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环境检测设备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孟新宇[1](2021)在《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密闭空间内气体检测和控制系统项目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使用多通信方式处理和智能控制处理,可以提供各种密闭空间环境下对于检测以及对环境的远程控制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同时在系统体积、成本、功耗等方面也展现出更好的性能,在人机交互端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对于通信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整个系统设计的各模块硬件电路以及基于STM32的数据处理、采集及通信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供电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继电器外设部分以及通信模块。其中供电模块将输入电压通过转换为整个系统各个模块提供电源,采用的是220V输入,通过模块变压器降压和整流桥整流,最后通过滤波转换成想要的5V的电压,通过稳压芯片转换为3.3v的电压来给主芯片STM32供电。主控模块采用STM32F103RBT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主要进行PM2.5以及CO2传感器数据的串口接收以及ADC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气体数据并对继电器控制的风扇控制,驱动外设装置进行密闭空间的气体控制,通过STM32的采集的数据通过RJ45网口或是Wi-Fi以及串口把数据传给上位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以及利用继电器电路驱动外设装置进行密闭空间的气体控制。传感器模块主要由PM2.5以及CO2传感器两部分进行气体采集。最后对硬件电路的基本功能测试以及基于STM32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对整套系统进行上电测试,其中对ADC采集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网口数据发送模块,Wi Fi数据接收模块进测试,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各部分进行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高低温检测以及湿热存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可以满足实际使用密闭空间环境下的设计要求。
傅强[2](2020)在《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单元,承担输配电重要任务。变压器故障停运会导致大面积用户停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需要在停运变压器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存在检修不及时或者过度检修的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该系统基于在线监测技术,综合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变压器工作环境监测以及变压器历史运行负荷监测等各种信息实现对变压器的故障预测,进而合理安排检修计划,避免变压器故障停运。论文分析了目前变压器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在线监测系统基本结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总体设计。将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上层监控系统单元三部分。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变压器各种运行参数的测量,分别使用电能质量检测模块实现对变压器历史运行负荷以及电能质量信息的实时监测;使用AS3935雷电传感器实现对雷电信息的检测;使用气象传感器实现对变压器运行气象信息监控;采用TNC型直流偏磁传感器实现对铁芯接地电流的采集;选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双模模块实现控制单元的授时与定位功能,保证系统时钟与电力系统时钟一致。数据传输单元实现现场与监控主站的数据传输。选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避免了布线工作;设计基于UART转4G透传模块和基于以太网转4G透传模块两种不同的4G无线通信方案。上层监控主站完成数据的计算、分析和处理。通过对系统实现功能的要求以及对不同类型处理器的对比分析,选定基于ARM-based Cortex-M7的STM32F746BE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最后完成了硬件电路PCB设计、硬件焊接、控制器程序烧写、各通信接口测试。将本文所设计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应用于某10kV/380V变压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各系统功能基本实现,性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柯浩然[4](2019)在《基于机器人的家居环境安全状态及人体姿势识别》文中研究指明室内环境是关系到每个人生命安全的重要部分,其次人体自身的状态也极大的影响了发生危险事故时出现意外的情况。这一情况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独居老人的室内安全问题,室内视频安防设备应运而生。但以往安装摄像头的方式缺乏灵活性,通常室内需要安装多个摄像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个难题在于室内环境复杂,容易出现遮挡情况,或者捕捉不到完整的人体动作,导致人体姿态识别不准确。随着摄像头技术的发展,诞生了许多价格便宜且功能强大的摄像头,例如微软的Kinect二代摄像头等。与传统的单目摄像头相比,Kinect二代不仅提供了彩色信息,还提供了深度信息。根据机器人具有体积小、移动灵活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搭载Kinect二代的家居环境检测机器人系统。本文设计的家居机器人系统包括两大功能,一是检测室内环境数据,二是识别室内人体姿态。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分析功能需求,设计了机器人的主体结构并进行了系统配置。通过对温、湿度模块、PM2.5采集模块、燃气检测模块及门磁开关模块进行组网,采集了室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其次,提出了一种在ROS系统下使用人体骨骼节点向量的角度累计变化作为特征表示的方法。利用Kinect二代和OpenNI2提供的15节点人体骨骼数据,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构建投影坐标平面,计算空间位置和骨骼角度。通过时间金字塔方法对不同时间间隔的骨骼角度数据编码,形成多级特征向量。实验室对多人录制动作视频样本,并对SVM进行训练,在测试集样本上的正确识别人体姿态的交叉验证率达到了 86.95%,实验结果表明了该人体姿态识别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为了解决人体被遮挡时出现漂移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上述算法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移植性。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法估计被遮挡骨骼节点坐标,代替原始数据中的误判数据。根据自适应能量法,以骨骼角度变化多少作为衡量能量的标准,按照等能量划分视频中的动作。再次用SVM进行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2.1%,实验结果说明改进的姿态识别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再配合人体姿态数据,设计了家居安全状态评价标准,通过室内环境数据与人体姿态数据的融合,更好的判断室内人体安全情况,完善了整个家具机器人系统。
刘露阳,杨朝雯,刘蓬倩,成柯君,李亮,杨军[5](2019)在《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现场辐射侦检的思考》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训练要求和任务实际,通过对以往训练考核的复盘总结,发现辐射侦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核应急救援现场辐射侦检的主要工作、人装配备、任务流程和注意事项。对辐射侦检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管理、辩证看待辐射、人员岗位能力、工作对接交接等方面提出建议。辐射侦检是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重要环节,今后需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以期在辐射侦检中形成设备模块化、人员最优化、数据信息化、制度规范化和对接无缝化,力争一旦在核事故发生时开展快速有效的救援保障与侦检防护,减少人员损伤。
王东月[6](2019)在《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各大汽车集团的崛起,汽车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在打造新颖外观和舒适内饰的同时,更加重视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汽车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关系到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汽车车身上的零件成百上千,而且每个零件的都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能。任何一个小的零部件出现差错,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零部件各项性能指标中内在理化质量已成为影响汽车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化实验室作为BQ公司零部件内在质量的唯一检测部门,起着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室需要对进厂的零部件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出具相关检测报告,生产部门依据检测报告来决定该批零部件是否可以使用。本文从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着手,针对实验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人员管理问题,如培训计划、记录不全,无培训效果评价;设备管理问题,如设备缺少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等;检测方法问题如标准无定期查新;实验室环境问题如温湿度记录缺失和不相容设备未隔离等;量值溯源问题如标准溶液标识不规范,标准溶液稀释记录缺失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入手,参考CNAS部分条款中对实验室的要求,如实验室人员要求、设备的要求、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量值溯源面加以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法、图表法、建立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针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改善对策,改善对策诸如制定人员全年培训计划、建立人员培训监督机制、对设备建立维修维护档案和期间核查工作制度、对检测方法进行定期更新并保留查新证据、对实验室温湿度进行记录,不相容设备进行分离隔离、对标准溶液采取统一规范化标识管理、保留溶液稀释记录等。通过建立团队小组,合理分配资源,设计改进方案并编制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最后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改进,最终使得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的得到有效的改进和水平提升。
张翔,于璐,徐东炯,顾娟娜,吴礼裕[7](2018)在《环境监测生物实验室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底栖动物监测和评价现已在江苏省太湖流域中作为区域水生态管理的重要组成。实验室底栖动物标本库对底栖动物的监测和研究不可或缺。从标本获取、制作、标识、管理、控制等多个环节系统地介绍了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需要的各个步骤和质量控制手段,完整覆盖了实验室管理中对人员、器材、物料、环节、方法的规定,为获得真实、详细、准确、易用的底栖动物数据做出探索,相关实验室可直接将本文内容用作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参考文件。对底栖动物资源库的丰富和规范进行研究,规定了底栖动物标本保藏和流转的管理制度,使得不同实验室间可以较顺畅地分享底栖动物研究成果,为保护底栖动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高金桃[8](2017)在《故宫养心殿区域建筑彩画病害勘查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依托于“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对养心殿区域的彩画病害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分析,开发出“数字化彩画系统”对彩画病害进行数位化记录统计,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故宫彩画病害的勘查记录方法;通过对养心殿区域燕喜堂试点进行的微环境监测,探索环境因素对彩画造成的影响,并根据试点监测结果,以探索一套适用于养心殿全区域的微环境监测方案。本研究通过现场勘查、测绘、计算机统计的方法,以燕喜堂为勘查对象,总结了养心殿区域常见的16种病害类型,并分析了各种病害的分布情况。综合燕喜堂彩画病害现状及内外檐彩画修复实验需求,在廊外、廊内、后外檐、室内前檐、白樘篦子上方选取5个监测点进行微环境监测,获得温度、相对湿度、照度、紫外照度数值,比较几个点的微环境数值差异,发现在监测时间(冬季)内:各点白天温度差异较大,室外明显高于室内,且室外三点中廊外高于后檐高于廊内,晚上温度差异较小,室外明显低于室内,且室外三点中后檐低于廊外低于廊内,室内的温度差异较小;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有关,在监测时间内同一监测点的相对湿度变化一般与温度变化成反比例关系,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高于室外且变化幅度较小,室外相对湿度变化较大,在发生降雪时明显高于室内;监测时间内,后檐的光照一般强于廊外强于廊内,但光照直接照射到廊外测量点时,出现短时间的峰值,高于后檐光照。室内两点光照很小;紫外线与光照变化特征类似。室内两点检测不到紫外线的存在,室外三点中,后檐高于廊外高于廊内。廊外的紫外照度是廊内的29.1倍。对燕喜堂微环境数值进行分析,综合既有研究结论,总结出在燕喜堂彩画病害中,紫外线是导致颜料褪色的主要原因,温湿度的变化对颜料的变色影响较小,但会造成彩画的开裂、龟裂、起翘、空鼓等病害;尽管自然条件下微环境的变化对彩画产生的破坏作用缓慢,但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仍会使彩画形成多种病害。水渍冲刷对彩画造成的伤害,比由于降水引起的湿度变化对彩画造成的影响更大,更快速。总结燕喜堂的微环境监测内容,认为基本达到了预监测的目的,所得数值可以反映该位置彩画的基本环境情况。总结预监测的经验与不足,本论文通过对彩画病害进行进一步的分级分类并对每级每类的病害进行微环境监测,通过微环境监测数值的比较,获得长时间环境因素作用对彩画病害产生的影响。提出一套解决彩画病害成因分析、修复验收、日常监测为一体的长期监测方案,为该区域可能进行的微环境监测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彭安林[9](2017)在《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有30%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为严重,药源性不良反应的住院患者高达34%,其中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和平喘药氨茶碱(AMI)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较为常见。患者因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对阿霉素和氨茶碱表现出的不同的量效关系。为了提高阿霉素和氨茶碱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指南提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定期测定阿霉素和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在TDM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患者调整用药剂量,设计出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常用于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和免疫法。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低,专属性差,易受干扰,在TDM中发展应用中有一定局限。色谱法仪器昂贵,对检测设备要求较高,样品预处理复杂,测定周期较长,无法实现临床批量快速检测。免疫法稳定性差,选择性低,且试剂盒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因而制约了其临床发展应用。因此开发新的检测设备,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使阿霉素及氨茶碱TDM工作成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分析快捷等优点,在环境检测、生物分析、药物监测等领域受到的关注及应用日益增多。本研究将以电化学方法为基础,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研制即抛型的传感器。相对常规检测仪器,即抛型电化学传感器易于制成便携式、低能耗设备;与传统柱状电极比较,它修饰简单,可批量制备,即用即抛;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极大提高了测定速度,使TDM有望进入常规性的临床检验,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尤其针对安全范围狭窄、治疗血药浓度易波动的药物,TDM工作尤显重要。本论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纳米金颗粒(nano--Au),多聚赖氨酸(PLL)为修饰材料,研制出了可快速测定阿霉素、氨茶碱的特异传感器,并成功用于生物样本和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的测定。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研制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异传感器,建立体外生物样品无需前处理的阿霉素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实现合理用药,优化给药方案,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丝印电极,制备工艺如下:首先于基质PVC片材上依次承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得到裸电极(Bare SPE);通过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等方法进行筛选,以确保印刷电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然后依次采用MWNTs和PLL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PLL复合物修饰的DOX传感器。优化测定条件,于0.1mol/LHAc-NaAc(pH4.5)缓冲体系中采用方波伏安法(SWV)扫描测定DOX在MWNTs/PLL 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全血中DOX的分析定量方法。在0.0025 μM-0.25 μM范围内,DOX浓度与峰电流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最低检测限为1.0 nM。重现性考察中,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加样回收率在92.60-106.87%之间。MWNTs/PPL修饰的DOX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15min内即可完成分析测定,为临床治疗药物快速监测开辟了新方法。第二节:阿霉素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PLL传感器在实际生物样本阿霉素代谢监测中的应用利用MWNTs/PLLSPE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体内DOX浓度,获得药-时代谢曲线,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平行测定,对所建立的方法学进行确证。结果证实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药-时曲线变化趋势一致,5min时血药浓度最高,此后逐渐降低。MWNTs/PLL SPE成功测定了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脏中DOX浓度,与全血中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DOX定量分析方法可行性高、实用性强,为TDM工作指引方向,临床上有望通过监测全血DOX浓度而推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尤其是心脏组织),优化给药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第二部分: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氨茶碱传感器,建立无需生物样品前处理的体外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开发新的临床监测设备与技术,积累临床前研究数据。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MWNTs/Si0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首先参照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然后采用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颗粒等材料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Si02/Au复合物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方波伏安法在0.05 mol/L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扫描测定AMI电化学特征。结果测得AMI在修饰电极表面于1.0V左右有显着的氧化峰,在5~200 μM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 μM。同一批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RSD)为4.17%,不同批次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为6.26%,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5.85-108.03%之间。建立了MWNTs/SiO2/AuSPE测定AMI的方法,在缓冲体系中灵敏度、重现性良好,可直接用于药物注射液及片剂含量的测定。由于AMI在MWNTs/SiO2/Au SPE表面是吸附控制的,在富集过程中,易受尿酸、蛋白质诸多杂质的干扰,传感器灵敏度及选择特异性降低,可检测的线性范围也减小,不能满足临床TDM。此外,在实际血样测定中,传感器MWNTs/SiO2/Au复合膜还存在脱片问题,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鉴于以上原因,后续实验中将再尝试新的修饰剂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可用于实际生物样本品测定的传感器。第二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根据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复合物修饰的AMI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SWV考察AMI在MWNTs/Au/PLL SP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生物样品测定中,氨茶碱浓度在10~200 μM范围内与峰电流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是2.0μM。电极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34%和5.78%,全血中加样回收率范围是 96.68%-105.24%。成功研制了MWNTs/Au/PLL SPE,建立了生物样本(血样)中AMI的测定方法。与MWNTs/Si02/AuSPE相比,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监测线性范围广,可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测定,为后续监测氨茶碱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奠定了基础。第三节:氨茶碱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Au/PLL传感器在动物体内氨茶碱代谢监测的应用试验1小鼠AMI灌胃给药后,以MWNTs/Au/PLL SPE定量分析方法为检测手段,测定AMI在小鼠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及分布情况。同时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中AMI的测定标准,高效液相法(HPLC)进行确证分析。两种方法测定药-时曲线结果一致,90 min时AMI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半衰期约4-5 h。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回收率在95%-110%之间,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是准确可行的。利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了小鼠血液、肝脏、肾脏中AMI的代谢情况,成功建立了血样、肝脏、肾脏组织中AMI的工作曲线。试验2将64只昆明小鼠分为氨茶碱组和氨茶碱+罗红霉素组,均给予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 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480 min摘取眼球取血测定AMI浓度。两组小鼠AMI血药浓度范围呈抛物线式波动,初期血药浓度均稳定上升,90 min时达到峰值。但氨茶碱+罗红霉素组高于对照组半衰期也延长至330 min。在罗红霉素影响下,氨茶碱易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升高,代谢消除速度减慢。第三部分: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将上述DOX及AMI定量分析方法用于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监测,进一步评估复合物修饰的即抛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临床代谢工作者提供新方法。第一节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肿瘤患者静脉滴注不同剂量DOX化疗后(治疗剂量分别为50 mg/m2和 5 25mg/m2),分别于 0.5h、1h、2h、4h、8h、12h 静脉采血,应用MWNTs/PLL传感器测定DOX含量。两组患者血样中DOX药-时曲线呈现快速消除相特点,给药1 h血药浓度从247±25.9 nM、174±28.3 nM迅速降低至94±16.6 nM、63±10.3nM。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均与血药浓度正相关,A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治疗前减少,B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且A组心电图QT间期时间在给药2-4 h内较B组显着延长,部分患者不良反应达到了 1级心律失常,但心肌损伤标志cTnI及BNP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在DOX治疗早期对心肌毒性作用不显着。MWNTs/PLL阿霉素传感器可成功用于临床TD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静脉滴注0.25 g、0.5 g氨茶碱,连续给药3天并在第三天给药后0.5 h、1h、2 h、4 h、8 h、12 h采取静脉血。根据AMI定量分析方法MWNTs/Au/PLL SPE测定血药浓度;同时评估口服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优化给药。两组患者血样中AMI药-时曲线呈现一级消除相特点,半衰期约为4h。毒副反应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B组AMI浓度高于A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胸闷、心率加速等轻微不良反应。在临床TDM监测中,患者因口服氨茶碱时间及剂量不当,出现了治疗效果不佳或中毒反应。调整给药时间及口服剂量后,上述问题得到解决。MWNTs/Au/PLL SPE成功测定了临床患者体内AMI代谢情况,优化了治疗方案,解决了治疗效果不佳及药物中毒问题,为体外传感器在TDM中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叶忠波[10](2016)在《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食品是保证一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方面,这也成为国家和公民重视的问题。纵观全局,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曾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速冻食品的供应过程中多次发生问题。由此看来,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所以食品冷藏、冷冻的供应链的发展,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把控。目前可以参考的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产业园区的布局规划的方法和冷链物流的特点两方面入手,尝试对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本文旨在为速冻冷链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及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完善冷链物流中心内部建筑的设计要素,为冷链物流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第一章的绪论阐述了冷链物流的背景、发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建立了冷链物流中心研究的框架,明确了冷链物流中规划与建筑建设出现的问题。第二章对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其目前存在的现状及SLP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说明了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选址方法。其次,分析了其内部功能布局的内容要关系。最后,总结出在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总平面设计中所需要关注的各种问题。第四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建筑空间流线设计及单项类别的建筑设计,并从低碳节能角度对其建筑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建筑单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在这些建筑设计中应当需要注意的要点。通过对国内典型食品冷链物流中心及工程实践的分析,论证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设计方法,力求内容覆盖全面又重点突出。以期对今后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动物环境检测设备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动物环境检测设备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空气检测控制技术的发展 |
1.1.1 科学意义与应用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 PM2.5检测的发展和应用 |
1.3 PM2.5检测控制器的分类 |
1.3.1 Beta射线法PM2.5 传感器检测 |
1.3.2 微量震荡天平法PM2.5传感器检测 |
1.3.3 重量法PM2.5传感器检测 |
1.3.4 光散射法PM2.5传感器检测 |
1.4 CO_2检测控制器的分类 |
1.4.1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
1.4.2 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 |
1.5 系统设计方案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密闭空间PM2.5监测和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1 关键器件的选型及应用 |
2.1.1 主控芯片选型 |
2.1.2 PM2.5传感器选型 |
2.1.3 CO_2传感器选型 |
2.2 保护电路的设计 |
2.3 PCB硬件电路设计 |
2.3.1 供电电路模块 |
2.3.2 主控模块设计 |
2.3.3 传感器模块设计 |
2.3.4 通信模块设计 |
2.4 系统外设部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密闭空间PM2.5监测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 系统软件分层以及设计 |
3.2 传感器模块软件设计 |
3.2.1 攀藤PM2S-3数字式通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精度 |
3.2.2 攀藤PM2S-3数字式通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算法 |
3.2.3 攀藤PM2S-3数字式通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控制 |
3.2.4 MH-Z19B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精度 |
3.2.5 MH-Z19B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算法 |
3.2.6 MH-Z19B传感器控制 |
3.3 通信模块部分软件设计 |
3.3.1网络串口透传芯片CH9121 |
3.3.2 ESP-12F Wi-Fi模块 |
3.3.3 RJ45以及CH9121芯片控制 |
3.3.4 ESP8266EXWi-Fi模块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调试与测试 |
4.1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可行性 |
4.2 PCB主板焊接以及调试 |
4.3 系统设计环境测试 |
4.3.1 电子产品高低温测试 |
4.3.2 电子产品湿热存储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变压器状态检修的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变压器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1 变压器结构及故障分析 |
2.1.1 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分析 |
2.1.2 变压器故障种类分析 |
2.2 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的分析 |
2.3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原理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总体设计 |
3.1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需求分析 |
3.2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设计思路 |
3.3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总体结构 |
3.4 变压器状态检修应用管理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各个功能单元设计 |
4.1 变压器历史运行负荷信息检测 |
4.1.1 变压器历史运行负荷信息监测的必要性 |
4.1.2 变压器历史运行负荷信息检测实现 |
4.1.3 电网的运行环境信息检测具体实现 |
4.2 变压器运行环境信息检测具体实现 |
4.2.1 变压器运行环境信息检测分析 |
4.2.2 雷电信息监测单元设计 |
4.2.3 风雨等气象信息的检测 |
4.3 变压器运行状态表现参数的采集 |
4.3.1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振动和温度信息采集 |
4.3.2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采集 |
4.4 其他信息检测 |
4.5 数据传输单元设计 |
4.5.1 数据传输单元的基本需求 |
4.5.2 4G通信实现方案的对比分析 |
4.5.3 本设计中的方案选定 |
4.6 定位与授时单元设计 |
4.6.1 电力系统对统一时间的基本要求 |
4.6.2 对GPS模块选用要求 |
4.6.3 定位与对时模块的选用 |
4.7 主控制单元设计 |
4.7.1 系统对控制器的需求分析 |
4.7.2 控制器的对比分析 |
4.7.3 STM32F746BE处理器的选定 |
4.8 本章小结 |
5 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系统测试 |
5.1 各部分电路具体设计实现 |
5.2 变压器状态检修控制单元软件程序系统设计 |
5.3 检修控制单元应用程序设计 |
5.4 变压器状态检修单元硬件测试 |
5.4.1 各个功能单元测试 |
5.4.2 各个通信接口测试 |
5.5 试运行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附录内容名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基于机器人的家居环境安全状态及人体姿势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基于传统RGB图像的姿态识别方法 |
1.2.2 基于3D骨骼数据的姿态识别方法 |
1.2.3 室内异常状况检测 |
1.2.4 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
第二章 家居机器人系统 |
2.1 总体设计方案 |
2.1.1 功能需求 |
2.1.2 系统结构 |
2.1.3 机器人硬件结构及ROS系统 |
2.2 Kinect二代工作环境 |
2.2.1 图像采集原理 |
2.2.2 骨骼追踪原理 |
2.2.3 工作环境搭建 |
2.3 特征提取 |
2.3.1 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2.3.2 本文的特征提取方法 |
2.4 人体姿态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三维骨骼数据的姿态识别算法 |
3.1 人体骨骼数据的获取 |
3.1.1 使用Kinect二代采集动作视频 |
3.1.2 数据预处理及动作标签 |
3.2 姿态特征表示方法 |
3.2.1 构建投影平面 |
3.2.2 计算骨骼坐标向量 |
3.2.3 骨骼角度的计算及统计 |
3.3 SVM分类算法 |
3.4 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姿势特征表示方法 |
4.1 特征表示的优化 |
4.1.1 预测骨骼节点坐标 |
4.1.2 自适应能量金字塔法 |
4.1.3 关键骨骼节点的权值设置 |
4.2 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居环境数据采集及安全状态评价 |
5.1 环境检测模块配置 |
5.1.1 Zigbee组网 |
5.1.2 检测模块搭建 |
5.2 环境数据采集 |
5.3 家居安全状态评价 |
5.3.1 安全状态评价标准 |
5.3.2 家居安全状态评分模型 |
5.3.3 家居安全状态评分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现场辐射侦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辐射侦检的主要任务与人员装备 |
2 辐射侦检流程分解及我队经验 |
2.1 展开区域划分 |
2.1.1 测量环境剂量率与风速风向 |
2.1.2 汇报并提出展开与防护建议 |
2.1.3 初步划分三区, 引导车辆入场 |
2.1.4 区域细化, 通道铺设 |
2.2 报警阈值设置 |
2.2.1 确定辐射本底 |
2.2.2 设置报警阈值 |
2.3 伤员的外污染检测 |
2.3.1 门式射线检测仪初筛 |
2.3.2 表面污染检测仪细查 |
2.3.3 洗后表面污染再检测 |
2.4 鼻咽拭子检测 |
2.4.1 生物样本的采集 |
2.4.2 快速检测与留样 |
2.5 展开地域监测 |
2.6 食品水源等检测 |
2.6 撤收污染再检测 |
3 辐射侦检的总结思考与意见建议 |
3.1 侦检设备的操作使用方面 |
3.2 侦检设备的管理维护方面 |
3.3 辩证看待辐射方面 |
3.4 救援人员的岗位能力方面 |
3.5 侦检工作的交接对接方面 |
(6)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与主要问题 |
2.1 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
2.2 人员情况问题 |
2.2.1 全年度内培训计划不全面 |
2.2.2 新员工及转岗员工的培训记录不全 |
2.2.3 人员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评价文件缺失 |
2.3 仪器设备情况问题 |
2.3.1 设备档案资料不齐全 |
2.3.2 设备仪器维护保养与维修记录不规范 |
2.3.3 设备的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方案缺失 |
2.4 检测方法问题 |
2.4.1 设备操作指导书不全 |
2.4.2 检测标准无定期查新和查新证据 |
2.5 仪器使用环境问题 |
2.5.1 仪器使用环境温湿度相关记录缺失 |
2.5.2 实验室环境条件无明确规定 |
2.5.3 实验室药品柜与周围电气设备不相容 |
2.6 量值溯源问题 |
2.6.1 元素标准溶液的标识管理不规范 |
2.6.2 配制元素标准溶液时无稀释记录 |
2.7 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汇总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3.1 人员问题原因分析 |
3.1.1 对员工自主培训工作重要性计划性认识不足 |
3.1.2 现场未建立人员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评价机制 |
3.2 设备问题原因分析 |
3.2.1 无专职责任设备档案管理人员 |
3.2.2 设备期间核查工作未得到重视 |
3.2.3 设备保养维护记录不齐全 |
3.2.4 设备的校准周期不合理 |
3.3 检测方法问题原因分析 |
3.3.1 部分设备操作指导书未及时编制 |
3.3.2 标准查新工作未明确具体责任人员及查新周期 |
3.4 仪器使用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
3.4.1 对环境条件监控未引起足够重视 |
3.5 量值溯源问题原因分析 |
3.6 质量控制问题原因汇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方案制定 |
4.1 人员问题改进方案 |
4.1.1 完善年度培训计划 |
4.1.2 建立员工培训日志记录和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
4.2 设备问题改进方案 |
4.2.1 完善设备管理台账 |
4.2.2 编制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
4.2.3 建立设备故障维修和维护记录档案 |
4.2.4 优化设备校准频率 |
4.3 检测方法问题改进方案 |
4.3.1 规范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
4.3.2 开展现行标准查新工作 |
4.4 环境问题改进方案 |
4.4.1 明确实验室环境规定并使之有效运行 |
4.4.2 互不相容设备进行隔离存放 |
4.5 量值溯源问题改进方案 |
4.5.1 标准溶液标识规范化 |
4.5.2 做好标准溶液的稀释记录 |
4.6 改进方案汇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 |
5.1 成立改善小组 |
5.2 完成实验室资源合理再分配 |
5.3 改进方案实施计划 |
5.4 改进方案实施 |
5.4.1 人员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
5.4.2 仪器设备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
5.4.3 检测方法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
5.4.4 设施及环境条件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
5.4.5 量值溯源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
5.5 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环境监测生物实验室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目的和现状 |
2 底栖动物标本库的建设 |
2.1 标本获取与固定 |
2.2 标本初步筛选 |
2.3 标本分类鉴定 |
2.4 标本图片拍摄 |
2.5 标本DNA条形码信息 |
2.6 鉴定完毕标本制作与记录 |
2.7 标本审核 |
2.8 标本入库、展示与维护保养 |
2.9 参考标本 |
2.1 0 凭证标本 (模式标本) |
2.1 1 样地标本 |
2.1 2 标本录入、查询与调用 |
3 底栖动物标本库的管理制度 |
3.1 底栖动物标本出入库管理制度 |
3.2 底栖动物标本保藏管理制度 |
4 底栖动物标本库的质量控制 |
4.1 人员质控 |
4.2 器材质控 |
4.3 标本质控 |
4.4 记录质控 |
5 结论和展望 |
(8)故宫养心殿区域建筑彩画病害勘查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病害监测与保护研究综述 |
2.1 建筑彩画病害勘查记录分析方法的研究 |
2.1.1 彩画病害勘查记录方法 |
2.1.2 彩画病害信息的数位化统计及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 |
2.2 建筑彩画病害成因分析方面的研究 |
2.2.1 彩画本体组分的研究 |
2.2.2 彩画病害成因的相关研究 |
2.3 建筑彩画修复材料方面的研究 |
2.3.1 彩画修复工程使用的工艺材料 |
2.3.2 新型彩画修复工艺材料的研发 |
2.3.3 彩画修复的其他方面研究 |
2.4 建筑彩画微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 |
2.5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3章 故宫养心殿建筑彩画病害勘查及统计分析 |
3.1 养心殿区域概况及历史沿革 |
3.2 燕喜堂试点建筑彩画与微环境样本特征 |
3.3 建筑彩画病害的定义及分类 |
3.3.1 彩画病害的一般种类 |
3.3.2 对行业标准中彩画病害分类及定义的解读 |
3.3.3 彩画病害几何分类在病害标注与彩画修缮当中的应用 |
3.4 现场勘查记录方法的制定 |
3.4.1 影像记录 |
3.4.2 现场病害草图绘制 |
3.5 建筑彩画病害信息记录的数位化构建 |
3.5.1 信息处理及绘图软件的选择 |
3.5.2 原始软件的使用及目标软件开发需求 |
3.5.3 软件开发后的绘制情况 |
3.6 燕喜堂彩画病害调查结果概况 |
3.6.1 燕喜堂彩画主要病害类型 |
3.6.2 燕喜堂彩画病害面积统计 |
3.7 燕喜堂彩画病害分布规律解析 |
3.7.1 燕喜堂彩画病害分布与建筑方位的关系 |
3.7.2 彩画病害分布与彩画构件位置的关系 |
3.7.3 不同病害之间的关联性 |
3.8 建筑彩画病害勘查记录及分析方法的完善优化 |
3.8.1 现场勘查记录的不足与完善 |
3.8.2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及再开发 |
3.8.3 彩画病害量级的细化 |
3.9 修复实验对建筑彩画的影响 |
3.9.1 外檐彩画修复使用的材料及方法 |
3.9.2 内檐彩画修复使用的材料及方法 |
3.9.3 各修缮部位使用试剂材料总结 |
第4章 养心殿区域燕喜堂建筑彩画微环境监测与分析 |
4.1 监测方案的制定 |
4.1.1 监测指标的确定 |
4.1.2 监测点的选定 |
4.1.3 监测设备的选择及读数频率设定 |
4.2 监测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
4.2.1 测量点的环境指标概况 |
4.2.2 测量点温度变化情况比较 |
4.2.3 测量点湿度变化情况比较 |
4.2.4 测量点光照变化情况比较 |
4.2.5 测量点紫外线变化情况比较 |
4.2.6 监测点环境条件比较总结 |
4.3 环境因素对建筑彩画病害形成的影响 |
4.3.1 光照及紫外线对彩画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彩画的影响 |
4.3.3 湿度对彩画的影响 |
4.3.4 微环境监测小结 |
第5章 养心殿全区域建筑彩画病害监测方案的提出 |
5.1 病害成因分析微环境监测方案 |
5.1.1 监测目的 |
5.1.2 监测对象的研究 |
5.1.3 监测点的选取 |
5.1.4 环境指标的选取 |
5.1.5 监测设备的选用及监测频率的设定 |
5.1.6 监测设备的安装 |
5.2 修缮验收环境监测方案 |
5.2.1 监测目的 |
5.2.2 监测点的选取 |
5.2.3 其他注意事项 |
5.3 日常环境监测方案 |
5.3.1 监测目的 |
5.3.2 监测点的选择 |
5.3.3 监测指标的选择 |
5.3.4 其他注意事项 |
5.4 数据分析方法及用途 |
5.4.1 监测数据的分析 |
5.4.2 监测数据的用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重要意义 |
2 TDM方法现状 |
2.1 分光光度法 |
2.2 色谱分析法 |
2.3 免疫分析法 |
2.4 电化学分析法(EA) |
2.5 其他 |
3 TDM存在的问题 |
4 电化学传感器在TDM中的应用 |
4.1 电化学传感器TDM现状 |
4.2 丝印传感器的发展 |
4.3 丝印传感器(SPE)在TDM中的应用及优势 |
4.4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TDM研究进展 |
4.5 阿霉素监测重要意义 |
4.6 阿霉素临床监测方法概况 |
4.7 氨茶碱TDM研究进展 |
4.8 氨茶碱监测重要意义 |
4.9 氨茶碱监测方法概况 |
4.10 纳米、高分子材料修饰丝印传感器 |
5 本文研究内容 |
5.1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5.2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5.3 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
2.3 修饰电极在全血样本中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 干扰试验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丝印电极制备工艺 |
3.2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4 结论 |
第二节 MWNTs/PLL SPE在阿霉素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2.3 电化学分析手续 |
2.4 色谱条件 |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
4 结论 |
第三章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 MWNT -SiO_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
2.3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 |
2.4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SiO_2/纳米金修饰丝印电极 |
2.5 分析方法 |
2.6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
2.7 分析条件的优化 |
2.8 氨茶碱线性及检出限 |
2.9 抗干扰试验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
2.10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
3.3 pH值影响 |
3.4 扫描频率的影响 |
3.5 富集时间的影响 |
3.6 线性及检出限 |
3.7 抗干扰试验,专属性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
3.8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第二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 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
2.3 分析方法选择 |
2.4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
2.5 分析条件的优化 |
2.6 氨茶碱线性、检出限、电极重现性的测定及在实际样品监测中的应用 |
2.7 干扰试验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
3.3 条件的优化及标曲的建立 |
4 结论 |
第三节 氨茶碱在生物样本中监测方法学建立及在罗红霉素影响下MWNTs/Au/PLL修饰电极探究氨茶碱在小鼠体内代谢监测的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
2.3 分析方法 |
2.4 色谱条件 |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
2.7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
3.3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
4 结论 |
第四章 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DOX化疗前后血象 |
3.2 阿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
3.3 阿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研究 |
4 结论 |
第二节 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
3.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
3.3 氨茶碱血药浓度对心率、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影响 |
3.4 氨茶碱血药浓度检测与优化给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动因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核心问题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第2章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设计解析 |
2.1 功能类别解析 |
2.2.1 设计类别 |
2.2.2 基本功能 |
2.2 要点特色解析 |
2.2.1 冷链物流的特点 |
2.2.2 物流中心的特殊点 |
2.3 理论支撑——系统布置设计(SLP)法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总图设计研究 |
3.1 分布原则与布局模式 |
3.1.1 区域性条件 |
3.1.2 基地选择条件 |
3.2 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
3.2.1 功能分布体系 |
3.2.2 设计交通流线 |
3.2.3 总体有机性设计与节能设计 |
3.3 食品安全与卫生要求 |
3.3.1 物流中的优先性 |
3.3.2 选址中的安全性 |
3.3.3 布局中的卫生性 |
3.4 总图布局模式设计 |
3.4.1 总图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
3.4.2 功能区布局设计 |
3.5 辽宁安井速冻调制食品物流中心总图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单项建筑设计研究 |
4.1 单项建筑设计原则 |
4.1.1 生产工艺空间布局要求 |
4.1.2 内部生产单元流线组织 |
4.2 生产车间设计 |
4.2.1 车间布局应遵循的核心原则 |
4.2.2 车间设计要求 |
4.2.3 生产车间设计卫生要求 |
4.2.4 特殊技术措施 |
4.3 冷库设计 |
4.4 仓库设计 |
4.4.1 仓库布局的通用原则 |
4.4.2 仓库布局设计中的卫生要求 |
4.5 化验室设计 |
4.6 辅助部门设计 |
4.7 辽宁沈阳雨润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实验动物环境检测设备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M32的密闭空间PM2.5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D]. 孟新宇.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2]多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系统设计[D]. 傅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机器人的家居环境安全状态及人体姿势识别[D]. 柯浩然. 北方工业大学, 2019(07)
- [5]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现场辐射侦检的思考[J]. 刘露阳,杨朝雯,刘蓬倩,成柯君,李亮,杨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05)
- [6]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改进研究[D]. 王东月.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7]环境监测生物实验室底栖动物标本库建设[J]. 张翔,于璐,徐东炯,顾娟娜,吴礼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9)
- [8]故宫养心殿区域建筑彩画病害勘查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 高金桃.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9]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D]. 彭安林. 武汉大学, 2017(07)
- [10]速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设计研究[D]. 叶忠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控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