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佳[1](2019)在《核酸适配体介导的FRET探针构建及靶向识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食品安全及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的靶向识别及检测是食品安全控制与疾病精准诊断的首要前提。核酸适配体因易于合成修饰,对靶标具备高度专一亲和识别性能而成为生物分子靶向识别的一种理想载体;量子点、氧化石墨烯等新型纳米光学材料的出现为各种生物识别传感探针的构建提供了全新信号转换基底;基于荧光物质之间纳米尺度距离变化响应的非辐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制为生物分子间靶向识别效应传感及探针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式。论文围绕以提高探针靶向性与灵敏性从而实现与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的生物分子的精准检测为目标,基于FRET机制,借助核酸适配体对靶标分子的靶向识别性能,以量子点、氧化石墨烯为能量供受体对,通过对能量供受体对的修饰组装,并以核酸适配体作为能量供受体对之间信号响应调节的关键介导,构建了四种核酸适配体介导的FRET探针,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对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及快速检测细菌内毒素的现实需求,采用6-羧基罗丹明标记的脂多糖适配体作为荧光靶向探针,氧化石墨烯作为荧光猝灭剂,基于脂多糖适配体对脂多糖的特异识别性能和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性能,构建了一种可简单、快速靶向识别脂多糖的FRET探针,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所构建的探针对脂多糖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线性范围为25–1600 ng mL-1,检出限为15.7 ng mL-1,可用于果汁、啤酒等饮料中脂多糖含量的定量检测,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性能。2.借助量子点优越的光学性能、核酸适配体对目标分子的靶向识别性能及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性能,针对胰岛素常规检测方法操作过程繁琐的不足,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介导的量子点/氧化石墨烯复合FRET探针,在适配体介导下,胰岛素适配体修饰的量子点可有效吸附于氧化石墨烯表面,量子点荧光被氧化石墨烯猝灭,体系中存在胰岛素时,由于适配体与胰岛素的高亲和识别作用将导致适配体空间构象发生改变,阻止适配体修饰的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的有效结合并实现其荧光恢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所构建探针对胰岛素的检测线性范围为4.3-206.4 nM,检出限为2.74 nM,适用用于医药制剂中胰岛素含量的快速标定,且检测过程操作简单、便捷。3.在通过量子点/氧化石墨烯构建FRET探针实现单一目标物检测的基础上,基于量子点多色荧光性质及氧化石墨烯广谱的荧光猝灭性能可构建多组分生物分子同步检测探针为可能,以实现甲肝、乙肝、丙肝三种肝炎病毒核酸同步检测为目标,采用甲肝、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互补配体为修饰剂,分别对三种同源激发、发射波长不同的CdSe/ZnS QDs量子点(发射波长分别为525nm,585nm和632nm)进行了修饰,获得了三种核酸配体修饰量子点并作为荧光能量供体,同时以氧化石墨烯为荧光能量受体,通过核酸配体与目标核酸序列靶向识别作用的介导实现了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能量转移,实现了三种肝炎标志物的同步检测,构建的探针为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型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基于多色量子点实现多组分生物分子的同步检测提供了点滴借鉴。4.基于能量供受体的光学性质对FRET探针的检测性能的影响,以提高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性能从而增强FRET探针的信号转导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高灵敏FRET探针为目标,在对氧化石墨烯羧基功能化的基础上,选择黑洞荧光猝灭剂BHQ-2为修饰剂,通过共价缩合将BHQ-2交联于羧基化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了一种BHQ-2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荧光猝灭剂(GO@BHQ-2);BHQ-2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双重能量受体可高效的猝灭量子点的荧光,相对于单纯的氧化石墨烯而言,GO@BHQ-2对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率可提高2.4倍,从而可作为一种荧光超猝灭剂用于荧光探针的构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蓖麻毒素(RTB)适配体修饰的量子点为荧光供体,GO@BHQ-2为荧光受体,以适配体为介导,构建了一种检测蓖麻毒素的FRET探针,检测蓖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0.05-3.0μg mL-1,检出限为0.037μg mL-1;通过标准加样回收实验证实所构建的探针可用于实际样品中RTB选择性检测,从而为RTB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也为氧化石墨烯改性修饰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总之,本文以荧光能量共振转移为靶向识别探针构建原理,以适配体功能化量子点、氧化石墨烯为能量供受体对,基于核酸适配体对目标分子的靶向识别性能及与氧化石墨烯的独特吸附性能,通过适配体介导调节能量供受体对之间的荧光能量转移效率,构建了与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生物分子的FRET探针,为基于功能化量子点及改性氧化石墨烯等构建靶向识别荧光探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程绍尧[2](1983)在《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乙型肝炎病毒(HBV)还不能在体外培养,可作动物模型的黑猩猩来源困难,因此妨碍了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DNA重组技术建立以来,很快便应用于乙型肝炎的研究。法(1978)英、美(1979)等国先后建立了HBV-DNA的无性繁殖系,可以大量复制HBV—DNA,为乙型肝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刘轲[3](2018)在《基于DNA纳米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的精准基因检测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利用DN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自组装行为构建成为各种维度的空间结构,具有长远的开发应用价值。DNA纳米技术的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科学家N.C.Seeman开创的交叉结结构,至今已足足历经35年的飞速发展,它涵盖了DNA拼块自组装、DNA折纸术以及DNA纳米器件应用等多个方向的研究。DNA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其他传统纳米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迅速成为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宠儿。本文通过回顾DNA纳米技术的发展史,综述性地探讨了目前DNA纳米技术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进展,并重点关注DNA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尤其是遗传学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对当前现有DNA自组装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和发展,并致力于遗传学和精准医学检测领域一些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基于DNA折纸标记的单分子单倍体分型技术。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化医学以及精准医疗等领域对遗传检测分析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测序技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仪器读长的限制使得无法获取完整的DNA长片段信息。传统的单倍型检测分析方法或因为模拟计算的不精确性,或因为实验技术的复杂性而导致信息获取较为困难。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以DNA折纸结构作为可视化探针对目标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特异性标记,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得到的折纸探针图形信号直接转化为长片段目标基因的单倍型信息,并初步实现了对单分子DNA高分辨率的单倍体分型检测。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当前测序以及实验室基因型检测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发展了一种基于DNA纳米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相结合的新颖遗传信息检测分析方法,未来有希望应用于更广泛的基因组学分析研究,也为DNA自组装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第二部分——基于DNA折纸标记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单分子检测。在前一章完成了基于DNA折纸标记识别长片段目标基因单倍型的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DNA纳米技术应用于精准医学检测领域的方向。如何精确诊断、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提高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传统常见的基因检测方法(如PCR、RT-PCR或测序)都是通过扩增基因组模板分子放大叠加信号来识别基因型信息。这种方式只能反映出基因组的总体遗传信息,但对于少量的罕见变异却常常被放大叠加信号所掩盖而忽略。只有实现单个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才能真正做到精准的遗传信息识别。病毒基因型的精准检测对于诊断、治疗病毒感染型疾病非常关键。当前传统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于病毒标志物的浓度水平,经常会由于患者处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而出现错检漏检的可能性,从而耽误疾病治疗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例,通过建立一套针对不同基因型HBV的DNA折纸靶向识别探针,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的高分辨率成像直接读取病毒DNA的遗传变异信息,从而准确判定乙肝病毒的基因型。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我们以11例临床血液样本中提取的HBV DNA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子力显微成像进行单盲检测,分型结果与一代测序分析结果保持高度一致,由此验证了该检测方法高度的特异性。此外,灵敏度也是考察检测方法是否高效的金标准之一。经过多次反复测试和稳定性评估,最终发现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0 pM,其灵敏度要优于目前大多数现有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基于DNA纳米技术与原子力高分辨显微成像相结合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分析方法的是稳定可靠的,在未来将有望成为实验室或临床鉴定HBV基因型的一种有力手段。在论文的最后部分,对DNA纳米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前瞻性的展望,并介绍几个未来在多学科领域可能应用的畅想。也由此可以预见,即使DNA纳米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还无法与传统纳米材料相提并论,但是DNA纳米材料在越来越多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DNA纳米技术这门冉冉升起的新兴学科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必将在未来各个科学领域大展宏图。
杨晓雪[4](2019)在《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临床上鸭乙型肝炎(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危害日益加重。由于鸭乙型肝炎病毒呈垂直传播,其在种鸭中的持续性感染可能对种蛋孵化和雏鸭造成较大的危害。本研究建立了检测DHBV的核酸探针杂交检测方法,并选取不同区域病死种鸭、肉鸭、死胚和弱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随机选择部分DHBV野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以期为养鸭业生产中DHBV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DHBV在山东、江苏两地发病鸭群的PCR检测从山东、江苏两个省份10个鸭群采集的临床有发病症状的150只病死鸭的心、肝、脾、肺、肾五种脏器。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用普通PCR方法检测DHBV的感染情况并统计每个鸭群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检出率。结果表明DHBV的群体阳性率为100%,个体阳性率为41.3%。被检测的器官中,肝脏的阳性检出率达100%,其他器官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心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分别为77.4%、71.0%、67.7%和66.1%。2.DHBV核酸探针的制备与应用将PCR扩增后测序正确的DHBV C区的一段长423bp的高度保守序列克隆制备成地高辛(DIG)标记核酸探针。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核酸探针只与DHBV的DNA杂交呈阳性,与其他常见病原微生物的DNA杂交呈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对DHBV的最低检出量约为3pg DHBV的DNA。应用该探针对从山东、江苏和安徽三个省份16个鸭群采集的150个死胚,150只弱雏以及临床有发病症状的350只病死肉鸭和360只病死种鸭进行检测,结果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2%、50.7%、46.9%和45.3%。同时对弱雏的12种内脏器官以及成年鸭的5种器官组织DNA进行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器官中,肝脏的DHBV阳性检出率最高,达100%。将检测结果与上述样品的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个体检出符合率为100%,而核酸探针检测的各种器官检出率略低于PCR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DIG标记的核酸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适合对DHBV进行大批量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3.DHBV野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进化分析用普通PCR方法对发病最为严重的6个鸭群随机选取的6株DHBV野毒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测序,随后与其他15株GenBank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野毒全基因组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在89.899.8%,与其他15株已发表的序列同源性在89.599.8%。进化树分析发现6株野毒与中国分离株同属一个分支。6株野毒之间的C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在96.6100%,与其他15株参考毒株同源性在96.2100%;S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在89.799.7%,与其他15株同源性在84.8100%;P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在85.399.6%,与其他15株同源性在84.899.5%。结合进化树分析可以发现,C蛋白与其他毒株最相似,高度保守,S蛋白与P蛋白则异质性较高。4.动物试验对100只3日龄的雏鸭肌肉注射6.6×105拷贝/μL的DHBV基因组的阳性血清200μL,置于SPF隔离罩中饲养,每次随机抽取6只采血,采样时间为攻毒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2天,此后每隔一周采血一次,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方法检测血液中DHB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在血液中第5天检测出病毒,第12天病毒载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试验期内无自然转阴现象。剖检可见花斑脾,肝脏出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徐由立[6](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肠道差异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案,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门诊招募慢性乙肝患者1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有5例、肝郁脾虚证7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由6名健康志愿者构成,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三组样本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情况,比较各组菌群结构特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甲基化感染相关蛋白DNMT1、MeCp2、E-cad、P53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与DNMT1、MeCp2、E-cad、P53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的三组18个样本DNA共检测出1980988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得到8352条OTUs,这些OTUs分属于11个菌门,19个纲,25个目,45个科,89个种,146个属,其中健康对照组(3399)>脾胃湿热组(2654)>肝郁脾虚组(2299),三组样本共有的OTUs有263个,健康对照组和脾胃湿热组之间有469个交叉OTU,和肝郁脾虚组之间有445个交叉OTU,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两组共有419个OTU,各组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健康对照组2748,脾胃湿热组1674,肝郁脾虚组2053。2.门水平上:本次研究三组样本均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升高,B/E值下降;科、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证候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萨特菌属(Sutterella)、多尔氏菌属(Dorea)、毛螺旋菌下菌属(LachnospiraceaeUCG-008)、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9)、阿里松氏菌属(Allisonella)、Anaeroglobus属丰度升高,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丰度降低,且脾胃湿热组检出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两个菌属,肝郁脾虚组检出泰泽属(Tyzzerella);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检出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而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Intestinibacter菌属消失。经LEfSe分析,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差异显着。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ALT、AST、GGT、TBIL、DBIL、TBA明显升高,HBV-DNA拷贝数高于检测下限(>1.0E+3),(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AST、GGT有所降低(P<0.05)。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组与肝郁脾虚组DNMT1、E-cad、P53、MeCp2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脾胃湿热组相比较,肝郁脾虚组E-cad、P53、DNMT1、MeCp2浓度有所上升,差异无意义(P>0.05)。5.脾胃湿热组DNMT1与B/E呈较强相关(r=0.772),E-cad、P53、MeCp2与B/E无明显相关(r<0.3,P>0.05),肝郁脾虚组E-cad与B/E呈较弱相关性(r=0.601),DNMT1、P53、MeCp2与B/E无相关性(r<0.4,P<0.05)。6.脾胃湿热组DNMT1与Proteobacteria呈较弱相关性(r=-0.589),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组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相关性(r<0.5,P>0.05)。结论:1.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性;2.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具有各自的优势菌种;3.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的进展与宿主的DNA甲基化有关,DNMT1、E-cad、MeCp2、P53在影响宿主甲基化的同时可能也参与了慢性乙肝的进程;4.慢性乙肝状态下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甲基化修饰,B/E值、差异菌Proteobacteria与甲基化蛋白DNMT1、E-cad、MeCp2、P53呈一定相关性,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通过甲基化修饰的方式干预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慢性乙肝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传涛[7](2010)在《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约有1.2亿病毒携带者,3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死于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患者达数十万人,我国HBV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每年约数百亿元。可见HBV感染不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医学问题,而且也已经成为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社会问题,积极开展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积极开发理想的抗HBV的药物是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的热点。目的:研究HH胶囊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1.将HepG2.2.15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0.1%)、不同浓度拉米夫定组(300、200、100μg/ml)、不同浓度HH胶囊组(5mg/ml、2.5mg/ml、1.25mg/ml、625μg/ml、312μg/ml、156μg/ml、78μg/ml、39μg/ml、20μg/ml、10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2天换液一次,分别在第2、4、6天时,用CCK-8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以找到最大无毒浓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2.采用鸭HBV血清制备鸭乙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拉米夫定组(100mg/kg·d)和高(10g/kg·d)、中(5g/kg·d)、低(2.5g/kg·d)剂量HH胶囊组,分别给与相应治疗后,分别在第10、13天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鸭HBV表面抗原(DHBsAg),FQ-PCR检测血清中鸭HBV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3.将HepG2.2.15随机分组为DMSO组和高(312μg/ml)、低(78μg/m)剂量HH胶囊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2天换液一次,第6天时,FQ-PCR法检测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STAT2、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RAN依赖蛋白激酶(PKR) mRNA水平,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OAS、PKR蛋白水平。结果:体外实验表明HH胶囊可以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外HBsAg、HBeAg、HBV DNA及细胞内HBV DNA,此作用具有时间和药物浓度依赖性。HH胶囊可以增加细胞内STAT1、STAT2、ISGF3、OAS、PKR的mRNA水平,增强OAS、PKR蛋白水平。体内实验表明HH胶囊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血清DHBsAg、DHBVDNA,停药后未见病毒复发。结论:HH胶囊体内外均具有抗HBV作用,推测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程绍尧,毛江森[8](1983)在《DNA杂交技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自DNA重组技术建立以来,法(1978年)、英、美(1979年)等国先后建立了HBV-DNA的无性繁殖系,可大量复制HBV-DNA,为乙型肝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将无性繁殖系复制的HBV-DNA,用32P标记后便可作为探针,与待检标本中提取的DNA做杂交试验,以检测标本中是否
陈大明[9](2007)在《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是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面对严峻的乙肝防治形势,各国进行了大量研究,乙肝防治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活动趋于深入;但是,历经几十年的研究和防治探索后,人类目前依然没有找到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乙肝流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方面与乙肝防治和防治研究的社会条件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乙肝防治研究的不够系统,或者研究内容不够到位,也是造成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揭示乙肝研究活动的特点、发现研究活动的规律、把握乙肝防治研究的宏观态势,找出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这些特点、规律和态势把握的基础上,就研究方向提出策略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给我国的乙肝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研究方向、研究主题、研究手段、研究评价和其他研究思路的信息支持,本文从学科情报的角度,对乙肝防治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第一部分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和逻辑学方法为手段,就1981~2006年来乙肝防治研究活动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的动力进行了分析,作者首次提出了乙肝防治研究水平的关键情报征兆(KII),并据此揭示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方向。在对科技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学方法,作者进一步揭示了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的这一关键情报主题(KIT),并据此首次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的关键情报问题(KIQ),即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不同措施的意义。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下的系列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及ESI等多种分析工具的综合使用,就开展乙肝防治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及其研究内容特征,乙肝防治研究领域和内容的变化,乙肝防治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分布特征,乙肝研究成果的专利特征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分析,从而准确、及时地把握乙肝研究的前沿动态。依此基础,本文就乙肝防治研究的全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利用科技文献数据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Drug@FDA数据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linicalTrials.gov)和Thomson Pharma等数据来源,对乙肝的药物、疫苗和基因诊断工具这三大具体的防治手段做竞争情报分析,进一步验证和深化了对上述规律、特点、研究领域和内容、研究的机构情况等方面的揭示和预测。结果表明,从抗HIV药物发展而来的核苷类似物是抗HBV药物发展的捷径,治疗性疫苗的研究是下一阶段乙肝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基因诊断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在乙肝防治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在这些领域内的现状及可采取的策略措施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国家的政策制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策略制定,以及企业研发提供依据和建议。本论文首次利用情报学的方法对乙肝防治研究活动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学科分析,提出了乙肝防治研究活动的规律及其关键情报特征,并首次对乙肝防治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及其研究内容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乙肝防治研究的具体领域进行了深入总结,从而为研究思想、管理策略、研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我国解决乙肝防治难题提供了情报学参考。本文最后利用竞争情报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的乙肝防治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白雪丁[10](2020)在《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与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血液传播病原体,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在HBV高度流行且医疗资源有限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因此,简单快速和便携式的现场检测方法对于有效监测HBV感染至关重要。研究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 amplification,RAA)结合核酸热裂解处理,建立两种可现场应用的HBV-DNA检测方法。一种是使用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设备的含内参的双重实时荧光RAA法,另一种是结合测流层析试纸条的可视化分析的试纸条法(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AA)。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依据乙型肝炎病毒保守序列,参照设计原则设计引物探针,分别建立含内参的双重实时荧光RAA方法和LFD-RAA法,加以核酸热裂解前处理。以HBV阳性定量标准品为模板进行灵敏度检测;以HBV-DNA阴性的血清样本,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阳性的血液标本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检测。对来自河北157份临床样本,分别采用达安公司商业化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与双重实时荧光RAA和LFD-RAA方法进行平行检测,运用SPSS 21.0对两方法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评估临床应用效能。结果实验已建立的核酸热裂解结合双重实时荧光RAA法和LFD-RAA法最低可检测到病毒载量为10 IU/m L的标准品,与血液中其他DNA病毒并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在157份临床样本检测中,与q-PCR相比,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7.18%,95.77%,特异性均为100%。结论研究已建立了双重实时荧光RAA方法和LFD-RA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无需常规核酸提取,以热裂解为原理完成核酸前处理。该方法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HBV感染检测,适用于基层及临床快速诊断,在现场及时检测中展现巨大潜力。图8幅;表5个;参47篇。
二、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核酸适配体介导的FRET探针构建及靶向识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墨烯类材料简介 |
1.2 氧化石墨烯基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1.3 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 |
1.4 氧化石墨烯功能化改性及在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核酸适配体功能化荧光识别探针对食品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GO的表征 |
2.2.2 靶向识别探针构建可行性分析 |
2.2.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2.4 探针检测细菌内毒素灵敏性分析 |
2.2.5 探针靶向识别细菌内毒素性能分析 |
2.2.6 探针实际应用性能分析 |
2.3 小结 |
3 适配体介导的Cd Se/ZnS QDs@GO复合荧光探针对胰岛素的靶向检测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适配体功能化量子点(QDs-IBA)和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2.2 靶向识别探针构建可行性分析 |
3.2.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2.4 探针检测胰岛素灵敏性分析 |
3.2.5 探针靶向识别胰岛素性能分析 |
3.2.6 探针实际应用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4 QDs/GO多色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在三种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同步检测中的应用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同步靶向检测肝炎病毒核酸探针构建可行性分析 |
4.2.2 同步检测肝炎病毒核酸条件的优化 |
4.2.3 探针同步检测肝炎病毒核酸灵敏性分析 |
4.2.4 探针靶向识别三种肝炎病毒核酸性能分析 |
4.2.5 探针实际应用性能分析 |
4.3 小结 |
5 黑洞猝灭剂/GO复合荧光超猝灭剂的制备及在蓖麻毒素靶向识别探针构建中的应用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GO@BHQ-2和QDs@Apt的表征 |
5.2.2 GO@BHQ-2 的荧光超猝灭性能分析及靶向识别探针构建 |
5.2.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5.2.4 探针检测蓖麻毒素灵敏性分析 |
5.2.5 探针靶向识别蓖麻毒素性能分析 |
5.2.6 探针实际应用性能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DNA纳米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的精准基因检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DNA纳米技术的发展过程 |
1.1.1 DNA拼块(Tile)自组装 |
1.1.2 DNA折纸术(origami)的诞生 |
1.2 DNA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1.2.1 DNA-纳米粒子组合排布 |
1.2.2 可计算的DNA纳米技术——DNA分子逻辑门电路与分子计算机 |
1.2.3 DNA折纸基因芯片与遗传检测 |
1.2.4 DNA纳米孔通道与单分子检测 |
1.2.5 DNA自组装纳米材料应用于细胞载药 |
1.3 本章小结 |
1.4 本文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DNA折纸标记的单分子单倍型分型研究 |
2.1 引言 |
2.1.1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倍型 |
2.1.2 纳米技术应用于单倍型分型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2.1.3 基于DNA折纸探针标记的单分子单倍型分型技术的研究思路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预实验阶段:基于PhiX174 噬菌体DNA构建标记模型 |
2.3.2 三嵌段介导探针的设计以及纳米金辅助特异性延伸 |
2.3.3 多形态DNA折纸标记的设计与实验优化 |
2.3.4 可视化模拟单倍体分型:PhiX174 DNA的多位点高分辨率精准标记 |
2.3.5 单倍体精准分型:多位点折纸标记在人类基因组样品中的实际应用 |
2.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三章 基于DNA折纸标记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单分子检测 |
3.1 引言 |
3.1.1 传统的HBV检测方法 |
3.1.2 HBV的基因组与基因型分类 |
3.1.3 常用的HBV核酸检测与分析方法 |
3.1.4 基于DNA折纸标记的HBV基因型单分子检测方法的提出与研究策略 |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引物设计和HBV目标模板ssDNA生成 |
3.3.2 三嵌段介导探针的设计和延伸 |
3.3.3 DNA折纸标签探针的制作 |
3.3.4 可视化HBV基因分型:DNA折纸标签的标记测试 |
3.3.5 临床样本诊断:HBV基因分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3.4 本章的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合成DNA折纸的短链序列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DHBV的简介 |
1.1.1 DHBV的分类地位 |
1.1.2 DHB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1.1.3 DHBV的基因编码蛋白 |
1.2 DHBV的致病机理 |
1.3 DHB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3.1 慢性携带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 |
1.3.2 急性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
1.4 DHBV动物模型的应用 |
1.4.1 在药物评价研究领域的应用 |
1.4.2 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的应用 |
1.4.3 在血液制品消毒学领域的应用 |
1.5 DHBV的诊断方法 |
1.5.1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5.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5.3 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 |
1.6 DHBV的防治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和菌株来源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送检鸭病料的检测 |
2.2.2 核酸探针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2.2.3 6株DHBV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2.2.4 动物试验 |
3 结果 |
3.1 病料的普通PCR检测 |
3.1.1 对鸭群中个体的检测 |
3.1.2 对阳性鸭器官的检测 |
3.2 病料的核酸探针方法检测 |
3.2.1 核酸探针的制备 |
3.2.2 核酸探针的特异性试验 |
3.2.3 核酸探针的敏感性试验 |
3.2.4 核酸探针对临床病料的检测 |
3.3 6株DHBV野毒全基因组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
3.3.1 DHBV全基因组的扩增 |
3.3.2 DHBV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 |
3.3.3 DHBV蛋白氨基酸的遗传进化分析 |
3.4 DHBV感染动物试验 |
3.4.1 雏鸭感染后的病毒血量 |
3.4.2 剖检变化 |
4 讨论 |
4.1 山东、江苏和安徽三地DHBV的流行病学调查 |
4.2 检测DHBV核酸探针方法的分析 |
4.3 6株DHBV野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
4.4 DHBV的体内感染规律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概述 |
1.3 证候探索 |
1.4 中医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3 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
3.1 肠道菌群的结构 |
3.2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
3.3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 |
3.4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
4 肠道菌群在乙肝中的研究现状 |
5 肠道菌群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 |
5.1 脾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2 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 |
5.3 肾阳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4 其它证型的微生态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一.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纳入标准 |
3 实验材料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粪便标本采集 |
4.2 肠道菌群DNA的提取 |
4.3 肠道菌群DNA的 PCR扩增 |
4.4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4.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6 测序数据处理 |
4.7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
5.3 OTU聚类分析 |
5.4 Alpha多样性分析 |
5.5 Beta多样性分析 |
5.6 组间显着性差异metastats分析 |
5.7 群落结构分析与热图 |
5.8 群落相似度比较 |
5.9 LEfSe分析 |
二.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血液标本采集 |
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3.3 ELISA法检测血浆HBV慢性感染相关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HBV-DNA定量 |
5.2 肝功能检测结果 |
5.3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
5.4 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四川地区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现状分析 |
2 慢性乙肝相关菌属分析 |
3 慢性乙肝不同证型相关菌属分析 |
3.1 脾胃湿热证菌群分析 |
3.2 肝郁脾虚证肠道菌群分析 |
4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分析 |
5 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分析 |
6 肠道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
2.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
3. 中西医抗HBV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
4. JAK-STAT通路的研究现状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HH胶囊体外抗HBV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二部分:HH胶囊体内抗HBV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三部分:HH胶囊抗HBV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四部分:讨论 |
1 有关实验模型的讨论 |
2 有关试验方法的讨论 |
3 有关实验结果的讨论 |
4 创新性和先进性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实验图像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已有研究情况的文献调研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乙肝防治研究的规律和特点 |
2.1 从历史分析看乙肝防治研究的发展 |
2.2 从层次分析看下一阶段乙肝防治研究的关键情报主题 |
2.3 乙肝防治研究的逻辑分析 |
2.4 乙肝防治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小结 |
3 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看乙肝防治研究态势 |
3.1 国内外乙型肝炎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
3.2 从文献计量看乙型肝炎防治研究领域特征的变化 |
3.3 从专利分析看乙肝研发的领域特征 |
4 乙型肝炎研究领域的竞争情报分析 |
4.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发的竞争情报分析 |
4.2 乙型肝炎疫苗研发的竞争情报分析 |
4.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竞争情报分析 |
5 全文总结及对中国乙肝防治研究的建议 |
5.1 本文的情报学研究线索 |
5.2 总结:乙肝防治研究的思路线索 |
5.3 对中国乙肝防治研究的建议 |
6 结束语:乙肝防治研究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已研究或者在研的乙肝药物或疫苗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含内参的双重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与评估 |
1.1 实验材料 |
1.1.1 临床样本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引物、探针设计原则 |
1.2.2 引物、探针设计与合成 |
1.2.3 内参质粒的制备 |
1.2.4 阳性质控品的制备 |
1.2.5 核酸提取 |
1.2.6 单重实时荧光RAA法建立与灵敏度分析 |
1.2.7 双重实时荧光RAA法建立与内参浓度优化 |
1.2.8 双重实时荧光RAA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
1.2.9 临床样本检测 |
1.2.10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单重实时荧光RAA法灵敏度 |
1.3.2 双重实时荧光RAA法内参质粒浓度优化 |
1.3.3 双重实时荧光RAA法灵敏度与特异性 |
1.3.4 临床样本检测 |
1.4 讨论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热裂解与双重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HBV阳性标准品及临床样本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和探针设计及合成 |
2.2.2 核酸热裂解 |
2.2.3 核酸热裂解结合双重实时荧光RAA扩增方法的建立 |
2.2.4 核酸热裂解结合双重实时荧光RAA扩增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
2.2.5 临床样本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核酸热裂解结合双重实时荧光RAA扩增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
2.3.2 临床样本检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侧流层析试纸条结合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粗提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HBV阳性标准品及临床样本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和探针设计及合成 |
3.2.2 核酸热裂解 |
3.2.3 核酸热裂解结合LFD-RAA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反应条件优化 |
3.2.4 核酸热裂解结合LFD-RAA扩增方法灵敏度与特异性检测 |
3.2.5 临床样本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核酸热裂解结合LFD-RAA扩增方法灵敏度与特异性检测 |
3.3.3 临床样本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4章 综述 |
4.1 前言 |
4.2 HBV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
4.3 变温核酸检测 |
4.3.1 聚合酶链反应 |
4.3.2 连接酶链反应 |
4.4 等温核酸检测 |
4.4.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4.4.2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 |
4.4.3 滚环扩增技术 |
4.4.4 转录介导扩增 |
4.4.5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 |
4.5 基因测序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核酸适配体介导的FRET探针构建及靶向识别效应研究[D]. 杨佳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DNA杂交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J]. 程绍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3]基于DNA纳米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的精准基因检测研究与应用[D]. 刘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杨晓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D]. 徐由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7]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 张传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8)
- [8]DNA杂交技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应用[J]. 程绍尧,毛江森.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83(06)
- [9]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D]. 陈大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7(03)
- [10]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与评估[D]. 白雪丁.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