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桥,孔漫春[1](2021)在《“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文中提出关于因明的研究构成了杜国庠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多年来学界对此鲜有论及。侯外庐比较早地认识到杜国庠因明研究的价值,可是,这一认识相对于他在《杜国庠文集序》中对杜国庠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而言晚了20年。不了解杜国庠的因明研究,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他关于先秦诸子,尤其是墨家思想的研究。杜国庠关于因明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术语的现代诠释、因明的体系构成及其特点、新因明喻体形成的历史基础以及关于因明传播的回顾与反思。侯外庐称杜国庠的因明研究为"绝学",本文的研究可谓侯外庐这一评价的一个注脚。
傅光全[2](2020)在《因明何以成绝学》文中提出因明(1)何以成绝学?这在印度、日本以及西方学界不见提及,实为中国问题;又古不曾闻,实为现代问题;再者,因涉及历史、现状以及未来,故又可视为因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由此可见,它既非单纯,也非无关紧要。而且,与之关联的尚有如下问题:第一,因明何时被列为绝学?为何被列为绝学?第二,佛教劫难是否是因明衰微的根本原因?导致因明衰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三,因明能否成为显学?如此等等,需逐一解答。诸问得解,则因明何以成绝学之疑问亦得解。
郑天祥,王克喜[3](2020)在《因明成果对实现中印共建“一带一路”当代功用》文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举世瞩目成绩之际,印度不延续中印共建"丝绸之路"的历史传统,而采取不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策略,这不仅有印度博弈心态的内因羁绊,更有西方国家以"中国债务陷阱论"等措施的外因阻挠。因明作为中、印共同偏好的逻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关系治理中展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一方面,因明发挥其论辩逻辑和修辞优势,可为"一带一路"中印共商提供方法论,助力化解印度对中国的博弈心态;另一方面,因明"三支论式"揭示了西方国家针对"一带一路"提出的"中国债务陷阱论"谬误,并为中国当下的"工笔画"行动提供了逻辑支持,预示了中国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必然胜利的前景。
孙洪静[4](2020)在《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的学者对梁启超的研究差不多已全面突破,并陆续汇成了一个专项的学科。然而,大部分学者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主要是从政治方面入手,二研究影响他的学术生涯的转变即墨学的学者,仅仅寥寥无几,并且在墨学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墨家逻辑思想,更是少之甚少。本文试将梁启超的有关墨家逻辑学的相关观点进行梳理,将其归为三个部分加以研究:一是从学术经历、文化背景、社会时代的角度去分析梁启超墨家逻辑思想理论的源起;二是从思想的变化去分析梁启超对墨学逻辑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三是从评价和总结梁启超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不足、影响、当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更加清晰定位梁启超墨家逻辑思想的特色。其中,本文重点梳理分析梁启超在不同阶段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内容,梁启超有关于对墨家逻辑、西方逻辑(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印度因明三大逻辑的比较,进而审慎反思近代以来对墨家逻辑的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做出的大致的梳理,这对推进我们当代中国逻辑史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乔敏,张晓翔[5](2018)在《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文中认为"汉传因明是以汉字为载体,以唐玄奘翻译的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为主要经典,同时包括唐代以前传入的古因明着作的传承;广义上的汉传因明还包括以汉文本为底本传到国外的因明。"[1]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各类注疏和着作中留下了因明发展丰富的历史记载,但对汉传因明漫长的传承与发展史作系统研究,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一、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一)汉传因明史研究的起步奠基
阿拉木斯[6](2017)在《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文中认为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大体可分三支,即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再由中国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使得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明在汉地几成绝学,中国政府将因明列入绝学而抢救保护中。近年来,因明又弘传至欧美各国,形成一门国际性学术。本文以藏传佛教蒙古化的因明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入蒙古地区之前与蒙古地区的接触、因明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过程以及传入之后的发展概况和佛教因明对蒙古族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概述研究概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等;正文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以及相关关系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早期蒙古地区与因明的接触情况、因明传入蒙古时的吐蕃和蒙古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探究蒙古因明的渊源及其传承过程,也就是蒙古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第四部分,简要论述了藏传因明正式传入蒙古地区之后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概况。
李段霞[7](2017)在《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文中提出虞愚先生一生对因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中包括对因明的研究和撰述,发表了多篇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参与主编了《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等等。这些行动全都体现了虞愚先生抢救和发展因明的志愿和决心。其对因明义理的研究也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弘扬的。本文正是力求对虞愚的因明研究内容和成果做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性整合,以期发掘出有益的价值。以此来充分呈现出虞愚对因明的贡献以及在因明界的价值,同时也期望能为因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虞愚本人的简介,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内容,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学界的研究现状。在虞愚的简介中着重阐述了虞愚因明研究的贡献。虞愚的因明研究采用互资参证的方法,对三种逻辑进行了精细且系统的比较。这一比较研究弥补了前人在因明研究中只重注疏这一方法上的缺陷,同时也启迪了后人。第二部分包括三章,是对虞愚因明研究的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这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虞愚对因明概况的研究,虞愚对因明发展史中重要人物的研究,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1.虞愚对因明历史演进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写就了一幅清晰的因明史谱系图。2.虞愚对陈那、法称和玄奘三位大师各自对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进行了研究,以此来阐释因明发展中的转折点。3.虞愚以西方逻辑的术语和体系来解释因明义理,其中包括因明三支推论式、因三相、喻支、现量比量等问题,从阐述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互资参证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虞愚因明研究中。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着重阐释了虞愚因明研究的若干启示,力求通过对虞愚因明研究的研究以期从中发掘出其对现在因明争论问题的价值及解决思路与方法。本文是对虞愚的因明研究的研究,因此笔者立足于虞愚的着作以及论文,力求对其因明研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概括,在梳理的过程中,对虞愚的因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细致阐述,并在阐述中发掘其对现在因明争论问题的启示。
戎雪枫[8](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郭静娜[9](2015)在《昙曜研究》文中指出沙门统昙曜在文成帝复法之初,奉文成帝之命在武州山主持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因而云冈石窟在洞窟形制、雕刻风格、表现内容等方面均受到了昙曜所带来的西域、凉州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昙曜还对北魏的僧官制度、寺院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并组织了北魏历史上第一次且规模较大的一次译经活动,翻译了新经十四部,因此昙曜对北魏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的东传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迄今为止文献及论着对于昙曜生平及活动的记载、研究较为简略。文章旨在对昙曜的生平及其在凉州、北魏的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所涉及学术问题的学术史回顾、相关的研究方法、文章的结构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论述。第二章通过相关文献中对昙曜的记载,对昙曜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四、五、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昙曜对云冈石窟洞窟形制、雕刻风格、雕刻内容以及佛教东传所作出的贡献。第四章是 一关于昙曜对北魏的僧官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行的论述。第五章详细阐述了昙曜对北魏寺院经济在政策及内容方面进行的完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六章是通过对昙曜所译佛经的详细分析,从而研究昙曜翻译佛经的历史背景与深刻的佛教意义。第七章是文章的结论,对整篇论文所反映的观点与结论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方岑颖[10](2014)在《论不同语境下因明与内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因明与内明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因明学家热衷讨论的问题,在宗教范畴内,不同教派对二者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仅从语义角度,对二者的起源和发展、学科划分、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三个层面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传因明基本术语的现代诠释 |
1.“同品”“异品”。 |
2.“自悟”“悟他”。 |
3.“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 |
二、因明的体系构成及特点 |
(一)因明的体系构成 |
(二)关于因明的特点 |
1.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 |
2.介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中间的一种特殊的逻辑。 |
三、新因明喻体形成的历史基础 |
四、汉传因明传播的回顾与反思 |
(一)汉传因明的传播史 |
(二)汉传因明的传播效应 |
五、结束语 |
(2)因明何以成绝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明被列为绝学的依据及其意义 |
二、佛教衰微对于因明的影响 |
三、语言、观念及理性因素对因明的影响 |
(3)因明成果对实现中印共建“一带一路”当代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因 |
二、因明:经丝绸之路走来的古印度逻辑 |
(一)古印度逻辑的硕果 |
(二)丝绸之路成就的因明“第二故乡” |
三、中印共商的方法论 |
(一)因明在中、印文化中长于论辩 |
(二)因明在中印共商中运用的修辞优势 |
四、中国行动的逻辑支持 |
(一)揭示“中国债务陷阱论”谬误的逻辑 |
(二)支持当下“工笔画”行动的逻辑 |
五、结语 |
(4)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梁启超研究墨家逻辑思想的来源 |
第一节 梁启超的学术经历 |
一、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 |
二、近代西方学术的吸收 |
三、中国优秀学术的发掘 |
第二节 梁启超研究墨家逻辑的文化渊源 |
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
二、康有为、孙饴让的影响 |
三、孙诒让的正式引进 |
第三节 梁启超研究墨家逻辑的社会时代背景 |
一、为变法寻求方法论武器 |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探寻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梁启超有关墨学的着作 |
一、早期对墨学的研究 |
二、后期对墨学的研究 |
第二节 梁启超对墨家逻辑研究前后阶段差异的缘由 |
一、出发点不同 |
二、研究方法不同 |
三、研究的深度不同 |
第三节 梁启超在墨家逻辑思想中的比较 |
一、梁启超对墨家逻辑、西方逻辑、印度因明比较的动因 |
二、墨家逻辑、西方逻辑、印度因明的比较研究 |
三、梁启超研究墨家逻辑思想的回响 |
第三章 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总体观照 |
第一节 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影响及不足 |
一、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影响 |
二、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梁启超对墨学逻辑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以墨兴墨”的现实意义 |
二、新墨学探究的何以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一) 汉传因明史研究的起步奠基 |
(二) 汉传因明史研究的蓬勃发展 |
(三) 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全面展开 |
二、关于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反思 |
三、对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展望 |
(6)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概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1. 研究重点 |
2. 研究难点 |
一、主要概念与相关关系 |
(一)概念辨析 |
(二)相关关系 |
二、蒙古因明传入时的历史背景 |
(一)早期蒙古地区与佛教的接触 |
1. 匈奴时期 |
2. 蒙古与西夏的交往 |
3. 蒙古与金国的交往 |
4. 元朝统治中原时期 |
(二)蒙元时期的吐蕃社会 |
1. 阿里地区 |
2. 桑朴寺 |
3. 西藏萨迦派 |
4. 西藏格鲁派 |
(三)因明传入时的蒙古历史背景 |
三、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因明的起源 |
(二)因明传入西藏 |
(三)因明传入蒙古地区 |
1. 元代一度传入 |
2. 明代再度传入 |
3. 清代及以后的发展 |
4. 小结 |
四、因明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
(一)《甘珠尔》《丹珠尔》经略述 |
1. 《甘珠尔》《丹珠尔》经概述 |
2. 蒙文《甘珠尔》《丹珠尔》 |
(二)中国蒙古因明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
1. 萨迦派与格鲁派及其思想 |
2. 蒙古因明学着名代表人物简介 |
(三)因明传入后对蒙古族的影响 |
1. 对萨满教的影响 |
2. 对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
3. 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虞愚简介 |
第二节 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学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虞愚对因明历史演进的研究 |
一、因明在印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因明在中国汉地的发展情况 |
三、因明在中国藏地的发展情况 |
第二章 虞愚对因明发展史中重要人物的研究 |
第一节 对陈那因明的研究 |
第二节 对法称因明的研究 |
第三节 对玄奘的因明贡献的研究 |
第三章 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因明推论式的研究 |
第二节 对因三相的研究 |
第三节 对"喻支"的研究 |
第四节 对现量、比量的研究 |
第四章 虞愚因明研究的若干启示 |
―、对因明研究方法的房示 |
二、对因明推论式性质的启示 |
三、对因三相问题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国外研究现状 |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
0.6 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
1.1 因明之名 |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
小结 |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小结 |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语文献 |
二、翻译文献 |
三、汉语文献 |
致谢 |
(9)昙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本文的篇章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
1.5 文章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昙曜的生平 |
2.1 昙曜在凉州时的情况 |
2.2 昙曜在平城时的活动 |
2.3 延兴二年之后的昙曜 |
第三章 昙曜与云冈石窟 |
3.1 太武灭佛之前北魏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 |
3.2 太武灭佛与云冈石窟的开凿 |
3.2.1 太武帝与佛教 |
3.2.2 北魏太武灭佛 |
3.2.3 文成帝复法与云冈石窟的开凿 |
3.3 凉州佛教与云冈石窟 |
3.3.1 兴盛的凉州佛教 |
3.3.2 凉州佛教对云冈石窟的影响 |
第四章 昙曜与北魏僧官制度 |
4.1 僧官制度的起源 |
4.2 北魏的僧官制度 |
4.2.1 北魏初期的僧官制度 |
4.2.2 昙曜与北魏的僧官制度 |
4.3 北魏僧官的管理范围及内容 |
4.4 北魏僧官制度的影响 |
4.4.1 北魏僧官制度所导致的北魏后期僧官的弊政 |
4.4.2 北魏僧官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五章 昙曜与北魏的寺院经济 |
5.1 寺院经济的产生 |
5.2 昙曜与北魏的寺院经济 |
5.3 北魏寺院经济的影响 |
第六章 昙曜译经及其对云冈石窟的影响 |
6.1 《大吉义神咒经》(二卷) |
6.2 《净度三昧经》(一卷) |
6.3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 |
6.4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
6.5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 |
6.6 《方便心论》(一卷) |
6.7 《杂宝藏经》(十卷) |
6.8 昙曜译经对云冈石窟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J]. 郭桥,孔漫春. 学术研究, 2021(01)
- [2]因明何以成绝学[J]. 傅光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03)
- [3]因明成果对实现中印共建“一带一路”当代功用[J]. 郑天祥,王克喜.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 [4]梁启超对墨家逻辑思想的探究[D]. 孙洪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汉传因明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乔敏,张晓翔. 法音, 2018(10)
- [6]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D]. 阿拉木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7]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D]. 李段霞. 南京大学, 2017(08)
- [8]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9]昙曜研究[D]. 郭静娜. 兰州大学, 2015(01)
- [10]论不同语境下因明与内明的关系[J]. 方岑颖. 才智, 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