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银翔[1](1983)在《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出了一种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分为二步,第一步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加密控制点,第二步用双二次多项式对坐标进行插值。作者计算了大量的实例,包括各种常用的地图投影。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杨启和[2](1986)在《地图投影变换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图投影变换是数学制图学的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它的研究开拓了数学制图学新的应用前景。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图投影变换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计算机辅助地图投影变换应用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
朱长青[3](1998)在《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乘积型计算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带有导数要求的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乘积型计算原理和方法,将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此外,给出了双三次样条函数在加密地图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应用。
吕希奎[4](2008)在《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2万多公里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经行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密布,并且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均较复杂,选线设计更注重环境选线、景观选线和地质选线。传统的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选线需求。将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地质技术综合相集成,建立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地质选线和环境选线要求的三维可视化选线地理模型,让工程师在一个逼真显示的三维可视化地理环境中进行选线方案设计与决策,不仅是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现代铁路设计的需求。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以“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三维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和应用”为主题,对其中的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建模方法和算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方法并予以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铁路选线带状大范围地形的特点,以航测、卫星遥感为数据源,以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为工具,采用于数字地形分幅采集方法,以获取铁路强带状地形特点的地形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构建三维地形时的数据冗余。对采集的地形数据,提出基于改进坡度RMSE与三维可视化联合的粗差检测与剔除方法,实现了对DEM粗差有效的检测与剔除,保证三维地理环境的建模精度。2.提出矢栅一体化的选线系统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首次将地质对象遥感解译影像应用于铁路选线系统。根据选线系统地理环境特点,提出地质对象文化特征概念,以地质对象的名称和ID标识号作为其文化特征,将文化特征作为地质对象特殊的矢量数据,按照准确地理位置叠加到地质对象的矢量三维目标上,实现地质对象在三维地理环境中的定位和计算机内部的有效识别。基于TIN模型、约束TIN模型实现地质对象的遥感解译影像在三维空间的准确定位,以遥感解译影像直接表达地质信息。为地质对象建立矢量、栅格影像同时存在的表达和描述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观的三维地质环境。3.提出基于超地图模型的选线系统信息管理和组织方法。基于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影像环境,首次将超地图概念引入到铁路选线系统,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地质、水文信息、地质知识的选线超地图模型。实现基于超目录结构模型对这些信息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为选线工程师提供图文并茂的地质、地理和地质知识环境。4.提出基于多子库铁路工程地质信息库建模方法。根据选线设计涉及的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将不同类型地质对象进行分类和标引,在地质知识表示方法上,提出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用户外部知识表示方法。针对选线地质知识涉及的不同地理环境,构建了河谷、冻土、风沙地区等各类三维地理环境,并在该环境中表达知识,实现知识的三维可视化表示。为选线工程师提供三维可视的铁路工程地质知识环境。针对选线设计的复杂性,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应用方法。5.探索了基于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的地质选线技术。采用三维目标与信息数据库相连接技术,解决在三维环境中直接进行选线设计的技术问题,包括在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中线路局部走向选择,基于遥感地质影像环境的不良地质区域选线方法等。根据线路穿越的不良地质对象的类型和位置,实现系统自动从知识库中提取选线地质知识,并给出选线建议,以指导选线工程师在不良地质区域的选线设计。根据山区等地形地质复杂地区的选线设计特点,从地质选线角度,提出直接根据方案的设计信息获取方案评价指标值的思想,建立了基于三维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区域线路方案评价模型,解决线路多方案的比选问题。6.综合应用三维空间观察原理、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以OpenGL图形库和VC++6.0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动态显示。并与正射和透视两种模式设计相结合,使得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仅用于设计成果的直观表达,而且融入整个设计过程中,从而实现本文提出的三维虚拟环境下的选线设计思想。7.基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研制了一个选线地理环境建模平台。该平台实现本文提出的基于航测和卫星信息的三维可视化选线地理环境模和应用技术。并用实例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和应用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建立的原型系统,可较容易的开发实用的集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地质技术、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三维可视化选线系统。本文的研究虽然是针对铁路选线设计问题进行的,其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公路路线系统的设计研究。
张黎明[5](2016)在《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的核心。随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侵权、泄密、非法传播与使用等行为屡屡发生。仅仅依靠传统的安全保密措施,不能有效遏制诸如此类数据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安全迫切需要可靠、有效的技术来保障。数字水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信息安全前沿技术,它是将水印信息秘密嵌入在数字产品中,使其成为载体数据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此来确定版权所有者、跟踪侵权行为、认证数字内容等。数字水印技术在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安全和版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的特征,以归一化方法、映射函数、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数理统计等数学理论为工具,结合GIS理论及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特征,研究了一系列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算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组织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特征,总结了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攻击的类型及对水印算法鲁棒性的影响。(2)充分考虑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攻击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空间域盲水印算法。通过把水印信息嵌入到空间数据最小最大归一化值中,提出了基于归一化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引入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码)技术,改进了传统的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3)针对地理空间矢量数据DFT变换域水印算法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三个地理空间矢量数据DFT域盲水印算法。通过对DFT变换域水印算法引起数据误差的研究分析,设计并实现了DFT变换域水印算法误差控制方案,提出了一种可控误差的DFT变换域水印算法;针对传统的DFT变换域算法对顶点攻击鲁棒性差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特征点的DFT变换域水印算法;针对变换域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矢量空间点类型数据,提出了一种网格划分的点数据DFT域盲水印算法,算法利用规则格网划分空间数据,建立虚拟线要素对象嵌入水印。(4)在分析了空间域算法和DFT变换域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基于多技术融合策略,提出了一种空间域和DFT域相结合的多重水印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多种水印方法的有效组合,取长补短,以抵抗不同的水印攻击,提高了水印算法的鲁棒性。(5)针对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中特有的投影变换及坐标系变换攻击,提出了一种抗投影攻击和坐标系变换攻击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投影变换和坐标变换的特点,在水印嵌入方案中,采用了GIS中普遍使用的WGS84地理坐标系作为中间坐标系,水印嵌入到WGS84坐标系空间数据。在水印提取时,只需把含水印数据转换到WGS84坐标系后,即可提取水印信息,无需原始数据的参与,实现了盲提取。算法对投影变换、坐标系变换攻击鲁棒性好,并且对数据的裁剪、旋转、平移等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童晓冲,贲进,汪滢[6](2013)在《利用数值投影变换构建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文中认为针对全球离散格网构建过程中从平面格网到球面格网的关键步骤进行讨论,提出一种新型的评价球面离散格网几何属性最优化的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了球面上有限层次内最优化条件下的直接剖分格网。利用有限层次内最优化格网提供的控制点数据,结合数值投影变换理论,成功地构建了几何属性更加均匀的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系统。试验表明,相对于现有Snyder等积投影建立的全球格网,在格网单元的均匀度上更优;在运算效率方面,速度大约是Snyder投影的2.5~3倍。
马俊[7](2009)在《地图数学基础分析及其转换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图数学基础是地图科学性和精确性的重要体现,是地理信息空间基准的重要内容。地图数学基础主要涉及大地坐标系统、地图投影系统、陆地高程基准、海洋深度基准以及与之相关的地图分幅、编号、分带等多种因素。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地图数学基础纷繁复杂、类型众多。立足周边国家(地区)并逐步面向全球,开展地图数学基础分析与转换研究是统一多源数据的空间基准,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利用各国测绘成果与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未来军事测绘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论文基于我国及周边主要国家(地区)地图数学基础的分析,重点围绕地图数学基础转换中相关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整理我国及部分国家(地区)地图数学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为开展面向全球的地图数学基础转换研究奠定了基础。(二)研究适应任意椭球体的常用纬度函数反解变换算法,包括牛顿迭代法、数值法、直接法,这些算法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实用性强,易于编程实现。(三)针对境外地图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图投影,如多圆锥投影、多面体投影、通用极球面投影(UPS)开展了正反解解析变换研究。(四)引入地质领域的基于数据统计特征的克里金(Kriging)插值算法,开展了非国际米制的等高线制式转换方法研究,并通过VB+Surfer二次开发平台编程实现。(五)在对地图数学基础转换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集成开发了地图数学基础转换实验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论文在境外地图资料的数学基础转换、面向全球的地理信息空间基准变换等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卢付强[8](2016)在《基于球面四边形格网的全球大洋二维潮波模型》文中研究指明潮波运动是地球流体动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塑造全球海洋的地形、海岸线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着人类在海岸、海上的活动,尤其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航运交通、军事活动等方面。因此,研究全球海洋潮波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全球离散格网的海洋数值模型能够实现对全球海洋潮汐的复演与预测,还能够对主要分潮波在全球大洋中的分布以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全球潮汐在海洋动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研究基于全球离散格网的全球潮波潮波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的模型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地球海洋潮汐动力学基本理论,阐述地球表面海洋潮汐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全球离散格网的生成方法,探讨构建基于全球离散格网的海洋潮波运动数值模型的可行性。(2)针对传统经纬格网上数值模型产生的极点问题,分析现有球面离散格网以及相应的数值生成方法,探讨了各种球面离散格网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立方体表面的球面四边形格网的全球离散格网模型。(3)在全球离散格网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球面四边形格网的生成算法:Laplace光滑法、等角球心投影法、保角映射法,并对生成格网的质量进行比较与评估。(4)基于块结构球面四边形格网模型,对潮波方程组中主要微分算子的离散格式进行分析与测试,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四边形格网的有限体积求解方法。(5)针对传统经纬坐标系中两极高纬度区域的格网单元扭曲变形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坐标变换方法:球极投影坐标变换的方法、旋转经纬度坐标的方法。实验与分析表明,应用旋转经纬坐标变换与球极投影坐标变换的近似计算结果精度基本一致。(6)基于垂向平均的二维潮波动力方程组,顾及主要分潮的引潮势,构建了球面四边形格网上的全球大洋潮波数值模型。该模型简洁高效,能够保持流体总质量的守恒。将模拟结果与NA099b模型、HAMTIDE模型、K-P模型、FVCOM模型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几个主要分潮在全球大洋的空间分布特征。
高国庆[9](2018)在《基于栅格地图矢量化估算2006年全球裸露碳酸盐岩面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岩溶和石漠化一直都是岩溶地质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岩石中含有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可溶性岩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岩,含量约70%。岩溶地区的岩石裸露会引起土地退化进而产生石漠化,因此,碳酸盐岩裸露是造成石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岩溶地质学的诸多研究表明,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岩还具有碳汇的功能。对全球碳酸盐岩的面积进行详细研究不仅对岩溶、石漠化、地质碳汇,还对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岩溶研究为代表的地质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碳汇的现象客观存在,并敏感地反映全球环境变化,但地质碳汇作用至今仍未得到“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认同。矢量地图可以便捷的对地图上的各种地物进行提取、分类和叠加分析,有利于对地质碳汇现象进行更好的分析研究。目前,碳酸盐岩的分布多以纸质地质图形式存在,矢量图数据较少,限制了对碳酸盐岩相关分析的研究。本研究利用从奥克兰大学获取全球碳酸盐岩裸露面积(第三版)矢量地图,并与作者Paul Williams教授通过电子邮件交流,获得了一手研究资料。对比发现,该第二版地图仅有栅格地图,即以图书插图形式存在,不适合采用现代化的高效信息处理技术对碳酸盐岩面积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将ArcGis软件应用于《岩溶水文地质学和地貌学》Ford&Williams(2007)中全球裸露碳酸盐岩地图(修订于2006年)的分析中,采用对其进行栅格地图矢量化的分析方式,并对裸露碳酸盐岩面积进行估算。首先,以人机交互方式对栅格地图中特征点进行选取,并使用校正模型对其全局最小二乘法拟合,并对局部精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地理配准;然后,使用人机交互和自动扫描两种方式对其矢量化操作,得到矢量化地图并估算全球裸露碳酸盐岩的面积约为179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13.5%。Paul Williams教授提供的全球碳酸盐岩裸露面积(第三版)中给出的面积约为1766万平方千米,与本研究中根据第二版栅格地图估算得到的结果仅相差1.38%,验证了本研究采用估算方法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栅格地图矢量化的方法对全球裸露碳酸盐岩的面积进行了合理的估算,该方法为电子信息化时代获取的重要地理矢量数据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式;填补了碳酸盐岩矢量地图相关研究的空缺,也为同类型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取得矢量地图数据可供碳酸盐岩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资源。
王俊[10](2016)在《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无人驾驶技术是当今前沿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项目,它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科技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无人驾驶技术涉及认知科学、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及车辆工程等交叉学科内容,既包含基础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也涉及到大量的工程设计与实现问题。在无人驾驶技术组成单元中,环境感知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无人车安全性和智能性的保障。其中,道路信息的检测是环境感知系统的核心问题,基于道路信息检测的车道线检测技术、障碍物检测技术以及道路边界检测技术属于无人车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无人车能够自主安全驾驶的必要前提条件,一直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研究针对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几个关键技术展开,内容包括传感器系统标定、车道线检测、障碍物检测以及道路边界检测几个方面,并研究了在实际工程设计与实现中一些具体的技术手段。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无人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比较了国外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技术的实现方法,提出了环境感知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先锋”系列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本文的研究内容。2)研究了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的标定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激光传感器及视觉传感器的自标定和联合标定方法。通过设计可视化操作界面来获取特征点的位置,降低了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数据的特征获取及匹配难度,提高了标定效率及准确性,为后续算法处理提供了条件。3)针对单幅图像信息量少,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透视变换时空域匹配融合的车道线检测与跟踪算法。算法结合惯导传感器信息,利用相机逆透视变换算法及SAC-IA算法,实现车道线特征的时空域匹配融合。相比较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获得了更大范围且数据量更丰富的车道线特征数据,并采用基于密度特征的线性聚类算法,实现对车道线的特征数据聚类及滤除干扰;引入预测-跟踪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效果及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算法增强了车道线检测的抗干扰能力,准确性和鲁棒性高。4)针对无人车系统要求障碍物检测可靠性及稳定性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维空间滤波的三维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算法。算法采用空间邻域分析的方法对三维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来检测障碍物,避免了传统基于栅格地图最大最小高度差障碍物检测方法因欠分割而导致的漏检问题。算法还改变了传统障碍物检测方法只在三维空间进行处理的情况,转化到有时间域的四维空间来进行滤波处理,可有效降低因无人车颠簸等造成的“虚警”问题,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实验效果及数据统计表明,算法对道路环境中各种常见的不同类型障碍物检测性能都表现良好,可靠性及稳定性高。5)针对复杂道路环境下的路面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模型的三维激光雷达道路边界实时检测算法。算法采用基于三维激光邻域曲率梯度分割的方法提取道路边界特征,可以实现道路边界非常不明显情形下的特征点提取:利用自适应圆形搜索算法获取候选道路边界数据,并利用FCM算法实现道路边界特征点聚类,滤除干扰:算法还引入道路模型知识,利用B样条模型拟合出道路边界,提高了对干扰及不连续等外界影响的鲁棒性。算法克服了以往算法对道路边界形状和高度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且能适应多种道路环境。实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反映了算法稳定可靠,满足无人车在复杂道路场景里环境建模及路径规划的需要。
二、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4)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背景 |
1.4 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
1.4.1 国外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1.4.2 国内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概况 |
1.4.3 铁路选线CAD的发展趋势 |
1.5 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中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概况 |
1.5.1 航测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5.2 铁路航测遥感技术发展和应用概况 |
1.5.3 国外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
1.5.4 国内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设计的应用 |
1.5.5 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
1.5.6 基于航测遥感技术的铁路选线系统研究概况 |
1.6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与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
1.6.1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概况 |
1.6.2 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航测、卫星遥感的选线地理信息获取 |
2.1 选线系统地形环境信息获取 |
2.1.1 数据获取方法 |
2.1.2 数据预处理—DEM的粗差剔除 |
2.2 数字化地质信息获取与建模 |
2.2.1 遥感影像数据源与影像处理方法 |
2.2.2 矢量化遥感地质信息获取 |
2.2.3 栅格遥感解译影像的获取 |
2.2.4 数字化非遥感地质信息获取 |
2.2.5 数字地质对象建模方法 |
2.3 虚拟环境选线系统的数字地质技术 |
2.3.1 数字地质技术概念 |
2.3.2 数字地质技术主要内容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选线系统三维地理环境建模 |
3.1 引言 |
3.2 三维地形环境建模 |
3.2.1 数字地形模型 |
3.2.2 建模算法分析 |
3.2.3 建模算法描述 |
3.2.4 模型数据组织与管理算法 |
3.2.5 模型场景管理 |
3.3 三维地质环境建模 |
3.3.1 建模基本思路 |
3.3.2 矢量化建模方法 |
3.3.3 栅格化建模方法 |
3.4 三维地理环境超地图模型 |
3.4.1 超地图概念 |
3.4.2 三维选线环境超地图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遥感地质信息系统与地质知识库建模 |
4.1 遥感地质信息系统建模 |
4.1.1 建立遥感地质信息系统的意义和必要性 |
4.1.2 系统功能与系统结构 |
4.1.3 系统管理内容和数据组织 |
4.2 基于LM神经网络的工程地质综合评价预测模型 |
4.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4.2.2 改进BP算法-LM算法 |
4.2.3 LM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4.2.4 评价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
4.3 地质知识库建模 |
4.3.1 概述 |
4.3.2 知识库设计 |
4.3.3 地质知识获取 |
4.3.4 地质知识表示方法 |
4.3.5 知识库推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地质体建模与可视化 |
5.1 引言 |
5.2 建模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
5.2.1 工程地质三维数据模型概述 |
5.2.2 数据结构分析 |
5.2.3 广义三棱柱数据模型 |
5.2.4 数据的预处理 |
5.2.5 数据结构 |
5.3 三维地质体建模 |
5.3.1 地形表面建模 |
5.3.2 地下三维地质体建模 |
5.3.3 地质剖面图的生成 |
5.3.4 三维插值算法 |
5.3.5 GTP体元加密算法 |
5.4 基于虚拟钻孔的误差修正技术 |
5.4.1 建模误差分析 |
5.4.2 基于虚拟钻孔的误差修正 |
5.5 基于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分析及可视化技术 |
5.5.1 钻孔、钻孔间的剖面查询 |
5.5.2 虚拟钻探取芯 |
5.5.3 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线路三维环境动态仿真实现技术 |
6.1 概述 |
6.2 三维线路模型 |
6.2.1 设计线的三维自动化建模 |
6.2.2 三维线路曲面模型 |
6.3 三维空间观察原理 |
6.3.1 观察坐标系 |
6.3.2 三维几何变换 |
6.3.3 三维对象投影变换 |
6.3.4 基于OpenGL实现动态三维漫游 |
6.4 线路真实感图形绘制理论与算法 |
6.4.1 消隐处理 |
6.4.2 光照模型 |
6.4.3 插值明暗处理技术 |
6.4.4 纹理映射 |
6.4.5 基于OpenGL实现真实感图形绘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虚拟环境遥感选线方法研究 |
7.1 虚拟环境遥感选线方法概述 |
7.2 基于三维环境线路局部走向选择方法 |
7.2.1 三维设计环境中的三维交互技术 |
7.2.2 基于三维地面模型初步估计线路通道 |
7.2.3 控制点的选定 |
7.2.4 三维线路空间平面位置的确定 |
7.2.5 走向方案合理性初查 |
7.2.6 平面方案的自动生成 |
7.2.7 横断面方案的自动生成 |
7.3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遥感选线技术 |
7.3.1 概述 |
7.3.2 选线模型 |
7.3.3 选线模式 |
7.3.4 基于超地图模型的地质环境识别与选线应用技术 |
7.4 基于遥感影像叠加的不良地质区域选线方法 |
7.4.1 选线方法概述 |
7.4.2 崩塌地段选线 |
7.4.3 泥石流地段选线 |
7.4.4 滑坡地段选线 |
7.5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区域线路方案评价模型 |
7.5.1 引言 |
7.5.2 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
7.5.3 评价模型的指标分析和属性值量化 |
7.5.4 评价模型的实现 |
7.6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方法的实现及验证 |
8.1 系统主要构成和功能 |
8.1.1 主要特点 |
8.1.2 运行环境 |
8.1.3 软件编制依据 |
8.1.4 系统结构 |
8.1.5 系统主要功能 |
8.2 实验验证 |
8.2.1 实验地区概况 |
8.2.2 三维地理环境建模的实验 |
8.2.3 实验区遥感地质解译成果 |
8.2.4 选线设计实验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工作 |
(5)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算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组织 |
2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技术基础 |
2.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1 数字水印的定义和特征 |
2.1.2 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 |
2.1.3 水印的置乱技术 |
2.2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的特征 |
2.2.1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及其特征 |
2.2.2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技术的特征 |
2.2.3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技术 |
2.2.4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攻击 |
2.3 本章小结 |
3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空间域盲水印算法 |
3.1 基于归一化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 |
3.1.1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归一化 |
3.1.2 水印算法 |
3.1.3 试验及分析 |
3.1.4 算法说明 |
3.2 基于QR码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 |
3.2.1 字符水印的特点 |
3.2.2 QR码及水印预处理 |
3.2.3 水印嵌入与提取 |
3.2.4 试验及分析 |
3.2.5 算法说明 |
3.3 本章小结 |
4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变换域盲水印算法 |
4.1 基于DFT的可控误差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 |
4.1.1 DFT变换域水印算法的原理 |
4.1.2 误差控制原理 |
4.1.3 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 |
4.1.4 试验及分析 |
4.1.5 算法说明 |
4.2 基于特征点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 |
4.2.1 基于特征点的水印算法分析 |
4.2.2 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 |
4.2.3 试验及分析 |
4.2.4 算法说明 |
4.3 一种网格划分的点数据DFT域盲水印算法 |
4.3.1 水印算法 |
4.3.2 试验及分析 |
4.3.3 算法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多技术融合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水印算法 |
5.1 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多重水印特点分析 |
5.2 一种多重水印嵌入算法 |
5.2.1 空间域水印嵌入算法 |
5.2.2 DFT域水印嵌入算法 |
5.2.3 水印提取算法 |
5.3 试验及分析 |
5.3.1 误差及不可见性分析 |
5.3.2 鲁棒性分析 |
5.3.3 增加点、修改点及裁剪攻击 |
5.3.4 压缩及要素删除攻击 |
5.3.5 几何攻击 |
5.3.6 乱序及格式转换攻击 |
5.3.7 水印嵌入顺序的影响 |
5.3.8 R取值对水印提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一种抗投影攻击的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盲水印算法 |
6.1 投影变换对水印的影响 |
6.1.1 投影变换 |
6.1.2 投影变换对水印的影响 |
6.2 算法思路 |
6.2.1 水印嵌入算法 |
6.2.2 水印提取算法 |
6.3 试验及分析 |
6.3.1 误差及不可见性分析 |
6.3.2 鲁棒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研究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利用数值投影变换构建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方法与步骤 |
2.1 基本思路 |
2.2 数值投影变换的坐标系设置 |
2.3 球面格网几何最优化评价指标 |
2.4 球面直接格网剖分的最优化方法 |
2.5 数值投影变换构建全球离散格网 |
3 试验与分析 |
(7)地图数学基础分析及其转换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及周边部分国家(地区)地图数学基础简析 |
2.1 我国及台湾省地图数学基础传承 |
2.2 日本 |
2.3 美国 |
2.4 印度 |
2.5 朝鲜半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纬度函数反解 |
3.1 三类纬度函数 |
3.2 纬度函数反解算法 |
3.2.1 牛顿迭代法 |
3.2.2 直接法 |
3.2.3 数值法 |
3.3 应用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地图投影的解析变换 |
4.1 多圆锥投影 |
4.1.1 普通多圆锥投影 |
4.1.2 正交多圆锥投影 |
4.1.3 不等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
4.2 多面体投影 |
4.3 通用极球面投影(UPS)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高线制式转换 |
5.1 等高线插值算法回顾 |
5.2 基于离散点的等高线插值新方法 |
5.2.1 加权反距离法 |
5.2.2 改进谢别德法 |
5.2.3 克里金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图数学基础转换实验系统 |
6.1 系统概述 |
6.2 主要功能模块 |
6.2.1 坐标系参数选取和椭球体基本元素 |
6.2.2 地图投影变换工具 |
6.2.3 矢量地图投影变换 |
6.2.4 栅格地图投影变换 |
6.2.5 等高线制式转换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8)基于球面四边形格网的全球大洋二维潮波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离散格网 |
1.2.2 全球大气模式计算格网 |
1.2.3 全球海洋模式计算格网 |
1.2.4 全球大洋潮汐模型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天文潮研究 |
2.2 全球大洋潮波的外强迫力 |
2.2.1 潮波动力过程的近似 |
2.2.2 日月引潮势的表达式 |
2.3 海水自吸引与负荷潮效应的标量近似 |
2.4 格网生成方法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立方体的球面四边形格网生成方法 |
3.1 立方体球心投影方法 |
3.2 椭圆型微分方程组 |
3.2.1 Laplace-Beltrami微分方程组 |
3.2.2 Neumann正交边界条件 |
3.2.3 格网质量评价指标 |
3.3 改进的椭圆型微分方程方法 |
3.3.1 地图投影变换 |
3.3.2 二维平面上的椭圆型微分方程 |
3.3.3 Neumann正交边界条件 |
3.3.4 格网质量评价指标 |
3.3.5 计算结果 |
3.4 结果比较与分析评价 |
3.5 格网伸缩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微分算子的数值求解 |
4.1 潮波动力方程组 |
4.2 格网结构布局与公共内边界处理方法 |
4.3 高纬度区域处理方案 |
4.3.1 球极投影坐标变换 |
4.3.2 旋转经纬坐标变换 |
4.4 微分算子的离散方法 |
4.4.1 格网度量项的计算 |
4.4.2 散度算子的近似方法 |
4.4.3 梯度算子的近似方法 |
4.4.4 耗散算子的近似方法 |
4.5 微分算子的离散结果与比较 |
4.5.1 散度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4.5.2 梯度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4.5.3 耗散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4.6 格网改进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面二维潮波动力方程组的数值求解 |
5.1 资料的预处理 |
5.2 有限体积方法求解动力方程组 |
5.2.1 动量方程组的离散 |
5.2.2 连续方程的离散 |
5.2.3 海陆边界处理方法 |
5.3 时间离散方法 |
5.4 干湿边界判别方法 |
5.5 模型启动与控制参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型结果分析与评价 |
6.1 模型验证 |
6.1.1 潮位验证 |
6.1.2 潮流场 |
6.2 全球大洋的潮汐同潮图 |
6.3 比较与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特色及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图 |
附录A |
1.1 Mercator圆柱投影以及逆投影 |
1.2 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以及逆投影 |
1.3 球极投影以及逆投影 |
1.4 球极投影坐标系与球面经纬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附录B |
1.1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各微分算子的表达式 |
1.2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1.3 三维球极坐标系中单位切向量基 |
1.4 经纬坐标系与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栅格地图矢量化估算2006年全球裸露碳酸盐岩面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碳酸盐岩 |
1.1.2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结构 |
1.2 碳酸盐岩分布图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GIS地理配准 |
2.1 坐标系简介 |
2.2 基于特征的配准方法 |
2.3 图像变换方式 |
2.3.1 几何变换 |
2.3.2 地理配准栅格变换方式分析 |
2.4 对均方根误差进行插值 |
2.5 重采样栅格数据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06 年全球裸露碳酸盐岩面积的估算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分区 |
3.3 地理配准 |
3.3.1 使用控制点对齐栅格 |
3.3.2 图像变换模型选取 |
3.3.3 局部矫正精度 |
3.3.4 重采样栅格数据集 |
3.4 人机交互矢量化 |
3.5 ArcScan自动矢量化 |
3.5.1 二值化 |
3.5.2 裁剪 |
3.5.3 栅格清理 |
3.5.4 ArcScan扫描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人机交互矢量化结果 |
4.2 ArcScan自动矢量化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人车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无人车发展现状 |
1.2.2 我国无人车技术研究现状 |
1.4 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研究现状 |
1.4.1 Boss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工作原理 |
1.4.2 Junior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工作原理 |
1.4.3 Talos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工作原理 |
1.4.4 Google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工作原理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传感器标定研究 |
2.1 “智能先锋”系列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传感器组成 |
2.1.1 视觉传感器 |
2.1.2 二维激光雷达 |
2.1.3 三维激光雷达 |
2.1.4 三维激光雷达几何模型 |
2.2 传感器标定 |
2.2.1 三维激光雷达与车体坐标系联合标定 |
2.2.2 视觉传感器标定 |
2.2.2.1 线性摄像机模型 |
2.2.2.2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
2.2.2.3 双目视觉系统结构参数标定 |
2.2.3 视觉传感器与激光传感器联合标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逆透视变换空间匹配融合的车道线检测与跟踪算法 |
3.1 引言 |
3.2 算法具体实现步骤 |
3.2.1 算法流程 |
3.2.2 图像分割 |
3.2.3 逆透视变换 |
3.2.4 特征信息匹配融合 |
3.2.5 车道线聚类算法 |
3.2.6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
3.2.7 车道线跟踪 |
3.3 实验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介绍 |
4.2.1 基于栅格地图最大最小高度差的障碍物检测方法 |
4.2.2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分割的障碍物检测方法 |
4.3 基于四维空间滤波的三维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算法 |
4.3.1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空间邻域分析 |
4.3.2 基于四维空间的障碍物滤波算法 |
4.4 实验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道路边界检测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介绍 |
5.3 基于B样条模型的三维激光雷达道路边界实时检测算法 |
5.3.1 特征点提取 |
5.3.2 自适应圆形搜索算法 |
5.3.3 FCM聚类 |
5.3.4 B样条曲线拟合 |
5.4 实验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
四、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样条函数加密的地图投影变换的数值方法[J]. 袁银翔. 测绘学报, 1983(04)
- [2]地图投影变换理论和应用的研究[J]. 杨启和.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1986(01)
- [3]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乘积型计算原理及其应用[J]. 朱长青. 测绘工程, 1998(02)
- [4]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吕希奎.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5]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数字水印算法研究[D]. 张黎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16(12)
- [6]利用数值投影变换构建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J]. 童晓冲,贲进,汪滢. 测绘学报, 2013(02)
- [7]地图数学基础分析及其转换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D]. 马俊.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3)
- [8]基于球面四边形格网的全球大洋二维潮波模型[D]. 卢付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9]基于栅格地图矢量化估算2006年全球裸露碳酸盐岩面积的研究[D]. 高国庆.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10]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