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伤寒论》

如何学习《伤寒论》

一、怎样学习《伤寒论》(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郑嘉涵[2](2021)在《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文中认为本研究聚焦民国中医陆渊雷的中医改良思想,着重考察“科学”一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分析陆渊雷在不同时期关于中医学改良言论的复杂内涵,能够揭示“科学”对于陆渊雷及其同时代中医的意义,也为我们尝试理解20世纪初的中医群体提供了一种可能。第一章,介绍在陆渊雷步入中医界之前,20世纪初中医界的代表性观点,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回顾陆渊雷成长与求学的经历,勾勒出他的中医改良思想的知识背景。第二章以陆渊雷着名的《改造中医之商榷》一文为核心,讨论在1928年至1929年间,陆渊雷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医学改良的文章中,对于“中医”与“西医”的认识。陆渊雷认为中医的治疗确实有效,但理论不足为信,想要保存中医并进一步使其发展,就需要吸纳科学的理论研究原有的中医方药。在结合了中医的“实效”和科学的“实理”后,陆认为这将会创造出一种更为进步的新医学。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关注陆渊雷在他所在的上海国医学院和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的工作。陆渊雷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并负责教务工作,主导了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并撰写了部分课程的讲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具体事务上,陆渊雷如何将自己有关医学改良的设想付诸实施。在具体的文本中,陆渊雷实际上是在中医的体系中融入了来自科学的新知识,其研究方法并未彻底脱离传统模式。在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任职期间,陆渊雷参与了学术整理大纲与统一病名草案的制订。在这个平台上,陆并没有获得多少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受到人事政治的困扰,卷入了持续的争议中。第四章,关注了陆渊雷步入中年以后,主办《中医新生命》时期的思想与心态上的变化。在国医学院关停,并淡出中央国医馆的学术整理工作后,陆渊雷的医学改良设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这段时期陆渊雷开始回顾自己之前的经历,并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其文风此时也逐渐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陆渊雷开办函授学校,寄希望于未来的青年人能够赋予中医新的生命。同时,医的“气化”理论渐渐成为此时的陆批判的重点。陆认为中医的“气化”理论过于玄虚不切实际,并寄希望于未来中医能走向“科学”的道路。第五章,对于前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几个关键问题。在陆渊雷的医论文章中“科学”一词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具体言之,在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优劣时,“科学”被陆认为是一种真理,被用于衡量中医理论的正误在实践改良中医的理想时,“科学”成为一种改造时的方法与途径在描述将来中医的发展道路时,“科学”成为一种对未来新“中医”的诉求。最后,我们分析了“科学化”这一词在描述陆的学说时产生的困境与不足,并进一步指出,理解陆渊雷的主张背后的内涵,有助于我们认识陆提出的观点对于他的时代产生的意义。

屈倩倩[3](2021)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伤寒论》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技术与医学领域相融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中医古籍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医文化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中医古籍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医发展以及中医的深入探讨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医案、病历等中医相关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中医古籍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选取《伤寒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信息抽取、知识展示等。不仅完成了对《伤寒论》内容的梳理,而且为中医古籍文本向临床结构化数据的转化提供了参考方法。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BIO标注规则对《伤寒论》进行标注,为相关技术在中医文本中的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2、通过多种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伤寒论》中的实体进行识别,从实体类型和模型性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Bert-Bi LSTM-CRF是《伤寒论》中对实体识别效果最佳模型的结论。相对于其他模型,该模型在词向量的构建过程中,对其语境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使得构建完成的词向量语义更加丰富。3、在命名实体识别完成之后,以构建规则的方式对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抽取。通过neo4j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的构建,实现了《伤寒论》中知识可视化的目标。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对方剂和症状之间的权值进行计算,并将其以属性的形式插入方剂和症状的关系之中,进一步完善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且以肝病为例,展示知识图谱的实用性。4、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例如问答系统的构建、辅助教学系统,电子病历结构化等。

钟玮泽[4](2020)在《从科学实践角度对《伤寒论》成书背景与扩展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伤寒论》作为中医界的四大经典之一,得到了历代医者的高度重视。古今医者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伤寒论》的文献研究当中,创造了极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伤寒学派。然而,在《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兴盛表象之下隐藏着亟需解决的学术问题。医者从自己的观点与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无疑突显了《伤寒论》的价值与魅力,却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伤寒学派内部众多不同观点的混杂给《伤寒论》的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在中医界崇古思想的影响之下,许多医者对张仲景与《伤寒论》产生了非理性的崇拜,使得《伤寒论》的贡献未能得到恰当的评价。有鉴于此,本研究为解决伤寒学术界的众说纷纭问题与非理性崇拜问题提供视角与理念。方法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汇集现代伤寒学专家对《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反思以及古代医者对《伤寒论》的评价与注解,突出《伤寒论》文献研究的众说纷纭问题与非理性崇拜问题的严重性,并从《伤寒论》语言的特点分析导致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2.归纳总结法:本研究通过对科学哲学相关文献的分析,厘清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以及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内涵,并从《伤寒论》文本中归纳总结出能够体现张仲景临床研究的科学性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思想品德与研究方法。3.对比分析法:本研究将科学史上的扩展现象与后世医者对《伤寒论》的扩展应用进行对比,在突显《伤寒论》扩展应用的科学性的同时,表明扩展应用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结论1.《伤寒论》文献研究的众说纷纭问题与非理性崇拜问题的根源在于《伤寒论》语言本身的歧义性与粗略性,对《伤寒论》成书背景或张仲景临床研究过程的重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2.伤寒病是《伤寒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具有传染性、发热性、明显阶段性与凶险性,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传染病范畴。3.张仲景是一位优秀的古代科学家,其具备科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性的怀疑精神与实证精神。4.张仲景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与归纳,然而古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不足使得仲景临床研究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5.《伤寒论》本为仲景所遇急性传染病而设,被后世通过其临床表现、药物处方与抽象概念进行扩展。后世医者需要以疗效证明扩展应用的有效性。6.张仲景个人的有限性无法支持“六经钤百病”与“法不过仲景”的观点,它们实际上源于诠释者对《伤寒论》研究范围与后世扩展应用范围的混淆。7.《伤寒论》的扩展应用无法表明《伤寒论》本身经过历代医者的反复检验,仅能表明扩展应用得到了检验。

张志彬[5](2020)在《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文中认为目的:《伤寒论》是一部伟大的中医经典着作。然而,历代注家对《伤寒论》原文的理解却多有不同,在《伤寒论版本大全》中记载的注解着作就达1604种之多。从注家的观点来看,历代医家大多以脏腑经络理论来注解《伤寒论》条文,而对同一条文,不同医家在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的认识方面差别较大,很难融合统一。如何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阐明仲景《伤寒论》经文的本意,这对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课题以《伤寒论》厥阴病篇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识元统计的方法,把20位有代表性伤寒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认识进行分类汇总,全面了解不同注家对条文症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从八纲层面构建脏腑经络病位与表里病位、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在八纲层面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试图阐明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的真实含义。方法:1.文献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部注解《伤寒论》着作,摘录其厥阴病篇相关条文的注解文本,以宋版《伤寒论》条文为轴心,分类汇总不同注家的注解,并逐条校勘后进行统一编码,形成研究文本。2.知识元分析法:构建病证要素知识元编码系统,对研究文本进行知识元标记,知识元类型包括症状、病机、病邪、病因、病位、预后、治法、医论等。知识元为一段连续的文本,是最小的、完整的知识单元。知识元标记采用XML语言,文本标记工具为Oxygen XML editor 17.0软件。3.数据库方法:知识元标记后的文本,通过数据转换工具,转换为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工具为Microsoft Access 2010。4.数据分析法:在数据库中对知识元文本进行人工切词,采用SAS软件对人工切词后的文本进行术语提取,并进行语义消歧处理。然后采用SQL查询语句编程,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采用SAS软件的Proc Report功能直接输出为Word文档。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还要进一步输出为Excel数据表,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5.演绎推理法:对数据分析后的汇评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分析,总结出每条条文可能的八纲病机,演绎推理的规则为:(1)构建病位要素与表里和半表半里的对应关系;(2)构建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3)根据虚实、寒热病性对应阴阳总纲;(4)对无法对应的症机关系进行个别讨论分析,可结合方证进行反推。结果:1.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归纳认识:从20位注家中提取出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厥阴病篇有56条条文,另外涉及霍乱病篇有4条条文,太阳病篇有2条条文。不同医家对厥阴病篇的总条数认识有区别。其中,成无己57条,方有执54条,张遂辰57条,喻昌47条,张璐54条,柯琴27条,程知51条,张锡驹55条,张志聪55条,吴谦41条,邵成平55条,黄元御50条,舒驰远48条,陈修园56条,尤在泾55条,高学山47条,郑钦安48条,汪莲石55条,祝味菊56条,彭子益54条。2.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汇评与展示:按照症状分别对20位注家注解的症机要素进行了汇评,并采用可视化的关联图进行了整体症机特点的展示,可方便查看不同医家对条文的症机认识。3.构建了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与八纲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注家的症机观点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了对应,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推理过程的展示。4.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结果可概括为:第一,326条提纲证,是反映厥阴病阴、虚、寒,兼有热的主要病机特点。第二,病机、治法、治禁、转归四大类条文;其中,病机的条文是337条和340条,病机分为虚实两种,表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和冷结膀胱。治法的条文是335条、349条、381条,病机特点是阴、虚、寒和阳、实、寒(寒热并见)。治禁的条文是330条、333条、347条、364条、376条,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76条是阳、实、热的痈脓症。转归的条文是89条、327条、328条、331条、332条、334条、336条、339条、341条、342条、343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8条、360条、361条、362条、363条、365条、366条、367条、368条、369条、380条。这些条文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29条、363条、365条、367条表现为在里的阳、实、热,主症表现为脉数、口渴、便脓血等。从八纲分类总体看,这四大类症状以阴、虚、寒居多,伴有阳、实、热;病位以在里为主,或有表,或半表半里。因此,四大类反映了厥阴病虚实寒热错杂,病位主里的特点。5.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主症以寒、热、下利为主。涉及的症状分类有:痈脓症类的病机特点为在里的阳、实、热;汗症类主要有阴、虚、微热和真寒假热;饮食、烦躁症类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其中,痈脓、饮食症类的病位以半表半里为主;汗以先寒后热、真寒假热的半表半里为主,和病位在表的郁冒汗出。渴症类的病机特点分为2种,一是阳、实、热,如360条、367条;二是阴、虚、寒,如329条;腹症、面、呕吐、咽喉、郁冒、喘、蛔虫、四肢、小便、胸胁等症类的病机主要是阴、虚、寒为主。6.厥阴病篇23条方证条文的八纲分类特点:(1)病位特点:以“里”为多,其次是病位在半表半里、表里兼有和表。第385条无病邪作用,故无病位。326条、338条、357条、375条、379条的病位和焦膜(胸腔、腹腔、膈膜)关系密切,病位定义在半表半里。病位在表的条文是351、352条,其余的病位均以里为主。(2)病机特点:从阴阳、虚实寒热对方证条文进行病机分析,方证条文的病机以阴、虚、寒为主,兼有阳、实、热。7.厥阴病篇主症的方证分类:(1)下利:1)阳、实、热:半表半里的热,用栀子豉汤;里实热证,用白头翁汤;里实热兼有积滞,用小承气汤。2)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兼有饮,用茯苓甘草汤,半表半里兼有热用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病位表里兼有用四逆汤、桂枝汤,先里后表;病位在里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2)厥冷(寒):1)阳、实、热,病位在里的白虎汤;2)阴、实、寒:病位在里的瓜蒂散;3)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的茯苓甘草汤、乌梅丸;病位在表的当归四逆汤;病位在里的四逆汤类。(3)发热:1)阳、实、热: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病位在里用白头翁汤;2)阴、虚、寒:真寒假热用四逆汤类。(4)其他类:呕吐、痛、烦躁、汗、饮食、蛔虫、四肢、心下(心)、腹、渴、小便、误下、咽喉、痈脓、燥屎、谵语,其病机特点基本不出八纲范围,是寒(厥冷)、热、下利、脉象等主症的伴随症状,病机多呈现寒热错杂特点。结论:1.对20部《伤寒论》注家提到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按照症机单元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术语规范、汇总分析,并采用表格、关联图的形式进行了客观展现。2.所选20部注家对厥阴病篇的观点,均从脏腑经络病机的角度对仲景条文进行了分析,从汇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注家对病位、病机的认识差距较大,难以在脏腑经络层面对不同注家的观点进行融合,得出一个较为统一的症机结论。3.从八纲层面,构建了不同注家对条文病位、病机的观点与八纲对应的关系,从脏腑经络病位、病机与八纲的关系来看,似乎能融合不同医家的观点。由此推测,仲景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八纲分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半表半里病位,基于胡希恕、汤本求真和姚荷生半表半里(焦膜)的观点,包括了焦膜包被的各脏器的症状,如咽喉、膈、心包、心下、肝、胃、厥阴经等部位的症状。4.根据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认为厥阴病的症机特点为:厥阴病属阴证、虚证,在虚寒的基础上兼有热,外邪以在半表半里为主,兼有在表和在里不同。根据上述厥阴病机特点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归属于厥阴病的条文主要有326条、327条、328条、329条、331条、332条、333条、334条、336条、338条、339条、341条、342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3条、357条、359条、366条、370条、389条,而厥阴病篇其他的条文具有鉴别诊断等意义。

张楠[6](2020)在《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俞根初是主张寒温融合的代表医家。通过对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厥阴病证相关文字内容进行整理与研究,系统总结俞根初诊治厥阴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明晰俞根初对厥阴病实质、病机与辨治的认识,追溯俞根初寒温合论治疗厥阴病的思想来源,探寻俞根初在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方法本研究以《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1.文献分析法:汇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涉及厥阴病证的内容,梳理后世医家尤其是对俞根初学术思想有重要影响的陶节庵、张景岳、柯琴关于六经本质与厥阴病辨治的论述内容,还原俞根初六经辨治体系与寒温合论的提出背景,为分析俞根初厥阴病证辨治思想提供支持。搜集整理临床报道资料,明确俞根初厥阴病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2.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伤寒要义”“伤寒诊法”“伤寒脉舌”等章节内容的分析,归纳俞根初在厥阴病实质、病机、传变规律、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对“六经方药”“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等章节中俞根初为治疗厥阴病提出的方剂及方剂在具体病证中的运用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俞根初治疗厥阴病的治法特色与用药经验。3.对比研究法:将俞根初论述的厥阴病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论述的厥阴病进行对比,尤其是与《伤寒论》厥阴病的概念、病机、治法方药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俞氏改制的方剂与原方出处药物组成、剂量等进行对比,结合改制方剂的具体应用场合,分析这些改制所反映出俞根初在厥阴病病机、治法上的认识与拓展。结果1.学术渊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从脏腑、经络、气化的角度论述厥阴相关病证,提到了厥阴与络脉的关系及厥阴病与络病的治法。陶节庵主张治疗外感热病时应区别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张景岳提出以伤寒六经总括一切外感热病,柯琴认为六经为百病而设,以“六经地面说”将六经病证落实到身体部位上,这些观点对俞根初造成重大影响,并在其着作中多有体现。2.厥阴病的实质:俞根初认为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总和,以“六经形层说”将六经与人体结构、经络、脏腑及功能连为一体。俞氏所说厥阴病的实质是手、足厥阴经与脏的病变,包含外感与内伤杂病,但《通俗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内经》《伤寒论》论述厥阴病侧重于足厥阴病变,俞氏则对手厥阴病变进行了大量论述,体现了手厥阴病证在外感热病中的重要性。外感厥阴病多由他经邪热传入厥阴,引起火化(热化)与水火合化(寒热错杂化)两种转归。厥阴与冲任脉、心包络及肝络有关联,外感热病极期出现的神昏谵语、手足瘛瘲多属手厥阴心包络病变,也与足厥阴肝有关。厥阴病的主脉是涩脉,揭示厥阴易阴伤、络阻的规律;厥阴病的舌象可出现舌形、舌质、舌色改变,各有其相应临床意义;按脐间动气诊察冲任脉是厥阴病的特色腹诊内容。3.厥阴病的治法与方药:俞根初继承了《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治法与方药,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予以改进使用。俞氏认为厥阴以风气为主,中见少阳相火,因此厥阴病多从热化,进而提出将清法作为厥阴病的主要治法,并自创、改制了一系列相关方剂。基于厥阴经、脏的生理特性与常见病变产物,俞氏使用清法时有清而兼疏、清而兼滋、清而兼化的特点。对于心包络病变,俞氏借鉴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与治法方药,结合心包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清宣包络为主要治法,注重宣透气机、化痰散瘀、清热利水。对于肝络病变,俞氏在叶天士运用旋覆花汤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探索。对于厥阴的虚证,俞氏以滋填阴液、潜纳阳气为主要思路。在具体用药方面,注重清滋、多用甘寒、注重药物炮制与煎服法、喜用当地新鲜药材是俞根初的用药特色。俞根初在辨治具体病证时细察病因病机,治疗步骤先后有序,值得临床医者学习。结论1.俞根初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络、气化共同认识六经实质,创造“六经形层说”指导病证的辨治,其学术思想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一脉相承。2.俞根初融合寒温,借鉴温病学的辨治经验,补充了外感热病中厥阴病证、尤其是手厥阴病证的内容,完善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寒温统一作出了示范。俞氏为厥阴病制定的方剂在内伤杂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3.研究古代医家组方用药思路时应当还原方剂的产生背景,结合方剂在医案中的运用实例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正确而有价值的结论。

陈清华[7](2019)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传承中绽放“仲景”光华》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

向静静[8](2019)在《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吉益东洞从《伤寒论》中获得"万病一毒"论的学术思想,并依据《伤寒论》着成《类聚方》《药征》等方药之书。东洞提出的"万病一毒"论及其所着药物书被广泛应用于江户中后期流行病的治疗中;与此同时,亦使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医家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东洞及其弟子们所着的《伤寒论》注解书进一步推动了《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传播。

姜璇[9](2019)在《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吉益东洞的学术思想、其对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⑴揭示东洞与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方药规律时所秉承的不同视角及其原因;⑵发掘东洞在确定药证和方证时的具体推理步骤和遵循的原则;⑶阐明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两种方式的异同以及互补关系,从而为经方的临证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借助科学哲学、逻辑哲学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参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借助中华医典的检索功能,从本草学着作入手探究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药物规律时所显露的药证萌芽,特别关注各部着作“序言”中着者的编撰主旨,以揭示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利用吉益东洞的有关文献资料,简介其医论医说和着作,探究方(药)证辨证思维背后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基础;第三章围绕《药征》一书,详解东洞确定药证的逻辑推理方式,从归纳逻辑的视角审视方(药)证辨证体系;第四章从方证和药证的关系入手,探讨东洞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五章从方(药)证辨证方式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入手,讨论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以及与辨证论治的互补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结果第一章: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本草学着作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药证雏形,但我国医家并不将对药物适应症的归纳视作研究重点,反因“司外揣内”、“重神轻形”的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对外在症状的总结、独注重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探求。第二章:“求实”是东洞的医学观。疾医论、方证相对论、万病一毒论是东洞的三大学术思想。东洞由于理论思辨能力不足而混淆了病因和病机的概念,这是其放弃辨证论治方式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东洞在确定药证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穆勒五法和探求条件属性的条件化归纳逻辑,其欲寻求的药证既是“应用某药有效”的充分条件(必效证)、又是必要条件(必见证)。第四章:东洞方证体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证的构建,由药证构建方证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若将方剂和方证视作两个集合,药证对应就是两个集合所遵循的映射法则。为保护方剂的系统质特征,东洞采取了“主药原则”和“增损离合原则”。由药证构建方证可弥补方证条文过简的不足,便于类方和类症的鉴别,且对药证的识别可极大地带动方证的辨识。但由药证构建方证亦有一定的局限。第五章:东洞的方(药)证属于经验定律,辨方(药)证论治的方式主要是经验思维。其既具有经验思维和经验的优势、又有不足。其优势由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东洞的方(药)证辨证体系更趋完善;其不足之处由后世医家引入理论思维来弥补。结论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严谨性在于其采取了合乎逻辑的方式将方证和药证进行相互推导从而试图确定方(药)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必然性关系即方证的“主证”和药证的“主治”,并且在这种相互推导过程中东洞十分注重方药的构效关系问题,且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洞所确立的药证和方证实则是依赖于归纳法而获得的经验定律,它只告知“是什么”,而无法解决“为什么”。我国医家注重的正是“为什么”,即将药性理论和病理学说相结合来阐释方药的作用机理,二者显示出对经验和理论的不同信任度。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经验性质赋予其与近代科学相似的实证精神,因而更轻易地与近代医学融合。但在本质上,方证中的主证和辨证论治中的病机是内外相应的关系,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同属整体层面上的原因疗法。辨方(药)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之间的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方证有启发、简化和规范辨证论治的作用;⑵辨证论治可为方证的辨析提供基本方向;⑶辨证论治中对病机的把握可找寻到新的方(药)与证的对应关系。

陈珺[10](2019)在《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早期传本中伤寒病的诊疗模式的对比研究,并运用象思维的理论分析、阐述其特点,着重领会和把握支配不同诊疗模式的临床思维,以期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研究中采用原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方法,整理、分析和归纳《伤寒论》早期传本(包括宋本《伤寒论》、《脉经》、《诸病源候论》、《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中体现伤寒病诊疗模式的相关内容。通过文献对比研究,运用历史学、文本学、中医理论等综合学科的眼光,对其中的特别现象加以阐述,并运用象思维的理论阐释不同诊疗模式的内在指导思想。《伤寒论》早期传本中的伤寒病临床诊疗模式有日期病候模式、可与不可模式、三阴三阳模式、病名-症候模式等。晋唐的大型方书中较少应用三阴三阳模式,只有孙思邈《千金翼方》全部收录了三阴三阳模式和可与不可模式,继承了《金匮玉函经》的体例。《脉经》主要收录了可与不可模式,《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均以日期病候模式和病名-症候模式为主,《太平圣惠方》则包含了全部四种诊疗模式。以四种诊疗模式在各个传本中发展变化作纵向比较:伤寒日期病候是临床实践观察到的病程时间规律和不同的人体六分法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将《素问·热论》、《伤寒》、《诸病》、《外台》、《圣惠方》相比较,在预后的具体日期、两感于寒等具体定义上都存在差异,体现了基于实际临床观察对于理论的改编,说明日期病候是基于临床观察结果选取适用理论。《伤寒论》体现了以“临时消息”为准则,即强化病机,弱化日期的选择。但这种临证思维在后世晋唐的传本中并没有得到传承。《外台》对中唐以前伤寒病日期病候模式进行了汇总:归纳了前代医家有关“伤寒日期”理论;着重选取抄录了前代医家方书中冠以“伤寒日期”的医方条文,并按日期顺序排列。但就《外台》引用整理仲景条文的日期病候模式而言,形式重于内容,文献价值大于临床应用价值。《太平圣惠方》甚至在三阴三阳模式中强化日期的概念,将厥阴病条文皆冠以“伤寒六日”之名。这种学术上的复古,又掩盖了《伤寒论》从《热论》日期症候模式脱离,强调辨证论治的努力。以症候表述分型的办法肇始于《诸病源候论》,《圣惠方》、《外台秘要》的症候病机理论基本脱型于此。三书针对伤寒症候所归纳的病机并不全面,对热性病机有所偏倚,存在伤寒病以热气入里为基本病机的观念。与魏晋医家喜用寒凉,三阴病以吐下为主的治则治法相对应。除了流派和学风、观念等影响,也不能除外气候、环境、疾病谱变化的因素。病名-症候模式思维方式直接,缺乏深度思考的系统性,没有建立类似八纲、三阴三阳的系统模型,看似容易入门,实则零散而不便于临床应用。《伤寒论》成书至北宋官校定本以前,三阴三阳模式并不普遍,因此发展变化相对有限。《千金翼方》本对三阴三阳模式进行“以方类证”的改编,贯彻了“方证”观念的应用。《圣惠方》在三阴三阳模式中掺杂了日期病候模式,并没有完全继承三阴三阳模式的精髓。结合文本学及文献学证据,《脉经》中的可与不可当成文于《伤寒论》三阴三阳之后,是从三阴三阳模式中整理得到的,理由是更适于临床掌握。说明可与不可模式的盛行可能早于三阴三阳模式。从后世传本中可与不可模式文字越来越简洁的情况,可与不可模式在临床中作为一个系统性临床诊疗模式的功能已经萎缩,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献整理和对临床思维的锻炼。宋以前三阴三阳模式的隐伏不现,与日期病候模式及病名-症候模式盛行同步,可能互为因果。既可能是《伤寒论》传本的不显,导致晋唐医家对仲景方药的继承重于诊疗模式和系统理论的继承,仍在《伤寒论》所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之外探索;也可能是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更为系统而不为重方轻理的魏晋医家所普遍接受,因此而不显于世。宋代的经济技术提高了文本的易得性,而《伤寒论》三阴三阳模式的系统性和阴阳辨证思维更与宋明理学相契合,因此三阴三阳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崇。以象思维的视角对其中三种具有系统性的诊疗模式作横向比较分析:日期病候模式是以时间统御人体空间分部的诊疗模式,属于分期论治。体现了象思维以时间为本位的观念,和常守式的逻辑规律。目的是为了在病程变化中找到清晰可辨且稳定的规律,建立简单、统一的病程模型,可视作一种是对疾病诊疗方案标准化的尝试。但由于临床的复杂性,日期的作用只具备启示性,而非决定性。可与不可模式着眼于治法,指导治法方药以“势”贯穿始终,强调了对人体中气的流动方向和阴阳分配关系的把握。但由于以治法分类的方法与常态的临床思维逆行,并且治法下也缺乏进一步分层而导致信息零散,系统性不足。三阴三阳模式中的三阴三阳具备多重属性,因此《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本质众说纷纭,但普遍对三阴三阳脉法的关注不足。结合《伤寒论》的篇目体例、名称,条文特点、《内经》比类从容及名家观点分析,可以认为《伤寒论》“以脉定证”,“脉象”不是单纯的诊断手段,而是病机的核心,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三阴三阳脉法理应得到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三阴三阳模式运用了象思维的境域式和常守式规则,保留了临床中病证的个性和殊相,并通过分层把握结构以弱化临床变化的复杂性。在思维的系统性上体现了其它三种模式所不及的优越性,并能凭借阴阳本身最大的普遍性,实现“六经钤百病”。八纲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同属于阴阳境域,划分规则不同,但功能行为特征想通,因而八纲与三阴三阳本质的契合度很高。方证辨证统属于三阴三阳,但与三阴三阳缺乏唯一的对应关系,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辨证方法在临床施用。三阴三阳模式及方证辩证不符合形式逻辑规则,《伤寒论》重在运用描述性语言对病证作整体直观把握,因此对于依赖抽象概念和定义的学习者有一定的难度。三阴三阳模式或是独立方证辩证的掌握都需要建立在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强调悟性学习,单纯从条文出发只会得到僵化的病、证与方关系。宋以前临床医生针对伤寒病曾经使用的四种的模式各有利弊,也互相渗透和影响。但三阴三阳模式在思维系统性上更胜一筹。《伤寒论》不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药,也奠定了后世诊疗思维的格局。同时满足了临床医生两个层次的需求:一、大量、丰富而准确的临床信息及经验的积累;二、临床信息的系统性把握和诊疗行为的规范。因而可以为万世立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因此,释读《伤寒论》,不仅要着力与方药,更应从《伤寒论》中提升出临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原《伤寒论》中的临证思路和临床诊疗体系。

二、怎样学习《伤寒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学习《伤寒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2)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背景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医学
    第二节 陆渊雷的早年
第二章 改造中医之商榷
    第一节 重估传统
    第二节 对西学的保留态度
    第三节 实效与实理
第三章 从国医学院到国医馆
    第一节 上海国医学院
    第二节 中央国医馆
第四章 中医新生命
    第一节 从根本上推翻气化
    第二节 心态的转变
    第三节 最后的岁月
第五章 讨论:导向“科学”的医学改良
    第一节 “科学”的复杂面相
    第二节 “科学”与“科学化”
    第三节 徘徊于新旧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伤寒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
        1.2.2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1.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分词技术
        2.1.1 基于词典的分词技术
        2.1.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词技术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词技术
    2.2 词向量的构建
        2.2.1 独热编码构建词向量
        2.2.2 word2vec构建词向量
    2.3 命名实体识别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
    3.1 Bert模型
    3.2 BiLSTM模型
    3.3 CRF模型
    3.4 Bert-BiLSTM-CRF模型架构
    3.5 本章小结
4 《伤寒论》中命名实体识别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说明及参数设置
    4.2 数据预处理
    4.3 实验结果评价标准
    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
    5.1 知识图谱的概念
    5.2 实体关系抽取
    5.3 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
        5.3.1 neo4j数据库简介
        5.3.2 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
    5.4 利用知识图谱进行数据分析-以肝病为例
    5.5 本章小结
6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相关应用的展望
    6.1 模拟中医辨证过程,辅助中医教学
    6.2 辅助中医电子病历结构化
    6.3 进行中医数据挖掘
    6.4 构建中医问答系统,优化中医搜索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中医文本中的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从科学实践角度对《伤寒论》成书背景与扩展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伤寒论》成书背景研究综述
    1. 张仲景个人背景的研究
        1.1 生平事迹
        1.2 思想品格
        1.3 方言
    2. 《伤寒杂病论》学术渊源的研究
        2.1 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2.2 对前人医学理论的继承
    3. 《伤寒杂病论》的疾病史背景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从科学实践角度对《伤寒论》成书背景的研究
    1. 对《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反思
        1.1 众说纷纭的局面与原因分析
        1.1.1 众说纷纭的局面
        1.1.2 原因分析
        1.2 对张仲景与《伤寒论》的非理性崇拜与原因分析
        1.3 小结
    2. 诠释《伤寒论》的基本思维与方法
        2.1 过程意识
        2.2 语境重构
        2.3 借助现代医学
        2.4 理性的怀疑精神
        2.5 小结
    3. 《伤寒论》研究对象特性的分析
        3.1 伤寒病是《伤寒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3.2 《伤寒论》之伤寒病属于急性传染病范畴
        3.2.1 具有传染性
        3.2.2 具有明显阶段性与发热性
        3.2.3 具有凶险性
        3.3 《伤寒论》之伤寒病应为寒性疫病
        3.4 利用现代医学重构《伤寒论》伤寒病的可行性分析
        3.4.1 人类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
        3.4.2 古代社会的感染病病种很可能留存至今
        3.4.3 古今人体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3.5 小结
    4. 张仲景思想品德的分析
        4.1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2 理性的怀疑精神
        4.3 实证精神
        4.3.1 重视对患者临床表现的记录
        4.3.2 重视对临床操作技能的描述
        4.3.3 除去原方剂名称的道家成分
        4.4 小结
    5. 张仲景临床研究方法的分析
        5.1 归纳法
        5.2 观察法
        5.2.1 《伤寒论》症状与体征的种类十分丰富
        5.2.2 《伤寒论》归纳出众多的症候群
        5.3 实验法与测量法
        5.3.1 处方药物的种类、剂量与数量
        5.3.2 处方的制备方法与服用方法
        5.3.3 患者接受人为干预以后的病情变化
        5.4 张仲景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5.5 小结
第二章 从科学实践角度对《伤寒论》扩展应用的研究
    1. 《伤寒论》扩展应用的现象分析
        1.1 扩展应用是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1.2 《伤寒论》扩展应用的途径分析
        1.2.1 通过《伤寒论》的临床表现进行扩展
        1.2.2 通过《伤寒论》的药物与处方进行扩展
        1.2.3 通过《伤寒论》的抽象概念或创造抽象概念进行扩展
    2. 《伤寒论》扩展应用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3. 《伤寒论》扩展应用所引发的误区分析
        3.1 认为《伤寒论》六经原本为一切疾病而设
        3.2 认为《伤寒论》的治法为一切疾病而设
        3.3 认为《伤寒论》得到历代医者的反复检验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厥阴病篇研究的重要性
        1.2 历代研究厥阴病篇的方法
        1.3 对厥阴病篇病证要素考证的意义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流程和方法
        3.1 研究流程
        3.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1 历代对厥阴病的研究概述
        1.1 厥、厥阴、厥阴病的含义
        1.2 厥阴病篇病证要素的认识
    2 历代对厥阴病本质的概述
        2.1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说
        2.2 肝风内动说
        2.3 主寒说
        2.4 主热说
        2.5 主虚说
        2.6 其他论说
    3 历代对厥阴病提纲和主方概述
    4 厥阴病篇条文归属与厥利呕哕
        4.1 厥阴病条文归属
        4.2 厥利呕哕的研究
    5 厥阴病篇其他的研究现状概述
    6 厥阴病篇“症机”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厥阴病篇注解条文症机汇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提纲条文汇评
        2.2 病机条文汇评
        2.3 治法条文汇评
        2.4 治禁条文汇评
        2.5 转归条文汇评
        2.6 方证条文汇评
    3 讨论
        3.1 厥阴病篇解读方法分类
        3.2 从脏腑经络病机角度论厥阴病篇症机特点
        3.3 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
        3.4 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
第二部分 厥阴病篇原文的八纲分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厥阴病篇条文出现的症状与频率
        2.2 厥阴病篇条文机法禁归八纲分类
        2.3 厥阴病方证症状八纲与病机分类
    3 讨论
        3.1 八纲分类与汇评病机的关系
        3.2 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讨论
        3.3 主症的八纲病机分类讨论
课题的特色与创新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 课题的不足
    2 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伤寒论》厥阴病篇注疏原文引用情况表
    附录2 20部注解《伤寒论》厥阴病篇疏注文本(另附)
个人简历

(6)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通俗伤寒论》研究现状
    1 对《通俗伤寒论》学术理论的研究
    2 对《通俗伤寒论》诊法的研究
    3 对《通俗伤寒论》治法的研究
    4 对《通俗伤寒论》方药的研究
    5 《通俗伤寒论》学术内容的临床应用
    6 当前对《通俗伤寒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1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2 《内经》厥阴的相关概念
    2.1 《内经》“厥阴”一词的含义
    2.2 厥阴的经络
        2.2.1 手厥阴心包经生理病理
        2.2.2 足厥阴肝经生理病理
        2.2.3 六经开阖枢理论与“厥阴为阖”
    2.3 厥阴的脏腑
    2.4 厥阴的气化
    2.5 厥阴的病态与治疗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厥阴病
    3.1 《伤寒论》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3.2 《金匮要略》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4 后世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4.1 庞安时
    4.2 朱肱
    4.3 成无己
    4.4 陶节庵
    4.5 张景岳
    4.6 尤在泾
    4.7 柯琴
5 俞根初对厥阴病证的认识
    5.1 六经的实质
    5.2 厥阴与冲任脉、络脉相关联
        5.2.1 厥阴与冲任脉的关系
        5.2.2 厥阴与络脉的关系
    5.3 厥阴病的范围
    5.4 厥阴病的病因病机
    5.5 厥阴的病证
    5.6 厥阴病的脉象、舌象、及腹诊法
        5.6.1 厥阴病的脉象
        5.6.2 厥阴病的舌象
        5.6.3 厥阴病的腹诊
    5.7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所述厥阴病概念、病因病机的比较
6 俞根初对厥阴病治法的认识
    6.1 “厥阴宜清”之治法
        6.1.1 厥阴清法的示例
        6.1.2 小结
    6.2 厥阴络病的治法
        6.2.1 心包络病证治法
        6.2.2 肝络病证治法
        6.2.3 小结
    6.3 厥阴虚证的补法
        6.3.1 厥阴补法的示例
        6.3.2 小结
    6.4 俞根初厥阴病用药特色
    6.5 俞根初对厥阴病具体病证的治疗
        6.5.1 大伤寒
        6.5.2 阴证伤寒
        6.5.3 伤寒兼疟
        6.5.4 风温伤寒
        6.5.5 春温伤寒
        6.5.6 热证伤寒
        6.5.7 伏暑伤寒
        6.5.8 秋燥伤寒
        6.5.9 冬温伤寒
        6.5.10 大头伤寒
        6.5.11 赤膈伤寒
        6.5.12 发斑伤寒
        6.5.13 发狂伤寒
        6.5.14 夹痰伤寒
        6.5.15 夹血伤寒
        6.5.16 夹痞伤寒
        6.5.17 夹痛伤寒
        6.5.18 小结
    6.6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论述厥阴病治法方药的比较
    6.7 俞根初厥阴病辨治方法的后世应用
    附: 对“伤寒坏证”的讨论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伤寒论厥阴病相关方剂汇总
附录2 对寒温之争与伏邪温病的思考
致谢
个人简历

(7)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传承中绽放“仲景”光华(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读张仲景的书籍,如同儒家不读孔子的“六经”
2.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包德默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经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
3.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怎样传到今天的?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了。
4. 张仲景医药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究竟在讲什么呢?

(8)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18世纪日本的医学复古运动与医着研习方式
    (一)医学的复古
    (二)东洞与《伤寒论》的“会读”
二、东洞的“万病一毒”医学思想及其所着方书
    (一)“万病一毒”思想的形成
    (二)东洞基于《伤寒论》所着的方药书
    (三)东洞治疗的疾病
三、京都游学的盛行与《伤寒论》的地方传播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方(药)证”与“辨方(药)证论治”在本文中的含义
        1.1 中医学中“证”与“证候”概念的古今更替
        1.2 “方证”和“药证”中“证”的含义
        1.3 本文所探讨方(药)证辨证体系的含义——以“征”代“证”
    2 经验、实证和归纳逻辑
        2.1 经验和实证
        2.2 归纳逻辑
    3 中日医学的承嬗离合脉络
        3.1 我国医学自宋至近代的演进与《伤寒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3.2 日本汉方医学的演进及与我国医学的关系
第一章 我国古代本草学着作中经方药证雏形及对经方药物的研究视角
    1 选择本草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2 以经方证药用的本草学着作概况
    3 各部着作中蕴含的药证雏形概况
        3.1 《本草图经》
        3.2 《本草衍义》
        3.3 《神农本草经疏》
        3.4 《本经逢原》
        3.5 《神农本草经读》
        3.6 《本经疏证》
        3.7 《长沙药解》
        3.8 《经证证药录》
        3.9 《本草思辨录》
    4 近代以前我国医家对经方用药的研究视角
        4.1 对“所以然”的探求
        4.2 视《内经》为经方的源头
    5 近代以前我国本草学着作中体现出的经方用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5.1 迷信经典
        5.2 歧见横生
第二章 吉益东洞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简介
    1 吉益东洞生平简介
    2 医学观——求实
        2.1 眼见为实
        2.2 实证亲试
    3 医论医说
        3.1 疾医论
        3.2 方证相对论
        3.3 万病一毒论
    4 与我国医家截然不同的“药能”观
        4.1 药皆毒,毒即能
        4.2 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药证是“药能”的最终结论
        4.3 欲正方法者,先详药能——药证和方证之间的关系
    5 东洞着作简介
        5.1 方证三部曲
        5.2 《药征》——东洞药证和方证体系的奠基之作
第三章 东洞药证体系的确立
    1 《药征》的编撰体例
        1.1 药征(主治、旁治)
        1.2 考征
        1.3 互考
        1.4 辨误
        1.5 品考
    2 药证的推导方法——归纳法的应用
        2.1 药证的探求依赖于归纳法的原因
        2.2 归纳法在药征确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3 东洞药征的类型和特点
        3.1 药征的类型
        3.2 药征的特点
    4 东洞药证体系的严谨和疏漏
        4.1 严谨(合理性)
        4.2 疏漏
    5 从归纳法角度审视药(方)证辨证体系
        5.1 东洞与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应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比较
        5.2 从东洞与排除归纳法创始者培根思想的相同点谈起
        5.3 “归纳问题”的挑战——辨方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联
第四章 东洞方证体系的构建
    1 药证在构建方证中的作用
    2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2.1 基于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主药原则
        2.2 基于类方的增损离合原则
        2.3 实证亲试原则
    3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意义
        3.1 提高方证的辨识度
        3.2 把握核心证、拓展方用
        3.3 临证中药证对方证的统领作用
        3.4 通过药证可发掘其他古经方的方证
    4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机械性
        4.1 方证的系统质属性
        4.2 方证的非唯一性
    5 方证三部曲的相互补充
第五章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利弊及后世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1 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
        1.1 优点
        1.2 不足
    2 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2.1 日本汉方家对东洞蔑视理论的批判
        2.2 近现代日本古方派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修正
    3 后世医家对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3.1 对原有方(药)证的细化
        3.2 对原有方证的引申
        3.3 新方(药)证的确立
        3.4 方证——疾病谱的确立
        3.5 方证——体质对应关系的探索
    4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对近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10)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 象思维的内涵
    第二节 象思维的特点
        一、象思维的认知方式
        二、象规律的三种形式
        三、象思维的语言特征
    第三节 象思维对中医临床的价值
        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二、象思维对疾病的认识
        三、象思维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
第二章 《伤寒论》中伤寒病的诊疗模式概述
    第一节 定义与界定
        一、诊疗模式的定义
        二、《伤寒论》早期传本的界定
        三、《伤寒论》早期传本简介
        四、《伤寒论》早期传本诊疗模式汇总
    第二节 《伤寒论》早期传本中的伤寒病常见诊疗模式
        一、可与不可诊疗模式
        二、三阴三阳诊疗模式
        三、日期病候诊疗模式
        四、伤寒—症候诊疗模式
    第三节 重方与重理思想对诊疗模式选择的影响
        一、《伤寒论》成书至宋的流变
        二、晋唐重方思想对伤寒病诊疗模式的影响
        三、宋代重理思想对伤寒病诊疗模式的影响
        四、小结
第三章 象思维视域下的诊疗模式对比分析
    第一节 象思维与日期病候模式
        一、时间统御空间的思维
        二、日期病候模式的优势
        三、日期病候模式的局限
    第二节 象思维与三阴三阳诊疗模式
        一、三阴三阳的象属性
        二、三阴三阳与脉象
        三、三阴三阳模式的优势
        四、三阴三阳模式的局限
    第三节 象思维与可与不可的诊疗模式
        一、可与不可模式的价值
        二、可与不可模式的局限
        三、“势”与治则治法
        四、“势”与剂型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怎样学习《伤寒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D]. 郑嘉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伤寒论》研究[D]. 屈倩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从科学实践角度对《伤寒论》成书背景与扩展应用的研究[D]. 钟玮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D]. 张志彬.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D]. 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传承中绽放“仲景”光华[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9(12)
  • [8]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J]. 向静静. 中医药文化, 2019(05)
  •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D]. 姜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D]. 陈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如何学习《伤寒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