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体质人类学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旭赟[1](2021)在《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研究》文中认为瑶族长鼓舞是活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祭祀、庆典仪式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今仍然在瑶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运用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分析瑶族长鼓舞的舞蹈动作形态与主要艺术特征,阐释长鼓舞在瑶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世界所发挥的功能与意义,并通过对瑶族长鼓舞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的解读,探讨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梳理瑶族长鼓舞的源流与现代发展演变,以便更好地传承瑶族传统文化,发挥瑶族长鼓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艺术作用。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田野点的概况;第二章“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流变”,重点从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发展现状和瑶族长鼓舞在当前社会中的呈现形式等方面阐述瑶族长鼓舞,从而感受瑶族长鼓舞表演者和观众的不同身份的变化对长鼓舞的影响;第三章“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功能”,着重分析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性,从瑶族舞蹈的独特性可以看出,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功能,表现出瑶族既善于守护信仰,又重视与时俱进的更新理念;第四章“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内涵”,研究长鼓舞何时跳、在什么地方跳、谁跳、为谁而跳、舞蹈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等问题,以此来分析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内涵;第五章“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与传承”,根据当前长鼓舞面临的传承人较少和外来文化冲击等问题,依据主体性和本真性原则,为长鼓舞的保护与传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罗小玉[2](2021)在《连南瑶族长鼓造型工艺与传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支系庞大的民族,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生活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及精神文化。论文选取连南瑶族特色的长鼓舞道具---长鼓为研究对象,造型与制作工艺为研究主题,以长鼓的历史源流、制作工艺、装饰形制与纹饰及传承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深入田野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图像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分析,详细考察长鼓传承、保护及演变和发展的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连南瑶族长鼓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通过史料搜集及实地调研对连南瑶族长鼓产生及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整理;第三章,以不同角度及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连南瑶族长鼓的演变过程及形制、材质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其置于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剖析其价值与意义;第四章,从不同角度对连南瑶族长鼓的存在现状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对于增进学生熟悉并热爱本土区域文化,增强本土意识,其意义不言而喻;从学校教育美育、社会、个人、商业、博物馆、数字化时代等方面论述连南瑶族长鼓的保护策略与传承策略,探讨连南瑶族长鼓传承的意义;最后结语,论述研究连南瑶族长鼓对发展传承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是前人较少研究到的领域,笔者会存在些许的不足,望此篇论文可给后人提供一些新的案例研究,提高对连南瑶族民族工艺传承研究的完整度。
孙思凡[3](2021)在《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广西瑶族的体质人类学与群体遗传学特征,课题组于2017年4月下旬赴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石坪瑶寨等8个村寨和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4个村寨,对瑶族成人1195例(男性534例,女性661例)进行了60项体质指标、18项身体组成成分指标的测量及12项观察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广西瑶族多前额直型,多有上眼睑皱褶,多无蒙古褶,眼裂高度多狭窄,眼裂倾斜度多为水平型,鼻根高度中等,鼻背观多直型,鼻基底上翘,鼻孔最大径多为水平,鼻翼宽多为中等,颧部突出度中等,三角形耳垂居多,正唇型率和薄唇率均较高,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下颏多直型。鼻翼宽阔型出现率也较高。性别间比较,广西瑶族男性多前额后斜、鼻翼宽阔,女性多直型前额、中等型鼻翼宽。从头面部观察指标来看,广西瑶族具有蒙古人种的主要特征。(2)按照指数均数,广西瑶族男性、女性均为宽肩型、宽骨盆型、矮胖型、矮型身高,男性为长躯干型、亚短腿型、中胸型,女性为中躯干型、中腿型、宽胸型。广西瑶族肩、骨盆较宽,身体矮胖。(3)广西瑶族男性头围、腰围、胸围等8项指标均数均大于女性,Vervaeck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广西瑶族男性的头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前臂围及Vervaeck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线性下降;Erisman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年龄增长,女性头围、臀围、大腿围等7项指标均数呈线性下降;腰围与Erisman指数值呈线性上升。广西瑶族男性围度更大。(4)广西瑶族男性肱二头肌皮褶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厚,而髂嵴上皮褶呈现变薄的趋势,女性肱三头肌皮褶逐渐变厚,髂嵴上、髂前上棘皮褶呈现变薄的趋势。瑶族成人皮褶厚度与南方族群接近,与壮侗语族族群较近,瑶族成人皮褶厚度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族群特征。(5)广西瑶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1-5.1-1.7,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5.9-4.9-1.1,属于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肌肉、骨骼发育程度强于女性,身体线性度更好,身体充实度小于女性,女性脂肪发育则优于男性。与其他族群相比,广西瑶族男性皮下脂肪丰富,骨骼、肌肉发达程度中等偏低,瑶族女性身体脂肪、骨骼和肌肉发育程度及线性程度处于中等。(6)随年龄增长,广西瑶族男性的体重、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BMI、热量、右上肢肌肉量、左上肢脂肪率、下肢脂肪率、肌肉量以及躯干肌肉量减小,生理年龄和水分率逐渐增大。女性体重、身高、总体脂率、总肌肉量、推定骨量、BMI、热量、右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肌肉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躯干肌肉量12项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生理年龄和水分率与年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瑶族成人体脂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内脏脂肪等级属于内脏肥胖型,女性属于正常范围。(7)两地区的瑶族相比,桂林瑶族男性、女性头长、眼内角间宽、形态面高、鼻高、容貌耳长、容貌耳宽、身高、坐高、下肢全长9项指标值均大于来宾瑶族,头宽、额最小宽、面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宽、鼻宽、唇高、骨盆宽、胸围、体重小于来宾瑶族。桂林瑶族男性的耳上头高、躯干前高与上肢全长大于来宾瑶族男性,女性的容貌面高及头围大于来宾瑶族女性。桂林与来宾瑶族男性口裂宽、容貌面高、头围,女性鼻宽、口裂宽、耳上头高、躯干前高、上肢全长值相差不大。总体来说,桂林瑶族成人的头更长、更窄、更狭;面更窄,唇显低,鼻更高,胸围更小,骨盆更窄,身材更高一些。桂林、来宾瑶族均为中头型、高头型、中鼻型、矮身材。桂林瑶族男性、女性及来宾瑶族女性均以狭头型居多,来宾瑶族男性主要为中头型。从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结果来看,多数头面部指标出现率两地区瑶族相近,但桂林瑶族蒙古褶较来宾瑶族发达,眼裂多为狭窄,眼裂高度中等型、眼裂倾斜度外角高型、鼻翼宽中等型、薄唇率均低于来宾瑶族。两地区瑶族男性头围差异不明显,桂林瑶族女性较来宾女性头围大一些,桂林瑶族成人躯干及四肢围度值小于来宾瑶族,来宾瑶族成人上肢肌肉发育程度更优。桂林瑶族男性肱二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嵴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小于来宾瑶族,女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值小于来宾瑶族。桂林、来宾瑶族男性、女性均表现为躯干部皮褶厚度值最大,髂嵴上皮褶厚度值较大,躯干部脂肪发育优于四肢,腰腹部脂肪较厚。除身高和水分率外,其余17项指标值桂林瑶族均低于来宾瑶族,桂林、来宾瑶族成人体脂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桂林瑶族成人的BMI处于正常范围,来宾瑶族成人属于超重。桂林、来宾瑶族男性的内脏脂肪等级均超标,女性在正常范围。总体来说,来宾瑶族体脂率、体重大于桂林瑶族,脂肪发育水平更高。(8)广西瑶族体质特征男性与广西壮族最为接近,与贵州布依族、云南独龙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及广西仫佬族较为接近;女性与贵州布依族和广西仫佬族最为接近,与贵州苗族、广西壮族、贵州侗族较为接近。广西瑶族男性表现为头较短、较窄,前额较窄,鼻较窄,身高、坐高较矮,骨盆宽较窄,女性表现为头较短、较窄,面较窄,鼻较窄,口裂及眼内角间宽较宽,身高、坐高较矮。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特征。(9)男性翻舌率大于女性,卷舌率、尖舌率小于女性。三种舌运动类型间不存在相关性,广西瑶族3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贵州苗族接近。广西瑶族成人利手、扣手及交叉臂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广西瑶族3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与贵州侗族、贵州苗族接近。总体来讲,广西瑶族群体遗传学特征与南方族群接近,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特征。结论: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和遗传学特征与壮侗语族族群等南方族群较为接近,其体质特征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桂林、来宾两地区瑶族多数头面部特征差异不明显,来宾瑶族较矮,肥胖程度较高,身体围度较大,皮褶厚度较厚。
珠娜[4](2021)在《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族是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2015年、2018年研究组先后两次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对1074例(其中男性为521例,女性为553例)水族成人进行了90项体质指标测量与观察,对外周血液18项生化指标进行了化验。采用u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族前额倾斜度直型、有上眼睑褶皱、无蒙古褶、眼裂倾斜度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鼻背侧面观直型、鼻基部上翘、鼻孔最大径横向、颧部突出度微弱、耳垂三角形、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中唇、下颏直型出现率均较高。(2)头部指数分型表现为水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中头型、高头型、中面型、中鼻型。(3)水族男性、女性均为中躯干型、宽肩型、宽骨盆型、身高矮、身材矮胖型,男性为亚长腿型、宽胸型,女性为中腿型、中胸型。(4)身体围度与年龄的相关分析显示,水族男性体质指数与年龄正相关,头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前臂围、Vervaeck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腰围、Erisman指数均与年龄呈正相关。(5)随年龄增长,水族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减小。(6)水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5.4-1.9,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9-5.5-1.2,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体脂率明显高于男性,体型比较丰满,身体线性度低于男性。(7)水族男性、女性随年龄增长生理年龄增大而水分率降低,体重、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热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率、左下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或降低。(8)近27年来,水族男性、女性额最小宽、下颌角间宽、鼻宽、眼外角间宽、容貌耳长、耳上头高、头围、体重、腰围、平静胸围、骨盆宽、上臂长等指标值较1991年指标有所增大,面宽、形态面高、鼻高、眼内角间宽、口裂宽、前臂长、手长、手宽、足长、足宽等指标值有所减小,容貌面高、身高、肩宽值相差不大。总体来说,27年来水族头面部轮廓、身体围度、骨盆宽、上臂长度值更大一些,而面的长度、形态面的高度、口裂的宽度、前臂的长度及手、足的长度、宽度值更小一些。水族身高无明显变化,体重则有所增加。(9)与其他族群比较,水族男性、女性身材较矮,头面部较窄,与北方民族差异较大,与仫佬族、毛南族最为接近。(10)水族卷舌、非翻舌、非尖舌出现率较高。卷舌与翻舌存在两两类型相关。(11)水族出现率较高的是,右扣手64.7%,右利手94.5%,左交叉臂58.6%。扣手、利手、交叉臂出现率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扣手、利手存在相关性。(12)水族男性、女性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谷氨酰转移酶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13)根据ROC曲线面积,男性、女性除年龄、体重外,其余12项测量指标对总胆固醇均有诊断意义;男性年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女性收缩压、舒张压及身高对高密度脂蛋白均有诊断意义;男性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级,女性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对低密度脂蛋白均有诊断意义;男性身高、腰臀比、心率、肌肉量占比,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女性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对尿酸均有诊断意义;男性收缩压、心率、年龄及腰臀比,女性身高、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对甘油三酯均有诊断意义;男性舒张压、身高、年龄、腰身比及腰臀比,女性身高、舒张压、心率、腰身比及腰臀比对血糖均有诊断意义。
陈敬胜[5](2020)在《湘桂边区多民族互嵌与文化交融研究——基于伍堡瑶民间文献的考察》文中指出湘桂走廊是一条多民族互嵌式居住走廊。生活在该区域的各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微观层面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笔者在历史田野中,对伍堡瑶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伍堡瑶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既呈现了瑶族文化特征,亦表征了壮族、客家人、民家人的文化基因;既有区域文化共同性,也有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共同的居住空间、经济上的互补性交往、文化上的互相采借是湘桂走廊多民族持续交往的动力因素。
冀晶娟[6](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李保平[7](2020)在《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12月正式生效,是全球最重要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公约》确立了三大目标,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名古屋议定书》是专门针对实现第三个目标而缔结的具体协议。《议定书》规定了利用方获取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应得到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共同商定条件”下与提供方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此等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惠益可包括适当转让技术或提供资金等形式,亦应顾及遗传资源和生物技术的所有权问题。《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后,各缔约方通过立法、行政或政策等措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性,中国在履行《议定书》时遇到较多的“水土不服”问题,至今尚未建成有效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议定书》条款,结合中国实际,识别出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2)如何实施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3)中国如何协调与《议定书》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解决好上述关键问题有利于我国的履约工作。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交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壮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异同,构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南保靖黄金茶、广西桂林罗汉果等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利审查,探讨了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通过对广西参与式玉米品种选育、瑶族传统医药知识等案例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履行《议定书》过程中如何协调与其他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法律用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与应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提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名古屋议定书》关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很多核心条款都涉及到“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别规定了使用方在获取“土着与地方社区”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时,要征得“土着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与“土着与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惠益。因此,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必须首先要解决“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及在中国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词源和法律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国际“土着和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异同,建立了“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资源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世居性、自我认同、自治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11个二级评价指标及15个辅助量化指标。利用此评价体系与我国广西壮族(马山和那坡县)、瑶族(金秀县)和毛南族(环江县)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壮族除黑衣壮支系和地方社区,总体上已不具有“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瑶族在地方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毛南族在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由此得出: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而辨别少数民族是否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时,不能对整个民族而论,而应以具体的地方社区作为评估单元。这将为我国在履约过程中应对由“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带来的难题,有效实施公约重要条款提供技术支撑。2、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适用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遗传资源应是此种资源的原产国或已履行公约而合法获取此种资源的国家,具体如何实施取决于原产国的法律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追溯和明确遗传资源的原始提供方,以确定遗传资源的权属主体,进而确保遗传资源的原产地提供方能够分享惠益。本研究在分析公约规定和我国相关法律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和实际权益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三种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类型,探讨了各类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应用模式:(1)原产地社区明确。在原产地社区可认定的情况下,可由该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社区代表直接与利用方进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谈判。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该类型的遗传资源时,应事先征得社区及其代表的知情同意,然后双方在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共同商定条件,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分享因开发利用此种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原产地社区不能明确。在原产地范围较大(如超出乡域或县域)而不能确定遗传资源具体地方社区的情况下,可由遗传资源的原产地当地政府指定遗传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林业、中医药等)作为具体的权属主体代表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遗传资源时,应与地方主管部门在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的原则下公平惠益分享,惠益可用于辖区内该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遗传资源具有多个原产地。对于一种遗传资源在多个省份拥有原产地的情况,可由原产地的省级政府作为权属主体代表。涉及国外客体时可由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作为权属主体,直接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惠益可作为生物多样性基金用于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持有方应为维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土着和地方社区”。《名古屋议定书》要求土着与地方社区有效参与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过程,并确保“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原则的实施。我国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类型众多,权属复杂,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时将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梳理传统知识的不同类型,在相应权属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知识的获取与益分享模式:(1)来自于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当获取的传统知识来自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少数民族地方社区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社区应作为该类型传统知识的权属主体,对该类型的传统知识享有共同产权。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型的传统知识时,须在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有效参与下,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等原则和程序,与当地社区签订“获取与惠益分享”协议合同。(2)来自非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来自不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地方社区,或者来自个人和家族,或者来自其他收集、保存和使用单位,其权属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社区、单位机构或者国家。对于权属主体为个人、家族和地方社区的,可参照“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模式,与传统知识的实际持有人进行惠益分享;对于权属主体为单位机构、国家或者权属主体不能确定的,应由国家指定相应的权属组织代表行使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权利。(3)文献化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在历史上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如《本草纲目》等经典药方知识,多数已无法追溯来源及权属,成为国家瑰宝。当国外利用方获取并利用此类传统知识时,国家可指定相关主管部门(如中医药管理局等)作为权属主体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条款,并对国外使用的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将应得惠益用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等的保护和传承。4、协调相关公约之间的关系除了《名古屋议定书》,其他一些国际文书也涉及到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在这些公约或协定中,有些与《议定书》的原则相一致,有些与《议定书》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是这些公约和协定的缔约方(少量为观察员),并由国内不同的政府部门牵头履行。然而,在各自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部门政策和相关行动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将影响国际义务的履行,并有损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本研究梳理了主要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目标和要点内容,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冲突及协同增效途径。如以广西参与式玉米育种为案例,探讨了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产权主体分配存在的弊端,针对植物新品种制度中的社区主体产权失衡,提出了产权主体重构的建议;以广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为例,分析了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局限性,提出构建传统知识的特殊保护制度等建议。并以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履约的协同增效模式和建议。综上,本文运用生态学、民族学及法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针对中国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构建了适合国际概念和中国国情的“土着和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少数民族具体社区作为“土着与地方社区”的评估单元,有效避免了以单一民族作为评估单元造成的履约困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能够全面有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本文提出的遗传资源信息权、实物财产权等遗传资源权属理论,不同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可为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立法、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盘贵江[8](2020)在《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华瑶族长鼓舞的雏形最早显现于元未、明初时期,距今已有800年左右,村民们习惯将其称之为“播公”,其以独特的身体运动符号承载起丰富而厚重的瑶族文化。2008年,瑶族长鼓舞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束了漫长曲折的边缘化发展历程,实现了地方性舞蹈向国家性舞蹈身份的转变。文章对长鼓舞在前非遗时期与后非遗时期的传承和保护状况进行梳理,试图理清成功申遗后长鼓舞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瑶族长鼓舞的起源概况——长鼓舞成功申遗之前——长鼓舞成功申遗后”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对其传承和保护状态的异同变化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构成与职责以及传承的方式、传承场域、传承内容结构的变迁等问题。研究认为:瑶族长鼓舞成功申遗后的保护工作呈有序化开展,在推广与传播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成效:1.长鼓舞的生存空间基本得到保障,实现了政府、学界、民众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格局;2.在民俗传统节日传承长鼓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学校教育传承、生态保护示范区传承、社区和机关传承等组成的多元化传承体系,促使受众群体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不足:1.长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还有待落实,不利于其长久保存与研究;2.教学有待规范,师资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常传习活动的开展;3.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欠完善,致使一般性传承人地位遭遇忽视;4.时代的变迁以及传承场域的变化导致群众审美观念发生转变,造成长鼓舞原始动作技术的“变味”与“失真”。针对成功申遗后瑶族长鼓舞在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点建议:1.应提升数字化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推进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数字化建设和保护工作;2.对长鼓舞“变”与“不变”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要遵循继承与发展并举的保护原则,实行“台上”与“台下”的区别对待,妥善处理好原生态继承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关系;3.加强对一般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建立一套一般性传承人申报、管理以及奖励的评定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一般性传承人的“造血”功能,提升长鼓舞指导型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4.优化与完善长鼓舞传承人的认定、管理制度,通过设置多维角度的认定方式丰富长鼓舞传承人的准入机制与制定代表性传承人的“预警”机制,全面提升传承人队伍的综合素养;5.健全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与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6.应加强专项保护经费的监管工作,落实保护经费的使用去向,提高保护经费使用效果。同时,挖掘长鼓舞的经济价值,努力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并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和带动长鼓舞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其经济效益。
唐智良[9](2020)在《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需要具备文化自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永州市江华县、道县、双牌县、祁阳县、冷水滩区和零陵区当前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现状,掌握瑶族长鼓舞在永州市中小学传承的经验启示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对策。对永州市16所城镇中小学的500名学生和50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8位教体局人员进行了专家咨询。研究结果表明:(1)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活动主要集中在江华县及周边地区,永州市小学瑶族长鼓舞活动开展相对较好,中学开展相对较少。(2)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课堂传承主要集中在素质教育课程,以体育、美术、音乐课程为主,而基础教育课程仅历史和语文颇有涉及,且以自学章节出现。(3)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主要有:体育课堂传承、课间操传承、课外体育活动传承、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和瑶族长鼓舞相关科研活动。(4)影响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主要因素是瑶族人口占总人口不到一成,传承范围受限;教学手段单一,开展时长和频率不稳定;管理模式执行不到位;参与人群学段不具备持续发展;部分学校瑶族长鼓舞器材设施不足等。(5)促进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对策有稳固提升瑶族地区中小学开展瑶族长鼓舞活动;丰富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学手段,提升瑶族长鼓舞教学质量;加大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活动开展频次;拓宽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路径,呼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携手合作;加强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健全瑶族长鼓舞教学体系,确保各学段学生都能参与到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
廖仕锦[10](2020)在《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精神,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坚持“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宗旨,结合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逐渐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总体规划中,同时要重视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充实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同时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健身与健康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保证各民族和平共处,达到体育强国的目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华县18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内容资源、教师资源、场地、器材资源、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信息资源、课外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总体状况比较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县政府和教体局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体育教师对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接受度高和培养了良好的瑶族传统体育校园氛围。(2)江华县现有的36项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引进课程约有12项,开发率只有33.33%,开发利用率较低。(3)江华县中小学从事瑶族传统体育教学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对瑶族传统体育知识了解不全面、参加瑶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机会少、掌握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数量较多。(4)江华县中小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不太重视,在众多的自然环境中利用较高的只有山坡、草坪和台阶。(5)江华县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在课程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主要依托于网络信息资源。(6)江华县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为:部分体育教师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认识水平较低、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区域环境与经济的不均衡导致部分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无规整系统的教材致使瑶族传统体育课资源开发指向性不明确、中小学生对瑶族传统体育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针对江华县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瑶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师培训力度。(2)聚集人力资源,壮大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3)加大对瑶族特色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挖掘力度。(4)鼓励各学校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体育场地、器材。(5)加快瑶族传统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6)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瑶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教材。(7)举办瑶族传统体育比赛形成学校传统。(8)建立完整的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估机制。
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体质人类学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体质人类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瑶族长鼓舞本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
第二章 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瑶族长鼓舞的发展演变 |
第三节 瑶族长鼓舞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功能 |
第一节 瑶族长鼓舞的独特性 |
一、自然环境因素 |
二、瑶族长鼓舞的道具因素 |
三、瑶族长鼓舞的舞蹈服饰 |
四、瑶族长鼓舞的动作结构 |
五、瑶族长鼓舞的表演风格 |
第二节 瑶族长鼓舞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艺术价值 |
一、舞蹈、音乐价值 |
二、体育、健身价值 |
三、旅游、娱乐价值 |
四、艺术、文化价值 |
第三节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功能 |
一、历史价值功能 |
二、经济价值功能 |
三、社会价值功能 |
四、教育价值功能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祭祀仪典中的瑶族长鼓舞 |
一、活动时间 |
二、活动地点 |
三、活动的参与者 |
四、活动内容 |
第二节 娱乐欢庆时的瑶族长鼓舞 |
一、活动时间 |
二、活动地点 |
三、活动的参与者 |
四、活动内容 |
第三节 舞台上的瑶族长鼓舞 |
一、活动时间 |
二、活动地点 |
三、活动的参与者 |
四、活动内容 |
第四节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性 |
一、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性 |
二、瑶族长鼓舞的时代性 |
三、瑶族长鼓舞的社会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瑶族长鼓舞保护传承的意义 |
第二节 瑶族长鼓舞保护传承的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本真性原则 |
第三节 瑶族长鼓舞保护传承的措施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完善传承人机制 |
三、提高群众参与度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田野调查的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连南瑶族长鼓造型工艺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瑶族长鼓的源流发展及制作流程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瑶族长鼓的精神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连南瑶族长鼓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
第二章 连南瑶族长鼓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地理因素 |
第二节 历史图像因素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因素 |
第四节 神话信仰因素 |
第三章 连南瑶族长鼓的造型及制作概况 |
第一节 连南瑶族长鼓的造型特征 |
一、连南瑶族长鼓的造型美 |
二、连南瑶族长鼓的形式美 |
三、连南瑶族长鼓的色彩美 |
四、连南瑶族长鼓的图案美 |
五、连南瑶族长鼓的鼓声美 |
第二节 连南瑶族长鼓的制作概况 |
一、连南瑶族长鼓的制作材料 |
二、连南瑶族长鼓的制作工具 |
三、连南瑶族长鼓的制作流程 |
第四章 连南瑶族长鼓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连南瑶族长鼓传承和保护的意义 |
第二节 连南瑶族长鼓的保护现状和传承 |
一、连南瑶族长鼓艺术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 |
二、连南瑶族长鼓的传承现状 |
第三节 连南瑶族长鼓保护和传承的策略 |
一、连南瑶族长鼓艺术的保护策略 |
二、连南瑶族长鼓的传承策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收集表 |
(3)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广西瑶族简介 |
1.2 体质人类学及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测量工具和质量控制 |
2.2.2 研究指标 |
2.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广西瑶族体质特征研究 |
3.1.1 广西瑶族成人头面部特征研究 |
3.1.2 广西瑶族成人体部特征研究 |
3.1.3 广西瑶族成人围度特征研究 |
3.1.4 广西瑶族成人皮褶厚度研究 |
3.1.5 广西瑶族成人体型研究 |
3.1.6 广西瑶族成人人体组成成分研究 |
3.1.7 广西桂林瑶族与来宾瑶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
3.1.8 广西瑶族成人与其他民族体质特征的比较 |
3.2 广西瑶族成人群体遗传特征研究 |
3.2.1 广西瑶族成人舌运动类型研究 |
3.2.2 广西瑶族成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
第4章 讨论 |
4.1 族源和遗传因素 |
4.2 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因素 |
4.3 生活环境及其他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族简介 |
1.2 体质人类学及研究概况 |
1.3 人类遗传学概述及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指标及质量控制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 |
3.1.1 水族成人头面部特征研究 |
3.1.2 水族成人体部特征研究 |
3.1.3 水族成人围度特征研究 |
3.1.4 水族成人皮褶厚度特征研究 |
3.1.5 水族成人体型研究 |
3.1.6 水族成人身体组成成分研究 |
3.1.7 水族2018 年、1991 年体质特征的对比研究 |
3.1.8 水族与我国其他民族体质特征比较分析 |
3.2 水族群体遗传特征研究 |
3.2.1 水族成人舌运动类型研究 |
3.2.2 水族成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
3.3 水族生化指标的浅析 |
3.3.1 水族生化指标结果 |
3.3.2 水族生化与测量指标关系的研究 |
第4章 讨论 |
4.1 族源和遗传因素 |
4.2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 |
4.3 自然环境和其它因素 |
4.4 水语及水族文化 |
4.5 经济发展 |
第5章 结论 |
5.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结论 |
5.1.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结论 |
5.1.2 水族2018 年、1991 年体质特征的比较 |
5.2 水族遗传学研究结论 |
5.3 水族生化指标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湘桂边区多民族互嵌与文化交融研究——基于伍堡瑶民间文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伍堡瑶——多元族群融合的案例 |
二、伍堡瑶与盘瑶的“和而不同” |
第一,“朝踏歌”与还愿仪式。 |
第二,大长鼓与腰鼓。 |
三、民族融合样本 |
四、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 |
(6)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7)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概念术语及适用范围 |
1.2.2 有关产权理论的评析 |
1.2.3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
1.2.4 尚未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
1.3 选题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
2.2.2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3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与“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
2.2.4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 |
2.3.2 专家咨询 |
2.3.3 实证研究 |
2.3.4 数理统计分析 |
2.4 研究选点和时间安排 |
2.4.1 研究区域 |
2.4.2 选点原因 |
2.4.3 时间安排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
3.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及谈判的焦点问题 |
3.1.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 |
3.1.2 《名古屋议定书》谈判的焦点 |
3.2 《名古屋议定书》主要条款的梳理 |
3.3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3.3.1 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 |
3.3.2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和“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
3.3.3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
第四章 “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的理解 |
4.2.1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词源分析 |
4.2.2 国际组织和不同公约对“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 |
4.2.3 中国对“土着”和“少数民族”的理解 |
4.2.4 研究假设 |
4.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
4.3.2 “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比较研究 |
4.3.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
5.1 要点概述 |
5.1.1 《公约》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权属的规定 |
5.1.2 中国实施公约有关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权属理论问题研究 |
5.2.1 遗传资源的“信息权”和“实物财产权” |
5.2.2 不同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权属划分 |
5.3 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研究 |
5.3.1 原产地社区可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
5.3.2 原产地社区不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
5.3.3 多个原产地情况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
5.3.4 小结 |
5.4 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5.4.1 “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5.4.2 非“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5.4.3 文献化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5.4.4 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国际协定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
6.1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
6.1.1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中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6.1.2 《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关系 |
6.1.3 TRIPS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冲突关系及其协调 |
6.1.4 WIPO及相关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
6.2 中国履行相关公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6.2.1 社区在传统品种保育和新品种选育中的权利 |
6.2.2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我国传统知识的保护 |
6.3 不同国际规则下我国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几点建议 |
6.3.1 协调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相关公约的关系 |
6.3.2 制衡新品种产权保护制度中的农民权 |
6.3.3 构建特殊保护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社区的权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的识别 |
7.1.2 “土着与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关于我国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的提出 |
7.1.4 遗传资源不同原始提供方类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
7.1.5 协调不同公约关系,促进《名古屋议定书》在中国的实施 |
7.2 主要建议 |
7.2.1 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 |
7.2.2 发挥民族地区制度先行的试点示范作用 |
7.2.3 加强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的宣传教育 |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1 研究方法 |
7.3.2 理论概念 |
7.3.3 研究成果应用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ABS相关英文缩略词 |
附录2 少数民族社区自我认同的问卷设计 |
附录3 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瑶族长鼓舞 |
2.1.3 传承与保护 |
2.1.4 后非遗时期与前非遗时期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理论研究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 |
2.3 国内其他地区鼓舞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瑶族长鼓舞的相关研究 |
2.4.1 瑶族长鼓舞史学方面的研究 |
2.4.2 瑶族长鼓舞舞蹈艺术方面的研究 |
2.4.3 瑶族长鼓舞功能与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4 瑶族长鼓舞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田野调查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基本情况概述 |
4.1.1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简介 |
4.1.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 |
4.1.3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分类 |
4.1.4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技术特点 |
4.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体育价值与文化意蕴 |
4.2.1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体育价值 |
4.2.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文化意蕴 |
4.3 前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状况 |
4.3.1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传、承者群体的构成 |
4.3.2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传承的动作套路 |
4.3.3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制鼓技艺 |
4.3.4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传承模式 |
4.3.5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传承场域 |
4.4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保护状况 |
4.4.1 后非遗时期政府主导的保护措施 |
4.4.2 后非遗时期学界参与的保护行动 |
4.4.3 后非遗时期民众的自觉与参与 |
4.5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的成果与不足 |
4.5.1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取得的保护成果 |
4.5.1.1 长鼓舞生存空间基本得到保障 |
4.5.1.2 长鼓舞传承群体向大众化转变 |
4.5.1.3 长鼓舞传承方式呈多元化发展 |
4.5.2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
4.5.2.1 长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有待落实 |
4.5.2.2 长鼓舞保护中的原真性遭遇冲击 |
4.5.2.3 长鼓舞教学有待规范,师资力量不足 |
4.5.2.4 长鼓舞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欠完善 |
4.5.2.5 长鼓舞保护经费管理、使用有待优化 |
4.6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的对策 |
4.6.1 完善法律、法规,为长鼓舞传承和保护提供依据 |
4.6.2 构建完善的传承人认定、退出机制 |
4.6.3 加强对一般性传承人的培养,保证传承群体的数量与质量 |
4.6.4 落实资金投入,开发长鼓舞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
4.6.5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长鼓舞的数字化建设 |
4.6.6 继承与发展并举,实行“台上”与“台下”的区别对待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瑶族长鼓舞 |
1.4.2 教育传承 |
1.4.3 永州市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结果与分析 |
2.1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现状 |
2.1.1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内容 |
2.1.2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手段 |
2.1.3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频率 |
2.1.4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形式 |
2.1.5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管理模式 |
2.1.6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参与人群情况 |
2.2 影响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因素分析 |
2.2.1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区域分布不均 |
2.2.2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手段比较单一 |
2.2.3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时频存在差异 |
2.2.4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路径学校为主 |
2.2.5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管理模式执行欠佳 |
2.2.6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经费投入使用不均 |
2.2.7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参与人群学段不均 |
第3章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启示 |
3.1 专项经费是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物质基础 |
3.2 规章制度是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政治保障 |
3.3 体育德育是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价值 |
3.4 专项教材是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必备条件 |
3.5 文化创新是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传承的生存之道 |
第4章 结论与对策 |
4.1 结论 |
4.1.1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现状 |
4.1.2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手段 |
4.1.3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时频 |
4.1.4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管理模式 |
4.1.5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参与人群 |
4.1.6 影响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因素 |
4.1.7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对策 |
4.2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的对策 |
4.2.1 以点带面,带动江华县周边县区瑶族长鼓舞传承 |
4.2.2 丰富手段,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宣传和弘扬长鼓舞 |
4.2.3 稳定时频,提高瑶族长鼓舞活动开展时长和频次 |
4.2.4 拓宽途径,呼吁社会和家庭携手传承瑶族长鼓舞 |
4.2.5 加强培训,培育更多专业人士服务于瑶族长鼓舞 |
4.2.6 妥善利用,合理分配专项资金来传承瑶族长鼓舞 |
4.2.7 建立体系,确保各学段学生参与传承瑶族长鼓舞 |
4.2.8 把握机遇,以盘王节为契机号召各区域人群参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对策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B 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对策调查教师问卷 |
(10)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
2.1 江华县现有瑶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状况 |
2.1.1 江华县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 |
2.1.2 江华县瑶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形式 |
2.2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内容资源开发状况 |
2.3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教师资源开发状况 |
2.3.1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教师资源现状 |
2.3.2 体育教师对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视情况 |
2.3.3 体育教师参加瑶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培训状况 |
2.3.4 体育教师学习掌握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状况 |
2.4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开发状况 |
2.5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开发状况 |
2.6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信息资源开发状况 |
2.7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课外体育资源开发状况 |
第3章 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
3.1 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
3.1.1 县政府和教体局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
3.1.2 体育教师对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接受度高 |
3.1.3 培养了良好的瑶族传统体育校园氛围 |
3.2 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 |
3.2.1 部分体育教师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认识水平较低 |
3.2.2 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3.2.3 区域环境与经济的不均衡导致部分中小学瑶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 |
3.2.4 无规整系统的教材致使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向性不明确 |
3.2.5 中小学生对瑶族传统体育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
3.2.6 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 |
第4章 促进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对策 |
4.1 加强瑶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师培训力度 |
4.2 聚集人力资源,壮大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教师队伍 |
4.3 加大对瑶族特色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力度 |
4.4 鼓励各学校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体育场地、器材 |
4.5 加快瑶族传统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 |
4.6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瑶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教材推动瑶族传统体育教材化 |
4.7 举办瑶族传统体育比赛形成学校传统 |
4.8 建立完整的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估机制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访谈与考察提纲 |
附录2 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研究 |
调查问卷 |
四、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体质人类学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研究[D]. 赵旭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连南瑶族长鼓造型工艺与传承发展研究[D]. 罗小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D]. 孙思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D]. 珠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湘桂边区多民族互嵌与文化交融研究——基于伍堡瑶民间文献的考察[J]. 陈敬胜. 民族论坛, 2020(04)
- [6]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D]. 李保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8]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D]. 盘贵江.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永州市中小学瑶族长鼓舞教育传承对策研究[D]. 唐智良. 吉首大学, 2020(03)
- [10]江华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瑶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研究[D]. 廖仕锦. 吉首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