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明[1](2017)在《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认为衡水专区在历史上曾遭遇多次洪灾,其中1963年8月的洪灾为历史罕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群众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洪灾概况及原因、洪灾中的政府与民众互动、救灾中出现的问题、救灾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集中于洪灾的雨情、水情、灾情情况梳理,并分析了此次洪灾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从防洪、救灾两个方面分析了洪灾中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认为其中呈现政府为主导的特点;第三部分从灾民生活困难、民工吃粮超标两方面分析了此次救灾工作中的问题,从灾后的生活大检查、差别救灾、支援天津救灾分析了救灾工作中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解决灾后民众生活困难的生活大检查活动,这是衡水专区的救灾工作中的亮点,成为其他专区学习的典范;第四部分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对此次救灾工作进行评价。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强国家、弱社会”状态,此次洪灾的救灾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认为应该加强社会性民间救济组织的力量,促进救灾主体多元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团体为辅助的救灾模式,同时强调水利建设、水利意识的重要性。
贾莹莹[2](2007)在《湖北省1954年水灾救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湖北省灾情严峻,损失严重。本文主要通过对政府救灾工作的组织以及对救灾过程的考察,分析政府救灾工作的特点和效果,为当今救灾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湖北省1954年水灾概况。1954年,长江流域气候异常,出现了面积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降雨,大规模的降雨导致江河湖水猛涨,引发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此次洪水,使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第二部分概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领导和组织广大人民进行的防汛斗争。面对洪水威胁,政府迅速对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整合,自上而下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防汛机构,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投入到防汛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来。在防汛的过程中,湖北省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广泛支持,先后进行了五期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必要时采取了分洪措施,最终赢得了与洪水斗争的最后胜利。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政府对水灾救助的具体过程。水灾发生后,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党政机关及时对灾民、耕牛、物资实行了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转移安置。洪水消退后,他们又组织灾民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批还乡,并发放救济款、贷款扶持灾民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副业生产自救运动,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第四部分分析了1954年水灾救助的特点、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这次救灾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救助思想;贯彻了生产自救的积极救灾政策;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工作稳定了社会秩序,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望,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救灾中也存在社会化程度较低,其它力量发挥不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些群众单纯依靠政府救济等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语,主要分析1954年水灾救助对当代救灾工作的借鉴和启示。主要包括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社会团体、个人和国际等多种力量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以弥补政府救灾的不足;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功能;建设救灾工作的专业队伍,提高救灾的水平;建立健全救灾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救灾中的作用等等。1954年水灾救助的实践对于如何提高当前救灾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效率化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杜国志[3](1998)在《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 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多,特别是长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闽江和西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与此同时,淮河、黄河、海河流域北系和辽河上游等江河也都发生了洪水。
曾文[4](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提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吕东亮[5](2008)在《1998年湖北抗洪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1月24日长江枯水不枯。武汉关最高水位18.93米,为武汉有水文记载以来枯水期最高水位,比历史年均值高4.52米,比同期最高水位(1869年,水位18.59米)高0.34米。
石武英[6](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王东亮[7](2008)在《1957年山东大水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7年夏,山东发生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水灾,水灾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对山东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水灾发生不仅与地形、气候、水系、历史地理的变迁等自然因素有关,而且也有其社会原因,如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农民依旧贫困等。面对肆虐洪水造成的灾情,山东党政军民在中央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鉴于这次水灾的应对是在崭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从中国救灾史角度来看,其应对方式、效果也实现了灾害应对的“革命”。
王光霞[8](2015)在《新中国治理荆江及体现的荆楚文化精神特质》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其中从湖北省宜都市至湖南省岳阳市的城陵矶的江段因流经古荆楚地区,是长江流经山区、丘陵区后进入平原区域的第一段,通称为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指的就是这一段。自古以来,频繁的水灾影响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荆江水利建设史上,楚文化精神特质贯穿于荆江水利建设,本文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荆江的基本治理、科学治理、应急治理做一粗浅的梳理。
《中国防汛抗旱》编辑部[9](2009)在《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文中指出1990年>>·2月15-18日,国家防总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25个城市防洪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交流城市防洪建设的经验。会议强调"城市防洪建设要有较高标准,要统一规划,多功能,综合整治"、"城市防洪建设要和城市建设相结合,要防洪、排涝、排污结合。要坚持抗御洪水和美化市
焦双娜[10](2013)在《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水环境在环境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水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水旱灾害问题,我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全党和全国的高度重视。”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中下游交界处的鄱阳湖区,是江西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其吐纳河川、削减洪峰的潜力更应该重视,做好鄱阳湖的防洪工作对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体系的建设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鄱阳湖区人类防洪史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防洪方略、措施、机构、立法和主要治水人物的系统梳理与归纳,将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引起思考,并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提出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减灾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实现湖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理论贡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就国内外关于洪灾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是研究区概况,包括鄱阳湖区的演化发展和湖区历史洪灾演变及成因;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划分出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历史时段进行防洪治水方略、措施等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其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第四部分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就鄱阳湖区人类防洪思想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进行思考,同时为今后湖区防洪减灾提出建设性意见,即:①加快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②防治水土流失,建设防洪安全体系的生态屏障;③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同时就论文的局限性作出阐述。
二、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难点 |
5 地域范围界定 |
第1章 1963 年衡水专区洪灾概况及其原因 |
1.1 衡水专区河流概况 |
1.2.“63·8”洪灾概况 |
1.2.1.猛烈且集中地降雨 |
1.2.2 境内各河来水情况 |
1.2.2.1“63·8”洪水特点 |
1.2.2.2 滏阳河来水 |
1.2.2.3 滹沱河来水 |
1.2.2.4 漳河来水 |
1.2.2.5 石津渠来水 |
1.2.3 范围广且重的灾情 |
1.2.3.1 与1956年洪灾灾情的对比 |
1.2.3.2.各县进水情况 |
1.2.3.3 衡水专区农业、农村受损情况 |
1.3 灾害原因 |
1.3.1 自然原因 |
1.3.2 社会原因 |
第2章 防汛、救灾过程中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
2.1 民众防汛、抗洪意识不足与政府思想动员 |
2.2 政府支持与民众积极参与 |
2.2.1 政府建立防汛组织 |
2.2.2 民众积极参与防汛工作 |
2.3 政府救助为主,民众自救为辅的灾中紧急救援 |
2.3.1 衡水专区政府灾中救援 |
2.3.2 灾民自救 |
2.3.3 各地政府支援 |
2.4 政府主导、灾民配合相互合作的生产性灾后救助 |
第3章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中的问题及特点 |
3.1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
3.1.1 生活救济中物资处置不合理 |
3.1.2 基础设施恢复中民工粮食补助不足 |
3.2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的特点 |
3.2.1 最先推行“生活大检查” |
3.2.2 差别救灾 |
3.2.3 支援天津专区救灾 |
第4章“63·8”救灾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
4.1 救灾工作的经验 |
4.1.1 临时性救济与生产自救的有效结合 |
4.1.2 贯彻统一的指挥 |
4.1.3 加强思想教育 |
4.1.4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
4.2 救灾工作的教训 |
4.2.1 缺乏防灾意识 |
4.2.2 存留边界水利纠纷 |
4.2.3 忽视管理制度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湖北省1954年水灾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基本概念的说明 |
一、1954年湖北省洪灾概况 |
(一) 雨情 |
(二) 水情 |
(三) 灾情 |
二、湖北省人民的防汛斗争 |
(一) 防汛的组织及动员 |
(二) 防汛的过程 |
三、政府对水灾的救助 |
(一) 实行转移安置 |
(二) 退水后返乡安置 |
(三)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
(四)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
四、湖北省1954年水灾救助评析 |
(一) 救灾工作的特点 |
(二) 救灾工作的成效 |
(三) 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
三、灾情成因 |
(一) 地理因素 |
(二) 历史原因 |
(三) 战争因素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
(一) 防汛方针 |
(二) 救灾方针 |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
(一) 修建原因 |
(二) 规划述略 |
(三) 工程实施 |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
(一) 组织动员 |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
(一) 抢救灾民 |
(二) 转移灾民 |
二、实施临灾救济 |
(一) 粮款紧急赈济 |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
二、参加抗洪抢险 |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
(一) 召开各类会议 |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
(一) 人力支援 |
(二) 物力支援 |
(三) 社会捐助 |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
二、历史经验 |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
结语 |
参引文献 |
后记 |
(7)1957年山东大水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论文的主要资料、基本结构及创新 |
一、1957年山东水灾的爆发及影响 |
(一) 突如其来的大水 |
(二) 历史罕见的灾情 |
(三) 严重的社会影响 |
二、水灾发生和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 地理环境因素 |
(二) 社会人为因素 |
三、政府和社会的应对 |
(一) 紧急抗洪抢救大力安置灾民 |
(二) 适当进行救济积极防治病疫 |
(三) 发动社会互济提倡节约渡荒 |
(四) 组织生产自救 |
余论:灾害应对的"革命" |
(一) 近代中国:病态社会与灾害应对 |
(二) 1949-1957:社会巨变下的灾害应对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中国治理荆江及体现的荆楚文化精神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治理 |
二科学治理 |
(一)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荆江的思考 |
(二)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荆江的思考 |
(三)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荆江的思考 |
三应急治理 |
(一) 1954年的荆江洪水 |
(二) 1998年的荆江抗洪斗争 |
(三) 32字治理荆江战略方针 |
(9)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论文提纲范文)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10)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
1.2.2 我国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鄱阳湖区的演化与发展 |
2.1.1 鄱阳湖区的地域范围和地理概况 |
2.1.2 鄱阳湖的演变与现状 |
2.1.3 鄱阳湖区历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及其成因 |
2.2.1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 |
2.2.2 鄱阳湖区洪灾原因分析 |
3.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 |
3.1 先秦至南北朝----防洪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
3.1.1 防洪思想与政策 |
3.1.2 防洪措施 |
3.1.3 主要治水人物 |
3.2 隋唐宋元时期----防洪思想的大发展时期 |
32.1 防洪思想与政策 |
3.2.2 防洪措施 |
3.2.3 主要治水人物 |
3.3 明清时期----防洪思想的繁荣时期 |
3.3.1 防洪思想与政策 |
3.3.2 防洪措施 |
3.3.3 城市防洪 |
3.3.4 主要治水人物 |
3.4 民国时期----防洪思想承前启后的过渡期 |
3.4.1 防洪思想与政策 |
3.4.2 水利机构与立法 |
3.4.3 防洪措施 |
3.5 建国以后----防洪思想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时期 |
3.5.1 防洪思想与水利方针 |
3.5.2 水利机构与立法 |
3.5.3 防洪措施 |
3.5.4 城市防洪 |
4.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
4.1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经验启示 |
4.2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
4.2.1 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 |
4.2.2 加强湖区水土保持工作,为湖区防洪建设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
4.2.3 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D]. 张晓明. 河北大学, 2017(10)
- [2]湖北省1954年水灾救助问题研究[D]. 贾莹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3]1998年防汛抗洪大事记[J]. 杜国志. 防汛与抗旱, 1998(04)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1998年湖北抗洪大事记[J]. 吕东亮. 党史天地, 2008(Z1)
- [6]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1957年山东大水灾研究[D]. 王东亮. 河北大学, 2008(S1)
- [8]新中国治理荆江及体现的荆楚文化精神特质[J]. 王光霞. 文化发展论丛, 2015(02)
- [9]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J]. 《中国防汛抗旱》编辑部. 中国防汛抗旱, 2009(S1)
- [10]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D]. 焦双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