招法,在最短空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制胜对手的对抗运动。2.太极散手与散打在运动形式和内涵方面存在差异。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的区别在于:首先,哲学理念不同;其次,实战理念方面存在差异性。3.太极散手实战过程中,通过触觉结合听觉和视觉来判断对手劲力的变化情况,对对手的招法,进行详细审查,具体表现形式为“听劲。”对于“听劲”的把握,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敌情。在“听劲”的基础之上,具体操作则是通过“懂劲”来完成的。“懂劲”包含内和外包含两层内涵。内在指明确太极散手实战中阴阳变化之规律;外则是熟练掌握劲力运使和发放的规律与方法。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技艺,站在哲学的视角,将太极散手技理可以抽象为“道”的层面。4.太极散手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盘架、招法、劲力、功力和实战等几个方面。“型”指的是“盘架”,劲力训练是太极散手训练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实战水平的重要手段。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粘黏劲训练”“听劲”训练、“接耗劲训练”和“综合劲力训练”等。“功力”指的是有效地发挥搏击技术的能力。“功力训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自身功力的运使和发放训练;其次,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二、kick一词的妙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ick一词的妙用(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动结式概念及其命名与含义
    1.2 选题动因与研究问题
    1.3 基本观点与材料来源
    1.4 理论框架
    1.5 方法、目的与结构
第二章 英汉动结式的研究现状
    2.1 英语动结式的研究现状
        2.1.1 英语动结式的类型研究
        2.1.2 英语动结式的制约研究
        2.1.3 英语动结式的论元结构研究
    2.2 汉语动结式的研究现状
        2.2.1 汉语动结式的产生
        2.2.2 汉语动结式的类型研究
        2.2.3 汉语动结式的语义与句法研究
        2.2.4 汉语动结式的制约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英汉动结式的语义特征
    3.1 致使事件的句法生成与语义表征
    3.2 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与句法生成
        3.2.1 典型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
        3.2.2 准典型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
        3.2.3 假典型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
        3.2.4 非典型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
    3.3 英汉动结式的语义关系
        3.3.1 语义关系及其特征
        3.3.2 英汉动结式的语义层次与整合
    3.4 小结
第四章 英汉动结式的致事和动词语义制约
    4.1 英汉动结式致事的语义制约
    4.2 英汉动结式动词的语义制约
        4.2.1 动词的类型
        4.2.2 英语动结式动词的语义制约
        4.2.3 汉语动结式动词的语义制约
    4.3 小结
第五章英汉动结式的经历者和补语类型制约
    5.1 经历者的语义制约
    5.2 补语的类型制约
        5.2.1 可进入动结式补语的AP
        5.2.2 可进入动结式补语的PP
        5.2.3 可进入动结式补语的ADP
        5.2.4 可进入动结式补语的VP 与NP
    5.3 补语的单一限制
        5.3.1 事件—语言映射
        5.3.2 事件界化与语言界化
        5.3.3 补语单一限制的功能阐释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结式的句法结构与联接
    6.1 英汉动结式的句法结构及其异同
        6.1.1 英汉动结式的句法结构
        6.1.2 英汉动结式的句法异同
    6.2 英汉动结式语序的类型学考察
        6.2.1 语言与动结式的语序类型
        6.2.2 Williams 的动结式语序类型学阐释
        6.2.3 英语动结式语序的历时考察
        6.2.4 汉语动结式语序的历时考察
    6.3 英汉动结式语序异同的语法化阐释
    6.4 英汉动结式的联接
        6.4.1 有关联接理论概述
        6.4.2 英汉动结式的联接
    6.5 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结式的语篇考察与认知功能阐释
    7.1 英汉动结式语篇取样考察
        7.1.1 语篇取样说明
        7.1.2 英汉动结式的语篇特征与阐释
    7.2 英汉动结式的散文语篇分析与阐释
        7.2.1 英汉动结式的散文语篇特征
        7.2.2 英汉动结式散文语篇特征的异同与阐释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8.3 今后研究方向
语料来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2)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健翻译协调思想研究背景
    1.2 高健翻译成就及翻译思想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翻译协调理论概述
    2.1 翻译协调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
    2.2 翻译协调理论产生之客观需要
    2.3 翻译协调之理论探究
        2.3.1 翻译协调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西方语言学、心理学研究之契合
        2.3.1.1 翻译协调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之契合
        2.3.1.2 翻译协调理论与西方语言学研究之契合
        2.3.1.3 翻译协调理论与心理学研究之契合
        2.3.2 从共时矛盾和历时矛盾分析协调之必要性
        2.3.3 协调贯穿于翻译之全过程
        2.3.3.1 协调是文学翻译之指导思想
        2.3.3.2 协调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之始终
        2.3.4 翻译协调理论之内涵
        2.3.4.1 翻译协调理论之定义
        2.3.4.2 翻译协调之对象
    2.4 翻译协调理论之实施策略
        2.4.1 协调之前提与条件
        2.4.2 协调之标准与要求
        2.4.3 协调之幅度与范围
        2.4.3.1 中外协调幅度之理论依据
        2.4.3.2 协调幅度之内涵
        2.4.3.3 协调之目的与效果
        2.4.3.4 协调之方面与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翻译中诸关系与矛盾之协调
    3.1 文学翻译中五组对立关系之协调
    3.2 文学翻译中八组对话关系之协调
    3.3 文学翻译中十对主要矛盾之协调
        3.3.1 艺术性与科学性之协调统一
        3.3.1.1 艺术性与科学性协调统一之理据
        3.3.1.2 艺术性与科学性协调统一之实践
        3.3.2 内容与形式之协调统一
        3.3.2.1 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之理据
        3.3.2.2 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之实践
        3.3.3 整体与细节之协调统一
        3.3.3.1 整体与细节概念之厘定
        3.3.3.2 整体与细节之关系
        3.3.3.3 整体与细节协调统一之理据
        3.3.3.4 整体与细节协调统一之实践
        3.3.4 语言民族性与语言自然性之协调统一
        3.3.4.1 语言民族性与语言自然性概念之厘定
        3.3.4.2 语言民族性与语言自然性协调统一之理据
        3.3.4.3 语言民族性与语言自然性协调统一之实践
        3.3.5 英汉民族思维之协调统一
        3.3.5.1 英汉民族思维协调统一之理据
        3.3.5.2 英汉民族思维协调统一之实践
        3.3.6 形合与意合之协调统一
        3.3.6.1 形合与意合概念之厘定
        3.3.6.2 英汉语句子特点之分析
        3.3.6.3 形合与意合协调统一之理据
        3.3.6.4 形合与意合协调统一之实践
        3.3.7 异化与归化之协调统一
        3.3.7.1 引言
        3.3.7.2 异化与归化概念之厘定
        3.3.7.3 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协调统一之理据
        3.3.7.4 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协调统一之实践
        3.3.8 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之协调统一
        3.3.8.1 我国文章风格研究之追溯
        3.3.8.2 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协调统一之理据
        3.3.8.3 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协调统一之实践
        3.3.9 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协调统一
        3.3.9.1 风格研究之起源
        3.3.9.2 文章风格研究之发展
        3.3.9.3 风格之内涵
        3.3.9.4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协调统一之理据
        3.3.9.5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协调统一之实践
        3.3.10 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之协调统一
        3.3.10.1 引言
        3.3.10.2 翻译中创造力发挥之限度
        3.3.10.3 “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协调统一之理据
        3.3.10.4 “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协调统一之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翻译协调之例证
    4.1 英汉协调翻译之例证
        4.1.1 美文之协调翻译
        4.1.2 《盖兹堡献仪演说》四个译本比照
        4.1.3 散文《英国乡村》两个译本比照
        4.1.4 诗歌之协调翻译
        4.1.4.1 引言
        4.1.4.2 诗歌鉴赏理论之协调性
        4.1.5 诗歌译文鉴赏之实践
        4.1.5.1 六角度鉴赏译文《记得当年我们分手》
        4.1.5.2 三美论鉴赏译文《记得当年我们分手》
        4.1.5.3 《圣塞西莉亚之歌》协调译文之多角度赏析
    4.2 汉英协调翻译之例证
    4.3 “嵌字游戏”之协调翻译
    4.4 协调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尝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调理论之发展与完善
    5.1 协调理论之发展
        5.1.1 协调理论
        5.1.2 相对理论
        5.1.3 复式语言理论
        5.1.4 语言个性理论
        5.1.5 停顿理论
    5.2 协调理论之完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高健先生访谈
参考书目

(3)伦理学着作《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重微·重积、经权、力命)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意义与目的
        一、翻译意义
        二、翻译目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 自我校对
        (二) 他人校对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语义补偿
        一、文化词汇加注补偿
        二、术语的英译补偿
        三、逻辑关系衔接补偿
    第二节 无主句的的英译
        一、无主句的被动翻译
        二、补出主语
        三、采用“it”作形式主语
    第三节 固定句式的英译
        一、文言文叙述句(“矣”和“焉”)
        二、文言文判断句(“也”字)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总结翻译实践收获
    第二节 回看翻译实践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5)奇妙的英语双关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双关语的定义
三、双关语的分类
    1. 谐音双关
    2. 多义双关
    3. 语法双关
    4. 延伸双关
四、双关的妙用
    1. 与诗歌、小说、戏剧等结缘密切
    2. 新闻文体使用双关以增加美感
    3. 双关手法受到众多广告商的青睐例如:
    4. 巧妙地用于书名之中
    5. 日常谐语及俏皮对话中也常用双关
    6. 谜语也大量使用双关
五、结束语

(6)英语惯用语块的临时变体及句法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2.1 转换生成语法与模因论
    2.2 惯用语临时变体的认知阐释
3. 惯用语块的临时变体及句法转换研究
    3.1 惯用语块结构的相对凝固性
    3.2 惯用语块的临时变体
    3.3 惯用语块的句法转换
4. 结语

(7)商务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关语在商务英语广告中的表现形式
    (一) 语音相关 (谐音双关)
        1.
        2.
        4.
    (二) 语义的双关
        1.“Discover our true nature.
        2.“Give your hair a touch of spring.
        3.“A better stretch for the long stretch.
        4.“Terror strikes the heart of US.
        6.“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三) 语法的双关
        1. 可乐的广告语:
        2.“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四) 黏着语素双关
    (五) 成语的双关
        1.“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
二、商务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技巧
    (一) 契合译法
    (二) 变通译法
        1.“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译为“追球开踢, 拳打脚踢。”
        2.“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译为“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 无与伦比的加拿大神神。”
    (三) 套译法
        1.“It is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2.“Quality breeds success.
        3.“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4.“All roads lead to Holiday inn.
    (四) 侧重译法以及补偿译法
        1.“The driver is safer when the rode is dry.
        3.“OIC”读为“oh, I see.

(8)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9)钦州白话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钦州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口及方言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历史沿革
        1.1.3 人口及方言概况
    1.2 文献综述
        1.2.1 钦州市粤方言研究现状
        1.2.2 广西粤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调查研究情况简介
        1.5.1 材料来源
        1.5.2 使用的符号说明
2 钦州白话音系
    2.1 钦州白话声韵调系统
        2.1.1 声母(20个,包含零声母)
        2.1.2 韵母(56个)
        2.1.3 声调(7个)
    2.2 钦州白话音系特点
        2.2.1 声母特点
        2.2.2 韵母特点
        2.2.3 声调特点
3 钦州白话分类词表
    3.1 词表说明
    3.2 词表正文
4 钦州白话词形和词义特点分析
    4.1 钦州白话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4.1.1 词形相同或相近,词义范围不同
        4.1.2 词形相同或相近,词义完全不同
    4.2 钦州白话与普通话词义相同,词形不同
        4.2.1 词义相同,词形完全不同
        4.2.2 词义相同,词形部分相同
    4.3 丰富的同义词与近义词
5 钦州白话构词特点分析
    5.1 构词方式
        5.1.1 单纯词
        5.1.2 合成词
    5.2 构词理据
        5.2.1 直接命名
        5.2.2 间接命名
6 钦州白话词汇的来源
    6.1 古汉语词的沿用
        6.1.1 名词类
        6.1.2 动词类
        6.1.3 形容词类
        6.1.4 量词类
    6.2 邻近汉语方言、民族语词汇的吸收
        6.2.1 邻近汉语方言词汇的吸收
        6.2.2 民族语词汇的吸收
    6.3 外来词的影响
    6.4 钦州白话有特色的词汇
        6.4.1 与食物有关的词
        6.4.2 与海有关的词语
        6.4.3 与风俗习惯有关的词语
        6.4.4 其他有特色的词
7 钦州白话词汇与周边邻近方言词汇的比较
    7.1 《两阶核心词表》比较情况
        7.1.1 钦州白话与廉州话、北海白话比较情况
        7.1.2 钦州白话与南宁白话、广州话比较情况
        7.1.3 五个方言比较情况
    7.2 《基本词汇表》比较情况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钦州白话同音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太极散手技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1.1 发展之殇
        1.1.2 研究缘起
        1.1.3 拳以合道
        1.1.4 拳技误区
        1.1.5 理论盲点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依据阐释
        1.5.1 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1.5.2 符号学理论
        1.5.3 生理学理论
    1.6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技击理论研究层面
        2.1.1 太极拳技击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2.2 太极拳技击实践方面的研究
        2.2.1 太极拳技击方法方面的研究
        2.2.2 “劲”力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考略
        2.2.3 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
    2.3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走访调查法
        3.2.3 归纳演绎法
        3.2.4 历史方法
        3.2.5 个案研究法
        3.2.6 介入研究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厘清概念:散手、太极散手、国外格斗术之辩
        4.1.1 “散打”“散手”之辩
        4.1.2 太极散手之辩
        4.1.3 散打与太极散手之辩
        4.1.4 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之辩
        4.1.5 小结
    4.2 理通入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探究
        4.2.1 “指号学”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对太极散手技理建构的启示
        4.2.2 审视之法:“听劲”解构
        4.2.3 具体操作:“懂劲”解构
        4.2.4 感应随通:太极散手实战技理中“道”之阐释
        4.2.5 小结
    4.3 炼体证道:实战技理对太极散手功夫修炼的启示
        4.3.1 价值重构
        4.3.2 理念创新
        4.3.3 技术融合
        4.3.4 实践致用
        4.3.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太极”概念发展的历史透视
    附录二 全球化视野下的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kick一词的妙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 罗思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2]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D]. 张慧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3]伦理学着作《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重微·重积、经权、力命)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顾雯雯.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瓦尔登湖》的词汇特征初探[J]. 方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5]奇妙的英语双关语[J]. 牛跃辉,孙淼.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7(01)
  • [6]英语惯用语块的临时变体及句法转换研究[J]. 石洛祥. 外语教学, 2013(02)
  • [7]商务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技巧[J]. 徐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8]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9]钦州白话词汇研究[D]. 利冬冬.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太极散手技理探究[D]. 李信厚.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单词踢的神奇用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