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一、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伍卫,张旭明,胡晖[1](1998)在《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与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观察了溶栓、非溶栓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溶栓成功组(12例)溶栓后2小时QT离散度明显增加,以后逐渐缩短。溶栓失败组(8例)溶栓后2小时、2天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15例)治疗后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治前缩短,两组无明显差别。溶栓成功组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溶栓失败组明显缩短。结论: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与静脉溶栓的疗效有关。

王超豪[2](2014)在《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前言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以斑块破裂、血栓、栓塞或血管痉挛为病理生理特点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表现,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导致误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的猝死多与患者心电的不稳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关,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导致患者猝死。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价廉的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中应用历史悠久,在冠心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中也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们已注意到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造成常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有研究也发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常规体表心电图也可出现QT离散度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的变化;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时QT离散度的变化;PCI术前和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PCI术后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对QT离散度变化有无影响。以期为评价常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依据。目的:观察: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与QTcd)的变化;2、不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QT离散度的变化;3、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4、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使用替罗非班QT离散度的变化。探讨QT离散度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份至2013年6月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72例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分析其心电图QT离散度与QTc离散度值。将40例有胸闷、胸痛临床症状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观察1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一、二、三支病变)QT离散度的变化。观察36例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的变化。观察30例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36例PCI术中未使用替罗非班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体表心电图QTd及QTcd值比冠状动脉正常组QTd、QTcd值明显增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二支病变组QTd、QTcd数值比一支病变组增大,三支病变组QTd、QTcd值大于双支病变组,心肌梗死组QTd与QTcd数值较冠状动脉正常组数值显着增大。PCI术后其QTd、QTcd值较PCI术前明显降低,近似接近正常组。PCI术组应用替罗非班后其QTd、QTcd值较未用替罗非班组小,表明PCI术时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够显着降低缺血性心肌的QT离散度,改善预后。结论: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明显延长,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某种不同程度缺血时QT离散度会增大。②QT离散度数值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只数有关,QT离散度数值越大,表明可能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只数越多,缺血越严重。③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再灌注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会显着降低QT离散度,表明:心肌局部缺血可能导致心室复极不均一,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成功后QT离散度降低,有利于稳定缺血心肌的电生理。④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时应用替罗非班明显缩短患者QT离散度,表明PCI时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有效的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使局部缺血心肌血供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稳定缺血心肌的电生理,患者受益更多。⑤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检测QT离散度的变化可反映缺血心肌的电生理稳定情况。PCI术后局部心肌血供得到改善,QT离散度的降低,可能会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的不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

周丽[3](2014)在《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治疗后的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评估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后心肌的挽救和恢复作用,评估QT离散度对于其术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临床判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的患者35例,发病后于2周内在我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支架植入(统称PCI术),其中行急诊PCI术者15例,择期PCI术者20例,其重建血运后冠脉血流分级达TIMI3级标准,分别在心肌梗死入院时(术前)、行PCI术后6H、12H、24H、48H采集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并分析各组各时段的动态变化。收集我院2010-2011年急性心梗患者未溶栓未做PCI术仅药物治疗者30例(以下简称未手术组),收集其入院时、入院1-2天时以及1-2周时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收集健康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血压、心肌酶谱、生化等临床指标,综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组QTd在心肌梗死入院时(术前)、行PCI术后6H、12H、24H、48H分别为69.0±11.6ms、56.1±10.1ms、53.7±10.1ms、50.6±9.3ms、47.9±9.0ms,其中急诊手术组术前、术后6H、12H、24H、48H分别为68.7±10.1ms、51.7±8.6ms、48.7±8.5ms、45.7±8.0ms、43.3±7.5ms,择期组术前、术后6H、12H、24H、48H分别为69.3±12.8ms、59.5±10.0ms、57.5±9.7ms、54.2±8.9ms、51.3±8.7ms。急性心肌梗死未手术组患者入院时、2天时、1-2周时QTd分别为69.5±10.5ms、71.3±8.3ms、60.2±8.0ms。正常对照组为30.7±7.8ms。经统计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组QTd在术前与术后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所有患者PCI术后QTd下降,与手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QTd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较未手术组相同时间内QTd下降,且急诊手术组较择期手术组QTd相同时间内下降更快幅度更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在PCI术后的动态变化表明可以通过再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氧供和血供,恢复正常的心肌电生理,改善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且急诊PCI术较择期PCI术能更快速更大幅度降低QT离散度。QT离散度可以作为测量心室复极不均匀性的良好的非侵入性临床指标,为心梗术后高危恶性事件的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李婷[4](2004)在《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共3篇。第一篇讨论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辨证分析、中药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第二篇介绍了西医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其中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静脉溶栓疗法(溶栓时间、几种溶栓剂临床疗效等)、介入治疗作了详细介绍。第三篇主要探讨了目前对QT离散度的认识,对其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几种常用中药对QT离散度的影响作了分析。 临床研究部分为探讨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患者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收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且留观超过3天的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留观时用药情况,将未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11例;将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设为治疗组,共48例。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77.1%和81.8%,但并未降低死亡率。虽然治疗组确实降低了病人的QT离散度,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而生存组与死亡组的QT离散度在入院时的明显差异(P=0.010),说明QT离散度对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再通与未通组之间的QT离散度也存在显着差异(P=0.048),可以用QT离散度来判断再通与否。

姜晓霞,张万江[5](2010)在《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1990年Day和Campbell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的概念。认为QTd反映了心室复极的不一致性和心电的不稳定性。随后的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报告了QTd的生理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并将

乔堃[6](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死亡率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特点日益趋向“年轻化”、“老年化”和“农村化”。AMI以其发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现已成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极其危重的表现类型之一。在AMI现有的再灌注治疗方式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已成为首选方式。虽然现代科技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AMI的死亡率却并未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pPCI术后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梗),是导致AMI高病死率的原因之一。引起AMI患者再梗的因素包含很多,其中包括血栓形成、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牵张及重构等,同时还受患者的遗传学因素、自身基础疾病、患者生活习惯、冠脉病变血管特征、植入支架数量和类型、术后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对AMI pPCI术后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按照是否再发心梗分为再梗患者组和未再发心梗患者组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探讨AMI患者pPCI术后再梗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降低AMI患者pPCI术后的再梗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AMI并接受pPCI患者共1195例,初步筛选出1112例(93.05%),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217例(19.51%)患者因资料不全或失访等其他原因排除在外,最终共895例患者入组。其中再发心梗的患者共42例。根据年龄、性别按l:3个体匹配的原则选择同一时期(一周内)行pPCI手术且性别相同但未再梗患者共126例设置为对照组。使用Graphpad Prism5、SPSS 22.0统计软件,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心功能(Killip)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心血管病遗传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入院血糖、尿酸、肌酐、血钾浓度、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量、支架总长度、支架最小直径及类型,术后规律用药、梗死后心绞痛、规律的体育锻炼方面,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AMI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一、单因素分析1、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再发心梗组与未再发心梗组相比,在吸烟史、心功能(Killip)分级≥2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间心率、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和家族心血管病遗传史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辅助检查再发心梗组与未再发心梗组相比,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入院肌酸激酶同工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间血红蛋白、入院肌钙蛋白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尿酸、肌酐、血钾浓度、入院血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介入手术情况再发心梗组与未再发心梗组相比,在植入支架数量≥2、支架总长度、支架最小直径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间病变血管支数、支架类型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情况再发心梗组与未再发心梗组相比,在梗死后心绞痛、规律的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间术后规律用药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多因素回归心功能(Killip)分级≥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植入支架个数≥2、植入支架总长度、梗死后心绞痛是AMI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比值比值比(Odds Ratio,OR)依次为4.344(95%CI=1.585-11.905,P=0.004)、1.884(95%CI=1.125-3.153,P=0.016)、8.580(95%CI=1.254-59.687,P=0.028)、1.083(95%CI=1.032-1.137,P=0.001)、14.453(95%CI=5.023-41.587,P=0.000);而支架最小直径和AMI患者pPC I术后再发心梗之间呈负相关性,OR值为0.093(95%CI=0.022-0.383,P=0.001)。结论:心功能(Killip)分级≥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植入支架个数≥2、植入支架总长度、支架最小直径、梗死后心绞痛可能是AMI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的独立影响因素。

许智永,许以德,林珊婴[7](2020)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溶栓治疗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44例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同时段体检健康者36例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24 h内及溶栓1周后,分别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人工测算QT间期,计算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校正后QT离散度(heart rate-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在溶栓前后分别检测动脉血氧分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急性肺栓塞组入院时的QTd及QTcd[(60. 82±6. 71) ms,(77. 97±6. 39) ms]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31. 67±7. 98) ms,(34. 11±2. 48) ms](P均<0. 05);溶栓治疗后1周的QTd及QTcd[(52. 71±6. 68) ms,(59. 98±11. 19) ms]较入院时显着减小,但依然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溶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QTd和QTcd显着增大,经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QTd明显下降。

王敏[8](2014)在《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QT离散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血糖水平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前后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记录所有患者住院1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血糖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与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2h内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管腔狭窄≥75%且有临床意义者,按常规方法进行PCI治疗。根据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入院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量值及入院即刻静脉血糖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I组:既往无糖尿病病史,HbA1c<6.5%,血糖<7.8mmol/L,26例;II组:既往无糖尿病病史,HbA1c<6.5%,7.8mmol/L≤血糖<11.1mmol/L,26例;III组:既往无糖尿病病史,HbA1c<6.5%,血糖≥11.1mmol/L,26例;糖尿病组:既往糖尿病病史,HbA1c>6.5%,血糖≥11.1mmol/L,24例。对所有患者在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1-2h、6-24h、24h-48h分别进行血糖监测及心电图描记,测量QT间期,并计算QTd。同时观察所有患者住院1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各组AMI患者PCI前的QTd水平均显着高于50ms,且III组、糖尿病组显着大于I组、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组、I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组、II组外,III组及糖尿病组患者在PCI后不同时间的QTd水平均有显着差异(P<0.01);各组在PCI后1-2小时的QTd水平较术前均稍延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各组在PCI后6-24小时、PCI后24-48小时的QTd水平均较PCI前、PCI后1-2小时的QTd水平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组、II组缩短的程度大于III组、糖尿病组;(2)各组AMI患者的QTd水平在PCI后1-2小时稍有延长,在PCI后2小时后开始缩短,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缩短的趋势,其缩短程度以I组、II组最为明显,III组次之,糖尿病组最小;(3)所有102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住院期间1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III组、糖尿病组明显大于I、II组(30.77%,37.50%VS3.85%,3.85%,P<0.007),但III组和糖尿病组MACE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30.77%VS37.50%,P>0.007)。结论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血糖水平下AMI患者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血糖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与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提示血糖水平是影响AMI患者经PCI再灌注治疗后QTd变化程度及短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与干预,可减少AMI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汪强,谷惠敏,赵志强[9](2013)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对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溶栓成功的AMI患者溶栓前后的QT间期及QTd。结果 AMI患者溶栓前QT间期为(407.50±45.87)ms,QTd为(60.00±21.28)ms,溶栓治疗再通后QT间期为(376.00±29.27)ms,QTd为(26.50±9.33)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随着心肌缺血改善,QT间期及QTd明显改善,有临床监测实用价值。

彭波涛,丁岩[10](2018)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并AHF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两组均持续微泵注射24 h。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QTd、校正QT(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LVEF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均P=0.000),而治疗组改善更显着(均P=0.000);治疗组QTd、QTc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短暂室性心动过速(SPV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QTd、QTcd、PVC、SPVT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QTd、QTcd、PVC、SPVT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STEMI并AHF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且不增加QTd、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

二、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3)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第二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第三篇 目前对QT离散度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 病例调查表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及分组
        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二、研究内容
        1、一般资料
        2、生化指标
        3、急诊心脏超声指标
        4、介入手术资料
        5、术后情况
    三、诊断标准
        1、AMI诊断标准
        2、再发AMI诊断标准
        3、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4、糖尿病诊断标准
        5、PIA诊断标准
        6、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
        7、吸烟史
        8、饮酒史
        9、冠心病家族史
        10、介入手术成功的定义
        11、未规律服用药物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单因素分析
        1、患者一般资料
        2、患者辅助检查
        3、介入手术情况
        4、术后情况
    二、多因素分析
讨论
    一、再梗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1、心功能(Killip)分级
        2、LDL-C
        3、PIA
        4、植入支架个数、植入支架总长度
        5、植入支架最小直径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7)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排除与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QT间期与QTd的测量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QTd的变化
    2.2 溶栓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8)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QT离散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出标准
    1.3 药物治疗
    1.4 心电图指标记录与测量
    1.5 溶栓成功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N末端B型利钠肽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 BNP)
        1.3.2 LVEF
        1.3.3 QTd及校正QT离散度 (QT corrected dispersion, QTcd)
        1.3.4 室性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疗效指标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J]. 张燕,伍卫,张旭明,胡晖. 新医学, 1998(01)
  • [2]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D]. 王超豪.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3]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D]. 周丽. 苏州大学, 2014(10)
  • [4]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 李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5]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 姜晓霞,张万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0(02)
  •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再发心梗相关因素分析[D]. 乔堃. 河南大学, 2019(01)
  • [7]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许智永,许以德,林珊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01)
  • [8]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QT离散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D]. 王敏.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J]. 汪强,谷惠敏,赵志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13(19)
  • [10]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彭波涛,丁岩. 医药导报, 2018(06)

标签:;  ;  ;  ;  ;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