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普洱地震邮电设施震害调查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朝旭[1](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靳聪聪[2](2020)在《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与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能源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一批以高土石坝为代表的高坝大库在国家水电战略开发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高土石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并在水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规划建设一批200m、300m级的高土石坝。这些大坝位于我国地震地质环境复杂的西部地区,加之该地区强震频发且抗震设防烈度相对其它地区要高。因此,开展高土石坝抗震安全研究关乎国家水资源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分析高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地震风险,是确保高坝抗震安全的关键。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是大坝抗震安全的基础,采用弹塑性模型对高土石坝动力分析是发展的趋势。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能够全面、有效地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态水平。因此,有必要将基于性能的抗震理念引入到高土石坝的抗震安全评价中。基于性能的混凝土高坝抗震安全评价在国内已经起步,而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分析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高土石坝动力弹塑性分析、地震动记录选取、性能水准和性能参数指标量化方法、考虑地震动和筑坝料参数不确定性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损失估计以及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因此,结合筑坝料弹塑性模型和高土石坝动力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深入研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与地震风险评估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基于广义塑性理论的框架,结合筑坝土石料试验成果,引入反映筑坝土石料非线性弹性关系的模量公式和能够反映循环硬化和滞回特性的塑性模量因子,并对PZC模型的弹性和塑性模量表达式改进,提出了一个可以统一考虑循环硬化、滞回特性以及塑性应变积累特性的改进PZC弹塑性模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ABC)和土体模型参数标定程序SM2D对改进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通过对糯扎渡堆石料与心墙掺砾土料的静动力三轴试验模拟,改进PZC弹塑性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筑坝料的主要静动力特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将改进PZC弹塑性模型编入到SWANDYNE Ⅱ有限元程序中,并对糯扎渡高土石坝进行动力弹塑性反应分析。该方法能够较全面分析高土石坝加速度反应规律分析和频域特性。通过对坝体内典型点的变形时程分析和大坝震害网格变形研究,能够深入分析高土石坝变形特性。结合动力固结理论得到高土石坝的超静孔压分布,计算结果能较好反映高土石坝震动响应规律。通过进一步研究改进PZC弹塑性模型参数对高土石坝动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得出Mg、Mf、γD、γden、γu、Hu0、H0等7个模型参数对大坝动力计算结果影响敏感度较高。(2)建立了一种基于场地谱和坝址区地震参数的高土石坝地震动记录选择方法,设定选取地震动记录筛选条件和地震动数量,通过PEER选取60条符合场地条件地震波,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的均值谱与场地谱的吻合较好,体现选取地震动的不确定性。结合有限元程序SWANDYNE Ⅱ对糯扎渡高土石坝进行动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以及统计国内外土石坝变形震害结果,提出了高土石坝的可定量化性能指标和多级性能水准的确定方法。采用基于多条带分法(MSA)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方法分析坝体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产生各个等级破坏的概率。通过讨论两个性能参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变异系数随着随着地震波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地震波数量大于30条,地震动数量对于性能参数影响基本不再变化。通过引入了幂指数的地震危险性模型,结合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估方法,并对高土石坝在设计基准期期内达到不同性能等级的概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坝处于基本完好概率达到98%以上,说明糯扎渡高土石坝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抗震性能良好。(3)选取改进PZC模型中的7个敏感性较大的模型参数作为高土石坝的随机变量来考虑筑坝料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并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方法(LHS)建立60个随机生成的高土石坝地震-结构样本对。计算结果表明,仅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高土石坝各级性能水准对应的超越概率。引入具有强大映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以高土石坝动力弹塑性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训练和仿真,建立ANN模型代替有限元分析计算,并与MS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ANN-MSA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根据糯扎渡高土石坝地震危险性资料,推导坝址处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采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高土石坝震害风险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发生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确定性,对设计基准期内的糯扎渡高土石坝在10、50和100年的震害风险概率进行评估。通过对蒙特卡罗和数值积分方法计算高土石坝震害风险值的对比发现,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略小于数值积分方法的结果,造成对高土石坝震害风险的低估。最后,结合高土石坝地震损失和震害风险分析结果,建立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并分析在设计准期内的糯扎渡高土石坝地震风险值。结果表明:高土石坝在100年设计基准期内坝顶相对震陷率和坝顶水平位移最大值对应的严重破坏的地震风险评估值为1.2049和1.5674亿元,处于高土石坝地震损失灾难状态。
黄静宜[3](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郭宁[4](2012)在《南北地震带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历次地震震害资料中发现,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在地震中的表现好坏不一,如1996年丽江7.0级地震中民族木结构房屋,即穿斗木构架房屋的震害指数仅为0.26,而普通砖木结构房屋的震害指数却为0.51。由此可见,具有区域特殊性的房屋在地震中的表现必然会影响到当地当地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因此,对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南北地震带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震带,分布范围广、地震发生频度高、地质情况极其活跃。故本文对该区域内的典型房屋建筑进行了震害统计分析,给出各类典型房屋建筑的易损性分析结果,并选取当地具有该区域特殊性的房屋-穿斗木构架房屋,建立了相应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而且对该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统计了自1966年以来南北地震带上发生的所有6级以上地震,而且对1993年以后的所有地震震害进行了整理统计,得到了南北地震带所属区域各类建筑类型在不同烈度区的破坏情况,并根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各类建筑抗震能力对比分析以及易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该区域内各类典型建筑房屋的抗震能力的区别:C类结构,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历次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实际统计结果中震害程度最轻;其次为B类结构(砌体结构)和A+类结构(穿斗木构架房屋);由木构架和土、石、砖墙房屋组成的A类建筑在历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2)本文对穿斗木构架房屋榫卯连接方式的传力机理、破坏形态以及抗震耗能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由榫卯连接形式的传力机理可以得出榫卯节点是一种特殊的半刚性节点,这种连接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大其延性水平;②通过对榫卯节点破坏形态的研究,发现榫卯节点的榫头颈部和卯口扩口处都是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的部位,也是榫卯节点发生破坏失效的部位,而且榫卯节点的破坏形态跟木材的材料力学性能密切相关;③榫卯节点具有与摩擦阻尼器大致相同的减震耗能机理。这部分研究工作为本文建立穿斗木构架房屋榫卯连接形式的简化模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穿斗式木屋架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3)从研究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构造特点及震害情况出发,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穿斗木构架房屋的分析模型和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由于穿斗木构架房屋构造复杂,为了保证数值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根据其结构的构造特点,建立了两类有限元分析模型,即未简化有限元模型和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将它们在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了实现。通过三个算例对简化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在小变形阶段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随着地震荷载峰值的增大,误差也越来越大,这主要是本文假设半刚性节点处于弹性阶段造成的,但是误差值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取了一栋典型穿斗木构架房屋作为算例,对其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穿斗木构架房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都是随着地震荷载峰值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其中在Ⅱ类场地地震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的响应值最大,而在Ⅰ类场地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值最小。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了解南北地震带上具有区域特殊性的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建立南北地震带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基础工作,为后续建立南北地震带区域典型经济承载体地震灾害评价模型和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并为该区域制定相应地防灾减灾对策奠定基础。
李思齐[5](2010)在《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估计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依据。随着建筑物形式和质量的变化,国内外划分地震烈度的标准即烈度表也在不断地修改。为了把握现有国内外常用地震烈度标准间的异同,本文应用震害资料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中外地震烈度表的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2.基于地震烈度标准的条文描述,分别从人的感觉及器物反应、结构物震害情况、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地震地面破坏以及地震动参数等方面,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不同烈度表在同等地震烈度等级下的差异。3.应用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区1865栋建筑物的震害资料以及其它地震的震害调查数据,对中外地震烈度标准进行实际应用结果的对比。最后作者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吴萍[6](2011)在《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破坏性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保障灾后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各项用地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地震灾区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尽快实现全面恢复重建和平稳过渡;能够从土地管理角度针对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为我国防震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政策制定依据和思路参考;土地利用应急专项规划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破坏性地震灾害发生区域玉树地震灾区为研究样区,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灾害学、地震学、系统工程学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当前在应急管理和应急规划研究领域,尤其在土地利用应急规划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表明论文选题土地应急管理和恢复重建规划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概念和基础理论铺垫方面以及技术方法可行性方面的意义和优势。全文系统构建了涉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从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灾时动员、应急响应到恢复重建的应急规划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分三个模块重点就地震灾后震情定性与灾情评估、地震应急避难转移安置场所的优化选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加以研究。研究思路上,首先通过震害评估测算人员伤亡与和房屋倒损进而测算待转移安置人口,再根据待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和备选应急避难场所有效人口容量以及综合考虑安全性、便利性的要求优化选址过渡性安置用地,最后针对恢复重建各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优化配置,并探讨地震灾毁土地及临时安置用地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法上,地震灾后震情定性与灾情评估,通过震害案例相关性定量评价模拟改进等震线烈度破坏损失比模型和烈度衰减对数损失评估模型。烈度衰减对数损失评估模型结合地震现场调查评估人员伤亡、转移安置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目视遥感影像判读结合等震线烈度破坏损失比模型评估重灾区结古镇房屋倒损和震害损失。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优化选址按照选址原则,在gis支持下,采用location-allocation优化P-center模型构建地理空间几何交通网络,通过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短路径分析和最便利设施分析以及邻域分析的欧氏距离测算,选取安全性、有效性、指标,采用线性功效函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选址避震疏散临时安置用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首先明确规划编制原则,理清规划编制思路,分别就灾后土地现状调查确权与灾毁土地评估、灾后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恢复重建用地规模预测、恢复重建用地布局优化、灾毁土地综合治理、灾区土地生态功能修复和特殊支持政策七个方面加以探讨。指出人均用地现状指标适度从紧的规模预测方法符合快速定量预测的编制要求,灾后土地的整理复垦重点在于恢复灾毁耕地的产能,灾毁建设用地采取“分而治之”的治理模式将成效显着。
王东明[7](2009)在《地震灾场模拟及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证明,开展地震紧急救援工作是防震减灾的关键举措之一,是震后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的必要政府行为。“科学救援”是现代救援的重要理念,如何确保“双安全”,即幸存者和救援人员本身的安全是救援行动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救援技能和水平的提高依靠科学的培训,现实的情况往往无法不断提供大震巨灾的模拟训练环境,而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构建出逼真的虚拟震灾场景和救援废墟环境。不同规模的虚拟地震灾场,能让救援队员了解严酷的真实救援环境,并可根据具体虚拟废墟开展救援策略和方法的研讨。由此可见,开展灾场模拟和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对救援训练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拟技术与方法、地震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等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一、系统仿真的理论阐述从系统科学、建模理论及相似方法等角度出发,论述了系统仿真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系统仿真的涵义、分类方法、研究过程、技术特性及适用范围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二、基于震害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总结了多层砖房、钢筋砼框架结构及砖(土)木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从大量震害图片中提取典型震害特征并进行Photoshop图形处理,建立典型震害特征图形库;应用外部建模软件3DSMax建立多层砖房、框架结构、砖(土)木结构的5个破坏等级的三维震害仿真模型,为本文地震灾场仿真模型提供了驱动的主体。三、建筑废墟的分类方法提出基于救援的建筑废墟分类方法,依据废墟的用途与功能将其分为现场救援废墟、救援训练废墟、救援演练废墟、救援仿真废墟、救援沙盘废墟等五类,并初步给出定义和基本内涵。为今后针对废墟的救援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四、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确定了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的研究目标,并依此给出了模型的功能组成和研究思路;阐明了地震灾害场景中的影响场是不限于特定地震地质背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地震影响场估计,介绍了几种可用于本模型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关系模型、地震烈度圆形衰减模型,并按照等面积原则计算了96个已发生地震的烈度等效圆半径,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提出以破坏等级为桥梁,基于震害预测方法的虚拟地震灾害场景内房屋震害状态与分布控制模型,通过数学方法推演完成了153个历史地震的几类结构的震害矩阵,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五、地震灾害场景仿真生成系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编程实现了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开发了虚拟地震灾害场景仿真生成系统;通过系统的想定参数设置,系统生成了设定地震的虚拟灾场,模拟了随影响场的空间分布、不同房屋结构不同震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系统生成的灾场环境逼真,验证了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体现了震害三维仿真模型的逼真效果;系统支持在虚拟灾害场景中添加房屋震害模型,并实现了基于碰撞检测的废墟再修改和生成系统,扩展了系统的功能。六、地震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总结了地震救援行动的原则和方法,着重阐述了营救行动的多个业务模型;主要介绍了地震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功能设计、整体设计、结构组成及训练想定、系统结构、仿真资源的管理、虚拟人的控制,操作子系统的基本功能等。
黄巍[8](2014)在《生命线工程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线工程是对社会正常运转极其重要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交通、通讯、水利以及管线等设施。在多次地震后发现,生命线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使震后应急救灾工作和后续恢复重建工作受阻,从而使灾情进一步恶化。地震后迅速掌握灾情,对生命线工程进行高效的震害损失评估工作可以为灾后修复重建提供可靠依据。然而,目前对生命线工程从宏观角度进行震害损失评估缺少一种简便快捷的评估方法。为了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震害损失评估技术水平,本文在大量震害资料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对历史震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全国各地区的生命线工程及其各系统的评估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生命线工程震害损失评估的发展现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2.对西南、西北和其它地区的生命线工程震害经济损失与其它震害经济损失的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3.对全国生命线工程各系统经济损失所占比重,以及各系统与其它经济损失的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4.对西南、西北和其它地区的生命线工程各系统经济损失所占比重,以及各系统与其它震害经济损失的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5.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吉夫[9](2006)在《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目前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广泛应用的建(构)筑物、基础设施结构分类清单易损性分析法,这一方法主要给出只是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灾害损失,相对比较准确,但需要收集的资料类型和数量比较多,并且易损性存在地域差别,因此在大范围时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和资料;另一类是陈顒等(1991)提出的基于GDP的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给出了包括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在内的社会财富遭受地震灾害的总损失,它简便易行,资料更新容易,但是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大样品统计的方法,它是从全球和全国尺度上地震灾害损失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否在县、乡级小尺度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这一适用性问题的解决将极大地扩展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在震害预测及震害快速评估中的应用。本论文以研究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小尺度上的可应用性为宗旨,通过实际震害资料的处理分析,重新建立了我国的GDP地震易损性和生命地震易损性矩阵、人口和GDP的时空分配模型等;通过在县、乡级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宏观预测方法和建筑物分类清单预测方法震害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通过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对实际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结果与地震现场灾害调查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小尺度震害预测与震害快速评估中的可用性。本论文在震害预测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的回顾、评述基础上,在如下方面开展了研究: 1.我国新的宏观地震易损性模型建立。在对我国1989年以来的实际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资料以及灾区人口、社会经济资料收集处理基础上,采用地震影响烈度取代震中烈度,建立了新的GDP地震易损性模型和生命地震易损性模型。 2.县级尺度宏观震害损失预测方法适用性分析。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2006-2020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在山东、广东、云南和甘肃开展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资料的抽样统计,确定了地震易损性矩阵,并进行了县级尺度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同时,本论文按照基于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对四省进行了县级尺度的震害损失预测,并对两种方法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了基于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的震害损失预测结果与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分类清单法进行的震害损失预测结果总体上是可比的,前者往往大于后者,而且随烈度增加,前者大于后者的幅度也随之加大。 3.乡级尺度宏观震害损失预测方法适用性分析。江西省“十五”期间开展了“赣南重点监视防御区震害预测”研究,在赣南八县(市、区)系统而全面地收集了“建筑物分类清单分析法”所需要的资料,包括建筑物抽样调查、详查、分类、结构、建筑年代、面积等各类建筑物的并进行建筑物易损性分析。本论文依据新的宏观易损性模型进行了江西省赣南重点监视区八县(市、区)乡级尺度震害损失预测,并与“赣南重点监视区震害预测项目”以建筑物实际调查和易损性分析为基础的乡级尺度震害损失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乡一级尺度
许亮华[10](2017)在《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震后快速评估大坝震害程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可以大大降低大坝次生灾害风险,是保障大坝本身和下游城镇安全的必要手段。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基于大坝强震动监测记录,融合数据采集处理、结构震后安全状态识别与仿真分析、震害调查评估、网络、GIS、数据库管理、数据发掘等技术,对大坝强震后进行安全评估、震害警报与应急管理决策。本文对地震预警技术、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围绕水库大坝强震安全与应急支持相关的理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开展研究工作,内容包括了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强震动监测数据处理、大坝结构模态识别、人造地震波生成、大坝震害调查评估等方法和技术,并采用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大坝强震动监测采集与预警系统。分析了强震记录触发、采集、分析、管理的要点,建立并针对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特点,设计了强震记录触发和采集的算法及流程;研发了强震数据快速分析评估软件模块;规划了强震信息数据库;开发了水工建筑物强震记录数据分析软件;研发了大坝强震动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根据远程管理需求,设计了远程管理的网络通信协议,开发了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所开发的强震动监测与安全警报系统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实现了大坝强震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快速分析、大坝震害指数分析与判断和远程管理等一系列功能。2、提出了大坝基频特性和非平稳反应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存在的频谱泄露、栅栏效应等不利影响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平均周期图和ChirpZ变换、应用脉动数据进行基频特性分析的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栅栏效应,提高频谱分析精度。在分析HHT方法中存在的模态混淆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干扰数据对瞬时频率分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频带滤波的HHT变换改进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抑制模态混淆现象,提高瞬时频率求解精度。3、改进ITD和ERA方法。获得ITD方法的归一化振型系数求解方法,实现了ITD方法中模态追踪图绘制,可有效剔除噪声模态,提高结构模态识别精度。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基于ITD法的NExT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分析了不同信噪比、不同参考通道、不同窗函数对NExT方法的模态求解精度的影响;对ERA方法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噪声权重设置来筛选噪声模态方法,同样也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本文还开发了地震波生成软件,实现了对人造地震波反应谱拟合精度控制,三分向地震波同时生成,以及速度时程、位移时程分析等功能;在总结水工程震害调查的特点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水坝震害等级划分指标,并且开发了的震害评估数据库软件。最后,集成上述成果,对大坝强震应急支持系统功能进行研发设计。
二、云南普洱地震邮电设施震害调查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普洱地震邮电设施震害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
1.3 研究目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
2.1.1 历史地震数据 |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
3.1 引言 |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
3.4 致死性水平 |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
3.6 死亡率分组 |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
4.1 引言 |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
5.1 引言 |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
6.3.1 历史地震检验 |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
6.3.3 实际地震应用 |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
6.4.2 实地调查方式 |
6.5 实地调查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与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高土石坝震害综述 |
1.3 土石坝抗震的研究进展 |
1.3.1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
1.3.2 高土石坝动力分析方法 |
1.3.3 基于性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4 基于性能的大坝地震风险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筑坝土石料改进PZC弹塑性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广义塑性理论的PZC弹塑性模型 |
2.2.1 广义塑性理论 |
2.2.2 PZC模型的弹性部分 |
2.2.3 PZC模型的加载和塑性流动方向 |
2.2.4 PZC模型的塑性模量 |
2.3 改进的土石料PZC弹塑性模型 |
2.3.1 弹性部分的改进 |
2.3.2 塑性部分的改进 |
2.3.3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2.4 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 |
2.4.1 糯扎渡高土石坝堆石料试验模拟 |
2.4.2 糯扎渡高土石坝掺砾土试验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土石坝地震动力弹塑性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动力固结理论 |
3.2.1 动力固结理论 |
3.2.2 动力固结方程有限元格式 |
3.3 糯扎渡高土石坝有限元计算模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有限元模型和地震动输入 |
3.4 糯扎渡高土石坝弹塑性分析 |
3.4.1 静力结果 |
3.4.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3.4.3 永久变形分析 |
3.4.4 孔压分析 |
3.4.5 地震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和抗震安全评估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1 易损性函数 |
4.2.2 地震易损性方法 |
4.3 高土石坝地震动选取方法 |
4.3.1 地震动记录选取 |
4.3.2 高土石坝地震动选取方法 |
4.4 基于变形的高土石坝性能参数和性能水准 |
4.4.1 基于坝顶相对震陷率的性能水准 |
4.4.2 基于坝顶水平位移的性能水准 |
4.5 基于地震变形易损性的糯扎渡高土石坝抗震安全分析 |
4.5.1 基于多条带分法的高土石坝地震变形易损性分析 |
4.5.2 基于地震变形易损性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5. 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服役期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5.2.1 区域地震区带 |
5.2.2 地震活动性参数 |
5.2.3 地震危险性评价 |
5.3 考虑不确定性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
5.3.1 地震动-结构样本对 |
5.3.2 考虑不确定性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 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震害风险分析 |
5.4.1 基于ANN-MSA的高土石坝易损性分析 |
5.4.2 基于性能的糯扎渡高土石坝震害风险分析 |
5.4.3 糯扎渡高土石坝不同使用期内震害风险分析 |
5.5 基于性能的糯扎渡高土石坝地震风险分析 |
5.5.1 高土石坝地震损失评估方法 |
5.5.2 基于性能的糯扎渡高土石坝地震风险评估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1 区域范围内M5级以上历史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
1.2.1 震例统计法 |
1.2.2 模拟方法 |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
2.1.1 强震的概念 |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
小结 |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
3.1.1 历史地震记载 |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
4.2.1 影响因子 |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
4.3.2 参数估计方法 |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
4.4.3 实例验证 |
小结 |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
5.3 震级与位错 |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
小结 |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
6.1.2 评估流程 |
6.2 活断层判定 |
6.2.1 活断层的鉴别 |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
6.4 工程应用实例 |
6.4.1 孤店断裂 |
6.4.2 安宁河断裂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南北地震带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震害统计及易损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南北地震带历次大震总结 |
2.3 南北地震带历次大震下房屋建筑震害总结 |
2.4 南北地震带具有区域特殊性房屋建筑的选取 |
2.4.1 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
2.4.2 各类房屋建筑震害统计数据分析 |
2.4.3 各类典型结构震害情况比较 |
2.4.4 各类房屋建筑的易损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穿斗木构架房屋连接方式及其破坏特点和耗能机理分析 |
3.1 概述 |
3.2 榫卯连接方式 |
3.3 榫卯节点传力机理和破坏形态 |
3.3.1 榫卯节点的传力机理 |
3.3.2 木材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态的力学描述 |
3.3.2.1 木材的力学特性 |
3.3.2.2 榫卯节点的破坏形态的力学描述 |
3.4 榫卯节点的抗震耗能机理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数值模拟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 |
4.1 概述 |
4.2 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构造特点及震害形式 |
4.2.1 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构造特点 |
4.2.2 穿斗木构架房屋的震害特点 |
4.3 穿斗木构架房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1 未简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简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1 结构体系的简化模型 |
4.3.2.2 半刚性节点单元刚度的确定 |
4.3.2.3 主体结构与基础连接形式的简化模型 |
4.4 简化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4.4.1 算例一 |
4.4.2 算例二 |
4.4.3 算例三 |
4.5 穿斗木构架房屋抗震性能分析 |
4.5.1 算例 |
4.5.2 自振特性分析 |
4.5.3 抗震性能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附录 震害资料 |
参考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1.3 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的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地震灾害实例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外地震烈度标准介绍 |
2.1 中国地震烈度标准发展历史及现状 |
2.2 国外地震烈度表发展历史及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文描述的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分析 |
3.1 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关于人的感觉及器物反应的对比分析 |
3.2 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基于结构震害的对比分析 |
3.3 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关于生命线工程及地震地面破坏的对比分析 |
3.4 国内外地震烈度标准关于地震动参数的对比分析 |
3.5 关于国内外其他的烈度等级差异的对比图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实际震害调查数据的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分析 |
4.1 基于汶川地震都江堰城区震害调查数据的烈度标准对比 |
4.2 基于汶川地震其它地区结构震害调查数据的烈度标准对比 |
4.3 基于我国其它地震结构震害调查资料的地震烈度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6)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 |
2.1 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内涵和定位 |
2.2 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体系框架 |
2.2.1 震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 |
2.2.2 土地利用防震减灾规划 |
2.2.3 土地利用常规规划 |
2.2.4 应急、防灾与常规规划的关系分析 |
第3章 地震灾害震情定性及灾情评估 |
3.1 引言 |
3.2 震害范围及灾害等级测算 |
3.2.1 等震线烈度模型 |
3.2.2 烈度衰减对数模型 |
3.3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
3.3.1 震害破坏损失比案例统计法 |
3.3.2 烈度衰减人口密度损失评估法 |
3.4 地震损失快速评估及现场评估实证 |
3.4.1 玉树地震震情概述 |
3.4.2 玉树地震震害评估原则及方法 |
3.4.3 玉树地震震害损失评估 |
3.4.4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及建议 |
3.5 小结 |
第4章 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优化选址 |
4.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概念 |
4.1.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内涵 |
4.1.2 避震疏散场所选址原则 |
4.1.3 避震疏散场所的规模与选址要求 |
4.2 避震疏散场所的location-allocation 优化策略 |
4.2.1 P-median 模型 |
4.2.2 P-center 模型 |
4.2.3 LSCP 模型(集合覆盖选址模型) |
4.2.4 MCLP 模型(最大覆盖选址模型) |
4.2.5 BACOP 模型(备份覆盖模型) |
4.3 空间几何网络与最短路径 |
4.3.1 网络模型的基本概念 |
4.3.2 最短路径Dijkstra 算法 |
4.4 地理空间邻域分析欧氏距离 |
4.5 避震疏散场地选址的技术过程 |
4.5.1 选址技术路线 |
4.5.2 建立指标体系 |
4.5.3 量化评价指标 |
4.5.4 确定指标权重 |
4.5.5 综合选址模型合成 |
4.5.6 划定选址等级 |
4.6 紧急避震疏散场地优化选址实证 |
4.6.1 交通几何网络构建 |
4.6.2 避震疏散场地有效避难容量 |
4.6.3 避震疏散场地平均坡度 |
4.6.4 居民点与备选场地最短路径 |
4.6.5 医疗急救设施与备选场地最短路径 |
4.6.6 消防设施与备选场地最短路径 |
4.6.7 水源地与备选场地最短路径 |
4.6.8 地震断裂带与备选场地欧氏距离 |
4.6.9 地质灾害隐患点与备选场地欧氏距离 |
4.6.10 易燃易爆危险源与备选场地欧氏距离 |
4.6.11 避震疏散场地选址最优方案 |
4.7 小结 |
第5章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
5.1 规划编制的目标和任务 |
5.2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3 规划编制的依据与基础数据 |
5.4 规划编制技术思路 |
5.5 规划内容与技术方法 |
5.5.1 灾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灾毁评析 |
5.5.2 震后灾区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
5.5.3 灾后恢复重建用地规模确定 |
5.5.4 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布局安排 |
5.5.5 灾后恢复重建土地综合整治 |
5.5.6 灾后恢复重建土地生态功能修复 |
5.5.7 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 |
5.6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实证 |
5.6.1 土地现状与灾毁情况 |
5.6.2 土地利用安全评价 |
5.6.3 用地规模及布局 |
5.6.4 灾毁土地综合整治 |
5.6.5 土地生态功能修复 |
5.6.6 规划实施政策措施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地震灾场模拟及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我国的地震灾害背景 |
1.1.2 汶川地震中的应急救援 |
1.1.3 应急与救援体系回顾 |
1.1.4 应急救援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
1.1.5 虚拟仿真系统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 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 |
2.1 系统与建模 |
2.1.1 系统 |
2.1.2 建模要点、内涵及方法 |
2.2 系统仿真 |
2.2.1 仿真理论依据 |
2.2.2 系统仿真的研究过程 |
2.2.3 系统仿真的分类 |
2.2.4 系统仿真的特性和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屋震害三维立体仿真破坏模型 |
3.1 引言 |
3.2 结构震害的评定 |
3.2.1 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
3.2.2 破坏等级划分实例 |
3.3 几类常见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 |
3.3.1 框架结构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 |
3.3.2 多层砖房的典型震害特征 |
3.3.3 砖(土)木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 |
3.4 地震救援相关的建筑废墟分类研究 |
3.5 三维仿真模型建立 |
3.5.1 3dsMAX的建模方法 |
3.5.2 震害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及实现 |
4.1 基本研究思路 |
4.2 地震灾场中影响场的估计 |
4.2.1 震中烈度与震级关系 |
4.2.2 地震烈度的衰减关系 |
4.3 房屋震害状态与分布控制模型(震害矩阵法) |
4.3.1 多层砌体(砖混)结构 |
4.3.2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
4.3.3 建立震害矩阵数据库 |
4.3.4 模拟区域的各类房屋分布 |
4.4 地震灾害场景技术实现 |
4.4.1 系统总体结构 |
4.4.2 系统想定生成控制 |
4.4.3 图形生成速度的LOD技术 |
4.4.4 地形数据的组织 |
4.4.5 破坏模型物理交互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 |
5.1 引言 |
5.2 救援的基本业务模型 |
5.2.1 营救行动基本业务关系模型 |
5.2.2 现场营救行动的基本原则 |
5.3 地震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 |
5.3.1 系统的功能设计 |
5.3.2 系统的整体设计 |
5.3.3 系统的组成设计 |
5.3.4 各子系统 |
5.3.5 操作训练子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6.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生命线工程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灾害的特点 |
1.2 生命线工程简介 |
1.3 生命线震害评估研究现状 |
1.4 统计方法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各区域生命线工程损失统计 |
2.1 我国近年震害数据统计及地理分区 |
2.2 生命线系统震害损失分区分析 |
2.2.1 西南地区 |
2.2.2 西北地区 |
2.2.3 其他地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国范围生命线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1 引言 |
3.2 全国范围生命线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3 全国范围水利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4 全国范围电力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5 全国范围管线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6 全国范围通信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7 全国范围交通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区域分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1 水利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1.1 西南地区水利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1.2 西北地区水利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1.3 其它地区水利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2 电力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2.1 西南地区电力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2.2 西北地区电力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3 管线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3.1 西南地区管线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4 通信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4.1 西南地区通信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5 交通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5.1 西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5.2 西北地区交通系统震害损失统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综述 |
2.1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一般方法 |
2.2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的发展与现状 |
2.3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 |
2.3.1 易损性分类清单法 |
2.3.2 宏观易损性方法 |
2.3.3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的统一模型 |
2.4 宏观易损性分析中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第三章 宏观易损性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际震害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3.2.1 震害资料的收集与预处理 |
3.2.2 震害资料的处理 |
3.3 宏观易损性模型的建立 |
3.3.1 宏观地震易损性分类方案的确定 |
3.3.2 GDP易损性模型 |
3.3.3 生命易损性模型 |
第四章 县级尺度宏观易损性预测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宏观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性震害预测结果 |
4.2.1 山东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2.2 广东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2.3 甘肃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2.4 云南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3 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性震害预测结果 |
4.3.1 山东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3.2 广东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3.3 甘肃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3.4 云南省县级尺度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确定性预测结果 |
4.4 预测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南八县乡级尺度基于宏观易损性的震害预测 |
5.1 引言 |
5.2 江西省乡镇人口社会经济资料收集和处理 |
5.3 乡级尺度人口-GDP关系统计 |
5.4 震害预测结果 |
第六章 赣南八县乡级尺度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震害预测 |
6.1 引言 |
6.2 建筑物震害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
6.3 建筑物易损性分析 |
6.3.1 多层砌体震害矩阵统计分析 |
6.3.2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震害矩阵统计 |
6.3.3 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震害矩阵统计 |
6.3.4 砖柱单层厂房震害矩阵统计 |
6.4 震害预测结果 |
6.4.1 乡级尺度经济损失预测结果 |
6.4.2 乡级尺度人员死亡预测结果 |
第七章 乡级尺度宏观易损性预测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结果可比性分析 |
7.3 生命损失预测结果可比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在江西九江-瑞昌5.7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九江-瑞昌地震及其震害情况 |
8.3 现场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结果 |
8.4 基于宏观易损性的实际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
8.4.1 县级尺度基于宏观易损性模型的震害损失快速评估 |
8.4.2 县级尺度基于宏观易损性模型的按实际评估区的震害损失分析 |
8.4.3 乡级尺度基于宏观易损性模型的震害损失评估 |
8.5 宏观评估结果与现场调查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9.2.1 存在的问题 |
9.2.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文章 |
(10)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内外强震动监测工作的研究进展 |
1.2.2 我国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3 强震安全评估技术与应急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坝强震动监测采集技术及软件开发 |
2.1 引言 |
2.2 强震动监测的任务与作用 |
2.2.1 强震动监测的任务 |
2.2.2 强震动监测的作用 |
2.3 监测台阵设计与布置 |
2.4 强震动监测系统开发设计 |
2.4.1 强震动监测系统中触发、记录方法研究 |
2.4.2 大坝强震动监测系统的震后震害快速预警机制 |
2.4.3 强震动监测系统远程管理机制设计 |
2.4.4 强震动监测系统远程管理的通信方式与通信协议设计 |
2.5 开发的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 |
2.5.1 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特点与工作流程 |
2.5.2 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开发 |
2.6 强震动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
2.6.1 台站信息管理 |
2.6.2 强震记录、强震记录明细管理 |
2.6.3 强震警报消息管理 |
2.7 强震动加速度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震记录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数据前处理 |
3.2.1 单位换算 |
3.2.2 错点剔除 |
3.2.3 滤波去噪 |
3.2.4 基线校正 |
3.2.5 低频干扰处理 |
3.3 常规分析 |
3.3.1 频谱分析 |
3.3.2 最大值 |
3.3.3 数值积分 |
3.4 常规处理软件开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频域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
4.2.1 傅立叶变换原理 |
4.2.2 离散傅立叶变换 |
4.2.3 离散傅立叶变换存在的问题 |
4.3 频谱细化方法 |
4.3.1 Chirp线性调频Z变换 |
4.3.2 细化谱算例分析 |
4.3.3 半功率带宽法 |
4.3.4 细化谱程序开发应用 |
4.4 平均周期图法 |
4.4.1 WelCh的平均周期图方法 |
4.4.2 窗函数特点与选择 |
4.4.3 程序开发应用 |
4.5 环境激励下水工结构特性分析 |
4.5.1 水工程结构脉动测试 |
4.5.2 结构脉动的响应分析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短时傅立叶变换 |
5.2.1 短时傅立叶变换原理 |
5.3 小波变换 |
5.3.1 小波变换定义 |
5.3.2 小波变换的过程与计算 |
5.4 Hilbert-Huang(HHT)变换 |
5.4.1 HHT方法原理 |
5.4.2 瞬时频率混淆原因研究分析 |
5.4.3 频率混乱问题示例 |
5.4.4 频带滤波与EMD方法的结合应用 |
5.4.5 改进的EMD过程 |
5.4.6 程序开发与算例分析 |
5.4.7 仿真信号分析 |
5.4.8 实例分析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时域法数据处理 |
6.2.1 随机减量法及其改进 |
6.2.2 自然激励技术法(NExT法) |
6.3 Ibrahim Time Domain(ITD法)及其应用改进 |
6.3.1 ITD法的原理 |
6.3.2 特征值与模态求解 |
6.3.3 归一化振型向量和振型参与系数求解推导 |
6.3.4 基于相关函数与脉冲函数的ITD求解对比 |
6.4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及其应用改进 |
6.4.1 ERA原理 |
6.4.2 系统模态辨识 |
6.4.3 噪声模态的筛选改进方法 |
6.5 实际应用 |
6.6 软件开发与算例识别 |
6.6.1 ITD法结构模态特性求解软件 |
6.6.2 ERA法结构模态特性求解软件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工生成地震波技术与软件开发 |
7.1 引言 |
7.2 人造地震波合成技术的现状 |
7.3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
7.3.1 地震动三要素的考虑 |
7.3.2 地震动强度包络 |
7.4 人造地震波合成方法 |
7.4.1 比例法 |
7.4.2 渐进谱法 |
7.4.3 三角级数法 |
7.5 人造地震波生成软件开发 |
第8章 水工程震害应急调查技术研究与震损评估 |
8.1 引言 |
8.2 水工程震害调查的特点和方法 |
8.2.1 水工程震害调查特点 |
8.2.2 震害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
8.2.3 震害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
8.2.4 震害调查方法 |
8.2.5 震害调查报告的编写 |
8.3 大中型水库大坝震害等级划分 |
8.3.1 水库大坝震害类型 |
8.3.2 震害类型与震害水平关系 |
8.3.3 等级划分 |
8.3.4 大中型水库大坝的等级划分实例 |
8.4 震害评估数据库软件设计开发 |
8.4.1 数据表设计 |
8.4.2 功能界面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大坝强震应急支持系统研究 |
9.1 引言 |
9.2 决策支持系统原理与系统结构 |
9.3 大坝强震安全与应急支持系统设计 |
9.3.1 系统功能设计 |
9.3.2 子系统模块设计 |
9.3.3 应急支持决策GIS管理平台设计 |
9.3.4 各个子系统间数据关联关系设计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软件着作权 |
发明专利 |
参与的项目奖项 |
参与编写的标准规范 |
独立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基于 C++Builder 平台开发) |
参与的基金、专项项目 |
致谢 |
四、云南普洱地震邮电设施震害调查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与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靳聪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4]南北地震带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分析[D]. 郭宁.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10)
- [5]中外地震烈度标准对比研究[D]. 李思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0(02)
- [6]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研究[D]. 吴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7]地震灾场模拟及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研究[D]. 王东明.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9(11)
- [8]生命线工程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D]. 黄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4(03)
- [9]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D]. 刘吉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12)
- [10]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D]. 许亮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