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集资金更新食堂基础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易新涛[1](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李文虹[2](2018)在《美国社区学院校园规划设计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已经有百年历史,具备相当多的成熟经验。本文针对社区学院这一类型的建筑,选取80个美国社区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之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社区学院的校园规划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并梳理出了若干在其规划设计中值得重视的问题。绪论是研究工作的理论准备,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论文主体部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基础,包括美国社区学院综述、美国社区学院的样本采集及部分样本的阅读。首先是分别从教育学角度和建筑学角度来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其次是陈述样本采集的原则和30个重点样本的阅读,这30个样本后续都陆续出现在论文中,作为实证来说明论文所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通过列举大量调研的案例和数据,对美国社区学院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六个问题依次逐层展开论述。第一个问题是社区学院与城市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问题。由于社区学院与城市存在着积极而紧密的关系、能够激发城市活力,后续几个问题的研究才显得更有意义。第二个问题是校园规划建设的相关指标,包括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建筑面积指标等,这些指标是编制和评估校园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对保证校园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个问题是校园空间模式,即各类功能的建筑如何在总图中布局。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社区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异同,得出社区学院这类建筑的空间模式,第四个问题是校园基本建设程序,它反映了校园规划建设中的不同阶段及其之间的关系。美国社区学院基本建设程序中的特色是它动态更新、以弹性框架导则为主的校园总体规划,这就引出了后面两个校园总体规划中的问题。第五、第六个问题分别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个性塑造,都是校园总体规划中着重强调的内容。本文阐述了美国社区学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策略,并从自然元素、景观空间、交通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塑造校园环境个性的策略。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如何借鉴美国经验给出了建议。
宋明星[3](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朱远来[4](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5](2013)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2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等22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王荷池[6](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钟慧澜[7](2018)在《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产生过程与运转机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高龄化与空巢化并行快速发展、带病生存与失能化现象显着、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交织存在,给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了难度。传统的国家——家庭二元核心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照料需求,养老服务的供给之责亟需向国家、社会、市场、家庭等多方共担模式转变。自我国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以来,各地政府都在努力通过采用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形式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养老服务提供当中,以期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养老需求。虽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养老服务扩大了社会养老服务的惠及面,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的困扰,一些养老服务合作生产实践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社区助餐点运营不佳等。那么,政府如何与社会组织、企业进行合作有效提供养老服务?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用合作生产这一学术术语对多元主体合作提供养老服务进行概念化,在文献回顾与概念思辨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在多元主体合作的背景下,养老服务合作生产是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产生的?不同组织之间进行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为了回答该问题,本文以组织管理理论为起点,福利多元理论、政策工具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为支点,建构了一个包括合作设计、合作运行、合作评估三个流程阶段、九个数据分析维度的整体性分析框架探寻养老服务合作生产得以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SPS案例研究方法对来自上海、北京、浙江的四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焦点小组法获得一手数据,并结合搜集的二手数据进行三角互证。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关于合作生产的内涵。(1)从组织角度来看,案例分析表明合作生产的本质上是不同类型组织间的分工与协作,合作生产是一种始于技术理性,长于开放空间,归于稳定理性的组织间协作活动,外化为利益关系的局部均衡状态,其根本目标是消除组织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提高集体生存的可能性。合作生产具有主体的多样性、目标的共识性、过程的互动性、利益的互惠性四个显着特点,这个定义为分析多元主体合作生产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2)案例分析表明,相较于其他公共服务,养老服务合作生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很强、持续性久的特点。如果在合作设计阶段将养老服务设计成一个短期项目,当项目结束后,政府可能会因服务商变更而面临较高的沉没成本,因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常是根据服务商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商会对服务设施产生不同的要求。2、关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内在逻辑。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内在逻辑是由合作生产的出现机制、合作生产的调适机制、合作生产的存续机制组成。从合作生产的出现机制来看,合作设计阶段,不同组织基于技术理性分工的逻辑,采用聚合策略,对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识别,其结果是合作主体兼容度得到增强、合作匹配性得以提高,集体参与得到实现,从而将分属不同领域的公、私组织紧密聚合在养老服务领域,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由此出现。从合作生产的调适机制来看,合作运行阶段,不同组织基于伙伴关系建构的逻辑,采用协调策略,对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建构与维护,其结果是合作利益均衡度得到改善、合作协同性得到提高,降低了合作成本,协同发展得以实现。从合作生产的存续机制来看,合作评估阶段,不同组织基于行为结果控制的逻辑,采用封装策略,对合作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其结果是合作行动稳定度得到提高、合作持续性得到增强,集体生存得以保障。由此,基于技术理性分工发展了合作主体兼容度、基于伙伴关系建构发展了合作利益均衡度、基于行为结果控制发展了合作行动稳定度,合作生产的主体与利益、主体与行动、利益与行动彼此之间建立良性循环联系,养老服务合作生产就创造出应有的价值。3、关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模式。案例分析发现治理权威影响程度和治理资源集中程度影响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为此,本文将养老服务合作生产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行政吸纳型合作生产,特点是治理权威影响高,治理资源集中度高。其适用条件是养老服务发展不成熟,整个区域养老服务需要进行宏观部署,合作伙伴实力弱、选择少的情形;二是权威感召型合作生产,特点是治理权威影响高、治理资源集中度低。其适用条件是政府负责人社会网络关系发达,合作伙伴具有较强专业的服务运作实力情形;三是优势互补型合作生产,特点是治理权威影响度低,治理资源集中度低。其适用条件是服务具有可以衡量的市场标准或具有可以比拟的市场标的物,可以准确评估服务结果,合作伙伴具有很强的专业服务实力的情形;四是分享协助型合作生产,其特点是治理权威影响度低,治理资源集中度高。这种模式适合养老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需要转型升级或合作伙伴有一定专业服务实力但缺乏关键资源的情形。4、关于国家权力在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中的作用。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发展了授能型政府的内涵,即在合作生产实践中,政府通过把高高在上的国家治权向多元主体下沉,为参与者创造一种授能环境,授予不同主体行动能力,获取相应资源,使主体间能力得以匹配,减少合作不确定性,进而实现集体参与。与授能型政府相近的概念是赋权型政府,本文认为授能型政府是对赋权型政府概念在假设前提和预期效果方面有着细微区别。从假设前提来看,赋权型政府假设政府、市场和社会享有平等治权,权力是结果,政府通过职能转移方式将政府部分治权交给非政府治理主体来行使;而授能型政府假设前提是市场、社会发育不足,三者并不具备天然的平等治权,权力是中介,政府并不是简单盲目地将政府治权赋予非政府主体来行使,而是审慎地将政府治权看作一种催化剂或中介物,政府有效使用治权创造市场、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使任务特征与执行任务的组织能力之间的良好匹配,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能力。从预期效果来看,赋权型政府目标是增加非政府主体的自主权,发挥市场自发生产、社会志愿服务的优势,弥补政府官僚机器的僵化与效率低下的不足,但是作为行动者的组织倾向于通过对不确定性的掌控来扩大自己的行动自主权,行动者通过自身拥有的控制权,既可以控制不确定性,也可以生产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赋权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效果,可能还会因为赋权对象的机会主义行为放大合作生产的不确定性。而授能型政府是着力解决治理主体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在数量和质量上改进公共服务供给,审慎地权力使用会减少不同治理主体生产不确定性的机会。时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简单引入赋权型政府理念指导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并不一定能达到改善公共服务的目标,而授能型政府理念更适合指导中国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实践。在授能型政府理念下,国家权力在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方向引领,责任共识;二是集体参与,合作生产;三是提升能力,创新发展。这三个作用是在地方分权、市场放权、社会赋权交互作用下得以实现。首先,地方分权使地方政府获得治理裁量权,激发其主动作为的能动性,提高官僚机器运转的灵活性。市场放权破除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障碍,引导资源有序流动。其次,地方分权使基层政府资源调动能力增强,能够搭建合作平台,拓展治理空间容纳能力。社会赋权让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具有了主体合法性,便于得到社会认同。同时,地方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向其转移,形成分工,为集体参与打下坚实基础。再次,市场放权是为了培育不太成熟的养老服务市场,使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用市场竞争催化服务模式创新。社会赋权还可以培育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增进政社主体间能力匹配度。
杨娱[8](2019)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树名木是我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北京的古树名木是记载首都历史的史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也是保存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大都会,加强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公民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热情也逐渐兴起。这既顺应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进步。但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北京市古树名木多、散、广、杂,面临管护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公众参与,且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兴起,想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北京市古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处于初级阶段,虽参与意识兴起,但绝大多数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公众并未全面有效地参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满足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需要,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公众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研究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拓展的知情行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3)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形式,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4)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初步构架;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霍夫兰说服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法进行了机制的具体构建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5)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举办古树保护论证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对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6)为提高参与水平,从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中得出,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成效并不显着,公众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完善。(2)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发现:①当前公众参与形式的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并未提供公众参与良好的客观环境,导致当前公众在参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②公众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情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参与行为意向有待于进一步提升。③基本认知、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直接影响。此外,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通过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间接影响。④为提升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应首要考虑增强基本认知和参与情感,其次是进一步促使价值及重要性认知、管护认知向参与行为意向的转化,同时,应不断增强信息认知。(3)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中得出:①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对社会力量的调动不足、对社会资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专门性的非政府组织少、公众参与形式少的问题。②在从个人、非政府组织、精英、企业、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六个方面界定了参与的主体和从参与领域和参与范围界定了参与的客体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关键公众接触、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众调查、多媒体参与、各种参与活动、公众会议、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非政府组织。每一方面均包括多个具体公众参与形式。各形式间相互融合,一个参与事项,往往涉及两个及以上形式。③通过对新型参与形式进行有效性检验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对于古树名木保护产生作用,且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到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形式创新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4)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中得出:①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公众参与教育机制、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从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构建法治机制;从大众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构建教育机制;从经济激励、榜样激励、内容激励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公益性资金投入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从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和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方面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从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决策反馈阶段构建合作机制。②在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有效性检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产生作用,且愿意参与到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③在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对北京市40 721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概算,得出综合价值为137.66亿元。为使价值得以延续,应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中投入足够的资金。④通过构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以“公开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这一项目为例,分析其适用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共决策。(5)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得出,当前公众参与主体尚未全面参与到项目中,影响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来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进行研究,为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参与形式的创新、参与机制的构建、参与的监测与评估,对参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运用上,对知情行理论进行了拓展,将拓展的知情行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及霍夫兰说服理论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丰富了现有研究。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
许冰[9](2013)在《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社会政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思想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福利体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后期的一个主要修正和补充就是在原有三分法(国家、市场、家庭)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社会的概念。那么在我国当前的福利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究竟在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它是否如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能够成为政府、市场、社区之间的纽带,进而促使私人和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呢?本文选取发起“免费午餐”项目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在福利分配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此类发端于微公益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具有高度公民自治的特征,其利用网络快速地反馈社会需求,成为了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中介。在慈善资源的获取方面,其首先通过与官办慈善组织合作而获得了公募资格,其次又通过社会个体大众的参与和市场化两种方式获得了进行公益服务的各类资源。前者主要面向个体大众,通过向公民提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多种便捷途径,获取社会个体大众的支持与资源;后者主要面向慈善捐赠企业,通过企业营销策略提升公益项目品牌,吸引企业进行善因营销,获取企业的捐赠资源。围绕着福利服务的两个关键要素:福利资金的筹集与授权,以及福利服务的实际配送,本文对我国农村贫困儿童营养改善领域内的几类参与主体进行了角色划分。其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各级政府为福利资金的筹集与授权主体,企业和公益类事业单位为福利服务的实际配送主体。接下来的分析就是围绕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其他几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而展开。在与中央政府的互动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作为政策倡导者的角色非常突出,其采取的是一种以战略公益推动国家公共政策的行动倡导模式。最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依靠组织化凝聚起来的社会权力,加快了国家的政策议程,实现了国家资源的投入。但中央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只是将包含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内的各类民间组织作为一种资源补充者的角色,并未在项目的实施中赋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更多的角色安排,二者之间缺乏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在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中,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主要靠资源优势吸引地方政府进行合作,两者的合作关系的达成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利益标准。在国家政策出台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以期与国家资金形成互补。但由于中央政府并未赋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政策实施环节中的角色和权利,令民间项目与国家项目无法实现制度上的整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具体福利领域的介入依然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利益标准。同时,由于政策制定不完善,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与企业勾连的寻租行为,导致了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其合作关系的破裂。但即使面临发展困境,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仍然运用自己有限的慈善资源以及项目经验优势,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与其合作,以实现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中,出现了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出资购买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本文称之为“反购模式”。反购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福利服务主体的单一化,以及民间公益服务类非营利组织的缺位。反购模式虽然实现了慈善资源的有效使用,但也会伤及到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民间性,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基本利益,不利于二者合作关系的长期维系。在与企业的互动中,本文区分了作为慈善捐赠者的企业和作为福利生产者企业的不同角色。在与前者的互动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通过公益品牌的商业化营销,吸引慈善捐赠企业进行合作捐赠;在与后者的互动中,作为筹资与授权主体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表现出了对福利生产企业的排斥与疏离。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资源上高度依赖社会大众,而社会大众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慈善捐赠用于企业的盈利补贴,所以作为筹资主体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不会和福利生产企业进行直接的合作。结合以上的分析,本文指出,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福利分配体系中早已突破了资金补充者的角色,在实践领域对我国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对其角色的准确把握和组织身份认可,同时也因其组织成员并非由利益群体直接构成,令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无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与政府以及市场相互制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未来的发展与定位,从目前看来依然有赖于国家对其组织身份的认可与赋权。在中央——地方分权化的政策实施模式下,中央政府应该以元治理的角色出现,完善相应的制度,确立福利多元化格局中的基本秩序。
朱浩[10](2015)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老龄化和高龄化的程度日趋严重,其中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的急剧增加以及家庭功能的弱化更使得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具有强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增加投入逐渐建立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加快了养老服务的资源向“社区”集中,如何实现服务资源在社区的组织管理将成为关键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却缺少对其组织化过程的分析。因此关注养老服务在社区的投递和组织输送过程,对于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关注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效率,形成一个基本逻辑: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是怎样的?递送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这种环节机制有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逻辑机理是怎样的?如何解决这些不足?为了清晰展示这种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化输送的过程,本研究以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流程作为讨论的焦点,将其流程分为服务生产、服务定价、渠道构建和服务接收四个环节,并对其流程要素、流程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建构,确立了整体的流程分析框架。笔者立足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运用质化研究方法,结合一手和二手资料,以杭州市为例,在对其投递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生产、定价以及渠道三个重点环节就社区养老服务投递流程提出了改进策略。本文形成了以下基本结论:1.在服务生产环节,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生产主要集中于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存在上门家政服务和医疗护理等内容较少,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以及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之间缺少衔接等诸多问题,同时多元主体之间还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社会化主体能力较弱,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要不断努力实现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的衔接,强化正式系统对老年人非正式网络的有效支持,进一步推进诸如“助老员上门服务”、“喘息服务”、“家庭病床服务”以及“银龄互助”等政策实践;同时要强化社区作为“共同体”在服务生产和转介中的功能作用,不断加快社区护理院、家庭护理机构和平台的建设,推进基于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社工介入式的照顾管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功能优化等政策实践。还应该在积极倡导社会化主体参与的同时加强其在人力资源、资金筹集、项目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增加专业化服务的生产和供给。2.在定价环节,目前服务定价机制大多以政策目标定位来区分,尚没有建立基于老年人自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定价机制,难以实现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加大政府对于“供方”和“需方”的补贴,激发社会化主体参与动力的同时提高不同老年人的市场购买能力;对于政府购买的服务价格要与努力实现与市场物价、最低工资标准等要素保持联动,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真实价格,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社会市场”和“经济市场”的衔接,鼓励老年人从市场购买服务的意愿。3.在渠道构建环节,目前更多依靠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站点和部分上门服务的投递,在搭建信息化服务网络渠道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还面临着不足。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就必须重点发挥渠道平台在服务转介、标准化评估方面的功能。同时还应该努力实现“线上服务”与线下资源的链接,以系统化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回应到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不仅要加大投入,还必须强化服务投递过程的效率。本文对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流程进行环节分解并分别构建的策略机制,对其在内容生产、定价和与之相关的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以及服务递送的渠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强调了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互动合作的重要性,突出了地方政府进行社会政策创新的价值,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递送的效率和老年人的服务满意度。
二、筹集资金更新食堂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筹集资金更新食堂基础设施(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2)美国社区学院校园规划设计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区学院的概念及其发展 |
1.1.2 我国社区学院的现状 |
1.1.3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劳动力供需结构的矛盾 |
1.1.4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紧迫性 |
1.1.5 开放式大学是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校园与城市之关系 |
1.2.2 校园规划建设的相关指标 |
1.2.3 校园空间模式 |
1.2.4 校园基本建设程序及其校园总体规划 |
1.2.5 校园总体规划要素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搭建西为中用的社区学院规划建设理论平台 |
1.3.2 对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1.3.3 对校园规划建设的意义 |
1.3.4 补充社区学院领域的研究资料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社区学院(社会学、教育学领域) |
1.4.2 校园规划领域 |
1.4.3 城市层面的理论 |
1.5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美国社区学院综述 |
2.1 美国社区学院概况——教育学角度 |
2.1.1 美国社区学院的概念及其教学和人员组成特点 |
2.1.2 美国社区学院的使命 |
2.1.3 美国社区学院的优势 |
2.1.4 美国社区学院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
2.1.5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社会背景 |
2.1.6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与建设资金来源 |
2.1.7 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
2.2 美国社区学院概况——建筑学角度 |
2.2.1 选址——三种类型 |
2.2.2 规模 |
2.2.3 功能组成 |
2.2.4 校园各类单体建筑概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样本采集及部分样本的阅读 |
3.1 样本采集的原则 |
3.1.1 选址类型 |
3.1.2 广泛性 |
3.1.3 多样性 |
3.2 30个重点样本的阅读 |
3.2.1 都市型(A)样本 |
3.2.2 城镇型(B)样本 |
3.2.3 城市型(C)样本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校园与城市之关系 |
4.1 融入城市肌理 |
4.1.1 关于城市肌理 |
4.1.2 独栋建筑的社区学院与城市肌理的融合 |
4.1.3 群组建筑的社区学院与城市肌理的融合 |
4.2 共享与开放 |
4.2.1 资源共享 |
4.2.2 开放式校园 |
4.2.3 校园与社区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
4.3 消解存量建筑 |
4.3.1 存量建筑问题 |
4.3.2 改造利用存量建筑(老建筑)的意义 |
4.3.3 社区学院与存量建筑 |
4.3.4 典型的存量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4.4 在城市中建立社区学院的策略小结 |
4.4.1 选址原则 |
4.4.2 可采取的几种形式和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校园建设的相关指标 |
5.1 校园建设的密度分析 |
5.1.1 五大城市社区学院样本的相关数据分析 |
5.1.2 校园建设密度的指标 |
5.2 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建筑面积指标的分析 |
5.2.1 全部样本基本信息及建设用地指标的汇总 |
5.2.2 几项重要建设用地指标的分析 |
5.2.3 部分样本的各类功能面积统计 |
5.2.4 几项重要建筑面积指标的量化分析 |
5.2.5 与我国现有高校同类指标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校园空间模式 |
6.1 社区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主要区别 |
6.1.1 教育方面 |
6.1.2 人员方面 |
6.1.3 建设方面 |
6.2 影响其空间模式的主要因素 |
6.2.1 行为模式 |
6.2.2 教学模式 |
6.2.3 管理模式 |
6.2.4 环境条件 |
6.3 空间模式分析 |
6.3.1 总图建筑布局特征 |
6.3.2 社区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功能及设施对比 |
6.3.3 综合性大学的空间模式 |
6.3.4 社区学院的空间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校园基本建设程序及其校园总体规划 |
7.1 校园基本建设程序 |
7.1.1 独栋式建筑校园的建设过程 |
7.1.2 群组式建筑校园的建设过程 |
7.1.3 共同特点归纳 |
7.2 校园总体规划 |
7.2.1 校园总体规划的内容 |
7.2.2 校园总体规划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
8.1 校园的有机更新 |
8.1.1 拆除、改造、新建和扩建 |
8.1.2 分段计划落实的设施总体规划 |
8.1.3 设施总体规划与教育总体规划 |
8.1.4 有机更新所遵循的原则 |
8.2 为未来规划发展所作的准备性研究 |
8.2.1 现状校园建筑的评估 |
8.2.2 空间利用效率的研究 |
8.2.3 对未来需求规模的预测 |
8.3 可持续发展策略 |
8.3.1 宏观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8.3.2 微观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8.3.3 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典型案例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校园环境个性 |
9.1 自然景观元素 |
9.1.1 山地 |
9.1.2 湖泊 |
9.1.3 植物 |
9.2 景观开放空间 |
9.2.1 景观开放空间的多种形式和设计要点 |
9.2.2 景观开放空间的几个典型案例 |
9.2.3 景观开放空间中的座椅 |
9.3 道路交通组织 |
9.3.1 校园入口 |
9.3.2 车行系统 |
9.3.3 步行系统 |
9.3.4 停车系统 |
9.3.5 自行车 |
9.3.6 引入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简称TDM)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语——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前景展望 |
10.1 美国社区学院的校园规划设计要点 |
10.2 美国社区学院经验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启发 |
10.2.1 总规动态更新,贴合实际需求 |
10.2.2 功能相对简化,容易推广实行 |
10.2.3 资源开放共享,激发城市活力 |
10.2.4 旧房改造利用,消减建筑存量 |
10.2.5 未来任重道远,还需面对挑战 |
10.2.6 国情有所区别,经验不能照搬 |
10.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美国社区学院的样本调查详细信息汇总 |
1 旧金山社区学院,加利福尼亚州(City Colleges of San Francisco,California) |
样本01 海洋大道校区(Ocean Avenue Campus) |
样本02 中国城校区(Chinatown Campus) |
样本03 市中心校区(Downtown Campus) |
样本04 福特·梅森校区(Fort Mason Campus) |
样本05 使命校区(Mission Campus) |
样本06 约翰·亚当斯校区(John Adams Campus) |
样本07 东南校区(Southeast Campus) |
样本08 埃文斯校区(Evans Campus) |
样本09 机场校区(Airport Campus) |
样本10 行政管理办公室/成人教育(Administrative Office/AdultLearning) |
2 佩拉尔塔社区学院学区,加利福尼亚州(Peralta Community CollegeDistrict,California) |
样本11 伯克利社区学院(Berkeley City College) |
样本12 阿拉米达社区学院(College of Alameda) |
样本13 兰尼社区学院(Laney College) |
样本14 梅里特社区学院(Merritt College) |
3 康特拉科斯塔社区学院学区,加利福尼亚州(Contra Costa CommunityCollege District, California) |
样本15 康特拉科斯特社区学院(Contra Costa College) |
样本16 戴尔波罗谷社区学院,欢喜山主校区(Diablo Valley College,Pleasant Hill) |
样本17 戴尔波罗谷社区学院,圣拉蒙新校区(Diablo Valley College,San Ramon) |
样本18 洛斯麦丹诺社区学院(Los Medanos College) |
样本19 布伦特伍德中心(Brentwood Center) |
4 山麓-迪安萨社区学院学区,加利福尼亚州(Foothill-De Anza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California) |
样本20 迪安萨社区学院(De Anza College) |
样本21 山麓社区学院(Foothill College) |
5 洛杉矶社区学院学区,加利福尼亚州(Los Angeles Community CollegeDistrict, California) |
样本22 洛杉矶社区学院(Los Angeles City College) |
样本23 东洛杉矶社区学院(East Los Angeles College) |
样本24 洛杉矶港口社区学院(Los Angeles Harbor College) |
样本25 洛杉矶使命社区学院(Los Angeles Mission College) |
样本26 洛杉矶皮尔斯社区学院(Los Angeles Pierce College) |
样本27 洛杉矶西南社区学院(Los Angeles Southwest College) |
样本28 洛杉矶贸易技术社区学院(Los Angeles Trade-TechnicalCollege) |
样本29 洛杉矶山谷社区学院(Los Angeles Valley College) |
样本30 西洛杉矶社区学院(West Los Angeles College) |
6 圣迭戈社区学院学区,加利福尼亚州(San Diego Community CollegeDistrict, California) |
样本31 圣迭戈社区学院(San Diego City College) |
样本32 圣迭戈梅萨社区学院(San Diego Mesa College) |
样本33 圣迭戈米拉马社区学院(San Diego Miramar College) |
样本34-39 圣地亚哥继续教育学院(San Diego Continuing Education) |
样本34 凯撒查韦斯校区(Cesar Chavez Campus) |
样本35 中城校区(Mid-City Campus) |
样本36 北城校区(North City Campus) |
样本37 西城校区(West City Campus) |
样本38 教育文化综合体(Educational Culture Complex) |
样本39 梅萨社区学院校区(CE Mesa College Campus) |
7 南内华达社区学院,内华达州(College of Southern Nevada,Nevada) |
样本40 查尔斯顿校区(Charleston Campus) |
样本41 夏延校区(Cheyenne Campus) |
样本42 亨德森校区(Henderson Campus) |
样本43 萨默林中心(Summerlin Center) |
样本44 西部中心(Western Center) |
样本45 绿谷中心(Green Valley Center) |
样本46 撒哈拉西部中心(Sahara West Center) |
8 奥斯汀社区学院,德克萨斯州(Austin Community College (ACC),Texas) |
样本47 里奥格兰德校区(Rio Grande Campus) |
样本48 河畔校区(Riverside Campus) |
样本49 北岭校区(Northridge Campus) |
样本50 尖峰校区(Pinnacle Campus) |
样本51 柏溪校区(Cypress Creek Campus) |
样本52 东方风光校区(Eastview Campus) |
样本53 南奥斯汀校区(South Austin Campus) |
样本54 埃尔金校区(Elgin Campus) |
样本55 高地校区(Highland Campus) |
样本56 圆石校区(Round Rock Campus) |
样本57 海斯校区(Hays Campus) |
9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北弗吉尼亚州(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College,Northern Virginia) |
样本58 亚历山大校区(Alexandria Campus) |
样本59 安嫩代尔校区(Annandale Campus) |
样本60 劳登校区(Loudoun Campus) |
样本61 马纳萨斯校区(Manassas Campus) |
样本62 医学教育校区(Medical Education Campus) |
样本63 伍德布里奇校区(Woodbridge Campus) |
样本64 莱斯顿中心(Reston Center) |
10 哥伦比亚大学社区学院,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University of theDistrict of Columbia-Community College,Washington DC) |
样本65 哥伦比亚社区学院中心(UDC-CC Center) |
样本66 伯蒂巴克斯校区(Bertie Backus Campus) |
11 欧克顿社区学院,伊利诺伊州(Oakton ComunnityColleges,Illinois) |
样本67 德斯普兰斯校区(Des Plaines Campus) |
样本68 斯科基校区(Skokie Campus) |
12 芝加哥社区学院学区,伊利诺伊州(City Colleges ofChicago,Illinois) |
样本69 肯尼迪国王社区学院(Kennedy-King College) |
样本70 马尔科姆社区学院(Malcolm X College) |
样本71 奥利弗哈维社区学院(Olive-Harvey College) |
样本72 杜鲁门社区学院(Harry S. Truman College) |
样本73 威尔伯赖特社区学院(Wilbur Wright College) |
样本74 哈罗德华盛顿社区学院(Harold Washington College) |
*样本75 理查德戴利社区学院(Richard J.Daley College) |
*样本76 阿图罗委拉斯开兹学院(Arturo Velasquez Institute) |
*样本77 道森技术学院(Dawson Technical Institute) |
*样本78 西部学习中心(West Side Learning Center) |
*样本79 南芝加哥学习中心(South Chicago Learning Center) |
*样本80 洪堡公园职业教育中心(Humboldt Park VocationalEducation Center) |
附录二 美国社区学院部分单体建筑设计实录 |
1 教学楼 |
2 科学实验楼 |
3 图书馆 |
4 学生服务中心 |
5 体育馆 |
6 剧场或音乐厅 |
7 停车楼 |
附录三 美国社区学院调研样本中的部分校园总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产生过程与运转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 |
1.1.2 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 |
1.1.3 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
1.1.4 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 |
1.2 研究对象 |
1.2.1 养老服务 |
1.2.2 合作生产 |
1.3 研究问题 |
1.3.1 现实问题的表现 |
1.3.2 学术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5.1 SPS案例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篇章结构 |
1.7 研究创新 |
2 文献评述 |
2.1 关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形成机制研究 |
2.2 关于养老服务合作主体的参与动因研究 |
2.3 关于养老服务合作主体的角色关系研究 |
2.4 关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运行模式研究 |
2.5 关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问责绩效研究 |
2.6 简要评价 |
3 理论视角与案例分析框架 |
3.1 组织管理理论 |
3.1.1 人性假设:组织合作行为的缘起 |
3.1.2 诱导-贡献平衡:组织间合作的理论动因 |
3.1.3 理性、冲突与环境:组织间合作的审视维度 |
3.2 福利多元理论 |
3.2.1 福利多元主义下的合作生产 |
3.2.2 多中心治理下的合作生产 |
3.3 政策工具理论 |
3.3.1 政策工具的意涵 |
3.3.2 政策工具的类型与特征 |
3.3.3 政策工具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 |
3.4 网络治理理论 |
3.4.1 网络与网络治理 |
3.4.2 网络治理成功运行的条件 |
3.4.3 网络治理中的政府 |
3.4.4 网络治理与养老服务合作生产 |
3.5 案例分析框架 |
4 政企合作生产养老服务案例:社区助餐点 |
4.1 政府与国有企业:上海光明村老年配餐中心 |
4.1.1 合作设计——基于技术理性分工 |
4.1.2 合作运行——基于伙伴关系建构 |
4.1.3 合作评估——基于行为结果控制 |
4.1.4 小结 |
4.2 政府与民营企业:上海长桥助餐中心 |
4.2.1 合作设计——基于技术理性分工 |
4.2.2 合作运行——基于伙伴关系建构 |
4.2.3 合作评估——基于行为结果控制 |
4.2.4 小结 |
5 政社合作生产养老服务案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
5.1 政府与官办社会组织:天目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
5.1.1 合作设计——基于技术理性分工 |
5.1.2 合作运行——基于伙伴关系建构 |
5.1.3 合作评估——基于行为结果控制 |
5.1.4 小结 |
5.2 政府与民办社会组织:易来福养老驿站 |
5.2.1 合作设计——基于技术理性分工 |
5.2.2 合作运行——基于伙伴关系建构 |
5.2.3 合作评估——基于行为结果控制 |
5.2.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合作生产的内涵再认识 |
6.2 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内在逻辑 |
6.3 养老服务合作生产模式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6.4 授能型政府:国家权力在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中的作用 |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8)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逻辑结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古树名木的界定 |
2.1.2 公众参与的界定 |
2.1.3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知情行理论 |
2.2.2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
2.2.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
2.2.4 霍夫兰说服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3.2 公众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
2.3.3 现有研究述评 |
3 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 |
3.1 北京市古树名木概况 |
3.1.1 古树名木含义及分类 |
3.1.2 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类型、分布概况 |
3.1.3 北京市古树名木具有的价值 |
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概况 |
3.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3.4.1 实际参与主体人数少,参与客体有限 |
3.4.2 公众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的预调查及改进 |
4.2.3 问卷正式调查与数据搜集 |
4.2.4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相关关系研究 |
4.5.1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相关关系研究 |
4.5.2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参与情感相关关系研究 |
4.6 公众认知和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 |
4.6.1 结构方程模型及原理 |
4.6.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
4.6.3 模型运算、检验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 |
5.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与不足 |
5.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 |
5.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和不足 |
5.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的讨论 |
5.2.1 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的问题 |
5.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
5.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
5.2.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客体 |
5.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分析 |
5.3.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的分类 |
5.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
5.4 基于公众调查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参与形式的有效性检验 |
5.4.1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作用程度的评价调查 |
5.4.2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的参与行为意向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
6.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
6.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 |
6.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
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 |
6.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专家访谈 |
6.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 |
6.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6.3.1 知情权 |
6.3.2 参与权 |
6.3.3 监督权 |
6.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6.4.1 大众教育 |
6.4.2 专业教育 |
6.4.3 职业教育 |
6.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6.5.1 经济激励 |
6.5.2 榜样激励 |
6.5.3 内容激励 |
6.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 |
6.6.1 北京市古树名木价值评估 |
6.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构建 |
6.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 |
6.7.1 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 |
6.7.2 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 |
6.8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合作机制 |
6.8.1 决策制定阶段 |
6.8.2 决策执行阶段 |
6.8.3 决策评估阶段 |
6.8.4 决策反馈阶段 |
6.9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和项目决策 |
6.9.1 基于公众调查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
6.9.2 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研究——以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为例 |
6.10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
7.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
7.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7.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7.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案例研究 |
7.3.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相关建议 |
8.2.1 针对性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 |
8.2.2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 |
8.2.3 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 |
8.2.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基本概念 |
二、研究思路 |
三、分析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策略 |
二、个案选择 |
三、具体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微公益阶段的“免费午餐”行动 |
一、“免费午餐”行动的缘起 |
二、微公益与传统公益行动的差别 |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社会个体大众的互动 |
一、关于慈善组织与社会个体大众关系的相关讨论 |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资源获取:社会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S基金会的互动 |
一、走向组织化的微公益 |
二、S基金会与“免费午餐”合作的原因分析 |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行动合法性的获得:联合劝募 |
第四节 组织化阶段的免午管委会 |
一、免午管委会的组织目标 |
二、免午管委会的机构设置 |
三、免午管委会的人员构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福利政策领域中的福利多元化格局 |
第一节 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福利项目实施中的各主体角色分析 |
一、政府角色 |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角色 |
三、学校角色 |
四、企业角色 |
第三节 当前福利多元化格局的整体性特征 |
一、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地方性差异 |
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区域性差异 |
三、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合作化趋势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中央政府的互动 |
第一节 关于慈善公益组织与政府关系的讨论 |
一、国家——社会分析视角 |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 |
三、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的视角 |
第二节 免午管委会对国家公共政策的推动 |
一、国家政策出台前的“免费午餐”行动 |
二、“营养改善计划”出台前的国家行动 |
三、国家项目与民间项目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中央政府的互动关系 |
一、公民社会的产生:作为倡导者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 |
二、缺乏制度化的互动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出台前免午管委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一、关于合作关系的界定和讨论 |
二、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
三、地方政府的社会行动分析 |
四、非制度约束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模式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出台后免午管委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一、免午管委会的行动战略调整 |
二、地方政府的行动选择 |
三、不完全制度约束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
第一节 关于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关系的讨论 |
一、公共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
二、关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讨论 |
三、公共物品供给的选择:市场、公益类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 |
第二节 志愿模式下的免午管委会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
一、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
二、学校的社会行动分析 |
三、“公益人”价值前提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事业单位的互动 |
第三节 政府动员模式下的免午管委会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
一、政府力量的介入对双方互动关系的影响 |
二、关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购买政府公共服务的模式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企业的互动 |
第一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慈善捐赠企业的互动 |
一、关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慈善捐赠企业关系的相关研究 |
二、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
三、作为捐赠者的企业的社会行动分析 |
四、基于市场原则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企业捐赠者的互动 |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 |
一、免午关管委会对福利生产企业的排斥 |
二、基于价值差异下的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产生:从微公益到组织化公益 |
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发端:网络令公民自治成为可能 |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形成:微公益与官办慈善组织的融合 |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特征:公民高度自治与亲政府性 |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资源获得:公民参与路径和市场化路径 |
一、与社会个体的互动:资源获得的公民参与式路径 |
二、与慈善捐赠企业的互动:资源获得的市场化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福利分配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
一、与中央政府的互动:公益行动式倡导,引导国家财政投入 |
二、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从倡导型资源合作到引导型资源合作 |
三、与公益事业单位的互动:反购模式——从志愿性公益到强制性公益 |
四、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疏离与排斥——避免福利资源的低效使用 |
第四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困境及政策建议 |
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组织身份认定:应从重管理转变为重对话 |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功能的有限性:福利多元化中的秩序确立 |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未来发展定位:筹资和服务的分离与整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理论基础 |
1.2.1 需要理论 |
1.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1.2.3 市场营销理论 |
1.3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数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的逻辑框架图 |
1.4.2 论文结构 |
1.4.3 创新点 |
2 已有文献述评 |
2.1 社区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1.1 “社区”概念及其功能的变迁 |
2.1.2 社区养老服务的现时代特征 |
2.1.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机制的演变 |
2.2 福利服务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2.1 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比较争论 |
2.2.2 社区养老服务的投递及组织输送研究 |
2.3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3.1 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 |
2.3.2 养老服务作为私人产品 |
2.4 相关研究的评述 |
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基本分析框架 |
3.1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基本环节 |
3.1.1 服务生产环节 |
3.1.2 服务定价环节 |
3.1.3 渠道构建环节 |
3.1.4 服务接收环节 |
3.2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基本要素 |
3.2.1 “输入”和“输出” |
3.2.2 “活动”和“关系” |
3.2.3 “客户”和“价值” |
3.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评估 |
3.3.1 流程的规范程度 |
3.3.2 流程的效率 |
3.3.3 服务对象满意度 |
3.4 一个流程分析框架 |
小结 |
4 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流程分析 |
4.1 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递送 |
4.1.1 政府主导型:西湖区A社区 |
4.1.2 社会力量主导型:江干区B社区 |
4.1.3 政府与社会力量平衡型:拱墅区C社区 |
4.2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
4.2.1 基于六个流程要素的比较分析 |
4.2.2 基于三个评估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优化策略 |
小结 |
5 服务生产策略:基于不同政社关系的多元养老服务生产机制构建 |
5.1 基于不同支持方式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创新 |
5.1.1 正式服务支持系统 |
5.1.2 非正式服务支持系统 |
5.2 基于不同性质养老服务投递的主体能力 |
5.2.1 作为公共产品的投递主体能力 |
5.2.2 作为私人产品的投递主体能力 |
5.3 基于不同政社关系的多元养老服务生产机制构建 |
小结 |
6 服务定价策略:基于不同市场的社区养老服务定价机制构建 |
6.1 养老服务市场划分 |
6.1.1 “社会市场” |
6.1.2 “经济市场” |
6.2 养老服务市场的定价机制 |
6.2.1 作为公共产品的养老服务定价 |
6.2.2 作为私人产品的养老服务定价 |
6.3 基于不同市场的社区养老服务定价机制的构建 |
小结 |
7 服务渠道策略: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 |
7.1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一体化渠道和平台建设 |
7.1.1 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
7.1.2 社区内网和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
7.2 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功能分析及当前不足 |
7.2.1 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平台功能分析——基于“健康到疾病的老龄化连续谱” |
7.2.2 当前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不足 |
7.3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 |
小结 |
8 总结和讨论 |
8.1 社区养老服务投递的基本经验 |
8.2 基于流程分析的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策略 |
8.3 社区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
8.4 相关讨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访谈对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筹集资金更新食堂基础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2]美国社区学院校园规划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 李文虹. 清华大学, 2018(02)
- [3]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2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21)
- [6]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7]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产生过程与运转机制[D]. 钟慧澜.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杨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D]. 许冰. 南开大学, 2013(06)
- [1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朱浩. 浙江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