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基础梁的变形计算问题

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基础梁的变形计算问题

一、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商冬凡[1](2017)在《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可较好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文物建筑中塔式结构建筑占有相当比例,目前国内外关于塔式结构移位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针对典型塔式结构移位体系的受力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典型塔式结构平移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安全系数取为5.0;提出塔式结构移位增强体系,该体系可有效提高典型塔式结构平移的整体稳定性,使抗倾覆安全系数提高2.2倍,塔体结构受力更合理;与增强体系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分析了影响典型塔式结构平移过程中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对典型塔式结构进行简化,推导了可用于快速计算塔体关键部位应力、塔顶侧移等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适用性。(2)针对文物建筑塔式结构平移时变形和开裂要求严格的特点,提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托换结构(简称“托换结构”);对托换结构进行静止、平移两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可将静止工况的应力和变形放大1.2倍,进行平移工况下托换结构应力和变形的快速计算;确定托换梁抗裂安全储备系数取为1.6,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抗裂安全储备系数取值合理。(3)针对处于软土场地塔式结构的平移,采用复合地基对平移线路进行加固处理;对平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梁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轨道梁差异变形、停留时间、裂缝宽度的控制限值;推导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对计算公式中采用的E.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的基床系数k0进行修正,当结构平移速度在0.51.5m/h范围时:采用估算法时α=0.61.0,采用静载法时α=1.72.1,该系数可用于轨道梁变形的快速计算。(4)针对文物建筑塔式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的特点,增设隔震支座以改善其抗震性能,研究隔震后塔式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增设橡胶隔震支座后,该典型塔式结构自振周期提高4.63倍,远离场地卓越周期,避免了共振;结构顶点加速度、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均显著减小,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效果更为显著;对于设有托换底盘的塔式结构,改变单、斜向地震动作用,结构动力响应无明显差异。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2](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章红兵[3](2016)在《软土中基坑群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变形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由于城市可利用土地有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发展热点。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表现出大面积、多区块的特点,地下工程建设中相邻基坑同时施工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基坑群,在工程应用中基坑群的设计施工变得愈发常见。与单个基坑相比,基坑群施工中不同区块施工会带来土压力多次卸荷,各区块受力变形相互叠加,施工周期长、时空效应明显等问题。因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机理更加复杂,现有分析理论、方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研究了基坑施工的空间效应,揭示了基坑群施工中各单体基坑环境变形的叠加机理,阐明了基坑群开挖时环境变形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可供基坑群设计施工应用的简化分析方法和变形控制措施,为解决基坑群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分析了单个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层变形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简化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区域变形分布规律的差异和对环境影响程度完成了影响区分区。分别针对浅基础建筑物、桩基础建筑物和盾构隧道结构,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在分区中的位置,分析了结构物所受到的影响并给出了实用评估方法。(2)探讨了基坑施工环境变形在基坑拐角位置和基坑中部的分布差异,总结了基坑施工空间效应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坑外区域空间效应分布随到基坑距离变化,在靠近坑边位置空间效应分布规律可以用高斯曲线表示。充分考虑各区域变形分布状态、基坑中部和拐角位置变形差异、环境变形空间效应影响和对建构筑物影响方式等将坑后区域划分为主影响区、次影响区和无影响区。分别针对浅基础建筑物、桩基础建筑和盾构隧道提出了考虑空间效应的实用分析方法。(3)分析了基坑群施工引起坑间土体变形特点,揭示了土体变形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坑间土体变形特征受施工顺序影响显著,同步施工对控制土体水平位移有明显效果,但是由于变形场叠加作用强烈,土体沉降大幅增加,最大差异可达4倍之多。相邻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的叠加作用与基坑间距有密切关系。当基坑间距大于4H时,土体变形更多表现出单独基坑变形特征;当基坑间距在1.5H到4H时,叠加作用明显增强,应对环境变形进行严格控制;当基坑间距小于1.5H时,由于坑间土体内部土拱效应等,土体变形特性更多受接触面特性等其他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浅基础建筑物、桩基础建筑和盾构隧道提出了考虑叠加效应的结构物实用分析方法。(4)从时空效应、土压力多次卸载、土体变形叠加、地下水影响等方面着手,总结了基坑群施工与单个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差异,为后续变形控制方法的提出提供了入手点。采用“从单体基坑变形源头控制,阻断基坑变形叠加、传递路径,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思路,系统提出了基坑群施工中环境变形控制方法,完善了基坑群施工中变形控制技术体系,可以有效为后续施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5)将形成的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分析和控制方法应用于上海民航医院改扩建项目、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项目、上海新龙华大酒店改扩建项目基坑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为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验证了所提出的实用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汪过兵[4](2020)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分布着大量的湿陷性黄土,许多建筑结构建筑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后会迅速发生湿陷固结变形。不均匀湿陷固结变形会对上部建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引发工程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结构使用寿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湿陷性黄土地基与上部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是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其上部结构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1)对二元介质模型做了改进;基于改进的二元介质模型,结合Biot固结理论、断裂力学、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集中力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固结变形的微分方程组;引入边界条件,应用Laplace变换、Hankel变换数学物理方法进行方程组求解,给出了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变形数学表达式,通过应用MATLAB自编程序计算,计算结果更接近黄土地基湿陷固结变形;(2)基于改进二元介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固结变形模型、将上部砌体结构简化为置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剪切梁,建立了上部砌体结构与湿陷性黄土地基协调工作模型,给出了协调工作微分方程;应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Fourier级数、Heavi-side阶梯函数推导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物地基基础局部脱空变形的数学表达式;(3)通过GEO 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上部砌体结构与湿陷性黄土地基协调工作有限元模型,并将其结果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符合较好,可认为本文提出的上部砌体结构与湿陷性黄土地基协调工作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其数学表达式是求解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局部脱空变形问题的有效方法。

叶炜钠[5](2019)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变形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用地需求不断增大,边坡工程越来越多,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多,边坡工程的变形与破坏也会对临近道路、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人们对边坡的安全性十分看重。变形与稳定性成为边坡安全与否的判定标准,稳定性一直被研究人员所重视,而边坡支护工程变形的研究近几年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框架锚杆支护体系作为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工程中的支护结构,更需要对其变形进行研究。本文所做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基于朗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考虑墙背和土体的摩擦力及坡顶荷载,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推导临界状态下土体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2)由于挡土墙后的土体与支护结构在锚杆拉力作用下协同工作,支护结构与土体共同发生变形,因此本文采用文克尔弹性地基梁模型,将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中的横梁和立柱分别视作无限长梁和半无限长梁,并推导横梁任意位置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变形公式,将横梁和立柱视为一个整体,建立考虑框架梁、柱和土体协同工作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协调条件将锚杆拉力分配在横梁、立柱上,计算横梁、立柱在锚杆拉力作用下的变形;最后利用Mindlin解推导锚固段土体变形,计算锚杆的总变形,从而得到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的变形。(3)以实际工程为例,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模型,借鉴强度折减法,采用三种弹性模量模式即弹性模量恒定不变的折减法、弹性模量随土体深度渐增的折减法和变模量折减法模拟边坡破坏过程,得到边坡从正常工作状态到失稳过程中框架锚杆支护结构支护边坡坡面的变形,对比分析坡面变形规律,发现模量恒定不变对边坡进行强度折减时,边坡位移偏小,而实际的边坡工程中,边坡破坏时,土体弹性模量也随之递减,因此采用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得到的变形更符合实际。

裴来元[6](1978)在《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文中认为一、问题的提出在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繁简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内力分析。本文是讨论按半无限弹性体理论,在反力分体已解出,弯矩已知的条件下,弹性地基梁的变形计算问题。

刘晶晶[7](2006)在《多节点加载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是一种主动防护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岩土体的自身潜力,产生强大的支护作用,且结构简单,自重较轻,节省材料,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挡和滑坡治理等方面。但目前对此类结构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应用,特别是格构梁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对格梁的设计计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在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单节点加载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分析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即模拟实际工程中格梁的多节点受力状态,进行多节点加载模型试验研究,并对格梁的应变、位移及土中应力值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不同加载方式下格梁应变、位移及土中应力测试结果以及单节点加载和多节点加载试验测试结果对格梁的变形受力响应模式以及土中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a、在多节点加载条件下,从加载节点向跨中延伸170mm范围内,格梁变形为下凹,在跨中260mm范围内格梁变形为上凸;b、由于纵梁顺坡向放置,在坡角以及锚索倾角的影响下,使得梁底部受到较大摩擦力的影响,而横梁横向放置于斜坡上,基本不受摩擦力影响,因此纵梁与横梁变形不同,且纵梁对坡角、锚索倾角、扭矩以及边界效应影响的敏感性大于横梁;c、纵梁上、下两部分变形不同,该差异同荷载作用位置无关,边节点处上梁受边界效应影响幅度大于下梁;d、土中应力变化不呈直线或线性分布,而是加载节点处较大,跨中处较小;e、外荷载沿格梁传播距离为2/3个跨距,在格梁底面向下10cm范围沿地基水平向传播距离为1/2个跨距,且格梁在多节点加载条件下受力状态要好于单节点,变形较为均匀,扭矩影响较小。此外,通过对纵梁的变形受力状态的分析,应用考虑摩擦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并对格梁在多节点加载条件下的最大挠度、最大弯距等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值不大,说明考虑摩擦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较为适合基底处存在摩擦的格构梁内力计算。尤其是锚索倾角较大,且地基比较坚硬、地基与梁接触较为粗糙时,采用此方法将更为贴近实际工程。但考虑到采用该计算模型计算所得的最大内力要比实测值略大,因此在采用此方法进行实际配筋计算时,则偏于保守。 结合上述研究,本文就实际工程对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设计计算给出几点建议,并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分析得出一套较为全面的,更为贴近格梁实际受力情况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张文静[8](2020)在《自锚式协作体系的简化分析与影响结构性能的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是将自锚式悬索桥和斜拉桥结合在一起的新桥型,有着良好的结构性能、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大跨径桥梁建设中具有显著优势。但协作体系桥受力机理复杂,结构响应对设计参数调整十分敏感,设计计算中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主跨420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宁波常洪大桥为研究背景,对自锚式协作体系桥的简化分析计算、设计参数与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过渡段内力以及交叉吊索数量等展开研究:(1)基于弹性地基梁法和响应面法,综合能量原理,提出了适用于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初步设计阶段的简化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其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该方法将协作体系简化为一根弹性支承的连续梁,将主塔、缆索的支承作用转化为弹性地基的刚度,导出了梁挠度和弯矩的基本公式,并验证了本文的简化计算方法对于主跨400~800m的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均适用。(2)以宁波常洪大桥建设方案为背景,运用响应面法,对自锚式斜拉一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斜拉索抗拉刚度增大会使斜拉体系分配到的荷载比例增大,使结构局部受力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但对结构整体受力影响不大;主缆抗拉刚度是加劲梁跨中挠度、跨中弯矩以及主塔的塔根弯矩和塔顶水平位的最敏感参数;几何参数和刚度参数的耦合作用往往大于两个单参数调整时响应变化幅值的直接叠加,在单变量调整不能满足结构的受力和变形需要时,可综合调整耦合项的参数取值。(3)探究了地基梁简化模型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动力问题分析的适用性,并将有限元模型与响应面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分析了主要设计参数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自振频率和自振模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缆抗拉刚度对体系三向刚度的提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提升效率高于矢跨比和斜跨比;四个主要设计参数中,斜拉索抗拉刚度是协作体系动力特性的最敏感参数,且四参数对协作体系一、二、三阶频率的影响均依次减弱;同时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可更高效地调整协作体系桥的整体刚度,达到目标设计状态。(4)通过建立过渡段有限元模型,对过渡段各构件的受力和交叉吊索数量对体系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的影响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交叉吊索可以显著减低主梁位移和拉索应力幅,但交叉吊索数量对自振特性的影响不大;吊拉结合点不同的设置位置对主梁位移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长大斜拉索的垂度效应,以0.3L处为加劲梁跨中中心锚固位置对称分布交叉吊索较为合理;随交叉吊索数量的增多,结构几何稳定性提高,刚度分布更加均匀,斜拉索的应力幅和活载效应比分布曲线更加平滑。

夏桂云,曾庆元[9](2015)在《深梁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深梁理论、截面剪切修正系数计算理论、深梁线性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深梁材料非线性分析、深梁振动理论、深梁稳定理论、箱梁结构分析中弯曲、剪力滞、畸变分析时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计算理论、钢腹板桥梁考虑剪切变形的研究成果、弹性地基深梁、深梁理论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等.提出了杆系结构的静力、振动和稳定分析方法都可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进行重建和重写.

刘庚[10](2020)在《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对桥头北滑坡格构梁变形破坏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头北滑坡上层堆积体含碎石粉质黏土处于蠕滑阶段,现场调查发现坡体上无锚杆护坡格构梁多个部位出现裂纹,甚至出现个别纵梁、横梁断裂破坏的情况。为了弄清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对格构梁变形破坏的影响机制,本文以该滑坡上层堆积体含碎石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一维压缩蠕变试验中不允许试样横向变形的不足,改进试验方法,利用改造后的高压固结仪进行了含碎石粉质黏土的压缩蠕变试验,基于该试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选取了适合描述该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特性的蠕变本构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对滑坡堆积体的蠕滑过程及格构梁的应力与变形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探讨堆积体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引起无锚杆护坡格构梁变形破坏的内在机制。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采用加载面积小于圆柱体试样上表面的加载方式进行压缩蠕变试验能够克服传统一维压缩试验中不允许试样横向变形的不足。试验结果表明同样的荷载作用下加载面积越小,试样的最终蠕变量越大、蠕变速率越大、蠕变稳定时间越长,且荷载越大这种现象越显著。本文采用的尺寸为220mm×300mm的含碎石粉质黏土原状样,在最大一级荷载250k Pa的荷载作用下,加载面直径为150mm的试样最终蠕变量较直径70mm减小39%,蠕变稳定时间减少24h;而加载面直径为100mm与70mm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加载面直径为70mm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侧壁对试样横向变形的限制。因此,对于直径为220mm的原状土样,采用70mm直径加载面的试验数据更加准确。(2)含碎石粉质黏土在50~250k Pa荷载的作用下具有明显的衰减蠕变特性,并未进入等速蠕变阶段。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广义Kelvin模型和Burgers模型都能较近似地表达土体的蠕变规律,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但由于Burgers模型不能准确描述试样加载末期蠕变速率趋于零的变形特点,因此选取广义Kelvin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本文研究对象含碎石粉质黏土的蠕变特性。(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堆积体蠕变单一因素影响下,蠕变时间到90天时,坡顶第一排横梁与纵梁连接处出现了2.2MPa的拉应力;在堆积体蠕变和雨水淘蚀横梁下方土体这两种因素影响下,蠕变时间到60天时,坡顶第一排横梁与纵梁连接处出现1.8MPa的拉应力。这说明堆积体蠕变足以使格构梁内部产生超出C25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拉应力,而雨水淘蚀会加速格构梁的破坏。(4)对桥头北滑坡坡面防护采用的无锚杆正方形框格结构的格构梁来说,在滑坡上层堆积体蠕滑过程中,格构横梁承受上方土体推力,并传递给纵梁,纵梁是受压构件,其变形较小,因此横梁两端可以近似地当作固定约束,其受力状态与受竖直向下均布荷载且两端固定约束的超静定梁类似。随着堆积体蠕变变形的增加,横梁上方土体推力会不断增加,并在横梁两端及中央引起较大的弯矩,导致横梁与纵梁连接处以及横梁中央位置会产生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拉应力,进而产生拉裂破坏。由于雨水淘蚀横梁下方土体会导致横梁失去下方土体的支持力,使得横梁在同样大小的上方土体推力作用下变形更大,更易发生破坏。

二、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建筑物整体移位应用现状
        1.2.1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1.2.2 建筑物整体移位国外应用现状
        1.2.3 建筑物整体移位国内应用现状
    1.3 建筑物整体移位理论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塔式结构平移受力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塔体结构平移受力性能分析
        2.2.1 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2.2.2 塔式结构平移荷载取值
        2.2.3 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2.2.4 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2.3 增设“CRCP”塔体结构平移受力性能分析
        2.3.1 “CRCP”设计
        2.3.2 增设“CRCP”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2.3.3 增设”CRCP”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2.3.4 增设”CRCP”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2.4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2.4.1 “SSTS”设计
        2.4.2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2.4.3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2.4.4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2.5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现场监测
        2.5.1 监测内容
        2.5.2 监测结果分析
        2.5.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2.6 塔式结构平移稳定性参数影响分析
        2.6.1 结构高度的影响
        2.6.2 水平加速度的影响
        2.6.3 轨道高差的影响
    2.7 典型塔式结构受力变形理论计算
        2.7.1 典型塔式结构简化模型建立
        2.7.2 应力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2.7.3 结构顶部侧移理论计算推导
        2.7.4 “SSTS”杆件应力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托换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托换结构设计
    3.3 托换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2 托换结构变形分析
        3.3.3 托换结构应力分析
        3.3.4 托换结构抗裂性能分析
    3.4 托换结构应变监测
        3.4.1 监测传感器布设
        3.4.2 监测结果分析
        3.4.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弱场地塔式结构平移轨道梁变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地基加固方案及轨道梁设计
        4.2.1 地基加固方案设计
        4.2.2 轨道梁设计
    4.3 地基与轨道梁受力变形有限元分析及控制参数确定
        4.3.1 基本理论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3 轨道梁变形有限元分析及其控制值确定
        4.3.4 轨道梁裂缝有限元分析及其控制值确定
        4.3.5 地基反力有限元分析
    4.4 轨道梁变形裂缝与地基反力监测
        4.4.1 监测设计
        4.4.2 监测结果分析
        4.4.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4.5 地基及轨道梁受力变形性能的参数影响分析
        4.5.1 褥垫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4.5.2 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4.5.3 桩长的影响
        4.5.4 桩间距的影响
    4.6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
        4.6.1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
        4.6.2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修正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式结构平移就位后抗震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塔式结构隔震分析理论
        5.2.1 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5.2.2 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
    5.3 无隔震与隔震塔式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5.3.1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5.3.2 结构模态对比分析
    5.4 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5.4.1 地震动选取
        5.4.2 结构隔震效果分析
    5.5 不同因素对隔震塔式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5.5.1 斜向地震输入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5.5.2 水平等效刚度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5.5.3 等效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1.1 建设成就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1.2 展望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2 高性能材料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2.1.3 小结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3 作用及分析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3.1.1 研究现状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3.1.1. 2 第1类模型
        3.1.1. 3 第2类模型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3.1.4 研究发展方向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3.1.5 小结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3.2.1. 1 温度场
        3.2.1. 2 梯度温度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2) 最大温差值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3.2.4 小结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3.3.2 非线性分析
        3.3.3 多尺度建模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4.2 桥梁性能设计
        4.2.1 安全性能设计
        4.2.2 使用性能设计
        4.2.3 耐久性能设计
        4.2.4 疲劳性能设计
        4.2.5 景观性能设计
        4.2.6 生态性能设计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5.2.1 研究现状
        5.2.1. 1 静力性能
        5.2.1. 1. 1 承载力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
        5.2.1. 1. 2 刚度
        5.2.1. 2 动力性能
        5.2.1. 2. 1 自振特性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2. 2 车致振动
        5.2.1. 2. 3 风致振动
        5.2.1. 2. 4 地震响应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5.2.1. 3 经时行为
        5.2.1. 3. 1 疲劳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3. 3 耐久性能
        5.2.1. 4 状态评估
        5.2.2 发展前景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6 桥梁防灾减灾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1) 现场实测
        (2) 风洞试验
        (3) CFD方法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1) 颤振
        (2) 涡激振动
        (3) 抖振
        (4) 驰振
        (5) 斜拉索风雨振
        6.2.3 临时结构抗风
        (1) 设计风速
        (2) 风力系数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6.2.5 CFD分析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6.5.1. 1 研究回顾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7.3.2 大型钢管桩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7.3.6 偏斜缺陷桩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8.1.1 SHMS的设计
        8.1.2 数据获取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8.1.3 数据管理
        8.1.4 数据分析
        8.1.4. 1 信号处理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8.1.4. 3 系统建模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8.1.7 维修养护决策
        8.1.8 标准规范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9 其他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9.1.1 研究概况
        9.1.2 发展方向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1) 级配设计
        (2) 路用性能
        (3) 疲劳断裂特性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9.4.1 高性能计算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9.4.1. 3 抗震分析
        9.4.1. 4 计算风工程
        9.4.1. 5 船撞仿真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9.4.2 结构试验
        9.4.3 健康监测
        9.4.4 建筑信息模型
        9.4.5 虚拟现实技术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1 0 结语

(3)软土中基坑群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U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单个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研究
        1.2.2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的空间效应
        1.2.3 多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软土基坑施工变形的数值分析方法
    2.1 软土基坑施工变形分析方法总结
        2.1.1 极限平衡法
        2.1.2 竖向弹性地基梁方法
        2.1.3 数值分析方法
    2.2 基于FLAC3D的数值分析方法
        2.2.1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2.2.2 初始应力条件
        2.2.3 基坑围护结构的模拟
        2.2.4 模拟步骤及收敛判断
    2.3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及小应变刚度特性的实现
        2.3.1 本构模型比较
        2.3.2 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及其在FLAC3D中的实现
        2.3.3 土体强度参数与强度指标
    2.4 基于FLAC3D的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特征及简化分析
    3.1 引言
    3.2 数值模型
    3.3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计算
        3.3.1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分析与简化计算
        3.3.2 基坑施工环境影响分区
    3.4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
        3.4.1 基坑施工对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3.4.2 基坑施工对桩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3.4.3 基坑施工对盾构隧道的影响
    3.5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实用分析方法
    3.6 工程应用
        3.6.1 工程背景
        3.6.2 施工步骤
        3.6.3 监测工具及监测结果
        3.6.4 混凝土灌注桩变形性态
        3.6.5 地表沉降分布特性
        3.6.6 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外土体变形
        3.6.7 土体沉降与围护结构位移之间的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数值模型
    4.3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空间效应计算与归纳
        4.3.1 基坑施工环境变形的空间效应
        4.3.2 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施工环境影响分区
    4.4 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
        4.4.1 基坑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4.4.2 基坑施工对邻近桩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4.4.3 基坑施工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影响
    4.5 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施工环境变形实用分析方法
    4.6 工程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叠加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数值模型
    5.3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叠加效应计算与分析
        5.3.1 基坑群施工叠加效应影响因素
        5.3.2 基坑群施工坑间土体变形分析
        5.3.3 基坑群施工周边环境沉降分析
        5.3.4 考虑叠加效应的基坑群施工环境影响分区
    5.4 考虑叠加效应的基坑群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
        5.4.1 基坑群施工对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5.4.2 基坑群施工对桩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5.4.3 基坑群施工对盾构隧道的影响
    5.5 考虑叠加效应的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实用分析方法
    5.6 工程应用
        5.6.1 工程概况
        5.6.2 理论分析
        5.6.3 数值分析结果
        5.6.4 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坑群施工的变形控制及安全评估
    6.1 引言
    6.2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控制思路
        6.2.1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影响因素
        6.2.2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控制思路
    6.3 基坑群施工环境变形控制方法
        6.3.1 从单体基坑变形源头控制
        6.3.2 阻断基坑变形叠加、传递路径
        6.3.3 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
    6.4 工程应用
        6.4.1 工程背景
        6.4.2 基坑施工方法
        6.4.3 隧道监测方法
        6.4.4 监测结果
        6.4.5 盾构隧道变形特征及安全评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2 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湿陷沉降的二元介质模型理论
    2.1 概述
    2.2 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及特征
        2.2.1 湿陷性黄土的概念
        2.2.2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2.3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
    2.4 湿陷性黄土二元介质模型
        2.4.1 二元介质模型简化
        2.4.2 二元介质模型变形理论
        2.4.3 二元介质模型基本原理
        2.4.4 二元介质模型参数理论
        2.4.5 二元介质模型增湿变形原理
        2.4.6 二元介质模型流动理论及增量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的二元介质在集中力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数学方法
        3.2.1 柱坐标系中的Laplace算子
        3.2.2 Laplace变换的概念及性质
        3.2.3 Hankel变换的概念及性质
    3.3 基于改进的二元介质对集中力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研究
        3.3.1 计算模型
        3.3.2 变形理论
        3.3.3 方程求解
        3.3.4 模型验证计算
        3.3.5 模型演化
    3.4 模型分析
        3.4.1 有限元软件GEO
        3.4.2 集中力作用下线性变形分析
        3.4.3 集中力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基非线性变形分析
        3.4.4 改进二元介质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湿陷性黄土地基砌体结构建筑地基—基础局部脱空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简化
    4.3 中部脱空分析方法
        4.3.1 计算几何模型
        4.3.2 中部脱空分析理论
        4.3.3 边界条件
        4.3.4 方程求解
        4.3.5 模型验证分析
    4.4 端部脱空分析方法
        4.4.1 计算几何模型
        4.4.2 梁端部分析理论
        4.4.3 模型验证分析
        4.4.4 特征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地基—基础局部脱空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砌体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
        5.2.2 单元类型的定义
        5.2.3 几何模型的建立
        5.2.4 划分网格
    5.3 地基-基础局部脱空有限元分析
    5.4 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4.1 变形分析
        5.4.2 内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 发表论文

(5)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变形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
        1.2.2 试验研究
        1.2.3 数值计算与模拟研究
        1.2.4 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与研究
        1.2.5 装配式支护结构的研究应用
    1.3 框架锚杆支护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压力的计算
    2.1 引言
    2.2 土压力理论
        2.2.1 郎肯土压力
        2.2.2 库伦土压力
        2.2.3 Bishop土压力
        2.2.4 改进的土压力
        2.2.5 土压力分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框架锚杆支护结构横梁和立柱变形分析
    3.1 引言
    3.2 框架锚杆支护体系的变形特点
    3.3 框架梁变形计算方法
        3.3.1 经典法
        3.3.2 弹性地基梁法
    3.4 基本假定条件
    3.5 变形计算过程
        3.5.1 锚杆拉力作用下横梁、立柱的变形
        3.5.2 土压力作用下横梁、立柱的变形
        3.5.3 横梁、立柱的位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框架锚杆支护结构锚杆变形计算
    4.1 引言
    4.2 变形计算过程
        4.2.1 自由段变形计算
        4.2.2 锚固段变形计算
        4.2.3 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的切向位移
        4.2.4 锚固砂浆与钢筋的切向位移
        4.2.5 锚固段土体变形计算
    4.3 横梁、立柱结点变形
    4.4 工程案例
        4.4.1 工程概况
        4.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4.3 模拟结果分析
        4.4.4 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变形分析
    5.1 引言
    5.2 强度折减法分析方法
        5.2.1 强度折减法定义
        5.2.2 等比例强度折减
        5.2.3 变模量强度折减
        5.2.4 模量随深度增加时强度折减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基金及项目

(7)多节点加载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研究概况
        1.2.1 适用条件
        1.2.2 作用机理
        1.2.3 受力模式分析
        1.2.4 现有计算方法评述
        1.2.5 现有力学模型概述
        1.2.6 数值模拟
        1.2.7 试验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多节点加载模型试验方案
    2.1 模型尺寸
    2.2 模型材料
    2.3 模型制作
    2.4 试验仪器及方案
第三章 多节点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3.1 格构梁1试验结果分析
    3.2 格构梁3试验结果分析
    3.3 各种加载模式下格梁内力分布
        3.3.1 格梁截面弯矩计算
        3.3.2 格梁截面由扭矩作用所引起的剪力计算
        3.3.3 计算结果分析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计算模型
    4.1 地基模型比较分析
    4.2 节点荷载分配
    4.3 格构梁力学模型计算方法
        4.3.1 反力直线分布假设
        4.3.2 线弹性 Winkler地基模型
        4.3.3 双参数线弹性地基模型
    4.4 考虑摩擦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
        4.4.1 微分方程的建立
        4.4.2 微分方程组的解
        4.4.3 无限长梁上作用—集中力 P
        4.4.4 半无限长梁端部作用—集中力 P
        4.4.5 计算结果
第五章 对比分析
    5.1 相同加载条件下格梁应变、土应力、位移变化对比分析
        5.1.1 横梁变形规律分析
        5.1.2 纵梁变形规律分析
    5.2 不同加载模式下格梁受力状态及地基反力对比分析
        5.2.1 格梁变形及地基反力分析
        5.2.2 格梁3纵梁上、下两部分受力状态异同
    5.3 单、多节点加载条件下格梁受力状态对比分析
        5.3.1 格梁变形及土中应力对比分析
        5.3.2 荷载沿格梁以及地基中土的传播范围分析
    5.4 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自锚式协作体系的简化分析与影响结构性能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发展综述
        1.2.1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发展历史
        1.2.2 国内外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设计方案
    1.3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发展综述
        1.3.1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基本构造及结构特点
        1.3.2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优缺点
        1.3.3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发展现状
    1.4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计算理论和研究现状
        1.4.1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1.4.2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简化分析方法
        1.4.3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1.4.3.1 简化分析
        1.4.3.2 静力性能
        1.4.3.3 动力性能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2.1 弹性地基梁
        2.2.2 响应面法
        2.2.3 最小势能原理
        2.2.4 简化分析步骤
    2.3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2.3.1 工程背景简介
        2.3.2 梁挠度方程的假设
        2.3.3 等效弹性刚度的确定
        2.3.3.1 试验数据设计
        2.3.3.2 刚度分段
        2.3.3.3 等效弹性刚度的求解
        2.3.4 简化计算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2.4 公式普适性验证
        2.4.1 工程背景介绍
        2.4.1.1 大连湾跨海大桥
        2.4.1.2 金州海湾大桥
        2.4.2 验证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关键结构参数对静力性能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静力性能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3.2.1 结构参数的选取
        3.2.2 响应面计算
        3.2.3 响应面模型精度验证
    3.3 单参数的影响
        3.3.1 斜拉索抗拉刚度的影响
        3.3.2 主缆抗拉刚度的影响
        3.3.3 主塔抗弯刚度的影响
        3.3.4 矢跨比的影响
        3.3.5 斜跨比的影响
    3.4 双参数耦合影响
        3.4.1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主缆抗拉刚度
        3.4.2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矢跨比
        3.4.3 主缆抗拉刚度耦合主塔刚度
        3.4.4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斜跨比
        3.4.5 矢跨比耦合斜跨比
    3.5 小结
第4章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关键结构参数对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动力性能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4.2.1 有限元模型
        4.2.2 响应面计算
        4.2.3 响应面模型适用性与精度验证
    4.3 单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4.3.1 斜拉索抗拉刚度的影响
        4.3.2 主缆抗拉刚度的影响
        4.3.3 矢跨比的影响
        4.3.4 斜跨比的影响
    4.4 双参数耦合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4.4.1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主缆抗拉刚度
        4.4.2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矢跨比
        4.4.3 斜拉索抗拉刚度耦合斜跨比
        4.4.4 主缆抗拉刚度耦合矢跨比
        4.4.5 主缆抗拉刚度耦合斜跨比
    4.5 小结
第5章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交叉吊索数量对体系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的影响
        5.2.1 交叉吊索数量对主梁内力和扭转角的影响
        5.2.2 交叉吊索数量对斜拉索应力和应力幅的影响
        5.2.3 交叉吊索数量对吊索内力和应力幅的影响
        5.2.4 交叉吊索数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5.3 交叉吊索区钢箱梁的静力分析与优化
        5.3.1 交叉吊索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2 交叉吊索区钢箱梁的内力及变位
        5.3.3 交叉吊索的设置对过渡段钢箱梁受力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对桥头北滑坡格构梁变形破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滑坡概况
    2.1 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物质组成及结构
        2.1.3 地质构造及地震
        2.1.4 水文地质
    2.2 滑坡治理现状及现场调研情况
        2.2.1 治理现状
        2.2.2 现场调研情况
第三章 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特性研究
    3.1 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实验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备
        3.1.2 试验方案
        3.1.3 试验结果
    3.2 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模型的建立
        3.2.1 蠕变模型的确定
        3.2.2 蠕变模型参数的识别
    3.3 小结
第四章 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数值分析
    4.1 FLAC3D蠕变模块简介
    4.2 数值计算模型
        4.2.1 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
        4.2.2 本构模型及屈服准则
        4.2.3 材料参数
        4.2.4 计算方案
    4.3 计算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引起格构梁变形破坏的机制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D]. 商冬凡. 天津大学, 2017(01)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3]软土中基坑群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变形控制研究[D]. 章红兵.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影响的研究[D]. 汪过兵.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变形计算[D]. 叶炜钠.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6]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地基梁变形计算问题[J]. 裴来元.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9)
  • [7]多节点加载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模型试验研究[D]. 刘晶晶.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8]自锚式协作体系的简化分析与影响结构性能的参数研究[D]. 张文静. 浙江大学, 2020(02)
  • [9]深梁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J]. 夏桂云,曾庆元. 力学与实践, 2015(03)
  • [10]含碎石粉质黏土蠕变对桥头北滑坡格构梁变形破坏的影响机制[D]. 刘庚.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框架结构计算中弹性基础梁的变形计算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