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论文文献综述)
何光全[1](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吴家虎[2](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周晓瑾[3](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黄文东[4](1976)在《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文中研究指明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学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使我们师生认识到要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必须肃清民族虚无主义流毒,做好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整理工作。我原有学生一人,后来党组织又增配学生三人,并给予必要的时间保证和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现在师生中有三人是中共党员,学生中年纪最大的五十二岁,最小的二十五岁。其中二人现分别在西藏和上海郊区奉贤县。
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5](1976)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群众运动》文中认为 去年,我们荔湾区卫生局党委在上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鼓舞下,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入领会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示,以大寨的根本经验为榜样,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总结老中医学术经验入手,开展了群众性的中西医结合活动。一年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究班、研究组,发掘整理了我区老中医医案、医话、单方验方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350多项,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迈开了新的一步。斗争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祖国医药学
王扬[6](2010)在《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书根据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近八个月的“林权”田野调查所完成。本书的研究主题属于“林权”范畴。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林权”的语义分析,也不是“林权”的法理建构,而是开展“林权”之于中国经验的历史实践研究。本书采用“整体生存伦理”作为研究策略,努力把“国家视角”和“民间视角”结合起来,通过“在场式”田野工作,以“事件束”为切入点,把“林权”置于宗族、村落、信仰、法律、村治、市场、水利等整体历史—文化纬度,积极挖掘“在地范畴”,全面审视徽州文化场境下“林权”实践及其再生产。调查结果表明,“林权”的国家法“表达”和民间法“实践”的发生背离,这既是“整体生存伦理”考察的背景,也是“整体生存伦理”实践的结果。当然,本书研究宗旨不在于揭示“表达”和“实践”的二元化,而在于考察“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法律内卷化”,即由于国家法的规则理性与民间法的秩序逻辑之间的文化区隔,造成有法律而少秩序的制度性事实。其具体表现为:催生山林独联体,激发林权纠纷、引起械斗上访、灰色势力镶嵌村庄、林权集中少数能人、冲击村庄治理、影响法律权威、恶化生态环境等等。本书尝试着呈现“林权”研究新发现:其一,林权证还是一种形式性财产,充其量只是林权的“象征资本”;其二,“山林独联体”无法实现西方产权形态,反倒造成林业经济迟缓和生态效益下降;其三,外来资本“镶嵌”村族共同体,正在冲击农村治理及其稳定:其四,中国“身份性”林权尚未(甚至难以)让渡于“契约性”林权,“祖山”仍是农民“道义经济”的生存依赖;其五,“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还会导致“邻接性”权利(例如水权、矿权)的再生产。其六,“法律内卷化”是转型时期国家法与民间法“嵌合”实践的结果,也将有效推进中国“回应型”法治建设。
天津市南开医院[7](1975)在《坚持实行中西医结合 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文中认为 我们南开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有三百二十张病床,担负着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任务。自从一九六三年开展中西医结合以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医务人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一支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队伍初步形成;全院各科普遍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步总结了三十多种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据四年来二千例分析,非手术率达80%,死亡率降到1.2%, 治疗气管炎近控率达到70%,治疗冠心病,根据二百五十四例心肌梗塞病人分析,死亡率为14.9%,心绞痛有效率达84%,在治疗皮肤病、疮疡、痔痿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最近,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
天津市南开医院[8](1975)在《坚持实行中西医结合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文中提出 南开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有320张病床,担负着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任务。自从1963年开展中西医结合以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医务人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一支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队伍初步形成;全院各科较普遍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步总结了30多种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据4年来2,000例
何芹[9](2006)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目标之一,写进党的全会文件中。这既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意识的清醒和自觉,对“如何执政”这个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明确回答及奋斗目标、追求方向和强烈自信,也对党建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要在执政实践中实现科学执政的目标,就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执政理论的指导。因此,厘清科学执政的内涵,构建科学执政的理论体系,是执政党建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建设基本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和现实,通过对科学执政内涵及如何保持执政理念、执政制度、执政方式科学化并实现最优执政绩效的研究,对什么是科学执政、如何实现科学执政、如何评价科学执政进行了论述,初步构建了一个内在统一、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科学执政理论框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以党和国家权力关系的科学化为视角,界定了科学执政的基本内涵。科学执政就是指我们党牢牢掌握并合理运用国家权力,努力使党的执政活动始终符合执政党功能的要求,始终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始终保持科学的执政理念、执政制度、执政方式并努力取得最优执政绩效的执政状态。本论文以科学执政内涵的展开为红线贯串全篇。本章还阐述了科学执政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科学执政的本质特征、时代意义和基本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辩证关系,提出科学执政的基础是党科学履行执政党的十大功能:执掌国家权力、代表人民利益、领导发展、社会整合、政策制定、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意识形态凝聚、保障稳定、自身建设。第二章从执政理念科学化的角度论述科学执政的指导思想。本章界定了执政理念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要特征:阶级利益代表性和社会整合性的统一、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论述了执政理念是执政党的灵魂。笔者认为党要实现科学执政必须坚持以下执政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章还阐述了实现执政
徐正林[10](2013)在《校园中的国家 ——基于永康中学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封建王朝的坍塌,民族国家的命途多舛,社会主义中国的艰难探索、曲折发展,谱就了一曲壮美的史歌。国家的历史变迁过程是由包含其中的所有的社会机构、组织的变迁来体现的,教育的历史变迁是国家变迁的一部分,国家的历史变迁在教育的历史变迁中有所体现,教育的历史变迁可以映射国家的历史变迁。本研究以永康中学(1912——1975年)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切入考察永康中学的教育变迁,揭示了教育变迁与国家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主要从永康中学诞生的缘由、多乱时期永康中学的教育应对和时局转换后永康中学的际遇三个方面来论述教育变迁与国家变迁之间的关系。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永康中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教育救国。自南宋以降,陈亮的经世致用思想广为流传。近代中国受尽列强欺凌,浙江作为沿海城市,在列强的欺压下率先开放了宁波、温州等通商口岸。耻辱与压迫使人们明白唯有不断努力学习自强,依靠教育培育人才,才能挽将倾大厦于不倒,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强大呼声,经元善、孙诒让、张元济、经亨颐、胡侯锡等浙籍人士都认识到教育与救国之间的关系。这一条朴实的逻辑即是通过教育培育人才,通过人才来拯救国家。永康中学充分吸收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精华,在旧有“永康试院”、“崇善祠”的基础上,由爱国乡贤胡侯锡为教育救国而主持筹建的。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民国时期的永康中学,其主旨是多难兴教。民国成立后,永康中学作为一所新式学堂,一面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家的办学宗旨、方针政策,一面又要根据自身实际,不断调整学校的办学目标。永康中学作为一县最高教育机构,也是县域内多方权力角逐的目标。民国时期永康中学历届校长都是贤达人士,既懂教育教学理论,又擅长社会活动。课程设置体用兼具、文实并用,教师队伍“道德、文章、事功”兼备,校园生活严肃而活泼,全校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响应“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爱国民主运动”等等。在日寇侵华期间,永康中学三易校址,弦歌不辍。论文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时局转换后,政治变革中的永康中学。建国初期永康中学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课程设置吸收了革命根据地的课程设置经验,积极开展“工读互助”运动。在政治潮流中,永康中学教师凸显了高超的人格魅力和圆融汇通的生存智慧,他们游走于政治与教育之间,寻求“政治”与“学术”的平衡。天灾人祸,国家贫困不堪,永康中学也是勒紧了腰带生存。结语部分揭示了教育变迁与国家变迁之间的关系,教育既不能脱离政治,也不能唯政治马首是瞻,而是要与政治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度的张力。
二、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
二、"教育大革命" |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
一、"逐步过渡"论 |
二、"区别对待"论 |
三、"彻底批判"论 |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
一、概况 |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
一、概况 |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
一、凯洛夫其人 |
二、凯洛夫《教育学》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
一、"《论语》批注" |
二、"《学记》选批" |
三、"《三字经》批注" |
四、"《弟子规》批注" |
五、"《神童诗》批注" |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2)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什么是你的贡献" |
1.1 "山还是那座山":问题意识 |
1.2 "整体生存伦理":研究策略 |
1.3 "走进历史田野":调查区域 |
第二章 "有女莫嫁择塘村,舂碓磨麦请社公" |
2.1 "木本天地,人本祖宗":亲逊堂 |
2.2 "十户之室,不废诵读":桂枝书院 |
2.3 "话不说不明,家不分不发":婚姻家庭 |
2.4 "四水归明堂,财富不外流":建筑逻辑 |
2.5 "道迎四方往来客,堤避八面之吹劫":交通网络 |
2.6 小结 |
第三章 "开尽山尖地,饿煞世间人" |
3.1 "人欺地皮,地欺肚皮":家户经济 |
3.2 "死人跟活人抢山":坟山逻辑 |
3.3 "向空中发展,占天不占地":山地实践 |
3.4 "捧着银山要饭吃":生存伦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依法治林,利国利民" |
4.1 "祖上传下来的山":同族共财 |
4.2 "耕者有其山":私产发育 |
4.3 "山林折价入社":合作实践 |
4.4 "队队大办林场":集体逻辑 |
4.5 "山坡上的大包干":林业三定 |
4.6 "催生山林独联体":林权改革 |
4.7 小结 |
第五章 "山就摆那里,谁也拿不走" |
5.1 "难以直接管理":圳山纠纷 |
5.2 "没有文字的界线":祈龙山官司 |
5.3 "一场村际飞山械斗":树杈山事件 |
5.4 "不能卖给外地人":宝宅山纠纷 |
5.5 小结 |
第六章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
6.1 "制造证据智取水权":水碓官司 |
6.2 "光绪时代有产权":善圳诉讼 |
6.3 "不在他们地盘上":昌溪纠纷 |
6.4 "远水解不了近渴":水务工程 |
6.5 小结 |
第七 "城里锣鼓城里敲,乡下锣鼓乡下敲" |
7.1 "明晰产权,依法流转":社会工程 |
7.2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地方知识 |
7.3 "国有神仙法,民有鬼画符":法律内卷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科学执政内涵论 |
一、科学执政的基本内涵:以党和国家权力关系的科学化为视角 |
(一) 政党的起源、发展及其追求或参与国家权力的天然属性 |
(二) 政党的内涵及其与国家权力的本质联系 |
(三) 执政与行政的契合与分野 |
(四) 从我们党执掌国家权力的本质要求看科学执政的深刻内涵 |
二、科学执政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
三、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 |
四、科学执政的基础是党科学履行执政党功能 |
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辩证关系 |
(一)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内涵上各有侧重 |
(二)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又是辩证统一的 |
六、科学执政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意义 |
(一) 科学执政的本质特征 |
(二) 科学执政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
第二章 科学执政理念论 |
一、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涵 |
(一) 执政理念的定义 |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要特征 |
二、执政理念是执政党的灵魂 |
(一) 执政理念体现执政党的本质和价值取向 |
(二) 执政理念是党执政活动的指南 |
(三) 执政理念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
三、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 |
(一)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四)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四、不断创新党的执政理念 |
(一) 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与一脉相承 |
(二) 创新党执政理念的历史必然性 |
(三) 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科学执政制度论 |
一、制度、党的制度建设与执政制度科学化 |
(一) 制度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
(二) 党的制度与党的制度建设 |
(三) 党的制度建设和执政制度科学化的关系 |
(四) 执政制度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五) 执政制度科学化的重大意义 |
二、当前党的执政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在执政制度意识上还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 |
(二) 党政职能及其关系还缺乏科学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
(三) 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 |
(四) 党执政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
(五) 当前党执政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三、推进党执政制度科学化的基本思路 |
(一) 健全党与人大关系的法律和制度,从法制层面规范党与人大关系 |
(二) 改进党执掌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党执政体制民主化、法制化 |
(三) 健全党组织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机制 |
(四)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
(五) 建立健全党对国家权力的控制监督机制 |
(六)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七) 要努力落实科学的执政制度 |
(八) 积极创新党的执政制度 |
第四章 科学执政方式论 |
一、执政方式的科学内涵 |
(一) 执政方式的概念 |
(二) 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关系 |
(三) 执政方式的分类 |
(四) 执政方式的特征 |
二、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
(一) 局部执政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 建国初期党执政方式的曲折发展 |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
三、推进执政方式科学化必须改革传统执政方式 |
(一) 传统执政方式面临变革压力 |
(二) 公民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 |
(三) 党的现代化要求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
四、科学决策是执政方式科学化的起点 |
(一) 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内涵 |
(二) 党实现科学决策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 |
(三) 推进科学决策的基本思路 |
五、民主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本质体现 |
(一) 坚持民主执政的重大意义 |
(二) 要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民主执政的突破口 |
(三) 健全民主执政的各项制度 |
六、依法执政是当前实现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关键 |
(一) 执政方式法制化程度不高是当前影响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主要原因 |
(二) 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 |
第五章 科学执政绩效论 |
一、绩效与执政绩效 |
(一) 绩效的内涵与特征 |
(二) 执政绩效的内涵和特征 |
(三) 执政绩效与政府绩效的关系 |
二、执政绩效与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
(一) 执政绩效是人民评价党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标准 |
(二) 执政绩效是和平建设时期党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根本资源 |
三、执政绩效的主要内容 |
(一) 保持国家和平与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绩效 |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绩效 |
(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绩效 |
(四)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绩效 |
(五) 执政成本降低的绩效 |
四、执政绩效的科学评价 |
(一) 充分认识执政绩效科学评价的重要意义 |
(二) 制定科学的执政绩效评价指标 |
(三) 执政绩效的评价主体 |
五、执政绩效评价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
(一) 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
(二) 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
(三) 符合执政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要求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校园中的国家 ——基于永康中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的意义 |
(五) 研究内容 |
(六) 研究方法 |
一、教育救国——永康中学之创建 |
(一) 教育救国的缘起与发展 |
1. 教育救国 |
2. “教育救国”在浙江 |
(二) 永康中学诞生的土壤与养分 |
1. 自然环境 |
2. 文化传统与历史名人 |
3. 传统官学、塾学与书院 |
(三) 永康中学的创建 |
1. 清季民初永康县新学概况 |
2. 由“永康试院”、“崇善祠”到“永康中学校” |
(四) 首任校长胡侯锡 |
小结 |
二、多难兴邦——民国时期的永康中学 |
(一) 政局动荡中的办学宗旨与制度创建 |
1. 办学宗旨沿革与规范化办学 |
2. 党化教育 |
3. 多方权力角逐下的永康中学 |
(二) 课程、师资与教学成效 |
1. 体用兼具、文实并用的课程设置 |
2. “道德、文章、事功”兼备之教师队伍 |
3. 永康中学的教学成效 |
(三) 严肃而活泼的校园生活 |
1. 教学活动 |
2. 民族大义下的爱国民主运动 |
(四) 民族危机下的弦歌不辍 |
小结 |
三、时局转换——政治变革中的永康中学 |
(一) 建国初期的永康中学 |
1. 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
2. 课程与教学 |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二) 政治潮流中的永中教师 |
1. 寻求“政治”与“学术”的平衡 |
2. 永中教师的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 |
3. 被革命的教育——游走于政治与教育之间 |
(三) “国困校贫”中的永康中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2]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3]《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4]学理论 抓路线 提高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自觉性[J]. 黄文东. 新医药学杂志, 1976(01)
-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群众运动[J]. 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 新医药通讯, 1976(02)
- [6]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 王扬. 上海大学, 2010(03)
- [7]坚持实行中西医结合 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J]. 天津市南开医院. 广东医药资料, 1975(10)
- [8]坚持实行中西医结合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J]. 天津市南开医院. 医学研究通讯, 1975(07)
- [9]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D]. 何芹.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10]校园中的国家 ——基于永康中学的历史考察[D]. 徐正林.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