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鑫[1](1991)在《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零数字吉凶象征通古达今中外相映数字不独属于数学王国,它必须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作媒介,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说中国上古文化存在着两个系统,即生殖文化和数理文化,它们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激情混沌与
赵伟礼[2](1995)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数词比较》文中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数词比较赵伟礼在跨文化交际中,数词作为一种数文化现象,早已经冲出各种语法书①里所描述的数页空间,在民族文化的不同结构层次上留下了足迹.数词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亲属关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诸多文...
田小勇[3](2011)在《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 ——基于《西游记》的语料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择数字作为一个切入点,结合模糊学理论的主要概念,集中讨论了文学翻译这一重要领域,并在《西游记》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旨在证明数字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模糊性,并进而佐证文学翻译如同文学自身一样,必然趋向模糊。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源起和论文的定位,主要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阐述了此篇论文之前人们在相关领域已经进行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数字及其翻译研究、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西游记》英译及其相关研究和文学翻译的模糊性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本论文从自选角度出发,在第三章里重点阐述了文学的模糊性,从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语言本身和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三个层面进行了剖析,证实了文学自始至终就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在第四章里,首先对数字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比了中英数字的异同,接着重点阐述了数字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典型应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本章里从模糊学的角度阐述了文学作品中模糊数字存在的根源、分类、修辞作用及其美学功能,说明模糊数字在构成文学的模糊美方面功不可没。接下来的第五章里论述的是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这也是本论文要集中阐释的一个观点,首先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对文学翻译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厘定,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翻译标准为视角,梳理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译论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指出这些理论背后都存在有意无意的模糊性,然后结合翻译实践的特点,从翻译过程、翻译方法和译者定位三个方面进行佐证,最后结合翻译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全方位地证明了文学翻译自身难免的模糊取向。这些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将会在接下来的第六章里得到佐证,因为在这一章里将借助《西游记》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比数字在原着和译着中的使用情况,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译例对比定性分析,证明数字在构造文学作品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翻译过程中对于这些模糊数字存在的模糊处理,从而直观地证明了文学翻译必然趋于模糊这一取向。而论文的最后一章作为结论,主要概括总结了前面几章的主要发现,并阐释了“数字视角”的双重含义:一是论文选取的研究切入点为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数字”,二是借助语料库这种量化研究的平台,借助具体的“数据”来佐证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旨在为文学翻译的模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基于《西游记》的语料库研究糊研究提供另一个维度的参考。从论文的立意和创新而言,本人认为有如下几点算得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第一,论文首先阐释了文学自身存在的模糊性,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文学翻译的定义,引入模糊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译论主张进行梳理,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文学翻译必然趋向模糊这一命题;第二,论文选择数字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整体全面地阐释了数字在文学作品中的模糊应用,还结合《西游记》中的重要数字及其翻译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更为客观全面地展示数字在《西游记》中的重要性及其在英译时所经过的模糊处理,并进而佐证文学翻译这一模糊取向;第三,论文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存在创新,从本人掌握的数据资料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人从模糊学的理论视角并借助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西游记》中的数字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延伸到整个文学翻译领域,所以这也应当算是这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当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局限,这篇论文还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深入求证的话题,例如就研究对象而言,论文目前只是选择了《西游记》中的数字,如果可以扩大到其它三部名着,甚至整个典籍的翻译,也许整理出来的数据就更具有参照性和说服力;另外,就数据库而言,如果能够建立《西游记》和几个不同英译版本的平行对照,那将为翻译的对比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再者,就研究深度而言,论文还可以在定性和定量方面进一步展开,比如专门选取所有的韵文及其中数字的应用实例进行比较研究。这些都将是本人今后研究和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
陈珊[4](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刘春雷[5](2016)在《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文中认为西汉易学卦气说以《周易》特有的卦爻符号系统符示涵摄四时月令、节气物候乃至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是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基本学说。自孟喜易学标志西汉易学卦气说登上历史舞台,其后卦气说都以此为基础,虽然各家卦气说具体内容不同,大体不外八卦卦气说和六十四卦卦气说两种类型。西汉易学卦气说从专门之学的途径深化发展易学三才之道和时的哲学,促成汉代经学的理论建构,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汉代大一统帝国时代背景和经学语境下贯通天地人三才的天人之学特征,并对汉代以天人之学为核心的文化建构起到基石和支撑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汉代之后中国哲学史以及包括历法制度、中医内丹等以天人之学为核心的文化建构。第一章考辨“卦气”涵义,考察卦气说的早期形态和首个系统的卦气学说——孟喜卦气说。卦气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这既体现在“卦-气”所蕴含的易学学理,也体现在各种传世或出土文献资料。从词源上看,“卦气”之“气”与乾卦符号有共同根源;殷商卜辞所载的“天气”四方风、“地气”四方土蕴含四正卦卦气说的雏形;《周易》古经中保留一些卦气说的痕迹,尽管曾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逐渐被新近出土文献不断证实。自春秋战国到汉代初年,卦气说的早期形态逐渐展现。一方面是传世文献所记载的《易传》卦气说内容以及自孔子到汉初的易学传承,另一方面是新近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早期卦气说的流变提供更丰富宝贵的资料,尤其是马王堆帛书、清华简等所载易学资料中的卦气说内容,大大拓展了学界对卦气说早期面貌的理解。随着汉代经学兴起,孟喜易学彰显卦气学说,这标志着卦气说浮出历史地表,正式进入学术史。孟喜易学包括四正卦、十二辟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四正卦统摄其余六十卦,进而以十二辟卦、四十八杂卦符示涵摄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易学提供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基本内容和大体结构,标志着西汉易学卦气说的正式登场,直接影响此后汉代易学尤其是卦气说内容。第二章以《焦氏易林》为中心诠解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在汉代诸位易学家中,焦延寿的人生平淡却意味深长,比较完美地将《易》的天人之学落实到现实人生。一方面,他将《易》的占候之术用于政治实践,以“焦林值日”的占筮方法,引导治下民众“不教而化”;另一方面,他通过《易》“穷神而研几”,以《易》学的通变智慧处世立身,在昏暗的政局中进退有据、善始善终。焦延寿一生学《易》以致仕,并以《易》的天人之学经世致用,在政治凌夷的生存境遇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汉代易学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价值理想和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焦氏易林》是焦延寿存世的代表作,作为汉代经学兴盛时期的诠《易》佳着,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在传统易学基础上,焦延寿《焦氏易林》把《周易》六十四卦演化为四千〇九十六卦、配以四千〇九十六林辞,以独特的文本形式和筮占应用显示其卓异的易学建构。《易林》值得注意者有两处,首先是熔铸《诗》《易》与《左传》于一体,尤其是将易之象与诗之辞互相诠解,其次是在先秦“之卦”基础上发展出“焦林值日”的特殊卦变,构成《易林》独特的易卦体系。《易林》以六十四卦值日的卦气说统摄纷纭活泼的易象世界,创造出大量丰富繇辞,表达卦气视域中人生境遇的吉、凶、悔、吝。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在变、辞、象、占等方面得到全面展现。第三章以《京氏易传》为中心诠解京房八宫卦气说。在现实生活中,京房作为时代儒生的杰出代表,同时集合异军突起的易学革新家与激烈的政治改革者两种角色于一身,以阴阳五行占验灾异,其解易治易的学术活动与占验灾异议论时局的政治活动互为表里。以学干政成为京房政治生涯和易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占验灾异与考功课吏法两个基本内容。京房易学以“言灾异”干政,试图以自然天道约束人文政道、以超越的神权限制世俗的君权。京房之死是汉代易学史上颇具深意、耐人寻味的一个重大事件。京房之死暴露了汉代天人之学的政治困境,从这个角度看,京房之死就不仅仅是京房一己的个人悲剧或汉代一朝的时代悲剧,而是有着历史典型性的文化悲剧。京房以其体大思精的京氏易学开创汉代今文经学中易学研究的新天地,其卦气说体现在八宫六十四卦的庞大易学体系。京房易学飞伏说以卦爻符号的飞伏显隐符示涵摄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其理论来源于古人占候地气的观测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京房易学飞伏说将天道运行彰显为阴阳、五行的气化流行,揭示了人处身其中、生生变化的生存境遇,体现了汉代易学沟通天人之际、深沉浩大的宇宙论品格,以及贯彻往来古今、沟通天地人鬼的宇宙情怀和历史意识。京房八宫卦气说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六十四卦卦气说与六子卦气说。京房卦气说既改造传统六十四卦卦气说为京氏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又在传统八卦卦气说基础上创造一准八卦卦气说——六子卦气说。京房六十律与六十四卦卦气说有内在对应关系,六子卦气说也蕴含丰富的乐律思想,这与京房易学发挥易学沟通三才、经纶天下的天人之学是一致的。京房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的深层建构方面,一是体现为纳甲纳支及其蕴涵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以五行尤其六亲说以人伦六亲确定天、地、人三才的秩序,言说包括天、地、人、神、鬼在内的三才之道、四易图景,在凸显京房杰出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彰显出以京房为代表的汉代士人贯通天人的强烈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第四章考察《易纬》卦气说,尤其侧重《易纬》对西汉卦气说的集成与升华贡献。《易纬》卦气说思想丰富而庞杂,一方面直接受孟京之学的影响、保留孟京之学的原始资料,另一方面则有新的发展尤其形上学理追溯上成绩突出。《易纬》卦气说有八卦卦气说和六十四卦卦气说两种类型,既深化四正卦说提出四正四维之说,彰显了四正卦至八卦的演化理路,又继承发展孟喜易学的六十四卦卦气说,呈现为十二辟卦、六日七分、一爻值一日等内容。《易纬》卦气说加强孟京之学的浓厚人文取向,以“以人事明之”、依卦气说建构人文政教的倾向愈加明显。尤其突出者,《易纬》卦气说提出太易生气的理论,在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指出卦气之气的四个先验形态,将卦气之“气”依次追溯到太素、太始、太初、太易,极大提高了卦气说的哲学蕴涵和形而上品格;同时《易纬》依据卦气所体现的恒常天道及其非常之变,在阴阳交变、天人感应中生成宏大的人文政教图景和独特的历史哲学。《易纬》卦气说所蕴涵法天道设政教的天人之学内容是《易纬》经学特征的典型表现。结语部分在哲学史的角度梳理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影响,考察卦气说在古代历法中的建构性意义,尤其是随中西历法冲突逐渐衰落的历程,最后在科学与人文的辨证中重新审视西汉易学卦气说的价值,指出其对当下生存可能具有的启发性意义。
周瑞敏[6](2013)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数字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数字词语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词汇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的了解。论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数字词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数字词语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数字词语共有1203条。从形式上看,四字格和二字格数量多,几乎占总数的70%,四字格稍多于二字格,三字格位居第三,其它的五字格……十字格所占比重不太大。从义项上看,数字词语中的单义词占了很大部分,是多义词的七倍之多;而在多义词中,双义词所占比例遥遥领先,是三、四义项之和的四倍之多,双义项仅次于单义项。而三义项所占比例又是四义项的三倍之多,四义项仅占不足0.5%。从释义方式上看,数字词语以定义说明为主,占总数的63.25%;用释义特征词“指”的位居第二,但它的总数量不算多,定义说明是它的六倍还多;用释义特征词“形容”释义的位居第三,不过仅占了6.23%,其它释义方式所占比重不多。本文还指出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数字词语释义上的些许问题。另外,论文还对纯数字词语和异形数字词语的问题作了初探。除此之外,论文分析了数字词语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蕴涵。最后,通过和两部词典之间的对比,得出《现代汉语词典》在释义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数字词语的发展方向。研究数字词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数字词语词典的编纂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宗菲[7](2013)在《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园林美学范畴是研究园林美学的必由之路,反映了主体对园林中一切与“美”有关内容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它往往与审美实践相联系,通常也被称为“审美范畴”。中国园林美学范畴中表现出来的生存智慧直接反映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自然”、“写意”、“含蓄”、“冲淡”、“调和”、“空静”、“悲悯”等意境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综合体现,与将自然观理论化、抽象化的哲学显然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魏晋南北朝人本主义的确立催生了魏晋时期感物美学的成熟以及绘画、造像、园林等艺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促进了儒、道、释文化思想的合流,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理性自然宇宙观的形成打破了谶纬迷信之学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垄断;思辨式方法论的产生增加了理论的逻辑性,这些都与玄学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助原始的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的分析与总结,全面总结了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及其形成的过程。从中提取出一切与美学相关联的理论内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相联系,从而确立了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论文直击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形成的哲学根源,探求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思想内涵,达到提升其理论高度的目的。并将“意境”范畴确立为园林美学范畴中的首要范畴,作为连接理论与审美实践的重要环节,促进了美学范畴在园林创作及审美中的应用。
金钱伟[8](2014)在《《乐府诗集》中的文学与民俗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乐府诗集》宋郭茂倩所编,录诗五千余首,由汉魏跨越到唐代,为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按照音乐分为十二大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由民俗与乐府诗之间的关系切入,对《乐府诗集》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头是引言,最后是结语。全文研究的内容集中在正文三部分:贵族诗、民间诗、文人诗。引言部分主要导向为学术研究的创新,打破文学边界提倡多种视角的意义,引发乐府诗研究的民俗视角的研究价值,并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为贵族诗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庙歌辞”、“燕射歌辞”和部分“舞曲歌辞”等篇章,由于为朝廷宗庙典章御制之物,古往今来许多学者以为雷同化的主题、模式化的语句而没有文学生气,一般往往视而不见,多采取批评的立场和态度。从礼乐文化审视发现它们承载了特殊的意义,主要由四个维度解读:一是祭祀神祗自然顺应了天命神权的正当性,同时也是为了护佑皇祚万年持久;二是讲究为君者突出美德,为人者体现孝悌,一个是代表皇权保障的国家正常的运行,一个是以家庭为单位维系了成员间的和乐美满的生活,上下尊卑以德孝建构了家国合体,成为日常伦理必不可少的部分;三是整个天下出现王道仁政,四方各国顺从臣服,国内庶民安居乐业,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天下太平的美好局面;四是渴望时间维度上永生,一是皇帝期待求仙变为现实,由汉代以来无数的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就专心期待为皇权传承子孙万代无穷。最后考察语言特色,将其和我国的楹联文化放在一起思考,认为在信仰上是相通的,大量骈偶之句的应用体现了庄肃之美、中和之美、典雅之美。第二章为民间诗研究,汉代民间诗在民间底层和国家上层的俗与礼的关系上,有统合与错位的状况,歌辞展现了婚姻自主与婚制六礼间的矛盾,家庭生活女子担当主角的世风,服饰之美与女子之贞、豪华场面与男子为官的含义,生死叙事揭示婚恋、孝道、人生要义的冲突;南朝民间诗主要集中在“吴声歌”、“西曲歌”等,以繁荣发达的城市市民文化为背景,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歌非常突出,表现出了热烈的情感和浓郁的艳情特色,伴随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兴起的“吴歌”,当然就有商业气息中男女之情的宣泄,甚至带有娱乐商业的性质,更明显的是“西曲”完全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对它们表现的内容和习俗异同进行比较,有学者以为其中有过度的色情渲染,还有这些诗篇都与妓女有关的结论,不难看出,它们被艳情裹挟着有突出的色情意味,作为市民经济发展的文化产物描写了商人的形象,也对商人和歌女之间的爱情作了客观的心理探析,确实它们不同于天然、男女真情的流露。同时分析《华山畿》,认为其是合葬的文学原型,并结合历史的冥婚习俗分析,引出“梁祝”就两者探讨之间的关系;此外,针对王运熙先生考据《神弦歌》认为主神是太阳神,论证当为生育女神更为合适;北朝民间诗和南朝风格完全不同,是英雄的文学,主要表现在突出的尚武文化,对刀器的崇拜、战马的崇拜、英雄的崇拜,即使是情歌也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天然直率、快人快语;这是研究民间诗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为文人诗研究,时间上跨越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时间跨越较大,数量作品极多,诗人群体可谓诗星灿若星河。结合内容来看,文人诗并没有为民俗而写,从民俗视角切入研究,主要从四个维度组织框架结构:行旅是古人实现身体移动改变空间位置的行为,出行择吉和避开忌讳之事都是为的顺利平安,行旅则意味着离别,结合文人诗主要探究游子离家关涉的是父母家人的亲情,男女离别牵扯佳人无尽的哀怨和相思,生死之别直接关乎人活一世的价值判断;饮酒造就了名士风流,酒醉的状态和文人对现实生活的真情关切天然吻合,汉代饮酒既有开国意气风发,又有宫廷骨肉佳人相残;魏晋南北朝饮酒揭示了名士的内心世界;唐代饮酒再现了少年侠客和大唐气韵的意蕴;相术从面相、声音、举止等验证未来的命运,文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也是描摹和再现人生命运的感悟;人神信仰从西王母、淮南王等神仙信仰、霍嫖姚、刘生英雄崇拜、西施和张女女神信仰、神农大神崇拜三个维度解说,揭示审美诗章中存在的文化内蕴。最后是结语,主要从《乐府诗集》礼俗互动,呈现的诗、歌、乐、舞等具备了礼制规范的礼乐文化的意义,对贵族诗、民间诗、文人诗作了概括,以为民间习俗与国家礼制之间统合的特殊关系,但就诗歌来讲,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属于主观的体验又以错位之感呈现特别的审美效果。
贺玉洁[9](2019)在《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文中认为近世以来,凡论骈文者,大多以为骈文至明则了无足观。但明代骈文的创作与批评却有着为人所忽视的丰富性与承上启下的时代性。明代骈文的发展与吴中文学的兴起与繁荣密切相关。作为六朝文学的发祥地,吴中本就奄有六朝之文统。与文学复古运动桴鼓相应,这些学问博雅、文采绮丽的江南士子标榜六朝与骈体,开启了骈文的新纪元。本文拟采取地域文学视角对明中期以吴中为腹地的江南地区骈文做一研究。明代骈文史的建构必须依据文本的探析才能彰显其脉络与意义。本文将以文献考订为基础,努力把个案研究、历史脉络的分析与整体系统的思考相结合,通过微观的探索、宏观的统筹和条理的分梳,在文献细度与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明中叶江南骈文做一系统、深入的探索。全文主体分上、下编,凡六章。上编梳理弘治元年至万历初年这百余年间江南的骈文书写史。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骈文创作置于风起云涌的文学复古思潮之下,侧重探讨创作主体与地域传统、时代思潮之间的多向互动,并按时序将此期骈文创作的发展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树立文统期。弘治至正德年间,以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为代表的吴中骈文作家经过内部的自我变革与主流复古思潮的论辩,在师古与自新的徘徊与蜕变中,最终确立了偏好六朝、不废秦汉的文章观,形成了骈散兼宗的文体观念与文质彬彬的创作理念。第二章为创作繁荣期与价值重理期。正德末至嘉靖中叶,江南地区普遍流行骈文创作,局面繁荣,以黄省曾、皇甫汸为代表的江南文士对骈文的审美追求,已发展为理性的自觉与创作的自信。第三章为总结新变期。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江南骈文的创作朝向纵深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总结表现为王世贞对弘、嘉以来的骈文创作进行了全面反思与批评,新变则体现在骈文创作的地域范围渐趋扩散以及骈俪技法对其他文体的渗透。下编探索辨体类文章总集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第四章以《文章辨体》、《文体明辨》为中心,力求揭示明代古学复兴前后辨体学视野下骈文的生存背景、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探讨明代骈文选本的兴起。成书于嘉靖末年的《尧山堂偶隽》、万历十五年的《词致录》可分别视为明四六选本的滥觞之作与典型之作,为万历年间江南地区骈文选本的繁荣导夫先路。第六章探究四六启文的繁荣及其社会功能。明中晚期,四六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发频繁,且在官场应酬、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废替的重要角色。选取《古今濡削选章》、《启隽类函》、《四六灿花》为范本加以探讨,以期从中透视出中晚明以四六启文为代表的骈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蕴。总之,明前期文学与文化虽然在整体上呈式微之势,但骈文书写在江南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并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六朝初唐派的兴起,发展为明代中叶的重要文学现象与江南才子的主要书写手段。江南骈文书写的繁荣引发了对骈文理论的重新董理,推动了骈文选本的编撰潮流,这些共同奠定了明清两代骈文发展的基础。
杨新磊[10](2015)在《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是笔者的博士论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建筑与影像的关系。此研究基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法,认定建筑与影像之间存在互文性,廓清影像中的建筑之文本间性,澄明建筑中的影像之主体间性,指陈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有志于首创建筑影像学。具体地,此论文包括《导言》、《概论》、《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定量研究》、《结语》,共七章。在对现象学的精髓与局限予以客观评价和辩证分析后,作者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而引入“互文性”并将其区分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两个维度,依此囊括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作者认为,影像中的建筑,主要体现为文本间性,遂从摄影中的建筑、电影中的建筑、电视中的建筑三个层面共15个视角剖析建筑进入影像之后的话语转捩,寻求影像文本中建筑符号的建构性,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作为彼此文本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文本间位移”。建筑中的影像,主要体现为主体间性,遂立足于建筑的多元化分类,从住宅-客厅、公共建筑、电影院、美术馆、地铁、历史文化遗址、园林景观、权力建筑-会堂、乡土建筑、城市-街道、数字建筑等13个视角逐一剖析,探寻这些不同定位、功能、风格的建筑内各种影像的元素组成、语言建构、美学意蕴乃至社会文化价值,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同时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主体间位移”。不论从文本还是从主体,建筑与影像均可互渗互补,作者于是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与比较,分析建筑艺术与影像艺术之异同,辨别建筑文化与影像文化之异同,提出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的诸多策略,枚举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的数种方法,表明文脉其实正是建筑与影像之间两种互文性的意向表征。但是,在现象学进入建筑学之前,学界却无法认清二者之间的这种深刻关系,故需以现象学统摄形形色色的建筑学理论,洞明建筑与影像的本己性与一同性。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只有现象学才能做到如此精准而清晰。为了佐证和坐实上述质性研究,笔者设计并完成了17项以上社会调查,跨度从西安、北京到纽约,面向不同社会属性的各种人群,深入田野与一线,广泛搜集数据,进而开展严谨而客观的统计分析。基于此,笔者就“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建筑设计与影像创作的相互借鉴问题”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希冀借此对这两大乃至相关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南。在在场与缺场、可见与不可见之中,在看与被看、主我与客我之中,影像与建筑融溶通会,竞合共生,这正是建筑影像学的生存空间。空间之间,象外有象;象象之间,空间无垠。本论文系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依靠扎实的人文尤其传媒学科积淀,秉持现象学的“悬置—体验—思—真理自明”方法,在建筑与影像之间展开交叉研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建筑学理论。
二、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论文提纲范文)
零数字吉凶象征通古达今中外相映 |
壹数字吉凶象征与神话、宗教 |
贰数字吉凶象征与宇宙观、方法论 |
叁数字吉凶象征与谐音、谐义及类比互渗 |
(3)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 ——基于《西游记》的语料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论文定位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游记》的英译及其相关研究 |
2.2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及其相关研究 |
2.3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数字及其翻译研究 |
2.4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
第三章 文学与模糊 |
3.1 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 |
3.1.1 文学的描述对象具有模糊性 |
3.1.2 文学的构思过程具有模糊性 |
3.2 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 |
3.2.1 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
3.2.2 文学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
3.2.2.1 音 |
3.2.2.2 义 |
3.2.2.3 辞 |
3.2.2.4 符 |
3.2.3 本节小结 |
3.3 文学的接受过程具有模糊性 |
3.3.1 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3.3.2 文学作品主题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3.3.3 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3.3.4 读者差异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数字与文学 |
4.1 数字的界定 |
4.2 英汉数字对比 |
4.3 数字的典型用法 |
4.3.1 数字语言 |
4.3.1.1 计数 |
4.3.1.2 分类 |
4.3.1.3 概括 |
4.3.1.4 组词 |
4.3.2 数字文化 |
4.3.2.1 数字与迷信 |
4.3.2.2 数字与宗教 |
4.3.2.3 数字习俗 |
4.3.2.3.1 数字与游戏 |
4.3.2.3.2 数字与行话 |
4.4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数字 |
4.4.1 模糊数字存在的根源 |
4.4.2 模糊数字的分类 |
4.4.3 模糊数字的修辞功能 |
4.4.3.1 夸张 |
4.4.3.2 借代 |
4.4.3.3 对比 |
4.4.3.4 比喻 |
4.4.3.5 委婉 |
4.4.3.6 谐音 |
4.4.4 模糊数字在文学中的美学价值 |
4.4.4.1 简约含蓄美 |
4.4.4.2 形象别趣美 |
4.4.4.3 意境独特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学翻译之模糊取向 |
5.1 文学翻译的定性 |
5.2 文学翻译之模糊取向 |
5.2.1 文学翻译标准的模糊取向 |
5.2.1.1 中国主要传统译论及其标准 |
5.2.1.1.1 信达雅 |
5.2.1.1.2 神似 |
5.2.1.1.3 化境 |
5.2.1.2 中国当代主要译论及其标准 |
5.2.1.2.1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
5.2.1.2.2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
5.2.1.2.3 和谐说 |
5.2.1.3 西方主要译论及其标准 |
5.2.1.4 本节小结 |
5.2.2 文学翻译实践的模糊取向 |
5.2.2.1 翻译过程的模糊 |
5.2.2.1.1 理解过程的模糊 |
5.2.2.1.2 表达过程的模糊 |
5.2.2.2 翻译方法的模糊 |
5.2.2.3 译者定位的模糊 |
5.2.3 文学翻译理论的模糊取向 |
5.2.3.1 翻译标准是一个过程 |
5.2.3.2 文学翻译批评的模糊取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游记》中的重要数字及其英译比较 |
6.1 数字在《西游记》中的核心作用 |
6.1.1 数字与情节构成 |
6.1.1.1 一元始终 |
6.1.1.2 三以成之 |
6.1.1.3 七复模式 |
6.1.1.4 九九归一 |
6.1.2 数字与人物塑造 |
6.1.2.1 以数定象 |
6.1.2.2 合乎五行 |
6.1.3 数字与作品主题 |
6.2 数字的英译比较 |
6.2.1 定量比较 |
6.2.2 定性比较 |
6.2.2.1 《西游记》中的模糊数字 |
6.2.2.2 《西游记》中重要数字的英译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1.1 文学作品的模糊性 |
1.2 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 |
1.3 文学翻译的模糊性 |
1.4 英汉数字应用的异同及其在《西游记》译文中的体现 |
主要参考文献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现状述评 |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卦-气”考辨与卦气说的早期形态 |
一、“卦气”涵义与卦气说思想萌芽 |
(一) “卦气”涵义与卦气说的“起源”问题 |
(二) “气”的词源学考溯及其与“乾”(三)的关系 |
(三) 四正卦的雏形:“天气”四方风与“地气”四方土 |
(四) 《周易》古经中的卦气说痕迹 |
二、卦气说的早期形态:春秋战国至汉初 |
(一) 今本《易传》与《子夏易传》中的“卦气”说 |
(二) 帛书卦气说与清华简卦气说 |
(三) 作为《易》之古义的卦气说在汉初易学与文献中的传承 |
三、孟喜卦气说: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历史出场 |
(一) 孟喜的经学背景 |
(二) 六十四卦卦气说:四正、十二消息与六日七分说 |
(三) 卦气常道的展现:卦气七十二候 |
(四) 孟喜卦气说沟通天人的经学价值 |
第二章 焦延寿“焦林值日”卦气说 |
一、焦延寿的易学人生与境界 |
(一) 易学传承与平淡人生 |
(二) “不教而化”的易家善政 |
(三) “通达隐几”的易学境界 |
二、《焦氏易林》的易学建构 |
(一) 《诗经》与《易经》的合璧 |
(二) “以史证易”与“隐”“显”之间 |
(三) “焦林值日”与“意合神明” |
三、《易林》卦变与“焦林值日”卦气说内涵 |
(一) “之卦”考辨:先秦“变卦”与《易林》“之卦” |
(二) “焦林值日”卦气说内涵 |
四、卦气说视域中的《易林》繇辞 |
(一) 《易林》卦气、繇辞与吉、凶、悔、吝的生存境遇 |
(二)《易林》吉辞:卦气和顺其辞吉 |
(三) 《易林》凶辞:卦气乖逆其辞凶 |
(四) 《易林》悔吝之辞:卦气生生不息,君子修德合道 |
第三章 京房八宫卦气说 |
一、京房之学与京房之死的文化反思 |
(一) 京房其人其书与易学灾异说的突显 |
(二) 京房的政治生涯:占验灾异与考功课吏法 |
(三) 京房之死作为以学干政的个人悲剧 |
(四) 基于士人干政的历史性考察 |
(五) 从京房之死看天人之学的政治困境与文化悲剧 |
二、从京房飞伏说看卦气说文化渊源 |
(一) 京房飞伏说的主要内容 |
(二) 京房飞伏说对阴阳学说的开拓和发展 |
(三) 京房飞伏说的卦气说蕴涵 |
三、京房八宫卦气说的基本框架:六十四卦卦气说与六子卦气说 |
(一) 六十四卦卦气说之流变与京房八宫六十四卦卦气说 |
(二) 京房六十律及其卦气说蕴涵 |
(三) 京房六子卦气说 |
四、京房八宫卦气说的深层建构:纳甲纳支与五行六亲 |
(一) 京氏八宫及其对卦气说的改造 |
(二) 八宫纳甲纳支的卦气说蕴涵 |
(三) 京氏五行与六亲:八宫卦气的落实与展现 |
第四章 《易纬》卦气说:西汉易学卦气说的集成与升华 |
一、《易纬》及其经学特征 |
(一) 经学兴盛与谶纬之学 |
(二) 《易纬》其书及其经学特征 |
二、《易纬》八卦卦气说与五常、爵位 |
(一) 深化八卦卦气说图式的气化生成理论 |
(二) 四门、五常与爵位 |
三、《易纬》六十四卦卦气说 |
(一) 《易纬》对六十四卦卦气说新发展 |
(二) 天人对应与卦气灾异 |
四、《易纬》卦气说的形上追溯 |
(一) 卦气生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分判与卦、气、数的熔铸 |
(二) 从“易”之四义到“易”之三义 |
(三) “象者,气也”与形上追溯的形象表达 |
五、《易纬》卦气常变与历史哲学 |
(一) 阴阳灾异与《易纬》中的卦气常变 |
(二) 圣人观与历史哲学 |
结语: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学术意义:历史与未来 |
(一) 运思于天人之际:西汉易学卦气说的哲学史意义 |
(二) 卦气说与古代历法的建构 |
(三) 中西历法之争与卦气说的衰落 |
(四) “生生之谓易”:西汉易学卦气说价值再审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附件 |
(6)《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数字词语的界说 |
1.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方面的研究 |
1.3.2 释义方面的研究 |
1.3.3 比较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理论、方法 |
2 《现代汉语词典》数字词语的形式特征 |
2.1 数字词语字数数量研究 |
2.2 固定格式 |
2.2.1 数字待嵌格式 |
2.2.2 《现代汉语词典》数字嵌入格式研究 |
2.3 特殊数字词语 |
2.3.1 纯数字词语 |
2.3.2 异形数字词语 |
3 《现代汉语词典》数字词语释义及演变 |
3.1 义项数目 |
3.2 释义方式 |
3.3 加注语源 |
3.4 加注色彩、形象义 |
3.4.1. 含贬义 |
3.4.2 含讥讽、诙谐 |
3.4.3. 含敬辞 |
3.4.4 表谦辞 |
3.4.5. 表婉辞 |
3.5 同义数字词语 |
3.5.1 基本概况 |
3.5.2 意思相同的数字词语 |
3.5.3 近义数字词语 |
3.6 词义的演变和发展 |
3.6.1 词义的演变 |
3.6.2 词汇发展的原因 |
4 《现代汉语词典》数字词语中释义存在的问题 |
4.1 参见的体例未能统一 |
4.1.1 异名的参见术语未统一 |
4.1.2 个别采用词义对释缺少参见条 |
4.2 释义语言存在问题 |
4.2.1 “旧指”、“旧时指”的不一致 |
4.2.2 “通常指”、“常用来指”的不统一 |
4.2.3 “通常用来比喻”和“一般用来比喻”的不一致 |
4.2.4 (多用于比喻)与多用于比喻的不统一 |
5 数字词语的相关文化分析 |
5.1 文化分析的意义 |
5.1.1 利于更好的理解数字词语 |
5.1.2 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5.1.3 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
5.2 数字词语折射出的文化蕴涵 |
5.2.1 阴阳五行及佛教思想对数字词语的影响 |
5.2.2 数字词语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
5.2.3 民族审美意识 |
5.2.4 民族习俗文化 |
6 《现代汉语词典》与两部词典的比较 |
6.1 《现代汉语词典》与《数字熟语词典》的比较 |
6.1.1 两部词典相同的地方 |
6.1.2 两部词典不同的地方 |
6.2 《现代汉语词典》与《新词新语词典》的比较 |
6.2.1 两部词典相同的地方 |
6.2.2 两部词典不同的地方 |
6.2.3 《新词新语词典》中数字词语的来源 |
6.2.4 数字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
6.2.5 数字词语的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 |
1.1.1 魏晋玄学及其对美学影响的研究 |
1.1.2 美学范畴研究 |
1.1.3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及意境范畴研究 |
1.2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2.1 思辨哲学对美学范畴的意义 |
1.2.2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解读对审美实践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之处 |
1.4.1 玄学对传统美学范畴的构建 |
1.4.2 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 |
1.4.3 园林意境范畴体系的构建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及美学范畴 |
2.1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 |
2.2 美学范畴 |
2.3 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构 |
2.4 “意境”范畴——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美学境界 |
2.4.1 “意境”范畴讨论的缘起与发展 |
2.4.2 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范畴 |
2.4.3 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范畴 |
2.5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行为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玄学——中国思辨哲学之滥觞 |
3.1 玄学释疑 |
3.1.1 汉末玄学的萌芽及其兴盛的社会背景 |
3.1.2 魏晋玄学的发展及流派 |
3.1.3 “玄学”名称之内涵 |
3.2 玄学重要哲学历史地位的确立 |
3.2.1 人本主义哲学范畴的搭建 |
3.2.2 对儒、道、释的沟通 |
3.2.3 理性自然宇宙观的确立 |
3.2.4 思辨式哲学命题的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玄学人本主义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4.1 人本主义与感物美学 |
4.1.1 审美主体的内在丰富 |
4.1.2 独立审美客体的剥离 |
4.1.3 感物美学与山水独立美学价值的呈现 |
4.2 人本主义与生活美学 |
4.2.1 风流率性的魏晋风采 |
4.2.2 六朝人的审美情趣 |
4.3 感物与生活美学影响下的隐士文化 |
4.3.1 隐士一族的兴起以及隐士的审美倾向 |
4.3.2 隐士文化与文人园林 |
4.3.3 “淡”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玄儒、玄佛的融合及其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5.1 中国传统文化内向自活系统的构建及意义 |
5.2 玄儒的融合与儒家的发展 |
5.2.1 王弼的贡献 |
5.2.2 裴頠的崇有论 |
5.3 从格义到会通——玄学对佛教的浸润 |
5.3.1 佛教对玄学的完善 |
5.3.2 玄、佛相通的思想理论范畴 |
5.3.3 魏晋玄佛对中国禅宗美学的影响 |
5.3.4 “禅”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
5.4 “得意忘言”与园林的“写意”范畴 |
5.4.1 得意忘言 |
5.4.2 “形”与“意”的辩证 |
5.4.3 “写意”范畴及体现 |
5.4.4 “写意”在园林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玄学自然宇宙观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6.1 中国传统自然宇宙观中的“人”与“自然” |
6.2 玄学中的自然观 |
6.2.1 玄学中“自然”的含义 |
6.2.2 阮籍对理想客观世界的定义及“元气论” |
6.2.3 阮籍音乐论中体现出的自然观 |
6.3 “风水”——“天人观”的综合体现 |
6.3.1 六朝风水观发展的社会背景 |
6.3.2 魏晋玄学自然观对风水学的影响 |
6.3.3 “元气论”与风水观的相通之处 |
6.3.4 风水信仰阶层的上移 |
6.3.5 风水观对士人生活的影响 |
6.4 自然宇宙观中所蕴含的美学范畴 |
6.4.1 “和”范畴的哲学内涵 |
6.4.2 六朝时期的“气”范畴与“韵”范畴 |
6.4.3 以“和”为本的“气韵” |
6.4.4 中国传统园林之“气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玄学哲学命题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7.1 有无之辩与“道”范畴 |
7.1.1 有无之辨的道体论内涵 |
7.1.2 “有无之辩”的基本内容 |
7.1.3 道体论下玄学家对于“美”的界定 |
7.1.4 “大美”——艺术的“道”范畴 |
7.1.5 园林中的“大美” |
7.2 动静之辩与园林的“空灵”范畴 |
7.2.1 玄学与玄佛的“动静观” |
7.2.2 “虚静”的美学价值 |
7.2.3 “虚静”与艺术的“空灵” |
7.2.4 园林的“空灵” |
7.3 性情之辩与园林艺术的“缘情”范畴 |
7.3.1 性情之辩的伦理意味 |
7.3.2 “以情动人”的中国传统艺术 |
7.3.3 “情趣”在园林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关于文化与美学范畴 |
8.2 关于接纳与发展 |
8.2.1 中国传统园林与“文化景观” |
8.2.2 中国传统园林与“景观都市主义”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乐府诗集》中的文学与民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乐府诗的学术研究现状 |
三 礼乐文化和乐府诗的民俗研究 |
第一章 贵族诗研究 |
第一节 天命神权佑我皇祚 |
一 祭神敬祖 |
二 祥瑞乍现 |
三 军功护卫 |
第二节 家国合一君德子孝 |
一 汉代德孝 |
二 魏晋南北朝德孝 |
三 唐代德孝 |
第三节 八方有序天下太平 |
一 天象:风调雨顺 |
二 地上:物产丰富 |
三 教化:释奠祭孔 |
四 外交:万国来朝 |
第四节 时间永续 皇位永在 |
一 汉代皇家求仙 |
二 魏晋南北朝皇家求长生 |
三 唐代皇家求长生 |
四 封禅求皇位永续 |
第五节 桃符、楹联和贵族诗 |
一 贵族诗和楹联文化 |
二 桃文化民间信仰 |
三 骈偶语句之美 |
第二章 民间诗研究 |
第一节 礼俗互动与汉代民间诗 |
一 婚俗和成家之礼 |
二 婚俗和人子之礼 |
三 生死和忠贞之道 |
第二节 南朝民间诗吴声和西曲比较 |
一 吴声、西曲的文化源流 |
二 吴声和西曲的声节不同 |
三 侧重贵族和商贾爱情不同 |
四 两者关涉的民俗不同 |
五 两者相同的蓄伎习俗 |
第三节 神弦歌考生育大神 |
一 明姑:生育女神 |
二 《宿阿曲》:迎神之曲 |
三 《道君》:生命勃兴 |
四 《娇女诗》:行不独去 |
五 《白石郎》:求雨求欢 |
六 《清溪小姑》:独处无郎 |
七 《采菱童曲》、《明下童曲》:生育象征 |
八 《同生》:祈求长生 |
第四节 《华山畿》和冥婚习俗 |
第五节 北朝民间诗异域风情 |
一 尚武文化 |
二 早婚习俗 |
三 北朝情歌 |
第三章 文人诗研究 |
第一节 行旅和文人诗 |
一 游子行旅和文人诗 |
二 佳人离情和文人诗 |
三 生死之旅和文人诗 |
第二节 饮酒和文人诗 |
一 饮酒和汉代文人诗 |
二 饮酒和魏晋南北朝文人诗 |
三 饮酒和唐代文人诗 |
第三节 相术和文人诗 |
一 相术和文人叙事诗 |
二 相术和文人抒情诗 |
三 相术和文人哲理诗 |
第四节 人神信仰和文人诗 |
一 神仙信仰和文人诗 |
二 英雄崇拜诗和文人诗 |
三 女性人物传说与文人诗 |
四 农神信仰与文人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9)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基础及现状 |
二、研究范围之界定 |
三、研究思路及要点 |
上编:古学复兴与江南骈文 |
第一章 弘正时期骈文创作的再兴 |
第一节 古学复兴与骈文创作的发轫 |
第二节 出经入史才笔纵放:祝允明 |
第三节 奇思丽藻得古入化:唐寅 |
第四节 藻辞立骨彬彬质文:徐祯卿 |
第二章 正德末至嘉靖初骈文的新变与价值重理 |
第一节 兼容并包推尊六朝 |
第二节 不复古文安复古道:黄省曾 |
第三节 操笔纵横名家本朝:皇甫汸 |
第三章 嘉靖后期至万历初骈文的发展与争鸣 |
第一节 金陵文坛的六朝文风 |
第二节 天生“畸”人,至情本性:徐渭 |
第三节 王世贞的六朝文观及其创作实践 |
第四节 骈文创作的流风余韵 |
本编结论 |
下编:辨体着作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 |
第四章 辨体着作与骈文批评 |
第一节 《文章辨体》中的骈文批评 |
第二节 《文体明辨》中的骈文批评 |
第五章 明四六选本的发端与发展 |
第一节 宋四六话的承变之作:《尧山堂偶隽》 |
第二节 明四六选本的肇兴之作:《词致录》 |
第六章 明人选明四六启 |
第一节 启:中晚明四六创作的重要文体 |
第二节 重日用参考:《古今濡削选章》与《启隽类函》 |
第三节 重娱情悦性:《四六灿花》 |
本编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黄省曾文献系年 |
附录二 |
明代主要骈文作家略表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业界需要 |
1.1.2 学界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 |
1.2.2 国外 |
1.3 结构脉络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及其拓荒意义 |
1.6 应用价值 |
小结 |
第2章 概论 |
2.1 现象学 |
2.1.1 精髓 |
2.1.2 局限 |
2.2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建筑 |
2.2.1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 |
2.2.2 笔者的重新界定 |
2.3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影像 |
2.3.1 一般意义上的影像 |
2.3.2 笔者的重新界定 |
2.4 互文性 |
2.4.1 文本间性 |
2.4.2 主体间性 |
2.5 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 |
小结 |
第3章 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 |
3.1 摄影中的建筑 |
3.1.1 从摄影镜头物像共轭系统看建筑物的点线面 |
3.1.2 置身于摄影构图焦点透视中的建筑物的平立剖三面 |
3.1.3 建筑摄影的美学特质与摄影思想史的现象学进路 |
3.1.4 纪实摄影对建筑场所精神的捕捉及其内蘖的焦虑与惶惑 |
3.1.5 从影像的现代性构筑建筑摄影(学)的“脱域”空间 |
3.2 电影中的建筑 |
3.2.1 电影照会建筑的唯一方式——现象学“亲在” |
3.2.2 从线性到非线性:电影叙事之于建筑动线的“述行性”转喻与类拟 |
3.2.3 从数字时代电影画幅的阔巨化趋势看建筑跻身的无限空间 |
3.2.4 西方电影大师的建筑情结及电影中建筑的经典化通途 |
3.2.5 中国电影敞拥建筑以及园林的审美痼癖——以武侠电影为重点 |
3.3 电视中的建筑 |
3.3.1 中外电视直面建筑的文体形态及其哲学分野 |
3.3.2 敞露私域与蔽遮公域:电视剧对建筑物空间伦理尤其耻感的戏剧化揶揄 |
3.3.3 中国故事:涉房题材影视剧作为当前社会首要矛盾之影像实录 |
3.3.4 电视节目演播室空间设计理念的嬗递及其文化意向 |
3.3.5“感官性极少主义”的中国版悲剧——影视城蔓延反思及控制 |
小结 |
第4章 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 |
4.1 客厅里的影像及其禁忌——住宅作为电视接受的亲情空间与伦理家园 |
4.2 公共建筑内的影像展映及其作为媒介仪式的人类学意义 |
4.3 电影院——建筑作为现代人无意识底层性欲乃至原欲泊憩的港湾 |
4.4 美术馆里的另类影像——建筑对录像或视像艺术当代性与先锋性的形塑与重构 |
4.5 地下铁内的镜语与拟像——城市中产阶层迅疾旅途中驿动而羁泊的心境 |
4.6 大遗址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影像的介入及其尴尬窘境 |
4.7 园林中的“影”——蕴含丰约人文情愫的营造语汇及其华夏美学韵致 |
4.8 影像主题建筑“物化”的生活美学及其环境行为学“瞄固” |
4.9 会堂内“可见的/在场”的影像与“不可见/不在场”的权力 |
4.10 因“土”而“乡”:“反规划”的乡土建筑与“文化寻根”热潮中的乡村影像 |
4.11 隐私被广播:从建筑乃至城市“电子眼”的广谱看远程监控影像的伦理悖谬 |
4.12 数字建筑中虚拟影像的“上手状态”与“苍莽之境” |
4.13 建筑与电影的异质同构——从Montage源于Bauhaus说起 |
小结 |
第5章 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 |
5.1 作为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艺术的影像之比较 |
5.2 作为文化的建筑与作为文化的影像之比较 |
5.3 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能动性的策略与方法 |
5.4 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能动性的理念与通途 |
5.5 影像化或高度互文影像的建筑设计乃至工程施工总图 |
5.6 建筑与影像互文性的意向表征——文脉 |
5.7 前现象学时期学界对建筑与影像关系之认识及其缺憾 |
5.8 现象学对建筑学理论的统摄与归集 |
5.9 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 |
小结 |
第6章 定量研究 |
6.1 针对“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的调查与统计 |
6.1.1 面向20位研究生和5位副教授就“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实验心理学调查 |
6.1.2 面向12位不同学科背景博士生导师就“现象学”这一基础概念之调查 |
6.1.3 面向大学生就“透视法对建筑设计与摄影创作的利与弊”之调查与统计 |
6.1.4 面向多种属性受访者就“摄影在传达建筑的场所精神时的优劣短长”之调查与统计 |
6.1.5 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访者就“建筑物进入电影后所发生的变异”之调查与统计 |
6.1.6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建筑元素与构件”之统计分析 |
6.1.7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中外电影导演通过画面表现建筑物过程中的态度差异”之统计分析 |
6.1.8 西安、北京、纽约电视受众观看建筑与园林类纪录片的接受心理学统计分析 |
6.1.9 西安、北京受众对拆迁等涉房题材电视剧的反馈之媒介统计学分析 |
6.1.10 对陕、浙、京等地全国主要影视城生存现状与经营模式的调查与统计 |
6.1.11 基于“住宅对电视收视行为与心理的影响”调查的统计分析 |
6.1.12 对六位摄影家“选择大型影像作品展映的地点与场所的决定性因素”的统计分析 |
6.1.13 基于“西安、北京、纽约市民对待地铁内影像的态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6.1.14 对“北京、西安市民对影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调查与统计 |
6.1.15 对西安市李家村地区四家酒店监控探头安装情况以及房客反应之调查与统计 |
6.1.16 对北京天安门广场超大屏幕前游客的行为心理学调查与统计 |
6.1.17 史上最具建筑 / 电影意识的导演 / 建筑师所彰显的主体间性之统计分析 |
6.2 基于“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的数学建模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
6.2.3 思绪的升华——基于可拓学的初步模型 |
6.2.4 对三种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图表总释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十三点”说起——数字吉凶象征的中外不同文化审美因素窥探[J]. 张德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 [2]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数词比较[J]. 赵伟礼. 外语教学, 1995(03)
- [3]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 ——基于《西游记》的语料库研究[D]. 田小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5]西汉易学卦气说研究 ——以孟喜、焦赣、京房和《易纬》为中心[D]. 刘春雷. 山东大学, 2016(03)
- [6]《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字词语研究[D]. 周瑞敏.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7]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D]. 宗菲. 天津大学, 2013(12)
- [8]《乐府诗集》中的文学与民俗关系研究[D]. 金钱伟.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9]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D]. 贺玉洁.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D]. 杨新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