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市场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光[1](2016)在《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文中指出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调整经济结构而言还是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言,分配都是一个离不开的因素,合理的分配能够成为刺激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我国目前的要素报酬现状而言,劳动要素报酬占比从从1990年的53.49%下降到2014年的43%,与发达国家的70%左右相比显然有很大差距。按要素分配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中央层面看,自中共十五大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后,中共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础之上,又提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这一系列中央文件的出台都是从收入分配中的要素分配角度来阐释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经济学界的理论热点。经济学家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上,基本取得了共识,但究竟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还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等问题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给人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启发,这对于澄清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加深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会有重大帮助。同样,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对于我们真正理解和落实党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对于当前要素分配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种要素分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我们在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时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前经济学家所走的老路。因为,有时候,当我们观察某种事物时,向后退几步,也许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整体,从而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观察的对象。从对过去人们的研究中,从对以往的学说的研究中获得一些新的理论启示。研究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是研究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历史,主要阐述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开始历经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的着名经济学家及各个经济学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在阐述每一位思想家或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时,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各个思想或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3)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总之,本文力图通过简明新颖的结构安排,梳理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在经济发展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本文根据经济学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发生的思想脉络,将经济学说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史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主要阐述了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以来到约翰·穆勒为止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历程;第二章为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扬弃,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及理论内涵;第三章为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精致化”,主要阐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约翰·贝茨·克拉克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第四章介绍现代按要素分配理论和回归返璞,主要阐述马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托马斯皮凯蒂的按要素分配理论;通过阐述,本文认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历程。虽然从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开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在要素报酬真正来源上有了初步科学的解释,然而经历亚当·斯密的摇摆式研究之后,按要素分配理论逐渐走上了两股轨道,一股是从大卫李嘉图以来的约翰·穆勒、马克思等人的能够正确反映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一股是从让·萨伊以来的经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直到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回避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之所以造成这种分歧,是否坚持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分享经济理论的产生和2014年托马斯·皮凯蒂使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从对理论实质的回避逐渐开始正确认识问题所在是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将会逐步回归其实质所在。关注劳动要素报酬在分配中的地位是未来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研究的真正方向。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事学术研究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俄国着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发展将随着研究法的成长而前进的,科学研究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就是制定研究法。为了做到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更好研究,本文采取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解读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架构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文献解读和比较分析,探索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脉络,客观地描述和评价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各个经济学家的理论传承、理论地位、理论贡献和理论启示,进而揭示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刘凤义[2](2016)在《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共享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理念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关于共享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把共享发展作为逻辑主线贯穿始终。构建共享发展系统研究的初步框架,应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作为共享发展的微观基础;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有机统一中研究共享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企业与政府、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中研究共享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
艾尼瓦尔·吐尔逊[3](2020)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员工持股具有提高员工收入、促进员工积极性和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潜力,因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重启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持股制度上升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沿,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员工持股制度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整体发展。广大企业员工和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实际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员工持股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三十多年期间,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几经沉浮,经历过大力推广,也数次因各种问题而被紧急“叫停”,其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主要是因为我国关于企业员工持股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够完善、相关理论基础不够成熟。与过去相比,我国推行员工持股的市场经济条件和法律制度相对成熟,但整体而言,相关法律法规非系统化、非细致化问题仍然存在,这不利于员工持股的顺利推行。从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实践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实践者仍然缺乏对员工持股制度功能作用的深入了解,只是把员工持股制度作为为员工谋短期福利的工具。理论界也有观点认为,员工持股具体的权利内容应该限定在分配领域,否则会降低企业决策效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员工持股制度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得到的结论和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目标是要“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就其追求的“利益共同体”理念而言,必须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经济激励功能、公司治理功能、收入分配功能都给予同等的重视。如果仅仅强调员工持股的收益机制,而缺乏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性保障,难以让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收益分享为员工带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正向激励,而员工参与管理则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路径。现阶段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顺利推行,仍然需要强化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认识、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此轮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股制度改革还应坚持分类实施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自愿入股原则。在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阐述了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解析了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阶段,并对各阶段实行员工持股的目的、特征、相关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归纳说明;第五章对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的现状进行阐述,并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还用案例法具体介绍了个体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情况,最后总结了现阶段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面临的困境;第六章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以便为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第七章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王珍,沈建国[4](2009)在《中西分享经济理论对比》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学者李炳炎提出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与美国学者威茨曼教授提出的西方分享经济理论,是中西分享经济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李炳炎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分享改革成果的机制。威茨曼则以解决滞胀问题为直接目的,提出改变固定的工资制度,赋予劳动者一定的利润分享权利,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本文试图对两种观点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探索不同社会体系下分享经济的本质。
彭仁贤,韩江波[5](2013)在《分享经济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劳动与资本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是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为获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对分享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没有深层次研究分享经济理论之间的存在维度、演化路径和发展逻辑。实质上,对分享经济理论的研究应持一种全面、系统、开放、多维的视角,且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分享经济理论演化的基本逻辑为:探讨如何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收入,实现由利益独占到利益共享的过渡,并以此作为解决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产生的过度不合理、不公正及不平等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而起到合理缓和甚至解决劳资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姚海明[6](1999)在《评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制度》文中研究表明威茨曼提出的分享经济制度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其核心是将工人 的工资与企业的收益联系起来,促使劳资双方由敌对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尽管这 一思想并非威茨曼首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雇佣劳动即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关系,更不可能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在实践上分享经济制度一定程度 地改变了利益分配格局,并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某些可资 借鉴的因素。
刘方喜[7](2014)在《论分享价值原则的文化战略学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理论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在"五位一体"框架中,探讨支撑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基本价值原则,乃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要做到这一点,在市场之内的初次分配中,必须让"资本—劳动"分享利润,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种与"平等"等密切相关的"分享"价值原则。《决定》有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重大举措,同样是在市场之内贯彻分享价值原则,而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文化事业则是在市场之外推行分享价值原则的主要方式。全面推行分享价值原则,既有利于坚定地推进新型市场化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平等、促进和谐、拓展自由,对内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国民创造力,对外则有助于在价值制高点上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
刘权[8](2016)在《分享经济的合作监管》文中认为以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共享经济,通过对市场中供需双方信息的广泛收集与精准匹配,开创了一种真正属于信息时代的、更为精细与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张力认为,共享经济具有平台主体性强、参与者协作性强、负外部性弱的特征,这给规制机关沿用既有规制框架施加约束和限制带来极大困难。现阶段,需要一定的战略性模糊,以便为地方试验留出制度空间,进而为共享经济规制模型的形成提供实践经验的支持。刘权认为,植根于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中的传统监管,存在监管理念不符合分享经济本质、过度依赖事前性监管措施、监管措施的实效性低、监管依据轻软法等诸多问题。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政府更新监管思维,确立以自我监管为主、行政监管为辅的合作监管机制,并充分发挥软法在合作监管中的功能。刘明认为,网络约租车行业是体现共享经济理念的代表。在责任承担方面,当承运人因过错造成乘客人身财产权益损害时,可考虑通过要求网约车平台与承运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方式,在行业内部实现对网约车经营风险的有效消化。
罗智渊[9](2011)在《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员工持股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员工持股制度,是指企业员工持有本企业股份,以此分享企业利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有条件退出的一种股权激励制度。本文系统梳理了中西方员工持股的理论,总结了中外员工持股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以及国企改革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探讨了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中西方员工持股的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与简要的评析。在西方理论中,比较典型的是马克思“合作工厂”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利润分享理论、民主公司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国内学者的代表性理论是职工主体论、劳动力产权论、企业制度创新论、“劳者有其股”理论以及控制“内部人控制”理论等。第二,分析了美国、日本、西班牙、英国、法国与俄罗斯等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国外员工持股制度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要弄清员工持股制度的本质,通过员工持股建立经济民主和工人参与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对员工股进行管理;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建立健全员工持股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利于员工持股制度的优惠政策等。第三,回顾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历史,一是总结了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形式,即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员工持股和股份制企业中的内部员工持股;二是归纳了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典型实践模式,即普通员工持股计划模式、工人股份所有制企业模式和利润分享计划模式;三是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典型案例,即深圳金地集团(职工持股会)、南京发动机配件厂(工人所有制企业)以及长沙湘技海盾公司(信托持股),以资借鉴。第四,通过对中国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员工持股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作为调整企业产权结构的一种形式,员工持股有利于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大于—般员工持股。第五,为了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着重分析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分享理论与员工持股制度之间的理论联系;并基于中国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及若干的配套措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妥善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规范企业员工股权的管理;规范员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大力实施期权期股,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与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的立法工作等。
孙雪妍[10](2019)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逻辑和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使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共享型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享型转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彰显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也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的发展目的理论是构建共享型发展模式的思想源泉,先秦儒家大同思想、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等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1978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为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发展方式存在路径依赖效应,以及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实现发展模式根本性转变仍然任重道远。现阶段,结构性失衡、贫富差距拉大、普通民众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明:发展模式的共享型转变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中国特色共享型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包括: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现有分配方式,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挖掘经济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市场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市场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第一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真正兴起与发展 |
一、亚当?斯密之前的按要素分配理论 |
(一) 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 |
(二) 重农学派的典型代表——杜尔哥 |
(三) 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分配思想的演变 |
二、在按要素分配来源上摇摆的亚当?斯密 |
(一)亚当?斯密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亚当?斯密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
(三)亚当?斯密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
三、突出分配主题地位的大卫?李嘉图 |
(一)大卫?李嘉图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大卫?李嘉图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
(三)大卫?李嘉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
四、“三位一体”分配的代表让?萨伊 |
(一)让?萨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让?萨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
(三)让?萨伊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
五、折衷主义的约翰?穆勒 |
(一)约翰?穆勒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约翰?穆勒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
(三)约翰?穆勒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
第二章 古典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扬弃” |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 |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探索期 |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转变期 |
(三)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关键期 |
(四)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成熟期 |
(五)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发展期 |
(六)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启示 |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内涵及地位 |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意蕴 |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
第三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精致化” |
一、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代表约翰·贝茨·克拉克 |
(一)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
二、供求均衡分配特色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
(一)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及评价 |
第四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回归返璞 |
一、分享经济理论的代表马丁?威茨曼 |
(一)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内涵 |
(三)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地位 |
二、回归古典传统的大数据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 |
(一)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
(四)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评价 |
结论 |
一、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规律及趋势 |
二、马克思的按要素分配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分配规律的真谛 |
三、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共享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共享发展内涵的理解 |
二、经济学思想体系中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 |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作为研究“共享发展”的微观基础 |
(二)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有机统一中研究“共享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
(三)在企业与政府、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中研究“共享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问题 |
(3)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与相关理论 |
2.1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 |
2.1.1 所有权 |
2.1.2 员工持股方式 |
2.1.3 员工股份获得方式 |
2.1.4 员工持股结构 |
2.2 国外相关理论 |
2.2.1 双因素经济论 |
2.2.2 分享经济论 |
2.2.3 民主公司论 |
2.2.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2.6 心理所有权理论 |
2.3 国内相关理论 |
2.3.1 职工主体论 |
2.3.2 劳动力产权论 |
2.3.3 劳者有其股思想 |
2.3.4 人力资本产权论 |
第3章 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 |
3.1 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 |
3.1.1 国有企业历来重视经济民主建设 |
3.1.2 员工持股制度可补充国有企业原有经济民主制度 |
3.2 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 |
3.2.1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投入效率的路径解析 |
3.2.2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员工创新意愿和知识分享的路径解析 |
3.3 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
3.3.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2 员工持股制度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的路径解析 |
3.4 有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
第4章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历程 |
4.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起源 |
4.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动因 |
4.1.2 重新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1.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雏形 |
4.1.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员工持股制度 |
4.2 探索阶段(1980 年代初期-1991 年) |
4.2.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获得认可 |
4.2.2 出现的问题 |
4.3 规范化阶段(1992 年-1998 年) |
4.3.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
4.3.2 发展概况 |
4.3.3 员工持股方式与资金来源 |
4.3.4 员工持股模式的创新 |
4.3.5 出现的问题 |
4.4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发展阶段(1999 年-2012 年) |
4.4.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
4.4.2 发展概况 |
4.4.3 出现的问题 |
4.5 有序稳定推进阶段(2013 年至今) |
4.5.1 员工持股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实现路径 |
4.5.2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
4.5.3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
第5章 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实践 |
5.1 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 |
5.1.1 基本情况 |
5.1.2 主要特征 |
5.1.3 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
5.1.4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的缺陷 |
5.1.5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5.2 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中国电器院案例分析 |
5.2.1 公司介绍 |
5.2.2 员工持股方案 |
5.2.3 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
5.2.4 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成效 |
5.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
5.3.1 国有资产流失担忧影响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进程 |
5.3.2 对员工持股制度的认识不够成熟 |
5.3.3 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并未得到重视 |
5.3.4 相关员工持股法律规定不衔接 |
5.3.5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单一 |
5.3.6 相关税收政策存在尚不明确的地方 |
第6章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启示 |
6.1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 |
6.1.1 美国ESOP的运作机制 |
6.1.2 美国ESOP的特征 |
6.1.3 ESOP—美国流行的员工所有制形式 |
6.2 英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
6.2.1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背景 |
6.2.2 英国员工股持股计划的主要类型与相关制度安排 |
6.2.3 英国税收优惠型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概况 |
6.2.4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
6.3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制度 |
6.3.1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的发展背景 |
6.3.2 法国当前流行的四种计划 |
6.3.3 法国的员工董事制度 |
6.3.4 法国员工持股和利润分享的发展概况 |
6.4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的启示 |
6.4.1 以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员工持股的发展 |
6.4.2 利用税收优惠刺激员工持股的推广 |
6.4.3 鼓励企业员工广泛参与 |
6.4.4 注重员工持股期限的长期化 |
6.4.5 工会积极参与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 |
第7章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原则及建议 |
7.1 坚持的原则 |
7.1.1 分类实施原则 |
7.1.2 公开透明原则 |
7.1.3 自愿入股原则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和建立有关员工持股制度的法律法规 |
7.2.2 为员工持股制度提供税收和信贷支持 |
7.2.3 适当扩大持股员工范围 |
7.2.4 员工股份的转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
7.2.5 建立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容错机制 |
7.2.6 加强所有权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西分享经济理论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西分享经济的代表性理论 |
(一) 两种代表性理论的共同点 |
(二) 两种代表性理论之间的差异 |
1.两者的理论研究背景和目的不同。 |
2.两者的理论来源不同。 |
3.两者的立论基础与作用原理不同。 |
4.两者内容的广泛程度不同。 |
5.两者对待劳动者的态度不同。 |
6.两者对实现公平的作用是不同的。 |
二、小 结 |
(5)分享经济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
二、分享经济理论演化的基本维度 |
(一) 国家主义实践的基本维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 |
(二) 思想 (理论) 形态的基本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分享经济思想 (理论) 和西方分享经济思想 (理论) |
三、分享经济理论演化的基本路径 |
四、分享经济理论演化的基本逻辑 |
(7)论分享价值原则的文化战略学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理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8)分享经济的合作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享经济的内涵流变 |
(一)分享经济的原初内涵 |
(二)互联网时代的分享经济 |
1. 分享经济的转变 |
2. 现代分享经济的内涵 |
二、分享经济模式中传统监管的问题 |
(一)监管理念不符合分享经济的本质 |
(二)过度依赖事前性监管措施 |
(三)监管措施的实效性低 |
(四)监管依据重硬法、轻软法 |
三、分享经济模式中监管的重构 |
(一)分享经济需要合作监管 |
(二)合作监管应当尊重自我监管 |
(三)适度的行政监管是合作监管有效的前提 |
(四)充分发挥软法在合作监管中的功能 |
(9)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6 研究的方法 |
1.7 主要的创新点与需要加强之处 |
1.8 本章小结 |
2 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
2.1 西方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
2.1.1 马克思"合作工厂"理论 |
2.1.2 二元经济理论 |
2.1.3 利润分享理论 |
2.1.4 民主公司理论 |
2.1.5 第三条道路理论 |
2.1.6 人力资本理论 |
2.1.7 对西方员工持股理论的简要评析 |
2.2 中国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
2.2.1 职工主体论 |
2.2.2 劳动力产权理论 |
2.2.3 "劳者有其股"理论 |
2.2.4 企业制度创新论 |
2.2.5 控制"内部人控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员工持股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 |
3.1.1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史 |
3.1.2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方法 |
3.1.3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点 |
3.2 日本的员工持股计划 |
3.2.1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史 |
3.2.2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方法 |
3.2.3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点 |
3.3 西班牙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 |
3.3.1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简介 |
3.3.2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3.3.3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
3.3.3.1 股权平均持有,资本从属于劳动 |
3.3.3.2 按劳分配,资本利益有限 |
3.3.3.3 实行民主管理 |
3.3.3.4 重视教育、培训与就业 |
3.3.4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成功的原因 |
3.4 英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
3.4.1 英国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原因 |
3.4.2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方式 |
3.4.3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特点 |
3.5 法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
3.5.1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历史 |
3.5.2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做法 |
3.5.3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特点 |
3.6 俄罗斯的职工股份所有制 |
3.6.1 社会背景 |
3.6.2 俄罗斯职工股份所有制的做法与特点 |
3.6.3 俄罗斯实施职工股份制的效果 |
3.6.4 俄罗斯职工股份所有制失败的原因 |
3.7 国外员工持股的启示与借鉴 |
3.7.1 要认清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质 |
3.7.2 要设立专门机构对员工股进行管理 |
3.7.3 要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 |
3.7.4 要建立健全员工持股的法律法规体系 |
3.7.5 要制定有利于员工持股制度的优惠政策 |
3.7.6 要不断探索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新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 |
4.1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
4.1.1 国家关于员工持股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
4.1.2 国家关于员工持股政策的变化过程 |
4.1.3 中国员工持股的发展路径 |
4.1.3.1 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员工持股 |
4.1.3.2 股份制企业内部员工持股 |
4.2 中国现行员工持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强行入股、硬性集资、转嫁风险 |
4.2.2 形成新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机制 |
4.2.3 员工持股的过度福利化倾向 |
4.2.4 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
4.2.5 缺乏国家立法保护和稳定的政策导向 |
4.2.6 缺乏员工股份的合法管理机构 |
4.3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 |
4.3.1 体现劳动逻辑,建立劳动主导型的现代企业制度 |
4.3.2 减少"内部人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4.3.3 提高工人阶级地位,建立和谐劳资关系 |
4.3.4 实现多方共赢,构建和谐社会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企业员工持股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选取的主要数据和相关变量 |
5.1.1 主要数据说明 |
5.1.2 相关变量说明 |
5.2 模型设定、实证结果及含义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实证结果及含义 |
5.3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探索 |
6.1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与员工持股 |
6.1.1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提出 |
6.1.2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 |
6.1.3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员工持股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分享理论与员工持股 |
6.2.1 利益分享的含义 |
6.2.2 利益分享的实践 |
6.2.3 利益分享与员工持股 |
6.2.4 利益分享理论与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 |
6.3 理论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
7.1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模式 |
7.1.1 普通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7.1.2 工人股份所有制企业模式 |
7.1.3 利润分享计划模式 |
7.2 中国员工持股实践的典型案例 |
7.2.1 职工持股会-以金地集团为例 |
7.2.1.1 职工持股会及其作用 |
7.2.1.2 职工持股会的形式 |
7.2.1.3 职工持股会的主要问题 |
7.2.1.4 职工持股会案例-金地集团 |
7.2.2 工人所有制企业-以南京动配厂为例 |
7.2.2.1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主要形式 |
7.2.2.2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特征 |
7.2.2.3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优点 |
7.2.2.4 工人所有制企业案例-南京动配厂 |
7.2.3 信托持股-以长沙湘技海盾为例 |
7.2.3.1 信托与员工持股 |
7.2.3.2 员工持股的信托方式 |
7.2.3.3 员工持股的信托计划方案要件 |
7.2.3.5 对员工持股信托的思考 |
7.2.3.6 员工信托持股案例-湘技海盾 |
7.2.4 对员工持股实践案例的总结与思考 |
7.3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 |
7.3.1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含义 |
7.3.2 实施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 |
7.3.3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方法 |
7.3.3.1 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7.3.3.2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 |
7.3.4 实施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配套措施 |
7.3.4.1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
7.3.4.2 妥善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 |
7.3.4.3 严格管理企业员工股权 |
7.3.4.4 规范员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 |
7.3.4.5 大力实施期权期股,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
7.3.4.6 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8.2.1 进一步深化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渊源研究 |
8.2.2 进一步加强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模式研究 |
8.2.3 进一步强化员工持股会的管理与组织职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逻辑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1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
2.1.2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优势与挑战的研究 |
2.1.3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未来走向的研究 |
2.2 关于共享发展理念的研究 |
2.2.1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解读 |
2.2.2 共享发展实现方式研究 |
2.3 简要评论 |
3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理论逻辑 |
3.1 共享思想的理论渊源 |
3.1.1 先秦儒家思想 |
3.1.2 马克思关于发展目的的理论 |
3.2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 |
3.2.1 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 |
3.2.2 米德分享经济理论 |
3.3 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的理论探索 |
3.3.1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 |
3.3.2 邓小平先富带后富思想 |
3.3.3 江泽民效率与公平兼顾思想 |
3.3.4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
3.3.5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 |
4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历史逻辑 |
4.1 重工业赶超发展时期 |
4.1.1 重工业赶超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条件 |
4.1.2 重工业赶超下的高积累低消费弊病 |
4.2 GDP至上主导下的粗放型增长时期 |
4.2.1 效率与公平失衡引发贫富差距扩大 |
4.2.2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来区域发展失衡 |
4.3 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发展模式的包容性转向 |
4.3.1 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不断调整 |
4.3.2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4.4 新时代发展模式的共享型转变 |
4.4.1 以精准脱贫实现共享发展 |
4.4.2 “一带一路”为全球共享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5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现实逻辑 |
5.1 扭转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需要 |
5.2 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 |
5.3 增强普通民众获得感的需要 |
6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实现路径 |
6.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理论设想 |
6.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实现路径 |
6.2.1 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 |
6.2.2 完善现有分配方式,实现共同富裕 |
6.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6.2.4 挖掘经济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
6.2.5 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市场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D]. 武晓光.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2]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共享发展[J]. 刘凤义. 改革, 2016(08)
- [3]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D]. 艾尼瓦尔·吐尔逊.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西分享经济理论对比[J]. 王珍,沈建国. 财经科学, 2009(07)
- [5]分享经济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J]. 彭仁贤,韩江波. 江淮论坛, 2013(03)
- [6]评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制度[J]. 姚海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9(05)
- [7]论分享价值原则的文化战略学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理论解读[J]. 刘方喜. 阅江学刊, 2014(05)
- [8]分享经济的合作监管[J]. 刘权. 财经法学, 2016(05)
- [9]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 罗智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1)
- [10]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型转变的逻辑和路径研究[D]. 孙雪妍.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