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息处理器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

微信息处理器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

一、微型信息处理机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冯子轩[2](2020)在《数字化仪系统中电磁笔定位技术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航海导航领域中,传统航海标绘台的数字化仪都是与手持式定标器搭配使用,测绘部分使用通过电机带动绘笔完成,但是随着数字化仪系统在航海导航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在标绘过程中使用电磁笔完成海图测绘作业成为了一种迫切需求,但由于在大幅面数字化仪系统中,电磁笔面临着精度较低,因为倾斜角导致位置偏移等问题迟迟无法将电磁笔引入航海标绘台系统中。为了将电磁笔引入航海标绘台中,本设计基于传统航海标绘台,详细的分析了数字化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从定位算法,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三方面对数字化仪系统中的电磁笔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首先,论文详细的介绍了数字化仪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部分,并根据数字化仪系统中的电磁感应原理,使用Ansoft公司开发的有限元电磁场分析软件Maxwell软件对整个电磁感应式数字化仪进行电磁场三维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引入拉格朗日插值算法,通过多次仿真实验采集到通电线圈在不同位置不同倾斜角度时,数字化板栅格线圈所产生的感应信号,对仿真实验得到的感应信号分析最终得到了侦测倾斜角的方法以及对其引起的位置偏离的补偿算法。接着,课题对数字化仪系统中电磁笔定位技术的硬件部分进行研究,整个数字化板内部感生电动势采集电路是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完成的设计,其中包括了电源模块,时钟模块,接口模块等硬件电路模块,然后采用Keil5软件完成了嵌入式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寄存器配置等部分的嵌入式软件程序开发。最后课题介绍了在Qt平台上完成了数字化仪系统中上位机驱动软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说明了软件部分的总体实现功能以及对应的软件模块。最终在实际标绘台数字化仪系统中对使用了新的算法方案的通用电磁笔的精度进行测试,与现有数字化仪和定标器的精度进行比较,最终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满足设计需求。

张乐[3](2013)在《基于LabVIEW的雷达导引头自动化测试软件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防空导弹雷达导引头是一种安装在导弹头部的探测装置。它接收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直接探测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跟踪目标的运动并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是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分机。雷达导引头是电子器件密集型复杂电子系统,测试技术指标多,单次测试时间长。而利用虚拟仪器的强大功能,编制雷达导引头自动化测试软件可以用软件实现硬件功能并进行自动化测试,将有效提高导引头测试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某型半主动雷达导引头为测试对象,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全名:National Instruments Co.Ld.简称:NI)最核心的软件产品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s Engineering Workbench)作为编程语言开发自动化测试软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对半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详细了解被测试产品电性能技术指标和测试需求。2.分析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测试需求,分别完成自动化测试软件功能设计,确定测试流程,完成测试管理模块、自检模块、初始准备状态模块、雷达导引头测试模块、测试报表模块、导弹性能评估模块、不间断检测模块子测试程序详细设计。完成自动/手动测试程序。3.分别完成模块化子程序以及完整的自动化测试程序与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对接联试,完成程序调试,实现软件功能。4.根据航天军用软件工程化要求,针对软件不同开发阶段完成软件文档编写,并进行测试确认。目前自动化测试软件已完成开发,经与半主动雷达导引头联试,软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动测试结果一致,完成一次完整测试流程花费时间约24分钟,之后将进行故障诊断功能的后续开发。

高立志[4](2011)在《基于DSP的数字化仪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DSP以其强大的数字运算能力使得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得以在数据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传统航海作业标绘系统不能采集纸海图上的坐标数据,并且存在误差大、标绘精度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在航海作业标绘系统中采用数字化技术,并得到成功的应用。本课题以我校研究的某型航海作业标绘台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实时数字化仪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国内外数字化仪的发展状况,并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做了简要介绍。接着介绍了数字化仪的组成、原理,以及数字化仪系统与航海作业标绘系统的关系。紧接着又重点介绍了数字化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式数字化板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获得均匀磁场的一般做法。对系统总体功能进行需求分析后,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总体方案。在硬件平台设计方面,选用了TI公司TMS320C54x系列中的TMS320VC5409 DSP作为数字化仪系统设计的核心芯片,以异步串口芯片ST16C550, A/D转换芯片MAX121,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和异步存储器FLASH作为主要外设完成DSP最小系统的设计。具体硬件设计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时钟模块、JTAG接口模块、存储器接口模块、外设接口电路模块等。在后面章节完成了软件方面的设计。首先给出系统主流程图并给予说明,然后详细地设计了系统初始化程序、BOOTLOADER程序的加载、非易失性存储器FLASH在线编程、串口通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其次对数据处理中的坐标数据拾取算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对两种函数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论文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调试和系统整体性能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数字化仪系统在纸海图上能够进行坐标数据的实时拾取,在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标绘系统的整体性能。最后,总结了本课题所完成的工作,并给出了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王祥[5](2010)在《基于STC12C5A56S2单片机的炮兵信息处理机软硬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根据炮兵分队作战训练实际需求,从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设备的发展趋势着手,在目前部队装备的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基础上,旨在开发具有友好操作界面、具备多种通信渠道和导航功能,能够在火炮终端和信息终端通用,并能实现态势显示、数据传输、射击应用等基本功能的炮兵信息处理机。本文对炮兵信息处理机软硬件的可靠性和低功耗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为炮兵信息处理机设计了SD卡接口、串行接口等通用接口,并且扩展了通用接口。通过SD卡接口,实现了对大容量存储设备SD卡的访问,解决了信息处理机存储容量小的问题。本文还设计了短消息模块,实现了短消息收发功能,可以与数传模块通信形成优势互补,保障通信的畅通。此外,本文对炮兵信息处理机本身进行了计算功能的设计,使其具有简易的计算功能。本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炮兵信息处理模块与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GSM模块、应用模块单独设计。在使用时主模块与其他模块可以自由组合,方便了主模块的扩展和升级。本课题利用Keil Software的uVision2开发设计,采用C语言与汇编混合编程的开放式设计方案,充分发挥汇编语言在硬件驱动编程方面优势和C语言结构性强、编写效率高、可读性强的优势,实现了模块程序代码的优化组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穆园圆[6](2009)在《新型高压箱柜热点温度红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近几年电力系统中高压开关设备接头由于老化最终导致火灾这一背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红外(IR)测温和短距离无线通信(SRW)技术的新型高压箱柜热点温度红外监测与预警系统。本文完成系统整体结构的设计,并主要介绍了SRW红外温度监测终端各个模块的软硬件和SRW数据交换机中无线通信模块的软硬件实现,并为该系统设计了专用的短距离无线协议。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

杨华[7](2004)在《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智能测试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测试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成为测试和仪器发展的主潮流。随着无线电电子学的发展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仪器系统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生产中,使用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实现人工测试无法解决的工作。智能测试系统正沿着计算机化、标准化和网络化趋势发展。 本课题来源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本文首先讨论了电子测量技术及智能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况、原理和发展趋势。然后,从接口技术、输入输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方面具体讨论了智能电子测试系统的组件技术。以HP8648A信号发生器和Agilent E4411B频谱分析仪为基础,就智能信号发生测试系统和智能频谱分析测试系统的基本特点、内部工作原理和结构、实际使用功能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并重点研究了此两种测试系统的应用编程和应用设计实现。利用GPIB标准总线通讯(或RS-232串行通讯)及Agilent接口卡和软件,实现仪器与PC机的数据通讯,从而实现以此两仪器为核心的智能电子测试系统的组建和开发。并为高校电工电子和通讯实验教学开发和设计了一系列的演示性实验以及电子仪器性能的测试实验。

梁士龙[8](2002)在《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接收技术首先应用于通信领域,近年来,基于以下原因开始向雷达领域渗透:一方面,它可以取代模拟接收技术,提高系统性能和指标参数:另一方面,高度数字化、软件化的处理方式使得系统配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最后,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生产性得到可靠保证,相应地,产品的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以某PD雷达导引头的性能改进为需求牵引,深入研究了数字接收技术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某PD雷达导引头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样机,主要内容有: 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化角误差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I、Q通道幅相不平衡和天线“零深”效应对角误差测量的影响,而且计算量小,只需四次乘法,两次加法和一次除法: 提出了一种和差三通道幅相不平衡的校正方法。结合上述角误差提取方法,各通道间的幅相不平衡得到有效校正,因此提高角误差测量精度: 提出了全数字方法实现速度跟踪环路的方案,采用数字鉴频器、数控振荡器、数字混频器和数字滤波器代替模拟鉴频器、压控振荡器、模拟混频器和模拟滤波器,使得多普勒频率测量精度明显提高。 研制了PD雷达主动导引头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样机,该样机可以把导引头角度测量精度提高一个量级,速度测量精度提高两个量级,因此可大大提高修正比例导引精度。另外,不作任何改变,样机可实现在第一中频或第二中频实现全数字化接收。也可以在不改变硬件的条件下,通过下载不同软件来重新配置接收通道参数,这使导引头在解决杂波抑制、抗干扰、假目标截获等难题方面有更大的潜力,同时具备了“软件化导引头”的雏形。

田悦新,曹海燕[9](1997)在《工业控制机的特点及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控制机是应用于工业领域自动控制的一类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不同形式的工业控制机的特点及应用

吴永诗,言华,张伦[10](1978)在《关于电子测量仪器自动化的若干问题》文中指出测试自动化是当前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外测量仪器自动化的发展,接着分别论述了测量仪器自动化的两种主要形式:自动测试系统和采用微处理器的自动测试仪器。然后,较详细地分析了数字频率计、示波器、频谱仪与选择电平表、网络分析仪等仪器的自动化过程。最后,论述了自动化对测量仪器提出的要求和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二、微型信息处理机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型信息处理机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数字化仪系统中电磁笔定位技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数字化仪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外数字化仪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数字化仪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数字化仪的工作原理
    2.1 数字化仪概述
        2.1.1 数字化仪的组成
        2.1.2 数字化仪的工作过程
    2.2 电磁感应板原理
        2.2.1 电磁感应技术
        2.2.2 电磁式数字化板定位原理
    2.3 数字化仪重要参数和设计指标
        2.3.1 数字化仪重要参数
        2.3.2 方案设计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化仪电磁场仿真
    3.1 Ansoft Maxwell简介
        3.1.1 Ansoft Maxwell电磁场理论
        3.1.2 Ansoft Maxwel3D电磁分析模块
    3.2 Ansoft Maxwel3D搭建模型
        3.2.1 绘制模型
        3.2.2 参数设置
    3.3 仿真结果设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化仪精度改进方案
    4.1 数字化仪坐标计算原理
        4.1.1 数字化仪定位过程
        4.1.2 传统算法
        4.1.3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
        4.1.4 拉格朗日算法的精度测试
    4.2 倾斜角补偿算法
        4.2.1 通电圆线圈空间任一点的磁场分布
        4.2.2 侦测倾斜角的方案
        4.2.3 偏移距离补偿方案
    4.3 坐标转换算法
        4.3.1 图像变换
        4.3.2 坐标转换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化仪硬件系统设计
    5.1 STM32F103C8T6
        5.1.1 STM32F103C8T6 主要特性
        5.1.2 STM32F103C8T6 最小系统
    5.2 硬件电路设计
        5.2.1 时钟电路模块
        5.2.2 电源电路模块
        5.2.3 通信电路模块
        5.2.4 采集电路模块
    5.3 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
        5.3.1 调试环境搭建
        5.3.2 采集模块配置
        5.3.3 时钟模块配置
        5.3.4 通信模块配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化仪算法的实现与验证
    6.1 QT开发环境介绍
    6.2 上位机驱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6.2.1 上位机驱动软件的设计需求
        6.2.2 通讯模块
        6.2.3 算法模块
        6.2.4 界面模块
    6.3 验证方案及结果分析
        6.3.1 电磁笔坐标精度测试
        6.3.2 海图坐标精度测试
        6.3.3 倾斜角补偿精度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LabVIEW的雷达导引头自动化测试软件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1.2.1 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1.2.2 虚拟仪器技术蓬勃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自动化测试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2.1 雷达导引头组成和工作原理
    2.2 传统雷达导引头测试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虚拟仪器开发技术概述
        2.3.1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2.3.2 虚拟仪器系统基本结构
    2.4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2.5 软件开发关键技术
        2.5.1 LabVIEW 设计模式
        2.5.2 LabVIEW 界面设计
        2.5.3 优化 LabVIEW 程序内存管理
        2.5.4 外部程序调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导引头测试需求分析
    3.1 雷达导引头主要测试项目
    3.2 雷达导引头自动化测试软件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化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1 测试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4.2 测试系统硬件选型
    4.3 测试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4.4 程序流程设计
        4.4.1 软件工作模式设计
        4.4.2 程序流程设计
        4.4.3 程序界面设计
    4.5 故障定位功能设计
        4.5.1 故障判断概述
        4.5.2 本测试设备采用的故障定位方法及其特点
    4.6 软件安全性和通用性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软件主要功能的软件实现
    5.1 通讯功能软件实现
    5.2 模拟量采集软件实现
    5.3 雷达性能测试软件实现
    5.4 数据处理软件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动化测试系统软件测试
    6.1 测试用例举例
        6.1.1 二次电源额定电压值测试
        6.1.2 导引头自检测试
    6.2 测试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DSP的数字化仪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内外数字化仪的发展现状
        1.2.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板的设计
    2.1 数字化仪概述
        2.1.1 数字化仪的组成
        2.1.2 数字化仪的原理
        2.1.3 标绘系统中的数字化仪
    2.2 电磁感应技术
    2.3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板
        2.3.1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板的设计原则
        2.3.2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板的定位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化仪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3.1.2 数字化仪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3.2 DSP介绍
        3.2.1 TMS320C54x系列共性介绍
        3.2.2 DSP芯片选型
        3.2.3 TMS320VC5409特性介绍
    3.3 DSP系统的基本硬件设计
        3.3.1 电源电路设计
        3.3.2 复位电路设计
        3.3.3 时钟电路
        3.3.4 JTAG接口电路设计
    3.4 存储器接口电路设计
        3.4.1 SDRAM接口设计
        3.4.2 Flash电路设计
    3.5 外设接口电路设计
        3.5.1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5.2 串口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化仪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软件流程图及开发环境
        4.1.1 系统软件流程图
        4.1.2 集成开发环境(CCS)
    4.2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4.2.1 寄存器初始化
        4.2.2 中断向量表初始化
        4.2.3 SDRAM初始化
    4.3 系统BOOTLOADER程序的加载
    4.4 非易失存储器FLASH在线编程
        4.4.1 Flash编程
        4.4.2 Flash烧写
    4.5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4.5.1 串口通信技术
        4.5.2 McBSP串口配置
        4.5.3 串口通信主程序
    4.6 数据处理的设计
        4.6.1 数据采集
        4.6.2 中断程序
        4.6.3 坐标拾取算法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
    5.1 调试工具
    5.2 硬件调试
    5.3 软件调试
    5.4 系统运行测试
        5.4.1 串口环节的测试
        5.4.2 电磁感应定位的精度测试
        5.4.3 系统整体的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数字化仪系统原理图

(5)基于STC12C5A56S2单片机的炮兵信息处理机软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基本情况
        1.4.1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总体设计
    2.1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需求分析
        2.1.1 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对炮兵信息处理机的要求
        2.1.2 炮兵信息处理机所要实现的功能需求
        2.1.3 炮兵信息处理机的软硬件选择原则
    2.2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开发流程
第三章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硬件开发设计
    3.1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硬件优化配置
        3.1.1 主处理器的优选
        3.1.2 通信模块的优选
        3.1.3 扩展通用接口
    3.2 SD 卡接口的设计
        3.2.1 SD 卡概述
        3.2.2 SD 卡接口电路设计
    3.3 串行接口的设计
        3.3.1 串行通信概述
        3.3.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3.3 炮兵信息处理机主模块串口扩展
        3.3.4 炮兵信息处理机主模块与外挂子模块通用接口的设计
    3.4 EM310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4.1 EM310 通信模块信号连接器
        3.4.2 EM310 通信模块接口
        3.4.3 EM310 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
    3.5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可靠性和低功耗设计
        3.5.1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硬件可靠性设计
        3.5.2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软件可靠性设计
        3.5.3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硬件低功耗设计
第四章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基础软件开发设计
    4.1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软件框架设计
    4.2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读取SD 卡中文件的实现
        4.2.1 单片机读写SD 卡程序设计
        4.2.2 FAT16 文件系统在单片机上的实现
        4.2.3 炮兵信息处理机读取SD 卡中军用地图的实现流程
    4.3 短消息收发编程的实现
        4.3.1 SMS 协议
        4.3.2 PDU Mode
        4.3.3 短消息AT 指令
        4.3.4 发送短消息程序流程设计
第五章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基本功能的实现
    5.1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集成设计
    5.2 炮兵信息处理机的界面设计
        5.2.1 主菜单界面的设计
        5.2.2 导航显示界面的设计
        5.2.3 目标显示界面的设计
        5.2.4 口令显示界面的设计
        5.2.5 计算显示界面的设计
        5.2.6 通信显示界面的设计
    5.3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部分信息的处理
        5.3.1 站立点处地图的实时显示
        5.3.2 目标坐标的计算及标号显示
        5.3.3 目标处理
    5.4 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处理机的功能实现流程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炮兵信息处理机整体设计程序框架

(6)新型高压箱柜热点温度红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压箱柜温度监测的意义
    1.2 目前我国高压箱柜温度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温度测量方案的设计
    2.2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
    2.3 系统整体结构介绍
    2.4 系统功能介绍
第三章 微型箱柜SRW红外温度监测终端
    3.1 微型箱柜SRW红外温度监测终端总体结构
    3.2 红外温度传感器
        3.2.1 红外测温基本原理
        3.2.2 红外温度探测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处理
        3.2.3 IRt/c.JR-10红外温度传感器
    3.3 PIC16F877微控制器
    3.4 K型热电偶温度转换MAX6675
        3.4.1 MAX6675的性能特点及引脚功能
        3.4.2 MAX6675的工作原理
        3.4.2.1 温度变换
        3.4.2.2 冷端补偿
        3.4.3 MAX6675与PCI16F877的接口设计
    3.5 液晶显示设计
        3.5.1 RT12864-4M引脚功能即技术参数
        3.5.2 液晶显示模块功能说明
        3.5.3 ST7920的并行传输方式
    3.6 微型箱柜SRW红外温度监测终端的软件设计
        3.6.1 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3.6.2 MAX6675模块软件设计
        3.6.3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第四章 SRW数据交换机
    4.1 数据集中器硬件总体结构
    4.2 SRW短距离无线模块的硬件设计
        4.2.1 nRF905芯片及硬件设计
        4.2.1.1 nRF905的功能特点
        4.2.1.2 nRF905结构
        4.2.1.3 nRF905外围电路
        4.2.1.4 nRF905与单片机接口
    4.3 SRW数据交换机应用层协议设计
    4.4 SRW数据交换机无线模块的软件设计
        4.4.1 无线模块的配置及操作模式
        4.4.2 无线模块的收发程序
    4.5 RS232串口的实现
第五章 实验调试及结果分析
    5.1 实际工作环境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5.3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7)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概述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2 电子测量技术及测试仪器
    1.3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及其发展
第二章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组件技术
    2.1 接口技术
    2.2 输入输出技术
    2.3 虚拟仪器技术
第三章 智能信号发生器原理
    3.1 智能型信号发生器基本原理和特点
    3.2 智能型信号发生器内部结构
    3.3 HP8648A智能型信号发生器功能
第四章 智能频谱分析仪原理
    4.1 智能型频谱分析仪基本特点
    4.2 智能型频谱分析仪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4.3 Agilent E4411B智能型频谱分析仪功能
第五章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的组建与设计
    5.1 利用Agilent BenchLink Spectrum Analyzer实现PC机控制
    5.2 以Agilent ESA4411B频谱分析仪为中心构建智能电子测试系统
    5.3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应用编程
第六章 智能电子测试系统的应用研究
    6.1 智能信号发生器的应用设计与实现
    6.2 智能频谱分析仪的应用设计与实现
    6.3 应用智能仪器系统实现电子测试实验的设计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鸣谢
附录: 用C语言实现对频谱分析仪的编程程序

(8)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理论和技术发展概述
        1.2.2 技术应用现状
        1.2.3 技术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贡献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字接收理论和方法
    2.1 数字接收系统的构成
    2.2 高速数据采集的理论与技术
        2.2.1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2.2.2 带通采样信号的频谱分布及下变频本振频率的选择
        2.2.3 高速数据采集器设计的工程因素
        2.2.3.1 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要素
        2.2.3.2 采样信号的信噪比
        2.2.3.3 ADC的非线性特性
        2.2.3.4 ADC的动态特性
        2.2.3.5 ADC动态特性的测试方法
    2.3 多级降率处理技术
        2.3.1 级联积分梳状(CIC)滤波器
        2.3.2 半带(HB)滤波器
        2.3.3 多级滤波器级联的频率响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雷达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的研制
    3.1 某PD雷达导引头系统方案简介
    3.2 信息处理机功能描述
    3.3 信息处理机信号处理方法
    3.4 信息处理机方案设计
        3.4.1 硬件方案
        3.4.2 软件流程
        3.4.3 研制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体系结构
    4.2 一种全数字角误差提取方法
        4.2.1 传统的角误差提取方法
        4.2.2 一种新的全数字角误差提取方法
        4.2.3 性能分析
        4.2.4 小结
    4.3 一种和、差三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方法
        4.3.1 三通道幅相不平衡对角误差测量的影响
        4.3.2 三通道幅相不一致的一种校正方法
        4.3.3 校正方法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系统中的应用
    4.4 一种数字化速度跟踪环路方案
        4.4.1 数字化跟踪环路方案
        4.4.2 数字鉴频器
        4.4.3 数控振荡器
        4.4.4 小结
    4.5 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方案设计
        4.5.1 功能描述和主要技术指标
        4.5.2 系统方案设计
        4.5.2.1 抗混叠滤波器参数
        4.5.2.2 动态范围
        4.5.2.3 采样率
        4.5.2.4 窄带速度门参数
        4.5.2.5 宽带速度门参数
        4.5.2.6 积累与检测
        4.5.2.7 RS-485通信
        4.5.2.8 天线定向斜率
    4.6 硬件方案设计与实现
        4.6.1 关键元器件选型
        4.6.1.1 A/D变换器
        4.6.1.2 数字下变频器
        4.6.1.3 数字上变频器
        4.6.1.4 数字信号处理器
        4.6.1.5 RS-485接口电路
        4.6.2 硬件设计方案
        4.6.2.1 A/D变换器电路设计
        4.6.2.2 数字下变频电路设计
        4.6.2.3 数字上变频电路设计
        4.6.2.4 DSP电路设计
        4.6.2.5 同步脉冲发生器
        4.6.2.6 RS-485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4.6.2.7 系统功耗估计及电源设计
    4.7 软件处理流程
第五章 系统样机的测试结果
    5.1 系统测试环境描述
    5.2 A/D变换器的测量精度
    5.3 数字上变频器的输出精度和频谱
    5.4 数字鉴频器的鉴频精度
    5.5 多普勒频率测量精度
    5.6 角误差的测量精度
    5.7 RS-485通信接口电路测试结果
    5.8 其他指标
    5.9 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的实测指标比较
    5.10 实物照片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附表
缩略语表

四、微型信息处理机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数字化仪系统中电磁笔定位技术研究与设计[D]. 冯子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基于LabVIEW的雷达导引头自动化测试软件的开发[D]. 张乐.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基于DSP的数字化仪系统设计与实现[D]. 高立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5]基于STC12C5A56S2单片机的炮兵信息处理机软硬件设计[D]. 王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5)
  • [6]新型高压箱柜热点温度红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D]. 穆园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7]智能电子测试系统应用研究[D]. 杨华. 中南大学, 2004(01)
  • [8]全相参数字单脉冲接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梁士龙.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002(05)
  • [9]工业控制机的特点及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 田悦新,曹海燕.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97(06)
  • [10]关于电子测量仪器自动化的若干问题[J]. 吴永诗,言华,张伦. 电子测量技术, 1978(01)

标签:;  ;  ;  ;  ;  

微信息处理器及其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