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克韦尔公司的多模式无线电通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欧子恺[1](2020)在《基于复杂网络的典型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客机一直是世界强国国家核心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长久以来国家发展重大项目之一,其设计和制造涉及到众多产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典型客机制造商均已经发展出了各自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而我国的大型客机产业集群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国外典型大型客机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对波音、空客和我国C919的协同研制虚拟产业集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科技的进步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本文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地理空间集聚”的限制,创新性的将大型客机协同研制与虚拟产业集群理论相结合,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定义,分析了虚拟产业集群与复杂网络的关系。其次,依次分析了波音和空客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和演化过程,分别探究了其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典型机型的虚拟产业集群特点,建立了虚拟产业集群复杂网络模型,并应用复杂网络统计特征指标分析得出,波音公司从最初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的“模块”化生产,与供应商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也更紧密,整个网络呈现出小世界性;空客公司则从固定分工生产模式发展到整机制造企业集中度高、发动机等配套系统供应商相对集中、零部件配套企业数量众多分散的模式。同时本文运用节点收缩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对典型大型客机的虚拟产业集群网络进行风险评估,得到网络中最容易造成协同失误的重要节点,并且根据实际案例进行比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对波音和空客虚拟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对我国C919的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定位网络的风险所在,并对比波音和空客的发展特点,发掘C919虚拟产业集群网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C919的虚拟产业集群网络与波音767类似,基于波音之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兰兰,郑葆[2](2012)在《未来战术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以前,通信一直受位置距离所限,之后,人们致力于创立一种新型通信模式,可以用"变型"来形容这种新模式。其特点是:综合了传统人力及高效网络手段,能实时传输大量数据,并将传感器与士兵相连,从而可以使所有指挥层实时掌握战场情况。
黄大庆,韩伟,徐诚[3](2016)在《美国军用通信网络》文中提出从战术级和战略级两个层面介绍美国军用通信网络的主要内容。由于美国军用通信网络随着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提高,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现有内容,跟踪其改进和发展。
孟凡惠[4](2010)在《基于SCA的FPGA局部重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可以用来实现一个开放的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从而使软件无线电台的成本得到显着降低,应用灵活性得到极大增强。随着FPGA的性能和技术的提升,它在SCA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FPGA局部重配置系统配置时间短、资源利用率高和配置方式更加灵活的优点使它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围绕以FPGA为硬件平台的局部重配置在SCA系统中的应用展开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SCA的FPGA波形局部重配置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构建了一个具有局部重配置能力的SCA系统测试验证平台,并基于该平台设计实现了两套局部重配置的波形,从而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在软件无线电背景下应用重配置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其中,基于FPGA的局部重配置是研究的热点,它在SCA系统中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二部分针对SCA系统提出了基于EAPR(Early Access Partial Reconfiguration)的波形局部重配置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每一环节的设计规则、约束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三部分阐述了在论文SCA系统中实现局部重配置的关键技术,包括SCA系统中容器和ORB引擎的设计,总线宏与OCP接口的映射关系,以及SCA重配置波形的设计。同时,讨论了配置压缩和配置缓存等能够减小重配置时隙、提高局部重配置性能的技术。第四部分介绍了所搭建的SCA-DPR波形演示验证系统和系统框架,重点讲解了局部动态自重配置系统的实现机制和设计实现过程,根据重配置系统设计方法和EAPR流程设计了两个基于FPGA的SCA重配置波形,通过在SCA核心框架下的加载和运行,验证了论文所设计的重配置系统是与SCA兼容的,也证明了局部重配置技术给SCA系统带来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肖翰[5](2011)在《民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定义及其设计开发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民机航电系统的组织体系和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准确理解其总体设计需求,合理定义子系统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通信子系统为飞行信息的获取和交互提供了基本资源平台,导航监视系统在态势感知、飞行计划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飞行控制系统是驾驶员直接操纵飞机的主要接口,飞机系统控制器体现了计算机对于一般非航电飞机系统的管理决策能力。可以说,这四类子系统的定义方案是民机航电系统总体需求分析及系统定义的缩影。因此,本文首先以它们为例,通过需求分析,提出子系统的功能定义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目前航电领域普遍采用的瀑布式模型、螺旋式模型和V字开发模型的特点和优劣,得到V字模型更加适用于民机航电系统设计开发工作的结论。并根据其特点,对部分环节提出改进和调整方案,定义出V2开发模型,并结合通信子系统进行效能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设计开发效率,有效降低设计工作总量和经济成本。最后,结合对飞行控制子系统和导航监视子系统具体特点的分析,对其V2开发模型做了局部适应性调整,体现出灵活应用现有开发模型服务于工程实践的思想。
高智[6](2008)在《昔日雄风—F-4“鬼怪”Ⅱ战斗机(6)》文中研究说明以色列"鬼怪"Ⅱ飞机使用情况以色列空军从60年代末期开始从美国那儿获得"鬼怪"Ⅱ战斗机,包括42架全新生产的F-4E、162架美国空军二手F-4E和12架全新生产的RF-4E,其中有一些"鬼怪"Ⅱ安装了电子光学目标识别照相系统(TISE0),前文已讲过,其它国家的F-4E没有这种设备。
赵长辉[7](2008)在《战斗机现代化改装问题研究②》文中研究表明F-5飞机概况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的F-5多用途战斗机50年代末开始研制。该机是作为美国主要的援外战斗机专门向美国的盟友及其友好国家出口而研制的。1964年开始服役,到1987年停产时共生产了2610架,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进许可证生产。该机有两种主要发展型,F-5A/B"自由战士",
鲍立泉[8](2010)在《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文中研究说明媒介融合作为当前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发展的视角,解读媒介融合的演进过程及其内涵,展望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创新。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有关媒介融合的定义,提出了笔者对媒介融合理解,认为传播技术发展是媒介形态演进的重要推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技术体系与媒介形态发展呈现对应关系。而媒介融合正是数字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形态变革。论文简要回顾了前数字传播技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限制以及数字传播技术出现后的新媒介发展情况,指出数字传播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介群现象是媒介形态融合的基础,并按照机械模拟传播技术时期、当前数字传播技术时期和后数字传播技术时期将媒介发展划分为媒介协作、媒介融合、媒介形态统一三个演进阶段。随后,论文将媒介细分为内容生产、渠道和终端三个环节,着重分析了传播技术视角下媒介融合带来的内容载体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分析了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受关系变革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并探讨了三种目前带有融合特质的新媒体。最后论文从历史维度总结了传播技术发展及传播媒介演进的历史逻辑,提出了技术发展和媒介演进的“双循环”关系。
陈大海[9](2008)在《中频数字收发信机的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认为目前,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收发信机功能适合采用数字技术设计和实现。因为数字技术相比较模拟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处理精度高,灵活性好,设备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理想软件无线电要求A/D和D/A尽量向射频靠拢,而将尽可能多的无线电功能用软件加以实现。目前,受芯片制造技术的制约,软件无线电收发信机的功能还适合在中频上加以实现。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是针对多种体制信号进行全数字化调制解调高效结构以及实现算法的研究,另一个方面就是采用高速A/D、D/A转换器以及高性能,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进行样机的工程研制。这些工作对于将来实现理想软件无线电的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是围绕着中频数字收发信机的设计这一主题展开的。首先是关于2Mbps码率PCM/FM遥测数字接收机设计问题,主要包括三个研究点:1)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数字FM解调算法;2)研究了PCM/FM信号的同步技术,包括载波同步和PCM码同步两方面,提出了一种载波频偏抑制的新方法;3)采用高速ADC,专用数字下变频器件(DDC)和FPGA设计和实现了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针对经典DDC方法难以实现宽带信号的有效接收问题,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内容是关于四种高效的宽带数字下变频实现结构,能够解决其技术瓶颈。高速数传收发信机的设计是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的第三个研究内容关于800Mbps速率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的设计难题,主要研究点包括:1)提出了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的实现方案和频域并行处理解调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2)采用超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设计和实现了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对样机进行了测试。本文的第四个研究内容关于中频数字调制器设计和宽带频率合成技术,主要研究点包括三个方面:1)基于ICS564 DAC卡实现了4通道多模式中频数字调制器;2)提出了800Mbps速率8PSK高速数传中频调制器的实现方案,采用高性能FPGA和超高速DAC设计和实现了样机,给出了实验结果;3)采用一种改进的DDS+PLL的频率合成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能够同时覆盖S、L和C波段的宽带低相噪频率合成器。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在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高效的FM解调算法,它采用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进行鉴相,再对鉴相结果进行一阶差分鉴频。该算法适合于在FPGA中以多级流水线结构实现,具有运算量小,处理速度快的优点;(2)对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同步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载波和码同步两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幅度检波和抵消的载波频偏抑制新方法。该算法具有运算量小,对频偏变化适应能力强的优点;(3)采用中频采样ADC,专用DDC器件和FPGA实现了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实验结果表明样机达到了较好的技术指标;(4)研究了四种高效的宽带DDC实现结构:混频器后置结构、最小公倍数结构、一次变频结构和二次变频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滤波和混频的乘法速度。(5)针对800Mbps速率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的设计难题,提出了其实现方案以及频域并行处理的信号解调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6)采用超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完成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样机能够正确地解调8PSK信号;(7)提出了800Mbps速率8PSK高速数传中频调制器的实现方案,采用高性能FPGA和超高速DAC完成了样机设计,实验结果表明8PSK输出信号达到了较好的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指标;(8)采用一种改进的DDS+PLL的频率合成技术,成功地设计出一种能够同时覆盖L、S、C频段的宽带低相噪频率合成器,达到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刘伟敏[10](2009)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高速通信平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电通信的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只针对特定调制制式和带宽的单一型传统通信电台的应用范围已非常有限,不能适应目前多调制、多服务的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摆脱了硬件体系结构的束缚,成为解决不同通信体制之间互操作问题和开展多种通信业务的最佳途径,具有巨大的商业和军用价值,被喻为无线电通信领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及其中几项关键技术,提出了本次设计的目标:完成一个高速通信平台的设计。之后,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总线的发展趋势,以及构成高速串行总线的基本器件串化解串器的原理与分类。高速通信平台的基本构成,是以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核心,控制外围的A/D、D/A转换器和串化解串器。其硬件设计分为串化解串器接口设计,A/D前端模拟通道设计,D/A中频模拟信号输出设计和FPGA数字信号传输及外围电路设计。本文重点介绍了A/D和D/A芯片的外围电路连接及其配套电路的功能和硬件连接,对串化解串器的接口电路也做了详细阐述,对高速通信平台的PCB设计也有详细说明。高速串行通信网络的构建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分析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对信号处理方式的改进后,给出了一个基于串化解串器的点对点通信网络的实现方法。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该网络的扩展方法。FPGA内部程序构成是本文的软件设计部分。FPGA内部采取分模块设计的方式,各模块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提高了设计的便利性和程序的可阅读性。本次的程序设计主要分为A/D与串化解串器接口模块、D/A接口模块和一个单独的增益控制模块,说明了A/D采样数据并发送及D/A接收数据并调制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功能。本文最后介绍了硬件调试和FPGA程序验证结果。详细说明了以Modelsim为平台的前端功能仿真和后端时序仿真,以ChipScope Pro II为平台,程序下载到FPGA中进行的实时验证,以及用频谱分析仪等工具完成对输出结果的人工检测。结果表明整个高速通信平台基本达到了系统设计中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证明了整个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二、罗克韦尔公司的多模式无线电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克韦尔公司的多模式无线电通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的典型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产业集群 |
1.2.2 产业集群网络 |
1.2.3 大型客机产业集群 |
1.2.4 相关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复杂网络理论基础 |
2.1.1 复杂网络的定义及表示 |
2.1.2 复杂网络的度量指标 |
2.1.3 复杂网络的经典模型 |
2.1.4 基于节点收缩的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 |
2.2 虚拟产业集群与复杂网络之间的关系 |
2.3 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内涵及特征 |
第三章 波音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的网络型模式 |
3.1 波音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
3.2 波音飞机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历程 |
3.3 基于复杂网络的波音767与787 虚拟产业集群网络比较分析 |
3.3.1 波音767 的虚拟集群网络型模式 |
3.3.2 波音787 的虚拟集群网络型模式 |
3.3.3 波音 767 与波音 787 虚拟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
3.4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波音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网络风险评估 |
3.4.1 基于节点收缩的节点重要度风险评估方法 |
3.4.2 节点重要度风险评估方法的算法设计 |
3.4.3 波音787 项目虚拟产业集群网络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客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的网络型模式 |
4.1 空客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
4.2 空客飞机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历程 |
4.3 基于复杂网络的空客A321 与A350XWB虚拟产业集群网络比较分析 |
4.3.1 空客A321 的虚拟集群网络型模式 |
4.3.2 空客A350XWB的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型模式 |
4.3.3 空客A321 与空客A350XWB的虚拟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
4.4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空客飞机虚拟产业集群网络风险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的网络型模式 |
5.1 基于复杂网络的C919 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型模式分析 |
5.2 C919 虚拟产业集群网络的风险评估 |
5.3 C919 与国外典型客机各阶段集群网络的比较 |
5.4 对策与建议 |
5.4.1 客机虚拟产业集群相关建议 |
5.4.2 主制造商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未来战术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军事行动面临的挑战 |
对传统通信系统的超越 |
宽带通信 |
区域通信 |
单兵通信 |
卫星通信 |
结论 |
(3)美国军用通信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战术级通信网络 |
1.1 通信终端和通信专网 |
1.1.1 终端设备 |
①“猎鹰”(Falcon)战术无线电台 |
②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即“辛嘎斯”电台) |
③移动用户设备(MSE) |
1.1.2 通信专网 |
①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 |
②战术卫星通信系统 |
1.2 平台通信系统 |
1.2.1 机载通信系统 |
1.2.2 舰载通信系统 |
①舰载数据链 |
②舰载卫星通信系统 |
③舰载无线电台(HF/VHF/UHF) |
1.2.3 潜艇通信系统 |
①陆基对潜通信系统 |
②机载对潜通信系统 |
③卫星对潜通信系统 |
④舰对潜、岸-潜双向通信系统 |
1.3 美军现役野战地域通信网 |
1.3.1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TRI-TAC)系统 |
1.3.2 战术互联网 |
1.3.3 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 |
2 战略级通信网络 |
2.1 指挥中心 |
2.1.1 国家军事指挥中心 |
2.1.2 备用国家军事指挥中心 |
2.1.3 国家空中作战中心 |
2.2 战略通信系统 |
2.2.1 国防通信系统 |
2.2.2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 |
2.2.3 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MEECN) |
①空军卫星通信系统 |
②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 |
③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 |
④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 |
⑤陆军“地波应急网” |
2.3 通信网络(全球信息栅格) |
2.3.1 传感器栅格 |
2.3.2 通信网络栅格 |
2.3.3 计算机网络栅格 |
2.3.4 武器平台栅格 |
3 结束语 |
(4)基于SCA的FPGA局部重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局部重配置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和局部重配置技术 |
2.1 软件无线电 |
2.2 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 |
2.3 局部重配置技术 |
2.3.1 局部重配置原理 |
2.3.2 总线宏使用约束 |
2.3.3 重配置系统的分类 |
2.3.4 重配置过程的优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EAPR设计方法的局部重配置 |
3.1 局部重配置设计方法 |
3.2 EAPR 设计相关术语及目录结构 |
3.2.1 相关术语 |
3.2.2 设计目录结构 |
3.3 EAPR 设计 SCA 波形组件 |
3.3.1 HDL 描述和综合 |
3.3.2 设置设计约束 |
3.3.3 实现非 PR 系统设计 |
3.3.4 时序/布局分析 |
3.3.5 实现 Static 和 PRM 模块 |
3.3.6 合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CA局部重配置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 SCA 波形重配置系统 |
4.2 标准化波形组件运行环境 |
4.2.1 容器的结构与应用 |
4.2.2 CORBA 中间件 |
4.2.3 核心框架 |
4.3 动态波形组件的设计 |
4.3.1 波形组件模型 |
4.3.2 波形功能实现 |
4.3.3 波形组件接口封装 |
4.3.4 总线宏与 OCP 接口的映射关系 |
4.4 波形组件 IP 核封装 |
4.4.1 OPB IPIF 简介 |
4.4.2 基于 IPIF 的波形组件 IP 核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CA局部重配置系统的实现与验证 |
5.1 波形演示验证系统 |
5.2 自重配置系统设计 |
5.3 控制应用程序设计 |
5.4 系统实现流程 |
5.4.1 搭建处理器系统,创建 PR 外设 |
5.4.2 创建 SCA 波形 IP 核 |
5.4.3 综合设计,设置约束 |
5.4.4 实现 Static 和 PR 设计 |
5.4.5 合并 |
5.5 系统性能测试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缩略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文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民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定义及其设计开发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民机航电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1.2 基本发展历史 |
1.3 主要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民机航电子系统的功能定义 |
2.1 系统的总体需求特性及其构成 |
2.2 通信子系统 |
2.3 导航监视子系统 |
2.3.1 飞行管理系统(FMS) |
2.3.2 大气数据和惯性基准单元(ADIRU) |
2.3.3 飞机环境监视系统(AESS) |
2.3.4 飞机健康监视系统(AHMS) |
2.4 飞行控制子系统 |
2.4.1 操纵面管理 |
2.4.2 推力管理 |
2.4.3 电传操纵 |
2.4.4 自动驾驶 |
2.5 飞机系统控制器 |
2.5.1 主要的飞机系统 |
2.5.2 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机航电系统的开发模型及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瀑布式开发模型 |
3.3 螺旋式开发模型 |
3.4 V 字开发模型 |
3.5 系统特点及模型符合性分析 |
3.5.1 安全性 |
3.5.2 经济性 |
3.5.3 舒适性 |
3.5.4 适航性 |
3.5.5 环保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开发模型的改进和验证方案 |
4.1 开发模型改进的必要性 |
4.2 V 字模型的改进方案 |
4.2.1 V_2 模型 |
4.2.2 V_2 模型的数学模型 |
4.2.3 采用V_2 模型的设计工作量仿真 |
4.3 V_2 模型的I 类调整方案 |
4.3.1 飞行控制子系统的特点 |
4.3.2 模型调整方案 |
4.4 V_2 模型的II 类调整方案 |
4.4.1 导航监视子系统的特点 |
4.4.2 瑞士奶酪模型的思想 |
4.4.3 模型调整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前数字传播时代的传播技术研究 |
2.1 机械印刷技术与印刷媒介 |
2.2 电子技术与广播媒介 |
2.3 光电转换技术与电视媒介 |
3 数字传播技术与新媒介诞生 |
3.1 模拟与数字 |
3.2 数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 |
3.3 数字传播技术促成新媒介的诞生 |
3.4 网络媒体的诞生——新媒体发展的起点 |
4 新媒体群的形成与媒介融合设想 |
4.1 媒介群划分的传播技术时空特征依据 |
4.2 新媒介纷起与新媒介群形成 |
4.3 新旧媒体技术渗透与"媒介融合"设想的提出 |
5 传播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历程与趋势 |
5.1 前融合阶段:模拟传播技术时期的跨媒介协作 |
5.2 融合阶段:数字传播技术支撑下的媒介融合 |
5.3 全面融合阶段:综合数字传播平台下的媒介形态统一 |
6 媒介融合的技术内涵及其影响 |
6.1 内容载体融合 |
6.2 数字通信网络中的传播渠道融合 |
6.3 接收终端融合 |
6.4 媒介融合与传受双方变化 |
6.5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模式 |
7 当下典型媒介融合现象分析 |
7.1 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模式融合 |
7.2 宽带移动通信的发展与传播终端融合 |
8 结论:技术与媒介发展的循环特征 |
8.1 传播技术从"原始全息"到"技术全息"循环 |
8.2 传播媒介从"融合"到"融合"循环 |
8.3 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带来的新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频数字收发信机的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数字化技术发展概况 |
1.2.1 ADC和DAC技术发展概况 |
1.2.2 软件无线电专用ASIC器件发展概况 |
1.2.3 高性能FPGA和DSP器件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数字收发信机发展概况 |
1.3.1 国外数字收发信机发展概况 |
1.3.2 国内数字收发信机发展概况 |
1.4 数字收发信机的研究动态和评价指标 |
1.4.1 数字收发信机的研究动态 |
1.4.2 数字收发信机的评价指标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中频数字化调制与解调基本理论 |
2.1 采样定理 |
2.1.1 Niquist采样定理 |
2.1.2 带通采样定理 |
2.1.3 A/D和D/A变换器的性能指标 |
2.2 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 |
2.2.1 整数倍抽取 |
2.2.2 整数倍内插 |
2.2.3 采样率的分数倍变换 |
2.2.4 抽取和内插的多相滤波结构 |
2.2.5 采样率变换的多级实现 |
2.3 高效数字滤波器 |
2.3.1 理想滤波器 |
2.3.2 半带滤波器 |
2.3.3 积分梳状滤波器 |
2.4 数字正交变换理论 |
2.4.1 数字正交调制 |
2.4.2 数字正交解调 |
第三章 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FM解调技术研究 |
3.1 再入遥测系统简介 |
3.2 PCM/FM遥测信号特征 |
3.2.1 PCM信号 |
3.2.2 PCM/FM信号 |
3.3 经典PCM/FM解调方法 |
3.3.1 PCM/F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系统 |
3.3.2 模拟锁相鉴频器 |
3.4 基于CORDIC算法的FM解调技术 |
3.4.1 CORDIC算法简介 |
3.4.2 CORDIC算法鉴相 |
3.4.3 一阶差分鉴频 |
3.4.4 FM解调算法的FPGA实现 |
3.5 PCM/FM数字中频接收机解调算法仿真 |
3.6 结论 |
第四章 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同步技术研究 |
4.1 传统PCM/FM同步技术 |
4.1.1 载波同步 |
4.1.2 PCM数据恢复系统 |
4.2 全数字接收机的同步处理技术 |
4.3 PCM/FM载波频偏抑制算法 |
4.3.1 载波频偏对FM解调的影响 |
4.3.2 基于滑窗幅度检波和抵消的载波频偏抑制新方法 |
4.4 PCM码同步方法 |
4.4.1 数字内插的物理意义 |
4.4.2 定时误差检测 |
4.4.3 多项式数字内插器 |
4.4.4 内插控制器 |
4.4.5 计算机仿真 |
4.5 PCM码同步的FPGA实现方法 |
4.6 结论 |
第五章 PCM/FM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实现 |
5.1 硬件实现的总体结构 |
5.1.1 高速A/D变换模块 |
5.1.2 AD6620的设计 |
5.1.3 解调算法的FPGA实现 |
5.2 系统测试 |
5.2.1 FM解调实验 |
5.2.2 误码率测试 |
5.2.3 接收灵敏度测试 |
5.3 结论 |
第六章 高效宽带数字下变频器研究 |
6.1 宽带数字接收机概述 |
6.2 宽带数字下变频器的技术瓶颈 |
6.3 宽带数字下变频器的高效实现结构 |
6.3.1 混频器后置结构 |
6.3.2 最小公倍数结构 |
6.3.3 一次变频结构 |
6.3.4 二次变频结构 |
6.4 高效DDC结构的性能比较 |
6.5 结论 |
第七章 8PSK高速数传数字接收机技术研究 |
7.1 高速数传系统概述 |
7.2 高速数传接收机实现方案研究 |
7.2.1 接收机架构选择 |
7.2.2 高速数据并行处理架构 |
7.2.3 高速数传接收机组成及工作流程 |
7.3 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关键算法研究 |
7.3.1 直接中频采样和免混频正交数字下变频 |
7.3.2 高速数据并行DFT/IDFT结构 |
7.3.3 频域匹配滤波 |
7.3.4 高速8PSK信号符号同步技术 |
7.3.4.1 高速数据的定时恢复环路设计 |
7.3.4.2 定时相位误差的估计 |
7.3.4.3 定时相位误差的频域校正算法 |
7.3.5 8PSK信号解调算法的计算机仿真 |
7.4 结论 |
第八章 8PSK高速数传接收机系统实现 |
8.1 接收机硬件总体架构 |
8.1.1 关键实现技术分析 |
8.1.2 关键器件简介 |
8.2 高速ADC电路设计及测试 |
8.2.1 ADC电路设计 |
8.2.2 中频直接采样模块测试 |
8.3 高速采样数据的串/并变换和可靠接收 |
8.3.1 高速采样数据的串/并变换 |
8.3.2 高速采样数据的可靠接收 |
8.4 数字下变频与I、Q数据复用 |
8.5 32点DFT/IDFT频域匹配滤波器的FPGA实现 |
8.5.1 实现算法推导 |
8.5.2 频域匹配滤波器的定点量化实现 |
8.5.3 频域匹配滤波器的功能检测 |
8.6 高速8PSK符号同步电路实现及验证 |
8.6.1 8PSK符号同步的FPGA实现 |
8.6.2 定时同步的功能检测 |
8.7 数字接收机的FPGA资源消耗 |
8.8 结论 |
第九章 中频数字调制技术及宽带频率合成器研究与实现 |
9.1 软件无线电多模式调制理论 |
9.2 多模式中频调制器设计 |
9.2.1 硬件平台 |
9.2.2 应用程序开发 |
9.2.3 实验结果 |
9.3 宽带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
9.3.1 频率合成技术概述 |
9.3.2 宽带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9.3.3 常用的DDS+PLL频率合成方案 |
9.3.4 宽带频率合成器实现方法 |
9.3.5 宽带频率合成器实验结果 |
9.3.6 宽带频率合成器的应用 |
9.4 8PSK高速数传中频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
9.4.1 免混频正交调制 |
9.4.2 发端波形成型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结构 |
9.4.3 抗镜像滤波器设计 |
9.4.4 8PSK高速数传中频调制器电路实现 |
9.4.5 实验结果 |
9.5 结论 |
第十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高速通信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 |
1.3.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概念 |
1.3.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串化解串器的介绍 |
2.1 总线的发展趋势 |
2.2 串化解串器的基本知识 |
2.3 SerDes 架构的分类 |
2.3.1 并行时钟SerDes |
2.3.2 8b/10b SerDes |
2.3.3 FPGA 连接(FPGA-Attach)SerDes |
2.3.4 嵌入式时钟(起始/停止)位SerDes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台的方案设计和硬件组成 |
3.1 硬件平台的搭建 |
3.2 主控芯片FPGA |
3.3 DS92LV16 的应用 |
3.3.1 DS92LV16 简介 |
3.3.2 DS92LV16 串化解串的控制 |
3.4 AD9244 及其配套器件的应用 |
3.4.1 AD9244 简介 |
3.4.2 AD9244 与AD8138 组成的AD 通道 |
3.5 AD9779 及其配套器件的应用 |
3.5.1 AD9779 及其主要管脚介绍 |
3.5.2 对AD9779 中频输出的处理 |
3.5.3 AD8367 对增益的控制 |
3.5.4 LTC1655 的应用 |
3.6 控制接口的硬件实现 |
3.6.1 SPI 接口的硬件实现 |
3.6.2 串口的硬件实现 |
3.7 电源模块的设计 |
3.8 PCB 设计 |
3.8.1 对PCB 设计的总体考虑 |
3.8.2 电源与地线的设计 |
3.8.3 PCB 板的层数与布局 |
3.8.4 PCB 板布线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串行通信网络的构建 |
4.1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信号处理方式 |
4.2 基本的点对点通信 |
4.3 Switch Fabric 的实现 |
4.4 点对点通信网络的扩展 |
4.4.1 通道数的增多要求网络扩展 |
4.4.2 8×8 交换矩阵的搭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PGA 程序设计与验证 |
5.1 FPGA 及 Virtex-4 简介 |
5.1.1 FPGA 的体系结构 |
5.1.2 FPGA 的设计流程 |
5.1.3 Virtex-4 FPGA 简介 |
5.2 FPGA 模块设计 |
5.2.1 FPGA 整体模块设计 |
5.2.2 DS92LV16 接口模块 |
5.2.3 AD9779 接口模块 |
5.2.4 LTC1655 接口模块 |
5.2.5 总线模块SPI 和RS232 |
5.2.6 综合管理模块 |
5.3 软件设计整体流程 |
5.4 FPGA 程序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PCB 设计图 |
Ⅱ. 高速通信平台实物照片 |
个人简历、研究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
四、罗克韦尔公司的多模式无线电通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的典型大型客机虚拟产业集群研究[D]. 欧子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2]未来战术通信[J]. 兰兰,郑葆. 国外坦克, 2012(07)
- [3]美国军用通信网络[J]. 黄大庆,韩伟,徐诚. 遥测遥控, 2016(06)
- [4]基于SCA的FPGA局部重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凡惠.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2)
- [5]民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定义及其设计开发模型研究[D]. 肖翰.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6]昔日雄风—F-4“鬼怪”Ⅱ战斗机(6)[J]. 高智. 航空档案, 2008(06)
- [7]战斗机现代化改装问题研究②[J]. 赵长辉.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2008(04)
- [8]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 鲍立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9]中频数字收发信机的研究与系统实现[D]. 陈大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10]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高速通信平台[D]. 刘伟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