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粮间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苏康柅[1](2021)在《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在间作(核桃-玉米)模式下的生长特性及品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燕超[2](2021)在《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文中提出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具有产出高,效益好的特点,已成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饲草生产模式之一,在解决家畜冬春饲草不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这两种牧草不同间作条件下产量与质量,及其增产机理尚知之不多。本研究以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青引2号燕麦(Avena sativa)为试验材料,2019-2020连续两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开展试验,共设置了12个间作配置处理,研究其不同间作系统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结合光能利用效率、固氮量及氮素转移量等测定,探讨了间作作用效果的机理。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配置处理对燕麦与春箭筈豌豆在盛花期、结荚期(灌浆期)的地上生物量均影响显着(P<0.05)。两种牧草在盛花期、结荚期(灌浆期)总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097-7560 kg hm-2、7831-9793 kg hm-2,较两种牧草相同生育期单作牧草产量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37%-39%,29%-41%。其中,在盛花期,以燕麦/春箭筈豌豆间作比例1:1、距离40 cm产量最高,而在结荚期(灌浆期)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20 cm的处理,产量达最高。另外,不同间作配置处理对燕麦与春箭筈豌豆种子产量亦影响显着(P<0.05),两种牧草的种子产量分别为7101-9295 kg hm-2、1244-1875 kg hm-2;不同间作处理燕麦种子产量较其单作提高38.6%-81.4%,以间作比例1:3、间作距离20 cm的处理最高,春箭筈豌豆的较其单作减少了9.0%-36.8%,以单作种子产量最高。2.不同间作配置处理提高了间作植物的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燕麦粗纤维含量。结合两年结果,盛花期以间作比例1:3,同行混播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同时粗纤维含量最低,效果最佳;而灌浆期、成熟期(脱粒)则依次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和相同行数比例、同行混播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结合两种牧草草产量计算,盛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脱粒后)间作总的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为534-664 kg hm-2、544-833 kg hm-2和380-529 kg hm-2,较对应单作加权平均值分别提高1.62%-39.07%、2.44%-13.15%和5.26%-21.79%。三个生育期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以间作比例1:1,间距40 cm、间作比例2:3,间距20 cm和间作比例2:3,间距40 cm处理的最高。3.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提高牧草产量的部分原因是两种牧草株高的增加和总的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在12个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中,春箭筈豌豆在播后70-73 d(盛花期)和113-115 d(成熟期)的平均株高分别为46.0-65.1 cm和61.1-95.4 cm,较其单作时分别提高了1%-40%和5%-61%。其中盛花期以间作比例1:1,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成熟期以间作比例1:2,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另一方面间作系统中燕麦成熟期平均株高为136.7-151.8 cm,较其同期单作提高了1%-12%,其中间作比例1:2,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燕麦其余各生育期平均株高与其单作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间作配置处理的总的光能利用效率为0.76-0.97g MJ-1,较两种牧草分别单作的光能利用效率加权平均值提高了15.66%-46.65%,差异显着(P<0.05)。其中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4.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下春箭筈豌豆盛花期平均固氮量在34.0-41.4 kg hm-2,固氮百分率为39.5%-48.5%。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下春箭筈豌豆整体固氮量随单位面积燕麦播种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以间作比例1:1处理春箭筈豌豆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最高。另一方面,燕麦吸收来自春箭筈豌豆固定的氮素占植物总氮量的百分率(%Ntr(oat))随播种比例而显着变化(P<0.05),%Ntr(oat)平均为11.8%-17.8%,氮素转移量为9.52-16.50 kg hm-2。其中,以间作比例2:3处理%Ntr(oat)最高,间作比例1:2次之,分别为17.78%、16.33%。以干草调制为目的,在盛花期刈割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处理最佳,其产量最高,光能利用效率最好,牧草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品质最佳,同时春箭筈豌豆固氮量高,氮转移量较好。综合两年的饲草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春箭筈豌豆固氮效果和固氮转移量的分析,合理的间作距离和行数比搭配对燕麦和春箭筈豌豆的优质高产有很大关系。
曹铨[3](2020)在《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果园生草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还能生产饲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庆阳南部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种植多以旱作为主,生草对果园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过程的影响机理仍不清晰,果园生草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本研究在甘肃庆阳西峰(多年平均降雨为527 mm)11龄苹果(Malus pumila M.cv Qingguan)园中开展,设置鸭茅常规刈割(苹果树生育期刈割2-4次)和鸭茅加强刈割(苹果树生育期刈割4-6次)两种处理,以苹果园清耕处理为对照,于2016-2018年(降雨量分别为478、746和574 mm)在果树生育期监测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冠层结构、光能利用、水分动态、苹果树细根长密度及蒸发蒸腾等指标,旨在厘清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水分消耗特征与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生草影响果园水分平衡和苹果产量的机制,为黄土高原苹果园生草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6-2018年果园行间种植鸭茅对苹果产量、苹果的单果重、果径、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三年间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中干草产量达到2.07-6.32 t hm-2。2016和2017年加强刈割较常规刈割分别使鸭茅的干物质产量提高了11.5%和45.9%,2018年刈割频率对鸭茅的产量无显着影响(P>0.05)。行间种植鸭茅改变了苹果园光合有效辐射(PAR)分配格局、提高光能利用效率。2016-2018年苹果树生育期果树冠层累计PAR截获量分别占总PAR的37.8%-44.3%。鸭茅的PAR截获量占总PAR的18.2-24.3%。苹果树生育期内加强刈割处理下鸭茅的叶面积指数较常规刈割处理分别降低14.1%-34.0%,PAR截获量分别减少8.7%-16.5%,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3%-33.5%。2.种植鸭茅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效应受苹果树生育期降雨分布的影响。鸭茅对果园0-80 cm土层水分变化的影响较大,对80-160cm土层水分变化影响较小。行间种植鸭茅在干旱时期降低了0-80 cm土层水分含量,而在多雨时期可增加0-80 cm土层水分含量。分析苹果树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特征发现,行间种植鸭茅在2016年不仅显着增加了苹果树行间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P<0.05),也显着增加了苹果树行上0-2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P<0.05),对深层水分含量无影响;2017年对行间各土层以及苹果树行上0-100 cm土层含水量无影响,但是显着减少了苹果树行上100-300 cm土层水分补给(P<0.05);2018年仅增加了行间0-100 cm土层水分消耗,对苹果树行间深层土壤水分和苹果树行上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均无影响。增加鸭茅刈割频率有助于在2016年减少对苹果树行间和苹果树行上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在2017年增加对苹果树行上100-200 cm土层水分的补给。3.种植鸭茅改变了果园蒸发和蒸腾的分配关系,但在加强刈割处理下没有显着影响果园总蒸散量。与清耕模式相比,2016-2018年常规刈割处理下苹果树冠层下蒸散量分别增加了19.1%、6.4%和11.4%;加强刈割处理苹果树冠层下蒸散量分别增加了11.8%、2.3%和9.0%。常规刈割处理下果园总蒸散量仅在2016显着高于加强刈割和清耕处理,其余年份总蒸散量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P>0.05)。两种刈割处理下苹果树蒸腾量仅在2018年显着低于清耕处理(P<0.05),其余两个年份苹果树蒸腾量在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4.2018年连续测定的苹果树蒸腾量的结果表明常规刈割处理下每月苹果树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仅在干旱时期显着低于清耕处理(P<0.05)。苹果树的蒸腾速率与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水汽压差以及0-160cm土层含水量均显着相关。根据苹果树和鸭茅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能够用于估算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和清耕果园蒸散量及其分配。5.与清耕相比,苹果树行间种植鸭茅后,2016年显着促进了土壤深层(100-300 cm)苹果树细根长生长,对行上深层细根长密度影响显着(P<0.05),对行间深层细根长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2018年显着抑制了行间深层苹果树细根长密度(P<0.05),但对苹果树行上深层苹果树细根长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农林复合系统中苹果树细根生长对降雨的响应有助于在不同降雨年份改变苹果树水分利用策略。综上,本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行间种植鸭茅可提高果园光能截获利用效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雨利用效率,通过分析苹果园生草复合系统冠层结构、根系分布及资源利用过程,阐明了旱作条件下行间生草影响果园蒸散发格局和果园生产力的机理。因此,我们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苹果园行间生草管理模式以同步提高当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容怀钰[4](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张卫双[5](2020)在《《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本来源于李向东教授的《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一书。这本书旨在普及高效种植技术,继承传统农业科技和创新现代农业科技,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知识以及使用农业崭新技术。作为一本农业科技普及型书籍,该书主要介绍了农业科技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向农民传播了具体有效的农业信息,并且语言逻辑清晰,结构紧凑。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选取了该书的第二章《立体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第三章《庄稼和林、菌、肥结合的立体农业》作为翻译材料。该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翻译项目介绍,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原文简介和项目意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主要讲述翻译准备、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和翻译后的校对与修改;第三章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这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章节。译者主要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对具体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关系;第四章是对此次翻译报告的总结,包括这次翻译对于译者的意义以及译者从这次翻译实践中得到的一些有用的建议。
张斌[6](2020)在《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是古代传承到现在的活态农业系统,既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也是农业社会生态理念和农业经济价值高度统一的智慧结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是农民及相关从业者、思想家从农业实践中总结创新然后流传下来的农业生产系统的集合,随着生产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加,他们不断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并改进结构形式使得其运作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生产系统在发展初始就吸收了朴素的系统思想观念并运用在具体实践中,又在实践中被进一步丰富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备合理的理论体系,为现代生态系统观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充分的积累与论证。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具有一系列科学高效的要素、结构及相应的功能等系统特性,这其中体现着科学合理的系统性思想。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蕴含的各种系统思想可以从古代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生态系统观的两个角度加以概括,并结合具体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实例进行剖析。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是传统思想与农业生产技术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很多积极有益的影响。因此从现代农业产业及现代社会来讲,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传承与保护的意义重大,我们在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更要注重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保护传承基础上的发展利用,以期在社会更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曹琦[7](2019)在《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滴灌条件下,为探索与干旱区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枣农间作模式,本课题从小气候角度出发,对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两种枣棉间作模式(M1、M2)和三种枣苜间作模式(P1、P2、P3)以及单作枣园(CK)、单作棉田(CK1)、单作苜蓿地(CK2),在水平方向上(枣棉间作为a1、a2、a3,枣苜间作为b1、b2、b3)和垂直方向上(冠底、冠中、冠顶、1 m处)开展了小气候、地温、土壤含水量、生长、产量等指标观测,对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影响为CK1>M1>M2,CK2>P3>P2>P1;水平方向上为CK1>a3>a2>a1和CK2>b3>b2>b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的趋势,均低于对照。2.各间作模式中日平均气温在水平方向均呈倒“V”形态。枣棉间作模式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表现为a3>a2>a1>CK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CK1>M1>M2,M2较CK1降温1.43℃;空气湿度表现为冠中>冠底>冠顶>1 m,M2>M1>C K1,M2较CK1高6.91%。枣苜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响与枣棉间作模式的影响一致。3.各间作模式中地表面最高温度在各生育时期呈现CKI>M1>M2、CK2>P3>P2>P1的趋势,地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是M2>M1>CK1、P1>P2>P3>CK2。地温日变化整体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地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不同时刻不同间作模式与风速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CK1明显大于M1、M2,CK2明显大于P1、P2、P3。风速的降低值与对照风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枣棉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略大于枣苜间作模式,但M1、M2之间,P1、P2、P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间作系统CO2浓度整体表现为M1>M2、P3>P2>P1,水平方向上a3>a2>a1、b3>b2>b1,垂直方向上1 m>冠顶>冠中>冠底。6.枣棉间作和枣苜间作各模式中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变大。7.间作苜蓿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造成轻微减产,但是间作棉花会严重的影响枣树的产量。8.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整体高于单作模式,在枣棉间作模式中M1模式最优,在枣苜间作模式中P2模式最优。
于吉[8](2019)在《北方沙地条件下苹果树与花生间作的种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辽西章古台风沙所地区典型果农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花生和苹果单作模式为对照,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地下养分的分布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空间上分析了影响果树与农作物的因子以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果农间作系统中生长指标研究显示,果树和农作物间隔小于1.0 m时,对于果树和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较低的产量、新枝生长量的减少、较矮的株高以及较细的茎粗。果树和农作物间隔大于3.0 m时,虽然对果树和农作物的生长没有造成负面影响,但这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上的产出小。当苹果树和花生的间距在3.0 m时,苹果树和花生的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均能较好,能满足在有限空间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光合指标研究显示,间作农作物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净光合速率的降低的程度与距果树行的距离有关,离果树行越近,农作物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大。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形状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13:00左右,其中,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最低值出现在9:00左右,胞间CO2浓度的最低值出现在17:00左右,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在果农间作系统的结构优化中,应注意果树与农作物之间行间距的选择,要适当的增大农作物与果树行的距离。土壤养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果农间作复合系统土壤养分的垂直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大部分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养分种类在不同土层的含量差异变化较大。对于果农间作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水平变化,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随着间距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递减,而后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随着间距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随着间距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递增的变化趋势。该文论有图26幅,表5个,参考文献114篇。
肖莉[9](2019)在《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与综合效益评价》文中提出林农复合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应用价值,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林复合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以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是平原及低丘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林农复合模式系统的研究现状、发展进程、土壤养分和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着手,深入调查试验样地的实际经营与效益情况,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系统之间的种间关系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NP)构建了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多功能性评价体系,并对江淮丘陵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中,林木密度(及种植点配置株行距)对复合系统的生长影响显着,株行距越大,苗木长势与作物效益越好,且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的复合最佳年限为4-5年;(2)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能够改善系统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含水量20%-50%、降低土壤容重1%-7%,增加土壤全量养分(N、P、K)和调节土壤酸碱度;。(3)对四种薄壳山核桃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其生态效益排序为:林农模式(0.782)>林苗模式(0.763)>林草模式(0.634)>林药模式(0.578);经济效益排序为林苗模式(1.340)>林农模式(0.174)>林草模式(0.005)>林药模式(-0.033);社会效益排序为:林农模式(1.231)>林苗模式(1.203)>林药模式(0.979)>林草模式(0.909):综合分析评价排序为林苗模式(3.307)>林农模式(2.106)>林草模式(1.538)>林药模式(1.524)。
周丽[10](2014)在《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枣(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果树。新疆不是我国枣的原产中心,但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新疆红枣产区光热资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红枣的最佳优生区,具有发展现代红枣产业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连续20年(1993~2012)的气象资料,结合枣区现状,用ArcGIS技术研究了新疆各红枣栽培区的优生区地位及其类别;调查了南疆和东疆红枣主产区的主栽品种、栽培模式和产量效益,提出了新疆现代红枣栽培模式,以便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经考证,新疆红枣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截至2013年底,全疆红枣面积47.37×104hm2,产量145×104t。主要地方品种有新疆小圆枣、哈密大枣、阿拉尔圆脆枣、吾库扎克小枣、喀什葛尔小枣、新疆长圆枣和阿克苏小枣。引进品种有100多种,但以骏枣和灰枣为主,品种格局比较单一。研究确定新疆红枣产区以骏枣、灰枣和壶瓶枣等为主导品种,以七月鲜、赞皇大枣、相枣、晋枣、蛤蟆枣等调整、优化南疆和东疆地区的品种结构。(2)研究确定以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的积温、≤–20℃出现的天数、极端最低温度和生长季干燥度作为新疆红枣优生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用Arc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和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3)结合现代果业发展趋势和新疆枣区的特点,确定了新疆现代红枣栽培模式,即宽行密植栽培模式,强调以优生区和主导品种为基础,完善枣园基础保障设施和机械化配套设施,提升亩产值1万元的栽培模式,实现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二、枣粮间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枣粮间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 |
2.1.1 间作模式 |
2.1.2 作物产量 |
2.1.3 病虫草害 |
2.2 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生产力提高机理 |
2.2.1 种间促进及生物互补 |
2.2.2 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
2.2.3 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
2.2.4 增加水分利用效率 |
2.2.5 改善植物养分 |
2.3 间作系统中豆科植物固氮量测定方法 |
2.3.1 全氮差值(TND)法 |
2.3.2 乙炔还原法(ARA) |
2.3.3 木质素溶解分析法 |
2.3.4 ~(15)N标记法 |
2.3.5 ~(15)N自然丰度法 |
2.4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 |
2.4.1 提升牧草营养品质 |
2.4.2 改善土壤条件 |
2.4.3 提高牧草产量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2 气象数据收集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设计 |
3.4.1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小区设置 |
3.4.2 ~(15)N标记小区设计 |
3.5 播种与田间管理 |
3.6 产量测定 |
3.6.1 株高、地上生物量测定 |
3.6.2 种子产量测定 |
3.6.3 土地当量比计算 |
3.7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
3.8 截光率测定和光能利用效率计算 |
3.9 春箭筈豌豆固氮量、转移量测定 |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气象条件 |
4.2 地上生物量 |
4.2.1 草产量 |
4.2.2 种子产量 |
4.3 土地当量比 |
4.4 牧草营养成分含量 |
4.4.1 粗蛋白质含量 |
4.4.2 粗脂肪含量 |
4.4.3 粗纤维含量 |
4.5 株高和光合作用 |
4.5.1 株高 |
4.5.2 截光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
4.6 春箭筈豌豆生物固氮量 |
4.7 向燕麦转移的氮素量 |
第五章 讨论 |
5.1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牧草产量 |
5.2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牧草营养品质 |
5.3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 |
5.4 春箭筈豌豆固氮量及氮素向燕麦转移量 |
5.5 主要结果与结论 |
5.6 创新点 |
5.7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草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2 农林复合系统中光能截获与利用特征 |
1.2.3 生草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4 生草对果园蒸散量的影响 |
1.2.5 果园蒸散量的测定与模拟 |
1.2.6 生草对果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
1.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果实产量与品质 |
2.3.2 鸭茅叶面积指数和产量 |
2.3.3 苹果树和鸭茅冠层光合有效辐射 |
2.3.4 土壤水分 |
2.3.5 苹果树棵间蒸发和鸭茅蒸散 |
2.3.6 苹果树蒸腾 |
2.3.7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细根分布 |
2.3.8 气象数据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冠层结构和光能利用特征 |
3.1 鸭茅产量、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 |
3.2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变化特征 |
3.3 鸭茅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
3.4 苹果树和鸭茅消光系数 |
3.5 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PAR)分配及光能利用效率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
4.1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贮水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
4.2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贮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 |
4.4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平衡特征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蒸散发特征 |
5.1 苹果树冠层下蒸散的季节动态 |
5.2 苹果树冠层下日蒸散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
5.3 苹果树和鸭茅叶面积指数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 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5.5 生育期蒸散量及其分配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苹果树蒸腾特征及基于双作物系数法的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蒸发蒸腾模拟 |
6.1 双作物系数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
6.2 苹果树蒸腾特征 |
6.3 苹果树树干蒸腾变化的影响因素 |
6.4 蒸散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比较 |
6.5 蒸散组分实测值及模拟值的比较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7.1 苹果树细根长密度的分布特征 |
7.2 鸭茅细根长密度的分布特征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Task Background |
1.2 Task Introduction |
1.2.1 About the Book |
1.2.2 About the Author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
2.2 Major Difficulties during Translation |
2.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
2.3.1 The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3.2 The Main Content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4 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und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Terms |
3.1.2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Notes |
3.1.3 Free 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3.2.1 Addition of Subjects and Notes |
3.2.2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
3.2.3 Conversion between Active Voice and Passive Voice |
3.2.4 Reconstruction of Sentences |
3.3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Textual Level |
3.3.1 Addition of Conjunctions |
3.3.2 Addition of Hidden Information |
Chapter Four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6)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要素 |
一、自然生产力要素 |
二、社会生产力要素 |
第三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结构功能 |
一、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结构特点 |
二、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系统功能 |
第二章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系统思想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中的古代朴素系统思想 |
一、整体性的“三才思想” |
二、结构性的“五行学说” |
三、循环性的“圜道观” |
四、优化选择的“尚中思维” |
第二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态系统思想审视 |
一、系统开放性 |
二、系统层次性 |
三、系统动态性 |
四、系统的自组织性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
一、有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
二、保护生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四、传承传统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传承与保护的系统性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原真性原则 |
三、全面性原则 |
四、活态保护原则 |
五、可持续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
一、法律制度保障措施建设 |
二、博物馆模式的传承保护措施建设 |
三、现代产业的开发利用措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7)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间作的概念和增产机理 |
1.4 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
1.4.1 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 |
1.4.2 间作对防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
1.4.3 间作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
1.4.4 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4.5 间作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效应的研究 |
1.4.6 间作复合系统中CO_2 浓度的研究 |
1.5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6 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
1.7 不同间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地枣树生长情况分析 |
3.2 枣农间作系统生育时期调查分析 |
3.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4 不同间作模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3.3.5 不同间作模式对CO2 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影响 |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
3.5.1 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2 间作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3 间作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6 经济效益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
4.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探讨 |
4.1.4 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4.2 结论 |
4.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
4.2.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北方沙地条件下苹果树与花生间作的种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概述 |
1.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试验区概况 |
2.2 气候水文 |
2.3 植被土壤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果农间作系统对农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果农间作对苹果树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以及产量的影响 |
4.2 果农间作对花生株高、茎粗以及产量的影响 |
4.3 单作与不同间作模式中经济价值的比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果农间作系统对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 光照强度变化特征 |
5.2 光合指标变化特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果农间作系统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6.1 果农间作模式与单作模式土壤养分分析比较 |
6.2 果农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与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林农复合模式系统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林农复合模式系统研究发展 |
1.1.2 国内林农复合模式系统研究进展 |
1.2 林农复合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3 林农复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林农复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林农复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3 试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试验区研究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调查方法 |
3.2.3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3.3 技术路线 |
3.4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林农复合系统中主要种间关系研究 |
4.1.1 不同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系统林分生长特征 |
4.1.2 不同复合模式林下作物产量动态 |
4.1.3 不同株行距及苗木种类对林木的影响 |
4.1.4 小结 |
4.2 林农复合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不同复合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不同复合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3 小结 |
4.3 综合效益评价 |
4.3.1 层析分析法模型构建 |
4.3.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3.3 评价指标原始数值与标准化值 |
4.3.4 根据权重和标准化值的效益分析 |
4.3.5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图 |
作者简介 |
(10)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枣树栽培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1.1.1 温度 |
1.1.2 光照 |
1.1.3 降水 |
1.1.4 风 |
1.2 枣树栽培区划研究进展 |
1.3 枣树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
1.3.1 山地红枣栽培模式 |
1.3.2 枣粮间作 |
1.3.3 草地枣园栽培模式 |
1.3.4 设施栽培模式 |
1.4 新疆红枣栽培模式与区划研究进展 |
1.4.1 新疆红枣栽培历史 |
1.4.2 新疆红枣栽培模式 |
1.4.3 新疆红枣区划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栽培历史与产区现状 |
2.2.2 栽培模式与效益调查 |
2.2.3 优生区区划指标的确定 |
2.2.4 区域的确定 |
2.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新疆红枣栽培历史 |
3.1.1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 |
3.1.2 唐宋至明清时期 |
3.2 品种资源 |
3.2.1 地方品种 |
3.2.2 引进品种 |
3.3 栽培现状与产区状况 |
3.4 优生区研究 |
3.4.1 优生区气候特征比较 |
3.4.2 优生区区划及其分区评述 |
3.5 现代栽培模式 |
3.5.1 优生区确定主导品种 |
3.5.2 枣园基础保障设施 |
3.5.3 现代栽培模式 |
3.5.4 机械化配套设施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栽培历史与现状 |
4.1.2 优生区区划 |
4.1.3 现代栽培模式 |
4.2 讨论 |
4.2.1 优生区区划 |
4.2.2 现代栽培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四、枣粮间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在间作(核桃-玉米)模式下的生长特性及品质分析[D]. 苏康柅.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 王燕超. 兰州大学, 2021(09)
- [3]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D]. 曹铨. 兰州大学, 2020(04)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张卫双.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6]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生产体系研究[D]. 张斌.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7]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曹琦.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8]北方沙地条件下苹果树与花生间作的种间关系研究[D]. 于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9]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与综合效益评价[D]. 肖莉.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D]. 周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