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防止辣椒落花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19)在《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 acid)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樱桃等果树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豇豆等作物的生长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和诱抗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测定了苯肽胺酸3个不同剂量(133.3、200.0和266.7 mg·L-1)处理对辣椒植株生长发育、内源激素及幼苗抗低温和抗干旱的影响,从生理生化角度明确其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苯肽胺酸可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田间试验表明,苯肽胺酸各剂量处理组辣椒植株均生长良好,在测定期(第二次药后7 d、14 d和21 d),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组辣椒株高相对生长速率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6.67-66.67%;200.0 mg·L-1苯肽胺酸处理组辣椒茎粗净增长量和开花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提高了74.83%-179.50%和258.97%-481.92%;在测定期,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可显着提高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11.18%-23.39%和29.19%-60.78%。芸苔素内酯也具有类似效应,除了对辣椒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影响明显外,其余调控作用均弱于苯肽胺酸处理。(2)苯肽胺酸可影响辣椒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变化。在蕾期、花期和果期,各处理组中,133.3 mg·L-1剂量的苯肽胺酸处理可显着提高植株体内的生长素(IAA)和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上升了15.42%-26.03%和降低了22.25%-26.70%;266.7 mg·L-1剂量的苯肽胺酸处理能显着提高植株体内玉米素(ZR)含量,较空白对照升高了23.41%-253.10%;各苯肽胺酸处理对赤霉素(GA3)含量均无明显影响;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的辣椒的IAA/ABA、ZR/ABA、GA3/ABA比值在各测定期均显着升高,而IAA/ZR比值在果期上升。芸苔素内酯处理对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与苯肽胺酸处理存在较大差异。(3)苯肽胺酸可增加辣椒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处理组中,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空白对照增产了37.91%,且辣椒单果重、干物质含量和果形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地增加了14.75%、26.09%和25.38%;各苯肽胺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辣椒果实的营养风味品质,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辣椒素等营养风味物质含量的增加。芸苔素内酯在改善品质效应上要差于苯肽胺酸处理,但对增产效应表现一致,较空白对照增加了38.01%。(4)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低温胁迫。133.3 mg·L-1苯肽胺酸叶面处理辣椒幼苗一次,2 d后给予其中度低温胁迫:12.5℃(16 h L)/7.5℃(8 h D),其生长较为良好,株高、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地增加了7.79%、7.52%、16.46%和11.41%;辣椒幼苗的光合作用得到提高,在测定期,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31.95%-44.74%、8.48%-71.10%和17.59%-76.61%,而气孔限制值减少了13.12%-37.01%;相比于空白对照,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均明显提高,尤其是SOD活性升高了21.04%-38.66%;辣椒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明显增加高,均较空白对照分别升高了9.31%-65.92%、11.35%-20.89%和41.24%-83.08%。另外,在轻度:15℃(16 h L)/10℃(8 h D)和重度:10℃(16 h L)/5℃(8 h D)低温胁迫下,133.3 mg·L-1苯肽胺酸在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也具有类似的影响。芸苔素内酯在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抗低温作用与苯肽胺酸处理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5)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干旱胁迫。133.3 mg·L-1苯肽胺酸叶面处理辣椒幼苗两次(每次间隔2d),2 d后给予其轻度干旱胁迫(50%-6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其生长较为良好:株高、根冠比及壮苗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3.45%、20.21%和23.20%,但对茎粗影响不明显;辣椒幼苗的光合作用得到提高,在测定期,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8.65%-61.04%、20.61%-33.63%和13.30%-39.20%,而气孔限制值减少了12.53%-17.66%;相比于空白对照,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均明显提高,尤其是POD活性升高了28.64%-65.78%;辣椒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明显提高,较空白对照分别升高了21.57%-50.22%、33.46%-58.74%和44.61%-72.92%。另外,在中度(40%-5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重度(30%-4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干旱胁迫下,133.3 mg·L-1苯肽胺酸在胁迫前处理两次,对辣椒幼苗也具有类似的影响。芸苔素内酯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抗干旱作用强于苯肽胺酸处理。综上所述,苯肽胺酸对辣椒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诱导作用。苯肽胺酸主要通过对辣椒内源激素的调控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如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等;通过诱导激活辣椒幼苗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系统,以抵抗低温和干旱对辣椒生长的胁迫。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子豪[2](2019)在《苯肽胺酸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苯肽胺酸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限制了该药剂的推广应用。为探讨该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技术,本研究以大豆为供试作物,以芸苔素内酯(0.075 mg/L)为对照药剂,研究了苯肽胺酸3个剂量(133.3mg/L、200.0 mg/L和400.0 mg/L)喷雾处理后,大豆植株在光合生理、抗逆生理、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变化,以分析探讨该药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苯酞胺酸可调控大豆植株生长,以400.0 mg/L苯肽胺酸处理影响最为显着,在药后第7 d、14 d和21 d,大豆株高相对生长速率较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8.19%、85.71%和104.35%;茎粗净增长量分别提高了33.33%、51.51%和22.91%;各调查期间,大豆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以200.0 mg/L苯肽胺酸处理后,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在药后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0.56%,叶绿素含量在测定期间增加29.6032.28%。芸苔素内酯也具有类似效应,其调控作用高于苯肽胺酸。细胞惊醒剂的调控效果要低于苯肽氨酸。(2)可诱导大豆提高抗逆性。200.0 mg/L苯肽胺酸在测定期间,大豆叶片中CAT及POD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64.44%102.13%、23.5554.61%,游离脯氨酸含量也在提高,比空白对照显着提高17.10%77.80%;相对电导率比空白对照分别降低6.80%-16.72%。芸苔素内酯调对大豆植株抗逆性调控效果要高于苯酞胺酸,细胞惊醒剂较空白对照效果不显着。(3)大豆的产量也略有提高。200.0 mg/L浓度处理后,相比对照,产量提高37.2%,高于空白对照。综上所述,苯肽胺酸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诱导作用。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卫国,刘克禄,陈琛[3](2017)在《2,4-D处理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及制种田第45层花为材料,对授粉花朵人工杂交后,随即用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2,4-D溶液对花梗进行涂抹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重复3次,每重复100朵花。统计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显着提高,其中,20×10-3g/L 2,4-D处理的坐果率最高;10×10-3g/L处理的单果种子数量最多,单果种子产量最高,比CK提高约5.8倍。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对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辣椒杂交制种中,用5×10-320×10-3g/L的2,4-D溶液涂抹杂交授粉花梗,能够显着提高杂交坐果率和杂交果实的单果种子数量及产量,对种子质量各项指标没有显着影响。
张红菊,赵怀勇,郁继华,许耀照[4](2013)在《温室辣椒果实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对外施α-萘乙酸钠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α-萘乙酸钠(α-NaNAA)对辣椒果实生长的调控作用,以陇椒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果实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对α-NaNAA的响应。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α-NaNAA能显着增加辣椒果实长度、果实直径、果皮厚度、单果重和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对照相比,喷施α-NaNAA加快了果实前期的生长速率,缩短了果实的生长期,处理后2030d是辣椒果实迅速增大的时段;提前了果实干重快速增大的开始时间,延缓了结束时间,使果实干重显着增大,而且以35mg·L-1浓度效果更显着;在辣椒果实的单果重相同时,使果实的成熟期提前10d左右。喷施α-NaNAA显着增加了辣椒果实的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ZR)含量,而对吲哚乙酸(IAA)平均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分析表明,辣椒果实的单果重与果实生长期中ABA、GA、IAA和ZR的平均含量水平呈显着正相关。
柯秋平,陈雯婉,韩秋婷,李再峰[5](2012)在《植物高活性剂对辣椒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植物高活性剂(CTK)0.5m.L-1、1.0mg.L-1、2.5mg.L-1、5.0mg.L-1对辣椒喷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CTK促进辣椒生殖生长,1次喷施3天和2次喷施6天后,花芽相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95%、26.50%、65.20%、23.98%和37.51%、52.75%、35.79%、18.15%,幼果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2%、36.74%、65.63%、16.83%和67.26%、24.05%、12.90%、-5.14%;(2)CTK促进辣椒果实生长、提高产量,施药1次和2次,辣椒果实平均横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23%、5.70%、10.83%、14.53%和18.80%、15.95%、12.25%、11.97%,单果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15%、0.61%、5.17%、6.08%和16.21%、3.32%、6.56%、-5.82%,其中以0.5m.L-1 2次处理效果最显着,横径和单果重分别提高18.80%和16.21%.平均长径比对照组缩短约5%.
刘永强[6](2012)在《酒泉地区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辣椒,又名叫番椒、秦椒,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10%以上。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其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是辣椒等蔬菜繁种的良好基地。目前酒泉辣椒杂交育种仍以两自交系育种为主,人工去雄制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文章结合酒泉地区生产实际,论述辣椒人工去雄制种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陶陶[7](2012)在《米枣落果生理机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果实发育、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选择不同树势的米枣树,调查其落果动态,通过分析米枣生理落果期间正常果和落果的主要内含物、内源激素和细胞壁酶等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米枣落果的生理机制;同时对相同长势试验树进行不同种类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枣果实落果和果实发育、品质的影响,探索米枣保花保果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施用时期,以期为提高米枣坐果率、品质,推进米枣产业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势对米枣的落果程度有影响,总的落果率表现为弱树>强树>中树。米枣落果主要有两个高峰,第一次落果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落果量大,落果速度快;第二次落果高峰在8月中旬,落果较第一次的落果量少,速度慢。2、在果实发育期间,不同树势米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总的趋势一致,都是在不断增长,基本上中等树势果实含糖量高于强树和弱树,同时,同种树落果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同期正常果。不同树势果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总趋势一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和8月上旬,总体来说同种树落果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同期正常果。可见低含量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与米枣落果的产生有关。3、在米枣果实的整个生理落果期间,正常果中GA3和IAA含量始终都高于同期落果中的含量,而作为抑制生长的ABA在落果中的含量却高于相应的正常果。同时,在米枣的落果高峰期尤其是在第一个落果高峰期,都伴随着GA3、IAA含量的下降和ABA的上升。米枣果实内低含量的GA3、IAA和高含量的ABA是米枣落果的原因。4、在米枣果实的整个生理落果期间,强、中、弱三种树势落果的PE活性、PG活性和Cx活性都高于其正常果的活性。米枣的PE活性在生理落果的第一个生理高峰期是处于其第一高峰期,PE活性最高是7月底比米枣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期早,表明PE活性对米枣的落果有影响;米枣的PG活性在生理落果的第一个生理高峰期是处于较低值,PG活性最高是7月底比米枣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期早,表明与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只是比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形成的早,表明PG活性对米枣的落果有影响。米枣Cx活性变化规律与落果动态变化规律相似,米枣果实中Cx活性是引起米枣生理落果的重要原因。5、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枣丰灵和赤霉素对米枣保果的影响不同,其中20mg/L的赤霉素和40mg/L的枣丰灵对米枣保果具有明显的效果,GA320mg/L处理的落果率最低,比对照落果率低8.5%,枣丰灵40mg/L的处理比对照落果率低3.7%。幼果期喷施的各浓度的防落素和萘乙酸均对米枣具有明显的保果效果。6、米枣果实纵横径和鲜重生长规律均表现为典型的双“S”型曲线。不同种类和浓度植物生长调剂剂处理对米枣单果重、果实纵横径的效应有差异。盛花期喷施的30mg/L GA3的处理单果重最大,比对照增加了0.5179g,增重13.3%。40mg/L枣丰灵的处理单果重比对照增加了0.2337g。幼果膨大初期喷施的NAA各浓度处理单果重均显着高于对照,20mg/L NAA的处理单果重最大,比对照增加了0.66g,20mg/L防落素处理单果重最大比对照增加了0.35g。7.花期喷施赤霉素对成熟米枣果实中可溶性糖以及Vc含量比对照均有所降低,枣丰灵对成熟米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Vc含量均有所降低。幼果期喷施防落素后,虽然能增大成熟果实的纵横径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但果实的单果重、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均略有降低。米枣幼果期喷施低浓度10mg/LNAA,成熟果实中的可滴定性酸含量变化不大,但单果重、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上提升了米枣果实的品质。
温明霞[8](2012)在《重庆柑橘钙素营养及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钙是柑橘(Citrus L.)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是细胞壁及膜系统的构成成分,果实中钙含量的高低,决定着果实细胞的结构牢固性和膜系统的稳定性,与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重庆是柑橘生长的最适宜生态区之一,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26×105hm2,柑橘产业已成为重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重庆市柑橘裂果、油胞下陷等生理性病害问题突出,果实采后不耐贮藏,严重阻碍了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些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是否与钙素营养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对落叶果树(苹果、梨等)的钙素营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柑橘钙素营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柑橘对钙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等方面尚未见报道;在钙与果实品质及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关系上,大多是通过采后补钙来进行研究,缺乏在果实生长期补钙对果实内在品质及贮藏性影响的相关报道。因此,调查重庆市柑橘园的钙素营养现状,研究柑橘对钙的吸收及分配规律,弄清钙调控果实品质及生理性病害的潜在机制,对于改善柑橘钙素营养,减少裂果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延长果实贮藏寿命,制定柑橘钙素优化管理措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贮藏试验和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市主产区柑橘园为研究对象,开展柑橘园土壤、叶片钙营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土壤钙与叶片钙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品种间钙含量的差异,明确重庆市柑橘园钙素营养现状及影响因子,以期为重庆市柑橘园的钙素调控提供基础数据。以重庆市大面积栽培的鲜食品种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年生长周期内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树体解析,来研究成龄柑橘树对钙的吸收及分配特征,明确柑橘对钙的需求规律,旨在为柑橘钙素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容易发生裂果的柑橘品种-锦橙为研究对象,开展正常果与裂果果实及营养母枝叶片养分含量的分析,明确影响柑橘裂果的关键因子;采用田间试验在花前及幼果期进行树体喷钙处理,研究钙对裂果、果皮结构物(果胶)及其水解酶类、活性氧清除酶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明确钙调控柑橘果实裂果的生理机制。在柑橘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生长、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探讨钙影响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生理机制,为合理调控柑橘园钙素营养、有效防止果实裂果和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对重庆市218个柑橘园土壤和叶片的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柑橘园土壤钙含量丰富,平均为3316.7mg/kg,其中49.5%的土壤有效钙含量较高(>3000mg/kg),缺钙的土壤(<1000mg/kg)仅占17.9%;但是柑橘叶片钙含量(<30g/kg)低量或缺乏的柑橘园占38.3%,叶片钙含量(>70g/kg)过高的仅占0.3%;叶片钙含量不足的样本数明显高于缺钙土壤,说明土壤中充足的钙并不能完全保障柑橘对钙素营养的需求。土壤钙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着正相关,随着土壤pH的降低,土壤有效钙含量呈降低趋势。长期施肥等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壤pH的变化,进而明显影响钙素含量。与背景样相比,重庆市84.6%的柑橘园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9.6%,土壤pH值小于5.5的柑橘园明显增加,占调查总数的32.7%,在柑橘生产中应防止土壤酸化等造成土壤缺钙进而影响树体的钙素营养。土壤钙与柑橘叶片钙含量的关系因土壤钙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土壤有效钙含量低(<1000mg/kg)时,叶片钙含量也低(<30g/kg),在此范围内叶片钙含量随土壤有效钙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极显着的正相关:y=0.0151x+16.459(r=0.608**, n=39, r0.01=0.408);当土壤有效钙含量在高量或过量范围时,二者的相关关系不显着,叶片缺乏和过量现象并存。说明缺钙土壤必然造成叶片钙营养不足,而钙含量高的土壤上也可能发生叶片缺钙现象,土壤施钙对叶片钙含量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不同种类柑橘叶片钙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脐橙最高,锦橙最低,主要与树体本身的遗传特性及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有关;不同种植区柑橘园叶片钙含量平均为32.7g/kg,除永川和江津低于适宜范围外,其它各地均处于适宜范围;叶片钙含量与镁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氮、磷、钾、铁、锰呈显着负相关,与其它养分不相关。柑橘对钙吸收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年生长周期内,7年生的北碚447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Jinchen)树每株从土壤中吸收了119.4g钙,其中81.0%用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消耗,19.0%用于根系的生长需求。果实膨大期和萌芽抽梢期是柑橘需钙最多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吸收的钙分别占全年吸钙总量的66.3%和32.7%,因此在这两个时期是补充树体钙素营养的关键期。成熟期柑橘树体中钙含量为:叶片>枝>根>果实,柑橘树体吸收的钙大部分贮藏于枝梢和叶片,枝、叶、根、果实的钙素累积量分别占整株钙累积总量的50.7%、25.0%、21.2%和3.1%,在不同枝梢中,主干为钙素的主要贮藏场所,成熟期果实的钙含量和累积量均表现为最低,是果实容易发生生理性病害的原因之一柑橘不同器官钙含量大小表现为:叶片钙含量高于枝条,1年生枝条钙含量高于多年生枝条;随着新生器官的生长,成龄枝梢的钙含量降低,而幼嫩器官钙含量呈增加趋势;枝梢皮层的钙含量远高于其木质部的钙含量,随着枝条的加粗变老,皮层钙含量和累积量逐渐增加,而木质部的钙含量则与之相反。柑橘不同器官在不同生长期对钙素的需求量不同,果实的主要需钙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生长期;新生枝梢和根系对钙的吸收需求主要发生在萌芽抽梢期和果实膨大生长期;成龄枝梢的主要需钙期为果实膨大生长期。由于果实蒸腾力弱,根系吸收的钙难以到达果实,因此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生长期喷施钙是调控果实缺钙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北碚447锦橙果园的调查研究和采样分析,研究了裂果和正常果功能叶片、果皮和果肉中N、P、K、Ca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探讨了钙与锦橙裂果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裂果植株叶片和裂果果皮、果肉的钙含量均显着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中的钙呈极显着的负相关;裂果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较高,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低;果实的裂果率与果皮中的PPO活性成显着正相关,与CAT活性和原果胶(PP)含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果皮中钙含量不足导致细胞壁水解酶(PG、CX)和PPO活性提高、维持果皮强度和延展性的原果胶含量降低是锦橙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喷钙处理显着降低了果皮中MDA的含量和PPO、POD、PG、CX活性,提高了SOD、CAT活性,果皮中原果胶的含量显着增加,提高了果皮的弹性和抗裂能力,从而降低了果实膨大生长期的裂果率。因此,在果实生长期补充钙是减少锦橙裂果的有效措施。柑橘生长期喷钙能显着增加果实钙含量,提高果实成熟时的Vc含量,并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Vc等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改善果实风味和品质。在柑橘生长的不同时期喷钙均能提高果皮和果肉中抗氧化酶(CAT、SOD)活性,降低细胞壁水解酶(PG、C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果胶的分解转化速度减慢,丙二醛、可溶性果胶的含量明显降低,从而维持果皮具有一定的强度,延缓了果实的衰老,降低烂果的发生率,延长了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其中以幼果期喷钙在提高果实钙含量、改善贮藏性等方面的效果最佳,其次是果实膨大生长期喷钙,成熟期喷钙效果最差。因此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生长期喷钙是改善柑橘钙素营养、减少柑橘果实裂果、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后果实贮藏保鲜期的重要措施。
赵尊练[9](2010)在《线辣椒/小麦套作高产机理研究及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鉴定》文中指出线辣椒是一年生辣椒种(Capsicum annuum L.)中的一个类型或变种,长期以来,在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市、区)有规模化种植。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线辣椒种植历史悠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 000~50 000 hm2,最高年份超过70 000 hm2。与小麦套作是关中西部地区线辣椒的主要栽培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为了探明线辣椒/小麦套作的增产机理,为这一种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搞清线辣椒种子及其植株携带病毒病的现状,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借鉴,本试验做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在线辣椒与冬小麦套作条件下,观测了线辣椒移栽后的缓苗期以及冠层光照强度的日变化,测定了线辣椒生育期间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光合速率、病毒病发病株率、果实产量等农艺和生理性状;(2)鉴定了陕西线辣椒产区的主要病害——病毒病的病原及发病情况。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与小麦套作可以极显着地缩短线辣椒定植后的缓苗期,一般缩短2~3 d;(2)在麦辣共生期,套作线辣椒接受的光照强度日平均值显着低于单作辣椒,但在一天内的大部分时段基本可以满足线辣椒光合的需要;从线辣椒/小麦条带走向看,东西走向的线辣椒接受直射光的时间显着大于南北走向,即东西走向更有利于套作线辣椒的生长。(3)套作条件下,线辣椒的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单作,是单作辣椒的1.6~2.0倍,这种差异在小麦收获后虽然有所缩小,但直到线辣椒收获结束时仍然存在。(4)麦辣共生期间,线辣椒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显着低于单作辣椒;小麦收获32 d后,二者的差异基本消失。(5)在麦辣共生期,单作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套作的,小麦收获之后,二者的差异逐渐缩小,到小麦收获后第20 d左右,二者的差异不再显着;麦辣共生期间,单作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套作辣椒的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6)套作线辣椒的株高显着高于单作,在小麦收割32 d后,这种差异亦然显着;套作条件下线辣椒叶片明显偏大,叶片的长度与宽度与单作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共生条件结束以后生长出来的叶片在长、宽方面的差异消失。(7)套作可以降低线辣椒病毒病的感病株率,与单作辣椒相比,降低幅度达50%~60%。(8)产量统计结果表明,套作条件下4个线辣椒品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产幅度达15%~21%。(9)在4个供试线辣椒品系(L1、L2、L3、L5)中,套作和单作处理下,基本上各项指标均以L2最高,其他3个品系间无规律性显着差异。(10)采自陕西线辣椒主产区的所有28份线辣椒种子样品中,与T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者占14.29%,呈弱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占39.29%;与CMV呈阳性反应者占7.14%,呈弱阳性反应者占46.43%;与PVY呈阳性反应者为0,呈弱阳性反应占3.57%;随机抽取5份种子育苗,通过RT-PCR检测,未扩增出BBWV的CP基因,说明所抽取的种子样品未携带BBWV或种子带毒量较少而不足以引起幼苗发病。(11)对2007年6月所采的32份叶样检测表明,带毒样品占78.1%,其中28.1%为复合侵染;与TMV呈阳性反应者占12.5%,呈弱阳性或疑似阳性反应者占28.1%;与CMV呈阳性反应者占12.5%,呈弱阳性或疑似阳性反应者占34.4%;与PVY呈阳性反应者占3.57%,呈疑似阳性反应者占15.6%。对2007年9月所采的32份叶样检测表明,带毒样品占87.5%,其中46.9%为复合侵染;与TMV呈阳性反应者占25.0%,呈弱阳性或疑似阳性反应者占31.3%;与CMV呈阳性反应者占18.8%,呈弱阳性或疑似阳性反应者占34.4%;与PVY呈阳性反应者占15.6%,呈疑似阳性反应者占21.9%。这些结果说明陕西关中线辣椒产区9月份辣椒病毒病的发病率总体高于6月份。(12)从检测的3种病毒的总体区域分布看,9月下旬采自宝鸡地区的16份样品中,带毒样品占81.3%;采自咸阳地区的8份样品中,带毒样品占87.5%;采自渭南地区的8份样品中,带毒样品占100.0%。说明在陕西省关中线辣椒主产区的3个大区(西部、中部和东部)中,东部病毒病相对较重,中部次之,西部稍轻。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恢复生长快、苗期功能叶片数多、叶面积指数高、叶片宽大、感病毒病株率低是线辣椒/小麦套作栽培中线辣椒高产的主要机理。虽然套作存在遮阴,麦辣共生期间散射光的光照强度偏低,但直射光的光照强度总体上基本能够满足线辣椒光合作用的需要;虽然套作期间线辣椒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显着低于单作,叶片光合速率也明显低于单作,但共生期结束后与单作的差异很快消失,并且到开花结果期,套作辣椒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还超过了单作辣椒,加之较高叶面积指数和较低感病毒病株率的弥补,最终,套作处理的4个线辣椒品系的果实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单作,增产幅度达15%~21%。(2)在陕西线辣椒主产区,线辣椒种子携带的病毒主要为TMV和CMV,基本未携带PVY和BBWV;线辣椒病毒病的发病率9月份总体高于6月份;关中东部病毒病相对较重,中部次之,西部稍轻。
郭晓冬[10](2008)在《低温弱光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中常见的低温弱光环境,从辣椒生长形态、光合作用、矿质营养元素吸收、耐冷性指标等方面探讨了辣椒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机制,旨在为辣椒设施栽培和耐低温弱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弱光可显着影响辣椒茎的伸长量、茎粗的增长量、及叶面积的增长量;分别在偏低温(昼21~23℃/夜8~10℃),极端低温(昼15~20℃/夜5~6℃)条件下,进一步降低光照,茎的伸长量、茎粗的增长量、及叶面积的增长量差异不显着,而在一定的弱光(150μmol·m-2·s-1,100μmol·m-2·s-1)下,随着温度的下降,辣椒茎的伸长量、茎粗的增长量、及叶面积的增长量显着降低,说明低温对辣椒茎的伸长、茎粗增长及叶面积增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弱光。2、低温弱光环境下,两个参试品种辣椒植株的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明显减少,而且地上部变化最为突出。与对照相比,偏低温弱光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缓慢增长,且随着光照减弱,干物质积累也显着减少;实验结果显示,白天15~20℃、夜间5~6℃是辣椒生长的临界温度,处理7~15天,辣椒干物质积累呈现负增长。若遇到这种气候条件,生产中应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此环境持续超过5~7天,否则辣椒生长将无法恢复。3、低温弱光处理使辣椒植株根系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低温弱光处理7天后,在对照条件下恢复生长10d,偏低温弱光处理的植株根系活力可恢复至与对照相同或接近的水平,而极端低温弱光处理的植株根系活力仍很低,表明低温是影响辣椒根系活力的首要限制因子。4、低温弱光显着影响辣椒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研究表明,偏低温弱光及其处理初期,矿质元素从根系向茎、叶的运输减缓,随着温度、光照的逐步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代谢都受到抑制,矿质元素的吸收明显减弱。陇椒2号在偏低温弱光下,K在辣椒叶片中相对富集、增强了叶片渗透势,这可能是陇椒2号耐低温弱光的机理之一。辣椒在低温弱光下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特点是,偏低温较弱光下(21~23℃/8~10℃、150μmol·m-2·s-1),叶片中Fe和Mn的含量高于对照,表明植物自身通过调节营养元素的分配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同时呼吸作用增强;其余处理Zn、Mn、Cu、Fe等微量元素在根部积累,说明此时微量元素的吸收、运输受阻。随着低温弱光逆境的持续,叶片的光合、呼吸均显着减弱,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显着减少。5、辣椒经低温弱光处理后,光合色素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两个供试辣椒品种有明显差异。陇椒2号耐低温弱光的能力较佳木斯强,在低温弱光处理初期,其叶绿素含量及其组成比例的变化均小于佳木斯,而且在偏低温弱光下,其对弱光的适应性调节能力较强;而佳木斯在处理初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即随温度降低而有显着变化,叶绿素b含量急剧下降导致chla/b比值显着提高,说明在低温弱光下chlb被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低温弱光下辣椒的光合参数均显着降低。两个供试辣椒品种之间的光合特性略有差异,佳木斯对低温弱光的反应比陇椒2号敏感,尤其随光照降低,其光合作用显着降低。6、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偏低温下,随着光照减弱,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着;在极端低温下,随着光照进一步减弱,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提高,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同一温度下,随着光照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也显着增加,由此可初步判断,低温是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直接原因。7、经偏低温较弱光(21~23℃/8~10℃、150μmol·m-2·s-1)处理后,辣椒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温度、光强的逐步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SOD、POD活性显着降低。8、在偏低温较弱光下,辣椒能积累更多的脯氨酸,增强渗透调节,减轻低温冷害。随着温度的降低、光照的减弱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辣椒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下降且下降幅度依次增大;笔者认为,可溶性糖是光合作用产物的重要组成分,低温弱光处理已显着阻碍了光和产物的合成及运输,因此,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不宜作为测定辣椒幼苗耐冷性的指标。9、试验还通过外源Ca2+及Ca2+信号抑制剂对低温下辣椒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验证了Ca2+信号系统参与了调节辣椒幼苗抗寒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
二、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防止辣椒落花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防止辣椒落花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及分类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1.2.1 促生长发育效应 |
1.2.2 增产效应 |
1.2.3 改善果实品质效应 |
1.2.4 其他效应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 |
1.3.1 抗低温效应 |
1.3.2 抗干旱效应 |
1.3.3 其他抗性效应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辣椒上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5 苯肽胺酸的研究概况 |
1.6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4 辣椒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5 辣椒果实品质的测定方法 |
2.2.6 辣椒产量的测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2.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2.4.4 苯肽胺酸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
2.4.5 苯肽胺酸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3.2.4 辣椒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能力初步评价结果 |
3.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干旱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4.2.4 辣椒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干旱能力初步评价结果 |
4.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4.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5.1 苯肽胺酸能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 |
5.2 苯肽胺酸具有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功效 |
5.3 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低温和抗干旱 |
5.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诱导效应优于干旱胁迫 |
5.5 苯肽胺酸提高辣椒幼苗抗逆性的主要作用方式为诱导作用 |
5.6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苯肽胺酸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
1.1.1 生长素类 |
1.1.2 赤霉素类 |
1.1.3 乙烯类 |
1.1.4 脱落酸类 |
1.1.5 油菜素类固醇 |
1.1.6 植物生长抑制物质 |
1.1.7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1.2.1 促生长发育效应 |
1.2.2 增产效应 |
1.2.3 改善果实品质效应 |
1.2.4 其他效应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 |
1.3.1 抗低温效应 |
1.3.2 抗干旱效应 |
1.3.3 其他抗性效应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上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5 苯肽胺酸的研究概况 |
1.6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苯肽胺酸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供试作物 |
2.1.1.2 供试药剂 |
2.1.1.3 主要试剂 |
2.1.1.4 主要设备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 大豆叶片光合特性测定方法 |
2.2.4 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5 细胞膜相对透性测定 |
2.2.6 脯氨酸的测定 |
2.2.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8 百粒重及产量测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苯肽胺酸对大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苯肽胺酸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苯肽胺酸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苯肽胺酸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苯肽胺酸对大豆叶片细胞间膜透性的影响 |
3.2.4 苯肽胺酸对大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苯肽胺酸对大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6 苯肽胺酸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苯肽胺酸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
4.2 苯肽胺酸能够诱导大豆植株抗逆性增强 |
4.3 苯肽胺酸具有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的功效 |
4.4 下一步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温室辣椒果实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对外施α-萘乙酸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α-NaNAA对辣椒果实生长的影响 |
3.1.1 对果实长度的影响 |
3.1.2 对果实直径的影响 |
3.1.3 对果皮厚度的影响 |
3.1.4 对果实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对单果干物质量及增长率的影响 |
3.2 α-NaNAA对辣椒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1 对ABA含量的影响 |
3.2.2 对IAA含量的影响 |
3.2.3 对GA含量的影响 |
3.2.4 对ZR含量的影响 |
3.3 辣椒单果重量与果实内源激素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α-NaNAA对辣椒果实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 α-萘乙酸钠对辣椒果实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
(6)酒泉地区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的培育 |
1.1 种子处理及催芽 |
1.2 播期确定 |
1.3 大棚分苗及管理 |
2 制种田块选择与大田定植 |
2.1 制种田块选择 |
2.2 大田定植 |
3 定植后管理 |
4 人工杂交授粉 |
4.1 授粉工及工具准备 |
4.2 花粉制取 |
4.3 选花去雄 |
4.4 授粉 |
5 采种 |
5.1 采收 |
(7)米枣落果生理机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果实发育、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枣树概述 |
1.2 米枣研究概况 |
1.3 落果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胞壁酶与果实脱落的关系 |
1.3.2 内源激素与果实脱落的关系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防止专树落果上的应用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米枣落果机理研究 |
3.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専落果及果实发育、品质影响的研究 |
3.3 试验方法 |
3.3.1 落果机理研究 |
3.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落果、发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
3.4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米枣落果生理机理的研究 |
4.1.1 落果动态 |
4.1.2 果实发育期间主要内含物变化 |
4.1.3 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4.1.4 果实发育期间细胞壁酶活性变化分析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専落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的研究 |
4.2.1 GA_3和枣丰灵处理对米枣落果的影响 |
4.2.2 GA3和専丰灵处理对米専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4.2.3 NAA对未专洛果和果头品质的影响 |
4.2.4 防落素对米专落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5 讨论与小结 |
5.1 米枣的落果机理 |
5.1.1 树势对落果动态的影响 |
5.1.2 营养物质对落果的影响 |
5.1.3 内源激素含量与米枣落果的关系 |
5.1.4 细胞壁酶活性与米枣落果的关系 |
5.2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枣果实发育及品质影响 |
5.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米枣落果的影响 |
5.2.2 GA3和枣丰灵处理对米枣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米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5.2.4 关于不同生长调节剂在米枣上喷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重庆柑橘钙素营养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钙在果树生产中的作用 |
1.2.1 钙的营养功能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2 缺钙症状及潜在原因 |
1.2.3 钙对植物体其它营养元素的影响 |
1.2.4 合理的补钙措施 |
1.3 果树对钙的吸收、转运及分配 |
1.3.1 果树对钙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
1.3.2 钙在果树体内的运输及分配 |
1.4 钙在果树生理代谢中的作用 |
1.4.1 钙与裂果等生理性病害 |
1.4.2 钙与相关酶类 |
1.4.3 钙与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 |
1.5 钙对果实贮藏性能的影响 |
1.5.1 钙与果实的呼吸作用 |
1.5.2 钙与果实的硬度 |
1.5.3 钙与果皮的电导率 |
1.5.4 钙延缓果实衰老的可能性机理 |
1.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前言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重庆市柑橘园钙素营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2.3.2 柑橘树体对钙的吸收及分配研究 |
2.3.3 柑橘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
2.3.4 钙对柑橘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市柑橘园钙素营养现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重庆市柑橘栽培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方法 |
3.1.3 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 |
3.1.4 柑橘园钙素含量分级标准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庆市柑橘园土壤钙含量现状 |
3.2.2 柑橘园土壤酸碱度与钙含量的关系 |
3.2.3 重庆市柑橘叶片钙含量现状 |
3.2.4 影响柑橘叶片钙含量的因素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柑橘树体对钙的吸收及分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样品的采集方法 |
4.1.3 样品的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年生长周期内柑橘树干物质累积与钙吸收动态变化 |
4.2.2 年生长周期内钙在柑橘树体的分配 |
4.2.3 柑橘树体不同器官钙含量及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
4.2.4 年生长周期内皮层和木质部钙含量及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柑橘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柑橘裂果的调查研究 |
5.1.2 喷钙试验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柑橘裂果与正常果中N、P、K、Ca含量的差异 |
5.2.2 柑橘裂果及正常果果皮中果胶、丙二醛含量及酶活性的差异 |
5.2.3 钙对裂果率及果皮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钙对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田间试验设计 |
6.1.2 样品采集及采后处理 |
6.1.3 样品的测定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时期喷钙对成熟期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2 不同时期喷钙对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
6.2.3 不同喷钙处理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 |
6.2.4 不同处理贮藏期间果实中酶类的变化 |
6.2.5 不同处理贮藏期间果实中果胶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9)线辣椒/小麦套作高产机理研究及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概述 |
1.2 线辣椒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地位 |
1.3 陕西线辣椒的栽培历史和生产现状 |
1.4 辣椒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
1.4.1 间作套种的主要优缺点 |
1.4.2 间作套种对辣椒生长环境的影响 |
1.4.3 辣椒与其他植物间作套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4.4 间作套种对复合群体根际土壤酶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1.4.5 间作套种对复合群体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 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 |
1.5.1 辣椒病毒病的症状 |
1.5.2 辣椒病毒病的病原研究概述 |
1.5.3 辣椒病毒检测方法研究概述 |
1.5.4 辣椒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
1.5.5 辣椒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 |
1.5.6 辣椒抗病毒病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线辣椒/小麦套作高产机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2 线辣椒缓苗时间的观测 |
2.2.3 线辣椒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2.2.4 线辣椒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5 套作条件下辣椒冠层接受直射光时间的测定 |
2.2.6 套作条件下辣椒冠层光照强度日变化的测定 |
2.2.7 线辣椒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的测定 |
2.2.8 线辣椒农艺性状的测定 |
2.2.9 线辣椒病毒病发病株率的调查和统计 |
2.2.10 线辣椒产量的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套作对线辣椒缓苗时间的影响 |
2.3.2 套作对线辣椒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3 套作对线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4 套作条件下辣椒冠层接受直射光的时间 |
2.3.5 套作条件下辣椒冠层光照强度的日变化 |
2.3.6 套作对线辣椒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7 套作对线辣椒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2.3.8 套作对线辣椒株高等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9 套作对线辣椒病毒病的影响 |
2.3.10 套作对线辣椒产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套作对线麦辣生长发育的利与弊 |
2.4.2 关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3 关于光合速率及测定叶片的选择 |
2.4.4 关于光合速率与植株生长量的问题 |
第三章 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剂 |
3.2.3 种子带毒的ELISA 检测 |
3.2.4 种子带毒的RT-PCR 检测 |
3.2.5 种植观察试验 |
3.2.6 叶片样品病毒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线辣椒种子带毒情况 |
3.3.2 线辣椒植株带毒情况 |
3.4 讨论 |
3.4.1 关于种子带毒与植株发病的问题 |
3.4.2 关于辣椒类型与种子带毒的问题 |
3.4.3 关于品种与种子带毒的问题 |
3.4.4 关于品种与植株带毒的问题 |
3.4.5 关于线辣椒植株带毒的区域分布 |
3.4.6 关于线辣椒植株带毒的时间分布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1.1 线辣椒/小麦套作高产机理研究的结论 |
4.1.2 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鉴定的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低温弱光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植物低温逆境研究进展 |
1.2.1 冷害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2 细胞膜系统与植物的抗冷性 |
1.2.3 细胞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的抗冷性 |
1.2.4 叶绿素与植物的抗冷性 |
1.2.5 植物激素与植物的抗冷性 |
1.2.6 外源Ca (2+)与植物的抗冷性 |
1.3 植物弱光逆境研究进展 |
1.3.1 弱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3.2 弱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弱光对植物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 |
1.3.4 弱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低温弱光逆境与辣椒落花落果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3.1 植株生长势 |
2.3.2 植株干物质积累 |
2.3.3 植株矿质营养元素测定 |
2.3.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5 根系活力测定 |
2.3.6 叶片细胞膜透性 |
2.3.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2.3.8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9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 |
2.3.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3.1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1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13 光合参数测定 |
2.3.1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形态的影响 |
3.1 低温弱光对株高增长量的影响 |
3.2 低温弱光对茎粗增长量的影响 |
3.3 低温弱光对叶面积的影响 |
3.4 低温弱光对辣椒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四章 低温弱光对辣椒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
4.1.1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1.2 对辣椒幼苗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营养元素摄取量的影响 |
4.2.1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大量营养元素摄取量的影响 |
4.2.2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微量营养元素摄取量的影响 |
4.3 低温弱光对辣椒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五章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5.1 低温弱光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 低温弱光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六章 低温弱光对辣椒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6.1 低温弱光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6.2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片SOD酶活性的影响 |
6.3 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叶片POD酶活性的影响 |
6.4 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七章 低温弱光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7.1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2 低温弱光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7.3 低温弱光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八章 外源Ca~(2+)、W7和EGT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渗透物质的调节 |
8.1 不同Ca~(2+)浓度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8.2 不同Ca~(2+)浓度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8.3 不同Ca~(2+)浓度处理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8.4 Ca~(2+)专一螯合剂EGTA和CaM拮抗剂W7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8.5 Ca~(2+)专一螯合剂EGTA和CaM拮抗剂W7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8.6 Ca~(2+)专一螯合剂EGTA和CaM拮抗剂W7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形态的影响 |
9.1.2 低温弱光对辣椒矿质养分吸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9.1.3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9.1.4 低温弱光对辣椒细胞膜透性及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9.1.5 低温弱光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9.1.6 Ca~(2+)及Ca~(2+)信号抑制剂对低温胁迫下辣椒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9.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防止辣椒落花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D]. 吴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2]苯肽胺酸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D]. 李子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2,4-D处理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陈卫国,刘克禄,陈琛. 西北农业学报, 2017(07)
- [4]温室辣椒果实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对外施α-萘乙酸钠的响应[J]. 张红菊,赵怀勇,郁继华,许耀照. 中国沙漠, 2013(06)
- [5]植物高活性剂对辣椒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J]. 柯秋平,陈雯婉,韩秋婷,李再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6]酒泉地区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注意的几个问题[J]. 刘永强. 吉林农业, 2012(09)
- [7]米枣落果生理机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果实发育、品质的影响[D]. 陶陶.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8]重庆柑橘钙素营养及调控研究[D]. 温明霞. 西南大学, 2012(11)
- [9]线辣椒/小麦套作高产机理研究及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鉴定[D]. 赵尊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10]低温弱光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D]. 郭晓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