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浓度SO_2催化转化法(论文文献综述)
崔志强[1](2014)在《佳木斯某秸秆造纸项目污染治理方案制定和环境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造纸具有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降低造纸成本,可将传统造纸工艺产生的难处理污染物“黑液”制成制肥等优点。但是,秸秆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气和废水,企业要想科学持续地发展,就必须解决自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以佳木斯某秸秆造纸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和直接排放是否达标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大气和地表水污染治理方案,结合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其营运期对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对象营运期大气污染源喷放锅排气(NH3)和制肥工艺蒸发烘干排气(NH3、SO2和NO2)均能达标排放,但喷放锅排气中的NH3和制肥工艺蒸发烘干排气中的SO2排放浓度较大,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提出了稀硫酸喷淋和氨法脱硫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秸秆破碎排气(颗粒物)、制肥工艺蒸发烘干排气(烟尘)、制肥工艺不合格颗粒破碎排气(颗粒物)、电站燃煤破碎排气(颗粒物)和电站锅炉排气(烟尘、SO2和NO2)均不能达标排放,提出了旋风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SCR烟气脱硝和氨法脱硫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废水产生量35709.6m3/d,含高浓度的COD、BOD5、氨氮和SS等物质,直接外排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提出了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大气环境现状中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和SO2、NO2、NH3小时平均浓度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纳污水体规划类别为IV类,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指标pH、COD、BOD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标准限值要求。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现状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采取制定的污染治理方案后,结合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本文研究对象营运期对大气和地表水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其建设是可行的。本研究成果可为秸秆造纸项目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提供借鉴,使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确保项目营运期不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徐军科[2](2006)在《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及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及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活性炭及瓷拉西环两种填料用自来水进行脱硫对比实验,证明无论是等宏观表面积还是等填料层高度,活性炭填料的脱硫率均高于瓷拉西环。然后在活性炭填料塔中进行了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实验,考察了液气比、空塔气速、吸收温度及SO2进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运行500 min时,脱硫率及吸收液pH分别稳定在93.5%以上及4.6左右,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应用MATLAB计算机语言编程,拟合出脱硫率与各单因素之间的模拟关系式:η= 0 .00057259·exp(7.5823·(L /G)0 .0078910·ν空-0 .011970·Cso2-0. 0065149·t-0.0072098),应用该式计算出脱硫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在烟气脱硫领域首次提出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作填料,提高了脱硫率,降低了运行费用,为我国开发从低浓度SO2烟气中回收硫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前世界烟气脱硫仍以湿式石灰石/石灰—抛弃法为主,脱硫剂石灰石/石灰在脱硫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这些脱硫剂的生产过程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氨碱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渣(包括白泥和盐泥),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绝大部分露天堆放,不仅占据着大量宝贵土地,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受青岛碱厂的委托,本文对氨碱厂废渣作脱硫剂脱除烟气中SO2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国有不少氨碱厂位于海边,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海水,使用过的部分海水排回大海。利用这些将排回大海的海水的天然碱度脱除烟气中SO2,可以节约大量淡水。但是,要维持较高的脱硫率必需消耗较大的动力。氨碱厂废渣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碳酸钙、氧化钙或氢氧化镁等),加入海水(实验时,用海水素加水配制而成)中用来脱硫,直接或间接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可以达到提高脱硫率、节支增效、双向治理、净化环境的目的。首先用一次性脱硫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实验表明,液气比(L/G)对脱硫率影响比较大。在实验条件范围内,SO2进口浓度及固含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很小。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白泥还是盐泥海水浆液的脱硫率都很高,分别在94%~95%、95%~97%之间。连续运行16h未观察到塔内有结垢现象,工业上可以采用此工艺运行。但当浆液的固含量为2%时,运行3小时后,塔内就出现硬垢,因此该法只能在固含量很低(<1%)的情况下运行。上清液循环制浆脱硫工艺单因素实验表明,在控制循环槽浆液pH值为5.8~
张晓玲[3](2007)在《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很多燃煤锅炉都要求同时控制SO2和NOx的排放。传统的单独脱硫、脱硝技术投资和运行成本非常高,若将两项技术同时应用,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难以完全承受。因此具有结构紧凑,低费用等优点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烟气中常常同时存在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CO,采用CO同步催化还原SO2和NO到单质硫和N2的工艺避免了传统脱硫工艺的二次污染,而且将废气中的硫元素回收利用为工业原料硫磺,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本文采用浸渍法,选取活性氧化铝(γ-Al2O3),硅胶(SiO2)和分子筛三种物质作载体,制备了稀土氧化物(La2O3、CeO2)与过渡金属氧化镍(NiO)混合负载的催化剂,分别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成分负载顺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到单质硫反应活性的影响,用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中脱硫效果良好的催化剂催化CO同步脱硫脱硝的活性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SO2+CO气氛中,La2O3-NiO/γ-Al2O3催化剂上SO2的转化率在99%以上,500℃时催化剂很快活化,其后在400℃~300℃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活性,且以先引入镍后引入镧的方式最优。同时载体种类对催化剂催化还原SO2的影响较大,CeO2-NiO混合物在γ-Al2O3上时SO2转化率低于90%,而以硅胶和分子筛为载体时SO2转化率分别达到99%和97%。在NO+SO2+CO气氛中,NiO/γ-Al2O3,La2O3-NiO/γ-Al2O3,CeO2-NiO/γ-Al2O3三种催化剂均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活性,但是其活化所需时间都较长,同样的催化剂经预硫化后活化迅速,且活性更高,说明催化剂的预硫化有利于同步脱硫脱硝反应的启动。其中预硫化后的CeO2-NiO/γ-Al2O3上NO和SO2转化率都在99%以上。依据实验结果及催化剂表征,初步推断CeO2-NiO/γ-Al2O3催化剂良好的脱硫脱硝效果为Redox反应和COS中间物机理共同作用所致。
王月娟[4](2016)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炼油厂催化裂化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国家环境保护部最近发布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炼厂烟气SO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制定了更严格的控制标准。为减轻企业的环境压力,找出高效的烟气脱硫处理工艺势在必行。本文对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文献做了大量的检索和分析。对传统脱硫方法如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的代表性脱硫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种脱硫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脱硫经验及先进的脱硫技术,进行脱硫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联合攻关,尽快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脱硫技术。国外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的工艺技术主要有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和再生湿法洗涤工艺两类。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在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BELCO公司的EDV湿法洗涤技术,目前在国外有百余家炼化企业了采用了EDV湿法洗涤脱硫技术。本论文调研了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庆炼化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结合装置烟气排量大、二氧化硫浓度差异大、改造面积小的、装置连续运行时间长的特点,对装置新建烟气脱硫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对常用脱硫吸附剂进行比选。从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大型工业化业绩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采用BELCO公司的EDV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碱液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及粉尘颗粒物。通过对两家炼化企业烟气脱硫工艺调研,具体分析这两套装置烟气脱硫的技术特点、脱硫效果及装置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得出EDV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两家炼化企业催化裂化烟气经EDV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后,烟气中剩余的SO2、NOx和颗粒物,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即外排烟气SO2浓度小于100mg/Nm3和颗粒物小于50mg/Nm3。通过三年多时间的运行,两家炼化企业催化裂化排放的烟气中污染物浓度显着降低,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郭惠锋[5](2012)在《二元复合离子液体的烟气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二氧化硫是造成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无论是终端治理还是过程控制都需要对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烟气脱硫技术中,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中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法因其脱硫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而倍受关注。基于液相催化氧化产物难以分离的问题,本课题组已经探索了一种新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铁基离子液体-水-乙醇均相脱硫体系。研究表明,这种新的均相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对二氧化硫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但是该体系脱硫产物硫酸含量少,且未涉足双金属离子液体的脱硫探究。因此探索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对离子液体均相脱硫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和FeCl3·6H2O、MnCl2、CuCl为原料分别合成了铁(III)-锰(II)和铁(III)-铜(I)二元复合离子液体。对这两种复合离子液体采用紫外、红外、拉曼等表征方法,结果显示,铁(III)-锰(II)二元体系离子液体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第二金属的存在促使复合离子液体中总金属含量增加。脱硫实验显示,铁(III)-锰(II)二元复合离子液体对脱除二氧化硫具有正协同作用;铁(III)-铜(I)二元复合离子液体对脱除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是促进作用。铁(III)-锰(II)复合离子液体脱硫后硫酸根含量可达54.1%,铁(III)-铜(I)二元复合离子液体脱硫后硫酸根含量为30%。因此,铁(III)-锰(II)二元体系离子液体可用于脱除二氧化硫,不仅承袭了铁基离子液体-水-乙醇均相脱硫系统的优点,解决了脱硫产物难以分离和催化剂损耗大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脱硫产物中的硫酸含量,为脱硫、再生、分离为一体的脱硫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潘瑞欣[6](2021)在《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高炉煤气作为钢铁企业副产最大的可燃气体,其现有净化流程无法满足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实施高炉煤气精脱硫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首选方案和紧迫工作。但高炉煤气硫化物以有机硫为主,其中羰基硫(COS)为主体成分,占比约为70%,且煤气中含有较多杂质成分。当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精脱硫应用技术。本文从湿法和干法脱除COS的两个方面出发,提出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方法,并研制水解催化剂,为工业应用奠定科学基础。主要成果如下:(1)获得了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的效率规律和工况参数。以15%Na2CO3+1 5%EDTA+EDTA-2Na 混合溶液作为吸收液(nEDTA:nEDTA-2Na=1:1),在电化学协同作用下,接触时间为160s,工作电压3V,电流密度为2.50A/mm2,煤气流速为0.0025m/s,吸收液温度为30℃的工况条件下,COS脱除效率由78.28%提升至89.81%,提高了 11.53%。(2)分析得到了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硫的反应过程。在复配溶液的催化作用下,COS被水解催化生成HS-和HCO3-,且在此过程中,COS的反应级数为1。(3)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研制出Al2O3基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对其进行活性评估并筛选出最优配比组分为:ZnO、MnO、CoO的质量分数为10%、20%、5%。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与Al2O3水解催化剂相比,COS脱除效率提高了 11.31%。(4)分析了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借助XRD、BET、FT-IR等表征方法表明COS扩散至催化剂的表面,并在内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2S,H2S进一步被氧化生成金属盐化合物附着在催化剂表面。(5)明确了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使用的最优工况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90℃、空速1000h-1、反应湿度32%、CO浓度为10%、CO2浓度为4%、COS进口浓度为240mg/m3。此时,COS水解效率达到99.75%。
高凤雨[7](2017)在《Mn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LT-SCR)是解决钢铁、焦化等行业低温烟气(烟温<250℃)脱硝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Mn基催化剂因其具有丰富的多变价态和较强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成为研究热点,而H2O和SO2的抑制/中毒作用是其研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文通过系列表征和DRIFTS实验,深入分析Mn基催化剂的物化性质、SCR反应的活性物种和反应路径,探究H2O/SO2作用行为,挖掘催化剂的本质抗性机制和共性规律,并进一步优化合成方法,研制特殊结构和形貌的抗水抗硫型Mn基SCR催化剂。首先,考察了系列元素掺杂(Cu、Co、Cr、Ni、Fe、Sn、Mg)对MnOx-CeO2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筛选出Ni1Mn4Ce5Ox和Co1Mn4Ce5Ox催化剂的抗硫性能较佳,于175℃和150ppm SO2条件下的SCR活性维持在78%左右。分析认为:其活性增强的原因在于理化性能的改善(大比表面、高活性氧、高Ce4+/Ce3+和较多Mn3+和Mn4+活性位点)和反应路径的强化(丰富的NH3活化物种、双齿硝酸盐活性物种的增强、N2O4反应路径的促进);其抗硫性能改善源于表面硫酸氢铵和活性组分硫酸盐化过程的抑制,以及基于双齿硝酸盐吸附物种的反应路径、吸附态NH3与气态NO反应的ER路径受SO2影响较小等原因。为深入挖掘Ni、Co元素提升活性和抗性的内在原因,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系列Ni-MnOx和Co-MnOx催化剂。研究发现,Mn(2)Ni(1)Ox和MnxCo3-xO)4催化剂具有突出的低温SCR活性和良好的抗硫中毒性能(175℃,150ppm SO2,SCR活性在15h内>80%),主要归因于其特殊的四面体与八面体相间组成的尖晶石结构(AB2O4:NiMn2O4和CoMn2O4)和体系中价态转变/电子交互机理(Mn3++Ni3+(?)Mn4++Ni2+;Mn3++Co3+(?)Mn4++Co2+)。该尖晶石催化剂表面主要遵循ER反应机理,受SO2抑制作用较为有限,这是其具有较好抗硫中毒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形貌NiMn2O4尖晶石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和抗水抗硫性能。采用水热合成改进的共沉淀法和尿素水解法分别合成了形貌规整统一、比表面积大孔径小的海胆状和叶片状NiMn2O4催化剂,其低温SCR活性均明显提升。叶片状较海胆状NiMn2O4催化剂具有更好的N2选择性和突出的抗硫性能(175℃,150ppm SO2,SCR活性大于 90%)。在 150ppm SO2和10 vol.%H2O反应条件下,叶片状NiMn2O4催化剂于175~300℃内取得85~90%的NOx转化率。这与其独特的NiMn2O4正尖晶石结构和叶片状形貌有关。Mn活性位点填充于尖晶石晶体结构内部的八面体中,被大量Ni/Co元素填充的四面体所包裹,有效避免活性组分硫酸盐化;而叶片状形貌不利于硫氨物种的附着,可缓解因其沉积/堵塞而引起的活性抑制。最后,作为反例,亦考察了倒置型CrMn2O4尖晶石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和抗水抗硫性能。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活性位点(Mn3+和Mn4+)以及高效的电子交互作用(Cr5+2Mn3+(?)Cr3++2Mn4+)。丰富的化学吸附氧提升了催化氧化NO为NO2的能力,进而增强"fast-SCR"反应。CrMn2O4催化剂的单独抗硫性能较差(200℃,150ppm SO2,SCR活性在20h内降至35%左右),主要归因于表面NH4HSO4等硫氨物种的沉积和孔道堵塞,表面Cr2(SO4)3的形成延缓了 Mn的硫酸盐化。但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单独抗水性能(200℃,10vol.%H2O,80~86%的NOx转化率)和良好的抗水抗硫性能(200℃,10 vol.%H2O + 150 ppm SO2,NOx 转化率于 20 h 内在69~75%范围内波动)。在H2O的协同作用下,催化剂表面形成的Br(?)nsted酸性位点(H…(SO4)2-)吸附NH3形成(NH4)+,从而促进"fast-SCR"反应的进行。本论文遴选出Ni/Co元素掺杂明显提升Mn基催化剂的抗硫性能,进而制备出具有良好抗硫中毒的MeMn2O4尖晶石催化剂,主要归因于其Ni/Co四面体包裹的Mn八面体相间组成的特殊结构和表面主要反应路径(ER机理)受SO2抑制影响较小。叶片状尖晶石催化剂的单独抗硫、抗水抗硫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因为其形貌很大程度缓解了表面硫氨物种沉积的抑制作用。作为反例,倒置型CrMn2O4尖晶石催化剂表现出较差的抗硫性能,因其Mn四面体包裹Cr八面体填充的倒置结构不利于活性组分Mn的保护。
刘宗社,王军,倪伟,许娟,朱荣海,王永卫[8](2019)在《液硫脱气及废气处理工艺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废气中硫化物的回收处理问题,降低污染物排放,现场取样检测液硫池废气组成。根据天然气净化厂液硫脱气工艺及废气组成的特点,采用专业硫磺回收计算软件分别对液硫池废气引入燃烧炉、克劳斯反应器和加氢反应器3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比较了引入上述设备后对单元设备操作参数和装置总硫回收率的影响,提出了3种适用于天然气净化厂液硫脱气废气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此外,还研究探讨了利用固定床催化转化回收液硫池废气的处理工艺。同时,预测了未来进一步降低含硫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种组合工艺对液硫脱气或脱气后废气的处理。
任玥[9](2014)在《基于复合模型的典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为切实改善朝阳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宏观预防环境污染,并为环保部门的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需对朝阳区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本文采集了朝阳区自然环境、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过程、各类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的排放现状等现有信息,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研究成果,建立了2010年朝阳区SO2、NOx、PM10和VOCs的排放清单,其中,在进行PM10的相关计算时,考虑了SO2、NOx和VOCs对PM10的贡献量。以2010年作为基准年,根据朝阳区近年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预测出规划年区内各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选取2010年采暖季(12月)和非采暖季(7月)的污染源数据,建立起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多维多箱与高斯复合模型,其中,多维多箱模型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加拿大Regina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出的一种大气环境预测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大气污染物的三维扩散,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消除基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等因素,并能预测出各功能区的空气质量。在对现状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计算了80%和85%达标率下朝阳区的大气环境容量,经计算,2010年朝阳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5%时PM10的环境容量为17498.14t,空气质量冬季达标率为85%时SO2的环境容量为18281.32t。在此基础上,应用区间线性优化的方法对朝阳区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结合污染排放现状、治理现状与治理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制定了朝阳区规划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方案。
张刚[10](2013)在《城市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针对我国实际工程领域内废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与重金属的排放与控制,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全国范围内垃圾焚烧设施进行基础资料调研,统计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二恶英排放水平数据,即排放区间为0.0042-7.90ng I-TEQ/Nm3,平均为0.561ng I-TEQ/Nm3,85%排放可达到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1.0ng I-TEQ/Nm3。然后对我国不同地区的8家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开展现状调研与全面监测工作,从区域分布、焚烧技术、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总体上阐述了我国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特征污染物(二恶英、重金属)的排放水平与排放特征。(2)对我国典型垃圾焚烧设施的二恶英、重金属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焚烧工艺、工况(正常与非正常)以及管理水平等对二恶英/重金属排放的影响,得到运营管理不善导致的非正常工况运行排放了最高浓度水平的二恶英,范围8.01-181.69ng I-TEQ/Nm3,平均78.18ng I-TEQ/Nm3,而非正常工况运行不一定能导致重金属排放的增加;其次分析了生活垃圾组成中关键成分(含水率、热值、氯、硫含量、重金属自身含量与理化特性等)对二恶英/重金属排放的影响;接着研究了污染控制中的关键技术(急冷设备与活性炭的投加)对二恶英/重金属排放的影响,得到急冷设备能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的排放,主要能够抑制低氯代二恶英的生成,活性炭吸附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对烟气中的低氯代二恶英的移除,短期内未投加活性炭对重金属同样具备高的移除效率;最后研究了焚烧炉启动不同阶段二恶英生成与排放,结果表明,启动阶段二恶英的排放要高于正常运行的,其中在投料阶段二恶英的排放最高,在稳定阶段,由于记忆效应的作用,二恶英排放并不能立刻降到正常值。(3)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运行参数、常规污染指标与二恶英的关联关系。针对某个正常运行的垃圾焚烧设施,分析不同工况参数下二恶英排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各种运行参数、常规污染因子与二恶英关联的可行性,与部分参数、因子建立了一定的线性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二恶英与多变量的关联性,相关系数达到0.9,能作为该焚烧设施二恶英的控制模型,并为污染物排放与工况参数的联动监测提供指导。(4)研究了垃圾焚烧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与重金属的排放。首先结合国内文献报道与实际监测数据,提供了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垃圾焚烧设施正常运行下二恶英排放因子,即0.0154-10.720μg I-TEQ/t-waste,平均1.602μg I-TEQ/t-waste;接着对非正常工况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不同环节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产生与排放特征,得到非正常工况运行会显着地增加二恶英的排放,随着非正常工况环节数的增加,二恶英的排放逐步增加,不同工况系列的异构体分布特征非常相似;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的排放因子是正常工况下的2-3个数量级,并根据《二恶英和呋喃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对不同非正常工况系列二恶英排放因子作了校正推算;最后研究了非正常工况下重金属(Hg、Cd、Pb、Zn、Cr、Cu、Ni、Tl)的排放因子,得到重金属的排放因子随工况的变化没有任何规律性,但可以作为不同工况下垃圾焚烧重金属排放因子的数据参考。(5)研究了5%、10%、15%与20%质量比的污泥与煤共焚烧过程中二恶英与重金属的排放、质量平衡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污泥含量的增加,二恶英的排放从7.00pg I-TEQ/Nm3增加到32.72pg I-TEQ/Nm3,混合燃料中高的硫含量以及相对低的氯含量能促进二恶英的排放降低;污泥中二恶英的异构体分布图与输出产物(烟气、底灰与飞灰)中的明显不同;二恶英负平衡说明煤粉炉电厂污泥与煤共焚烧不是二恶英的源头。烟气、飞灰与底灰中重金属的浓度与排放因子均随着混合燃料中重金属输入值的增加而增加,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挥发性质,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重金属的分布特性。
二、高浓度SO_2催化转化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浓度SO_2催化转化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佳木斯某秸秆造纸项目污染治理方案制定和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秸秆利用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某秸秆造纸项目概况与排污分析 |
2.1 引言 |
2.2 某秸秆造纸项目概况及其工艺特点 |
2.3 某秸秆造纸项目主体工艺简介和排污分析 |
2.3.1 造纸工艺 |
2.3.2 制肥工艺 |
2.4 废气清单分析 |
2.5 废水清单分析 |
2.6 废渣清单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秸秆造纸项目污染治理方案制定 |
3.1 引言 |
3.2 废气污染治理方案 |
3.2.1 颗粒物和烟尘污染治理方案 |
3.2.2 NO_2污染治理方案 |
3.2.3 SO_2和 NH_3污染治理方案 |
3.2.4 除尘、脱硝和脱硫装置布置方式 |
3.3 废水污染治理方案 |
3.3.1 污水处理站规模 |
3.3.2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
3.3.4 污水回用工艺流程 |
3.4 废渣污染治理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秸秆造纸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 |
4.2.1 监测范围和监测点位 |
4.2.2 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与分析 |
4.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4.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内容 |
4.3.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
4.3.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秸秆造纸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 |
5.2.1 监测范围和监测断面 |
5.2.2 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
5.2.3 监测结果和分析 |
5.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5.3.1 混合过程段长度的计算 |
5.3.2 混合过程段地表水环境影响的分析 |
5.3.3 完全混合段地表水环境影响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及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O_2及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
1.1.1 SO_2的来源与危害 |
1.1.2 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
1.2 SO_2及酸雨的污染现状 |
1.2.1 世界SO_2及酸雨的污染现状 |
1.2.2 我国SO_2及酸雨的污染现状 |
1.3 脱硫技术及展望 |
1.3.1 脱硫技术概述 |
1.3.2 工业上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 |
1.3.3 脱硫技术展望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的内容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FeSO_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
2.1 FeSO_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机理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O_2浓度的测定 |
2.3.2 浆液pH 值的测定 |
2.3.3 实验数据的采集 |
2.4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两种填料对比实验 |
2.5.2 液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3 空塔气速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4 SO_2进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5 吸收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6 综合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一次性脱硫研究 |
3.1 氨碱厂白泥盐泥的成分 |
3.2 一次性脱硫机理 |
3.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4 分析方法 |
3.5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液气比(L/G)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3.6.2 进口SO_2浓度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3.6.3 浆液固含量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3.6.4 综合条件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上清液循环制浆脱硫研究 |
4.1 上清液循环法脱硫机理 |
4.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3 分析方法 |
4.4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液气比(L/G)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4.5.2 进口SO_2浓度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4.6 结垢原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钙-钙双碱法”脱硫研究 |
5.1 “钙-钙双碱法”脱硫机理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3 分析方法 |
5.4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高浓度白泥、盐泥浆液直接循环脱硫 |
5.5.2 液气比(L/G)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5.5.3 进口SO_2浓度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5.5.4 吸收液pH 值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5.5.5 固含量对脱硫率及吸收液出口pH 值的影响 |
5.5.6 综合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3)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烟气脱硫脱硝的目的意义 |
1.2 烟气脱硫脱硝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催化还原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工作内容 |
2 催化剂设计与制备工艺分析 |
2.1 催化剂设计 |
2.2 催化剂制备工艺 |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催化剂制备与评价 |
3.1 催化剂制备 |
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催化还原脱硫实验研究 |
4.1 以γ-A1_20_3为载体的催化剂脱硫实验研究 |
4.2 以SiO_2为载体的催化剂脱硫实验研究 |
4.3 以5A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脱硫实验研究 |
4.4 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分析 |
4.5 催化剂及主产物表征 |
4.6 脱硫反应原理的初步推断 |
4.7 本章小结 |
5 同步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单独脱硝实验研究 |
5.3 硫化催化剂同步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5.4 新鲜催化剂同步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5.5 同步脱硫脱硝反应机理推断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烟气脱硫概述 |
1.1 湿法烟气脱硫 |
1.1.1 石灰石-石膏法 |
1.1.2 氨法 |
1.1.3 氧化镁法 |
1.1.4 双碱法 |
1.1.5 海水洗涤法 |
1.1.6 磷铵复合肥法(PAFP法) |
1.2 半干法烟气脱硫 |
1.2.1 喷雾干燥法(SDA) |
1.2.2 循环流化床法 |
1.2.3 气悬浮式半干法(GSA) |
1.3 干法烟气脱硫 |
1.3.1 活性炭法 |
1.3.2 电子束辐照法 |
1.4 烟气脱硫技术的比较 |
1.5 烟气脱硫方法小结 |
第二章 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进展 |
2.1 国外脱硫技术进展 |
2.1.1 美国技术现状及进展 |
2.1.2 德国技术现状及进展 |
2.1.3 日本技术现状及进展 |
2.2 我国脱硫技术现状、进展 |
2.2.1 我国脱硫技术现状 |
2.2.2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
2.2.3 我国脱硫技术发展方向 |
2.3 全球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
2.3.1 EDV非再生湿法洗涤工艺 |
2.3.2 WGS非再生湿气洗涤工艺 |
2.3.3 EDV与WGS的技术经济比较 |
2.3.4 Labsorb可再生湿气洗涤工艺 |
2.3.5 Cansolv可再生湿法脱硫工艺 |
2.3.6 EDV、WGS、Labsorb、Cansolv四种专利工艺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
2.4 烟气脱硫方法的综合评价 |
第三章 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的调研分析 |
3.1 技术路线 |
3.1.1 脱硫工艺技术方案的比选 |
3.1.2 EDV湿法脱硫工艺简介 |
3.1.3 吸收液 |
3.2 脱硫吸附剂的选择 |
3.3 催化烟气特点及烟气脱硫工艺特点 |
3.3.1 催化裂化烟气的特点 |
3.3.2 ARGG装置烟气脱硫的工艺特点 |
3.3.3 主要设备 |
3.4 EDV湿法脱硫技术在大庆炼化公司的应用 |
3.4.1 烟气脱硫装置建设规模 |
3.4.2 净化烟气排放方案 |
3.4.3 装置建设规模及操作弹性 |
3.4.4 工艺技术 |
3.4.5 催化裂化烟气数据分析 |
3.4.6 原辅料消耗及经济指标 |
3.4.7 大庆炼化公司运行效果 |
3.5 EDV湿法脱硫技术在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应用 |
3.5.1 工艺原理 |
3.5.2 EDV湿法脱硫工艺 |
3.5.3 装置建设规模及操作弹性: |
3.5.4 催化裂化烟气数据分析 |
3.5.5 运行效果分析 |
3.6 运行中出现问题及解决途径 |
3.6.1 滤清箱分离效果差 |
3.6.2 外送污水固体悬浮物高 |
3.6.3 絮凝剂泵和管线堵塞 |
3.6.4 烟气脱硫系统水单耗高 |
3.6.5 外排含盐污水COD超标 |
3.6.6 烟气流量的波动,造成净化烟气指标超标 |
3.6.7 洗涤塔液位过低,造成联锁停车 |
3.6.8 催化装置停车后,烟气大量减少,烟气温度下降, |
3.6.9 催化装置大量催化剂跑损,对循环泵、管线和喷嘴的磨损 |
3.6.10 氧化罐搅拌机故障,污水处理中COD超标 |
3.6.11 长周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二元复合离子液体的烟气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二氧化硫的来源 |
1.1.2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危害 |
1.2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干法脱硫技术简介 |
1.2.2 半干法脱硫技术 |
1.2.3 湿法脱硫技术 |
1.3 金属基离子脱硫的研究进展 |
1.3.1 金属离子脱硫的发展历程 |
1.3.2 金属离子脱硫的理论基础 |
1.4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1.4.2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
1.4.3 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方面的研究 |
1.4.4 离子液体在烟气硫化氢脱除方面的研究 |
1.4.5 离子液体在烟气二氧化硫脱除方面的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二元复合离子液体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分析仪器及其方法 |
2.3 分步合成法铁-锰复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1 氯丁烷-N-丁基咪唑的合成 |
2.3.2 锰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3 铁-锰复合离子液体(分步)的合成 |
2.4 一锅合成法铁-锰复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
2.4.1 铁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
2.4.2 锰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
2.4.3 铁-锰复合离子液体(一锅法)的合成 |
2.5 铁-铜复合离子液体的制备 |
2.5.1 铁-铜复合离子液体的研究意义 |
2.5.2 铁-铜复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
2.6 小结 |
第三章 铁-锰复合离子液体的表征 |
3.1 前言 |
3.2 两种铁-锰复合离子液体的稳定性 |
3.3 分步合成法铁-锰复合离子液体的表征 |
3.3.1 分步合成法铁-锰复合离子液体中铁、锰含量的测定 |
3.3.2 分步合成法铁-锰离子液体水含量的测定 |
3.4 一锅合成法复合离子液体的表征 |
3.4.1 一锅合成法复合离子液体中铁、锰含量的测定 |
3.4.2 一锅合成法铁-锰离子液体水含量的测定 |
3.4.3 紫外光谱分析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拉曼光谱分析 |
3.4.6 电化学分析 |
3.4.7 热重分析 |
3.5 脱硫离子液体的选择 |
3.6 小结 |
第四章 铁-铜复合离子液体的表征 |
4.1 前言 |
4.2 铁-铜复合离子液体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拉曼光谱分析 |
4.3.3 电化学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离子液体烟气脱硫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脱硫液配制 |
5.2.3 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3 铁-锰复合离子脱硫实验结果 |
5.3.1 锰含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2 锰含量对产物硫酸的影响 |
5.3.3 氧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4 二氧化硫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5 铁-锰复合离子液体循环实验 |
5.4 铁-铜复合离子脱硫实验结果 |
5.4.1 低含量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4.2 高含量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4.3 铜含量对产物硫酸的影响 |
5.5 脱硫前后铁-锰复合离子液体性质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录 |
(6)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炉煤气基本概述 |
1.3 COS基本概述 |
1.3.1 COS物理性质 |
1.3.2 COS化学性质 |
1.4 COS脱除研究进展 |
1.4.1 湿法脱硫 |
1.4.2 干法脱硫 |
1.4.3 COS水解催化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实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器材 |
2.1.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实验设备 |
2.1.2 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设备 |
2.2 实验试剂 |
2.2.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实验试剂 |
2.2.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2.3.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除实验方案 |
2.3.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方案 |
2.4 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 |
2.4.1 电化学协同湿法吸收脱除实验测试指标 |
2.4.2 新型COS水解催化剂研究实验测试指标 |
3 电化学协同湿法脱除COS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电化学协同效应分析 |
3.2.2 吸收剂类型对湿法吸收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 |
3.2.3 工况条件对湿法吸收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 |
3.2.4 滤液离子浓度分析 |
3.2.5 滤液红外谱图分析 |
3.2.6 脱硫循环补液方案 |
3.3 电化学协同湿法脱硫过程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羰基硫水解催化剂性能研究 |
4.1 实验装置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
4.1.1 石英反应管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
4.1.2 石英管内温度状况 |
4.2 γ-Al_2O_3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对羰基硫水解的影响 |
4.2.1 湿度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
4.2.3 空速对羰基硫脱除效率的影响 |
4.3 单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
4.3.1 负载型ZnO单金属催化剂 |
4.3.2 负载型MnO单金属催化剂 |
4.3.3 单金属水解催化剂脱硫机制分析 |
4.4 双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
4.4.1 负载型ZnO-MnO双金属催化剂 |
4.4.2 负载型MnO-ZnO双金属催化剂 |
4.4.3 双金属水解催化剂脱硫机制分析 |
4.5 改性双金属活性组分水解催化剂 |
4.5.1 催化剂制备方法 |
4.5.2 催化剂对COS水解活性的影响 |
4.5.3 改性双金属水解催化剂的表征 |
4.6 制备工艺对改性催化剂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4.6.1 焙烧温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4.6.3 烘干时间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改性水解催化剂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操作条件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1 反应温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2 空速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3 反应湿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4 进气浓度对COS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5 二氧化碳浓度对COS水解催化的影响 |
5.2.6 一氧化碳浓度对COS水解催化的影响 |
5.3 羰基硫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5.3.1 羰基硫反应动力学实验 |
5.3.2 羰基硫水解反应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Mn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NO_x排放与污染现状 |
1.1.2 NO_x控制技术概述 |
1.2 Mn基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1 锰氧化物(MnOx) |
1.2.2 Mn基复合氧化物 |
1.2.3 负载型Mn基催化剂 |
1.2.4 特殊构型Mn基催化剂 |
1.3 Mn基催化剂SCR反应机理 |
1.3.1 反应气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 |
1.3.2 催化剂表面SCR反应路径 |
1.3.3 氧化还原循环的促进机理 |
1.4 H_2O和SO_2抑制作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主要试剂和气体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3 催化剂表征 |
3 元素掺杂Mn基催化剂的抗SO_2中毒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催化剂的制备 |
3.1.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1.3 催化剂表征 |
3.2 催化性能测试结果 |
3.2.1 SCR活性结果 |
3.2.2 抗水抗硫性能 |
3.3 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分析 |
3.3.1 晶型结构 |
3.3.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
3.3.3 表面元素及价态分析 |
3.4 SCR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3.4.1 NO和NH_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 |
3.4.2 NH_3在预吸附NO催化剂表面的反应 |
3.4.3 NO在预吸附NH_3催化剂表面的反应 |
3.4.4 催化剂表面稳态DRIFTS分析 |
3.5 SO_2作用路径研究 |
3.5.1 S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 |
3.5.2 SO_2对NO吸附行为的影响 |
3.5.3 SO_2对NH_3吸附行为的影响 |
3.5.4 SO_2对SCR稳态反应的影响 |
3.5.5 抗硫后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3.6 SCR反应机理和抗硫机制的提出 |
3.7 本章小结 |
4 MeMn_2O_4(Me=Ni或Co)尖晶石催化剂的抗SO_2中毒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催化剂制备 |
4.1.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1.3 催化剂表征 |
4.2 催化剂的SCR活性结果 |
4.2.1 Mn(y)Ni(z)O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2.2 Mn(y)Co(z)O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3 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分析 |
4.3.1 Mn(y)Ni(z)Ox和Mn(y)Co(z)Ox催化剂晶型结构 |
4.3.2 NiMn_2O_4和Mn_xCo_(3-x)O_4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 |
4.3.3 NiMn_2O_4和Mn_xCo_(3-x)O_4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及相对含量 |
4.4 NiMn_2O_4和Mn_xCo_(3-x)O_4催化剂的抗硫性能 |
4.5 尖晶石催化剂表面SCR反应机理 |
4.6 SO_2对尖晶石催化剂表面NH_3吸附行为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同形貌NiMn_2O_4尖晶石催化剂的抗H_2O&SO_2中毒性能 |
5.1 尿素水解法制备叶片状Mn(2)Ni(1)Ox-UH催化剂 |
5.1.1 实验部分 |
5.1.2 催化剂的SCR活性结果 |
5.1.3 Mn(2)Ni(1)Ox-UH和Mn(2)Ni(1)Ox-CP的理化性能对比 |
5.1.4 Mn(2)Ni(1)Ox-UH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 |
5.2 水热合成法制备海胆状和叶片状Mn(2)Ni(1)Ox催化剂 |
5.2.1 实验部分 |
5.2.2 催化剂晶型结构分析 |
5.2.3 催化剂表面形貌和孔结构 |
5.2.4 催化剂SCR活性和抗水抗硫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6 倒置型CrMn_2O_4尖晶石催化剂的抗H_2O&SO_2中毒性能 |
6.1 实验方法 |
6.1.1 催化剂制备 |
6.1.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6.1.3 催化剂表征 |
6.2 SCR活性的促进机理 |
6.2.1 Mn(y)Cr(z)Ox-C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6.2.2 Mn(y)Cr(z)Ox催化剂的晶型结构 |
6.2.3 CrMn_2O_4倒置尖晶石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
6.2.4 表面元素价态及相对含量分析 |
6.2.5 催化剂表面SCR反应机理研究 |
6.3 中间产物N_2O的抑制作用 |
6.3.1 SCR反应过程中N_2O生成量 |
6.3.2 N_2O可能的生成路径 |
6.3.3 NH_3吸附形态分析 |
6.4 抗水抗硫性能的促进机制 |
6.4.1 CrMn_2O_4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 |
6.4.2 水硫作用路径的研究 |
6.4.3 催化剂失活行为分析 |
6.5 SCR反应机理和抗水抗硫机制的提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液硫脱气及废气处理工艺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液硫脱气工艺技术对比 |
2 液硫脱气废气组成及特点 |
3 液硫脱气废气处理计算研究 |
4 液硫脱气废气处理工艺技术方案建议 |
4.1 方案一:配套高温加氢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废气处理 |
4.2 方案二:配套低温加氢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废气处理 |
4.3 方案三:低温或延伸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池废气处理 |
5 结论 |
(9)基于复合模型的典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
1.2.2 空气质量模型 |
1.2.3 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 |
1.2.4 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大气环境规划研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朝阳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地貌 |
2.1.2 气候 |
2.2 朝阳区社会环境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与经济 |
2.2.3 城市规划 |
2.2.4 农业 |
2.2.5 工业 |
2.2.6 机动车 |
2.3 朝阳区大气环境概况 |
2.3.1 朝阳区近年子站达标率统计 |
2.3.2 朝阳区大气污染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3.1 有组织排放源 |
3.1.1 工业源 |
3.1.2 城镇居民生活源 |
3.2 无组织排放源 |
3.2.1 道路移动源 |
3.2.2 非道路移动源 |
3.2.3 生物质燃烧 |
3.2.4 固体废弃物处理 |
3.2.5 溶剂涂料印刷行业 |
3.2.6 加油站 |
3.2.7 植物排放 VOCs |
3.2.8 交通扬尘 |
3.2.9 料堆扬尘 |
3.2.10 施工扬尘 |
3.2.11 裸地扬尘 |
3.2.12 工艺无组织尘 |
3.3 污染源排放清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朝阳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
4.1 污染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1 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确定 |
4.1.2 地面污染气象 |
4.1.3 朝阳区气象资料统计与处理 |
4.2 大气扩散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
4.2.1 模型的选取 |
4.2.2 复合模型的建立 |
4.2.3 复合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
4.3 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 |
4.3.1 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 |
4.3.2 朝阳区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 |
4.4 规划年源强变化及达标削减量 |
4.4.1 规划年源强变化预测 |
4.4.2 规划年达标削减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气环境达标削减规划方案的制定 |
5.1 基本原理及思路 |
5.2 优化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5.2.1 条件限制参数的调查及确定 |
5.2.2 优化参数的调查及确定 |
5.2.3 区间线性优化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5.3 规划年度大气污染初步达标削减治理方案 |
5.3.1 高排放企业停产搬迁 |
5.3.2 清洁能源替代 |
5.3.3 绿化 |
5.3.4 控制交通扬尘 |
5.3.5 控制施工工地扬尘 |
5.3.6 高排放车辆淘汰 |
5.3.7 工业企业尾气治理 |
5.3.8 对 VOC 排放企业的控制 |
5.3.9 控制堆料扬尘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垃圾焚烧与二恶英、重金属 |
1.2.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问题 |
1.2.2 二恶英的理化特性与毒性 |
1.2.3 二恶英的主要来源 |
1.2.4 重金属的特性 |
1.2.5 重金属的来源 |
1.3 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生成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 |
1.3.2 二恶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4 焚烧过程重金属的迁移与控制机理研究进展 |
1.4.1 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机理 |
1.4.2 影响重金属迁移分布的因素 |
1.4.3 焚烧中重金属的控制技术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1.5.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焚烧过程中二恶英、重金属的采样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二恶英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2.1 二恶英样品的采集 |
2.2.2 二恶英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方法 |
2.3 重金属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3.1 重金属样品的采集 |
2.3.2 重金属样品的分析 |
第三章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重金属排放水平与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基本情况 |
3.3 我国不同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恶英排放水平与排放特征 |
3.3.1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排放总体水平 |
3.3.2 我国不同地区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恶英排放特征 |
3.4 我国不同地区典型垃圾焚烧设施重金属排放水平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焚烧工艺、运行管理水平与生活垃圾组分对二恶英、重金属排放的影响研究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工况、工艺、管理水平对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的影响 |
4.2.3 生活垃圾关键成分的影响 |
4.3 急冷设备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研究 |
4.3.1 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2 对二恶英毒性当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
4.4 活性炭喷射对毒害污染物(二恶英、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
4.4.1 活性炭对二恶英的影响研究 |
4.4.2 活性炭对重金属的影响 |
4.5 焚烧炉启动阶段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研究 |
4.5.1 焚烧炉启动过程描述 |
4.5.2 焚烧炉起炉、烘炉与投料阶段二恶英的排放值 |
4.5.3 启动不同阶段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 |
4.5.4 启动不同阶段二恶英排放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垃圾焚烧运行参数、常规污染指标与二恶英的关联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运行参数与常规污染因子数据 |
5.2.3 不同工况下二恶英的排放 |
5.3 垃圾焚烧运行参数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1 炉温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2 锅炉出口烟温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3 布袋出口烟温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4 烟气含氧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5 烟气含水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3.6 烟气流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 垃圾焚烧常规污染因子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1 CO_2含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2 SO_2含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3 HCl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4 NO_x浓度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5 CO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6 烟尘含量与二恶英的关联 |
5.4.7 NH_3、HF与二恶英的关联 |
5.5 二恶英与多变量的关联 |
5.5.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5.5.2 二恶英预测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生活垃圾焚烧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因子研究 |
6.1 引言 |
6.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正常运行二恶英排放因子 |
6.2.1 我国37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排放因子 |
6.2.2 我国与其他国家二恶英排放因子比较 |
6.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非正常工况下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 |
6.3.1 非正常工况分析 |
6.3.2 非正常工况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 |
6.3.3 非正常工况下运行参数、常规污染指标与二恶英的关联关系 |
6.3.4 非正常工况对二恶英分布特征的影响 |
6.4 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的排放因子研究 |
6.4.1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6.4.2 非正常与正常运行二恶英排放因子比较 |
6.4.3 不同非正常工况下与基线排放因子的比较 |
6.4.4 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排放因子的估算 |
6.5 非正常工况重金属的排放因子研究 |
6.5.1 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 |
6.5.2 非正常工况与正常工况下重金属排放因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污泥与煤共焚烧过程中二恶英与重金属的排放、质量平衡与分布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污泥与煤的表征 |
7.2.2 研究对象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常规因子与运行参数 |
7.3.2 二恶英的排放特征 |
7.3.3 二恶英质量平衡与分布特征 |
7.3.4 Cl与S对二恶英排放的影响 |
7.3.5 二恶英异构体特征 |
7.3.6 重金属排放特征 |
7.3.7 重金属的质量平衡与分布特征 |
7.3.8 Cl对重金属排放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高浓度SO_2催化转化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佳木斯某秸秆造纸项目污染治理方案制定和环境影响分析[D]. 崔志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2]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及氨碱厂白泥盐泥海水浆液脱硫研究[D]. 徐军科. 湘潭大学, 2006(12)
- [3]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D]. 张晓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4]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D]. 王月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5]二元复合离子液体的烟气脱硫性能研究[D]. 郭惠锋.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1)
- [6]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D]. 潘瑞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Mn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D]. 高凤雨.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8)
- [8]液硫脱气及废气处理工艺技术探讨[J]. 刘宗社,王军,倪伟,许娟,朱荣海,王永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9(03)
- [9]基于复合模型的典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控制研究[D]. 任玥.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10]城市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与重金属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张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