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匮问题解答(选载二)(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1](2021)在《曹安和生平与学术贡献》文中研究说明
郑嘉涵[2](2021)在《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聚焦民国中医陆渊雷的中医改良思想,着重考察“科学”一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分析陆渊雷在不同时期关于中医学改良言论的复杂内涵,能够揭示“科学”对于陆渊雷及其同时代中医的意义,也为我们尝试理解20世纪初的中医群体提供了一种可能。第一章,介绍在陆渊雷步入中医界之前,20世纪初中医界的代表性观点,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回顾陆渊雷成长与求学的经历,勾勒出他的中医改良思想的知识背景。第二章以陆渊雷着名的《改造中医之商榷》一文为核心,讨论在1928年至1929年间,陆渊雷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医学改良的文章中,对于“中医”与“西医”的认识。陆渊雷认为中医的治疗确实有效,但理论不足为信,想要保存中医并进一步使其发展,就需要吸纳科学的理论研究原有的中医方药。在结合了中医的“实效”和科学的“实理”后,陆认为这将会创造出一种更为进步的新医学。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关注陆渊雷在他所在的上海国医学院和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的工作。陆渊雷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并负责教务工作,主导了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并撰写了部分课程的讲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具体事务上,陆渊雷如何将自己有关医学改良的设想付诸实施。在具体的文本中,陆渊雷实际上是在中医的体系中融入了来自科学的新知识,其研究方法并未彻底脱离传统模式。在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任职期间,陆渊雷参与了学术整理大纲与统一病名草案的制订。在这个平台上,陆并没有获得多少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受到人事政治的困扰,卷入了持续的争议中。第四章,关注了陆渊雷步入中年以后,主办《中医新生命》时期的思想与心态上的变化。在国医学院关停,并淡出中央国医馆的学术整理工作后,陆渊雷的医学改良设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这段时期陆渊雷开始回顾自己之前的经历,并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其文风此时也逐渐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陆渊雷开办函授学校,寄希望于未来的青年人能够赋予中医新的生命。同时,医的“气化”理论渐渐成为此时的陆批判的重点。陆认为中医的“气化”理论过于玄虚不切实际,并寄希望于未来中医能走向“科学”的道路。第五章,对于前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几个关键问题。在陆渊雷的医论文章中“科学”一词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具体言之,在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优劣时,“科学”被陆认为是一种真理,被用于衡量中医理论的正误在实践改良中医的理想时,“科学”成为一种改造时的方法与途径在描述将来中医的发展道路时,“科学”成为一种对未来新“中医”的诉求。最后,我们分析了“科学化”这一词在描述陆的学说时产生的困境与不足,并进一步指出,理解陆渊雷的主张背后的内涵,有助于我们认识陆提出的观点对于他的时代产生的意义。
李传芬[3](2021)在《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目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目录的类型,根据编撰者与目录本身的功用可分为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家目录。私家目录即私人藏书目录,是由私人藏书家整理自家藏书汇编而成的目录书,具有便于查检、记录补充新藏书籍等作用,着有提要者,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作用更加突出。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书籍数量增多,这一时期的藏书事业已发展至兴盛期,藏书家与藏书目录随之增多,而大多私家目录现已亡佚。明代医学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私家目录中着录的医学文献十分丰富,本文针对明代现存私家目录中的11种书目,即叶盛《菉竹堂书目》、高儒《百川书志》、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朱睦(?)《万卷堂书目》、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赵琦美《脉望馆书目》、祁承(?)《澹生堂藏书目》、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中的医籍文献进行探究,总结其着录状况与特色,揭示其医学价值。本文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私家目录的历代发展状况、明代私家藏书兴盛发展的社会背景、明代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阶段及藏书家的地区分布论述明代的私人藏书事业。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究明代前、中、后期的具体私家书目。第二章为明代前期的叶盛《菉竹堂书目》,论述叶盛与其藏书活动、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所藏情况、类目设置与创新之处、学界对此书目是否为伪书的争议,进而对比《文渊阁书目》与《菉竹堂书目》“医书”所着书目的异同。第三章为4种明代中期私家目录,高儒《百川书志》论述高儒其人、流传情况与国图所藏、成书及收书来源、类目设置、编目特点、藏书特色、分析总结“医书”“房中”“卫生”类目下书籍的着录特点,展现作者提要的着录特色;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着录特点,因其医书着录在不同类目下,故统计其数量与所在位置,其特色为着录较多金元时期着作,可见前代医学的影响;晁瑮《宝文堂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着录特点,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小注类型,可发现作者对版刻、着者、内容结构、数量、批点者、校注者、所用纸张及说明残缺、错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注解,对后世研究这些书籍提供帮助,整理所着录的重复医书并从本草、药性歌括、内科、外科、儿科与痘疹治疗、针灸科几方面论述明代前中期医学的发展;朱睦(?)《万卷堂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与国图所藏、类目设置、着录特点,探析所藏藩府所着的医书,体现明代藩府的医学贡献。第四章为6种明代后期私家目录,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编目特点、藏书特色与价值;赵琦美《脉望馆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藏书室的命名、聚散、版本与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编目特色、着录特点与价值,将此书目与《赵定宇书目》所着医书进行对比,探其医学继承与发展,从作者收藏、刊刻、编撰医书探究其医学贡献;祁承(?)《澹生堂藏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作者编目对“因”“益”“互”“通”四法的运用,探究了所藏医书的特点与价值,大致反映了明代中晚期所流行与普及的医药文化;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中没有着录医书,仅对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国图所藏、书目价值进行探讨;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论述了作者与其藏书活动、成书、版本、类目设置与藏书特色,从其所收医书,结合《笔精》中“医书”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博学多览以及对医学是有所了解的,从中亦可窥探明代中晚期医学发展特点;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成书、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探究书目的真伪价值,因其真伪难辨,仅将此书目与《文献通考·医籍考》所着医书进行对比,未做深入探讨。第五章是对全文的分析总结,从明代私家目录的编纂特点、明代官修目录对私家目录的影响、明代私家目录医书着录的状况与特色、明代私家目录医籍着录的医学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总括归纳与探讨,考察明代私家目录的目录学价值及所着医籍的医学文献价值。本文从藏书家、所编藏书目录及其中所着录的医籍三个层面对以上11种私家目录进行探究,体现了藏书目录与藏书家的关系,着录特点与藏书特色是藏书家创新精神的体现,医籍着录十分丰富,反映了中医学在明代的发展演变,值得重视。
王羚翔[4](2020)在《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文中提出《中医函授通讯》是以中医函授教育为主的期刊,于1982年1月创刊,双月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辽宁中医学院函授部具体承办,共发行19年,至2000年12月结刊,2001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学刊》,先后发行117期,主编杨连生。本文以《中医函授通讯》全部117期为研究对象,分杂志诞生背景、发展历程、编辑及撰稿人、版式和栏目及历史贡献六部分进行梳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诞生的历史背景。辽宁中医学院于1960年建立了函授部,并举办了“中医业余函授班”,后来因“十年浩劫”,中医药事业遭受空前浩劫,导致中医人才的教育培养受到严重破坏基本中断,中医药人员大量减少。1980年以后,国家积极发展中医事业,大力培养中医人才。辽宁省的主要市、县开展了以一般业余教育、夜大与函授教育及职工大、中专教育为主的办学形式,以提高省内医疗人员素质。伴随人们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迫切需求,《中医函授通讯》杂志应运而生。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的发展历程。《中医函授通讯》于1982年1月创刊发行。此时的杂志呈现以中医函授教育内容为主的特点。1984年国家又确定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及四川五省(市)作为中医自学考试试点,开展中医药自学考试,由此杂志的主要内容向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辅导方面倾斜,侧重于自学考试各科目的辅导。1989年8月《中医函授通讯》获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截至1990年上半年便已远销澳大利亚、日本和奥地利等国家。此时《中医函授通讯》的影响力骤然提高。至1990年底全国开展中医药专业自学考试的省份已经扩大到二十四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统一发行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教材,此时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已经基本替代中医函授班成为继本科教育之后最主要的中医人才培养及选拔途径。与此相伴,《中医函授通讯》发行长达19年,共出版117期,刊登文章总数5000余篇,共享国内外发行700余万册,平均每年发行达36.8余万册。它的发行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历史的贡献。2000年底,随着全国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逐步萎缩,《中医函授通讯》走完了19年的办刊之路。2001年更名为《中医药学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杂志的编辑、顾问及撰稿人(单位)。《中医函授通讯》主编是杨连生,责任编辑由郝明慧、崔扬红、王兰香、李向荣、柳时郁和祖敬一组成。顾问由方药中、沈仲圭、李玉奇、芦玉起、陈翼、孟宪民、胡炳文、茹古香、姜春华及董建华担任。撰稿单位以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及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为主。主要的撰稿人有刘树新、刘荩文、郭振球、胡炳文、李兴宜、李德新、方药中、许家松、王绪前、宋建萍、薛凤奎及叶锦先等人。第四部分主要从封面、封二以及目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风格研究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的版式。其封面的变化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布局风格不同。封二的内容在1984年之前为期刊目录,在1984年后变为主要刊登名家书法题字展示、《编者寄语》《卷首语》《新年致辞》、国内函授新闻、广告以及《讣告》等内容。目录在1982年为一页中分上下,竖版印刷,1983年以后便改为一页中分左右,横版印刷。1984年以前印于封二,之后印于扉页。于1997年开始,增加英文目录。第五部分从“函授教育”“中药园地”“考试辅导”“临床经验”“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生”与“辽宁名医”七大板块,对《中医函授通讯》的内容加以介绍,依次统计其文章数量并介绍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函授教育”主要为中医各学科教学的辅导文章。1982年称之为“函大辅导”,1983年更名为“辅导资料”,1984年由于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试点工作的开展,变为以学科命名栏目,并刊登专题辅导资料,发表文章1800余篇。“中药园地”包含了“中药园地”及“中药研究”两个栏目,专门探讨药材的功用、药性、中药的炮制、中药术语、中药的来源及名称的考证以及药材的鉴别等内容,发表文章130余篇。“考试辅导”包括“考试园地”与“试题精编”两个栏目,其内容主要以中医各学科自学考试大纲为主,刊登各省自学考试试题与标准答案。“临床经验”包括“临床报道”“临床经验”“经验交流”“名医经验”“名医一绝”“临床治验”与“临床一得”等诸多栏目,发表文章720余篇。“方药的临床应用”包括“方药纵横”“古方今用”及“古方新用”三个栏目,共发表文章90余篇。“研究生”部分内容包括“研究生园地”与“博士生论坛”两个栏目。1997年设立,发表46篇文章。“辽宁名医”这一栏目,先后记载了庆云阁、张锡纯、高愈明、胡万魁、马二琴、沈文魁、孙允中等23位曾经在辽宁行医的着名医家的生平、学术思想及医术医德方面的事迹。第六部分总结并归纳了《中医函授通讯》对于当时东北以及全国的中医函授及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历史贡献。《中医函授通讯》以自学考试及函授内容为主,内容注重经典医籍的学习与运用,发行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影响范围广发行量大,全程参与了辽宁省内中医药函授及中医药专业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使得各地成功的函授经验广泛地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自学考试辅导资料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提升中医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以“六个特点”和“两个缩影”归纳总结,并以《中医函授通讯》为例,讨论了如何提高中医药期刊质量,以及结合此次疫情及对比今昔中医药学子对经典医籍的重视程度阐述中医经典书籍的重要性。
付明易[5](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刘艳伟[6](2019)在《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院志是指以方志的编纂体例,记录书院历史沿革、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诗文等方面的综合性文献。宋、元时期已有书院志,明代书院志编纂渐多。清代书院兴盛,书院编纂志书亦颇为流行。据初步统计,清代有书院志155部,流传至今的有104部。从形式上看,清代多数书院志采取的是方志的编纂形式。就书院志的内容而言,无外乎是给定书院在时、空中的位置,然后对书院历史活动,间或书院所在地区文化的记录。但不同时期,书院志的主要内容有变化。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主要是地方官员、士人、书院人员三个主要群体,而尤以地方士人所占比重最大。他们编纂书院志,或出于记事补阙,或出于“明道继统”,但更多的是出于对书院发展的现实关怀。亦有一些编纂者隐藏了个人意图在其中。他们编纂书院志书,主要从书院旧志、地方志、正史、地方档案,以及私人着述等选取材料,间有官方颁布的政书等。书院志的编纂,也就是编纂者于书院所在具体的空间范围之中,搜罗与之相关联的材料,充实书院志的内容,同时给出书院在整个历史时期与地理版图中的定位。文本的形成,受文本创作者所处社会、个人情境的影响,书院志也不例外。清人在编纂书院志之时,士人知识网络中传统的记事体裁与有关书院的经典常识、编纂者所处时代的政治压力、学术变迁,以及编纂者的地方意识,是影响书院志编纂较为重要的情境。清人在编纂书院志之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受当时流行于士人之中的相关知识的影响。书院志的形式,主要来源于方志这种传统记事体裁,且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表面上,这一形式源于清代士人对有关记事的传统体裁的吸收与运用,但其实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情境在其中。在内容上,白鹿洞规、四大书院、苏湖教法等有关书院教学、管理的经典知识是清代书院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之所以能超越时空一直流传,乃是因为它们在当时试图回应的问题在清代依旧存在,经典具备现实意义。清代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字狱盛行。政治、文化上的压力,影响到了书院志的编纂。以东林书院志的编纂为例,因东林与党争、明清鼎革之际历史的关联,牵涉到的政治禁忌颇多,强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无锡地方士人在书写东林历史之时,为避免触碰文网,将这段历史与政治分离,他们笔下的东林形象经历了由理学、事功、气节并着至道南传人的变化。其它书院志中,收录朝廷诏令、谕旨等代表官方权威的文件者,也较常见,这同样反映出志书编纂者所受到朝廷政治威权的影响。书院志编纂者中,士人是最大群体,他们对学术的敏感与关切亦反映在书院志的编纂之中。清初徽州地方尊崇程朱的施璜、汪佑等人,严守门户,他们编纂的《紫阳书院志》中,建构朱学在地方传承的脉络,隐没阳明学说在地方传播的历史,使得书中的新安学术史,成了朱学一派传承的历史。汉学兴起之后,经史考据风行。书院志中,有关经史阅读、研究的内容明显增多,一些书院志的编纂,则明显使用了朴学的方法。清人编纂书院志,除受政治、学术的影响外,还有一种地方意识在其中,这是影响书院志编纂的更为核心的质素。书院是处于地方社会、文化网络之中的书院。这种地方性,规范了志书编纂者的思想与修志实践。他们在编纂书院志的过程中,表彰地方先贤与学术传统,将地方人物、学术纳入全国性的道统之中,以此增重地方,彰显个人。地方士人亦借书院志的编纂,提升家族、个人的声望,获取文化资本。书院志地方性的特点,看似不言自明,但它确是理解书院志的关键。历史研究是研究者通过历史文献获取信息,建构历史的过程。但文献并不透明,它包含了书写者因应种种语境的个人意志在其中,这些因素制约着文本的形成及其对后世的意义。对清代书院志编纂的研究,不仅呈现出书院志这种文献的性质,其间反映出的政治压力、士人心态、地方社会,正为我们理解文本与历史书写、时代与士人思想提供了可资思考的维度,也为我们探索文本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个案。
关行邈[7](2018)在《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文中指出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轴心命题之一。它反映了古人对于天的认识,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天的关系,既含有科学合理的成份,也有迷信荒谬的内容。同时,天人关系问题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庞杂的、宏观的、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命题,既包含了对自然本体论的认知,又涵盖了对社会秩序的探讨。该命题在时间这个向度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自先秦贯穿明清,历代哲人学者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千差万别的思维理念,对该命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析与诠释。而经汉唐的千年积累与沉淀,中国古人理性思考在北宋趋于成熟,继而成为宋元科学高峰的思想基础。对北宋时期的天人关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学界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有一些值得开拓的空间。西汉以降,在董仲舒重构儒学的历史背景下,祥瑞灾异现象的受重视程度陡然上升。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本质属性为天人感应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衍生物。因此祥瑞灾异现象这一概念被古人赋予了多重属性,其与天人关系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为后者在现实中的反映。正是在彻底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本文从描绘北宋祥瑞灾异现象总体态势入手,通过对相关史料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史料佐证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宏观图景描绘、中观群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古籍中的与天人关系思想相关的概念、理念、学说、思想和论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并运用政治史、科学史、思想史等学科中既有的、成熟的思想理论对相关文献信息进行考察、对比与评述。本文亦从政治史、制度史、文学和文化史等多维研究向度展现了祥瑞灾异现象对北宋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并剖析天人关系思想在北宋的诸多横断面,力图还原、归纳出北宋学者建构天人思想理论体系的求索过程和主要特点,并对以上相关信息做出尽可能客观的价值评断。本文的主干内容包括:1、全面梳理、考察北宋之前祥瑞灾异现象与天人感应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源流变迁。指出从先秦到西汉时期,在宗教神灵崇拜、天命哲学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天人感应论逐渐被固化为古代封建政治哲学的主流思想。从两汉到唐五代,其虽然多次遭遇不同程度的批判,但一直是儒术治国的核心思想与主干理念。2、全面梳理了主要史籍中所载之北宋祥瑞事物及现象。在描述、整理该朝多种祥瑞的同时,也结合当时的天人感应思想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诠释。总结了北宋时期祥瑞现象的三大特点。并指出北宋政府大兴祥瑞对政治、经济、军务与外交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北宋皇帝与权臣们是如何认知灾异的,并着重强调了灾异的政治工具属性——其既可为北宋皇帝用以驾驭官员、调理朝政,亦可被人臣群体用来制约皇权、攻伐政敌。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因为传统天人感应论与灾异谴告说在北宋一朝的强大影响力,北宋政府应对灾害的措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4、选取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三苏”、邵雍、张载、“二程”等为典型案例,考察了北宋政治家群体如何运用通经注疏之法探究天人关系思想、并在政治运作之中灵活运用天人关系思想等学理内容;分析了北宋学者群体的天人关系思想之精髓与特质;指出了在儒学复兴并重构、理学诞生并发展的过程中,天人关系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5、全面分析、归纳了北宋祥瑞现象与灾异观念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北宋士人天人关系思想的三大特点:其一为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儒士学者们在对灾异进行诠释时会出现巨大分歧,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并着重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其二为天人感应之说与北宋政治纠缠在一起,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没有被分离与消除;其三是在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和研习过程中,涌现了以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等为代表的诸多儒士学者,他们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宋明理学的建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崔良晓[8](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认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刘洋[9](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魏嘉弘(Wei.Chia Hung)[10](2015)在《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由“信而好古”,至“与古为新”。以“信而好古”之心“继承”先贤辨证论治之良法,才能够“高屋建瓴”,顺其势而为之。“与古为新”就是为《伤寒论》“创新”,如此,才能够“授人以渔”。《论语》曰:“信而好古”。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先秦两汉以来之临床医学成果。清末,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草问答》中肯定中国自古即有解剖、药物之正确认知:“中国古圣,定出五脏六腑诸名目,皎然朗着,何必今日再用剖割之法?中国经神农尝药,定出形色气味,主治脏腑百病丝毫不差,所谓尝药即试验也”。随着西学大量东渐,治传统医学者必须融合中西,张锡纯秉承“与古为新”之志,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阐明:“吾儒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是吾儒之罪也”。近代中医命运多舛,与中华民族国势息息相关,藉由伤寒学之研究可窥其豹。明末,少数西洋科学传入中国,并未受到重视。清中叶,西洋科学已经一日千里,部分中国传统医学家开始正视西方基础医学,如朱沛文、王学权等;西方教会复藉通商口岸之便,开设新式医院与训练助手,西洋医术逐渐获得民众肯定。甲午、日俄战后,日本跻身帝国主义之林,中国留学生纷纷赴日汲取西方新式科学,现代医学大量输入中国,传统医学被视之如敝屣而岌岌可危,有赖卫道之士奋起拯救之。以《伤寒杂病输》为例,属中医经典着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阐述外感热病、内科杂病、六经传变等为主轴,实为中医理、法、方药之滥觞,内科学之圣经。近代以来,伤寒学研究方法才有重大改变。方法:东汉末年,战争与疫病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张仲景依据《素问》“伤寒”之理论撰着《伤寒杂病论》。除了战争以外,也将依据《后汉书》中对于气候剧烈变迁的记载,分析“伤寒”的成因,这是至今治伤寒学者较少注意之处。清末,研究伤寒学者依旧沿袭明清的既有成果,至唐容川以“西学”对《伤寒论》进行“印证”,使得近代伤寒学研究有重大转折。本文列举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伤寒学研究之代表性人物与着作,分析书中对于伤寒之定义、六经之理论、六经病之诊治、应用之方药等,并检视“汇通中西”之良窳。依据邓铁涛、程之范撰着之《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细究之,可将清末民初伤寒学家再区别为以下五类:(1)功名得意派,(2)伤寒卫道派,(3)新学改良派,(4)临床汇通派,(5)革命济世派等。本文将分析以上之代表人物、伤寒学着作、贡献等。成果:本文除前言与结论以外,共可分为五大部分讨论。第一部分,将厘清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分为五类,分析其生平事迹,以及对于《伤寒论》的相关研究着作。自古以来,医者侪于贱技,研习古圣贤书以求取功名方为正途,医籍成为兼读与餬口的工具。代表性传统医学家当中,获有举人以上功名荣誉,娴熟医学书籍、旁通西洋新式医技者,是为本论文探讨之第一类人物。第二类人物主张传统之中医药学、《伤寒论》全部章节等不可舍弃;第三类人物已经较有系统地吸收西方新式医学学理,并且重新诠释伤寒学;第四类人物大部分是仕举无门、临床上中西医学并用而有心得者;第五类人物曾参加过推翻帝制革命,而且在伤寒学上有贡献者。第二部分将探讨医学家们对伤寒的定义、六经的定义以及六经病的诠释。关于《伤寒论》条文所讨论者,究竟是“广义伤寒”、“狭义伤寒”、“热病”等,各医家之观点不一。关于伤寒所传布之六经,是以足经为代表,抑或以足经兼手经?也有学者主张六经不是指经络,分别又有“地面说”、“脏腑说”、“气化说”等不同主张。至于六经之病症,可以配合祝味菊提出的“八纲辨证”,使得辨证论治能够相得益彰。第三部分将寻绎造成“伤寒”流行的原因,以及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理论的继承与发挥。近代以前,多半是以“六气”或“气化”解释伤寒的成因。近代以后,许多医学家纷纷以微生物学观点解释伤寒发生的原因,一时蔚为风气,如“有机”与“无机”邪、“三脏四病”等。至于发生在肠道的急性热病或血痢也被翻译成“伤寒(typhoid fever)",是属于大论中的某一至二经病证,或者温病的范畴,不可混为一谈。第四部份将探讨中西医学家对于《伤寒论》辩证论治的特点。传统上,以“三纲鼎立”,作为辨证论治之准则,即是“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等,或者以“三级”代替三纲。近代以来,融合西洋学说,以“免疫力”之强弱解释人体抗病之能力,如以“伤寒玛丽”证明“正邪可两立”。陆渊雷认为人的“脉浮”与“发热”是在蓄积抵抗力,谭次仲创造了伤寒“五定法”。第五部分将探讨医学家们如何继承和发挥伤寒方药,并以实际医案说明。首先,将厘清“经方”之概念,起初并不专指《伤寒》、《金匮》之方,而是所有经验方的累积。魏晋以降,官方与民间都盛行经验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金元以后,张仲景被尊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之处方成为今日的”经方”,其余的经验方则成为“时方”。第二部份,将以实际案例分析伤寒方,如夏天可否使用桂枝?从近代中西医学家在临床上对于辛热或寒凉药的使用时机,当有助于后人对于伤寒方的掌握应用。结论:本论文的创新点,首先在于探讨造成“伤寒”的主要原因,是否与微生物有关?抑或仅是与六气之“寒”有关?探讨伤寒的形成因素,将有助于理解东汉末年造成人口大量罹病死亡的缘由,如张仲景家族在十年之内有半数族人死于伤寒,对于社会经济造成莫大的冲击。其次,《伤寒例》当中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一语,历来许多临床医家断章取义,以为桂枝或相关的方剂有贻误人命之虞,往往避之而唯恐不及,临证处方改以清热解毒之品,却时常有“药不中病”之憾。因此,从《难经》的相关条文当中,有助于吾人剖析桂枝等辛温甘热之品,如何有效地应用在处方之中。最后,如何纠正清末民初时医对于经方采取“不会用、不敢用、不肯用”的偏颇态度。经探究后发现,除了与明清两代以来温病学派的兴盛与成熟有关,更与清中叶以后西洋新式科学医学大量东传、民族自信心的减低等因素有关。因此,未来的努力方向便是成为“经方”与“时方”并行不悖,才是正确的“医病、医人、医国”之道。
二、金匮问题解答(选载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问题解答(选载二)(论文提纲范文)
(2)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医学 |
第二节 陆渊雷的早年 |
第二章 改造中医之商榷 |
第一节 重估传统 |
第二节 对西学的保留态度 |
第三节 实效与实理 |
第三章 从国医学院到国医馆 |
第一节 上海国医学院 |
第二节 中央国医馆 |
第四章 中医新生命 |
第一节 从根本上推翻气化 |
第二节 心态的转变 |
第三节 最后的岁月 |
第五章 讨论:导向“科学”的医学改良 |
第一节 “科学”的复杂面相 |
第二节 “科学”与“科学化” |
第三节 徘徊于新旧之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私人藏书事业 |
第一节 私家藏书目录的历代发展 |
第二节 明代私家藏书兴盛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明代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阶段及藏书家的地区分布 |
第二章 明代前期 |
第一节 叶盛《菉竹堂书目》 |
一、叶盛与藏书活动 |
二、国图所藏《菉竹堂书目》 |
三、《菉竹堂书目》的类目设置与创新之处 |
四、《菉竹堂书目》是否为伪书的争议 |
五、《文渊阁书目》《菉竹堂书目》“医书”书目对比 |
第三章 明代中期 |
第一节 高儒《百川书志》 |
一、高儒其人 |
二、《百川书志》的流传与国图所藏 |
三、《百川书志》的成书及藏书来源 |
四、《百川书志》的类目设置与编目特点 |
五、《百川书志》藏书的特色 |
六、《百川书志》“医书”“卫生”“房中”类目下书籍的着录特点 |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
一、李廷相与藏书活动 |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版本 |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所藏医籍 |
五、《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医籍着录特色 |
第三节 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 |
一、晁瑮与藏书活动 |
二、《宝文堂分类书目》的版本 |
三、《宝文堂分类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四、《宝文堂分类书目》小注类型与价值 |
五、《宝文堂分类书目》“医书”着录状况及价值 |
第四节 朱睦楔《万卷堂书目》 |
一、朱睦楔与藏书活动 |
二、《万卷堂书目》的聚散与国图所藏 |
三、《万卷堂书目》的类目设置 |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点 |
五、《万卷堂书目》“医书”类下藩府所着书 |
第四章 明代后期 |
第一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
一、赵用贤与藏书活动 |
二、《赵定宇书目》的版本 |
三、《赵定宇书目》的类目设置 |
四、《赵定宇书目》的编目特点 |
五、《赵定宇书目》的藏书特色与价值 |
第二节 赵琦美《脉望馆书目》 |
一、赵琦美与藏书活动 |
二、脉望馆的命名 |
三、《脉望馆书目》的聚散 |
四、《脉望馆书目》的版本与国图所藏 |
五、《脉望馆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编目特色 |
六、《脉望馆书目》的着录特点与价值 |
七、《赵定宇书目》与《脉望馆书目》医书对比及医学贡献 |
第三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
一、祁承(?)与藏书活动 |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聚散 |
三、国图所藏《澹生堂藏书目》 |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五、祁承(?)对“因”“益”“互”“通”四法的运用 |
六、《澹生堂藏书目》“医家类”的着录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 |
一、李如一与藏书活动 |
二、《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的聚散 |
三、国图所藏《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 |
四、《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的价值 |
第五节 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 |
一、徐(火勃)与藏书活动 |
二、《徐氏家藏书目》的成书 |
三、《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藏书特色 |
五、《徐氏家藏书目》“医家”藏书及价值 |
第六节 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 |
一、陈第与藏书活动 |
二、《世善堂藏书目录》的成书及藏书来源 |
三、国图所藏《世善堂藏书目录》 |
四、《世善堂藏书目录》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五、关于《世善堂藏书目录》的真伪价值 |
六、《世善堂藏书目录》与《文献通考·经籍考》医书对比 |
第五章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及所着医籍的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的编纂特点 |
一、分类方法创新 |
二、着录项目简单 |
三、重视版本的着录 |
四、收书范围广泛 |
第二节 明代官修目录对私家藏书目录的影响 |
第三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医书着录状况与特色 |
第四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医籍着录的医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期刊研究综述 |
1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研究 |
2 现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3 《中医函授通讯》的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诞生的背景 |
1.1 历史背景 |
1.2 其他期刊概况 |
2 发展的历程 |
3 编辑与撰稿人 |
3.1 主编 |
3.2 顾问团 |
3.3 责任编辑 |
3.4 撰稿单位及专家 |
3.4.1 撰稿单位 |
3.4.2 撰稿专家 |
4 期刊版式研究 |
4.1 封面 |
4.2 封二 |
4.3 目录 |
5 期刊内容研究 |
5.1 函授教育 |
5.2 中药园地 |
5.3 考试辅导 |
5.4 临床经验 |
5.5 方药的临床应用 |
5.6 研究生 |
5.7 辽宁名医 |
5.8 小结 |
6 《中医函授通讯》的历史贡献 |
结论 |
六个特点 |
两个缩影 |
思考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
余左丞传[宋濂] |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
附录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
附録 |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
结语 |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当代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6)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1 书院 |
1.4.2 书院志 |
1.5 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清代书院志概况 |
2.1 清以前的书院志 |
2.1.1 宋元时期的书院志 |
2.1.2 明代的书院志 |
2.2 清代书院志的规模、体例、内容 |
2.2.1 清代书院志的规模 |
2.2.2 清代书院志的体例 |
2.2.3 清代书院志的内容 |
2.3 清代书院志的流变 |
2.3.1 清初书院志中的讲学遗风 |
2.3.2 清中期书院志中科名的增入 |
2.3.3 清末书院志编纂的衰落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编纂目的与取材范围 |
3.1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 |
3.1.1 个人修志 |
3.1.2 团体修志 |
3.2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目的 |
3.2.1 记事补阙 |
3.2.2 明道继统 |
3.2.3 “为书院计经久” |
3.2.4 “俾主事者有所考焉” |
3.2.5 其它目的 |
3.3 清代书院志的材料来源 |
3.3.1 旧志 |
3.3.2 地方志 |
3.3.3 正史 |
3.3.4 公文档案 |
3.3.5 私人着述 |
3.3.6 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志书体裁、书院知识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4.1 方志体裁对书院志形式的影响 |
4.1.1 清代书院志的形式来源 |
4.1.2 书院志形式的一致性 |
4.2 书院知识对书院志内容的影响 |
4.2.1 白鹿洞规 |
4.2.2 四大书院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治压力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5.1 理学、气节、事功并着:严《志》中的东林形象 |
5.1.1 严《志》的成书、刊刻 |
5.1.2 “俾天下万世知真人品之在东林” |
5.1.3 严《志》对东林形象的塑造 |
5.2 道脉与气节之间:高《志》中东林士人的两个面相 |
5.2.1 高《志》的主要内容与编纂目的 |
5.2.2 延道南一脉:高《志》中的东林理学形象 |
5.2.3 气节与理学并行:高《志》中的东林气节 |
5.3 东林自东林,道南自道南:《道南渊源录》中理学、气节的分途 |
5.4 政治阴影下东林形象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变迁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6.1 清初程朱理学复兴背景下的书院志编纂——以《紫阳书院志》为例 |
6.1.1 清以前徽州地方的学术 |
6.1.2 清初徽州学术与《紫阳书院志》的编纂 |
6.1.3 《紫阳书院志》编纂中的朱学取向 |
6.2 朴学风行背景下的书院志编纂 |
6.2.1 经史相关内容的增多 |
6.2.2 考据方法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方意识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7.1 地方学术与书院志的编纂 |
7.1.1 永康地方的学术传统 |
7.1.2 《五峰书院志》中的学派与学者 |
7.1.3 “吾婺之学”:《五峰书院志》中的地方意识 |
7.2 地方宗族与书院志的编纂 |
7.2.1 永康程氏宗族与五峰书院 |
7.2.2 《五峰书院志》编纂中的宗族观念 |
7.2.3 《五峰书院志》以外的案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附录B |
致谢 |
(7)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状况综述与简评 |
1.2.1 思想史、哲学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2 政治史、社会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3 科技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4 文学史范畴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史料佐证与逻辑分析相统一 |
1.3.2 宏观图景描绘、中观群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解与诠释的运用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 重要概念的集中诠释与研究界限 |
1.5.1 天、人、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感应 |
1.5.2 士、士人、儒生、文人、学者、士大夫、政治家 |
1.6 本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北宋之前祥瑞灾异观念及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祥瑞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1.1 祥瑞概念的诠释 |
2.1.2 祥瑞概念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2 灾异概念的解析及北宋前的自然灾害状况 |
2.2.1 灾异概念的诠释 |
2.2.2 北宋前的自然灾害状况 |
2.3 灾异概念及天人感应思想在北宋前的历史演变 |
2.3.1 灾异思想从上古到战国的演进 |
2.3.2 天人感应论的思想渊源 |
2.3.3 天人感应论的诞生 |
2.3.4 灾异概念与天人感应论从西汉到唐、五代的演进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政府对祥瑞现象的态度及其造成的影响 |
3.1 北宋官方对祥瑞的重视 |
3.1.1 北宋皇帝对祥瑞的重视 |
3.1.2 北宋士人对祥瑞的重视 |
3.1.3 北宋官方对祥瑞的管理 |
3.2 北宋人认为的祥瑞现象 |
3.2.1 富有神奇色彩的、罕见的自然现象 |
3.2.2 有灵气的各种神异动植物 |
3.2.3 包蕴特定文化或政治含义的人造祥瑞 |
3.2.4 具有祥瑞寓意的谣谶 |
3.3 大兴祥瑞造成的影响 |
3.3.1 对政治的影响 |
3.3.2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3.3.3 对军务的影响 |
3.3.4 对文化外交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北宋皇帝及朝臣对灾异现象的应对与利用 |
4.1 北宋皇帝对灾异的应对与利用 |
4.1.1 对灾异的重视与警惧 |
4.1.2 弭灾措施 |
4.1.3 利用灾异约束臣子 |
4.2 北宋士人对灾异的利用 |
4.2.1 利用灾异制衡君权 |
4.2.2 利用灾异相互攻伐 |
4.3 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北宋政府对灾害的处理——以旱灾为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宋政治家的天人关系思想分析 |
5.1 韩琦、范仲淹的天人关系思想 |
5.2 欧阳修的天人关系思想 |
5.3 王安石的天人关系思想 |
5.4 北宋其他政治家的天人关系思想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宋学者的天人关系思想分析 |
6.1 三苏的天人关系思想 |
6.1.1 三苏对《洪范》的诠释 |
6.1.2 苏轼与其父、弟天人关系思想差异的原因 |
6.2 邵雍的天人关系思想 |
6.2.1 邵雍宇宙生成论中的天与人 |
6.2.2 邵雍论“后天易”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
6.2.3 邵雍论《中庸》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
6.3 张载的天人关系思想 |
6.3.1 “天人合一”思想 |
6.3.2 天道人性论 |
6.3.3 “为天地立心”说 |
6.4 二程的天人关系思想 |
6.4.1 天人一体思想 |
6.4.2 天理人性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的特点 |
7.1 北宋祥瑞灾异观念的特点 |
7.1.1 北宋祥瑞观念的特点 |
7.1.2 北宋灾异观念的特点 |
7.2 北宋士人天人关系思想的特点 |
7.3 北宋诸儒诠释灾异时“自相矛盾”之现象及影响因素 |
7.3.1 北宋诸儒在诠释灾异问题上出现“自相矛盾”的四种情况 |
7.3.2 北宋诸儒诠释灾异时出现“自相矛盾”的历史因素 |
7.4 总结 |
7.5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近代研究《伤寒论》臻于高潮 |
二、功名得意派与伤寒学研究 |
三、伤寒卫道派之研究检视 |
四、以新式西说释伤寒 |
五、伤寒学之临床汇通 |
六、医国医人之伤寒学家 |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伤寒论”研究名家 |
一、功名得意派 |
二、伤寒卫道派 |
三、新学改良派 |
四、临床汇通派 |
五、革命济世派 |
第二节 清末民初《伤寒论》研究名着 |
一、功名得意派着作 |
二、伤寒卫道派着作 |
三、新学改良派着作 |
四、临床汇通派着作 |
五、革命济世派着作 |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六经及六经病诠释 |
第一节 伤寒与”伤寒论”要旨 |
一、伤寒之定义 |
二、伤寒与疫疠、杂病之比较 |
第二节 六经诠释 |
第三节 六经病诠释与辨证 |
一、正邪相争说 |
二、病程阶段说 |
三、病以证分说 |
第四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
第一节 《伤寒论》属于广义伤寒之论述 |
一、伤寒统赅诸病 |
二、广义伤寒与六经 |
三、有机、无机邪与三脏四病 |
四、辨证应奉“伤寒论”为圭臬 |
第二节 狭义伤寒与肠伤寒 |
一、狭义伤寒与中寒 |
二、传染病学与肠伤寒 |
第五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诊治的继承与发挥 |
第一节 依证立方的论治 |
第二节 辨证的新诠解 |
第三节 伤寒与正邪之立 |
第四节 辨证之创新与伤寒“五定法” |
第五节 中西合璧辨证 |
第六节 三纲鼎立说之修正 |
第七节 伤寒辨证受肯定 |
第六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方药的继承与发挥 |
第一节 经方概念之演变 |
一、初期“经方”指经验累积之方 |
二、魏晋以降盛行经验方 |
三、经方与时方的分道扬镳 |
第二节 近代之《伤寒杂病论》与方剂研究 |
一、功名得意派论经方 |
二、伤寒卫道派论经方 |
三、新学改良派论经方 |
四、临床汇通派论经方 |
第三节 近代医家之伤寒方医案研究 |
一、时医对于经方的偏见 |
二、亲历经方以愈君亲之疾 |
三、讹传“柴胡劫肝阴”,时医畏之 |
四、弃温病、崇伤寒 |
五、中西药物并用治伤寒 |
六、寒热互用治阳明腑实证 |
第四节 伤寒方与21世纪流行病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金匮问题解答(选载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曹安和生平与学术贡献[D]. 王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D]. 郑嘉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D]. 李传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D]. 王羚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
- [6]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D]. 刘艳伟. 湖南大学, 2019(07)
- [7]北宋天人关系思想研究 ——以祥瑞灾异为中心[D]. 关行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8)
- [8]“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10]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D]. 魏嘉弘(Wei.Chia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