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学翻译的若干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尚芸[1](2019)在《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国,在不断地交流往来中越来越重视汉语,孔子学院、孔子课堂、CPIK成为韩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韩国崇尚快乐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笔者作为CPIK项目中的一员在韩国的教育中深刻体会到了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知识,笔者在任期内教学的第二学期,与搭档老师一起将视觉思维应用于汉语教学中。为了探讨教学实践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高一年级7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视觉思维作品分析、问卷调查反馈分析及小测试,并从中得出结论及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今后的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为促进汉语教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概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视觉思维在国内外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视觉思维的相关概念及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概述了韩国天安高中的汉语教学现状,并对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应用的设计,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视觉思维的工具及视觉思维应用于汉语教学的预期效果。第四部分为视觉思维的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通过对教学实践对象的课堂观察、作品、问卷反馈及小测试来分析教学实践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视觉思维教学提出改进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写作进行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孙吉娟[2](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梦之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郭延礼[3](1998)在《中国近代翻译述略兼论文学翻译迟到的原因》文中提出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翻译历史的三个重要时期:汉唐至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和近代的西方翻译,以及近代时期的翻译与前两期在翻译主体、翻译方式和翻译内容上的不同,进而指出,文学翻译的出现是近代翻译中一个新的特点。论文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近代翻译历程中,为什么文学翻译来得最迟呢?作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二是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学自我优越度的作祟;三是文学翻译较自然科学翻译和社会科学翻译为难。
李宏鸿[4](2013)在《多声部的和谐:解构主义翻译观研究 ——以本雅明和德里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解构主义翻译观是源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就充满了争议。本着正本清源的精神,本论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本雅明和德里达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哲学渊源开始,对它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探讨了该理论从本雅明到德里达的发展轨迹,指出它对文学翻译深刻的启示意义,最终阐明了解构主义翻译观借助哲学、语言、文学、翻译等多种渠道传递出的一种多声部的和谐精神,展示了蕴含在它精神深处的和谐主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言。概述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和谐主题以及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于翻译研究的深远意义,同时也对德里达和本雅明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上的亲缘性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除了表现在它对翻译的根本问题所提出的一整套系统看法之上,更着重表现在它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意义之上。因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关于意义永远无法确定、文本无定解、翻译不是为了传递内容,而是为了释放真理等思想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的无限创造性、文本的高度虚构性以及随后衍生的文本解读的开放性等突出特征共同构成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的精神高度契合。源于解构哲学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虽然带有破坏性的表象,然而它实际上传递的是一种语言和谐的精神以及超越语言的人文意义上的和谐主题,这一点在它从本雅明到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本雅明并未给自己的翻译思想贴上解构主义的标签,然而他的翻译思想以其与德里达翻译观在解构思想上的高度亲缘性而成为事实上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源头。第二章阐述了解构主义翻译观从哲学思想到翻译思想的发展轨迹,追溯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哲学渊源,对解构哲学进行了理论综述,并对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进行了文献综述。本章指出,解构主义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传统哲学的解构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的此在思想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对于德里达反传统的解构思想的形成是影响最大的一对组合。然而究其本质,这两种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形式的复活,甚至连解构思想本身也依然没有逃脱柏拉图的日全食式的影响。不过,解构主义借助延异、痕迹、涂抹、播撒等概念割断了能指与所指间的对应关系,让意义流动起来,凸显语言的相关性,展示了语言在动态关联中表现出的生命力及其所营造的和谐景象。这又使得解构主义明显地有别于传统哲学,也成为它为哲学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解构主义哲学中的延异、痕迹、涂抹、播撒等主要概念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现为对翻译中的根本问题所提出的一整套看法,如,它否定了原作的绝对权威地位,认为译作和原作同为意义的能指链上的一分子,翻译并非意义的输送、而是一种有规律的转化,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语言王国的和谐,等等。本章同时指出,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在西方和中国都长期遭遇了对它的普遍误读,究其原因有四:1.解构主义论著自身文字的晦涩难懂;2.受新批评传统长期熏陶的学者对文字游戏的过分迷恋所导致的解构思想中最为精髓的人文思想的旁落;3.解构主义长期以来只被当作一种方法论来看待而导致的其哲学内涵的流失;4.解构思想中“禅宗”的东方元素与德里达的西方式讲解的中西结合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困难。为了准确把握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精神内涵,目前译界应加大对它的文本细读的力度,并要将其置于它的哲学背景之下去理解和探讨。第三章在对本雅明阐述其语言观和翻译观的主要著作“译者的任务”和“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进行细读的基础上,从翻译的本质和目的、(不)可译性、原作/译作关系、纯语言、译者的任务、以及翻译的标准及方法这六个方面阐明了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内容,说明虽然本雅明的翻译观中已露出和谐精神的端倪,但由于神学对他的过度影响使得这种和谐始终戴着镣铐跳舞,变得和而不谐。第四章对德里达的“巴别塔”一文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阐述了德里达和本雅明之间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上的内在亲缘性。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该文的后半部分完全就是德里达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所做的解读,这种结构本身就昭示着二者之间的内在亲缘性,充分体现了德里达对本雅明的继承和发展,就像格拉海姆所指出的那样:“在精心构思的术语和主题中,不仅缺失的东西得以补充,含蓄的东西也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不重要的变成重要的了,边缘的变成核心的了。这样的补充可被正确地看作赞扬。”(78)在德里达对本雅明所做的补充和完善的阐述当中,尤以他对“纯语言”这一核心概念的发展最为突出。本雅明在这个概念中倾注了深厚的神学思想,将其看成能够表达神启的上帝的语言。德里达在保留其源初的宗教性的基础上,借助巴别塔的隐喻从“谈论语言的起源和分散”(ibid)开始,将纯语言进而阐释为表达了人间真意的“真理”,让它从神界走进人间,将神性进一步融入人性,赋予纯语言更多的人文情怀。德里达指出,翻译的任务是让且仅让我们与真理的语言变得相关,我们永远看不到那个遥远的终点,只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去体验(感觉)它。所以德里达说,翻译即体验,体验即翻译。我们通过体验那段遥远的距离从而体验到真理语言的存在。真理本身对于人类而言也是如此。我们永远无法穷尽它,但我们会在追寻它的过程中感觉到它的力量。德里达的思想有效地削弱了本雅明翻译观中过重的神学影响,将其转化为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故而,德里达的翻译观不仅让语言和谐的精神得以全面呈现,而且还表达了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的人文精神。第五章对德里达体现在“相关的翻译”中的翻译观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梳理,指出“相关的翻译”指的是能够升华、净化、调节、内化、救赎语言的翻译,澄清了译界对它的严重误读,突出表现在将德里达自己所说的:“因此,适当的翻译简单说就是‘好的’翻译,与人们的期待相符合的翻译,简言之,履行了使命、偿付了债务、完成了任务或职责的一种表达(version),同时又在接收语言中抄写了对原文最适当的(relevant)等同物,最正确的、合适的、相关的、充分的、诗意的、明确的、单声的、惯用的语言”(150)误解为是德里达对于翻译的本质的看法。德里达的“相关的翻译”的翻译观进一步体现了他对本雅明的继承,同时更为充分地体现了他对本雅明的发展和超越。如,在继承了本雅明对语言差异性的尊重的基础之上指出语言的相关性;在继承了本雅明关于翻译的任务是释放真理、救赎语言的基础之上提出翻译对于语言还有升华、净化、调节、内化的功能;在继承了本雅明通过陶罐的碎片、后世之生命、果皮/果肉之于皇袍/身体、切线与圆等一系列隐喻所阐述的关于原作/译作关系的思想的基础之上,利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作为人类思想经典所特有的寓言性的隐喻功能,通过对可译性的阐述,将原作和译作由于翻译而建立的语言层面上的关系升华到超越了语言的人文意义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德里达在继承本雅明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相关的”翻译的翻译观,笔者认为这是对本雅明的重大超越,也是说明解构主义翻译观日臻成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标志。它将和谐的精神在语言以及所有事物的相关性中演绎得入木三分,使其达到“风触及风琴一样”那般深邃,充分彰显了解构精神的精髓。第六章以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的阐释为前提,回归文本,探讨解构主义翻译观在其宏大的哲学背景下对于文学翻译的微观应用。通过将解构主义翻译观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相融合后笔者发现,前者对后者至少有着以下几点启示意义:第一,文学翻译应忠实于意指;第二,文学翻译应体现语言的亲缘性;第三,解构式解读是文学翻译的前提条件;第四,文学翻译应采用拱廊直译。拱廊直译指的就是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倡议的那种能够让原作的光芒照进译作的直译,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既译词、又译味的直译,在根本上有别于传统译论中寻求字当句对的直译。本章的论述表明,文学翻译应当寻找语言间意指方式的和谐,而后在语言和谐的颤音中释放出那个失落的纯语言(真理)。第七章是结论,主要是对以上章节的讨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同时指出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和贡献。笔者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从其哲学渊源到它的主要思想直至它对文学翻译的启示都蕴含着深刻的和谐主题。具体地说,这种和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解构主义翻译观在哲学、语言、文学与翻译中穿行时利用这些领域间内在的相关性让它们相互阐释,互为补充,展现出秘响旁通的和谐景象;其二,解构主义翻译观本身表达了实现语言王国的和谐的愿望,解构主义哲学本身更表达了实现全世界和谐的宏大愿望。故而,解构主义翻译观所体现的和谐精神是一种多声部的和谐交响曲,它用翻译象征着一个万事万物在互补中共生的理想世界。
韩伟表[5](2006)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周俊,孙志[6](2008)在《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7年第4季度》文中研究指明
崔亚蕾[7](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著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漢文訓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漢文訓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张运悦[8](2020)在《纪伯伦《先知》冰心译本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散文诗集《先知》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最负盛名的作品。自1923年出版以来,这部作品被先后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得到不同国家读者的追捧。1931年,新月书店出版发行了冰心先生翻译的《先知》,纪伯伦由此家喻户晓,作品《先知》也逐步在中国被确立为经典。然而,学术界当前对于《先知》的研究多集中于探析作品主题和思想以及冰心译本的翻译风格,对于冰心译本经典化过程的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此,本文拟从经典化理论视角,将原作者、译者、社会文化背景、“赞助人”、读者等因素纳入考量,对《先知》冰心译本的90年流变做系统爬梳。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交代了研究缘起、纪伯伦及《先知》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意义;第二章在梳理翻译文学经典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先知》原著的特点;第四章详细介绍了译者、译者与原作者的互动、译者的翻译思想以及冰心译本对原著“文学性”的再现;第五章结合社会文化环境、“赞助人”和读者接受等外部条件,分析了冰心译本的经典化建构过程;第六章总结了内外部因素对冰心译本经典化建构的影响,并以此尝试性地对翻译文学作品的生成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在译者自身努力和诸多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先知》冰心译本实现成功、成为经典。一方面,译者冰心与原作者纪伯伦的高度契合、冰心在自身翻译观指导下对原作“文学性”的再现是冰心译本经典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冰心译本的诞生顺应了时代要求——从首版开始,“赞助人”源源不断给予译本高度扶持,并且进入网络媒介占主导的新时代之后,“赞助人”积极转变营销策略,使得冰心译本再次符合市场和读者需求,由此形成的读者接受反过来对冰心译本的经典化起到推动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冰心译本建构了其经典化地位。
周俊,孙志[9](2002)在《《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2年第2季度》文中研究表明
周俊,孙志[10](2006)在《《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6年第2季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论文学翻译的若干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文学翻译的若干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觉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视觉思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视觉思维的相关概念 |
1.4.1 视觉与思维的概念 |
1.4.2 视觉思维的界定 |
1.4.3 视觉思维的理论基础 |
第2章 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
2.1 韩国的汉语教育概况 |
2.1.1 韩国的汉语教育发展前景可观 |
2.1.2 韩国的汉语教学模式 |
2.2 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现状 |
2.2.1 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
2.2.2 天安高中汉语班学生现状 |
2.3 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2.3.1 天安高中汉语课堂的教学安排问题 |
2.3.2 天安高中汉语教师教学的问题 |
2.3.3 天安高中汉语班学生学习的问题 |
第3章 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应用的设计 |
3.1 视觉思维应用于汉语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
3.1.1 教学目的 |
3.1.2 教学对象 |
3.1.3 教学内容 |
3.1.4 教学原则 |
3.1.5 教学安排 |
3.2 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中视觉思维的工具 |
3.2.1 主题型工具 |
3.2.2 事件型工具 |
3.2.3 比较型工具 |
3.2.4 模块型工具 |
3.2.5 自由型工具 |
3.3 视觉思维在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预期效果 |
3.3.1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
3.3.2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创造性 |
3.3.3 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记忆力 |
3.3.4 帮助学生进行汉语的理解与表达 |
第4章 视觉思维在天安高中汉语班的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4.1 视觉思维的教学实践案例 |
4.1.1 《我的一天》主题实践案例 |
4.1.2 《我喜欢的运动》主题实践案例 |
4.1.3 《我的爱好和梦想》主题实践案例 |
4.1.4 《跟我相关的电话号码》主题实践案例 |
4.2 视觉思维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4.2.1 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
4.2.2 促进生词的记忆、拓展和句子的表达 |
4.2.3 为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提供依据 |
4.3 视觉思维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4.3.1 教师缺乏视觉思维教学实践经验 |
4.3.2 学生的态度及能力制约学习效果 |
4.4 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应用的建议 |
4.4.1 丰富教学经验,提高任课教师综合素质 |
4.4.2 加强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视觉思维调查问卷 |
附录B 视觉思维调查问卷(韩语版) |
附录C 汉语小测试试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著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4)多声部的和谐:解构主义翻译观研究 ——以本雅明和德里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和谐主题 |
1.2 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
1.3 德里达与本雅明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上的亲缘性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写作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到解构主义翻译观 |
2.1 解构主义的主要思想评介 |
2.1.1 概述 |
2.1.2 对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解构 |
2.1.3 意义的嬉戏——延异 |
2.1.4 延异的延异 |
2.2 解构主义的缘起 |
2.2.1 海德格尔的踪迹 |
2.2.2 结构主义的灰烬 |
2.3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发展概述 |
2.3.1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 |
2.3.2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文献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残缺的和谐:本雅明的翻译观 |
3.1 本雅明的语言观 |
3.1.1 神学渊源 |
3.1.2 语言是什么? |
3.1.3 语言的等级 |
3.1.4 语言的救赎 |
3.2 本雅明的翻译观 |
3.2.1 翻译是什么? |
3.2.2 (不)可译性 |
3.2.3 原作/译作关系 |
3.2.4 纯语言 |
3.2.5 译者的任务 |
3.2.6 翻译的标准及方法 |
3.3 对本雅明语言观和翻译观的反思 |
3.3.1 神学对本雅明翻译观的影响 |
3.3.2 本雅明翻译观的和谐精神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完满的和谐:巴别塔 |
4.1 “巴别塔”的解构 |
4.1.1 命名与语言的多义性 |
4.1.2 翻译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 |
4.1.3 理性的解构 |
4.2 “巴别塔”中的本雅明 |
4.2.1 围绕“任务”的讨论 |
4.2.2 本雅明给德里达的四点启示 |
4.3 巴别塔连接着德里达与本雅明 |
4.3.1 语言观 |
4.3.2 翻译观 |
4.4 小结 |
第五章 深邃的和谐:相关的翻译 |
5.1 文学作品的相关性 |
5.1.1 词的相关性——文字游戏 |
5.1.2 文本的相关性 |
5.2 翻译的相关性 |
5.2.1 对文本的解构式阅读 |
5.2.2 翻译即转化 |
5.3 可译性再登场 |
5.3.1 从“那么,犹太人得慈悲点了”说起 |
5.3.2 (不)可译性引发的悖论 |
5.3.3 (不)可译性的呼唤——越界 |
5.4 什么是“相关的”翻译 |
5.4.1 慈悲再现 |
5.4.2 相关的翻译所相关的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寻找和谐: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学翻译 |
6.1 文学性的若干特点 |
6.1.1 文学语言的文学性 |
6.1.2 文学的虚构性 |
6.1.3 文学作品呼唤文学性的翻译 |
6.2 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
6.2.1 文学翻译应忠实于意指 |
6.2.2 文学翻译应体现语言的亲缘性 |
6.2.3 解构式解读是文学翻译的前提条件 |
6.3 文学翻译应“直译” |
6.3.1 既译词也译味的直译——拱廊直译 |
6.3.2 直译的实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节 本文的论述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 |
第三节 本论文思路、构架和方法 |
第一章 承绪与萌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丰阜丛杂的原生史料 |
第三节 观念的艰难演进 |
第四节 对奠基期之影响举隅 |
第二章 初创与杰构: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鲁迅与近代小说研究格局的奠立 |
第三节 胡适的近代小说考证 |
第四节 阿英的近代小说研究贡献 |
第三章 异变与沉潜: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政治思想批判背景中的谴责小说研究 |
第四节 阿英、魏绍昌的近代小说史料建树 |
第四章 回归与新创: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视野的大规模拓殖 |
第三节 近代小说本位观的渐显 |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
后记 |
附录 |
一 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1年) |
二 鲁迅述、论近代小说系年要录 |
三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论著索引(1840-2005) |
(7)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
2.5.4 小结 |
2.6 同形词研究 |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概要 |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
4.3 小结 |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
5.2 具体译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語要旨 |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
(8)纪伯伦《先知》冰心译本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先知》原作及其译本研究综述 |
(一)《先知》原作主题和思想研究 |
(二)《先知》译本研究 |
1.《先知》冰心译本研究 |
2.《先知》其他译本研究 |
三、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视角:翻译文学经典化研究 |
一、“多元系统理论”中的“经典化”问题探讨 |
二、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 |
三、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 |
四、本文研究理论创新之处 |
第三章 纪伯伦《先知》及冰心译本简介 |
一、纪伯伦的一生 |
二、“圣经文体”典范——纪伯伦《先知》 |
(一)“天启体”结构 |
(二)“智慧文学”风格 |
(三)善用譬喻的创作手法 |
三、《先知》冰心译本 |
第四章 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视阈下的《先知》冰心译本研究 |
一、本质主义经典化探讨:原著“文学性”的传达 |
二、译者冰心简介 |
(一)冰心与纪伯伦的契合 |
1.冰心的一生 |
2.冰心之于纪伯伦 |
(二)冰心的翻译思想 |
1.“译有所好”的翻译原则 |
2.“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 |
3.“顺、真、美”的翻译追求 |
三、冰心译本对原著“文学性”的传达 |
(一)语言层面的凝练成词和修辞意象 |
1.凝练成词 |
2.保留修辞 |
3.保留意象 |
(二)形式层面的句式调整和节奏韵律 |
1.句式调整 |
2.节奏韵律 |
(三)“陌生化”手段 |
第五章 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视阈下的《先知》冰心译本研究 |
一、建构主义经典化探讨:社会与文化视角 |
二、《先知》冰心译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五四前后”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
(二)“五四前后”散文诗的流行 |
三、《先知》冰心译本的出版与传播 |
(一)新月书店对《先知》冰心译本的首版和推广 |
(二)众多出版社对《先知》冰心译本的再版和推广 |
四、《先知》冰心译本的读者接受 |
(一)专业人士的接受 |
1.文学大家的肯定 |
2.翻译批评 |
(二)读者对冰心译本的接受 |
1.来自政府的认可 |
2.普通读者的接受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论文学翻译的若干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视觉思维在韩国天安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尚芸. 沈阳大学, 2019(02)
-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3]中国近代翻译述略兼论文学翻译迟到的原因[J]. 郭延礼.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 [4]多声部的和谐:解构主义翻译观研究 ——以本雅明和德里达为例[D]. 李宏鸿.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5]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7年第4季度[J]. 周俊,孙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3)
- [7]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纪伯伦《先知》冰心译本经典化研究[D]. 张运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2年第2季度[J]. 周俊,孙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6)
- [10]《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6年第2季度[J]. 周俊,孙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