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腹饱胀,纳差,疼痛──思考病例(80)(论文文献综述)
戴文杰[1](2019)在《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芪石升降归元丸“以枢调俞(脊)/枢”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芪石升降归元丸对FD患者任督均温、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影响,揭示芪石升降归元丸通过“以枢调俞(脊)/枢”治疗FD中医机理,为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FD提供客观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以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对照组以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以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估FD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日本Thermo Tracre 6T67型红外成像系统,检测FD患者任督均温、脾胃经五输穴皮温。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4周后,对照组在胃脘痞闷、食入腹胀证候改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均较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胃脘疼痛、纳差、嗳气反酸、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大便溏烂证候明显改善(P<0.05),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胃脘痞闷、食入腹胀症明显改善(P<0.05)。(3)治疗4周后,两组HAMA/HAMD积分均降低(P<0.05),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HAMA/HAMD积分降低明显(P<0.05),说明观察组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优于对照组。(4)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任督均温、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上升(P<0.05),对照组任督均温、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下降,除治疗2周商丘、太白、内庭、足三里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芪石升降归元丸能改善FD临床不适症状,并可缓解FD焦虑、抑郁状态。(2)芪石升降归元丸通过肺肾枢机,以枢调俞(脊)/枢,提高任督均温,升高脾胃经五输穴皮温,改善任督、脾胃气交状态,可能为治疗脾虚气滞型FD中医临床机理。
许永攀[2](2016)在《沈舒文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诠释及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医案挖掘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是中医药领域当前带有使命性的工作,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纳入研究之列。沈舒文教授是陕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我作为学术经验继承人对他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进行研究整理,并将他治疗过的发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e gastritis, CAG)基础上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cer, PLGC)医案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目的:系统总结沈舒文教授辨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旨在继承他辨治CAG的临床经验,并从学术层面探讨学术思想;通过对发生在CAG基础上的120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医案进行数据化挖掘研究,揭示沈舒文教授辨治PLGC取得良好疗效的科学内涵,并为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作出有益的探索。研究方法: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部分采用“领悟法”:通过研读导师论文、跟师侍诊学习、导师答疑解惑、整理导师医案等学习方式,领悟导师辨治CAG的思想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加以整理、凝练、梳理,达到挖掘、掌握、继承的学习目的。PLGC临床医案挖掘研究的方法:首先构建了《名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医案证候单元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并将其作为沈舒文教授临床医案采集记录与统计管理的载体,对导师近3年来诊治过的发生在CAG基础上的120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医案先进行病位、病性、病势等证候要素的辨识提取,再进行证候术语规范化,形成证候单元诊断,然后对其病名、病位、病性、证候类型、治法及使用药物等的频次、用药归类、处方组成及各项疗效指标等进行数字化挖掘分析,以揭示其经验性疗效的科学内涵及临床思维特征。研究结果:学术经验研究结果:1.沈舒文教授辨治CAG的学术思想首先源于《内经》,彰显了土生万物的观点;并汲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辨治CAG以寒热错杂痞满为主者效法张仲景,常以半夏泻心汤等消痞散结,脾胃虚寒胃痛者以黄芪建中汤等甘补温运;以痞满纳差为主者常师李东垣以枳实消痞丸助纳运,胃胀腹泻则以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以嘈杂为主者则宗叶桂养阴滋胃,常用自拟养阴益胃汤,血瘀胃痛常用失笑散或丹参饮化瘀通络;制方得何伦教授真传,组方注重脾胃纳运、升降、燥湿(润)结合,方药精道。2.沈舒文教授辨治CAG的临床思维方法为:采病史四诊合参,舌为胃之镜,尤重舌诊,详于问诊;采用辨析标本的临床思维方法,CAG证候结构多呈虚实关联证。3.沈舒文教授辨治CAG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有:对CAG病机提出“滞损交加”论,其“滞”有气滞、食滞、湿滞、络滞之分,其“损”则有气虚及阴虚之别,治疗“补虚治本,通滞治标”,补虚与通滞相兼;根据胃以润为降的特性,辨治CAG擅长养胃阴以和胃气;对PLGC提出“毒瘀交阻”核心病机论,长于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治法;制方用药经验特点为组方药执简驭繁,走精方之道,根据脾胃功能特性及病机特点反向用药有特色,纳运失常注重化纳相助,升降失常则升降合用,脾湿胃燥善燥湿(润)相济,善用组药,灵活多变,师古不泥,创制验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医案挖掘研究结果:医案挖掘统计结果显示PLGC病名以痞满(占38.33%)和嘈杂居多(占20.83%),其首诊临床症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胃脘痞满>饱胀>嘈杂>胃脘疼痛>口千>胃灼热感,与其基础病变CAG无差异性。病位可涉及胃(占90.00%)、脾(占76.67%)、肝、胆、腹、肾等,以胃、脾为主,也常涉及肝。病性有邪实与正虚之辨,统计显示邪实依次为气滞(气逆)>毒瘀>湿热>寒凝>血瘀>痰湿,而以毒瘀交阻、气滞、湿热最为多见;其虚证依次为胃阴虚>脾气虚>中阳虚>肝血虚>肾阳虚,而以胃阴虚及脾气虚为主;医案病性统计显示毒瘀、气或阴虚、气滞在首诊及复诊中均占有很大比例,其中气或/并阴虚占63.14%,毒或/并瘀共占58.62%。病程中常有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的动态特征,且虚中常兼有实邪,从而呈现虚实兼夹之势,导师称其为虚实关联证。120例PLGC医案临床证候分型共有14种,其中单证侯有6种,单证侯类型者频次总计在证候结构类型中仅占23.73%,而虚实关联证达76.27%,揭示了PLGC具有本虚标实,虚实相兼,虚实相关联的证候特点,其中尤以气阴两虚并/兼毒瘀交阻证最常见(35.30%)。PLGC治法共有11种,其中以解毒化瘀(54.68%)、.益气养阴(42.61%)最常用,其次为和降胃气(35.14%)。120例医案共收集处方1218张,用药累计15398频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2.6味,用药频次大于10次者共96种。治疗用药中抗肿瘤(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补气药单药使用频次较高,其次理气药使用频次相对也高。治疗用药频次在280次以上的核心药物依次有:麦冬、半枝莲、石斛、莪术、太子参、半夏、枳实、黄连、藤梨根、刺猬皮、白术、佛手、旋复花、黄药子、吴茱萸、丹参;治疗PLGC的解毒抗癌核心用药主要有莪术、枸橘、半枝莲、藤梨根、山慈菇、黄药子。本研究对PLGC常见证侯处方组成(主要药物频次)也进行了统计,以揭示其处方用药规律。医案统计结果显示患者辨证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嗳气改善P<0.05,其余主要症状及症状总积分比较均P<O.01,表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达94.17%;治疗后患者胃镜下改变、病理检查胃黏膜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均疗效显着;胃镜及活检病理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提示统计学差异显着;PLGC伴有Hp感染者高达60.83%,而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较高的根除率84.93%;120例医案共有2例发生癌变;辨证论治PLGC的综合疗效达86.67%。治疗前后患者尿、血、粪常规及肾功、肝功、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1.沈舒文教授辨治CAG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兼收并蓄了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等古代中医名家的辨治思想及用药特色,并得到老一辈中医药专家何伦教授的悉心指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辨治思维及用药特色。2.沈教授辨治CAG提出“滞损交加”病机论及“虚实关联证”,治疗补虚与通滞相兼,注重养胃阴以和降胃气;对PLGC提出“毒瘀交阻”核心病机论;临床制方用药注重脾胃化纳相助,升降合用,燥湿(润)相济,灵活多变。3.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医案数据挖掘研究结论:PLGC证候结构以虚实关联证居多;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核心病机为“毒瘀交阻,气阴两虚”;PLGC的核心治法为“解毒化瘀,益气养阴”;PLGC治疗的处方用药以益气养阴药及解毒化瘀药最为常用;沈教授辨治PLGC疗效显着;120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医案数据化挖掘研究能真实反映沈教授辨治PLGC的临床思维特征及遣方用药规律,其具有科学性,构建的《名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医案证候单元化管理系统》成功用于临床是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做出的有益探索。本论文的创新点:1.系统整理了沈舒文教授辨治CAG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2.对沈舒文教授辨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医案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名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医案证候单元化管理系统》(2015年3月19日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软着登字第0935887号)数据库构建中将辨识证候的四诊资料按照病位、病性、病势等证候要素提取,使证候辨识单元化隐藏在数据库中,并经测试使用能反映其辨治PLGC的临床辨治思维、用药频次、疗效判定等科学内涵,其具有创新性。
李晓林[3](2011)在《田德禄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诊疗FD经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温习田德禄老师的成才之路,总结田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重点总结其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并探讨其诊治思路及遣方用药的规律与特点,试图深入领会其学术思想、全面系统地继承其临床经验。方法:1.采用不间断的跟师临床侍诊,收集第一手资料等方法,全面记录三年来田老师的全部诊疗过程;通过跟师课余交谈,学习领悟,系统温习老师的着作、论文,精读老师指定的有关古籍等方法,了解其成才之路,找出其学术渊源,进而全面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2.制订病例收集表,前瞻性地收集田老师特需门诊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5例。将全部病例信息录入用Excel建立的数据库中,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田老师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证型、各型证候对应的主症、各型证候对应的主方以及常见症状对应的药物,从而总结出田老师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症、方、药规律,进而挖掘其辨证论治新规律。结果:1.田德禄老师的学术渊源可以概括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正规教育是其基础,中医古代经典是其来源,北京东直门医院诸多名医指导为其添彩,董建华教授的师传为其指向。其中,田德禄老师治疗痞满,立足五脏、八法皆宜、重症从饮邪论治的思想来源于张仲景;“宜升胃气”,反对“全用气药”香燥,反对“甚而复下”的思想来源于李东垣;注重于通降之中寓予升清、“淮宜上下分消其气”的思想,来源于朱丹溪;强调虚实分治的思想来源于张景岳;从胃论治的思想来源于其师董建华院士。田老师诊疗杂病中肾虚证时,重视阴虚火旺、善用大补阴丸的思想来源于朱丹溪;诊治慢性肝病,重视肝肾同治、善用滋水清肝饮的思想来源于高鼓峰。田德禄老师继承了上述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有所发挥。2.田德禄老师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2.1诊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为:五脏论治,独重肝胃;通降胃气,尤重清降,并以祛除胃中实邪作为胃气通降的前提条件;治疗虚证,强调通补;重视气血,力倡“内疡”;衷中参西,重视采纳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辨证用药。2.2诊疗多种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以诊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为基础,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田老师尤其强调“饮邪在胃”在顽固性痞满中的作用;针对胃食管反流病,重视胆热挟胃气上逆的病机,强调“制酸三合汤”、“胃动四主药”的应用。针对慢性胃炎,主张分为实痞、虚痞,强调以甘平养胃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对消化性溃疡,提出“内疡”概念,从外科理念论治。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也从“内疡”论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法与乌梅丸法为基本思路。针对酒精性肝病,认为,病位在肝脾肾,病机要点为气滞、痰凝、湿热、瘀热、水停、正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分早、中、晚三期辨治。2.3诊疗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对内科杂病的诊疗中,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术思想,认为目前之肾虚为肾阴暗耗,但往往兼夹湿热痰瘀。治疗首重饮食情绪生活起居等养生,治法当于滋阴降火同时,注意清热化湿、化痰行瘀,仍以通补为宗旨。其对肾虚的认识和补肾经验尤其独特。以此为基本思路,对田老师诊治代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及虚症等杂病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3.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研究现状:综述近10年来的西医文献,结论为:①目前国际上有公认的FD标准和定义。②FD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胃排空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以及胃肠激素与脑-肠轴有关。③治疗以改变生活习惯、促动力剂、抑酸剂与抗酸剂、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及抗焦虑和抑郁药物的使用为主要方法。但疗效不满意。3.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综述近10年来的中医文献,结论为,FD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多脏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而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治疗的基本大法。但各家均未提出针对胃的详细的治法、方药。田德禄老师更强调“胃气壅滞”在FD的病机、治法中的核心地位。在通调胃之气机的同时,尤其重视清降胃中食滞、痰瘀、湿热等有形邪气,并创立“实痞通”专方治疗此型患者。其诊疗FD有独特的理论认识和治疗经验。结论:通过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田德禄老师在证型确定时,认为FD的主要症状即是胃气壅滞证,若有口苦、两胁胀痛则定为肝胃不和证。(2)田老师治疗胃气壅滞证,虽然强调“清降”,但首先注重的仍是通降胃气、开通气之郁结;而其重下气开结,并不单纯从胃论治,而是从调整胃、肺、肝三脏的气机入手,体现了其治胃病从五脏入手的学术思想。(3)田老师治疗肝胃不和证,首先注重气机之郁滞,其次,才考虑肝经郁热;此外,往往加用苏子、陈皮或乌药等温行脾胃气机之品,在加强疏肝理气作用的同时,反制柴胡、芍药、枳实、黄芩等寒凉之性,寓有运脾和胃“顾中”之意。(4)对FD最常见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得出:中医诊断以“痞满”为宜;其病位主要在胃,其次为肝,而少见为脾;辨证应以气机壅滞为主,并多兼夹有湿、食、瘀、热;而脾虚证相对少见。(5)对最常用的药物进行分析,得出:在湿、食、瘀、热诸病理因素中,田老师首重食滞,其次为湿郁成毒,瘀热蕴毒位居最后。意义: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田德禄教授诊疗FD的基本思想—FD的主病在胃,以实证、热证为主,以胃气壅滞为核心病机,治疗强调从肝胃论治。通过研究也发现以下二点:(1)田老师强调通降胃气,并不是单纯从胃论治,而是从调整胃、肺、肝三脏的气机入手。(2)田老师强调“清降”,但在田老师强调的有形邪气中,食滞和湿郁最常见,而瘀热蕴毒反而较少;在用药时,首先注重的仍然是下气开郁,以调整气机升降为主,且在清郁热的同时,往往配以温行脾胃之品以“顾中”。以上二点是对田老师“清降”思想的新诠释,对于准确理解田老师主张的“清降”内涵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田德禄老师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的临床研究目的:总结田德禄老师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其诊治思路及遣方用药的规律与特点,挖掘其新的规律。方法:1.综述近10年来FD的中西医相关研究文献,掌握目前FD的研究现状。2.制订病例收集表,前瞻性的收集田德禄老师特需门诊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5例。将所有病例信息录入用Excel建立的数据库中,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田老师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证型、各型证候对应的主症、各型证候对应的主方以及常见症状对应的药物,从而总结出田老师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症、方、药规律。3.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挖掘田老师辨证论治的新规律。结果: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综述1.1 FD的西医研究现状1.1.1诊断标准目前FD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为罗马Ⅲ标准,公认的定义为: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同时除外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1]。其中,消化不良特异的症状包括有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气、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嗳气等八类,并且对每一类都有严格的定义。1.1.2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大多认为与胃排空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以及胃肠激素与脑-肠轴有关。1.1.3治疗以改变生活习惯、促动力剂、抑酸剂与抗酸剂、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及抗焦虑与抑郁药物的使用为主要原则。但疗效不满意。1.2 FD的中医研究现状FD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多脏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而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治疗的基本大法。但各家均未提出针对胃的详细的治法、方药。田德禄老师更强调“胃气壅滞”在FD的病机、治法中的核心地位。在通调胃之气机的同时,尤其重视清降胃中食滞、痰瘀、湿热等有形邪气,并创立“实痞通”专方治疗此型患者。田德禄老师对诊疗FD有独特的理论认识和治疗经验。2.临床研究:通过前瞻性对田德禄老师诊疗105例FD病人的证型与用药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证型频次:最常见者为肝胃不和证与胃气壅滞证。(2)主要证型与对应主症:胃气壅滞证以上腹胀气、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纳差为主症,肝胃不和证以口苦、两胁胀痛为特征。(3)主要证型与对应方药:肝胃不和证常用药物为柴胡、赤芍、白芍、黄芩、炒枳实、陈皮、紫苏子、乌药;胃气壅滞证常用药物为苏梗、苏子、制香附。(4)药物化裁:上腹胀气,常用焦三仙;餐后饱胀,常用焦槟榔与苏子;早饱感,常用柴胡、苏梗;纳差,常用砂仁;苔黄腻,常用黄芩、半夏;失眠常用青蒿、知母;便秘,常用虎杖与牵牛子;上腹痛,常用炒枳壳;口苦,常用黄芩、半夏;大便粘腻,常用青皮、砂仁;反酸常用川贝、海螵蛸;两胁胀痛,常用赤芍、白芍、威灵仙、川贝;大便次数多,常用白术。统计结果中,证型分布、常用药物分布基本符合老师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结论:通过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田德禄老师在证型确定时,认为FD的主要症状即是胃气壅滞证,若有口苦、两胁胀痛则定为肝胃不和证。(2)田老师治疗胃气壅滞证,虽然强调“清降”,但首先注重的仍是通降胃气、开通气之郁结;而其重下气开结,并不单纯从胃论治,而是从调整胃、肺、肝三脏的气机入手,体现了其治胃病从五脏入手的学术思想。(3)田老师治疗肝胃不和证,首先注重气机之郁滞,其次,才考虑肝经郁热;此外,往往加用苏子、陈皮或乌药等温行脾胃气机之品,在加强疏肝理气作用的同时,反制柴胡、芍药、枳实、黄芩等寒凉之性,寓有健脾和胃“扶中”之意。(4)对FD最常见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得出:中医诊断以“痞满”为宜;其病位主要在胃,其次为肝,而少见为脾;辨证应以气机壅滞为主,并多兼夹有湿、食、瘀、热;而脾虚证相对少见。(5)对最常用的药物进行分析,得出:在湿、食、瘀、热诸病理因素中,田老师首重食滞,其次为湿郁成毒,瘀热蕴毒位居最后。意义: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田德禄教授诊疗FD的基本思想—FD的主病在胃,以实证、热证为主,以胃气壅滞为核心病机,治疗强调从肝胃论治。通过研究也发现以下二点:(1)田老师强调通降胃气,并不是单纯从胃论治,而是从调整胃、肺、肝三脏的气机入手。(2)田老师强调“清降”,但在田老师强调的有形邪气中,以食滞和湿郁最常见,而郁热蕴毒反而较少;在用药时,首先注重的仍然是下气开郁,以调整气机升降为主,且在清郁热的同时,往往配以温行脾胃之品以“扶中”。以上二点是对田老师“清降”思想的新诠释,对于准确理解田老师主张的“清降”内涵有重要意义。
刘向洁[4](2017)在《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其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胃动素的变化,以客观评价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方的疗效,以便推广于临床应用。方法:依据对照临床试验原则,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予以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伊托必利胶囊,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疗效指标、胃动素变化、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由此可得,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各项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治疗两胁胀满、上腹疼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等的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治疗两胁胀满、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烧灼感、心烦易怒、纳差及胸闷善太息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上腹疼痛、嗳气反酸方面效果相当。两组均能升高胃动素水平,治疗组停药后4周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珏莲[5](2018)在《基于德尔菲法的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与考核》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匿名投票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体征构成条目分析筛选,确定条目,形成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并进行性能评价。量表将用于慢性脾胃系疾病的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旨在丰富慢性脾胃系疾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为丰富完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中医临床结局特点、促进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推广提供有效工具。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检索数据库(2007-2017年)等,对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收集整理,对相同条目予以合并,初步形成条目池。经过由医生、研究生、护士等形成的研究工作小组对条目池进行分析讨论、院内专家匿名问卷调查等形式,形成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推荐条目专家问卷调查表。运用三轮德尔菲法,向全国各地多位着名的中医/中西医脾胃系疾病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考察症状体征条目的重要程度及临床出现频率,以确定纳入条目,结合《脾胃系统疾病症状等级量化标准条目库》中的等级量化标准,形成3个初步的医生报告结局量表。初步量表发送给全国各地多位脾胃系疾病专家审阅,结合意见进行初步修改。以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等为指标对修改后量表进行临床性能考核,形成较为完善的、可行的《慢性胃炎(胃脘痛/痞满)医生报告结局量表》、《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瘅/吐酸)医生报告结局量表》、《溃疡性结肠炎(久痢/泄泻)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结果:三轮专家咨询均得到参与专家积极的回复,参与咨询的专家均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学科及地域代表性。经过三轮专家咨询,上腹部压痛、纳差、早饱、餐后饱胀、舌脉、胃痛、胃胀、嗳气、胃中嘈杂、上腹部不适10个条目是构成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体征条目,变异系数在0.09-0.18之间,Kendall W为0.606,P<0.05;泛酸、胸骨后胀闷感、嗳腐、夜间呛咳、吞酸、舌脉、咽部异物感、胸骨后烧灼痛、反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12个条目是构成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体征条目,变异系数在0.05-0.20之间,Kendall W为0.514,P<0.05;肠鸣、腹胀、舌脉、腹部不适、腹泻、腹痛、粘液便、脓血便、便血、排便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感、腹部压痛13个条目是构成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体征条目,变异系数在0.05-0.21之间,Kendall W为0.646,P<0.05。选取慢性脾胃系疾病患者共109例进行临床性能考核,同时纳入健康人40例,对最终形成的量表进行可行性分析、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考核。慢性胃炎(胃脘痛/痞满)患者组40例,完成量表时间平均值为278.95秒,完成率100%;重测信度在0.86-0.99之间,量表条目间的Cronbachα系数在0.86-0.99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评价者间信度在0.86-0.99之间,评价者内信度在0.86-0.99之间,评价者信度良好;各条目间高低端组的鉴别度指数在0.41-0.94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各条目的变化率(change ratio,CR)在0.57-0.83之间,效应值(effect size,ES)在0.7-1.9之间,患者组与健康组相比,P<0.05,反应度良好。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瘅/吐酸)患者组34例,完成量表时间平均值为161.10秒,完成率100%;重测信度在0.87-0.99之间,量表条目间的Cronbachα系数在0.87-0.99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评价者间信度在0.89-0.98之间,评价者内信度在0.87-0.99之间,评价者信度良好;各条目间高低端组的鉴别度指数在0.56-0.82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各条目的CR在0.39-0.91之间,ES在0.39-1.00之间,患者组与健康组相比,P<0.05,反应度良好。溃疡性结肠炎(久痢/泄泻)患者组35例,完成量表时间平均值为183.26秒,完成率100%;重测信度为0.82-1.00,量表条目间的Cronbachα系数在0.87-1.00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评价者间信度在0.86-1.00之间,评价者内信度在0.82-1.00之间,评价者信度良好;各条目间高低端组的鉴别度指数在0.52-0.96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各条目的CR在0.4-0.86之间,ES在0.38-1.08之间,患者组与健康组相比,P<0.05,反应度良好。最终形成3个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慢性胃炎(胃脘痛/痞满)医生报告结局量表Chronic Gastritis(CG)-CRO》、《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瘅/吐酸)医生报告结局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CRO》、《溃疡性结肠炎(久痢/泄泻)医生报告结局量表Ulcerative colitis(UC)-CRO》。结论:3个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用于慢性脾胃系疾病的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
胡琰霞[6](2018)在《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筛选与评估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汇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各类症状,并通过高频症状筛选,进一步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为临床医务人员实施症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汇总食管癌围手术期全症状条目。2.采用自制《食管癌围手术期全症状调查表》对272位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横断面调查,运用累积构成比筛选出高频症状,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高频症状。3.基于症状体验模型,采用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初稿)》,通过专家咨询法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结果1.通过对42篇文献分析汇总食管癌围手术期症状条目40个,对20例食管癌患者半结构式访谈提取围手术期症状14个,经合并相同症状后共获取42个食管癌围手术期全症状条目。2.采用自制食管癌围手术期症状调查表对272例患者横断面调查,依据累积发生率构成比超过80%筛选出20个食管围手术期高频症状。再经由两轮专家咨询法对食管癌高频症状进行鉴定,最终确定7个高频症状。即吞咽困难、消瘦、咽部不适、腹部不适、胸骨后烧灼感、焦虑和纳差。3.基于症状体验模型,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初稿)》,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法,最终建立《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结论1.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会经历较多症状困扰,其中吞咽困难、消瘦、咽部不适、腹部不适、胸骨后烧灼感、焦虑和纳差7个症状属于高频症状。2.基于症状体验模型,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症状评估方法,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内涵。
杨慧珍(Yang Huei-Chen)[7](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说明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刘志刚[8](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李赟[9](2020)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患者的疗效、症状积分、心理状态评价等相关数据变化,评价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口服,每日1付,每日2次。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症状积分、焦虑抑郁量表及疗程结束8周后随访症状评分指标变化。结果:1、西医症状:(1)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2)西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西医症状总积分均较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西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其中治疗组在餐后饱胀不适及中上腹灼热感积分相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中医证候:(1)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3)两组中医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胃脘痞满、情志不遂诱发或加重、口干口苦、急躁易怒的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状态: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评分,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降低(p<0.05)。4、治疗结束后8周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复发率为2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两组在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并用,清温并起,临床应用要点是胃热脾寒,寒热错杂,对中焦堵,上焦热,下焦寒所引起的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总体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并且从HAMA及HAMD量表中,可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调节心理状态的优势。因此,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王蓓[10](2016)在《胃康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康宁方对于寒热错杂型F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对于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脾胃病科门诊及内镜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FD患者105例,其中男41例,女64例,男女比例1:1.56。纳入标准:西医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制定,中医参照SFDA2002年公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及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中的寒热错杂证制定。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胃康宁方颗粒(姜半夏9g、黄连5g、砂仁6g、黄芩9g、干姜9g、党参15g、郁金9g、厚朴9g、白芍15g、醋元胡10g、柴胡9g、川军6g、炒杏仁9g、炙甘草9g、大枣4枚),对照组予安慰剂颗粒,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1)症状积分评价: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西医症状总积分及各项单项评分进行评价;(2)安全性评价: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对患者血、尿、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血沉、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3)胃排空评价:治疗前、治疗后4周应用X线钡条排空法对患者的胃排空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剔除脱落病例3例,共完成观察病例102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32例。1、症状积分评价(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排空正常组与异常组患者的年龄、身高、性别、体重等人口学资料,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西医症状总积分以及各项单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体有效率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中医症状有效率分别为治疗2周(57.1%VS34.3%),治疗4周(94.3%VS62.5%),总体西医症状有效率分别为治疗2周(70%VS21.8%),治疗4周(94.3%VS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评价: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着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各项单项症状评分在治疗2周和4周时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胃脘或脘腹胀满、口干口苦、疲乏无力、大便难单个中医症状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4)西医症状评价: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西医症状总积分及单个症状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西医症状总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西医症状总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早饱的西医症状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2、安全性评价两组病人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完成临床观察的102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血沉、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E)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3、胃排空评价本研究共完成观察102例,胃排空异常患者53例,其中治疗组40例,占39.2%,对照组13例,占12.7%,胃排空正常者49例,其中治疗组30例,占29.4%,对照组19例,占18.6%。(1)基线资料比较:胃排空正常组与异常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以及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医症状总分、单个中医症状积分、西医症状总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餐后饱胀、嗳气症状积分大于正常组(P<0.05),其他西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胃排空评价: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胃排空率均显着提高(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再按胃排空率50%为标准,划分为排空正常组与排空异常组进行比较,胃排空正常组与异常组在治疗后的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胃排空正常的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胃排空改善度无显着差异(P>0.05),胃排空异常的患者治疗组的胃排空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3)相关性分析:胃排空率与中医胃脘或脘腹胀满症状积分正相关,(r=0.209,P=0.03),与反酸症状积分正相关(r=0.192,P=0.05),胃排空与西医症状总分正相关(r=0.176,P=0.03),与餐后饱胀症状积分正相关(r=0.237,P=0.02),胃排空改善程度与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痛、胸闷、便秘、大便难、善太息、反酸的单个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与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的单个西医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结论:1、胃康宁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疗效确切。2、胃康宁方可以有效改善寒热错杂型FD患者的中医及西医症状,尤其是胃脘或脘腹胀满、口干口苦、疲乏无力、大便难、早饱等症状。3、安慰剂对于寒热错杂型FD也有一定的疗效及促进胃排空的作用。4、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现象,胃排空延迟与西医症状总分以及胃脘或脘腹胀满、反酸、餐后饱胀的单项症状评分相关。5、胃康宁方能够提高胃排空异常的FD患者胃排空率。胃排空改善程度与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痛、胸闷、便秘、大便难、善太息、反酸、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的症状改善程度相关。
二、上腹饱胀,纳差,疼痛──思考病例(8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腹饱胀,纳差,疼痛──思考病例(80)(论文提纲范文)
(1)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FD西医研究概况 |
1.1 FD定义 |
1.2 FD流行病学 |
1.3 FD发病机制 |
1.4 FD治疗 |
2 FD中医研究概况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药治疗概况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应用概况 |
3.1 红外热成像在中医辨证应用 |
3.2 红外热成像在中医辨病应用 |
3.3 红外热成像在中医体质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指标观察 |
2.4 疗效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认识 |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脏腑病机 |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经络病机 |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关键 |
2 基于肺肾“以枢调俞(脊)/枢”治疗阴火理论渊源 |
2.1 基于肺肾“以枢调枢”理论渊源 |
2.2 基于肺肾“以枢调俞(脊)”理论渊源 |
2.3 基于肺肾治疗阴火理论渊源 |
3 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探讨 |
3.1 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组方思路 |
3.2 芪石升降归元丸药理学研究 |
4 研究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2 HAMA/HAMD评分比较 |
4.3 任督红外均温比较 |
4.4 脾胃经五输穴皮温比较 |
4.5 临床疗效比较 |
4.6 安全性评价比较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沈舒文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诠释及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医案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沈舒文辨治萎缩性胃炎(CAG)的学术经验及思想 |
1 辨治CAG学术思想渊源探 |
1.1 精读《内经》探本源,土生万物 |
1.2 法仲景消痞散结,甘补温运 |
1.3 师东垣胃纳脾运,补脾升阳 |
1.4 宗叶桂养阴滋胃,通络润枯 |
1.5 得何伦制方真传,方药精道 |
2 辨治CAG临床思维方法 |
2.1 采病史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
2.2 论证候虚实关联,辨析标本 |
3 辨治CAG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 |
3.1 提出“滞损交加”论,补虚与通滞相兼 |
3.2 守“胃腑以润为降”,擅长养阴和胃气 |
3.3 提PLGC“毒瘀交阻”论,治毒瘀兼养气阴 |
3.4 组方药执简驭繁,反向用药有特色 |
第二部分 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医案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构建《临床医案证候单元化管理系统》数据库 |
1.2 临床资料及录入方法 |
1.3 输出资料的数据挖掘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安全性指标观察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统计 |
2.2 中医病名数据化挖掘统计 |
2.3 临床症状、体征数据化挖掘统计 |
2.4 证候单元辨治数据化挖掘统计 |
2.5 临床疗效评估统计 |
2.6 安全性指标观察结果 |
3 讨论 |
3.1 PLGC证候要素特点及单元化的科学意义 |
3.2 辨治PLGC的临床思维及论治特点 |
3.3 辨治PLGC的处方用药特点 |
3.4 辨治PLGC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探析 |
3.5 医案数据化挖掘的优势及科学性 |
3.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三部分 跟师学习感悟与发挥 |
1 治CAG嗳气常和胃兼通腹 |
2 治CAG胀满助纳运兼消导 |
3 治CAG胃痛主行气兼化瘀 |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 |
1 CAG(含PLGC)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 病名诊断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进展 |
1.4 小结 |
2 CAG(含PLGC)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发病机制 |
2.2 西医治疗进展 |
2.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着作及科研项目 |
附录 |
查新报告 |
(3)田德禄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诊疗FD经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田德禄老师学术渊源概述 |
1.七年正规的学院教育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2.中医各家经典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渊源 |
3.师承董建华院士使其学术思想更加鲜明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田德禄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1.田德禄老师诊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2.田德禄老师诊疗多种脾胃病学术思想和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3.田德禄老师诊疗多种杂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田德禄老师诊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4)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中途退组标准 |
6 研究方法及内容 |
6.1 研究流程图 |
6.2 治疗方法 |
6.2.1 一般治疗 |
6.2.2 药物治疗 |
6.3 观察指标 |
6.3.1 一般项目 |
6.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6.3.2.1 临床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
6.3.2.2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6.3.2.3 症候疗效评价标准 |
6.4 安全性观察 |
6.5 观察内容 |
6.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 |
1.4 两组患者服药治疗前的症状总分数相比较 |
1.5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单个症状的分数情况对比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用药干预前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总分数比较 |
2.3 两组患者用药干预治疗前后单个症状的分数对比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的观察 |
3 安全性监测 |
4 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比较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
1.2.1 胃肠动力异常 |
1.2.2 内脏敏感性增高 |
1.2.3 幽门螺杆菌感染 |
1.2.4 精神心理因素 |
1.2.5 胃肠激素的改变 |
1.2.6 胃酸分泌增加 |
1.2.7 炎症相关 |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 |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治疗近况 |
2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近况 |
2.1 古代医家的病因病机阐述 |
2.1.1 外邪及误治 |
2.1.2 饮食不节 |
2.1.3 劳逸失调 |
2.1.4 情志不遂 |
2.1.5 痰湿阻滞 |
2.1.6 脾胃虚弱 |
2.2 现代医家论病因病机 |
2.3 中医辨证论治 |
2.4 其他中医疗法 |
3 本病的中医理论依据 |
4 组方分析 |
5 对照组的药物选取 |
6 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德尔菲法的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与考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脾胃系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
一、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医生报告结局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医生报告结局的概念内涵 |
二、CRO量表的国外研究概况 |
三、CRO量表的国内研究概况 |
四、小结 |
第二章 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 |
第一节 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方法 |
一、研究工作小组成立及准备工作 |
二、形成量表条目池 |
三、专家咨询前期工作 |
四、统计分析 |
第二节 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
一、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一)专家积极系数 |
(二)专家基本情况 |
(三)咨询结果 |
二、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三、第三轮专家咨询结果 |
四、初步量表的修改 |
(一)专家审阅修改 |
(二)研究小组讨论修改 |
第三章 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考核 |
第一节 考核方法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二、考核流程 |
三、考核内容 |
第二节 考核结果 |
一、慢性胃炎(胃脘痛/痞满)医生报告结局量表考核结果 |
二、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瘅/吐酸)医生报告结局量表考核结果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分析 |
第二节 问题讨论 |
一、咨询专家方面 |
二、量表条目方面 |
三、病例调查方面 |
四、临床考核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筛选与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食管癌的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 |
2 食管癌围手术期症状的研究现状 |
3 症状评估方式及常用评估工具 |
4 症状管理理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相关概念 |
4 技术路线 |
5 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食管癌围手术期全症状条目汇总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的筛选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对临床工作的意义 |
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研究的局限性 |
5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食管癌TNM分期(第八版) |
附录2: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3:伦理委员会批件 |
附录4:食管癌围手术期全症状调查表 |
附录5:《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6:《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7:《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初稿)》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8:《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评估方法》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7)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8)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
3.1 研究思路 |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
3.1.2 体质 |
3.1.3 主治疾病谱 |
3.1.4 小结 |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
3.3.1 诊断 |
3.3.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1 大柴胡汤源流 |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
2.2.1 少阳阳明合病 |
2.2.2 少阳病 |
2.2.3 阳明病 |
2.2.4 三阳合病 |
2.2.5 太阴病 |
2.2.6 少阴病 |
2.2.7 矛盾说 |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
3.1.1 消化系统 |
3.1.2 心血管系统 |
3.1.3 调节代谢作用 |
3.1.4 免疫调节作用 |
3.1.5 血液系统 |
3.1.6 内分泌系统 |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
3.1.8 抗炎作用 |
3.1.9 抗病原体 |
3.1.10 抗过敏作用 |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
3.2.1 传染病 |
3.2.2 呼吸系统疾病 |
3.2.3 循环系统疾病 |
3.2.4 消化系统疾病 |
3.2.5 泌尿系统疾病 |
3.2.6 生殖系统疾病 |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
3.2.9 神经系统疾病 |
3.2.10 骨科疾病 |
3.2.11 妇产科疾病 |
3.2.12 皮肤病 |
3.2.13 五官科疾病 |
3.2.14 精神疾病 |
3.2.15 发热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数据库建立 |
1.1.3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药物剂量分析 |
2.3 小结 |
3 讨论 |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
3.2.1 关于大柴胡汤 |
3.2.2 主治疾病谱 |
3.2.3 体质 |
3.2.4 临床表现特点 |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西药治疗 |
2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辨证及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疗效评价指标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结果 |
4.2 西医症状疗效及积分比较 |
4.3 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比较 |
4.4 精神心理状态比较 |
4.5 随访疗效比较 |
4.6 安全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 |
1 肝胃不和型难治性FD的认识 |
1.1 导师从三焦理论认识肝胃不和型难治性FD |
1.2 肝胃不和型FD是主要证型 |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FD的立意 |
2.1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处 |
2.2 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治疗肝胃不和 |
2.3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剂特点 |
2.4 方剂药物解析 |
3 柴胡桂枝干姜汤现代研究 |
4 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胃康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研究进展 |
1 临床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HP感染 |
2.2 其他细菌感染 |
2.3 饮食因素 |
2.4 胃酸的异常分泌 |
2.5 心理因素 |
2.6 胃动力障碍 |
2.7 内脏敏感性增强 |
2.8 遗传因素 |
2.9 神经-内分泌调节 |
3 诊断 |
4 治疗 |
4.1 一般治疗 |
4.2 促进胃动力药物 |
4.3 根除HP治疗 |
4.4 抑酸剂 |
4.5 精神药物 |
4.6 音乐疗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分型论治 |
4 常用治法及汤药 |
4.1 辛开苦降 |
4.2 疏肝健脾 |
4.3 健脾和胃 |
4.4 健脾燥湿 |
5 其他疗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康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类型 |
3.2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中医症状指标 |
4.2 西医症状指标 |
4.3 胃排空指标 |
4.4 安全性指标 |
5 安全性评价 |
6 不良事件评价 |
7 观测时点 |
8 疗效评价 |
8.1 总体疗效标准 |
8.2 单项症状疗效评价 |
8.3 胃排空评价 |
9 统计分析 |
10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基线资料比较 |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胃排空正常组与异常组基线比较 |
3 疗效评价 |
3.1 中医症状有效率比较 |
3.2 西医症状有效率比较 |
3.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4 西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5 中医单个症状评分比较 |
3.6 西医单个症状评分比较 |
3.7 胃排空率的比较 |
3.8 胃排空率相关性分析 |
3.9 胃排空率差值的相关性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5 脱落情况 |
讨论 |
1 理法分析 |
2 方药分析 |
3 疗效分析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2 总体有效率分析 |
3.3 安慰剂分析 |
3.4 症状积分分析 |
3.5 胃排空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小结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医症状量表 |
附件2 西医症状评分量表 |
附件3 跟师笔记:魏玮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上腹饱胀,纳差,疼痛──思考病例(80)(论文参考文献)
- [1]芪石升降归元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 戴文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沈舒文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诠释及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医案挖掘研究[D]. 许永攀.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3]田德禄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诊疗FD经验的临床研究[D]. 李晓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4]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刘向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基于德尔菲法的慢性脾胃系疾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与考核[D]. 王珏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食管癌围手术期高频症状筛选与评估的研究[D]. 胡琰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 李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胃康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 王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