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伯承坚持在群众中找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杰[1](2021)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文中认为1948年9月26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标志着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原晋察冀边区政府和邯郸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全国性联合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由董必武任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从1948年9月成立到1949年9月结束,虽然历时仅13个月,却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掌全国政权的“试验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华北人民政府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建立、法制建设、制度规定等诸方面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参加过辛亥革命,又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一生,是同中国近百年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人民革命斗争紧紧相联系的,是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党的主要领导活动紧紧相联系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工作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期间,董必武成就斐然,尤其是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建树颇多。不仅有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更有理论的积累和创造,对新中国的全面政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参考和指导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以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思想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政权建设的理论建树、实践创新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一,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思想和法学理论、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实践的启迪,更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基础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早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以及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领导是加强政权建设的根本、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为群众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出发点、制度保障是政权建设的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将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相贯穿,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立足全面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第三,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其中政治建设主要是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全权性和至高性,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法制建设主要是厘清“三权”和强化“原则”。在厘清“三权”中,董必武针对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进行了探索。在强化“原则”中主要是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在经济建设中,董必武落实了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并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此外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他带领整顿了金融秩序,统一货币。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董必武主张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整顿教育秩序,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四,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即: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依法行政是重要保障。首先,党的建设始终作为首要,提出: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证、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自省自律的根本、要努力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其次,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提出了政权的权威要建立在人民信任的基础上、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人民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等一系列观点。此外,还提出了依法行政是一条重要经验,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素养、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等主张。第五,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行着历史演进与升华,为我们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不断的系统归纳,将为新时代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支撑。首先,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华北人民政府是由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一次民主政治协商的有益尝试。华北人民政府主张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于党的领导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并且指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涉及到政党制度、国家体制和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中国共产党需要认识到其当前的地位与具体的作用,辩证处理好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需要将政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与党的领导功能等多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需要清楚地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要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其执政党的功能定位,以推进其功能建设,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的关键环节,在组织方面需要提升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在作风建设方面需要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纪律方面,全党需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而能够保持一致前进的步调。上述这些也无不闪烁着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光辉。其次,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董必武是我们党的一位法学专业大家,他不但长期从事法制建设的实际工作,而且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认为,法制和国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再经常搞群众运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董必武的法学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在华北人民政府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模糊到具体,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并且制定了宪法大纲,这对于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发展方针,并且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且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着不适合的问题,一些法律法规无法客观地反映出人民的意愿,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甚至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对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以看出,依法治国是历史经验教训的警示,在我国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依法治国,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结合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来不断地完善我国依法治国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期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当中,需要健全机制重视全局谋划,明确发展目标重视落实,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进行,尤其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在此其中健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与机制,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通过相关制度与工作机制的保障,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建设,从而带动法治中国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再次,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工作中的核心,董必武十分重视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提出:“政权关系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向”,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时,一直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一是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所提出的群众组织力,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只有在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础上才能够把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才能够向群众学习,并且不断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服务。中国共产党需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才能够从事相关的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才能够完成革命斗争工作与社会变革工作。因此党的群众组织力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群众,并且进行伟大的斗争推动工程试验的发展,并且实现伟大梦想。二是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根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与在全国考察当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的作用,人民一词也被提的频率最高、分量最重。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坚持不忘初心,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一切依靠人民。
郭薪璞,张瑞[2](2021)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是其冲破国民党军队压迫态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消除部队官兵对能否立足大别山疑虑的内在需要,更是其实现中共中央战略转折目标的现实考量。作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及时掌握部队官兵的思想动态,适时在部队中开展形势教育、政策纪律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为部队成功实施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创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也为新时期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刘建明[3](2021)在《红色报刊向人民报刊的转型——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四)》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红色中华》报和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中共中央机关报转型为人民报刊。以党报为核心的人民新闻事业的诞生,标志着工农革命跨入民族与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人民报刊的办报原则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壮大,迅速推动了民族与人民解放斗争的彻底胜利。
田姝[4](2021)在《西南党组织如何应对“进城”考验》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坐镇重庆、主政西南,对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和重庆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正值中国共产党进城"赶考"的重大历史关头。当时,西南作为国民政府在大陆经营的最后据点,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错综复杂的执政环境。政治上,大量隐藏的旧政权残余势力与地方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匪特破坏活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经济上,国民政府溃逃后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胡颖莹[5](2021)在《灾荒救济与政权建设:以中国共产党应对19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灾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蝗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出了极大考验。为救根据地人民于水火之中,根据地政府将救灾工作放在中心位置,积极组织动员党政军民参与救灾,开创了政府主导、民众自主参与的互动式救灾模式,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为其统治合法性的取得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柏晓斐[6](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樊桓伯[7](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指出《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王天丹[8](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侯健[9](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先进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总结的成功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先进典型教育工作,树立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形象,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激励广大人民的革命信心斗志和生产建设热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和引领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全面的视角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进行考察研究,不仅是对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探寻和现实坚守,有助于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章,首先论述了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相关概念,重点阐述了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指导下审视先进典型样教育,全面理解整个教育过程的要素、目标和规律,是我们探索先进典型教育的重要理论路径。列宁在领导苏维埃革命实践中高度重视榜样和榜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榜样示范教育,并通过宣传具有卓越才能和社会贡献的人,将无产阶级反对战争、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传播给社会群众。毛泽东重视典型教育,强调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作用,并树立了大量的先进典型,为党的先进典型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在关注伦理范畴内的人格塑造外,也推崇身教示范的作用,提出正人先正己的思想。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是艰辛曲折的,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始终坚持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构建马克思经典作家革命模范形象,在工人运动和军队政治工作中强调先锋带头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革命根据地、培育苏区干部的良好作风,并在社会动员和长征过程中树立先进典型;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劳模运动和革命英雄主义活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高树勋运动等。在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融入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第四章,重点归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通过广泛搜集、深入调研、竞赛评比、民主评选等方式挖掘先进典型;借助权威评价认可、领导撰文题词、表彰奖励大会、追悼纪念仪式等手段确立先进典型;从党员、军队、群众三个层面奖励先进典型,以及依托活动形式、报道形式、艺术形式、符号形式等多方面、多角度推广先进典型。第五章,集中梳理和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成效和意义。主要成效包括:改善根据地社会风尚、促进根据地生产建设、提升部队战斗力、改进党的工作方式;主要意义包括:实现政治动员、推动政权建设、丰富先进文化、树立精神坐标。第六章,集中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党的先进典型教育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为: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运用先进典型教育的根本前提;紧密围绕革命形势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的本质要求;普遍典型与重点典型相结合是强化先进典型教育的有效手段;注重融于具体活动是推动先进典型教育的关键载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对新时代先进典型教育活动的启示体现为:注重党的建设,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说服力;注重时代特征,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凝聚力;注重多元选树,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引领力;注重规模活动,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感染力。每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都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虽然所呈现出来的闪光点各不相同,但其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内核却是相同的和相通的,揭示并反映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树立英雄模范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尊重和继承革命文化传统,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经验并加以改革创新,为革命战争年代的先进典型赋予新时代的特征和内涵,不断挖掘和整理蕴含于民族血液中的精神品质,以树立更多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楷模,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苗贵安[10](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人民愿意追随共产党,共产党有强大领导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领导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延安时期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领导力、社会号召力、军队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统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政治领袖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方面的影响力。领袖和领袖集团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最终确立起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领导力基础。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方面的影响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头脑、统一思想、指导革命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提供话语指南,对全党和社会各阶级产生强大思想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通过激发党员奉献精神、提升党员能力和完善党组织治理机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主要来自于党的建设中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工作意愿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能够自觉认同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自愿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来自于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使全体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的政治任务相匹配;来自于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沟通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对全社会的影响、凝聚、动员和引导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力,源自于实施合理的治理机制,很好的发挥了制度领导作用;源自于统一战线联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通力合作,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激励艺术;源自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权变领导艺术。军队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保障。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表现出强大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体现。这种战斗力的形成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来自于重视官兵物质利益和创新的军事民主;来自于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能力,官兵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确定组织的职能;来自于政治建军的优势,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二、刘伯承坚持在群众中找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伯承坚持在群众中找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 |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董必武依法执政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 |
(二)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思想与实践给董必武以深刻启迪 |
(三)参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 |
(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权建设智慧的营养 |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
(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 |
(二)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 |
(三)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 |
(四) 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二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党的领导是政权建设的核心 |
(二)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 |
(三)为人民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立足点 |
(四)制度法规是政权建设的保障 |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一)将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相贯穿 |
(二)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三)将立足全局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
第三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主要的政权建设实践探索 |
一、政治建设 |
(一)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
(二)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 |
二、法制建设(上)-厘清“三权” |
(一)关于立法权建设的探索 |
(二)关于司法权建设的探索 |
(三)关于监督权建设的探索 |
三、法制建设(下)-强化“原则” |
(一)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 |
(二)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 |
(三)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 |
四、经济建设 |
(一)推进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 |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 |
(三)整顿金融秩序,统一货币 |
五、文化教育建设 |
(一)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 |
(二)整顿教育秩序 |
(三)号召并实施“科教救亡兴国”策略 |
第四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 |
(一)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障 |
(二)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三)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 |
二、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 |
(一)政权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信任基础上 |
(二)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 |
(三)人民的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 |
三、坚持依法执政是关键点 |
(一)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的素养 |
(二)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 |
(三)依法行政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 |
第五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 |
(一)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 |
(二)辩证处理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 |
(三)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政府的关键环节 |
二、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 |
(一)创新依法行政路径 |
(二)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 |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三、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 |
(一)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 |
(二)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 |
(三)凝聚人民力量,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
(一)刘邓大军受到国民党军队大力追剿、围剿的压迫态势 |
(二)刘邓大军中部分官兵对于能否立足大别山存在疑虑 |
(三)刘邓大军初到大别山面临没有牢固群众基础的考验 |
二、邓小平开展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
(一)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
(二)开展群众纪律教育,厚植群众基础 |
(三)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官兵 |
三、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
(一)开展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军队中心工作 |
(二)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官兵思想实际出发 |
(三)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言传身教 |
结语 |
(3)红色报刊向人民报刊的转型——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中央新闻喉舌更名的深意 |
二、《解放日报》展现出民族解放的曙光 |
三、人民报刊在国统区反对新闻专制的斗争 |
四、人民报刊的旗帜与《人民日报》的诞生 |
(4)西南党组织如何应对“进城”考验(论文提纲范文)
牢记“两个务必”高举“革命的旗帜” |
“团结和依靠群众建设新西南” |
清除“侵蚀我们党的毒素” |
提倡“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
用好“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
(5)灾荒救济与政权建设:以中国共产党应对19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灾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灾荒来临:19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灾荒及其影响 |
(一)生产环境恶化,粮食歉收 |
(二)物价飞涨,市场凋敝 |
(三)灾民数量冗多,社会骚乱频发 |
二、从灾荒中站起来: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救灾工作 |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调查灾情 |
(二)发动群众抗旱灭蝗 |
(三)调剂粮食,减免灾区负担 |
(四)社会互济,节约渡荒 |
(五)贷放粮款,组织群众生产自救 |
三、灾荒救济与政权建设 |
(一)政策调试能力的提升 |
(二)群众支持力度的强化 |
(三)政权调动能力的增强 |
(6)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
5.1.1 释体育 |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
5.1.4 体育之效 |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
5.3.2 阅读者的角度 |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
7.1.4 毛泽东与贺果 |
7.1.5 毛泽东与萧三 |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
8.3.2 习近平在正定 |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
1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史料运用 |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
(三) 抗大招生工作 |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
(三) 延安摩托学校 |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
(一) 政治部(处) |
(二) 政训处 |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
(三) 河防战斗情况 |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
(四) 边区剿匪成效 |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
二、边区农民参军 |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
三、开展“归队运动” |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
四、边区“双拥”运动 |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及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和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典型教育 |
2.1.2 先进典型教育 |
2.1.3 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 |
2.2 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2.2.2 列宁的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先进典型教育思想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历程 |
3.1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先进典型教育活动 |
3.1.1 构建马克思经典作家模范形象 |
3.1.2 在工人运动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
3.1.3 军队政治工作中探索骨干带头作用 |
3.2 土地革命时期的先进典型教育活动 |
3.2.1 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革命根据地 |
3.2.2 苏维埃政府干部的良好作风 |
3.2.3 根据地社会动员中的模范塑造 |
3.2.4 长征时期红军将士的典型塑造 |
3.3 抗日战争时期的先进典型教育活动 |
3.3.1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
3.3.2 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劳模运动 |
3.3.3 革命英雄主义活动 |
3.4 解放战争时期的先进典型教育活动 |
3.4.1 提升战斗意志中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
3.4.2 增强部队团结中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
3.4.3 整党运动中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内容 |
4.1 挖掘先进典型 |
4.1.1 广泛搜集 |
4.1.2 深入调研 |
4.1.3 竞赛评比 |
4.1.4 民主选举 |
4.2 确立先进典型 |
4.2.1 权威评价认可 |
4.2.2 领导撰文题词 |
4.2.3 表彰奖励大会 |
4.2.4 追悼纪念仪式 |
4.3 奖励先进典型 |
4.3.1 党员表彰 |
4.3.2 军队表彰 |
4.3.3 群众奖励 |
4.4 推广先进典型 |
4.4.1 活动形式 |
4.4.2 报道形式 |
4.4.3 艺术形式 |
4.4.4 符号形式 |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成效和意义 |
5.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主要成效 |
5.1.1 改善根据地社会风尚 |
5.1.2 促进根据地生产建设 |
5.1.3 提升部队战斗力 |
5.1.4 改进党的工作方式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典型教育的重要意义 |
5.2.1 实现政治动员 |
5.2.2 推动政权建设 |
5.2.3 丰富先进文化 |
5.2.4 树立精神坐标 |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经验 |
6.1.1 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运用先进典型教育的根本前提 |
6.1.2 紧密围绕革命形势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的本质要求 |
6.1.3 普遍与重点相结合是强化先进典型教育的有效手段 |
6.1.4 注重融于具体活动是推动先进典型教育的关键载体 |
6.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启示 |
6.2.1 注重党的建设,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说服力 |
6.2.2 注重时代特征,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凝聚力 |
6.2.3 注重多元选树,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引领力 |
6.2.4 注重规模活动,突出先进典型教育的感染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一、理论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政治领导力:确立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集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核心的形成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层变化 |
二、毛泽东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
三、领导特质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 |
第二节 组织确立领导核心的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 |
二、政治学视野下领袖的作用 |
三、确立毛泽东领导核心意义 |
第三节 中央集体领导和政治领导力 |
一、中央集体领导形成过程 |
二、政治路线与政治领导力 |
三、战略策略与政治领导力 |
第二章 思想引领力: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 |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过程 |
第二节 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 |
一、作为一种理念的思想 |
二、领导思想具有领导力 |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启示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引领力 |
一、毛泽东思想与领导哲学 |
二、毛泽东思想引领力的体现 |
第三章 组织领导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
第一节 党组织内部激励建设 |
一、红色文化 |
二、思想建党 |
三、延安整风 |
第二节 党组织能力建设 |
一、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
二、培养全党群众工作能力 |
第三节 党组织管理机制 |
一、灵活的组织机构 |
二、畅通的沟通渠道 |
三、严格的政治纪律 |
第四章 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组织 |
三、构建“相容性”制度机制 |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部激励建设 |
一、通过共同领导发挥领导力 |
二、通过利益共享来赢得民心 |
三、发挥尊重激励的领导艺术 |
第三节 统一战线组织能力建设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二、因时而异的统战政策 |
三、因人而异的斗争策略 |
第五章 军队战斗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第一节 军队组织激励建设 |
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二、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 |
三、创新军事民主激励 |
第二节 军队组织能力建设 |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 |
二、重视官兵能力提升 |
三、复合型的组织职能 |
第三节 军队组织管理机制 |
一、政治建军的优势 |
二、灵活的组织结构 |
三、严格的军事纪律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启示 |
一、对党的领导力的启示 |
二、对组织领导力的启示 |
三、对干部领导力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刘伯承坚持在群众中找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D]. 李仁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郭薪璞,张瑞.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1(06)
- [3]红色报刊向人民报刊的转型——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四)[J]. 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21(09)
- [4]西南党组织如何应对“进城”考验[J]. 田姝. 红岩春秋, 2021(08)
- [5]灾荒救济与政权建设:以中国共产党应对19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灾荒为例[J]. 胡颖莹. 理论观察, 2021(08)
- [6]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研究[D]. 侯健.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 苗贵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