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两税”一词的由来探析

唐代“两税”一词的由来探析

一、唐代“两税”一词探源(论文文献综述)

刘进宝,魏明孔[1](1988)在《建国以来两税法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代两税法,在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由于此,建国以来对两税法讨论之热烈、涉及内容之广泛,是其他社会经济史专题所难能相比的。下面,我们将建国以来关于两税法研究和讨论的情况作一综述。

陈茜[2](2015)在《唐五代税草问题述论》文中认为以唐中叶为分期,唐中叶之前的税收为租庸调制,而唐中叶之后的税收则主要是以两税为主,在两税之外亦有附加之税。税草、脚钱、仓窖、裹束、加耗等都是唐五代时两税之外的几种主要附加税,其或被附加于正租、地税;或被附加于庸调、户税中。关于附加税的研究一向是唐五代经济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由于史料匮乏使然。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关于唐五代税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且在涉及到税草的专著中也只是有所涉猎,并没有做过于深入、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探究敦煌吐鲁番文书反映的零散的“税草”文书,分析“税草”的具体征收及其意义。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反映的具体情况案例对唐五代“税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第三部分则是结论,揭示了“税草”之用途和意义。而随着对税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五代税草的具体征收情况,了解唐代的税收政策,乃至有利于唐代经济和制度史的研究。

魏明孔,刘进宝[3](1990)在《近四十年来“两税法”研究综述》文中指出 唐代两税法,在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四十年来对两税法讨论之热烈、涉及内容之广泛,是其他社会经济史专题所难能相比的。现将建

赵和平[4](1982)在《唐代“两税”一词探源》文中研究说明唐代两税法是一个史学工作者们所重视的研究课题。对于两税法的基本内容,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分歧的焦点是对"两税"一词如何解释。在论及两税法的文章和专著中,对"两税"一词的解释可综括为三种:(1)户、地二税合称两税;(2)夏、秋两征称两税;(3)两税是户税的专名。建中元年,"扫庸调之成规,创两税之新制",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财政整理工作。两税法的基本内容是:废止租庸调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重申并增加了户税的征收原则;重申了地税的征收原则

赵和平[5](1984)在《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文中研究表明 始于唐建中元年的两税法,古今中外论者颇多。本文仅就两税法实行后的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作一探讨。 两税法包含资产税和田亩税:资产税据户等征饯,实际征收时多折纳粟米绢帛;田亩之税据顷亩征粟米稻麦。币值和价格的变化对负担赋税的每户家庭都发生影响,所以,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实在是中晚唐财政经济史上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趙晨昕[6](2021)在《趙和平學術綜述》文中认为一、趙和平簡歷趙和平,男,漢族,北京市人(祖籍河北順平)。生於1948年3月12日,2020年9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72歲。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2年至1986年4月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86年到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任教師,歷任副教授、教授。多年在校内主講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方面的課程。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敦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自1980年在《北京大學學報》發表《敦煌寫本王梵志詩校證》以來,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化、敦煌學(文獻整理)方面的研究,主要論著有《敦煌寫本書儀研究》《敦煌本〈甘棠集〉研究》等。

刘丽萍[7](2017)在《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陇右地区地域辽广,山峦密布,深居大陆且地形地貌与气候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因此灾害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多以旱灾、地震、霜冻、风雪等灾害为主。由于历史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而言比较落后,而在唐前期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商贸拓展,使得陇右许多地区繁盛一时,而在后期则饱受战乱的蹂躏摧残。陇右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四大特性。其一,季节性明显,如旱灾,风沙多发生在春天、冬天;黄河水溢易发生于夏季;霖雨造成的庄稼减产多发生在秋季,而霜冻、风雪等则多在秋冬。其二,突发性,地震、雷电等灾害尤为明显。其三,因地貌复杂呈现出灾害影响的地区性明显。其四,灾害频次低,因地广人稀,受灾程度总体较低。载入史籍的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共32次,且每种灾害除地震有9次外,其余均不超过5次。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口相对其他地区较少,受灾人口往往也相对较少。自然灾害会引发灾荒,造成饿殍遍野,流民大量产生及社会动荡的现象。自然灾害会导致劳动力丧失,庄稼减产,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此外,还会对战争的产生及战局变化产生影响。同样,自然灾害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政局稳定,政治清明时,报灾、防灾与赈灾制度都会实现较好的落实。此外,水利措施的兴修对陇右地区旱灾的预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赵和平[8](1988)在《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文中研究指明始于唐建中元年的两税法,古今中外论者颇多。本文仅就两税法实行后的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作一探讨。两税法包含资产税和田亩税:资产税据户等征钱,实际征收时多折纳粟米绢帛;田亩之税据顷亩征粟米稻麦。币值和价格的变

张素容[9](2007)在《大庾岭路与清代南雄州之虚粮》文中指出清代的赋税“原额”与明代“万历原额”之间具有特别的承继关系,本文以大庾岭路所经之南雄地区为对象,考察清代原额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受到交通要道影响之后所出现的模式,藉此展现“万历原额”演变成清代“原额”的具体情形,以探讨国家赋税制度与基层地方历史的互动,以及在赋税问题上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对话过程。

杜朝晖[10](2006)在《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文中提出敦煌名物包括敦煌文献记载的名物、敦煌图画形式(如壁画、绢画)存在的名物以及敦煌建筑、雕塑等实物本身。有关敦煌壁画、建筑雕塑等方面的名物研究,前贤时彦涉猎较多,成果也很丰富。但是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却一直未能得到人们应有的注意。实际上敦煌文献名物类别众多、包含极广,其中较多记载名物词的敦煌经济文书,诸如什物历、施入疏、破用历等为即时文献,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所记录年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因此对于名物研究诸领域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 本文首次对敦煌文献名物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文章分上下两部分,上编为总论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讨论“名物”的定义,介绍了敦煌文献名物研究的概况及主要研究材料、一般研究材料,重点探讨了以往名物研究的不同路径,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路径。第二章结合名物实际用例,论证了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对敦煌学研究、专题史研究、文字研究、古籍整理及辞书编纂的实际参考价值。第三章从敦煌写卷的名物特点出发,提出考证敦煌文献名物的具体方法。第四章在上下编具体考释的基础上,总结出敦煌文献名物所具有的字形特征、品类特征及文化特征。指出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敦煌写卷书手水平较低,故而产生了较多的俗讹字。二是敦煌经济文书为即时文献,所反映的是当时当地的普通百姓生活,因此敦煌文献的大多数名物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低阶层性的品类特点。三是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受到中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与诸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敦煌文化创造出自身特点,以敦煌名物而言,它所体现的文化自觉性具有主体性、丰富性和兼容性等特征。第五章馀论,重点讨论了与“双陆”相关的一个史料来源问题。下编为考释篇,共八章,分衣饰类、布帛类、饮食类、宫室类、舟车类、器用类、武备类、佛教器具类八章,对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名物进行了详尽的考释。

二、唐代“两税”一词探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两税”一词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2)唐五代税草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唐五代税草问题研究的学术回顾
    第三节 唐五代两税法下,为马政服务的税草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两税法的界定
        二、马政的界定
        三、税草的界定
第一章 唐五代税草的具体征收情况
    第一节 税草的制度渊源
    第二节 税草的征收范围
    第三节 税草的征收标准
        一、税草的计量单位
        二、税草的征收方式
        三、税草的征收人
        四、税草的征收种类
        五、税草的折输
第二章 唐五代税草征收的用途及其支用
    第一节 税草征收的用途
    第二节 税草征收的支用
    第三节 唐五代税草征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趙和平學術綜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趙和平簡歷
二、趙和平學術綜述
三、趙和平論著目録
    (一)專著:
    (二)主編:
    (三)已刊論文:
    (四)未刊論文:

(7)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唐代陇右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
    第一节 唐代陇右地区地理位置的界定
    第二节 陇右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章 唐代陇右地区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唐代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 唐代前期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状况
    第三节 安史之乱后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状况
第三章 灾害与社会
    第一节 唐人对灾害的认识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大庾岭路与清代南雄州之虚粮(论文提纲范文)

一、 清代地方官对钱粮积欠问题的分析
二、清代原额对明万历额之承继与改造
三、 清代南雄原额与大庾岭路上差役之关系
四、 结语

(10)敦煌文献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总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概说
        一、名物的定义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研究路径
        一、敦煌文献名物的研究概况
        二、名物研究的不同路径
        三、敦煌文献名物的研究路径
        第三节 研究材料
        一、主要研究材料
        二、辅助研究材料
    第二章 敦煌文献名物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与敦煌学研究
        第二节 与专题史研究
        第三节 与文字研究
        第四节 与古籍整理
        一、敦煌文献的整理
        二、其他文献的整理
        第五节 与辞书编纂
        一、增添失收的条目
        二、补充遗漏的义项
        三、纠正不当的释义
        四、提供恰切的例证
    第三章 敦煌文献名物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时空定位
        第二节 审形辨音
        第三节 量词推断
        第四节 类比互证
        第五节 语境索求
        第六节 图像佐证
        第七节 专科知识证物
    第四章 敦煌文献名物的特征
        第一节 敦煌文献名物的用字特征
        一、习用俗字
        二、形讹音讹
        三、沿用古字
        第二节 敦煌文献名物的品类特征
        一、时代性
        二、地域性
        三、阶层性
        四、实用性
        第三节 敦煌文献名物的文化特征
        一、敦煌文献名物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文化层面上的自在性体现
        二、敦煌文献名物在本土与外来两种文化体系中的自为性表征
        三、敦煌文献名物在多种文化互动、融合过程中的自觉性特征
    第五章 馀论
下编 考释篇
    第一章 服饰类
        一、冠服
        缠头/缚头
        纳袍
        暖子
        求子
        青衣
        衹支
        长袖
        (衤盖)裆
        覆膊(覆博/副博/覆搏/付博/副膊)/掩腋
        半臂
        披氈
        牛衣氈
        汗衫
        袜肚/裹肚/抱肚/袜乳/裹胸衣
        浴衣/浴裤
        袴奴
        线裙
        被子/披子/帔子
        领巾
        (亚鸟)遐
        臂钩/臂褠
        插膊
        交缘
        玉约子腰绳
        (革呈)踝具
        接(革幼)
        带(纟匱)
        靴縚/靴带
        京皮靴
        门靴
        黑靴
        白鞋
        绕脚布
        二、饰品(附珍宝)
        百索
        刾珠子
        瑟瑟花/瑟花子
        骨箄/牙箄
        钿掌/月掌
        眉篦
        头髮
        楦檯
        真珠
        银珠
        杂珠子
        石珠子
    第二章 布帛类
        一、织物
        檀绫/襢絁
        御绫
        绣綖/绣颜
        罗底
        碧师
        黄思绢/黄绁绢
        淡绢
        采段
        朝霞锦
        灯心布
        色布
        孝布
        氍(?)/毛锦
        毛色
        二、图案·颜色
        闹花
        窠/独窠
        车影锦
        双距
        雀眼/填心/海眼
        双紃
        桃花
        盘龙
        孔雀
        莲花
        京褐
        麴尘/麴陈
    第三章 饮食类
        一、饮食
        胡枣
        香枣
        调培炉饼
        苏米/苏面/苏
        啧绢油
        二、炊具·食具
        柱(金敖)/主(金敖)/铸(金敖)/面(金敖)
        温石
        铜启
        熟铁瓶
        屈厄
        (?)洛
        银(木盖)
        钵落/勃落/跋落子
        几钵
        帢盛
        禄子/禄
        马头盘
        银锄
        竹筹
        筹筩
    第四章 宫室类
        暖房/暖堂
        众堂
        温室/浴室
        厨厂
        编库
        幔天
        硙舍/硙场/硙门
        曲子/入门曲子/庑舍曲子/马军曲子
        车敝
        门道
        列壁
        芘篱/毗离/協蓠
        壁牙
        隔子
        屈鉞
        浮丁/鋢丁
        了吊
    第五章 舟车类
        水袋/河袋/浮囊/腰乘
        棹椑
        座车/羊门/铁花子
        孝车/衣(?)/绞床
        屋/屋幢/(?)屋
        车脚
        承零/承铃
        立竖
        车格
        軨子
        平隔
        底板
        (?)鞯
        暖座
        马钩
        镫鉏
        (尸拽)脊
        英拂
        决头/带(革矞)
    第六章 器用类
        一、劳动工具
        种金/(艹種)金/众金
        扻八
        镑
        抅索/鞲索
        (?)
        车盘
        职机/高机/楼机/立机
        硙轮/硙辋
        硙(金盧)钏
        步硙/水硙/浮硙
        硙车/石车
        革子
        皮索
        剉碓
        剉头刃
        关轴
        幹装子
        (户表)子
        锯错
        戽斗
        安湛
        泥漫/泥镘
        靴裁具/靴胀具
        二、日用器具
        曲伎
        木杌
        食单/食布/食氍(?)/食丹
        兼子/簾子
        帖子
        障子/障
        被头
        礠枕
        治毡/持毡
        棸
        皮相
        象鼻
        毛袋/褐袋
        连袋/路袋/被袋/皮袋
        襆/襆子
        柱杖
        (礻平)/(礻平)笙/(礻平)锤/(礻平)厨/石碓/铁钩
        胜方/升方/半胜(胜半)
        抄子
        坠铜尺/坠铜盘子
        牙尺
        镜花
        石油
        赤钱子
        大白汗柽琵琶
        羊印
        角器/越器
        胶布
        手巾/恜巾
    第七章 武备类
        一、军事器具
        甲身/官甲/私甲
        钾/簸面钾
        囤项/(礻匕)项
        大虫皮
        行路神旗
        火朱旗
        画被弓
        鋜子
        鈋头
        柳叶
        斊头
        杂箭
        钾脚
        尖斧
        漏斤
        越斧/越鈇
        银缠刀/黑梢铁装刀
        刀锃/釰锃
        骨卓/阿朶/阿卓
        铁鍊鎚
        铁鞭
        排/板排
        生杖
        二、体育用具
        腾求仗/(?)裘杖/毬杖
        皮求/皮裘/皮毬
        双陆
    第八章 佛教器具类
        宝子
        长柄铜香炉
        香奁
        香印
        香楪
        者舌
        木争
        毒
        画带/花带
        经巾
        额/幡额
        神席
        法席
        悉罗
        含口铃/铃子/铃铃
        如意杖
        肆故(食芳)仗
        军冶
        键锤
        鍖钟/针钟
        箭刀
        佛印
        金刚脑钉
征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四、唐代“两税”一词探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两税法研究综述[J]. 刘进宝,魏明孔. 甘肃理论学刊, 1988(02)
  • [2]唐五代税草问题述论[D]. 陈茜.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6)
  • [3]近四十年来“两税法”研究综述[J]. 魏明孔,刘进宝. 文史知识, 1990(09)
  • [4]唐代“两税”一词探源[J]. 赵和平. 敦煌学辑刊, 1982(00)
  • [5]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J]. 赵和平.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04)
  • [6]趙和平學術綜述[J]. 趙晨昕.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21(00)
  • [7]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 刘丽萍. 兰州大学, 2017(02)
  • [8]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A]. 赵和平. 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 1988
  • [9]大庾岭路与清代南雄州之虚粮[J]. 张素容. 清史研究, 2007(02)
  • [10]敦煌文献名物研究[D]. 杜朝晖. 浙江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唐代“两税”一词的由来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