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γ反散射橡胶测厚仪(论文文献综述)
叶萌[1](2020)在《基于碲锌镉探测器的γ射线测厚仪的研制》文中认为测厚仪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常用仪表之一,碲锌镉探测器是一种可在常温下工作的新型半导体探测器,为了探究其在低能γ射线测厚仪中应用的可能性,本文首先对两种型号四个探测器进行了性能检测,将其与高纯锗和碘化钠探测器的测试性能进行对比。其次,利用MCNP软件进行模拟,得出低能γ射线入射不同金属,以及金属厚度变化时不同角度的透射和散射情况。然后,基于模拟结果,搭建了γ射线测厚仪,采用碲锌镉探测器测量散射角为135°时不同厚度铝膜的散射计数,并用碘化钠探测器测量对应的透射计数。最后,搭建了一套简易的在线测厚仪,检验基于碲锌镉探测器的测厚仪性能,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具体结论如下:(1)两种碲锌镉探测器中,半球型探测器性能总体优于平面型探测器,两种探测器能量分辨率随时间变化波动均稳定,标准差均在0.44%之内。(2)MCNP软件模拟结果表明,当低能γ射线垂直入射时,对于原子序数低的金属,背散射概率随材料厚度的变化呈现了很好的线性关系,相较原子序数高的材料,低能γ射线更适用于原子序数小的材料的测厚。(3)利用碲锌镉探测器对不同厚度的铝膜测量结果表明,散射角为135°时γ射线散射计数与铝膜厚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5;透射计数与铝膜厚度呈良好的指数衰减关系,相关系数为0.988。(4)基于碲锌镉探测器在线测厚实验表明,实验所用碲锌镉探测器由于灵敏体积小,探测效率低不适合用于背散射在线测量。若放射源活度提高到108 Bq,该碲锌镉探测器可实现透射在线测量,此时测厚仪灵敏度预计在0~3 mm量程内可达到0.004 mm。(5)最后分析了碲锌镉探测器作为透射在线测量或背散射在线测量的可能性及优缺点。
吴志芳,刘锡明,王立强,苗积臣[2](2020)在《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射线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世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亿美元。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尤其是我国在工业核仪器仪表、核分析、核测井、无损检测和辐照加工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进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展望发展趋势。
田俊[3](2019)在《核燃料棒包壳管石墨涂层测厚仪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核燃料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核燃料棒包壳管锆管的内壁涂覆石墨,石墨层的厚度直接影响核燃料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锆管内壁石墨涂层厚度的研究涉及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核辐射式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种学科。本课题根据β射线反散射原理设计了一款β背散射测厚仪,该测厚仪选用ST公司开发的高性能处理器STM32F407作为控制核心,传感器选用美国LND,INC公司生产的G-M管76011,它是云母型窗口。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β背散射测厚仪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2)β测厚法的原理,并根据原理设计β背散射测厚仪的模型;(3)选择合适的器件,并对其特性及应用方法进行说明,而后设计β背散射测厚仪的硬件电路,阐述了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详细描述了主要电路的构成以及仿真结果,内容有STM32F407单片机外围电路、信号调理电路、通讯电路、电源及下载电路、OLED显示电路等;(4)介绍了该测厚仪系统的软件设计平台KeiluVIsion5,设计了主程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OLED显示模块等程序,整个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用主程序调用其它各个功能模块的独立函数来运行;(5)设计β背散射测厚仪的上位机监控界面,与下位机通信后主要实现对下位机数据的采集、显示、数据存储、导出报表等功能;(6)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将测得的石墨涂层厚度值与标准的厚度值进行比较,并尽可能的提高精度。通过对硬件与软件系统的设计,最终实现β背散射测厚仪的检测功能。本课题设计出了β背散射测厚仪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了测厚仪的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对核工业核燃料棒包壳管的生产过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可心[4](2018)在《X射线测厚仪硬件设计及测量数据分析》文中提出在钢铁工业的轧制过程当中,板带钢的轧制一直是其重要环节。而在板带钢的轧制中,带材厚度作为衡量板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值的大小对钢板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大小将会对板带钢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奠定了在AGC系统(自动厚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场中的众多测厚仪中,X射线测厚仪由于其本身测量精度高、高信噪比等众多特点,使其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而在X射线测厚仪中,传统的X射线测厚仪进行数据采集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其价格比较昂贵,结构相对复杂。板带钢的轧制过程中,轧辊和轧辊轴承形状的不规则将会造成轧辊本身的非圆性,同时也会使得辊身的几何轴心与旋转轴心产生分离。轧辊的偏心扰动将会使轧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辊缝产生高频周期性的变化,从而致使带材的出口厚度发生一定的周期性偏差。综上所述,本文将会对测厚仪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尽介绍,并将研究带材出口厚度中的偏心扰动和噪声信号。下面给出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1)设计了 X射线测厚仪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说明了 X射线测厚仪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部分,分别阐述了X射线测厚仪数据采集系统中各个模块(ADC模块、DAC模块、DI模块、DO模块和WIFI模块)的选型设计和功能。此外,对于系统软件部分的主要功能,在ARM控制板上如何实现数据采集的软件编程,在线下载程序功能等也进行了介绍。(2)针对带材厚度中的不同噪声,利用惯性滤波、均值滤波、高通滤波及自相关滤波这四种滤波方法进行信号的处理,然后在MATLAB平台中进行仿真得到滤波结果,研究四种不同方法的滤波效果,最终减少噪声对厚度测量的影响。(3)介绍了轧辊偏心的形成及其数学模型。其内容有:利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方法辨识偏心扰动模型中的参数,最终得到偏心扰动模型;自适应陷波滤波器通过逐步识别,识别出多种信号中存在的固定频率偏心扰动信号;SFT依据信号频域的稀疏度,更快速的进行信号FFT的计算;在已知偏心扰动信号大致频率的前提下,为减少工作量,提出区域DFT方法,在线辨识信号频谱;根据前述工作,辨识出现场数据并补偿偏心扰动,最终达到提高带材出口厚度精度的目的。
徐维荣[5](2017)在《轧钢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轧钢是整个冶金工业的重要环节,测厚仪是轧钢生产线上厚度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由于X射线测厚仪具有精度高、能量可调、性噪比高、响应时间快的特点,而成为轧钢测厚首选。然而目前国产X射线测厚仪普遍存在精度不高,系统功能不完善等缺陷,故国内大部分轧钢生产线上使用国外公司的X射线测厚仪,维护成本大且监控管理界面不适合中国人操作习惯,给现场生产添加了诸多不便。为此,本文对轧钢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量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稳定性好、系统功能完善的X射线在线测厚系统提供理论指导。首先,论文依据X射线测厚仪的工作原理及轧钢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X射线测厚仪的标定流程。在分析目前常用的普通多项式拟合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衰减系数多项式曲线标定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两种标定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新模型比普通多项式拟合模型精度更高,适应性更强。另外,分别讨论了射源电压对测量精度及灵敏度的影响,进而给出了测量不同厚度钢板时设定最佳射源电压的依据。其次,重点分析射源能量变化、带钢与测厚仪的相对位置变化以及合金成分差异对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补偿效果。另外对多项式模型和衰减系数多项式模型提出各自的综合补偿模型,有效地提高了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量精度,同时为误差补偿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然后,针对轧钢生产线工艺特点,结合X射线测厚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设计了以工控机、PLC、Profibus-DP现场总线为核心的分布式测厚系统总体方案。并对系统的主要硬件C型架,PLC主站及从站进行了详细设计。在此基础上分别以STEP7、LABVIEW为平台,开发PLC控制软件和服务器监控软件,实现了X射线测厚仪与轧钢厚度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最后,依据国家《X射线测厚仪检定规程》(JJG480-2007)对所研制的X射线测厚系统的重复性、示值误差以及示值漂移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达到国家标准。另外,对分辨率、灵敏度等方面也进行了分析评估,满足设计指标。本文研发的X射线测厚系统已在实验室条件下运行良好,目前准备安置于轧钢生产线试运行。本文研究成果对后续研发横向厚度分布测量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浩[6](2015)在《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活塞在内燃机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内燃机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其表面硬度、隔热性、耐磨性等性能上的缺陷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微弧氧化技术可以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具有高硬度、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优点的陶瓷层,弥补了铝合金的不足。另外,该技术亦可与其他技术复合以制备性能更为优异的强化层。本文使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碳化硅、蛇纹石和二硫化钼的微纳米颗粒,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粉体混合方案,将粉体添加进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试验,以获得复合微纳米颗粒的氧化膜层;使用扫描电镜探究了膜层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测量了膜层厚度、能耗、显微硬度、粗糙度和导热系数,并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使用正交试验的综合平衡法找到了最优试验方案,最后对比分析了其强化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微纳米颗粒的方式可以制备出含有微纳米颗粒的微弧氧化层,不同粉体浓度配比会影响氧化层的性能和试验能耗。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流大小与膜层的生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由于膜层阻抗随着膜厚增加而增加,恒电压限制了较厚膜层的生成。按照碳化硅3g/L蛇纹石2g/L二硫化钼1g/L的方案添加得到的微弧氧化膜层性能最优,与普通微弧氧化相比,其膜厚提高了77.81%、单位能耗降低了50.57%、硬度提高了30.07%、导热系数降低了4.2%,而粗糙度变化不大。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中,最优试样的磨损量是普通微弧氧化试样的32.3%,干摩擦条件下,最优试样的磨损量仅为后者的84%。
王志龙[7](2014)在《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薄膜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工、农、建筑、医疗、日常生活等各行各业中,人们对薄膜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薄膜厚度是评判薄膜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是基于现有某编织袋袋生产企业,针对“独特”的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经过薄膜拉丝再圆织成编织袋,以再生薄膜拉丝工艺为背景。现有再生薄膜拉丝生产中,没有相应地薄膜厚度检测及控制系统,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和探讨大幅面薄膜厚度的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来源及意义,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该企业现有实际生产,介绍了测厚技术的发展,经过对检测方案的论证、调研,最终确定了大幅面薄膜厚度的在线检测方案,完成了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平台设计及相应的界面设计。薄膜厚度控制是一非线性、时变、滞后的复杂控制系统,通过实验法建立了薄膜生产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传统PID控制系统和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出模糊PID控制系统较传统PID控制系统在调节时间、超调量等方面效果更佳。通过MATLAB离线计算得到模糊PID控制的各Kp、Ki、Kd参数,直接将其存储于S7-224xpPLC中,代替了复杂的模糊控制运算,提高了PLC的工作效率。综上,通过PLC程序的编写实现了大幅面薄膜的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基本上解决了现有企业的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同时也为其他同行企业的薄膜厚度的检测及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
李国祥[8](2014)在《在线超声波管壁厚度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工业快速的发展,管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几乎遍布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对管道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维护来保证管道的使用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目前国内外针对内部结垢问题大都采用的是人工定期拆管检查,这样的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超声波测厚技术是检测行业厚度测量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且快捷地完成厚度的测量是保证企业生产质量、效率和安全的核心环节之一。国内外采用涡流、激光、射线等方法来进行厚度的测量,这些方法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应用范围小,而且对管道内部生成垢层等形成多层介质厚度的测量都难以实现,因此研究一种简易、高效、在线测量厚度的测量技术对工业工程中需要在线测厚的管道或其它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管道存在的内部检测问题,考虑到只需要准确地测量出超声波在不同介质层传播的时间以及各层介质层之间传播的时间差即可通过计算得到各介质层的厚度值,通过在管道外部安装检测设备来实现对管道内部情况的检测,满足企业生产生活要求的指标。首先叙述了课题的相关背景以及测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其次叙述了超声波的检测原理以及测厚的基础理论,通过对超声波物理性质和传播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利用超声波对管道内部介质层厚度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设计了进行测量的实验方案。最后叙述了实际试验验证实验方案的过程,利用现有设备和试件进行了实际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对模拟实验获得的数据整理和计算,验证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可信性。
梁学邈[9](2012)在《鞍钢射线测厚仪放射防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了解鞍钢射线测厚仪防护状况,为企业辐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鞍钢公司现有108个测厚仪(含5个凸度仪)进行辐射剂量水平监测,对41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射线测厚仪使用状况:鞍钢公司现有108个测厚仪(含凸度仪5个),其中:同位素测厚仪52.8%(57/108),X射线测厚仪47.2%(51/108,含凸度仪5个)。Ⅱ类137Cs密封源(10.19%,11/108)使用在厚板热轧线的穿透式测厚仪上;Ⅲ类X射线装置(9.26%,10/108)使用在薄板热轧线的穿透式测厚仪上;在冷轧薄板线上,Ⅲ、Ⅳ类241Am密封源(37.04%,40/108),Ⅲ类X射线装置(23.15%,25/108)使用在穿透式测厚仪上,Ⅴ类147Pm使用在β反散射式测厚仪(5.56%,6/108),Ⅲ类X射线装置使用在镀层荧光测厚仪(占14.81%,16/108)上。②射线测厚仪的辐射防护设施:射线开关为遥控伺服控制,有多重联锁保护装置,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护门、防护围栏、专有屏蔽房等防护设施及“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等。③射线测厚仪辐射工作场所监测结果:工作场所中同位素测厚仪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为0.66μSv/h,X射线装置为4.38μSv/h。在正常生产状况下,距离厚板热轧线、薄板热轧线3m区域限制人员停留;距离其余生产线1m区域限制人员停留。④个人剂量监测结果:412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值为0.04mSv/a12.76mSv/a,小于1mSv/a的为98.54%,人均有效剂量为0.21mSv/a,符合国家职业限值标准。在测厚仪射线出束正常生产状况下,需到现场维修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1±0.30)mSv。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6.55%(27/412),心电图异常率4.85(%20/412),尿常规异常率为2.67(%7/412),肾功异常率3.64%(15/412),色弱率1.94%(8/412),胸片异常0.24%(1/412),眼晶状体异常率1.46%(6/412)。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在正常值2‰范围内、未见血常规异常者。体检的结论为:405人可继续从事外照射岗位工作;7人不适宜外照射岗位工作,建议调离。这不适宜外照射作业的7人中,除1人患肺结核外,6人双眼或单眼晶状体有点片状或条状浑浊人员均为冷轧线作业人员。对2006年至2011年在射线测厚仪岗位调岗的25名放射工作人员的离岗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眼晶状体改变为调岗的首位原因,有16人,且均为冷轧线作业人员。⑥按厚板热轧线、薄板热轧线及冷轧线分类分析:工作场所剂量率平均值的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依次为0.15mSv/a、0.71mSv/a、0.59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15mSv/a、0.25mSv/a、0.21mSv/a。年有效剂量估算值与人均年有效剂量有较好的一致性,各生产线的年剂量估算值大于个人剂量监测值,且均低于年剂量限值。厚板热轧线、薄板热轧线和冷轧线间单次剂量当量>0.25mSv的发生率有差异(X2=6.47,P=0.039)。尚不能认为厚板热轧线、薄板热轧线和冷轧线间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情况有差异(X2=0.46,P=0.795)。结论: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射线测厚仪工作场所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对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今后应限制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测厚仪邻近设备的在线维护,加强铅眼镜等辐射防护用品使用状况的监督,加强上岗前体检的管理,对在岗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应做进一步的调查与分析。本文的监测结果是在已有防护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故将其结果在同行业推广时,应加以说明;X射线测厚仪没有专门的监测规范,本监测结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射线作业工人的剂量水平,为了日后辐射防护监测科学规范,应做深入研究,制定X射线测厚仪放射防护监测标准。
江建锋[10](2012)在《核子料位计在火电厂煤仓料位测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阐述料位计在煤仓料位测量中的必要性,对比超声波料位计和雷达料位计的原理及特点,针对采用核子料位计进行煤仓料位测量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核子料位计应用于煤仓料位测量的实施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工况运行,针对该料位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①测量系统的准确性,②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含火电厂煤仓所处的运行环境适应性),③测量系统的安全性(含辐射安全防护),④测量系统的响应实时性。通过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的分析,利用核辐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核料位计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对现场实际安装条件下的煤仓核子料位测控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其准确性、可靠性、时间响应,并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到核子料位计在煤仓料位测量上的可行性和技术指标参数,为煤仓料位测量系统在耒阳电厂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γ反散射橡胶测厚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γ反散射橡胶测厚仪(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碲锌镉探测器的γ射线测厚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测厚仪的分类及其原理 |
1.2 γ射线测厚仪的研究现状 |
1.3 γ射线测厚仪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碲锌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试 |
2.1 碲锌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2.2 碲锌镉探测器的分类 |
2.2.1 平面型CdZnTe探测器 |
2.2.2 半球型CdZnTe探测器 |
2.2.3 像素型CdZnTe探测器 |
2.2.4 共面栅型CdZnTe探测器 |
2.2.5 弗里希栅格型CdZnTe探测器 |
2.3 碲锌镉探测器的选型 |
2.4 碲锌镉探测器的性能测试 |
2.4.1 工作电压的测量 |
2.4.2 能量分辨率的稳定度测试 |
2.5 碲锌镉、高纯锗和碘化钠性能对比 |
2.5.1 探测器和放射源介绍 |
2.5.2 能谱测量结果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特卡罗方法和MCNP程序实验模拟 |
3.1 蒙特卡罗方法 |
3.1.1 蒙特卡罗方法在粒子输运问题中的应用 |
3.1.2 蒙特卡罗方法的误差 |
3.1.3 蒙特卡罗方法的特点 |
3.2 MCNP软件及模拟 |
3.2.1 MCNP软件概述 |
3.2.2 MCNP模拟模型 |
3.2.3 不同金属厚度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4 不同金属材料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背散射测厚仪结构设计和实验 |
4.1 背散射测厚仪总体设计 |
4.2 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
4.3.1 碲锌镉探测器背散射实验 |
4.3.2 碘化钠探测器透射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线测厚仪结构设计和实验 |
5.1 在线测厚仪总体设计 |
5.2 固定测厚实验及结果 |
5.2.1 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
5.2.2 固定测量实验结果 |
5.3 在线测厚实验及结果 |
5.3.1 碲锌镉测厚仪在线测量 |
5.3.2 碘化钠测厚仪在线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目录 |
(2)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核仪器仪表 |
1.1 料位测量 |
1.2 密度测量 |
1.3 厚度测量 |
① 同位素测厚仪。 |
② X射线测厚仪。 |
③ X射线多功能板型仪(凸度仪)。 |
1.4 水分测量 |
1.5 流量/输送量测量 |
2 核分析 |
2.1 X射线荧光分析 |
2.2 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 |
2.3 煤灰分测量 |
① 低能γ射线反散射法。 |
② 天然γ射线测量法。 |
③ 高能γ电子对效应法。 |
④ 双能γ射线透射法。 |
3 核测井 |
4 射线无损检测 |
4.1 计算机射线照相 |
4.2 数字辐射成像 |
4.3 工业CT |
4.4 中子成像 |
5 辐照加工 |
6 建议与展望 |
(3)核燃料棒包壳管石墨涂层测厚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β测厚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β背散射测量技术概述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石墨涂层测厚仪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β背散射测厚仪结构及原理 |
2.2.1 系统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石墨涂层测厚仪硬件系统设计 |
3.1 硬件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 主要器件选型与设计 |
3.2.1 盖革米勒传感器及探头设计 |
3.2.2 选用放射源类型 |
3.2.3 STM32F407ZGT6 单片机 |
3.3 STM32F407ZGT6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5 通讯电路设计 |
3.6 电源及下载电路设计 |
3.7 OLED显示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石墨涂层测厚仪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4.2 程序结构设计方案 |
4.3 主程序设计 |
4.4 子程序设计 |
4.4.1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4.2 通信子程序设计 |
4.4.3 显示子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1 虚拟仪器简介 |
5.2 登录界面设计 |
5.3 上位机主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石墨涂层测厚仪实验研究 |
6.1 实验平台设计 |
6.2 实验调试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系统改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X射线测厚仪硬件设计及测量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械接触式测厚仪 |
1.2.2 超声波测厚仪 |
1.2.3 同位素测厚仪 |
1.2.4 涡流测厚技术 |
1.2.5 激光测厚仪 |
1.2.6 X射线测厚仪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内容结构 |
2 系统设计方案 |
2.1 传统X射线测厚仪数据采集系统 |
2.2 系统设计要求 |
2.3 系统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 |
3.1.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3.1.2 芯片选型及功能 |
3.1.3 硬件主要模块介绍 |
3.2 系统软件设计 |
3.2.1 主程序软件设计 |
3.2.2 数据采集 |
3.2.3 在线下载程序 |
3.3 本章小结 |
4 数据处理 |
4.1 偏心扰动 |
4.1.1 轧辊偏心补偿控制方法 |
4.1.2 轧辊偏心数学模型 |
4.2 噪声处理 |
4.2.1 惯性滤波 |
4.2.2 均值滤波 |
4.2.3 高通滤波器 |
4.2.4 自相关滤波 |
4.3 偏心扰动数据分析 |
4.3.1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
4.3.2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 |
4.3.3 SFT |
4.3.4 区域DFT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轧钢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意义 |
1.2 测厚仪技术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轧钢测厚仪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测厚仪在线测量关键技术与难点 |
1.3.1 曲线标定模型 |
1.3.2 测量误差补偿 |
1.3.3 性能评估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曲线标定方法的研究 |
2.1 标定的必要性 |
2.2 曲线标定分类 |
2.2.1 外部标定 |
2.2.2 内部标定 |
2.3 标定流程的制定 |
2.4 标定模型与精度分析 |
2.4.1 衰减系数多项式模型 |
2.4.2 曲线拟合精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补偿策略 |
3.1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射源能量变化 |
3.1.2 带钢与测厚仪的相对位置变化 |
3.1.3 合金成分差异 |
3.2 能量补偿 |
3.3 位置误差补偿 |
3.3.1 带钢与探测器高度补偿 |
3.3.2 带钢角度补偿 |
3.4 合金误差补偿 |
3.4.1 计算法补偿与验证 |
3.4.2 实测法补偿与验证 |
3.5 综合补偿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线测厚系统总体方案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1.1 轧钢生产线工艺流程分析 |
4.1.2 测厚系统数据流 |
4.1.3 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 |
4.1.4 测量系统总体结构 |
4.2 主要硬件详细设计 |
4.2.1 C型架设计 |
4.2.2 PLC主从站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厚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系统方案 |
5.2 通讯接口设计 |
5.2.1 通讯机制设计 |
5.2.2 通讯报文制定 |
5.3 服务器软件开发 |
5.3.1 软件开发环境及程序结构 |
5.3.2 曲线标定模块设计 |
5.3.3 交互界面设计 |
5.4 客户端软件设计 |
5.4.1 客户端软件流程设计 |
5.4.2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评估 |
6.1 计量性能检定 |
6.1.1 重复性 |
6.1.2 示值误差 |
6.1.3 示值漂移 |
6.2 分辨率分析 |
6.3 灵敏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
1.1.1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 |
1.1.2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微纳米材料简介 |
1.2.1 微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
1.2.2 微纳米材料的制备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设备介绍 |
2.1.1 行星式球磨机 |
2.1.2 纳米激光粒度仪 |
2.1.3 微弧氧化装置 |
2.1.4 试验电源和电能表 |
2.1.5 覆层测厚仪 |
2.1.6 显微硬度仪 |
2.1.7 粗糙度测定仪 |
2.1.8 激光法导热分析仪 |
2.1.9 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
2.2 基本试验参数的确定 |
2.2.1 试样材料与预处理 |
2.2.2 电参数的确定 |
2.2.3 电解液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纳米粉的制备及正交试验设计 |
3.1 微纳米粉体的选取与制备 |
3.1.1 碳化硅微纳米颗粒 |
3.1.2 蛇纹石微纳米颗粒 |
3.1.3 二硫化钼微纳米颗粒 |
3.2 微弧氧化试验设计 |
3.2.1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
3.2.2 微弧氧化正交试验设计 |
3.3 试验操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现象与膜层表面形貌 |
4.1.1 试验现象及分析 |
4.1.2 表面形貌分析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膜层厚度分析 |
4.2.2 能耗分析 |
4.2.3 硬度分析 |
4.2.4 粗糙度分析 |
4.2.5 导热系数分析 |
4.2.6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4.3 综合平衡法取最优组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与普通微弧氧化试样的对比 |
5.1 基本参数对比 |
5.2 摩擦磨损试验对比分析 |
5.2.1 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 |
5.2.2 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测厚技术概况 |
1.2.1 非在线测厚技术 |
1.2.2 在线测厚技术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问题提出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的构建 |
2.1 大幅面薄膜生产工艺的现场分析 |
2.2 薄膜厚度在线测量方案 |
2.2.1 β射线技术 |
2.2.2 红外线测量技术 |
2.2.3 X射线技术 |
2.2.4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技术 |
2.2.5 CW-341测微计 |
2.3 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的搭建 |
2.3.1 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的整体框架 |
2.3.2 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硬件支撑 |
2.3.3 在线检测系统的机械构件设计 |
2.4 大幅面薄膜厚度的数据采集及处理 |
2.4.1 PLC触点与存储器的定义 |
2.4.2 PLC与测微计的通讯 |
2.4.3 PLC与触摸显示屏的通讯及界面设计 |
2.5 系统变频器频率与薄膜厚度的数学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幅面薄膜厚度的控制系统 |
3.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3.1.1 被控模型的介绍 |
3.1.2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 传统PID控制 |
3.2.1 PID的控制原理 |
3.2.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2.3 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
3.2.4 PID各参数的最终确定 |
3.3 模糊PID控制 |
3.3.1 模糊控制原理 |
3.3.2 模糊PID设计 |
3.3.3 ΔKP、ΔKI、ΔKD的输出值计算 |
3.4 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仿真 |
3.4.1 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简介 |
3.4.2 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框图的建立 |
3.4.3 系统的性能分析 |
3.5 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的比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实施 |
4.1 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流程图 |
4.2 薄膜厚度在线测量及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 |
4.3 主程序设计 |
4.4 模糊PID在S7-200中的实现 |
4.4.1 模糊PID的算法实现 |
4.4.2 模糊PID在S7-200上的实现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在线超声波管壁厚度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测厚技术研究现状 |
1.3 超声波检测技术 |
1.3.1 超声波检测技术阶段性发展 |
1.3.2 超声波测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
第2章 超声检测原理与方法 |
2.1 超声波理论基础 |
2.1.1 超声波简介 |
2.1.2 超声场特征值 |
2.1.3 超声波衰减原因及规律 |
2.2 超声波换能器 |
2.2.1 压电换能器材料 |
2.2.2 换能器主要参数 |
2.2.3 压电换能器结构 |
2.2.4 探头型号 |
2.2.5 换能器等效电路 |
2.3 超声波检测方法 |
2.3.1 按探头接触方式分类 |
2.3.2 按原理分类 |
2.3.3 按波型分类 |
2.3.4 按探头数目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波测厚理论基础 |
3.1 传播特性 |
3.1.1 转换现象 |
3.1.2 临界角 |
3.2 介质声速测量 |
3.2.1 声速测量基本原理 |
3.2.2 声速测量方法 |
3.3 超声波斜入射测厚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
4.1 研究方法 |
4.2 实验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测厚模拟实验 |
5.1 直探头实验 |
5.2 斜探头实验 |
5.3 阻断表面波实验 |
5.3.1 实验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实验结论 |
5.4 实验缺陷与解决方法 |
5.4.1 实验缺陷 |
5.4.2 解决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管道垢层厚度测量 |
6.1 垢层厚度测量 |
6.1.1 垢层声速 |
6.1.2 测量过程 |
6.1.3 测量结果及分析 |
6.2 实验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鞍钢射线测厚仪放射防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测厚仪简介 |
1.2 钢铁工业常用射线测厚仪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1.2.1 厚度测量 |
1.2.2 镀层测量 |
1.2.3 形状测量 |
1.3 射线测厚仪在钢铁工业的应用状况 |
1.4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5 辐射防护的目的与方法 |
1.6 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监测仪器 |
2.2 方法 |
2.2.1 辐射剂量水平监测 |
2.2.2 个人剂量监测 |
2.2.3 职业健康检查 |
2.2.4 质量控制 |
2.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射线测厚仪使用状况 |
3.2 射线测厚仪的辐射防护设施 |
3.3 各类射线测厚仪的辐射防护状况监测结果 |
3.4 放射工作人员 |
第4章 讨论 |
4.1 射线测厚仪辐射源项的选择分析 |
4.2 不同测厚仪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分析 |
4.3 辐射工作场所年剂量估算值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比较 |
4.4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 |
4.5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核子料位计在火电厂煤仓料位测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仪器仪表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2.2 国外核仪器仪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3 我国核仪器仪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4 强度型核子料位计仪器仪表的技术水平 |
1.2.5 核子料位计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
1.2.6 核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 |
1.3.2 主要技术指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射线辐射技术和核料位计的工作原理 |
2.1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与辐射技术 |
2.1.1 光电效应 |
2.1.2 康普顿散射 |
2.1.3 电子对产生 |
2.2 核子料位计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
2.2.1 核子料位计的特点 |
2.2.2 核子料位计的分类 |
2.3 强度型核子料位计 |
2.4 核料位计的工作原理 |
第三章 新型核子料位计在燃煤发电厂煤仓测控中的设计与应用 |
3.1 核料位计在物料检测及监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 新型核子料位计设计方案的提出 |
3.2.1 放射源装置 |
3.2.2 密封源性能分级标准 |
3.2.3 不同穿透能力的放射源 |
3.2.4 核子料位计选用放射源的原则 |
3.2.5 对核子料位计的放射防护要求 |
3.2.6 核子料位计及其使用场所要求 |
3.2.7 料位探测器组件 |
3.3 新型核料位计在煤仓测控的应用 |
3.4 燃煤电厂煤仓新型核料位计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
第四章 火电厂核料位计检测装置的放射防护与安全 |
4.1 火电厂核料位计的辐射防护性能 |
4.2 煤仓核料位计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
4.2.1 放射源检测仪表应用单位的管理规章 |
4.2.2 放射源检测仪表使用操作与维护的安全制度 |
4.2.3 源容器的运输制度 |
4.2.4 放射源容器和带放射源的检测仪表的贮存 |
4.2.5 安全操作与管理注意事项 |
4.3 辐射事故与事故应急响应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γ反散射橡胶测厚仪(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碲锌镉探测器的γ射线测厚仪的研制[D]. 叶萌. 广西大学, 2020(03)
- [2]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J]. 吴志芳,刘锡明,王立强,苗积臣. 同位素, 2020(01)
- [3]核燃料棒包壳管石墨涂层测厚仪设计[D]. 田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X射线测厚仪硬件设计及测量数据分析[D]. 杨可心.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1)
- [5]轧钢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D]. 徐维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6]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王浩.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7]大幅面薄膜厚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 王志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8]在线超声波管壁厚度测量技术研究[D]. 李国祥.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9]鞍钢射线测厚仪放射防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 梁学邈. 吉林大学, 2012(03)
- [10]核子料位计在火电厂煤仓料位测控中的应用研究[D]. 江建锋. 南华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