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台市乡镇农机站长全部持证上岗(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1](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情况是体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尝试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征、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情况为案例,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运行管理体制、硬件设施、人才队伍、服务供给、经费投入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从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内部建设、健全人才队伍、优化服务供给、保障资金投入五个方面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提升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王越[2](2018)在《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与深入,农业发展也将有一个新的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先进的农业技术的传播,而且有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四川省资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资阳市在“三农”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中共资阳市委和市政府对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尤其在传统农业转型和农业科技转化成果应用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完善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难题,推动资阳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这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之上,针对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的先进经验,提出促进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对策。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介绍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描述了资阳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根据前文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资阳市农业推广体系的现有问题;第五部分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总结了各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文章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总结,为资阳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然不断完善,但是基层推广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较为落后;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3.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成效较低;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化、科技化水平有待提高。综上所述,笔者针对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点,深化梳理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第二点,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提高参与主体积极性;第四,建设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
周晓瑾[3](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梁绍锋[4](2017)在《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只有将科学技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才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当今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率只有35%左右,因此,亟需调查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解析其深层原因。本文以广东清远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研究和技术推广理论,分析了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员、专业、职能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对应提出完善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通过调查与分析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结构、职称情况、经费投入、职能作用等现状,指出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制度有待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不足,农技推广方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农技人员和岗位不匹配问题突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素质较差,农业劳动者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脱节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包括:强化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科学做好机构改革;加强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拓展资金渠道;根据农户的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培训和引导农民成为农技推广参与主体;创新推广方式改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步伐;改革组织机构实行农技人员定岗到位;加强引进和培训人才,改进农技推广方式,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为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创造条件,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通过不断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提高推广效率。
肖京武[5](2015)在《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林业除了具有产业和经济效益以外,还兼有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已被世界各国家接受和认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林业发展的基本潮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成绩。然而,由于受二元体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但却是一个生态弱国,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今后一段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大局出发,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科学发展。科技以人本,林业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本前提,加快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来实现。基层林业人才作为基层林业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是基层林业开发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基层林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既顺应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促进和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文的研究基于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结合林学、生态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弈论等相关的学科理论,首先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合理解释和界定,结合当前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深入比较国内外基层林业人才的总体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状况、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指出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了我国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确定了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其次,文章结合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国家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这一现状出发,从基层林业人才总体需求趋势、人才整体素质要求、人才队伍结构需求、人才布局结构、人才供给等几个方面合理预测我国基层林业人才整体发展趋势,分析了在当前我国林业教育和人才供给情况基层林业人才就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文章认为,林业落后的人事管理体制以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林区社会条件和艰苦环境的影响以及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的影响对林业人才就业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林业人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基层林业人才本身素质越高,就越能选择到适于自已发展的良好环境,反之,基层林业系统的工资待遇越高,越能找到合适的人才。由于基层林业人才存在多种就业去向选择,当前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存在人才资源配置上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人才开发上存在“马太效应”、人才竞争上无法发挥“优化配置”效应。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三,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的背景,认为林业产业要想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无论是从基层林业人才的正外部性还是基层林业人才的比较弱势,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与调控。通过结合博弈论知识,文章从人才使用和人才引进二个方面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博弈分析;通过构建基层林业人才与基层地方政府二方博弈模型和对模型的求解,文章认为基层林业人才存在道德风险和非自愿失业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基层林业人才和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将使双方获得最大收益。第四,文章通过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的识别与评价的研究,介绍了基层林业人才识别与评价思路、方法,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认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件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通过构建特定的指标体系可以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合适性的评价,而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建立一定的机制来实现。文章认为,我国必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基层林业工作的特点,从源头上加强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必须利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的招聘与甄选,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合理规划基层林业人才职业生涯来大力提升基层林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必须加强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提升基层林业建设绩效。最后,文章以湖南省为案例,系统分析了湖南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了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湖南省各县市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胜任力等级评价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拟为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文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历史和现状,深入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基层林业人才的总体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状况、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合理预测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需求趋势、整体素质要求、队伍结构需求等,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案例,系统总结湖南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由此展开对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拟为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和林业产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由于国内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使得本文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文献研读方法展开对最近五年来相关文献的研读以明确已有的研究基础,运用理论推演的方法系统设计和构建本文的逻辑框架,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构建本文的理论体系,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胜任力等级的实证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法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证分析,通过结合胜任力模型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深度访谈与专家打分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综合评判矩阵,分析得出各权重得分,最后根据所得出的权重分析判断基层林业人才必须注重哪些素质的培养,为基层林业人才选拔提供决策参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展开研究的情况,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尚不多见。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本文在研究思路与视角上结合林学、生态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弈论等相关学科知识,首先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然后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的理论分析,再系统构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逻辑框架,再系统展开对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战略措施和实施步骤的总结,使之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和林业产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指导,使得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曾艳红[6](2013)在《湖南省沅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座谈、走访等形式,到沅江市相关单位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进行专题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全面地掌握了该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历史沿革、现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了解了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态及发展趋势。在深入分析沅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适应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方式的新变化、新要求,满足农业产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沅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思路、原则与策略。着重从体制、机制、方法方面阐述了推进创新的三个切入点,同时可配合采取合作、多元化或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中心等六种模式来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徐春光,张洪芹[7](2012)在《海岛恋歌——记山东省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站长陈维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秋的长山列岛,苍莽逶迤,云蒸霞蔚,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油画。这是一个容易被喧嚣都市遗忘的地方。这是一个由32个岛屿组成的山东省惟一的海岛县,管理好分布在其中有人居住的10个岛屿上
张洪芹,徐春光[8](2011)在《青春无悔——记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长陈维一》文中研究表明深秋的长山列岛,苍莽逶迤,云蒸霞蔚,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油画。这是一个容易被喧嚣都市遗忘的地方。这是一个由32个岛屿组成的山东省惟一的海岛县,管理好分布在其中有人居住的10个岛屿上的近600台农机—这,就是陈维一的工作。30年来,陈维一扎根小岛、守望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与这位平凡的海岛农机管理员面对面,零
朱方长[9](2009)在《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中提出加快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近几年来人们广为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诸如体系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人员队伍、经费投入、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技术供给等,但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制度问题。没有制度,构成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各种资源要素将无法发挥其功能。因此,制度创新对国家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成功构建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对制度创新或设计的研究应当处于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地位。本文针对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问题,在人们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经验;分析了国内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安排特征,存续的制度困境以及改革和创新的制度障碍;并基于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环境分析,提出了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模式取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政府型主导模式,提出了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并与农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新型政府型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框架。在这一制度框架中,重新设计了新的组织制度、投入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重构了研究、教育和推广之间的结合机制。最后,针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型发展模式,提出了多元化的正式组织制度框架,并就市场型发展模式与政府型主导模式的关联机制以及政府对市场型推广体系的制度供给提出了若干主张。
宋睿[10](2009)在《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新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须解决。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采用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县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乡镇涉农企业、农户等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对策。分析发现,我国现在的农业推广体系现实情况如下:一、对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本保持稳定;分系统看,种植业推广机构基本稳定,畜牧兽医得到加强,其他行业减幅较大。二、对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情况:基层实有农技人员基本稳定;县以下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继续减少;编内农技人员素质变化不大,学习培训机会仍然较少。三、对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情况: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状况有所改善,但保障水平不高。四、对于县以下推广机构工作条件状况:基本办公条件缺乏;推广服务手段落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存在以下问题:职能不清,体制不顺,保障不足,机制不活,素质不高,结合不好,效益不高共七个问题。基于以上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借鉴国内包括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先进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做法,提出今后农业科技推广的六点对策:一、构建“一主多元”型农技推广体系,既要改革和建设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又要引导和发育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二、着力推动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是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对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推广效能至关重要。三、注重运行机制创新,增强农技推广活力。在推进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动运行机制创新。体制与机制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特定的体制下,好的机制可以使体制的优势发挥的更加充分,可以弥补体制的某些不足。四、切实强化投入保障,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长期投入不足,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农技推广机构难以剥离经营性服务的主要原因。五、落实保障责任提升推广能力。六、明确建设思路。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重点突出,进一步做好农民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多型齐进。
二、烟台市乡镇农机站长全部持证上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市乡镇农机站长全部持证上岗(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乡镇综合文化站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文化服务特征 |
第二节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 |
第三节 东、中、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分析 |
第四章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个案分析 |
第四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理顺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强化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建设 |
第三节 健全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 |
第四节 优化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供给 |
第五节 保障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资金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技术推广 |
2.1.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 |
2.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3 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
3.1 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能 |
3.2 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情况及人员构成 |
3.3 市辖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情况 |
3.4 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情况 |
3.5 资阳市现有的推广措施 |
3.6 资阳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
4 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落后 |
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
4.3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成效较低 |
4.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化素质偏低 |
4.5 农业技术推广理念相对落后 |
5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情况 |
5.1.1 欧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1.2 亚洲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2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功经验 |
5.2.1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结合 |
5.2.2 参与主体多样化,充分发挥自主性 |
5.2.3 资金投入充足,鼓励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
5.2.4 农技推广体系编制合理,农技推广人员专业化水平高 |
5.3 对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启示 |
5.3.1 提升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避免市场失灵 |
5.3.2 完善法律法规,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法律保障 |
5.3.3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成效 |
5.3.4 加强科研合作,提高农技推广人员专业化水平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深化梳理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
6.2 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 |
6.3 加大资金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提高参与主体积极性 |
6.4 建设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 |
6.5 有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3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
3.1 清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情况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4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
4.2 国外典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
4.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经验借鉴 |
5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 |
5.1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
5.1.1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制度有待完善 |
5.1.2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不足 |
5.1.3 农技推广方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
5.1.4 农技人员岗位不匹配问题突出 |
5.1.5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素质较差 |
5.1.6 农业劳动者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 |
5.1.7 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及现代化装备水平不高 |
5.2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改进对策 |
5.2.1 强化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
5.2.2 加强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
5.2.3 培训和引导农民成为农技推广参与主体 |
5.2.4 创新推广方式改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2.5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
5.2.6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农民素质 |
5.2.7 提高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后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调查问卷 |
(5)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理论基础 |
1.5.1 生产要素理论 |
1.5.2 现代林业理论 |
1.5.3 人力资本理论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关于林业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与发展渊源 |
2.1.1 关于林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 |
2.1.2 关于林业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
2.1.3 林业人力资源管理评述及本文的观点 |
2.2 我国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探索 |
2.2.1 关于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历史 |
2.2.2 现有关于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必要性 |
2.3 关于不同层面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3.1 宏观层面的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3.2 区域层面的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3.3 企业层面的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4 关于加强林业人才教育培训 |
2.4.1 关于对教育培训与提升林业人才素质 |
2.4.2 关于目前我国林业教育培训 |
2.5 发达国家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趋势 |
2.5.1 日本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5.2 荷兰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5.3 韩国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5.4 新加坡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
2.6 综述小结 |
3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其发展的战略意义 |
3.1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内涵界定 |
3.1.1 关于人才概念的理论追溯 |
3.1.2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理论内涵 |
3.1.3 基层林业人才的基本特点 |
3.2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
3.2.2 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3 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 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
3.3.1 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
3.3.2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效应分析 |
4.1 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需求分析 |
4.1.1 基层林业人才总体需求趋势预测 |
4.1.2 基层林业人才整体素质需求预测 |
4.1.3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结构的预测 |
4.1.4 基层林业人才布局结构预测 |
4.1.5 基层林业人才供给预测 |
4.2 基层林业人才就业环境分析 |
4.2.1 基层林业人才就业宏观环境分析 |
4.2.2 基层林业人才就业微观环境分析 |
4.2.3 基层林业人才就业去向分析 |
4.3 基层林业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4.3.1 基层林业人才无法实现配置上的“规模效应” |
4.3.2 基层林业人才开发上存在“马太效应” |
4.3.3 基层林业人才竞争无法发挥充分的“优化配置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行为分析 |
5.1 政府在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5.1.1 基层林业人才的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的支持 |
5.1.2 基层林业人才的比较弱势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
5.2 基层林业人才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5.2.1 基层林业人才使用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
5.2.2 基层林业人才引进的博弈分析 |
5.2.3 基层林业人才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结论分析 |
5.3 基层林业人才道德风险与非自愿失业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求解 |
5.3.3 模型完善: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基层林业人才识别与评价 |
6.1 基层林业人才识别分析 |
6.1.1 基层林业人才识别的必要性 |
6.1.2 基层林业别摊 |
6.2 基层林业人才评价 |
6.2.1 基层林业人才评价的基本思路 |
6.2.2 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3 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4 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价模型构建 |
6.2.5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评价结果和建议 |
6.3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与措施 |
6.3.1 创新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6.3.2 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 |
6.3.3 加强基层林业人才开发的有效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案例分析 |
7.1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7.1.1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状 |
7.1.2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7.1.3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7.2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胜任力素质实证分析 |
7.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7.2.2 评价过程分析 |
7.2.3 评价结果分析 |
7.3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成效与经验总结 |
7.3.1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成效 |
7.3.2 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 |
7.4 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
7.4.1 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
7.4.2 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学术情况 |
致谢 |
(6)湖南省沅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名称与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重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
2.1 世界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状况 |
2.1.1 政府主导型 |
2.1.2 政府领导、农业大学主办型 |
2.1.3 政府补贴、农场主协会办组建型 |
2.2 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
2.2.1 法律明确规定 |
2.2.2 职能划分清晰 |
2.2.3 经费地方为主 |
2.2.4 体制逐渐完善 |
第三章 沅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状况 |
3.1 沅江市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
3.2 农业技术推广历史沿革 |
3.2.1 初步建立阶段(1951—1958年) |
3.2.2 曲折发展阶段(1959—1977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5年) |
3.2.4 改革创新阶段(1995-现在) |
3.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
3.3.1 县级农技推广机构队伍情况 |
3.3.2 乡镇综合推广机构人员情况 |
3.4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
3.4.1 整合机构职能 |
3.4.2 优化人员编制 |
3.4.3 提高专业素质 |
3.4.4 确保财政供给 |
3.4.5 严格绩效考评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沅江市农业技术推广成效、问题 |
4.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 |
4.1.1 种植业领域重点推广十项新技术 |
4.1.2 水产科技推广重点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 |
4.1.3 农机科技推广硕果累累 |
4.1.4 动物防疫推广做到了规范化 |
4.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
4.2.2 硬件设施缺乏 |
4.2.3 知识老化严重 |
4.2.4 管理体制不顺 |
4.2.5 服务农民不够 |
第五章 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思路、原则与策略 |
5.1 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
5.2 推广体系创新基本原则 |
5.2.1 确保管理体制稳定 |
5.2.2 双重职能有机结合 |
5.2.3 稳定乡镇技术骨干 |
5.2.4 实现经费财政解决 |
5.2.5 严防各类资产平调 |
5.3 推广体系创新建设基本策略 |
5.3.1 目标的现代化 |
5.3.2 形式的多样化 |
5.3.3 行为的社会化 |
5.3.4 队伍的多元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沅江市推广体系建设的创新点与模式 |
6.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创新点分析 |
6.1.1 体制创新 |
6.1.2 机制创新 |
6.1.3 方法创新 |
6.2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实践 |
6.2.1 模式一:行政事业一体化推广占主导 |
6.2.2 模式二:产学研合作推广效果理想 |
6.2.3 模式三:企业推广的功能持续增强 |
6.2.4 模式四:专业化组织推广攻坚克难 |
6.2.5 模式五:规模化大户推广势头强劲 |
6.2.6 模式六:农民合作社推广方兴未艾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7)海岛恋歌——记山东省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站长陈维一(论文提纲范文)
“选择了, 就不后悔!” |
“我就是‘海岛流动农机站’” |
故事不多, 宛如平常一段歌 |
采访感言: |
(8)青春无悔——记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长陈维一(论文提纲范文)
“选择了,就不后悔!” |
“我就是‘海岛流动农机站’” |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 |
采访感言 |
(9)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1.1 农业技术推广 |
1.2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
1.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1.4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1.5 农业技术推广主导模式 |
1.6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1.7 农业技术推广制度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4.1 国外研究现状 |
4.2 国内研究现状 |
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5.1 研究思路 |
5.2 内容结构的安排 |
6 研究方法 |
6.1 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
6.2 理论探讨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
6.3 比较研究方法 |
7 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8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1 制度的概念 |
2 制度的构成 |
3 制度的变迁 |
3.1 制度变迁的涵义 |
3.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3.3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4 产权及其结构 |
5 管理与组织 |
5.1 管理的任务 |
5.2 管理的职能 |
5.3 组织结构及设计 |
5.3.1 组织结构的基本要求 |
5.3.2 组织设计原则 |
5.4 服务机构的管理 |
6 系统的观点 |
6.1 系统存在方式的普遍性 |
6.2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6.3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 |
6.4 系统的层次结构 |
7 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 |
7.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7.2 公共物品的三种供给机制 |
第三章 制度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 |
1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的构建特征 |
1.1 组织模式的制度选择:主导性与多元化相依存 |
1.2 主导模式的制度特征:政府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
1.3 推广组织的适应机制:同构性与差异性相统一 |
1.4 推广服务的利益机制:非营利性与营利性相并存 |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
2.1 在组织制度上,保持推广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
2.2 在结合机制上,实现科、教、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 |
2.3 在工作制度上,以项目计划为基础展开推广工作 |
2.4 在管理制度上,实行规范的激励制度 |
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的保障制度 |
3.1 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 |
3.2 建立稳定的投入政策 |
3.3 实行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 |
4 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
4.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导引作用 |
4.2 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主体作用 |
4.3 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管理、协调和促进作用 |
第四章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改革的制度反思 |
1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安排特征及缺陷 |
1.1 体系独立性在改革中失去制度保证 |
1.2 机构使命丧失有效制度设计的确定性 |
1.3 推广投入机制缺乏制度化保障 |
1.4 政策实施机制严重软化 |
1.5 科研和推广机制以技术为导向 |
1.6 推广机构运作以行政指令为驱力 |
2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续的制度困境 |
2.1 传统体系所依存的计划经济土壤正在消失 |
2.2 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难以短期建立 |
2.3 政令不畅和执法不力的制度性障碍难以消除 |
3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制度评析 |
3.1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难以逾越 |
3.2 县级推广机构设置不当,基层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
3.3 体系运行机制不畅远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
3.4 人员分流和债务化解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
第五章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环境分析 |
1 宏观背景因素对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制约分析 |
1.1 农业生态因素的制约 |
1.2 政治因素的制约 |
1.2.1 政治制度 |
1.2.2 政治形势 |
1.3 政策因素的制约 |
1.3.1 法律法规 |
1.3.2 农业保护政策 |
1.4 经济因素的制约 |
1.5 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
1.5.1 观念文化 |
1.5.2 行为文化 |
1.5.3 乡土知识系统 |
2 组织因素对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制约分析 |
2.1 农业科研组织和体制的制约 |
2.2 推广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制约 |
2.3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制约 |
2.3.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2.3.3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
2.3.4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
2.3.5 非政府组织 |
2.4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约 |
第六章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 |
1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1.1 用户导向原则 |
1.2 独立性原则 |
1.3 资源整合原则 |
1.4 功能互补原则 |
1.5 专家参与原则 |
1.6 政府主导原则 |
1.7 环境适应原则 |
2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思路选择 |
2.1 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采取建构理性主义与演进理性主义有机结合的分析理路 |
2.2 通过制度化的程序实现制度设计的有效运作 |
2.3 建立适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社会调控机制 |
3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设计的模式取向 |
3.1 目标模式取向 |
3.2 政府型主导模式取向 |
3.2.1 确立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安排的主体地位 |
3.2.2 确立国家农业部门和推广体系是政府型推广体系的主体 |
3.2.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大学主导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
3.3 市场型发展模式取向 |
第七章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府型主导模式的制度重构 |
1 政府型主导模式的基本制度特征 |
1.1 推广服务及其依托机构的政府性 |
1.2 组织模式建构上的可复制性 |
1.3 技术服务功能的综合性 |
1.4 具有明晰的层次网络结构特征 |
1.5 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特征 |
1.6 以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旨 |
2 政府型主导模式的组织制度设计 |
2.1 相对独立的基本组织架构设计 |
2.2 机构职能重新定位 |
2.3 垂直管理和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2.4 同构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组织制度模式 |
3 政府型主导模式的投入制度重构 |
3.1 通过立法建立中央和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合作分担制 |
3.2 建立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新型资助制度 |
3.3 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经费实行基金化管理 |
3.4 对经济落后地区采取适度倾斜的推广投入政策 |
3.5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
4 政府型主导模式的运行机制构建 |
4.1 人员配置和聘用准入制度设计 |
4.1.1 各层次推广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配置和聘用 |
4.1.2 各层次一般管理人员的配置和聘用 |
4.1.3 国家级和省级层次的专业技术员或专家的选聘 |
4.1.4 乡镇级实地推广员的选聘 |
4.2 专业技术员(专家)和实地推广员的职位描述 |
4.3 工作开展机制的构建 |
4.4 考核考评机制设计 |
4.5 培训制度设计 |
4.6 激励制度设计 |
5 研究、教育和推广之间的结合机制重构 |
5.1 农业技术推广联系和协调机制的构建 |
5.1.1 建立各级常设性农业推广工作委员会 |
5.1.2 重组科研和推广组织,构建农业科技试验站 |
5.1.3 创新工作上的合作机制 |
5.2 农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人事和工作制度的适应性改革 |
5.3 创新农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农业推广机制 |
5.3.1 建立推广项目主导机制 |
5.3.2 实行多样化工作机制 |
6 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的构建 |
6.1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专业培养制度 |
6.2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程 |
6.3 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制度 |
第八章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型发展模式的制度选择 |
1 市场型发展模式的基本制度特征 |
1.1 发展动因的内生性 |
1.2 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
1.3 管理决策的自主性 |
1.4 发展初期的不规范性 |
2 市场型发展模式的组织制度框架 |
2.1 企业法人制 |
2.2 特殊的企业法人制 |
2.3 社会团体法人制 |
3 市场型发展模式与政府型主导模式之间的关联机制 |
3.1 通过赋权实现联结 |
3.2 通过组织农民而实现联结 |
3.3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而实现联结 |
3.4 通过解决问题而实现联结 |
3.5 通过建立农民推广咨询委员会而实现联结 |
4 政府对市场型推广体系的制度供给和选择 |
4.1 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
4.2 推出更加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 |
4.3 建立更加刚性的政策实施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以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访谈提纲 |
附录 2 科技部门推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访谈提纲 |
附录 3 构建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访谈提纲 |
附录 4 访谈个案情况 |
附录 5 关于湖南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
附录 6 关于衡阳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
附录 7 关于东安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情况的调查报告 |
附录 8 关于湘潭县泉塘子农技站的调查报告 |
附录 9 关于湘西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的调查报告 |
附录 10 关于长沙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报告 |
附录 11 关于永兴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报告 |
附录 12 关于娄底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1.2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机构及功能 |
1.2.1 政府序列的农技推广机构 |
1.2.2 农业科教单位的推广机构 |
1.2.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机构 |
1.2.4 供销合作社的推广机构 |
1.2.5 涉农企业的推广机构 |
1.2.6 科技示范户的推广活动 |
1.3 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主要成绩 |
1.4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的主要类型 |
1.4.1 日本:政府推广体系与农民组织共同开展推广工作 |
1.4.2 美国的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农技推广工作 |
1.4.3 以色列:农业推广与科研合二为一 |
1.5 新一轮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
1.5.1 中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从中国农村的现实需求出发 |
1.5.2 农业技术的特点决定必须保留农技推广体系 |
1.5.3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共同经验决定必须保留农技推广体系 |
1.5.4 多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不适用于"购买"的方式 |
1.5.5 关于"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提法 |
2 引言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 |
4.1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
4.1.1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状况 |
4.1.2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情况 |
4.1.3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情况 |
4.1.4 县以下推广机构工作条件状况 |
4.1.5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现状表 |
4.2 全国各地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经验和办法 |
4.2.1 浙江省: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
4.2.2 广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 |
4.2.3 上海市:科学、合理、灵活设置推广机构 |
4.2.4 江苏省:确保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
4.2.5 先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经验 |
4.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思路 |
5.1 构建"一主多元"型农技推广体系 |
5.2 着力推动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 |
5.3 注重运行机制创新,增强农技推广活力 |
5.4 切实强化投入保障,提高农技推广能力 |
5.5 落实保障责任提升推广能力 |
5.6 明确建设思路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烟台市乡镇农机站长全部持证上岗(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D]. 李悦.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2]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 王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3]《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4]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梁绍锋.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肖京武.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2)
- [6]湖南省沅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调查与研究[D]. 曾艳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海岛恋歌——记山东省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站长陈维一[J]. 徐春光,张洪芹. 中国农机监理, 2012(01)
- [8]青春无悔——记长岛县农水局农机站长陈维一[J]. 张洪芹,徐春光. 山东农机化, 2011(06)
- [9]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D]. 朱方长.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10]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新探索[D]. 宋睿.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