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和沉积矿物初探

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和沉积矿物初探

一、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与沉积矿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子苏[1](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西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层序与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紧邻克拉玛依市区北西的大西沟地区,属邻接准噶尔盆地的扎伊尔山缘带。区内三叠-侏罗系地层层序连续,不同地层系统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现象丰富,沉积相种类多样,古气候古环境差异显着。但由于研究区在各地质历史时期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和风化剥蚀,制约了前人研究工作的准确性,使得研究区内地层格架并不统一,所识别的沉积类型、沉积现象以及解释也不一致。因此本论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建立侏罗系标准剖面,并进行精细化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区三叠系至侏罗系地层的地层序列、岩石组合、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采集研究区内西山窑组及头屯河组沉积样品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大西沟地区在侏罗系发生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研究中首次发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和石炭纪之间保存发育完好的古风化淋滤带,这代表了在下石炭统由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及不同类型侵入岩组成的基底之上,经历了近一亿年的风化淋滤、沉积和侵蚀作用。并首次在三工河组近顶部发现一层稳定的可对比的叶肢介化石层,包括5个种属,属于典型的陆相淡水湖泊生物组合。重新明确三叠系至侏罗系各组地层之间的分界,尤其是重新划定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以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之间的界线。并将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三角洲-滨浅湖细粒沉积物之上发育的一套浅灰白色砾岩、砂砾岩地层,归入下侏罗统最早的一套沉积——八道湾组沉积。明确了大西沟剖面自下而上发育的沉积相与沉积体系: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滨浅湖-三角洲沉积(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段辫状河沉积(河道亚相和平原亚相为主);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上段曲河流沉积(河道亚相和河漫滩亚相为主);三工河组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以滨浅湖为主);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以曲流河沉积为主,河流相与湖相沉积出现多次旋回。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手段,证实大西沟地区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时期是古气候、古水温、古盐度、古氧化-还原环境的转折时期,是燕山运动改变区域构造条件并逐渐影响古环境古气候的印证。克拉玛依组上段至西山窑组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较发育,产薄层煤,有一些植物化石,高等植物生长;至头屯河组时期,古水温发生了明显的降低,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河湖水体蒸发严重,水体盐度增加,岩性以红色红褐色泥岩为主,岩层中夹多层石膏,为成氧化性较强的沉积环境。

党洪量[2](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目前主要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勘查开发基地。在上述常规能源矿产勘查过程发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油砂、油页岩、煤层气、砂岩型铀矿等非常规能源矿产,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以下简称“石2段”)油页岩广泛分布,值得进一步勘查开发。按照青海成大能源有限公司500万吨/年油页岩开发项目实施计划,急需系统开展柴北缘油页岩评价,初步认识区内油页岩特征,指导油页岩探矿权的设置和下步勘查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以缩小勘查范围、降低发现成本为原则,以柴北缘石2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各类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先依托页岩气项目初步识别油页岩,然后开展油页岩的专项地表调查、钻探地质编录、地球物理测井和样品分析化验等工作,最后通过研究认识油页岩特征及其展布的影响因素,得出油页岩的赋存规律,为今后研究区油页岩勘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发现,区内石2段油页岩赋存与厚层的泥页中,发育平行层理,单独成矿,常含有草莓状或颗粒状黄铁矿。测井具有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地层密度的“二高二低”的特征。油页岩厚度在各矿区1m12m不等,均有地表出露,最大埋深大于1500m。由多个独立富集中心组成,呈中间厚外围薄的展布特征,展布范围由构造边界、剥蚀边界和沉积边界共同限定。据油页岩工业分析结果可得,研究区油页岩含油率最小3.5%、最大11.5%,平均5.9%,属低中品级;灰分最小49.85%、最大88.35%,大部分在75%-88%区间范围内,属高灰分;发热量最低0.84MJ/kg、最高13.58 MJ/kg,平均7.94 MJ/kg,品级为中级;全硫含量最小0.37%、最大1.17%,平均0.53%,属特低硫油页岩。油页岩有机质元素及镜检结果显示,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主要来源于湖相低等水生生物及藻类,存在少量陆源高等植物供给。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3%0.6%之间,处在未熟-低成熟阶段,粘土矿物中蒙皂石占50%70%之间,部分样品中存在蒙皂石消失的现象,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推测与晚侏罗世构造挤压抬升,成岩压实热演化较短有关。油页岩形成于稳定沉降背景下且气候为温暖-半干旱的半深湖-深湖相还原环境中,同时受到水下重力流影响。气候、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的来源直接影响油页岩的控制,厚度展布和含油率特征。通过开展柴北缘石2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研究,提高对其认识,对油页岩探矿权的设置和今后的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晓宇[3](2019)在《渤海湾盆地南部莱州湾凹陷新近纪时期湖平面重建研究》文中提出陆相湖盆湖平面的变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湖平面升降变化控制着层序地层界面的形成和不同类型沉积体的展布,恢复不同时期的湖平面变化不仅可以指导层序划分,而且对于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渤海湾盆地南部莱州湾凹陷在新近纪时期沉积了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两套地层,均是湖盆在坳陷萎缩期形成的。前人研究认为盆地在该时期存在广泛分布的浅水湖泊及三角洲沉积,但有关完整的湖平面恢复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内钻井LZW1井及LZW2井岩心及岩屑开展沉积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孢粉学研究,综合多指标重建了该地区在新近纪时期的古湖平面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其受控因素及古气候、古环境意义。沉积学指标表明研究区在新近纪主要充填了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体系,结合该岩相和沉积构造特征分析结果,认为新近纪研究区主要发育4级古湖平面,馆陶组时期古湖平面级数以1-2级为主,湖平面较浅;明化镇组下段古湖平面级数迅速变为以3-4级为主,湖平面迅速升高;明化镇组上段古湖平面级数略微有所下降,多以3级为主。主微量元素定性指标结果同样显示了新近纪湖平面总体上呈浅-深-浅的旋回特征,通过元素定量古水深经验公式分析,莱州湾凹陷新近纪古湖平面多在0-6m间频繁波动,此外,湖平面变化与水体环境变化存在有较好的耦合变化关系。孢粉学研究显示馆陶组时期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挺水植物发育,湖泊处于扩张初期,明化镇组下段山地乔木开始大量出现,沉水植物也逐渐增多,湖泊进一步扩张至最大,至明化镇组上段湖平面再次下降。结合前人相关研究以及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新近纪研究区湖平面在组、段内部发育多个次级旋回,整体表现出了主要受气候控制的湖进-湖退特征。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4](2018)在《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内蒙河套地区的多次野外调查和多个横穿黄河河谷剖面的测量,热释光(OSL)与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样品的采集和测定,以及与黄河上中游其它河段和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段的对比,从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发现与认识:(1)河套地区不仅包括了具有多期湖泊发育,堆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的断陷盆地,而且在其北侧的阴山山脉南麓,特别是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缘,还保存着拔河高度可达300m或更高的黄河9级阶地(T1~T9)。其中,T1的拔河高度2~12m,为内叠的堆积阶地,由松散的砂砾层组成,沿黄河及其支流均有分布。T2至T4,拔河高度分别为12~45m,28~80m和60~115m,阶地高度有自下游向上游变小的趋势。这些阶地大多分布在河套盆地之内,往往以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为基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有时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在阴山南麓,则以湖相地层、古近纪地层或基岩为基座,往往缺少三趾马红土。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往往呈海拔1080~1100m的湖积台地出现,如在托克托东南表现最为明显。在湖积台地之上,有时能见到马兰黄土覆盖,其底部甚至有隐约的古土壤层S1出现。T5至T8,拔河高度分别为75~160m,130~200m,170~260m和250~295m,也有下游高差大、上游相对较小的趋势。组成阶地的砾石层或砂砾石层,有时与含1至多条古土壤的黄土互层,而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有时在阶地沉积或三趾马红土之下,保存有河流相的砾石或砂砾石层,部分已被钙质胶结而成为砾岩或砂砾岩,显然是古黄河的沉积物。T9阶地我们只在黑赖沟剖面的两个地点发现,其拔河高度为290~315m,且下伏含有多达22层白色钙质结核层的三趾马红土的基座。(2)ESR与OSL测年结果表明,阶地的时代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时期。其中,T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T2至T4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中期和早中期;河套古湖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T5~T9分别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中期、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早期。在黄河T5~T8之下,特别是其基座的三趾马红土之下所发现的古黄河的砾石层、砂砾层或胶结的砂砾层,其所夹砂层的石英热活化法ESR年龄测定结果为中新世或上新世。(3)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的、长期持续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即使在河套断陷的成湖时期,无论是断陷湖还是堰塞湖,黄河不仅可以从一端注入湖泊并从其另一端流出,而且河道也可以在湖泊的一侧或两侧流动。这就是河湖共存。(4)作者在对黄河整个上-中游及部分其它河段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自新近纪早中期以来,黄河就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古老大河,尽管古黄河的遗迹已受到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破坏与变动,使其保存状况和连续性远不如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古黄河遗迹。(5)湖泊与河流是可以共存的。黄河并非泄空了某个断陷盆地(如三门古湖、河套古湖、贵德古湖、共和古湖等)才开始出现的,也不是第四纪以来因溯源侵蚀而逐段贯通的。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众多断陷盆地,可以多阶段成湖,也可以多次泄空;河道可以像现今梯级开发的水库而与古湖呈串珠状相连,也可以流经其旁与之并列;但黄河始终存在。(6)黄河自中新世早中期形成以来,可以深深地切割隆升地段的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形成沿途许多巨大的峡谷与多级河流阶地,也可以不断地充填所途经的强烈断陷地段的盆地谷地平原,形成巨厚的晚新生代地层,但黄河则始终存在,甚至在不同时期均能保留其大体呈抛物线状的河流纵剖面。(7)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它不仅在不同河段可以同时穿越许多个隆升的高原山地和沉降的盆地平原,而且同一河段也可以游荡在隆升的山地或高原及下沉的平原或盆地之间。河套地区就是一个河湖多阶段共存的典型范例。(8)作者综合对黄河、长江等中国大型水系干流河谷发育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今后研究加以重视:(1)黄河与长江等中国其他典型的大型河流应该都是古老的,并且大多至少形成于中新世早中期,这就是中国河流的古老性。但因研究程度限制,目前对这些河流的最初发育情况并不清楚。(2)在河流的长期发育过程中,会由于内外动力的原因(如构造升降运动、断裂活动、地震、冰川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在某一或某几个河段,会有一段或几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有构造湖或堰塞湖发育,但因河流规模巨大,始终能穿过这些湖泊或者在其旁流过,这就是河湖共存论。用湖泊贯通或河流袭夺解释中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黄河、长江和中国其他河流是近期形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要寻找黄河和中国其他河流的起源,是否由袭夺而来的问题,则至少要在中新世初或之前的古近纪去解决。(3)一条源远流长的大型河流一旦形成,由于其水量充沛,侵蚀与堆积能力很强,一般的内外动力作用都是难以阻挡的:它能穿过强烈活动的构造带并侵蚀切割因构造引起的隆升地段,在高山高原低山丘陵上形成峡谷或多级阶地;也能在长期下沉的盆地谷地平原中,不断地充填堆积,形成巨厚的冲积层,即使在其流经地区会有多段不同性质与幅度的升降运动不断地改变其纵剖面,但每条河流除其源头段的小河或冲沟外,在其绝大多数时段,都会大体保存其抛物线状的形状。受到调查研究程度的限制,目前仍无法完整地勾绘新近纪不同时期古黄河的位置和恢复其演变历史,也因缺少对河套断陷中的晚新生代地层的详细研究及其与断陷之外受到构造变动的古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而无法恢复其确切的升降运动幅度与速率,这些都期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赖海成[5](2017)在《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冲积扇地貌结构与环境演变》文中认为在全球性和区域性第四纪晚期气候冷暖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两岸表现为多次海侵-海退变化,从而形成海侵-海退沉积层序。海坛岛位于台湾海峡西部,第四纪晚期的海侵-海退沉积广泛分布,但前人对包括海坛岛在内的台湾海峡西岸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模式存在不同的认识。海岸带冲积扇作为海陆过渡带中的重要沉积地貌单元,蕴藏有丰富的“陆-海-气”耦合作用及其古地理环境变化信息,是提取海峡西岸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载体。在福建海坛岛君山山麓带,发育着一个独特的海岸冲积扇(大砂山),在野外观测大砂山地貌特征的基础上,以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主要手段,结合粒度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海岸冲积扇的成因、发育过程和古环境演变意义。得到以下初步认识:研究表明,大砂山具有独特的海岸冲积扇地质地貌特征。大砂山南北两坡差异较大,北坡平缓而延伸长度大,表面散乱分布棱角状火山角砾岩,地形凹凸起伏,可见多条河流侵蚀的沟槽,坡面底部发育灌丛沙堆;南坡陡峭而延伸长度短,无角砾岩分布,砂质均匀,部分区域可见细小沙波纹,受河流下切呈现三级阶地地貌,阶地剖面显示出大砂山为老红砂、冲洪积层和风砂层的堆积地貌。探地雷达测线揭示了大砂山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横剖面解译图主要反映层面和槽状层理为特点,显示为冲积扇上部特有的槽状泥石流沉积构造。纵剖面解译图主要反映多条旋回的连续强反射面,倾角约15°,与现代大砂山北坡坡度一致,记录了多次大范围的侵蚀沉积事件。依据雷达图像,归纳总结出9种沉积构造雷达相,并通过不整合面和层状构造综合分析,认为大砂山沉积以泥石流沉积、河道沉积和部分漫洪沉积为主,同时交替有海岸带的风沙沉积,为典型的海岸带冲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组合特点。粒度研究表明,大砂山底部老红砂层与中上部冲洪积层粒度特征有较明显区别。老红砂层表现为明显的风力搬运沉积的粒度特点,并遭受后期化学风化,导致黏土、粉砂含量的增加;冲洪积层表现为不稳定紊流状态下的洪流搬运沉积的粒度特点。风砂层表现为海滩砂在向陆运移过程中受侵蚀作用和背风坡重力滑塌作用叠加的粒度特点。C-M图判别分析进一步肯定了冲洪积层以滚动搬运为主,显示出高能态的水动力的存在。综合探地雷达探测、沉积相和福建沿海第四纪地层经典划分基础上,认末次间冰期,海坛岛北部广泛发育风成老红砂,形成“红色沙漠”景观;气候干冷的末次盛冰期,山区物理风化强烈产生大量岩石碎屑。末次冰消期,不稳定的气候系统条件下频发暴雨洪流,冲刷山区风化岩石碎屑和风砂物质,在山麓带堆积发育了冲积扇;气候温暖的全新世早中期,洪流由堆积作用转为下切侵蚀作用,将冲积扇扇根部分冲刷殆尽,同时上升的高海面导致冲积扇扇缘侵蚀发育成为海蚀崖;全新世晚期,海岸带风沙活动再次兴起,塑造残留的冲积扇为现代大砂山形态。

朱筱敏,李顺利,潘荣,谈明轩,陈贺贺,王星星,陈锋,张梦瑜,侯冰洁,董艳蕾[6](2016)在《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32nd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于2016年5月23—2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综述研究表明,会议研究热点为陆相沉积环境、浅水沉积与滨岸潮汐、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碳酸盐与化学岩沉积、沉积过程与盆地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储集层等研究领域。会议主要研究进展表现为:波浪再悬浮作用(wave resuspension)与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s)是陆架边缘斜坡快速进积的主要因素;海啸发生周期为1435ka,后积层理(backset-bedding)为海啸沉积识别标志;海底滑坡多由海底地震、天然气水合物泄露等触发,其块状搬运沉积物(MTD)包括滑塌头部、滑动底面、滑塌主体以及滑塌后期浊流沉积;玄武岩等基岩的风化作用提供硅与富镁碱性水,有利于菱沸石与白云石的形成;受构造作用影响,隆起剥蚀区与沉积区可互为转化;物源性质、供给量及搬运或分散过程控制了沉积面貌(源汇系统);构造活动直接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地貌变化、源区剥蚀速率、沉积物供应速率等。最后,本文对比了中外沉积学发展差异,讨论了中国沉积学发展方向。

赵红梅[7](2016)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 ——以滹沱河山前平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是目前困扰水文地质学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根源在于对含水砂层的沉积相变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的不足,以及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格架作为基础。本文以河北省滹沱河山前平原为例,将沉积学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平原区第四纪河流相含水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中。以钻孔岩芯、粒度分析、释光年龄等资料为基础,在详细划分单孔沉积相、识别各钻孔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基础上,进行孔间多级次地层旋回等时对比,建立了滹沱河山前平原沿河剖面第四系层序地层格架,理清了第四纪冲洪积-河流相砂体的分布规律,并对研究区含(隔)水层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河流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平原区第四纪含(隔)水层划分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含水层(组)的进一步科学划分提供依据,也为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工作基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地层岩性、年龄数据、孢粉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滹沱河山前平原重点钻孔ZD08-1第四纪年代地层格架。全新统底界埋深5.49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32.68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66.08m,下更新统(第四系)底界埋深157.04m。明确该孔第四纪以来主要包括冲洪积扇和辫状河流两种沉积相类型。(2)通过岩芯剖面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建立了ZD08-1孔第四纪地层层序。该孔第四系共识别出20个超短期旋回、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底部层序界面为钻孔第四系底界,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之间的层序界面为中更新统底界。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相转换面处于冲积扇相向辫状河流相转变的位置。(3)基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孔间地层对比,建立了滹沱河山前平原沿河剖面(正定-藁城)第四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整个第四纪时期,研究区处于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控制之下,旋回总体厚度呈现从山前到平原由薄变厚的趋势。受太行山构造抬升及NNE向活动断裂的影响,研究区在第四纪时期长期基准面以上升为主,覆盖了约210万年的沉积地层,中更新世中期之后,长期基准面开始下降并延续至今。在长期基准面旋回框架内,沿河剖面的各钻孔在中期、短期基准面旋回级次上均可进行逐一对比。(4)在沿河剖面的第四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探讨了第四纪以来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短期基准面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附近,砂体发育程度及透水性能相对较好。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砂体发育程度好,下降半旋回则相对较差。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控制下的砂体沉积环境沿剖面从西向东发生如下演变过程:MSC1由冲洪积扇相转变为辫状河道;MSC2早期由冲洪积扇转变为辫状河道再转变为曲流河道,晚期则由辫状河道转变为曲流河道。(5)滹沱河山前平原在第四系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5个含水层。由上到下依次为第Ⅰ含水层、第Ⅱ含水层、第Ⅲ含水层、第Ⅳ含水层、第Ⅴ含水层。其中,第Ⅰ、Ⅱ含水层对应于前人划分的第Ⅰ含水层组,第Ⅲ含水层对应于前人划分的第Ⅱ含水层组,第Ⅳ、Ⅴ含水层对应于前人划分的第Ⅲ含水层组,而前人确定的第Ⅳ含水层组在时限上应属于上新世。造成划分差异的原因,一是对短期基准面旋回SSC1下降期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的连续性认识不同,二是与以往山前平原缺乏第四纪标准钻孔导致第四系底界划分偏深有关。(6)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平原区第四纪含(隔)水层划分中的适用性。通过识别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及层序界面,可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层对比和含水层结构分析。场地尺度可进行超短期旋回级次的高精度地层研究;次级构造单元内同一沉积体系的区域,可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构建的地层格架内进行短期基准面旋回级次的研究;对整个盆地或平原这样的大区域,则可在长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之下,尝试进行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对比。

惠博[8](2014)在《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文中指出泥盆纪宁乡式铁矿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铁矿床之一,关于其成矿过程及生物成因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应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比前寒武宣龙式鲕状铁矿石,综合研究了宁乡式鲕状赤铁矿的成矿过程,探讨了矿石成矿过程中的控制因素及成矿机制。宁乡式铁矿矿石的自然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类:鲕状赤铁矿矿石、鲕状绿泥石菱铁矿矿石及两者的混合矿石;鲕状铁矿石分为四个基本组分:内源颗粒、陆源碎屑、填隙物和孔隙;主要矿物组成为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绿泥石、胶磷矿、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及微量的粘土矿物;鲕粒粒度主要集中在0.1~0.5mm这个区间,整体明显小于宣龙式铁矿中的铁质鲕粒;成分、结构甚至成因不同的核心都能成为鲕粒沉积的底基,即圈层物质的沉积并不受底基影响;90%以上铁质鲕粒不具核心,不具备典型的明暗相间纹层特征,鲕粒形态多样。晚泥盆世鄂西地区主要为滨岸沉积环境。云台观组岩性较单一,层理构造发育,化石稀少,主要发育前滨相;黄家磴组岩性为黄绿及紫红等杂色页岩、石英砂岩,普遍夹有鲕状赤铁矿,水平层理,为近—远滨相;写经寺组上段为砂页岩段,含鲕绿泥石菱铁矿层(Fe4)。下段在东部为灰岩段,含鲕状赤铁矿层(Fe3),产自熔性富矿;西部为页岩夹砂岩段,产酸性富矿,主要为远滨相。论文将该地区泥盆世地层划分两个Ⅲ级层序,并对含矿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宁乡式铁矿石在海侵的背景下形成的。铁矿石共有4层,其中Fe1、Fe2矿层产于上泥盆统下段的黄家磴组中,而Fe3和Fe4矿层则产于上泥盆统上段的写经寺组内。矿石多产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岩性转换界面,受最大海泛面控制,沉积铁矿的产出部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选择性。对不同地区的典型铁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地球化学取样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型矿石和岩石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数据,探讨了铁物质的来源,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及生物在成矿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含矿岩系的地球化学相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铁矿物相大致对应了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环境,结合铁质鲕粒的矿物组成特征,说明矿石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最后,论文从古地理、氧化还原环境、海平面变化以及生物成矿作用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这些因素对铁矿形成的影响,讨论了铁矿形成机制,并提出了其成矿模式:成矿物质准备阶段——铁质鲕粒形成阶段——铁矿石形成阶段。

余丽玲[9](2013)在《盐湖盆地沉积体系分析 ——以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江陵凹陷蒸发岩资源极其丰富,自沙4井、路9井,特别是岗钾1井钻探获得卤水层以来,已有多井相继钻遇蒸发岩及卤水,进一步证实了江陵凹陷丰富的蒸发岩资源量。沙市组是江陵凹陷蒸发岩的主要产层,所以通过对江陵凹陷沙市组盐湖沉积体系的解剖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各含盐层系的发育特点及其平面展布规律,进而能促进蒸发岩特别是钾盐的合理高效开发。本论文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地层为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沉积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等的综合分析,认为在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主要发育四种沉积相、九种亚相和十一种微相,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为盐湖相、淡水湖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在识别沉积相的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层序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层序界面的岩心、测井、地震等识别标志和特征,总结盐湖及淡水地层叠加样式,进行地层层序的对比和划分,将古近系沙市组划分为4个层序,从下到上分别为SQs1、 SQs2、SQs3、SQs4,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继而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对研究区沉积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在分析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各沉积体系的基础上,本论文重点研究沙市组盐湖沉积体系,对沙市组盐湖的类型、成因、沉积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盐湖按卤水水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碳酸盐类型、硫酸盐类型和氯化物类型。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盐湖为氯化物盐湖。(2)盐湖成因模式亦可分为两类:a干盐湖模式:在湖泊发育的末期,湖水不断浓缩,面积逐渐减小,水体变浅,最终干涸成盐;b深盆模式:在湖泊发育的发展期,湖水在浓缩或矿化度增大的同时,湖盆面积并不缩小甚至在变大,水体也不变浅甚至在加深,因盐度高而增大比重的部分下沉,盐类在盐层下析出、沉淀、成盐。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盐湖成因模式属于后者。(3)江陵凹陷盐湖成盐特点:纵向上蒸发岩沉积地层具明显的韵律性,识别出砂泥岩-盐岩,泥岩-含石膏盐岩,泥岩-含芒硝石膏岩,泥岩-含膏泥岩,泥岩-含泥石膏岩,泥岩-含盐石膏岩,泥岩-石膏质泥岩,泥灰岩-含石膏泥岩及泥岩-石膏层9种类型的基本含盐韵律;平面上表现为由盆地边缘—中心依次发育碳酸盐,芒硝,盐岩,从洼陷边缘向中心蒸发韵律具明显的规律性,盐膏岩含量增加,泥岩、含膏泥岩及膏泥岩含量减小。蒸发岩总体分布广泛,为西南、东部厚度薄,中北部地区厚度大的趋势。沙市组沉积期具有多个成盐中心,与江陵凹陷“广盆多洼”的沉积构造格局相符。(4)结合江陵凹陷地质背景及沉积特征总结出江陵凹陷沙市组盐湖盆地控制因素:古气候、古地貌及基准面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江陵凹陷盐湖控制因素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江陵凹陷盐湖盆地的成盐模式。

欧莉华[10](2013)在《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锰矿沉积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西南地区属于右江盆地,晚泥盆世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两个成锰沉积盆地,即靖西—大新成锰盆地(下雷—龙邦成锰盆地)和广南—富宁成锰盆地。靖西—大新成锰盆地(下雷—龙邦成锰盆地)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由北西向的广南—大新断裂与北东向的下雷—灵马断裂共同作用形成的断陷拉张盆地。晚泥盆世是桂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成锰时期,其地层可划分为非含锰岩系和含锰岩系。非含锰岩系为融县组,以大套的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含锰岩系包括榴江组和五指山组,以硅质岩、硅质灰岩及泥质岩沉积为主。榴江组与五指山组含锰性不同,榴江组含锰性低,未形成原生的工业性矿床,后期通过氧化淋滤作用形成了土湖次生氧化锰矿床。五指山组为原生碳酸锰-硅酸锰矿床,含锰性好。桂西南地区晚泥盆世发育半局限台地、斜坡和台盆三种沉积相类型。半局限台地相包含了泻湖、台凹及台地边缘浅滩三个亚相,泻湖亚相属静水低能环境,水体较浅,以泥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沉积为主,生物较少;台凹水体相对较深,发育了泥质条带灰岩、扁豆状灰岩及少量硅质岩;台地边缘水体能量较高,发育了鲕粒滩、粒屑滩及生屑滩等沉积,生物类型以底栖生物为主,包括珊瑚、腕足、海百合、层孔虫、双壳类等。斜坡相包括上斜坡和下斜坡两个亚相,沉积物以泥质条带灰岩、扁豆状灰岩和微晶灰岩为主,生物稀少。台盆相水体深,能量低,沉积物以硅质、泥质沉积为主,发育含锰层。研究区发育了东西两个半局限台地,台地之间为台沟,台沟呈狭长形,形成了典型的台盆相间格局,台盆相是锰矿沉积的理想场所。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锰矿可以划分为几个锰矿区,不同的锰矿区的锰矿沉积具有相似特征。其五指山组一般发育了23个锰矿层,锰矿层厚度不一。锰矿石普遍具有块状、条带状、条纹状、结核状、气孔状、杏仁状等构造。以大类来分,可主要划分为鲕豆状锰矿石和条带状锰矿石两大类。锰矿石颜色较丰富,有紫红色、玫瑰色、粉红色、红黄色、灰白色、灰绿色、黄绿色、蓝灰色、灰黑色等。对靖西—大新成锰盆地五指山组含锰岩系磁化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明锰矿层与围岩磁化率存在明显的区别。围岩磁化率值普遍偏低,以120(10-6SI)占绝对优势;锰矿层的磁化率值则普遍达到数百(10-6SI),甚至达到数万(10-6SI)。相对来说,二三矿段的磁化率值比一矿段普遍偏高,表明二三矿段的含矿性更好。含锰岩系磁化率特征表明磁化率可以作为识别含锰岩系和非含锰岩系的判别标志,在进行深部锰矿勘探时可以将磁化率测量作为一个快捷的定性的指标。鲕豆状结构是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锰矿的重要结构特征。鲕豆粒类型多样。经显微结构、矿物及地球化学分析后认为,研究区锰矿石主要发育两种鲕豆粒类型:一种是鲕豆粒呈杂乱分布,鲕粒与基质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鲕粒之间无相连现象,基质为块状构造,无层理,这种鲕豆粒为热水成因。在海底热水活动区,由于热水喷流,沉积速率高,形成大量气孔,气孔被矿物沉淀充填而形成类似于鲕豆粒结构的特征,这种鲕豆粒通常都没有同心圈层结构;另一种鲕豆粒发育类似于同心圈层的结构,鲕豆粒可呈拉长状,发育拖尾,或鲕豆粒之间相连接成串珠状,串珠状鲕豆粒平行于层面分布,锰矿石的基质发育层理构造或无层理构造,这种鲕豆粒为胶体成因,发育的同心圈层结构式由不同的矿物胶体先后凝聚形成的,这种鲕豆状锰矿石为热水沉积和正常沉积混合成因。研究区锰矿锰质有热水和陆源两个来源,以热水来源为主。研究区含锰岩系中普遍发育硅质岩、硅质灰岩及硅质泥岩,这些含硅岩类与锰矿的形成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显微结构、地球化学分析后认为,锰矿床中的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硅质有热水和陆源两个来源,生物对硅质岩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硅质岩与锰矿的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研究区锰矿的沉积受沉积相、古地理及热水活动的共同控制。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是研究区碳酸锰矿沉积的古地理基础,在相对封闭的台沟相深水环境中形成碱性还原条件,为锰矿沉积提供良好的介质条件和沉积环境。而海底热水活动带来大量的锰质是锰矿沉积的物质基础。

二、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与沉积矿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与沉积矿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西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层序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构造及变形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3 岩石地层组合与剖面特征
    3.1 实测剖面
    3.2 地层组成与接触关系
4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4.1 沉积相及其识别标志
    4.2 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4.3 中下侏罗统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5.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地球化学特征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油页岩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柴达木盆地油页岩勘查现状
        1.3.1 尕斯地区
        1.3.2 团鱼山地区
        1.3.3 鱼卡地区
        1.3.4 全吉地区
        1.3.5 乌兰地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技术关键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盆地性质
        2.1.3 断裂系统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侏罗系沉积演化
第3章 油页岩特征
    3.1 物理特征
        3.1.1 颜色
        3.1.2 视密度
        3.1.3 可燃性
        3.1.4 切割性
    3.2 岩石学特征
        3.2.1 宏观岩石学特征
        3.2.2 矿物组成
    3.3 有机组分特征
        3.3.1 有机元素组成
        3.3.2 有机显微组分
        3.3.3 有机质成熟度
    3.4 生物化石特征
    3.5 工业品质特征
        3.5.1 含油率
        3.5.2 灰分、发热量、全硫含量
        3.5.3 指标相关性
    3.6 地球物理测井特征
        3.6.1 密度测井
        3.6.2 声波测井
        3.6.3 自然伽马测井
        3.6.4 电阻率测井
    3.7 分布特征
        3.7.1 团鱼山矿区
        3.7.2 鱼卡矿区
        3.7.3 全吉矿区
        3.7.4 旺尕秀矿区
第4章 影响因素与赋存规律
    4.1 构造条件
        4.1.1 团鱼山矿区
        4.1.2 鱼卡矿区
        4.1.3 全吉矿区
        4.1.4 旺尕秀矿区
    4.2 沉积条件
        4.2.1 沉积环境
        4.2.2 有机质来源
        4.2.3 古气候
    4.3 赋存规律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3)渤海湾盆地南部莱州湾凹陷新近纪时期湖平面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依托
    1.3 陆相湖盆湖平面方法学研究现状
    1.4 渤海湾盆地新近纪湖盆古湖平面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意义
    1.7 工作量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盆地结构与断裂体系
    2.3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2.4 研究区新近纪地层特征
    2.5 年代地层框架
    2.6 采样井位分布
第三章 沉积学记录及其古湖平面-古环境意义
    3.1 材料方法
    3.2 沉积学指标分析结果
    3.3 沉积学古湖平面指标分析结果
    3.4 沉积学指标影响因素及古湖平面-古环境解释
    3.5 小结
第四章 主微量元素指标及其古湖平面-古环境意义
    4.1 材料方法
    4.2 主微量元素定性分析结果
    4.3 主微量元素定量分析结果
    4.4 主微量元素指标指示的古湖泊水体环境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孢粉学指标及其古湖平面-古环境意义
    5.1 材料方法
    5.2 研究区孢粉组分分析
    5.3 水生植物孢粉生态及环境模式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地质背景
    1.1地理环境
    1.2地质背景
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述评
    2.1中国黄土地层研究的进展
    2.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2.3作者对黄河中上游河谷发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3黄河阶地和下伏砾石层的分布与特征, 代表性剖面及其时序判断
    3.1黄河阶地与下伏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时序判断的若干标志
    3.2代表性黄河河谷横剖面记叙
        3.2.1磴口剖面
        3.2.2查干敖包剖面
        3.2.3黑赖沟剖面
        3.2.4哈什拉川剖面
        3.2.5大路剖面
    3.3河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的基本特征和时序判断
4样品采集、年龄测定与地层时代
    4.1样品采集
    4.2测年方法: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 侧重介绍石英热活化法
    4.3测年结果
    4.4黄河低阶地与“河套古湖”的发育时代
    4.5黄河中-高级阶地与下伏古黄河沉积及其它地层的形成时代
5讨论
    5.1黄河河套段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与河湖共存问题
    5.2黄河上、中游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史:湖泊贯通还是河湖共存?
    5.3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谷形成的古老性与河湖共存之实例
6结论

(5)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冲积扇地貌结构与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冲积扇研究进展
    1.3 探地雷达在冲积扇沉积构造研究的现状
        1.3.1 探地雷达技术研究进展
        1.3.2 探地雷达技术在冲积扇沉积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2 冲积扇特征
        2.2.1 地貌特征
        2.2.2 剖面特征
第3章 探地雷达探测揭示的沉积构造与沉积序列
    3.1 探地雷达基本原理
    3.2 探地雷达剖面设计与数据处理
    3.3 探地雷达探测结果检验
    3.4 探地雷达图像解译
        3.4.1 测线1和2探地雷达图像解译
        3.4.2 测线3探地雷达图像解译
        3.4.3 测线4和5探地雷达图像解译
        3.4.4 测线6和7探地雷达图像解译
    3.5 大砂山雷达相分类及其解释
        3.5.1 不整合面大类
        3.5.2 层状构造大类
第4章 冲积扇物质结构与沉积环境
    4.1 粒度分析基本原理
    4.2 粒度采样与实验方法
    4.3 沉积物粒度特征
第5章 冲积扇地貌演变
    5.1 大砂山沉积相模式讨论
    5.2 大砂山地层划分与对比
    5.3 大砂山冲积扇发育过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 ——以滹沱河山前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地层对比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形成与发展
        1.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地层对比中的应用进展
        1.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地层对比中的应用进展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概述
    2.4 区域含水层组划分
第三章 滹沱河山前平原河流沉积亚相及粒度参数特征
    3.1 露头剖面岩性特征及沉积亚相
    3.2 露头剖面不同沉积亚相粒度参数特征
第四章 滹沱河山前平原浅部含水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4.1 重点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1.1 粒度参数特征与沉积亚相识别
        4.1.2 钻孔剖面地层年代序列
        4.1.3 重点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4.2 滹沱河山前平原浅部地层等时对比
        4.2.1 滹沱河山前平原浅部地层河流沉积特征及基准面旋回识别
        4.2.2 滹沱河山前平原浅部地层等时对比
    4.3 滹沱河山前平原浅部含(隔)水层结构
第五章 场地尺度河流相含水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5.1 试验场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5.2 试验场含(隔)水层结构
第六章 滹沱河山前平原第四纪含水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6.1 重点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6.1.1 重点钻孔年代地层划分
        6.1.2 重点钻孔第四系粒度参数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6.1.3 重点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6.2 滹沱河山前平原第四纪地层等时对比
        6.2.1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及转换面识别
        6.2.2 滹沱河山前平原第四纪地层等时对比
    6.3 滹沱河山前平原第四纪含(隔)水层结构
        6.3.1 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研究区地层形成与演化
        6.3.2 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河流相砂体空间分布
        6.3.3 滹沱河山前平原第四纪含(隔)水层结构
第七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平原区第四纪含水层划分的适用性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早期研究简史
        1.2.2 铁矿成因假说
        1.2.3 包粒成因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性认识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云台观组
        2.2.2 黄家磴组
        2.2.3 写经寺组
    2.3 沉积盆地类型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地理分布特征
    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2.1 火烧坪铁矿
        3.2.2 青岗坪铁矿
        3.2.3 官店铁矿
第4章 含矿地层沉积特征
    4.1 典型剖面沉积特征
        4.1.1 巴东县司阳桥剖面
        4.1.2 建始县秦家湾剖面
        4.1.3 建始县向家湾剖面
        4.1.4 建始县弓剑崖剖面
    4.2 沉积相
        4.2.1 云台观组
        4.2.2 黄家磴组
        4.2.3 写经寺组
    4.3 古地理演化
        4.3.1 云台观组沉积环境
        4.3.2 黄家蹬组沉积环境
        4.3.3 写经寺组沉积环境
第5章 铁矿沉积特征
    5.1 矿床分布特征
    5.2 矿石产出层位特征
        5.2.1 铁矿产出层位
        5.2.2 富矿产出层位
    5.3 铁矿与沉积相的关系
    5.4 铁矿与岩相的关系
第6章 矿石矿物学特征
    6.1 自然类型
    6.2 化学组成
    6.3 X 射线衍射
    6.4 矿物组成
    6.5 单矿物特征
第7章 矿石显微结构特征
    7.1 矿石结构构造
        7.1.1 矿石结构
        7.1.2 矿石构造
    7.2 鲕粒显微结构特征
        7.2.1 核心
        7.2.2 圈层
    7.3 组分粒度特征
    7.4 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类型
第8章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8.1 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8.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8.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9章 铁矿石成矿机制
    9.1 岩相古地理与铁成矿的关系
    9.2 氧化还原界面与铁成矿关系
        9.2.1 氧化还原(Eh)和酸碱性(pH)条件
        9.2.2 沉积地球化学相
    9.3 生物作用与铁成矿关系
    9.4 海平面变化与铁矿成矿关系
    9.5 铁矿成矿机制讨论
        9.5.1 铁质鲕粒形成机制讨论
        9.5.2 铁矿形成机制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图版

(9)盐湖盆地沉积体系分析 ——以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单井沉积相分析
    3.1 岩石相及其组合分析
    3.2 沉积相特征
    3.3 测井相分析及测井相模式
第4章 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地层划分原则及方案
    4.2 层序界面的识别
    4.3 地层叠加样式
    4.4 层序地层特征
    4.5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4.6 地震沉积学特征
    4.7 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
第5章 盐湖盆地成盐规律分析
    5.1 盐湖的类型
    5.2 盐湖盆地的形成条件与成因模式
    5.3 江陵凹陷盐湖盆地成盐特点
    5.4 含盐层系平面展布特征
第6章 盐湖盆地控制因素及成盐模式
    6.1 盐湖盆地成盐主控因素
    6.2 江陵凹陷盐湖盆地的成盐模式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锰矿沉积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锰矿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锰矿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右江盆地演化特征
第3章 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
    3.1 沉积相类型
        3.1.1 半局限台地相
        3.1.2. 斜坡相
        3.1.3 盆地相(台盆相)
    3.2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3.2.1 湖润剖面
        3.2.2 鬼哭坳剖面
        3.2.3 下雷钻孔 ZK2407
    3.3 连剖面沉积相对比
    3.4 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4章 成锰盆地与含锰岩系
    4.1 成锰沉积盆地
        4.1.1 成锰沉积盆地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4.1.2 桂南成锰沉积盆地
        4.1.3 靖西—大新(下雷—龙邦)成锰盆地
    4.2 含锰岩系
        4.2.1 含锰岩系的分类
        4.2.2 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含锰岩系特征
第5章 锰矿区地质特征
    5.1 下雷—湖润锰矿区
        5.1.1 矿区构造特征
        5.1.2 含锰岩系特征
        5.1.3 矿石特征
    5.2 龙邦—壬庄矿区
        5.2.1 矿区构造特征
        5.2.2 含锰岩系特征
        5.2.3 锰矿石特征
    5.3 岳圩—地州矿区
        5.3.1 矿区构造特征
        5.3.2 含锰岩系特征
        5.3.3 锰矿石特征
第6章 含锰岩系磁化率特征
    6.1 磁化率研究综述
    6.2 研究区含锰岩系磁化率特征
第7章 锰矿石鲕豆粒特征
    7.1 锰矿石鲕豆粒结构特征
        7.1.1 宏观结构特征
        7.1.2 显微结构特征
    7.2 锰矿石鲕豆粒矿物学特征
        7.2.1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7.2.2 X 射线衍射分析
    7.3 锰矿石鲕豆粒地球化学特征
        7.3.1 样品的制作及测试方法
        7.3.2 常量元素特征
        7.3.3 微量元素特征
        7.3.4 稀土元素特征
    7.4 锰矿石鲕豆粒成因及锰质来源
第8章 锰矿床中硅质岩特征
    8.1 硅质岩结构特征
    8.2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8.2.1 样品的选择
        8.2.2 常量元素特征
        8.2.3 微量元素特征
        8.2.4 稀土元素特征
    8.3 硅质岩成因
    8.4 硅质岩与锰矿关系
第9章 锰矿成矿机理研究
    9.1 相序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9.1.1 锰矿发育的沉积相特征
        9.1.2 含锰岩系沉积相演化过程
    9.2 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9.3 锰质来源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9.4 小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表

四、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与沉积矿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西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层序与古环境研究[D]. 徐子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2]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二段油页岩特征及赋存规律[D]. 党洪量. 吉林大学, 2019(10)
  • [3]渤海湾盆地南部莱州湾凹陷新近纪时期湖平面重建研究[D]. 杨晓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J].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 地质学报, 2018(04)
  • [5]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冲积扇地貌结构与环境演变[D]. 赖海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综述[J]. 朱筱敏,李顺利,潘荣,谈明轩,陈贺贺,王星星,陈锋,张梦瑜,侯冰洁,董艳蕾. 古地理学报, 2016(05)
  • [7]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 ——以滹沱河山前平原为例[D]. 赵红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8]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D]. 惠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9]盐湖盆地沉积体系分析 ——以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为例[D]. 余丽玲. 长江大学, 2013(04)
  • [10]桂西南地区上泥盆统锰矿沉积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D]. 欧莉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和沉积矿物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